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密件
回 覆 返 回


reporter  於 2003/03/24 06:23
中央日報密件

目前媒體對抗的一般現象,大多是發現各項報導的不當與缺失,提出嚴厲的批判與指責,或者加以冷嘲熱諷,對於媒體的結構性問題,由於缺乏實際的資料,無從批判。其實這些才是媒體問題叢生的根源,如果不加以追根究底,大家的努力只是隔鞋搔癢而已,只有部份作用,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最近我得到一份中央日報的機密內部文件,雖然不是現在最新的,但是也不太舊,提供給各位朋友參考。
中央日報於九十年三月六日初稿,五月四日修正的「中央日報興革方案」,關於損益情況報告:本報八十七年平均每月虧損為六千三百萬元。八十八年四月開始推動第二波變革再造,平均每月虧損為四千二百萬元。八十九年第三波變革再造完成,假決算平均平均每月虧損為三千七百萬元,虧損雖逐年改善,惟目前仍難達損益兩平之目標。

NO:493_1
reporter  於 2003/03/24 09:37
Re:中央日報密件

二、經費補助
1.本報在八十八年七月廿七日章秘書長(孝嚴)主持之中央日報專案會議中,曾建請中央給予文宣補助款每月三千餘萬元,但決議自八十九年一月起每月補助二千萬元,全年二億四千萬元,一年後檢討績效。
2.八十九年七月十七日在林秘書長(豐正)主持之中央日報專案會議中,本報亦說明目前每月虧損約為三千餘萬元,請中央落實去年七月決議,撥付本報每月二千萬元。惟中央於八十九年九月始撥付上半年之一億二千萬元。
3.九十年二月六日邵副秘書長(玉銘)主持之中央日報專案會議中,決議去年未撥付之中央日報每月二千萬元之補助款給予補足,民營化之前,每月仍補助二千萬元,民營化之後,將再檢討中央每月補助數額。二月十六日邵副秘書長調任本報董事長兼社長後,檢討本報原擬之改革計劃,內中指明為使本報接受中央每月二千萬元之後能達成損益兩平,必須採取一些改革措施,包括減薪、增加發行及廣告業務等。

NO:493_2
reporter  於 2003/03/24 10:07
Re:中央日報密件

三、財務狀況
本報九十年虧損若按目前情況估計,平均每月為三千六百零九萬元,扣除中央每月補助款二千萬元,每月資金仍不足一千六百零九萬元,若執行一些改革措施,平均每月虧損可減為三千一百八十三萬元,每月資金仍不足一千一百八十三萬元。預計九十年六月三十日止,資金節餘將僅剩現金、存款、債券基金及短投股票總計三千八百萬元,財務日趨艱困。

NO:493_3
媒體怪獸  於 2003/03/24 14:36
Re:中央日報密件

本站不是幫記者爭取工作權,不用擔心中央日報要不要倒。

NO:493_4
緋村劍心  於 2003/03/24 16:22
Re:中央日報密件

↑不! 我們應該知道報社在結構上的問題: 財務有無危機, 財源從哪一方面過來(單一政黨? 某基金會? 國外財團?),財源的進入與報導方針及人事安排有無關聯等

沒有圈內人告知, 讀者和外人很少有管道知道這些內線運作

謝謝reporter, 請繼續貼

如果有中時聯合中天和TVBS的更好......


NO:493_5
恆愛台  於 2003/03/24 16:40
Re:中央日報密件

這裡透露著舊朝代勢力的崩解∼∼∼無能力應付新時代變局!

但 誰來當冤大頭?................賴著中央有意思嗎?達不到功能及市場競爭,結束吧營業!

還不如開放現役軍人投書寫稿,轉型成【莒光日報】實在點!.............又可打共匪!


NO:493_6
reporter  於 2003/03/24 17:09
Re:中央日報密件

由於中央日報的經費都是靠國民黨中央,當然唯國民黨的話是聽,其整個採訪中心完全以打扁為目標,報社的政策如此,記者的稿件無法公正報導,由董事長兼社長邵玉銘於九十年五月廿四日的社務報告第八頁,可以看出中央日報的不公正。採訪中心的採訪指示要點如下:
一、報導本黨年底立委、縣市長提名情形,並強化民眾對國民黨為國家安定力量的認識。
二、對扁政府執政一周年的施政缺失加強批判,以使民眾了解民進黨無法擔當治國重任。
三、持照編輯部改版之規劃,重新調整人手,以及採訪方向。
四、協助經理部門推動發行、廣告及專輯等業務,以為本報增添營收。
由於中央日報整個報社的最高原則就是「打扁」,記者寫出來的稿只能配合,否則登不出來,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一再的在外圍媒抗,有用嗎?記者在整個報社所扮演的只是個小腳色和可憐蟲罷了。要徹底解決這樣的問題,只有做挖根工作,使整個真相為國內外的有志之士知道,形成別一種輿論壓力,才是較好的方法。


NO:493_7
媒體怪獸  於 2003/03/24 17:26
Re:中央日報密件

>>由於中央日報的經費都是靠國民黨中央,當然唯國民黨的話是聽...
>>要徹底解決這樣的問題,只有做挖根工作,使整個真相為國內外的有志之士知道,..

