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的模仿?磨坊的婊子?

  阿姜 於 2001/09/12 01:33
 

綜藝節目的模仿秀,永遠都是觀眾的最愛。不管是貼著濃密鬢角,抖動雙腿的貓王;還是緊身勁裝,轉身、抬腿、墊腳尖,再來個摸跨下的麥可傑克森;抑或單腳蜷縮在板凳後方,彷似乩童做法般搖頭晃腦,悲淒唱出台灣底層社會心聲的阿吉仔,都能不經意撩起觀眾注目的眼光,欣賞專業的模仿功力,或藝人的搞笑橋段。

模仿,很簡單,也很困難。簡單的是,祇要抓到被模仿者的獨特舉止,就有意領神會的效果,例如,像烏龜一樣,縮起脖子,抬高肩膀,捻起蓮花指到耳邊的高度,以濃厚鼻音哼出「如果妳是一隻火鳥…」,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相像度,卻不難看出,這是青蛙王子高凌風的舞台動作。

困難的是,不僅基本功的聲音、動作要像,還要捉住被模仿者的神髓,但百分百的相像,還不是一位稱職的模仿者。模仿者祇是模仿者,不能取代被模仿者的地位,畢竟,兩者是有真假之分、虛實之別的。優質的模仿表演,除了展現自身專業能力,還要若有似無的以自我調侃的方式,讓被模仿者有加分的效果,進而營造出模仿者、被模仿者與觀眾三贏的局面。

被鎂光燈簇擁的媒體人物,通常是被模仿的最愛,藝人和政客尤其備受青睞。最近一兩年,靠模仿賺飽荷包,而且還有一批模仿者圍繞在他身旁,造成一群台灣新興模仿勢力,大概就屬那位曾經抱怨自個兒那一口京片子卻得不到演出機會的侯冠群了。

以侯冠群為首的模仿新勢力,他(她)們另類的、綜藝的、搞笑的方式,在晚間各個頻道的煙囂政論節目中,殺出重圍,奠定聲望,培養一定的觀眾群,甚至來從八大頻道,進軍到中天頻道,也影響到TVBS推出政論模仿秀的節目。

每個政論節目,其所在的頻道,主持人的立場,邀請來賓的比例,話題的設計,無不展現出本身的政治立場,同屬政論節目的政論模仿秀,也是如此。但是,政論模仿秀的藝人,卻沒有像政論節目的來賓一樣,掛上名牌,標示政黨,有著明顯的政治光譜。讓觀眾迷惘的是,到底他(她)們是在模仿政治工作者?還是在複製他(她)們自己?

試著看一下好了。將李登輝扮得猴模猴樣的侯冠群,是親民黨員;根本就是帶頂假髮匆匆上陣,毫無專業的模仿呂秀蓮(起初叫做「呂鏽蓮」,後來被抗議才改為「呂繡蓮」)的劉爾金,也是親民黨員;將宋楚瑜弄得一臉悲情的楚楚可憐貌,好像全台灣兩千多萬人都欠他廁所門似的薛志正,還是親民黨員。

至於那位靠模仿阿扁而賺取大把銀子,告別苦哈哈的舞台劇演員的唐從聖,曾經自白根本不喜歡陳水扁。另外,屬於李登輝人馬,而且目前幾乎沒在鏡頭前曝光的蘇志誠,硬是替他加上一口醜化作用的暴牙。

反觀馬英九,不但沒有一絲醜化,反倒是美化了。祇有在藝人李志奇(希?)臉上,畫上兩道不甚明顯的法令紋,看起來比年逾半百的馬英九來得年輕許多,而且似乎很久沒上電視跑步的馬英九,在午時節龍舟賽會場大露兩點的一身油噁癡肥體態,也在李姓藝人的清瘦身軀看不到。

由妮可基嫚主演的電影《紅磨坊》(Moulin Rouge),故事情節是很好萊塢式的愛情片,但是,炫麗驚奇的拍攝技巧,明快現代的剪輯手法,華麗寫實的背景道具,融合古典和現代的歌舞場面,硬是撐起《紅磨坊》的可看性。我對愛情故事沒啥興趣,對畫面營造也興趣不高,不過,《紅磨坊》的戲中戲,巧妙點出戲子的悲哀與無奈。

紅磨坊是上層社會人士以權勢獵取下層美女的天堂,妮可基嫚扮演的莎婷,是紅磨坊最閃亮的一顆鑽石,不管是舞台上或舞台下,她都在做戲,做戲給付她鈔票的公子哥兒看,稱她是磨坊最貴的婊子,一點也不為過。可是,在她生命完結的最後一天,也是她生平最後一次的演出,她毫無矯飾的、真情流露的在舞台上表達她的真愛,雖然香消玉殞的結局有點淒美,但在她一輩子做戲的舞台上,演出最真實的自己,也得到最期待的真愛,算是不往此生了。

模仿,是一種表演,是一種做戲,祇能有自我演戲風格的呈現,而不能有任何的偏見加諸其中,是戲子也是婊子的莎婷,至少在模仿上表演上是專業敬業的。反觀我國這群新興模仿集團,在螢光幕的化妝、演出、對話,和話題的制定,以及公投項目的選項,到底是專業的舞台表演的模仿者?還是俗臭的花街磨坊的婊子們?到底是營造出模仿者、被模仿者與觀眾三贏的局面?還是僅僅讓模仿者賺了銀子、爽了裡子,讓少數被模仿者和特定觀眾擠出一絲淫笑?我想,觀眾應該不難看出來吧。

 

〈我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