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個非營利,自發性的民間團體.
鑑於台灣的媒體有時興風作浪過頭,使台灣複雜的社會更加動盪不安,我們想替台灣做一些事,提醒某些媒體更尊重本身的角色.我們期待你的支持....

自從電視Call In節目開始以來,許多社會的、政治的問題,每成為這些節目的焦點,然而這些節目的製作群顯然基於自己鮮明的立場,以引導性的標題,重覆上節目的政壇人士,以及民調學理上最不客觀的電話調查法,來導引觀眾對重大議題的認知,強化意識型態的對立,人民和政府的對立,製造大眾的不滿情緒。

這樣的節目已是社會不安,族群對立的始作俑者,社會不需要這樣的電視節目,一個新聞辯論性的節目,應做到讓正反雙方有對等時間的說明,絕對不應該以引導性標題來暗喻其立場,更不應以Call in的方式,提供不同立場的人士以動員的方式來假造輿論,其於以上的理由,以及我們長期觀察的結果,我們堅持反對這樣的節目再來污染社會大眾的視聽。

激發【與媒體對抗網站】的成立,源起於「巴掌溪事件」媒體過度興風作浪的炒作,將一起單純的地方行政疏失,炒作成全國性的政治鬥爭。

過去我們曾經因為政治獨裁,而使得平白損失無數的社會精英,諷刺的是,我們好不容易撂倒了獨裁統治政治霸權,如今卻又必須面對著失去上述政治依存的媒體霸權,「媒體霸權」是政治霸權死而不僵的政治最後羽翼,本站成立的宗旨就是鼓動「社會輿論」發揮制衡「媒體霸權」的風氣,當這個社會形成「媒體」監督「政治」,而「輿論」制衡「媒體」的功能時,這個社會才真正能夠回歸正常的基本面,希望我們大家能夠為這樣一個正常的社會早日到來而一起努力。


除了困惑與憤怒,你還能做些什麼?

你是否知道台灣媒體常文不對題?你是否知道媒體並不忠實的翻譯外電,竄改譯文?你
是否知道媒體記者用他(她)們不了解的經濟專業術語胡謅亂掰、誤導民眾的認知?你
是否知道台灣媒體與港媒沆瀣一氣,製造天方夜談般的軍事新聞恐嚇台灣民眾?記者是
無冕王還是搖著筆桿的流氓?面對台灣低素質、將民眾視為弱智的媒體,你除了不解與
憤怒,還能做些什麼?

「與媒體對抗」http://road.taiwantp.net/ 為一群學有專精的自願者,非營利、自發性的集
合在一起,為你分析新聞、追蹤外電、解讀政治、經濟、以及軍事消息,破解媒體愚民
文章。目前本站仍處草創時期,除了將現有與媒體對抗的文章分類安排,供網友線上瀏
覽外,未來希望能籍由你的參與,將本站的文章宣揚出去。也歡迎你的投稿,一同指出
媒體愚民的報導,或是指出本站文章的謬誤。

未來本站將會精選文章,以可列印的方式(例如:使用WORD文書檔)置於站上供你下
載及列印。由於本站無固定經費來源,無法如同媒體發行報章型的刊物,但經由你的協
助,我們可以齊力與媒體對抗。網路畢竟是小眾媒體,而大部份的民眾新聞的來源仍是
來自報刊或廣播,因此本站縱使努力的在網路上吶喊,仍無法與傳統媒體相抗衡。除了
希望你能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將本站所精選的文章傳播給你的朋友知道外,我們也希望以
傳統來對抗傳統。

由於個人電腦及印表機的普及,許多人其實都擁有個(自用)印刷工廠。每個月幫本站
列印個十份、五十份、或一百份的月刊,並散發給你的家庭、班級、社區、工作地點,
對你而言每月只花費了一兩份午餐的代價,但是對民眾而言,所獲得的知的權利卻是無
窮無盡。

你不須費心編輯文檔,也不須勞心撰寫文章,我們期待你的幫忙,以傳統的方式來監督
媒體。如果每個月能有百位自願者為我們列印及散發文章,置於班級、投於社區的信箱
、放於辦公桌上、或以EMAIL轉寄,那麼每個月就有至少千份的發行量在台灣各地以報
刊的形式見諸於世,傳到民眾的手上。

『擁有正確觀念的人不出來為他們而戰,就沒有權利抱怨最後的結果』。除了幫忙散發
本站的文章,我們也歡迎你的投稿及批評,若你願意當志工發散文章或投稿,請與本站
負責人路犛聯絡,以使我們能統計發行的數量,並知道我們的文章在何處被閱覽:
 

撰稿人:賦雲
版   主:路犁

本站網址:http://road.taiwantp.net/
版主信箱:[email protected]
 

〈觀看留言〉

關於本站的想法


 
媒體人  於 2000/08/08 18:13
 
發表內容:
 

看了王兄對本站的想法,本人深深覺得各位對促進媒體改革的方向有點太給它政治化了,如果你們只以為把一些對政治報導偏頗的記者趕出去,或讓某個媒體因此倒台,那我覺得你們的出發點已窄化了台灣媒體改革的方向,而且你們這樣的做法也不可能成功,我說過,打擊媒體只有用媒體才能有機會,我們所有的武器就是這個網站,我對它的期望是很深的.

基於改革台灣媒體的想法,我對本站的結構有下列的想法,也許還不夠健全,但希望大家來集思廣益:

網站要先改版,有下列內容:

1'對各廣播'電視'報紙媒體的批評留言板.
2'對各媒體記者一定要列名字的批評留言板
3'每天或每月一個新聞事件專題的留言板
4'對某新聞事件各家媒體報導的評比(方式可參考勁報)
5'每月或年度最差及最好的記者評比
6'每月或年度最差及最好的媒體評比
7'學者論媒體專欄
8'每篇文章都必須能立即轉到該媒體或記者的信箱上.
9'網站的介面要很親和,有秩序,瀏覽不用花太多時間
10'要有一個搜尋引擎
11'要有一個反制媒體的連結及活動,如媒體廣告主的聯絡電話號召網友向廣告廠商抱怨. 

為什麼要有這些內容:

1'改革媒體的對象不分新人舊人,舊人固然是主要對象,能讓新人有正確觀念更重要.這樣才能讓媒體的專業精神傳承下去.

2'沒有人不會對一個指名道姓的公開批評不重視的,尤其是初入媒體的新人.

3'君不見媒體都很重視收視率閱報率'及各種公正機構所做的評比,如果本評比夠公正,夠響亮,很快就會對媒體有影響,甚至被他們拿來當宣傳.這是利用媒體競爭激烈的環境所做的最好工具.

4'網站的介面親和力要夠,內容要豐富,每日要更新,要有方便的搜尋引擎,這是成功的網站必備的四條件.如果不能吸引普羅大眾來看,這個網站等於沒有用

5'大量的留言板,聊天室是社群網站必備的工具,也是吸引人潮增加網友互動的機制

6'以上僅為網站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要能辦活動,結合學界在媒體上訴諸批判能力,讓本站的影響力更實際. 

歡迎大家集思廣益,來改革台灣這個腐敗的媒體生態 

〈觀看討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