其實,中央日報是國民黨的黨營事業大家都知道。有人要野人獻曝,也未嘗不可。

拜託一下,你如果能爆料中時財團的開曼島不明資金從哪裡來,才算厲害!只要有開曼島該紙上公司名稱即可。


NO:493_8
reporter  於 2003/03/24 19:51
Re:中央日報密件

財務興革計畫綱要
一、請中央繼續撥付文宣補助費每月二千萬元,全年二億四千萬元。
二、全年支薪調為十三個月
本報全年支薪,數十年來均以十七個月為原則,計畫將新舊兩制「薪資」均調整為年支十二個月薪,端午、中秋節金仍依例各發半個月,以上合計年發十三個月薪,年終獎金則依勞基法第廿九條規定辦理(即年終若無盈餘不發年終獎金),每月可節省人事費用一百七十六萬元,全年可節省人事費用二千一百十二萬元。
三、報紙七大張減為六大張
為因應紙價上漲,七大張報紙減為六大張,假定每日發行報紙九萬份,且不考慮紙張上漲差異,每月節省材料、稿費及編輯費一百八十六萬元,全年可節省印報成本二千二百三十二萬元。
四、精簡人力、節省人事費用
現在員工320人,計畫裁減校對組,並採遇缺不補措施,預計可精減十五人,每月節省人事費用七十二萬元,全年可節省八百六十四萬元。
五、加強拓展發行廣告業務
發行收入每月以一千一百萬元為目標,每月增加發行收入二百六十四萬元。廣告收入每月以一千二百萬元為目標,每月增加廣告收入四十一萬元。
以上五項計畫若完全達成,每月可增加效益二千四百七十五萬元,全年可增加效益二億九千七百萬元。
結論
一、 本報九十年損益原估計為平均每月虧損三千六百零九萬元,全年虧損四億三千三百零五萬元;前述一至五項改革計畫若均達成,扣除中央補助款及退職金,平均每月虧損將減為三千一百八十三萬元,全年虧損將減為三億八千一百九十二萬元。
二、 本報為求減少虧損,並且永續經營,勢必推動第四波改革方案,鑒於改革方案中第三及第四部份,將可提升本報營收,希能達成損益兩平之目標。


NO:493_9
天涯一粒米  於 2003/03/24 21:57
Re:中央日報密件

很不爽為何現在各圖書館都還要擺中央日報而不放台灣日報
很不爽還是有老師還在推薦學生要看中央日報的副刊跟英文新聞
實在很不爽

NO:493_10
陳 少優  於 2003/03/24 22:23
Re:中央日報密件

其實讓中央日報存在也不錯, 看的永遠是那一點人, 却可以拖垮國民黨的財政, 讓國民黨早日壽終正寢, 別忘了, 國民黨的立委們都是因為那幾百億的黨產才留在國民黨的.

NO:493_11
阿雷  於 2003/03/24 22:27
Re:中央日報密件

雖然老早就知道了黨報
但是有資料拿出來看感受還是很不一樣
這樣赤裸裸的把擁護國民黨,批判民進黨寫在公文裡
真不愧是黨報

NO:493_12
戒嚴怪獸  於 2003/03/24 23:03
Re:中央日報密件

>>很不爽還是有老師還在推薦學生要看中央日報的副刊跟英文新聞
>>實在很不爽

那算什麼,以前還有所謂政大新聞系教授彭芸赤裸裸地在媒體上,反對新聞自由贊成箝制言論,反對解除戒嚴,反對國會全面改選!解嚴後,她自己還可以「失憶」大談新聞專業和言論自由。

講穿了,他們就是戒嚴統治的遺緒,幾乎整個媒體界大多是那種貨色(40歲以上)。統媒會在台氾濫成災,其實是有其歷史性和結構性的因素。


NO:493_13
Allcome_tw  於 2003/03/25 00:57
Re:中央日報密件

== 你如果能爆料中時財團的開曼島不明資金從哪裡來==

就算你知道了。又怎樣,不管是誰 有錢支援中時 違法嗎????

