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縱橫@濁世東籬
[黯然回首] [話題全覽] [開新話題] [新到記事] [全文表示] [使用說明] [記事搜尋] [前塵過往]
[ 回應及最新記事優先顯示 ]
話題內容表示

    [178] 論台灣修憲與選舉政治(2000)�@-�@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曾建元 投稿日期:2001/08/22(Wed) 21:00:59

      論台灣修憲與選舉政治(2000)
      曾建元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候選人
      世新大學法律學系暨育達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程序性要求,就是統治機關由被統治者透過公平、誠實、定期的競爭性選舉產生。要測度公平、誠實或自由、平等這些抽象價值並不見得容易,但定期的選舉,在外觀上卻必然可以做到與民主政體的神似。

      戰後台灣於戒嚴未幾即舉辦地方自治選舉,在中國國民黨戒嚴體制的威權統治下,這種地方層次的選舉對於國家統治權的更迭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因此,這是一種政治忠誠的動員,國民黨政權並不會因此而被承認是民主政體。但這種選舉則有助於國民黨統治權力的強化,因為國民黨乃透過對於選舉結果的某種程度的控制,並且以政經資源交換地方政治菁英的支持,來藉以證成其統治的民主正當性。另一方面,選舉則產生了地方派系,地方派系憑藉著在選舉中及勝選後獲取的政經資源自我延續,國民黨則挾雄厚的中央政經資源在派系之間維持平衡,以創造自身最大的權力空間。

      解嚴和民主化以後,中央民意代表席次全面對台灣人民開放,原本侷限於地方層次的選舉政治,迅即全面向中央擴散,隨著國民黨維護政權的需要,地方派系的政治勢力大量受到拔擢,隨之全國化,而對於全國中央政權的更迭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各種民選公職職務及其選舉,遂成為各地方政治勢力合縱連橫分配政經資源的重要機制。在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中,立法委員居於最重要的地位,因其為實質的國會議員,掌握著立法和國家預算大權,能夠參與國家重要決策的形成。相形之下,國民大會代表雖然擁有修憲權和三院人事同意權,但國大會期有限,且畢竟皆非日常行使的權力,因此使得國代政治地位與民間聲望遠遠不及立委,結果是,一方面國代成為政治人物進階為立委或其他公職前的培育所,從而抒解了地方上的參政壓力,另一方面,則因為既有國大體制無法滿足民選國代的權力意欲,促使國大尋求擴權而引致其與立法院職權間的高度緊張關係,乃不斷引發兩個機關間相互批評的所謂「蟑螂與垃圾大戰」的風波,也因此使得國會制度改革的問題在憲政改革過程中遲遲未能端上議程。

      國會改革的問題,根本的關鍵乃在於如何於確立立法院國會地位的同時,又能保留國代以提供作為地方政治操作的空間,一九九六年國家發展會議,新黨提出停辦國代單獨選舉的方案,而獲得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支持。該一方案,係將國代改由依附總統選舉之政黨比例代表制產生,分析其立意乃在於:一、削除國代與選民的直接委任關係,使其於民意代表性上無法與立委抗衡,二、增加政黨通過黨紀對於國代的控制,以避免國代濫權,三、國代依附總統選舉產生,使國代候選人的政治生命與總統選舉勾連一處,可迫使國代候選人扮演地方樁腳的角色,有助於競選活動的深入地方基層,四、保留國代職位,可作為政黨與地方派系政治交換的籌碼,也使地方派系在政治資源分配上擁有彈性。

      此一方案雖為掌握國大多數席次的國民黨與民進黨分別列入一九九七年黨版修憲方案當中,但國民黨因黨籍國代的反彈最後自反而縮,以致胎死腹中。該次修憲,部份國民黨籍國代一度為此而與反對凍省的宋楚瑜省長勢力相結合,幾乎招致修憲破局的命運。

      國民黨為了避免黨籍國代的反彈,影響其於二零零零年總統大選中的佈局,此後不再倡議停辦國代選舉,但以廢除國民大會機關此一五權憲法象徵作為職志的民進黨,則仍鍥而不捨,民進黨成功地利用國代延任兩年四個月誘使國民黨國代倒戈支持其所提案的國代依附立委選舉之政黨比例代表制方案,而完成一九九九年的修憲。該一方案的精神與依附總統制最大的不同之處,主要為國代依附立委選舉產生,國代將成為立委選舉中地方派系的換票工具,國代的民意基礎依附於立委之上,從而可根本地解決國大與立院的權力衝突,可打開以確立立院為單一國會地位的國會改革的契機。該一方案並非得到連戰領導的國民黨修憲策畫小組的認可,同時使國民黨意圖利用國代選舉為總統選舉綁樁護航的目的落空,國民黨黨中央反對該案的立場可以想見,但該一修憲方案亦為陳水扁所力阻未果,原因在於輿論對於國代延任案普遍反應不佳,其深恐由民進黨推動此案,將影響其總統選情。

      二零零零年總統大選結果,原本聲勢高漲的宋楚瑜因利用中興票券私侵國民黨公款疑案而受重挫,陳水扁脫穎而出,司法官大法官旋即宣佈第四九九號解釋,宣告第五次修憲條文因延任案違反民主原則而全部失效,第四屆國代選舉必須重新舉辦,並於總統就職前完成,此時宋楚瑜親民黨勢力正待拓展政治舞臺,總統選舉敗選導致地方勢力瀕臨解組的國民黨,以及擔心因親民黨崛起而泡沫化的新黨,皆為了防堵親民黨政治版圖的擴張而贊同停辦國大選舉,將國大虛級化的任務型國大方案應運而生,終於完成第六次修憲,立法院作為單一國會的地位終告完成。

      2001年8月9日8時定稿於北京友誼賓館

      本文於2001年8月9日於國立台灣大學2001台灣大學兩岸學術文化交流訪問團假北京大學中文系舉辦之《客家文化與兩岸發展》2001兩岸學術研討會上宣讀。

本話題全頁表示 / [0]

回應本篇話題
字號 
信箱 
話題 
巢穴 
字色 
內容 (請自由改行)
符號  『』 【】 《》 「」 ÷ § ¥ m(_ _)m


[ 原案:CJ Club ] [ 協力:tobili ] [ 設計:楚狂飄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