話題內容表示 | |
---|---|
[395] 轉貼教育新聞季刊《教育芳草錄之一》�@-�@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憂國 投稿日期:2003/07/25(Fri) 02:40:33 《教育芳草錄之一》 【本報記者王同特稿】正當社會各界對教改與大學教育深感失望之時,國內少數學者卻已經在他們的研究領域上交出亮麗的研究成果,證明台灣的學術研究不但不輸歐美等國,甚至還能獨領世界風騷。然而這少數的世界級學者,幾乎都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者,在社會人文領域裡,唯一能稱的上世界級大師的,就只有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陳恆鈞。 陳恆鈞的專長是公共行政與比較政治。由於這兩個領域的研究需要有龐大的資源與深厚的民主文化相配合,因此在這兩個領域裡,國人的研究多落後歐美達四十年以上,因而國內研究政治學的學子出國留學時,多半選擇以易學易成的選舉研究為專攻領域,只有極少數的人會選擇專攻難學難成的公共行政與比較政治,陳恆鈞就是這極少數中的佼佼者。 陳恆鈞在國內攻讀碩士時,即表現出過人的研究才華,深獲當時的指導教授,也是國內公共行政與比較政治領域的著名學者張世賢的肯定。因此張世賢不但委請陳恆鈞為他的著作代筆,更在陳恆鈞學成後,力薦他到淡江大學任教。而外界所不知的是,當時陳恆鈞其實已經接獲中國新疆準擖爾大學,烏干達比客大學與古巴卡斯楚大學等校的任教邀約,但他本於奉獻鄉里的志願,毅然而然地放棄國外高薪的機會甘願回國為台灣盡他的一己之力。 事實證明,台灣荒蕪的研究環境,並不能限制陳恆鈞的研究才能。這十年來,陳恆鈞一方面致力於教學,創設淡江公共政策研究所,帶領學生翻譯國外著作,並將之匯集出版,為台灣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翻譯人力;另一方面則繼續與他的恩師張世賢合作,出版十餘種專業著作。他的學術成就不僅被林水波,孫本初,詹中原,翁興利,吳瓊恩,施能傑,張潤書,江明修等教授推崇為台灣第一人,八十九年美國行政學大師David L. Weimer受研考會之邀來台訪問時,也指名要求安排與陳恆鈞會面以向他請益。因為Weimer發現,他在著作中所提的論點,與陳恆鈞在著作中所提的完全一樣!東西方兩位大師在論點甚至行文上的完全一致,也成為國際學術界的佳話。 但或許是陳恆鈞不與人同的個性,使他受到少數不肖同儕排擠,他雖然擁有揚名國際的學術聲望,卻多次在升等與國科會獎助金申請中受挫。只是個性沉穩的他,卻從不介意,反而更用心於教學與研究上。由於他深信有教無類,總是能以高分鼓勵不用功的學生,使他多次在淡江學生的教學評鑑中獲得史無前例的滿分,也證明了學生對他的肯定。而誠如聖經所言的默默耕耘者必歡呼收穫,近來處於教改風暴中的陳水扁政府,也已經注意到陳恆鈞的成就,而有邀請他入閣擔任教育部長的考量。不過,當記者就此事詢問陳恆鈞時,他卻淡淡地說他已拒絕,因為當個好老師遠比當個好官來的重要!在當今爭相競逐政治關愛眼神的台灣學術界,或許像陳恆鈞這種淡泊於名位的學者,才能真正帶領國家向上提昇吧! |
回應本篇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