不管是誰 有錢支援中時 違法嗎????
不管是誰 有錢支援中時 違法嗎????
不管是誰 有錢支援中時 違法嗎????


NO:493_14
媒體怪獸  於 2003/03/25 03:07
Re:中央日報密件

NO:493_13不要自己亂發明別人沒講過的話。你只配你自己的口頭禪,哼哼哼!

NO:493_15
reporter  於 2003/03/25 08:10
Re:中央日報密件

編輯部興革規劃案
壹、整體革新:
一、組織與人力:人員總額不再增加;各中心及各組檢討整併,強化統合運用功能;駐外特約記者重新檢討,並研議增加「論稿計酬」駐點特約記者。
二、編採自動化:自動化完成後(預估一年內),校對組視實際需要精簡(現為十二人)。
貳、加強與國民黨智庫合作:
一、 目前和智庫合作,已有每日見報之「是非集」專論,以及每周一見報之「智庫論壇」,本報五月改版後將再推出批判性更強之如「黑白集」小專欄。
二、除加強智庫所辦座談會之報導,並將與智庫就熱門話題合辦座談(每月原則合辦二場,已簽約一年)
三、與智庫資訊單位加強交流合作,就智庫所撰「專論」、「評論」及「研究報告」中擇優刊登於中央日報。
參、版面革新:
就現有六大張報紙,研議增減版面內容,規劃如下---
一、增加「兩岸經貿版」:在目前大陸新聞版外,另加此一版面,除編輯部內部人力調整因應外,並將商請中廣常駐大陸之記者協助供稿,以及邀約大陸問題專家參與,同時徵求大陸台商協會人士以「通訊員」名義提供資訊,加上大陸主要媒體之訊息摘錄刊登。本版內容應有賣點,可吸引大陸台商、其在台家屬以及考慮赴大陸經商人士之訂閱,亦可因此開拓本報發行廣告業務。
二、副刊增加一版面,拓展副刊層面,每周增加「出版與閱讀」、「人物春秋」、「親子兩性」「歷史長河」「文化透視」、「傳記文學」及「新書菁華」等版面,應可開拓文化、藝術方面之讀者群。
三、文教「捷報」部份,目前橫跨四版面,推出一年來廣受歡迎,擬持續強化更迎合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面之動態內容,除可帶動發行,更可開展學校廣告。
四、與廣告業務息息相關之「專刊」,完全以帶動業務為取向,每三個月檢討一次,隨時調整內容,尋求更大之商機。

NO:493_16
caffen  於 2003/03/25 08:55
Re:中央日報密件

感謝Reporter的報導。

我很好奇,有多少人會看中央日報的副刊?

這幾年中央副刊網路版通常不會放全文,減少閱讀的流通率,也難判斷她近年的走向。但是,副刊走向輕薄短小的廣告文案型的作品,中央副刊還有很多不錯寫手,有的沒名有的以後漸漸在文壇出名。像韓秀,像最早介紹哈利波特的書評是中央副刊,是在哈利波特美國版第二集剛出的時候,就已經有書介。那一篇書介讓我印象深刻,超過後來哈利波特在台灣炒熱以後的各家評論。

有趣的是,中時開卷不斷減版不斷向「市場」靠攏,聯合「讀書人」老被批評沒人要看,中央副刊還要額外增版做書介,是個值得觀察的現象。

最近弄出藝文大新聞的世華作家協會最大的舞台就是中央副刊的海外版。居然在奇怪的選舉過程下,把故宮院長杜正勝拱出來當世華會的會長。這個新聞接下來的變化還很值得觀察。

相較起來,整個海外的華文報紙,中央日報的海外版副刊比起聯合報海外版,世界日報的副刊要更多一點「台灣」味,更多一些台灣寫手,更多一點台灣文壇的消息。有時候,我倒寧願看中央日報的海外版副刊,也不想多瞄一下世界日報的藝文版。有多少海外華僑沒有足夠有份量的藝文新聞,不得不選擇看世界日報,然後不知不覺中受影響?如果座標在海外華文報紙藝文副刊,那麼,我們就不該小覷這一個國民黨黨報的管道。


NO:493_17
reporter  於 2003/03/25 09:53
Re:中央日報密件

中央日報也有不少優點,而不是一無是處。台灣媒體的毛病是在批評時,過份的諛揚或貶抑。開此欄的目的,是要呈現事實,報導真相。而不是像現在面對各種的報導,大家好像霧裡看花,似懂非懂,甚至被牽著鼻子走不自知。

