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內容表示 | |
---|---|
[19] 〔暴民王〕安德魯˙傑克遜�@-�@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 投稿日期:2000/12/11(Mon) 23:58:46 ![]() 安德魯˙傑克遜將軍於1828年當選美國第七任總統,很多人也許對這一個美國總統不熟悉,但是只要談起美國民主發展史的話,無疑地傑克遜是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 傑克遜在任內有許多的〔第一〕的稱號,主要有以下: 首先,他是美國兩黨制開始的第一任總統:他所屬的民主共和黨〔反聯邦黨,亦即民主黨〕與其敵對的名士政治集團的輝格黨〔聯邦黨,共和黨前身〕,將美國正式帶入兩大黨制的時代。 其次,他是美國第一個由〔小木屋〕出身的總統:比起之前的總統,傑克遜並非東岸貴族主義式家庭出身,愛爾蘭移民第二代的他,是一個貧農之子,而他也是第一個由西部所選出的美國總統。 第三,他是美國第一個提昇行政權地位的總統:在此之前,美國還是一個類似貴族制的立法權至上的國家,在民意的支持之下,傑克遜開始對抗貴族制式的立法府,成為人民的辯護戰士。 第四,他亦是第一個開創〔獵官體制 the spoils system〕的總統:由於美國不似歐洲有打破貴族權力產生國家機器的急迫性,其政治系統可以說制度化尚未自己形成,加上聯邦制度犧牲了中央行政機關的權力,加強了地方州政府的權力,所以,很長的一段時間,獨立人格的官僚制度無法確立。因此,為了贏得政治鬥爭,強化選舉動員組織,鞏固黨機器運作,相對於過去由特權階級所壟斷的貴族式長期或終身任用官職制度,傑克遜採用了獵官體制。 當然,傑克遜的〔稱號〕絕不只如此,另外尚有〔政教分離〕〔司法獨立〕〔初等教育〕〔新聞事業〕等方面的成就,而上述的便是締造〔傑克遜民主主義〕的幾個重要要素。那麼,傑克遜民主主義究竟有什麼樣的時代意義呢?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建立起人民的信心以及奠定〔大眾民主主義〕的可行性。正如Gunnar Myrdal在『美國的困局』一書中所指出一般,「美國是保守的。。。但是由美國所想出的各種原理卻是自由主義的,甚至是急進的。」傑克遜民主主義其實只是根據美國那些建國的父祖們所立的原理形成,在其之前,美國的政治體制可以說是思想前進=行為保守,並由一批貴族性格很強的所謂〔名士〕,在國會治理整個美國,立法權至上的局面下,美國總統其實頗類似虛位元首,又或是立法局下的行政單位。不過,傑克遜當選之後,整個局面完全改觀,不僅震動當時的美國全土,更是令君主體制的歐洲各國顫慄不已。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便是由於不斷的往西部開拓,美國的移民已經逐漸養成獨立自信的〔開拓精神〕和平等的觀念,其藉由美國立國精神諸文獻的宣傳及各州選舉民財產資格的不斷放寬甚至完全達到普選(黑奴例外),逐漸地使人民不耐貴族式壟斷特權的〔名士民主主義〕,而渴望實現美國立國時的民主願景。傑克遜民主主義正是體現這種〔獨立自主〕的要求,譬如基於「誰都有能力擔任公職」及「長期的擁有同一公職反而對公職本身是有害」的想法,產生了〔獵官體制 the spoils system〕;又譬如之前所提到的傑克遜以平民總統身分用〔行政權〕對抗以〔教育〕和〔財產〕來判斷參政能力的國會的〔立法權〕等等。由於對〔人〕的政治能力及獨立人格的肯定,吹響了大眾民主主義的行軍號角。 當傑克遜與其支持者,風塵僕僕地帶著滿身西部的泥沙踏入白宮艷綠的草坪時,國會的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名士們心中充滿了絕望與不安,他們稱傑克遜為〔暴民王 king of mob〕,牢牢地將美國即將到來的傑克遜民主主義時代與兩千年來西方反對的無能無知的〔眾愚政-暴民政-僭主制〕串聯在一起。為了保衛議會,反對行政特權的擴張,當時最有能的知識分子們聚集起來,展開了激烈的抗爭及對總統的各種行為無情且嚴厲的批判。其中,Webster主張「我們必須要將如同獅子一般的行政權關入獸籠裡以便時常監視」,並且批評「總統跨坐在我們的體制正中央,就如同百手巨人Briareas一般,接觸全部,操作全部,支配全部」。Clay喟嘆「傑克遜就如同熱帶的暴風,在其主政的八年裡,狂掃整個政府,每一個部門都可看到殘留的傷痕」。Calhoun甚至露骨地表示「議會才是給予一切權力是非及方向的中心點」。另外,還有「美國政治組織只有帆而沒有錨」等等諸如此類的描述。然而,在這些特權階級不斷地抗爭中,傑克遜民主主義雖然沒有任何的理論宣傳,卻還是屹立不搖地往嶄新的共和國制度邁進,連帶地強化了美國的民主主義地基。在當時所謂有識之士及既得利益者的圍攻之下,民主受盡了一切的醜化,反動反革的情緒被煽動到了最高點,彷彿領導者只能由特定的群體間選出,彷彿民主是恩賜的產物,政治非平凡人所能理解一般。可是,完全無法阻擋這席捲全國的大眾民主的旋風,反撲守舊勢力最後不得不見風轉舵,修正其政策。