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妳的!王文玲,妳再掰嘛!——評2001.08.04中時晚報
巴茲光年
於 2001/08/05
00:41

八日三日晚間,調查局長由葉茂盛出任的人事案終於發佈。關於人事案的決策過程與發佈時機,八月四日,中國時報和中時晚報分別刊載五篇報導和一篇評析。
一、中國時報陳志賢的報導〈葉盛茂升任調查局長〉
二、中國時報陳志賢對葉盛茂的專訪〈國家安全、掃黑金 當前要務〉
三、中國時報楊肅民的報導〈葉盛茂首位內升調查局長〉
四、中時晚報趙國明、王吟芳的報導〈調查局長異動 葉盛茂銷假上班
王光宇:問心無愧〉
五、中時晚報趙國明的【新聞幕後】〈龍馬擋不住總統意志力〉
六、中時晚報王文玲的【新聞分析】〈陳定南低頭配合〉
現在,我假定前五篇報導屬實,並將葉盛茂所以出線的原因,以及整個人事案決策和發佈的過程綜述如下:
葉盛茂的出線,有內外幾個原因:
一、葉與陳水扁在台北市政府期間互動良好;
二、陳水扁擔任總統後,葉的調改「萬言書」深受陳水扁重視;
三、葉從調查局基層歷階而升,獲局內基層好評;
四、民間調改會對葉的肯定與支持;
五、葉的社會人脈豐厚。
其次,人事案的決策與發佈過程大致如下:
一、去年新政府上台,傳聞即已考量由葉出任調查局長。今年七月初,府、院再就調查局長新人選多次交換意見,並提出參考名單。葉原為屬意人選,但因七月中「匯豐案」而暫時擱置其議。其後,府、院則續徵詢某檢察長出任意願而未果,而劉展華則因府方考量其與總統互動關係被排除。上週,才在府、院協商所提出之備選名單三人中,由陳水扁裁示葉盛茂出任。葉則事前未獲徵詢。
二、府、院就此人事案作成決議後,由陳定南於八月三日下午按行政程序建請張俊雄核定。並於核定後,由陳定南於晚間八時五十分前後電告葉盛茂,並隨即於三日晚間十點許對外發佈人事案。
我說,這樣的人選考量和決策過程清清楚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地方?府、院之間顯然也經過相當的溝通和折衝,有什麼明槍暗劍的八卦可講?
但,中時晚報王文玲的【新聞分析】卻指出:
雖然換黨執政,執政者抓情治頭子的作法依然未變,這次調查局長異動,實際上由總統府發動決定,形式上卻要包裝的像是由法務部建請行政院決定,多了一些胭脂塗粉,不改扁政府要權也要改革名聲的施政作風,但到底誰是調查局長的主子,明眼人看得清楚,而硬頸部長如陳定南,也只能低頭配合上妝。
……高層選在此時調動局長,據了解,部分原因是因為會計年度作業問題,加上年底選舉將至,為能掌握長於蒐集選舉情資的調查局龍頭,才決定此時換人。
相對於總統府積極運作,一向不說謊的陳定南,最近被問及甚囂塵上的調查局長異動說,不是避開媒體,就是輾轉表示,調查局具有部分情治任務,局長人選不是他能決定,日前副局長葉盛茂將升任調查局長的報導,陳定南私下表示也不知情。
比起過去的多數部長,陳定南起碼扮演出面發布的行政角色,不是可憐兮兮只等著被通知,看起來地位似乎高多了,但無法同時說明調動時間、理由的陳定南,在此人事上的份量如何,誰才是調查局長的真正頭子,調查員心知肚明。
調查局長人選底定之前,既然曾有徵詢某檢察長出任意願的動作。那麼,你王文玲說「陳定南低頭」,以及「誰才是調查局長的真正頭子,調查員心知肚明」是啥麼用意?到底根據在哪?麻煩給大家說清楚好不好?
調查局目前轄下的情治業務,本來就非法務部管轄,這是舊體制上的問題,沒修法前,這就是現實,陳定南說「局長人選不是他能決定」,不過反映事實。另一方面,府、院既尚未就人事案作成決議,陳定南當然也只能以「不知情」告訴你這個媒體蛋頭。這點兒常識,不用學法都知道。這裡頭,有你王文玲想像的弦外之音嗎?
人事案經府、院幕僚會議提出建議,由陳水扁裁定,再由陳定南依程序建請,經張俊雄核可,再由陳定南發布,這不是一般中央人事決策的常態嗎?跟你王文玲說的「包裝」和「胭脂塗粉」有什麼關係?不然,你也告訴大家,中央人事案的決策究竟還要怎麼運作才比較好?
你王文玲不追究現行的這種不三不四的體制是孰令致之,對陳定南當初建議修法改善現行體制的歷史又裝聾作啞,現在倒見縫插針想挑撥二陳,把陳定南搞成小媳婦,把陳水扁說成山大王。你到底是什麼居心?最好,也給大家交代一下!
不然,別怪我說,去妳的!王文玲,妳再掰嘛!
回
巴茲光年專欄目錄
〈我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