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內容表示 | |
---|---|
[207] 賺吃主義與專業意識─台灣計程車司機與媒體記者的移民心態之初探�@-�@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 投稿日期:2001/10/06(Sat) 17:40:24 賺吃主義與專業意識 ─台灣計程車司機與媒體記者的移民心態之初探─ 日來,在〔與媒體對抗〕網站上,出現了圍繞在【何榮幸的疑似公開信】的論爭。批判媒體者質疑媒體不正,媒體工作者則迴避何榮幸信上事實的辨正,反譏刊載此〔私人信函〕有違道德,並以記者也有養家活口之荷,不宜太過苛之云云,頗令筆者側目。對一個非媒體工作者而言,當然不能體會記者們工作壓力及道德負荷的輕重,以下筆者願單就所謂〔養家活口〕與〔職業道德〕在台灣的移民社會上所呈現的面貌,予以獻曝。 初到日本,最令筆者動容的事是日本計程車司機的服務態度。他們衣裝比挺,笑容待客,冬天身著西裝領帶,夏天則是襯衫領帶,有時還會戴上公司的帽子,終日維持整齊乾淨安全的印象。開車時速度一般,不爭道也不飆車,不過有些對於道路很不熟悉,這有時會令筆者焦躁些(一笑)。拿來比之台灣,真的不可同日而語。除了日本,英國的老式計程車司機的精神也是如此。筆者嘗試去發掘其原因,發現到可能存在著〔賺吃主義〕與〔專業意識〕的不同。簡單來說,台灣司機們認為開車是一個賺吃的生意,有被生活所逼不得已的意識在,所以不重視自己的形象,對乘客也馬虎之,一切以迅速賺錢為主,等到存夠了錢便不再以此維生;日本司機們卻有〔職人〕的自覺,不論是在那一種行業,皆必須要有對自己職業的尊重及對服務對象的負責之態度,所以他們會注重自己的形象及要求。也就是說,台灣司機有〔暫時過客〕的心態,而日本司機則有〔自己職業〕的想法。筆者也發現,日本這種專業精神起自日本還是一貧如洗的階段,並非是富裕社會才出現的。如果就此悲觀地推論,台灣即使成為全球首富,恐怕還是〔賺吃主義〕橫行。 那麼,媒體工作者與計程車司機有何關聯?筆者認為還是同樣〔賺吃主義〕的想法。筆者並非苛責其想法錯誤,而是覺得因生活所迫而放棄專業道德及精神是一件頗遺憾的事。對於一個計程車司機而言,他必須要維護乘客安全,不調整計程表,不繞遠路,不拒載短程,不因無線呼叫而聚眾毆鬥等等基本原則;那麼,對媒體工作者而言,是不是也存在最基本的原則?而不是所有的責任全推給編輯人員,就算所出版與自己所採訪的不同,也問心無愧吧?這是移民社會下的產物,我們創造了一個活力速食的社會,對於不確定的未來,我們僅能用〔硬頸拼命〕的精神來為自己個人的生計努力,實際上,我們並不注重專業,也不尊重自己的職業,可以說沒有紮根的想法,當然孕育出如此的工作心態。「這個工作我是不得已才做,我的生活壓力很重,會有任何問題都該體諒我,都是上面的錯誤。」極端地說,上述的心態,是不是也可以引用在陳進興,在卓長仁,在每一個犯罪者的嘴上呢?這是筆者最擔憂的一點,也許言之太過,也許觸犯眾怒,但是〔賺吃主義〕產生的巨大影響,不能不防。 報紙新聞媒體帶給了我們社會大眾每日的資訊及娛樂,我們由衷地感謝,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工作,就像計程車每天給予我們便捷和舒適一樣令人讚嘆。可是我們社會非常需要專業精神的建立,來提昇生活品質,剷除一元增進多元,不要再因短暫過客心態,或是因生計經濟負擔,而使機會白白流逝。 與媒體對抗網址: http://road.taiwantp.net/ 相關論述: 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932 |
[210] Re[1]: 賺吃主義與專業意識─台灣計程車司機與媒體記者的移民心態之初探�@-�@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shark 投稿日期:2001/10/14(Sun) 12:49:17 對於君之所論吾人感觸頗深。 個人感到在所謂的速食活力主義之下,幾近所有合理化的理由均直指環境所逼迫。大概 沒有人會說自己所下的功夫不足。台灣崇尚的是快速成功(短期賺大錢致富),不強調 深耕密耘,為自己的未來和幸福而付出行動。 從小大家應該都被唸過:沒有拿到大學文憑,你會找不到好工作。 不管工作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不管念大學對自己到底有何助益,反正念就是了。 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想過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 有一天畢業了,退伍了,就趕快的找個工作。 人家說買股票賺得快,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補進幾支電子股再說。 結果就是多年積蓄進落人手而只知去算命解運矣。 所以,套牢加失業,只好開計程車去吧! “我堂堂大學生,開計程車是委屈的事”自己已經看不起自己所為之事,當然不會想到 專業與尊嚴, 當然更不會表現在他的生意中。 “搶機車道是為了搶客人,不然你幫我養小孩付房貸!”所有的違法都有了合理化的藉 口。 於是多數人對於計程車司機負面印象多於正面。有替代方案,人們盡量少搭計程車。 現在的台北市,如果一處紅燈停下來,你看到了30部車,其中大概有18輛計程車,當中 大概只有1部有客人。 人們所求於計程車者,惟安全舒適受尊重耳,然今日卻得到的是賺吃主義下的隨便與不 尊重。 記者何嘗不是因為自己的心態不正而受人輕? 自己的所為已無記者之專業與尊嚴,還要要求別人給予對其專業上的尊敬? 到底上只是要餬口,至少也要做到資本主義中的有錢是大爺,好好的提供服務給出錢的 大爺,也才有機會賺到錢。 狗仔隊至少很辛苦的跟監偷拍,而這些記者卻連基本的記者素養都沒有..... 壹週刊可以賣的好,不是民眾喜歡看八卦和偷窺心裡。 是他們的付出讓買的人覺得:這些消息的可靠度比較高! |
回應本篇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