由此我們發現,對於民主主義的形成,採取防堵反對的消極做法,遠不如鼓勵及肯定的積極態度,而由於有了〔肯定人民能力〕的傑克遜民主主義,美國方能脫胎成一個自由民主國家。我們亦發現,舊有特權勢力的反撲與污衊是很難站在人民與公正的立場出發,不管其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與標語,不管其多麼強調國家大義,那希求昔日光輝過往榮華的私心還是那麼赤裸裸,那麼血淋淋。 他山之石,對之比照台灣目前的種種亂象,不禁莞爾。 【參考資料】 C.E.Merriam, "A History of American Political Theories". C.A.Beard & M.R.Beard, "The American Spirit". L.Hartz,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American". |
[23] Re[1]: 〔暴民王〕安德魯˙傑克遜�@-�@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轉貼) 投稿日期:2000/12/13(Wed) 14:10:27 發言人:Chinalover, on Mon Dec 11/00 23:53:42 "Andrew Jackson, I am given to understand, was a patriot and a traitor. He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of generals, and wholly ignorant of the art of war. A writer brilliant, elegant, eloquent, and without being able to compose a correct sentence, or spell words of four syllables. The first of statesmen, he never devised, he never framed a measure. He was the most candid of men, and was capable of the profoundest dissimulation. A most law-defying, law-obeying citizen. A stickler for discipline, he never hesitated to disobey his superior. A democratic aristocrat. An urbane savage. An atrocious saint." ------------------------------------------------------------------------ 發言人:kenjin, on Tue Dec 12/00 00:25:42 我想,正由於其複雜矛盾的性格,才能使他登上當時貴族氣息強烈的美國總統寶座,並與其他領導者相異,能夠和人民接近吧? ------------------------------------------------------------------------ 轉貼所在: 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3?read+976549240 |
[24] Re[1]: 〔暴民王〕安德魯˙傑克遜�@-�@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轉貼) 投稿日期:2000/12/13(Wed) 14:15:40 發言人:田台仁, on Tuesday, December 12, 2000 1:42 AM Very good. The foundamental problem in Taiwan is from the 50's years CKS ruling which is basically inheri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Without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no matter if it is DPP, or KMT, or NP, or PFP, or - - - , the root is the same. So, ruling by Beijing Chinese Communist, or ruled by DPP Taiwanese, the results are not deviated too far. After all, Abien and current DPP heads are typical product of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Two books that I would like to recommand you to read: 1. Pott, William,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1928. 2. Nakamura, Hajime, Way of Thinking of Eastern Asian People. 1968. These two books, although very old, yet the analysis give you a very clear picture why Democracy is yet to far behind in any Chinese origin society, including Taiwan. |
