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小」社論,你就省省吧!
巴茲光年
於 2001/07/23
14:42

經發會才開,2001.07.23的中時「小」社論又忍不住,開始拿著它的水晶球亂卜八卦、唱衰台灣了!
「小」社論說:
『先保證經發會的議題沒有底線,接著又強調行政部門無權否決經發會共識,真的,阿扁總統此刻已從「拚經濟」,撩落去「拚經發會」了!』
我說,真的,大家都知道你們中時在打什麼算盤啦!
一、你們要拿阿扁說的「經發會的議題沒有底線」當令箭,打算在經濟議題之外,見縫插針大作文章,胡扯經發會外的政治八卦,不這樣,你們又沒飯吃了,又要裁員了。對吧?
真的,題目我都替你們想好了,像:「國統會」何時恢復召開?兩岸如何向「一中」共識靠攏?「大三通」如何刻訂時間表?「戒急用忍」政策何時可以鬆綁?連戰和宋楚瑜應當由誰出任閣揆?經發會期間,扁、連、宋、張(俊雄)如何互動?這樣,夠你們寫的了吧!
二、你們要拿阿扁說的「行政部門無權否決經發會共識」當護身符,替在野聯盟作政治勒索,不這樣,你們會越來越沒人理,會越發坐實自己是台灣的不倫媒體。對吧?
真的,你們的要求,我也都替你們想好了。像:「中華民國」國號應該重新由大法官解釋再加確認,不得更改。而且,「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中」,最好可以混而不分。兩蔣的治台「功蹟」,應當在政府各級機關月會中定期宣揚。李登輝最好儘早從「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歷史中除名,併入日本僑民史。「中國」時報可以趁早名實相符,直隸中南海,但仍可以在台灣繼續賺台幣、「報」效「祖國」、錢進大陸。這樣,你們滿意了吧?
「小」社論說:
『誰都知道經發會會鬧分歧的議題是什麼,誰也都知道如果行政部門這也反對、那也不行,那就不可能有共識。沒有共識就是白忙一場,白忙一場當然等於破局,一旦破了局,經發會就玩完了。經發會再玩完,台灣就真要沉淪了。』
我說,一、行政部門反對這、反對那,行不行,得看議題。有的能讓,當然不必堅決反對;有的不該讓,打死了也要堅持下去。這才叫作有擔當、肯負責的執政黨。再者,行政部門對於提案是否滯礙難行,本來就當根據執行層面的問題作通盤考量,所以憲法上也才有覆議權的設計。如果一切照你們中時「小」社論的邏輯推,但求共識做鄉愿,那當初我們幹嘛不讓連戰、宋楚瑜和阿扁統統當總統?那我們還要忙不暇己地弄個執政黨出來作什麼?想用這種糟糕、偏頗的認知將行政部門的軍,這種點子,只有像你們中時這樣的蛋頭媒體想得出來!
二、有共識沒共識,得看共識有多大,不是只要一個議題沒共識,經發會就像你們蛋頭中時講的「白忙一場」、「破了局」、「玩完了」、「沈淪了」。我問你,如果事事皆有共識,那經發會還開個屁!阿扁發個邀請函給各個在野陣營和民間團體,請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然後,文末再加個「一體照辦」不就結了?但問題是,哪有這種事!經發會的召開,不過是執政當局取得國內對解決當前經濟問題,發展未來經濟的共識,是總統府體制下的諮詢會議。經發會的結論,最終能不能一一實現,猶如當年的國發會結論,有其輕重緩急,當然得視台灣的具體政經情況而定,也會和台灣的經濟前景具有一定關係。但不像你們中時「小」社論危言聳聽,會沒開完,就已經隨時準備唱衰台灣。也讓我們死老百姓,沒開會就知道「經發會會鬧分歧的議題」是誰先炒作出來的了。
「小」社論說:
『經發會既有不能破局的壓力,那麼大家都會留神,接下來究竟誰在那無端挑釁,誰又在那一味唱衰。朝野陣營在挑剔對手之前,請先管好自己小孩,閒磕牙的口水戰,能免則免吧!在台灣,目前最不缺的就是這個。』
我說,說的好!但我想問,「中國」時報,你是哪家的小孩?誰來管好你?一定要中南海的老大要你閉嘴,別閒磕牙吐口水,你才會乖乖聽話,是吧?
「小」社論說:
『謹記當初政黨高層圓桌會終致破局的教訓,也請謹記跨黨派兩岸小組釀成「不三不四」結局的緣由,毀掉經發會比開好經發會容易得多。相對的,議題若能操作得宜,昔日圓桌會的遺憾、跨黨派小組的難堪,未嘗不能藉這次經發會的成功獲得扳回。』
我說,政黨高層圓桌會、跨黨派小組的遺憾的難堪,到底是誰的?覺得結局「不三不四」的又是誰?是台灣的人民?還是中國的政府?是台灣「不三不四」的在野陣營?還是「不三不四」的「中國」時報蛋頭主編與記者?
台灣的政黨輪替都一年多了,真的,我很納悶,為什麼號稱台灣三大報之一的「中國」時報不讓這些蛋頭蛋腦的主編、副主編也做做頭腦體操,讓屁屁也跟著輪替一下。老讓這些前朝遺少霸著位子不拉屎,難怪你們要加緊裁員,挽救他們的屁屁。
「小」社論說:
『所以,不論當初執政當局曾經怎麼定位經發會,現在已經如箭在弦、不能回頭了,民間期望已經升高了,在野政黨也願意上桌了。此時此刻,既然誰都不願擔上讓經發會破局的罵名,就把會開好吧。讓民間看一次,朝野是可以坐下來做好一樁事的。』
我說,「朝野是可以坐下來做好一樁事的」,沒問題,我相信。但我也要向「中國」時報提提,你們也趁這個機會,「讓民間看一次,「中國」時報是可以坐下來做好一個媒體的,是可以為台灣,你的衣食父母做好一樁事的!」雖然,我知道有點難!不難嗎?
回
巴茲光年專欄目錄
〈我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