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內容:
看了王兄對本站的想法,本人深深覺得各位對促進媒體改革的方向有點太給它政治化了,如果你們只以為把一些對政治報導偏頗的記者趕出去,或讓某個媒體因此倒台,那我覺得你們的出發點已窄化了台灣媒體改革的方向,而且你們這樣的做法也不可能成功,我說過,打擊媒體只有用媒體才能有機會,我們所有的武器就是這個網站,我對它的期望是很深的.
基於改革台灣媒體的想法,我對本站的結構有下列的想法,也許還不夠健全,但希望大家來集思廣益:
網站要先改版,有下列內容:
1'對各廣播'電視'報紙媒體的批評留言板. 2'對各媒體記者一定要列名字的批評留言板 3'每天或每月一個新聞事件專題的留言板 4'對某新聞事件各家媒體報導的評比(方式可參考勁報) 5'每月或年度最差及最好的記者評比 6'每月或年度最差及最好的媒體評比 7'學者論媒體專欄 8'每篇文章都必須能立即轉到該媒體或記者的信箱上. 9'網站的介面要很親和,有秩序,瀏覽不用花太多時間 10'要有一個搜尋引擎 11'要有一個反制媒體的連結及活動,如媒體廣告主的聯絡電話號召網友向廣告廠商抱怨.
為什麼要有這些內容:
1'改革媒體的對象不分新人舊人,舊人固然是主要對象,能讓新人有正確觀念更重要.這樣才能讓媒體的專業精神傳承下去.
2'沒有人不會對一個指名道姓的公開批評不重視的,尤其是初入媒體的新人.
3'君不見媒體都很重視收視率閱報率'及各種公正機構所做的評比,如果本評比夠公正,夠響亮,很快就會對媒體有影響,甚至被他們拿來當宣傳.這是利用媒體競爭激烈的環境所做的最好工具.
4'網站的介面親和力要夠,內容要豐富,每日要更新,要有方便的搜尋引擎,這是成功的網站必備的四條件.如果不能吸引普羅大眾來看,這個網站等於沒有用
5'大量的留言板,聊天室是社群網站必備的工具,也是吸引人潮增加網友互動的機制
6'以上僅為網站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要能辦活動,結合學界在媒體上訴諸批判能力,讓本站的影響力更實際.
歡迎大家集思廣益,來改革台灣這個腐敗的媒體生態
〈觀看討論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