NO:493_18
reporter  於 2003/03/25 21:19
Re:中央日報密件

經理部興革規劃案
壹、前言:
由競爭者、消費者、自己三方面分析,並著重互動式行銷,提出下列具體建議,期能在本報、華夏公司、黨中央支持下,大幅增加本報發行、廣告營收。
貳、建議內容:
一、行銷:
(一)發行中心推廣課、企劃中心、公共事務組部份職掌重壘,宜調整合併擴大,發揮效益。
(二)加強行銷活動,搭配交換廣告,以月、季、年度,推出電子媒體(中視、東森、中廣、中影、正聲)、雜誌(TO GO、卓越、管理雜誌、公視月刊)等行銷、促銷活動,提昇銷售率、閱報率,強化本報新形象。
(三)與中視、中廣的合辦活動,如校園演唱會、迎新舞會等。
(四)舉辦兩岸文物展,如兵馬俑之類,不僅可增加兩岸交流,亦可提昇報社公益形象,增加業外收入。
二、發行:
(一)健全財務觀念,合理分配資源:
當前報業市場,不計成本追求報份及閱讀率,然本報現有財務資源極其有限,若以推廣空間與利潤而言,預付報費的專案報應是發行業務上最理想的報份,一次預繳一年報費,費用可提前運用,報份至少穩定一年。
(二)現階段爭取大宗有費報份的具體作法:
1.針對本報已漸轉型為全國唯一文教專業報(捷報)的優勢,全面加強與各校園互動,積極爭取校園行政報與班級報,以一年內爭取有費報一萬份為目標。此對本報現有讀者群年齡偏高且逐漸凋零,改爭取新生代讀者頗具實質效果。
2.全面爭取黨部推介黨員訂閱組織報工作計劃:
(1)初期鎖定各縣市黨部所屬投票所(約13005處)的召集人及執行秘書為優先爭取對象。擬建請本黨組織發展委員會,每年編列預算訂閱報份,總計約有26600份。目前黨中央已初步同意將編列預算訂閱本報13300份,分贈投票所召集人。
(2)針對黨員訂報訂定優惠辦法(預付一年報費2400元),本報若能獲得中央黨部及各縣市黨部、黃復興黨部確實的支持與協助,預期一年可引進約8萬份專案報。(每個民眾服務分社每月推銷24份一年期中央日報,一年推銷280份,中央日報每份提供200元作為地方活動經費)
(3)中央黨部及各黨營事業單位年節送禮,亦建請可考慮贈送一年期中央日報,一則可宣揚本黨理念政策,二則可增加中央日報的報份與營收。
(三)落實黨營事業策略聯盟的力量,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協助中央日報的推廣:中央日報與各黨營事業策略聯盟專案,以目前中央日報與幸福人壽、中央產物、正中書局、中影公司等公司合作為主,現有訂報送保險、電影票及圖書禮券的合作案,若能擴大互動效果,增為買保險或買書送中央日報,此對推廣中央日報及擴展本黨文宣頗具效益。

NO:493_19
媒體怪獸  於 2003/03/25 22:43
Re:中央日報密件

戒嚴怪獸實為媒體怪獸的typo,特此聲明。

NO:493_20
reporter  於 2003/03/25 22:52
Re:中央日報密件

三、廣告(除經理部內部研訂努力目標全力衝刺外,並提下列建議)
(一)今年立委選舉,建請黨中央將部份選舉經費撥交本報,由本報製作政黨文宣廣告為所有黨籍候選人做文宣造勢,提升本黨文宣效益)
(二)建請投管會轉知各控股公司,要求已上市等各黨營事業公司資產負債表及一般公告,務必在中央日報刊登,中央日報以優惠訂價與各事業單位簽訂長期合約,由投管會追蹤考核執行成效。
(三)中央日報為各黨營事業單位製作專輯廣告,專輯內容暫訂名為「全國優良企業巡禮」依黨股所佔多寡,將事業單位分為甲、乙兩類,每年編列廣告預算刊登,中央日報從中提撥1/4刊費作贈報回饋。有關廣告預算編列如下:
甲類:支援廣告額度60萬元。
乙類:支援廣告額度30萬元。
(四)本報已提出廣告專案,推出「在中視刊登廣告、中廣聽得到、中央日報看得到」並贈送正中書局圖書禮券及中影電影票,等多種服務,此五合一套餐廣告優惠專案,盼藉策略聯盟大幅提升營收。
(五)各黨營事業單位推介員工訂閱中央日報及廣告配合執行成效,建請華夏公司及投管會轉知各控股公司列為績效考核,並召集黨營事業負責人正式宣達。
肆、結論:如能將以上興革計劃建議案確實落實,應可為本報創造足夠利潤,以平衡本報營運預算。