[25] Re[2]: 〔暴民王〕安德魯˙傑克遜�@-�@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轉貼) 投稿日期:2000/12/13(Wed) 14:22:17 發言人:fuckchina 2000/12/12(16:04:57) 依您所知安德魯˙傑克遜和主流顯貴之間除了您文中提及的 階級性差異外有沒有族群性差異? ------------------------------------------------------------------------ 發言人:kenjin 2000/12/12(19:44:40) 以我手頭上的資料來看,我只能說明顯的有南北或是東西的差異, 至於族群差異則很難去評斷。 說句題外話,拿1828年的美國來比照台灣目前的現象, 我搞不好太高估了那些台灣的在野黨了。 比起有教養有學識起碼有自己一套名正言順的理論的美國名士,那些老在〔洗內褲〕,〔黃黑金〕上打轉胡搞叫囂謾罵的, 真是差之千里,令人悲嘆啊。唉。。。。 ------------------------------------------------------------------------ 轉貼所在: http://taiwantp.net/road.html |
[27] Re[3]: 〔暴民王〕安德魯˙傑克遜�@-�@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轉貼) 投稿日期:2000/12/13(Wed) 15:14:54 發言人: fuckchina 2000/12/13(06:59:56) 小弟會這樣問原因倒不是想和臺灣當前情勢類比,如您之意臺灣 在野黨的民主素養與對其價值的忠誠恐怕還差得遠。 偶不是美國人也沒在美國唸過高中大學故對美國史認識十分有限 ,不過偶十分肯定知道美國的族群關係〈政治上社會上文化上當 然還有經濟上〉遠比一般認識要複雜得多,在早期族群關係的矛 盾衝突線並非存在於「白/黑或白/有色」之間,那時有色人種人數 比例少且只是奴隸根本沒有比賽權,而是在不同白人之間,除了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都還不算數〉和德裔外其他白人全都嘗過 邊陲的滋味,歷經長期變遷沉殿直到今天至少依舊還有西語系白 人是被歸類到邊陲地位,每個不同階段族群間宰制對立矛盾衝突 程度都是類似。故當看到您介紹安德魯˙傑克遜當選總統在美國 史所具有政治及社會〈地域性〉變遷意義時,小弟會好奇想知道 是否還有其他更多層面意義,特別是在族群關係複雜的〝大溶爐〞。 近來較忙,未能到貴寶地插花尚請見諒! ------------------------------------------------------------------------ 發言人:kenjin 2000/12/13(14:11:06) 可能是小弟手上的資料或能力的不足,我並不能回答您這個問題。傑克遜是一個愛爾蘭移民,想必在族群利益上,應當是與英格蘭系的移民有衝突。其代表的是來自西方開拓民及南方莊園奴隸主,但在加強中央權責上,他以〔承認黑奴制〕來和主張州權及反關稅保護的南方妥協。可是,即使在他任內,美國各州的白人選舉民財產限制開始鬆動,但我相信因族群而產生的〔政治〕衝突才剛在萌芽的階段,也就是說對抗的族群尚未也無法擁有政治對抗的資本。至於社會層次的對抗,小弟資料不足,不能提供任何意見。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學者認為,在這一段期間,藉由工業革命的社會衝擊,開啟了美國女性的政治參加的大門。女性試圖走出被侷限的領域,認為其應擴大至整個社會的活動區域,許多婦女的社會團體及運動順勢產生。 關於f兄因忙未能到蔽站一事,請勿介意。本來蔽站便是屬於比較冷門的論壇了,不過,也因此可以在一個議題上,有較長的時間來思索討論。可以的話,小弟希望能夠轉貼一些您的大作,不知是否可行?有空的話,歡迎蒞臨指教。 ------------------------------------------------------------------------ 轉貼所在: http://taiwantp.net/road.html |
回應本篇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