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精 選

 

民間傳說+兒童故事=新聞

作者: 魚夫
於 2001/10/23 01:03

民間傳說+兒童故事=新聞

台灣近年來,出現一種電視節目叫做「類戲劇」。

「類戲劇」的意思是把一些刑事案件,跟據新聞的記載和刑事的筆錄,用戲劇的手法,請來幾個廉價的臨時演員,呈現案件的發展,仔細看,為了使劇情高潮迭起,於是胡猜瞎掰者多,應該叫「類事實」或「類事件」,但不這樣稱呼,而呼之曰:「類戲劇」,如果不是創造詞彙的能力太差,那就有可能是主事者心虛,其實我這只是演戲給你看,台灣人說:「演戲的空,看戲的憨」,當中穿鑿附會了一些「事實」,也請您不必太過認真,請想當然耳罷!

「類戲劇」是本土所創造的名詞,英語裡想來想去,只有disinfotainment才速配,姑且譯之為「非資訊娛樂」,但這也不是那麼傳神, disinfotainment是美國有位政治諷刺家保羅˙柯拉斯納(Paul Krassner)所自創的詞兒,用來揶揄那些大電視網,捨正派途徑記錄報導,而雇人演出的手法,因為有些畫面實在拍不到,像幾年前,桃園縣長劉邦友官阺血案,某電視台記者自行臆測歹徒乃翻牆而入,於是自己也來爬爬看,不幸被警探誤認為喬裝的歹徒,乃被拎到了派出所去,最後勞駕主管出面保人了事,成了新聞界的笑話一樁。

現在大部份的新聞報導率皆有如民間傳說,其實都是在為大人說兒童故事。電視台的主管根據報紙上昨日還帶有腐肉味的新聞訂定今日的採訪主軸,年輕毫無新聞責任觀的記者們憑他們幼稚嬉戲的心靈,把麥克風塞進當事人的嘴吧裡,回到電視台後,自己剪接、配口白,「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支離破碎的片段裡還加入許多個人主觀的好惡,一點也不輸給中國文化大革命時代的紅衛兵,電視台的新聞編排,隨著24小時的播出,內部已全然失控。

現場SNG連線時,更是慘不忍睹,報導顛三倒四,現在記者為您報導:「有人當場不幸被火車『溺斃』!」;「颱風所造成的土石流,掩埋了一家工廠,該工廠『付之一炬』」;「動物園準備搬家,園方人員正想辦法『逮捕』黑熊」,頗有古諸葛孔明「臨表涕泣,不知所云」之遺風。

更不幸的是,電子媒體捕風捉影所得到的浮光掠影,反過來成了平面媒體鎮日追逐的焦點,再加上網路上的八卦資訊、小道消息,惡性循環,沒完沒了,直到世界末日。

咱們做新聞的,咨爾多士,夙夜匪懈,為民前鋒,弄出來的東西叫做「即時的不真實」。名主播張雅琴以前喜歡說:「你給我五分鐘,我給你全世界!」天哪!連上帝造物也要七天,只消五分鐘者,那叫做「民間傳說」,也叫做「兒童故事」。

有disinfotainment, dis- 是反義,自然就有infotainment, 這個字原意是information(資訊)和entertainment(娛樂)的複義詞。胡茵夢小姐問過我,為什麼Call-in節目只會吵,最後還是沒有結論?我說:「看這種節目的觀眾,要看的是『做愛』,唉,誰要看你生小孩?」。


回魚夫專欄目錄

〈我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