NO:493_21
reporter  於 2003/03/26 08:22
Re:中央日報密件

本報興利事項及周邊事業業務拓展規劃案
壹、 本報部份:
一、 增刊兩大張「國民黨通訊版」作為本黨與95萬黨員之文宣橋樑,擬建議由國民黨組發會及文傳會編列預算,免費發送,中央日報負責採編(比照國際版運作模式),並藉由引進資金挹注,以每月淨利數百萬元為目標。
二、 本報以500萬元投資參加由華夏公司主導之旅行社,基本顧客群有黨部黨工及黨營事業員工(至少1萬人)及黨員95萬人,且可進一步服務台商,爭取台商對本黨的向心力,至於未來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的商機,空間更是無限廣大。
三、 黨營媒體除落實策略聯盟外,可考慮合資成立廣告公司或聯合發稿中心,統包黨中央及所有黨營事業的公關、文宣活動及廣告。
四、 設立中央日報文教、教學網站,結合大、中學老師、學生族群,做雙向、互動式溝通,讓本報在文教圈影響力、營收立體化,鞏固在文教圈的市場。(與網赫公司共同規劃中)
五、 強化出版中心功能,選擇具市場性的好書出版,提昇業外收入。

NO:493_22
Mars  於 2003/03/26 10:49
Re:中央日報密件

密件有何用?

NO:493_23
reporter  於 2003/03/26 18:32
Re:中央日報密件

大家不要小看這些文件,只有透過內部的資訊,才可曉得中央的記者、編輯、主筆等人,寫稿、取稿的原則與方向,從其資金的來源、運用,政治關係等多方面向,才可知道中央日報真正的本質。有很多事,就連中央日報的高級主管也不一定知道得這麼清楚,何況「中央日報密件」還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報社內部文件曝光的,如果有人會善加運用,對總統大選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接著,還會再貼,精采的還在後頭。

NO:493_24
阿雷  於 2003/03/26 18:44
Re:中央日報密件

reporter幹的好,
罵他十萬萬句黨報,不如一份薄薄文件無言的證明,
期待統媒裡面有良心的大德,把這些內部文件資料加以公布。
造福民眾,善哉善哉


NO:493_25
reporter  於 2003/03/26 21:05
Re:中央日報密件

貳、周邊事業部份
一、 網赫資訊科技公司
網赫去年盈餘達900餘萬元,稅後純益可分配予中央日報部份約為300萬元。網赫目前業務包括書籍、雜誌、報紙、資料庫製作,預計今年盈餘目標為1100萬元,稅後中央日報可分配盈餘約為400萬元。與中央日報資料組合作,將民國十七年迄今之文字與圖片全部掃瞄儲存電腦,俟完成後將結合電子報設立網站資料庫,對外徵求收費會員。此項計畫預計以一年半至二年時間完成.。
二、 文炳印刷科技公司
今年一月始成立,預估今年盈餘目標可達500餘萬元,稅後中央日報可分配盈餘約為100萬元左右。

三、 結論:
綜上,以目前核計數字,中央日報今年營業外收益約為500萬元。目前網赫擬擴大發展資料庫OCR製作及網站技術服務,文炳擬開拓代印服務業務,本年希望能擴大盈餘使中央日報營業外收入至少達600萬元目標。配合中央日報編輯部採編上線,使校對人員精簡,中央日報每月人事負擔將減少70萬元。


