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內容表示 | |
---|---|
[114] 布希執政滿百交出紅色成績單 國內外噓聲四起�@-�@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張筱雲 投稿日期:2001/04/25(Wed) 03:24:52 布希就職總統,執政至今已滿百日,根據美國民意調查,只有27%民眾表示滿意,56%認為很糟,17%不予置評。目前為止,不僅國內噓聲四起,國際輿論對他的表現也給予負面評價。最新一期的德國「明鏡週刊」批評布希為了減輕國內經濟衰退壓力,不惜走回頭路製造冷戰危機,並無限制擴張保守派勢力,進一步破壞美國在世人心目中形象,引發歐盟及其他國家反感。 去年十二月13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布希在倍受質疑、幾乎導致國家分裂的情況下,艱難走向總統寶座,當時他曾對人民許下承諾:「不管你們有沒有選我,我都將盡最大努力維護全國同胞共同權益,以爭取大家的信任」三個多月後,事實證明,諾言只兌現一部份,外界尤其不能諒解的是,他只做到了符合傳統工商利益集團,少數人的需求。譬如,他走馬上任的第一天就史無前例批准油礦業者,在阿拉斯加國家自然公園鑽井開採石油,甚至將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開放給伐木業者,這些措施深受右派人士歡迎:「比雷根還雷根!」。接下來,國際間一連串引起爭議的事件:恢復全球飛彈防禦系統、轟炸巴格達、中共軍機擦撞、拒絕履行京都國際環保協定。 從布希種種表現,顯示他只關心國內商業集團利益,甚至完全接受他們擺佈。處理外交能力則令人搖頭,例如,布希漠視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問題,對曾經是親密戰略伙伴的東歐國家,現在也採取敵對立場,同時,以這種態度繼續分化南、北韓和中共、台灣,「明鏡週刊」認為美國出售武器給台灣,就是不希望促成統一最好的證明,這次中、美撞機事件雖然驚險過關,但「明鏡週刊」懷疑,布希對中共擺出不友善的高姿態是否必要,歐洲各國媒體也以「大象橫闖瓷器店」來形容布希的外交作風。照此趨勢發展,國際人士冷眼旁觀布希的右派內閣,不禁憂心忡忡,地球上的超級強國顯示這副醜陋面孔,到處樹敵,很可能被世界各國孤立,加深冷戰危機。 不只是對外,「明鏡週刊」批評布希處理國內事務一樣無能。和柯林頓相比顯然遜色不少,例如,不管有天大的事發生,布希必定每天準時六點下班;轟炸巴格達期間,他正在旅行途中;不久前一名精神異常人士上午十一點在白宮附近拔槍攻擊時,他正在健身中心運動......。「明鏡週刊」諷刺布希布希承受不了壓力、畏懼鎂光燈,情有可原,一肚子草包、腦袋不靈光的布希,每次上台前必須大費周章準備、事先演練,才不致出狀況,成為笑柄,受不了折騰的布希,乾脆儘量避免。一開始,這點經常電視脫口秀笑料話題,現在,蜜月期已過,許多美國人再也笑不出來,反對勢力逐日增長。除了環保擁護者、藍領階層、左派人士,連原來支持他的保守勢力也慢慢發現,布希不考慮後果、一意孤行的德州牛仔作風可能給國家帶來禍害。觀察家預測,如果布希政府持續犯錯,2002年的部份參議院改選,情勢將大大不利共和黨。 前美國聯合國大使賀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在接受「明鏡週刊」記者採訪時則樂觀表示,眼前布希新政府給世人帶來的疑慮,是新、舊政府交接經常發生的必然現象,主要是為了有別於前一任總統柯林頓,適應期之後應該會漸入佳境。但賀爾布魯克也指出布希某些外交策略失當,他擔心美國選擇避免渥旋一途,從近東、巴爾幹、非洲、南北韓衝突中抽身,可能只逃得了一時,最後還是會找到美國頭上來。同時,針對美中問題,即使美國人須要目標明顯的「假想敵」,他並不認為中國大陸像當年蘇聯一樣具威脅性,將成為美國頭號敵人。最後,談到中共、台灣問題,根據賀爾布魯克分析,經過撞機事件,目前看來情勢雖然出售神盾戰艦給台灣的呼聲提高,但顧及美、中雙方經濟利益交集,變數仍很大。 |
回應本篇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