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立晚報畫上一道不甚光彩的休止符時,大多數的讀者會怎麼想呢?我想應該是「不意外」吧。對僅有一兩年時間比較認真讀報的我來說,自晚一直不是我想要翻閱的晚報。
平心而論,或許自晚的立論較為公允,報導較為詳實。但比起中晚、聯晚兩大晚報有其豐沛的早報資源(中時與聯合)來說,自晚在人力上、資源上就差兩大晚報一大截。當中晚、聯晚的編輯正在輕鬆擷取其早報內容,笑呵呵的大玩填字斷句之時,自晚的編輯可能正苦哈哈的巴望在外奮戰的記者趕緊來稿哩。
人力不夠,可能導致報導內容,較為貧乏,不夠充裕,這些困境讀者都還能體會,既然廣度不夠,就應該在深度下點功夫,但就我極少量的讀自晚的經驗而言,主筆群的透析功夫和文字功力,實在很難讓我鼓掌喝采。
報導的廣度沒有,評論的深度亦無,已是身為報紙最嚴重的敗筆了,最讓我搖頭頓足的是,自晚的美編在台灣晚報群裡可說是最為遜色。字距行距過於寬疏,零零落落的視覺感受,硬是嵌入我的記憶槽裡;再加上粗糙的紙質,以及不夠鮮明的彩版,讓我從鄰近報架欄位上所得到的全彩勁報印象相比之下(儘管勁報頭上頂著統派的光環),有點替自晚的美編感到不好意思。
報紙不行也就算了,至少內部機制要團結一點嘛。不曉得自晚工會是用來爭取自身員工的私利,還是自晚全體的公利,曝光率和能見度雖然都是晚報中的佼佼者,但內耗性和自毀力似乎也不甘寂寞的傲視各個晚報。
曾幾何時,自晚是黨外的發聲管道,但隨著政治力的介入,以致專業能力被剝奪被踐踏,也隨著自由民主的大步開放,自己卻不能跟上社會進步的腳步,一直停留在過往的尊嚴與光榮的幻影。自晚本身的懈怠與內耗,仿似久臥在床等待死神招手的病人,卻又在媒體大量開放的重拳,與網路免費資源的飛踢,拳腳相向的圍毆之下,自晚的振興,僅能等待渺不可及的神蹟天啟了。
自晚,雖然完蛋了,卻也替台灣良心報業,生下了幾顆令人期待的小蛋,值得讓我們悉心孵蛋。
第一顆蛋:政治的正確性,不是報紙唯一的生存之道,還需有其他版面的支援,甚至靠他們捉住讀者。
第二顆蛋:內容的精采性,也需要符應時代趨向的美編,加以烘托呈顯。
第三顆蛋:工會的自主性,不能任由董事們踐踏,卻也不能被員工利益模糊。
…………。
當然,自晚留下來的蛋,還不止這些啦。
真的很希望,台灣良心報業能認真看待自晚留下來的這些好蛋,也很希望台灣良心財團能挹助資金建立良好的孵蛋所。好蛋需要有情的照料呵護,壞蛋、臭蛋、王八蛋也需要無情(但有理的)砸爛搗破,讓這些台灣的媒體壞蛋們,就像以前垂掛在中國紫禁城棟樑上的太監卵蛋一樣,成為一段過往不堪的歷史,成為台灣媒體發展史的一頁記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