NO:493_26
reporter  於 2003/03/27 03:58
Re:中央日報密件

社務報告
報告人:董事長兼社長邵玉銘
時間:民國九十(2001)年五月廿四日
地點:台北市八德路中央日報社
內容:十三頁

NO:493_27
reporter  於 2003/03/27 07:07
Re:中央日報密件

主筆室報告
新政府空轉近一年,在快速地經濟全球化趨勢之下,新政府的總體政策方針不當,朝令夕改。造成國內產業不振,失業率危如累卵、兩岸關係困難顛簸、不尊重憲法雙首長精神、動輒推卸責任、爭功諉過、沒有肩膀,如何風行草偃,以德服眾。本報社論配合宣導以民主再造中國國民黨的理念與政策,及為了善盡言責,分別針對兩岸關係、國內政治、經濟、社會與對外關係等重大課題發揮評論並提出建言。
一、浴火鳳凰---中國國民黨:本黨深耕再造、脫胎換骨、台灣主流價值,連主席期許以全民利益為依歸,凝聚國人共識,繼續扮演最大穩定力量。3/25(拍好國民黨「東山再起」的大戲),指出:昨日,國民黨舉行創黨107年以來的第一次黨主席直選。有53萬餘黨員去投票,投票率高達57.9%,其中連先生的得票率更高達97.09%,這樣的投票率與得票率代表幾重意義。第一,證實了黨的民主化是大多數黨員的共同心聲。第二,對黨的東山再起有很高的期待。第三,有非常堅強的後盾來面對困難與抗拒。因此,國民黨一定要貼近民眾的需要,針對民眾關心的經濟、兩岸問題,提出結束苦日子的對策。這一齣戲如果能夠讓民眾恢復對國民黨執政的信心,那就成功了。4/17(國民黨東山再起的保証),指出:去年底國民黨在敗選後成立智庫,這不僅代表了國民黨對政策研究的重視,更代表國民黨的堅持,即政黨間的競爭應回歸政治的基本面,也就是政策,而非權力的鬥爭。我們相信,在目睹民進黨執政一年而國家隨之沈淪一年之後,這是民眾心中最渴望的境界。年底的選舉,也就是政黨再一次輪替的機會。對國民黨來說,這是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要以改革的成績單以及更好的政策來爭取顧客的回流。5/7(以民主再造中國國民黨),指出:作為一個浴火重生、民主再造的政黨,中國國民黨不僅具有一流的國家經理人才,更有豐富的治國經驗,我們有信心力挽狂瀾,將民進黨主導之下失控的國家發展方向導正,進而恢復經濟發展的榮景,減低勞工失業的痛苦。我們希望選民以選票支持中國國民黨。

NO:493_28
花影  於 2003/03/27 08:09
Re:中央日報密件

欄主幹ㄉ好
粉具體ㄉ證據
給欄主reporter 兄
拍拍手

NO:493_29
reporter  於 2003/03/27 08:37
Re:中央日報密件

二、兩岸關係:兩岸何去何從,歷史的昭示與未來的抉擇,一中各表兩岸復談之鑰。雙方領導人與人民訴諸理性與運用智慧才是上策。國際分工,世界行銷網路之暢通,國際間互補利益進入全國聯結經濟的無國界之世界,兩岸經濟交流,締造互動環境共識與協議的誠實遵守是絕對必要的。更希望看到辜汪兩老啟開歷史新頁,讓和平曙光早日在台海上空綻放。3/28(一中各表仍為兩岸解套關鍵),指出: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於出席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成立大會所言:兩岸經貿互動,能建立彼此互利雙贏的關係,但兩岸關係還存在著基本看法的岐異,如何在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識上,進行良性互動,相當重要。執政黨當局的臨門一腳,就是回歸1992年兩岸所達成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一旦執政當局下定決心,誠意執行,相信海峽兩岸局勢必能頓時豁然開朗。4/1(以一中各表落實「三個只有」),指出: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日前指出:「只有和平寬容,才能化解對立;只有互利交流;才能增進了解;只有對話協商;才能建立共識」

未完待續 謝謝花影兄的鼓勵


NO:493_30
reporter  於 2003/03/27 10:21
Re:中央日報密件

記得羅文嘉在台北市新聞處長任內,曾要停訂中央日報,也不想在此黨報登公告。卻被批評箝制言論自由,打壓媒體。如今有此証據,扁政府大可行文各機關,拒絕中央日報各機關,不管是發行或廣告,都不必再理會中央,因為中央不是真正在辦報,主要的目的在蒐集阿扁的不利資料,痛痛的打扁,對這種「報紙」,又何必客氣?

NO:493_31
reporter  於 2003/03/30 13:59
Re:中央日報密件

辜老並且重申了「一個中國、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述」的九二共識。我們完全支持辜老提出的前引「三個只有」。畢竟只要我方沒有破壞兩岸交流協商的基礎,則公道自會呈現於國際社會。民進黨政府對於辜老再三發出的提醒,不能再繼續裝聾作啞了!5/11「建立兩岸經貿互動的新規範」,指出:前行政院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蕭萬長,主張兩岸各界共同參與規劃「兩岸共同市場」,以為兩岸經貿關係提供一個新的制度規範。兩岸若能在資源、人力、資金、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發揮互補的相乘效果,均有助於兩岸全球競爭力的提升。因此,兩岸領導人實應跳脫過去思維框架、突破意識形態框架,以共同市場為長程目標,思考並構建兩岸經貿架構與良性互動的新方向。4/30「政府大陸政策反中道而行」,指出:令人扼腕的是,民進黨政府上台近十一個月來,放棄了國民黨「以民主號召大陸」的戰略思維,甚至有意「以民主告別大陸」,導至兩岸統獨鬥爭的危險加大。連主席以「共創和平、共謀發展、共享繁榮」,作為對兩岸的期勉,相信這正是雙方人民的希望。

