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國,拜託!再多一點理解好不好?
巴茲光年
於 2001/08/11
22:19

2001.08.11中時晚報論壇刊出陳守國的〈多一點理解〉,指出行政院祕書長邱義仁昨日宣布年底不辦核四公投時的表情,「看不到跳脫決策泥淖的快意,反而有種難以言喻的沉重。因為林義雄對這項決定,『平靜,但堅定地表示反對』」。
陳守國全文的意旨在指出:
『也許有人會質疑林義雄的不妥協態度;也有人會批判扁政府的政策搖擺,但兩者之間並無對錯問題,而是「角度」的差異。「反核」是理念,有時候看起來更像是種信仰。以「反核」為黨綱的民進黨,執政之後不能說已拋棄了這個理想,但執政者的思惟角度,則必須兼顧理念與現實;決策更必須考慮時機與步驟。如今,行政院宣布年底不辦公投,即是基於這項思惟角度。
當前政經時空下,核四公投不能單從運動的角度作思考,對於反核運動也不見得有利。林義雄推動非核家園的執著,值得尊重,他反對行政院決策的立場也可以理解,但同時希望林義雄與反核人士對不同角度的決策思惟,也能多一點體諒與理解。』
我說,陳守國如果願意,我建議他最好能就他所謂「理念與現實」中的「現實」部分提出「再多一點理解」。而不是勸使「林義雄與反核人士對不同角度的決策思惟,也能多一點體諒與理解」。
「現實」是什麼?有人會說,年來朝野有關核四停建與否的爭議,肇因於新政府的停建核四命令,違反了憲政程序。但,有趣的是:一、國民黨有關興建核四的政策,在先期評估作業上有無瑕疵?核四到底是不是無可避免之惡(inevitable
evil)?誰知道。二、興建核四的決策,當初是哪個政黨下達的?國民黨。三、當時國內的主流媒體有無善盡監督、諮議之責?天曉得。
新政府上台後,為貫徹廢建核四的政策,尋求朝野共識時,為什麼今天的泛藍軍一方面假憲政程序之名不斷進行杯葛?另一方面,卻又偽善地發表聲明,表示願意朝非核家園的目標共同努力?而所謂的主流媒體又一面倒地以核四攸關國家未來經濟命脈,政府停建核四不具法源為由,抨擊政府的廢核措施?
那麼,到底什麼東東才是「現實」,還不清楚嗎?「現實」是泛藍軍只要核子不要褲子!「現實」是主流媒體只會先耍蛋頭,再當鄉愿!這麼清楚的「現實」,泛藍軍和主流媒體只要裝聾作啞,別人就看不到也聽不著了嗎?
所以我說,陳守國,拜託!再多一點理解好不好?
*************
多一點理解
2001.08.11 中時晚報
陳守國
行政院昨天正式宣布年底不辦核四公投。但從邱義仁宣布時的表情,看不到跳脫決策泥淖的快意,反而有種難以言喻的沉重。因為林義雄對這項決定,「平靜,但堅定地表示反對」。
林義雄是位普受國人敬重的人格者。在民進黨內,他受到尊重的程度,更已超越「人格」而近乎「神格」。對林義雄而言,反核是他一貫努力的志業,反對黨時如此,執政之後亦復如此。在他的觀念當中,執政的目的不在於權力的獲得,而應在於理念的實踐。這種執著,即是他獲得敬重的根本要素。
扁政府成立一年多來,從廢核四、打憲法官司、閣揆更易、以年底舉辦公投交換宣布核四復工,一連串翻天覆地,造成國力嚴重內耗的決策作為,都不難看到林義雄堅定反核立場的影響斧痕。
也許有人會質疑林義雄的不妥協態度;也有人會批判扁政府的政策搖擺,但兩者之間並無對錯問題,而是「角度」的差異。「反核」是理念,有時候看起來更像是種信仰。以「反核」為黨綱的民進黨,執政之後不能說已拋棄了這個理想,但執政者的思惟角度,則必須兼顧理念與現實;決策更必須考慮時機與步驟。如今,行政院宣布年底不辦公投,即是基於這項思惟角度。
當前政經時空下,核四公投不能單從運動的角度作思考,對於反核運動也不見得有利。林義雄推動非核家園的執著,值得尊重,他反對行政院決策的立場也可以理解,但同時希望林義雄與反核人士對不同角度的決策思惟,也能多一點體諒與理解。
回
巴茲光年專欄目錄
〈我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