NO:493_32
reporter  於 2003/03/30 14:49
Re:中央日報密件

三、國內政治面:新政府決策粗糙,造成政局紊亂,社會沈淪。國家認同混亂是一切危機的根源。臺灣的優勢在於民主成就與自由經濟,面對年底的選舉,執政當局開民主倒車,以負面思考來規劃選舉策略,也就是以醜化、分化、謊話三個策略來中傷在野黨,藉此維護政權。即將到來的立委選舉應是公眾促使政黨及政治人物改弦更張的機會,如果陳總統真想好好做完任期,就應當接受憲法精神,才是國家社會之福。3/20「國家認同錯亂是一切危機的根源」,指出:平心而論,扁政府最大的危機就源自於執政黨不能與台獨教義劃清界限,於是出現大陸政策左右搖擺。假如執政黨不能自省自新,立即與在野黨坦誠協商國政,推動國是,則人民還是要忍受這樣胡搞的執政黨三年。問題是我們的國家是不禁得起這般粗暴的折騰?為求國家免於繼續向下沈淪,我們拒絕再陪執政黨玩國家認同的遊戲。4/8「從政黨結盟到多數執政」,指出:年底立委選舉,有可能促使新一輪的政黨輪替。為了台灣政局的穩定,選民應該支持「政黨結盟,多數執政」。不僅如此,選民更應該鼓勵政黨選前結盟,這樣選民的一票,才能扭轉乾坤,直接發揮選擇新政府的作用。4/18「透視執政當局的陽謀」,指出:面對年底的選舉,執政當局開始以負面思考來規劃選舉策略,也就是以醜化、分化及謊話三個策略來中傷在野黨,藉此維護政權,真是可嘆復可悲。因此,我們要將這些陰謀一一攤在陽光下,成為人盡皆知的陽謀。我們要的是一個會管理眾人之事,會給人民好生活的政府,不要一個天天在競選、只會鬥爭的政府。4/21「不尊重制度就是亂政」,指出:做國君的,就是要引導人民遵循法度,做有益的事。所以做事要尊重制度,舉止要合宜,否則就是亂政。陳總統自就職以來,最大的失職之處,不只是愛作秀,而是不尊重制度。尊重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政治人物的基本修養。尊重制度,社會才能穩定中進步,國家才能有發展的希望。陳總統,請您尊重制度,好好做總統吧!

NO:493_33
reporter  於 2003/03/30 17:03
Re:中央日報密件

四、經濟面:邁入廿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環境變化日劇、科技的進步、新產品開發的快速、社會文化的轉變,使得全球化與國際化取代傳統的國家經濟疆界。但政府面對此一事實,缺乏整體性規劃,把一切責任推給國際大環境,使得經濟逆轉之勢更為顯著。我們期待執政當局面對當前日益惡化的經濟病症,首要探討政府經濟政策的層面所潛伏的病根,消除「決策思維空洞化」的現象。善用台灣的人力資源,集思廣益,提出具體有效解決當前金融及經濟不景氣問題,以提升競爭力,避免經濟陷入長期衰退。4/12「經濟成長與民眾信心同步下滑」,指出,二月份失業率將近3.3%。試想台灣目前尚未加入世貿組織,國內失業問題已如此之嚴重,而且還在持續惡化,竟然仍汗顏地說已做好萬全的準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事實上臺灣未來不僅要跟對岸競爭,亦需和國際競爭,更需和時間競爭,而在競爭中所掌握最大的資源即是技術與創新,但目前由於臺灣製造業之流失,此優勢正在急遽削減中,試想若是一旦此優勢消失,臺灣有何條件成為所謂「運籌中心」?有何能力去建構「知識經濟」社會?執政當局應該正視此一問題。4/25「失業率竟然高於經濟成長率!」,指出:追根究柢,執政當局面對當前日益惡化的經濟病症,首先要消除「決策空洞化」的現象,而要充實決策思維,第一步要明白確立對各種經濟問題的理性定位,切勿再以主觀標準隨意評價,如任意評說臺商西移為國內經濟惡化的主因,即是不負責任的說法。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切實掌握社會大眾真正的需求,讓經濟法則來主導經濟政策。5/10「切莫讓經濟陷入長期衰退」,指出:根據亞銀之年報分析,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僅可維持5.1%的水準。不過國際貨幣基金預估我國經濟成長率僅能達到4.1%的水準。這也是為何中國國民黨立委發起「新五四運動」,要求行政院及相關財經首長應為人民福利著想,務必使今年經濟成長率維持在5%的原因。我們期待政府能提出具體有效解決當前金融及經濟不景氣問題,避免經濟陷入長期衰退局面。而非以不切實際的政策口號宣示,試圖以信心喊話救經濟,反使經濟金融更加惡化!

NO:493_34
reporter  於 2003/03/30 18:14
Re:中央日報密件

五、社會面:當今政府侈言建立福利國家。在面臨預算窘困,國庫舉債已近上限,政府卻還在缺乏詳細的規劃下,大幅放寬失業保險的給付條件,完全不顧其對於勞動供給可能造成的負向誘因,不僅對日益攀升的失業率火上加油。失業率上升,暴力犯罪、財產犯罪和家庭暴力有可能增加。政府應正視治安惡化問題,解決家庭失業最迫切的經濟需求與托育照顧問題,以保障兒童的生存權及家庭生活權。3/30「正視嚴峻的治安惡化情勢」,指出:今年1/6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竟有高達75.5%的民眾認為治安不好。學理上的探討,在經濟不景氣之下,學者大多認為以財產為目的的暴力犯罪、財產犯罪和家庭暴力較有可能會增加。在今天扁政府面臨治安與經濟同陷窘境的兩難困境中,為了我國民眾的安全,提醒扁政府應正視國內日趨嚴重的治安問題。4/4「妥善照顧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指出,在廿一世紀的第一個兒童節,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究竟應以悲傷或是歡愉的心情,面對他們的節日?建議政府應儘速以專案補助的方式,擺脫原有法令的層層限制關卡、解決失業家庭最迫切的經濟需求與托育照顧問題,以保障兒童的生存權及家庭生活權。從兒盟公布的調查結果看來,孩子所期待與希望的,是不希望活在被傷害的恐懼中,這些都只不過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與權利。我們真的希望大人們都聽到這些孩子的心聲,並且幫助他們,因為實踐孩子的希望,就是建構我們的未來!4/26「補助款爭議危及財政預算制度」,指出:事實上,地方補助款爭議始作俑者乃是行政院主計處,因為立法院去年審查九十年度總預算案時,已發現主計處為重新建構補助地方政府制度,將許多原屬計劃型補助經費,改列成一般性補助款。如今地方政府補助款之分配問題,出現行政及立法兩院爭議局面,看來政府應正視財政收支劃分及地方財政自主等問題之解決。行政院未就事論事,不但將使財政預算制度再陷入混亂僵局,對於已惡化之投資環境更是雪上加霜!

NO:493_35
reporter  於 2003/03/30 22:24
Re:中央日報密件

六、對外關係:對於美國軍售臺灣的決定,我們也認為應該冷靜考慮軍售之後,兩岸與美中臺關係會有什麼變化與隱憂。臺灣仍須建立一套自己的政經安全戰略確保臺海軍事平衡是國家安全的最低防線。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智慧與有效的謀略。事實上,臺灣生存發展的命脈仍然在於經濟發展。3/26「軍售問題與臺海安全」,指出:一年一度的華美軍事會議即將在下個月登場。圍繞著華美軍售會議,我們看到了各種不同力量的較勁。可是太多的較勁、煙冪,卻讓人容易迷失軍售問題的本質。中共必須了解臺灣人民的想法與感受,不能一廂情願地將其想法往臺灣身上套。同樣地,扁政府也要了解,它現在的做法也像玩火一樣的危險。如果扁政府繼續在軍購上全力衝刺,卻在兩岸對話上虛情假意,我們擔心,我國的對外關係即將失衡,而中共內心的疑慮必將加深,從而影響到我國的國家安全。4/27「國家安全基於謀略而非武器」,指出:國家安全才是政府與朝野全民關心的核心。軍事安全並不等於國家安全。今天臺海不穩定的主因就是北京不斷提升與凝聚武力犯臺的軍備,而臺北的臺獨傾向又強化中共動武的動機。為了子孫的幸福,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智慧與更有效的謀略。5/12「連外商都對扁政府失望」,指出:美國商會日前公布2001年在臺經商環境白皮書。根據白皮書中所揭示的內容,受訪外商普遍對扁政府上台後各方面表現非常失望。值得憂心的是,美國一直是我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國,美國商會對臺灣經貿環境的失望,很可能造成美國對臺投資總體策略的修正。再者,美國商會的反應,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其他如歐洲商會、日本商會等,也可能有類似的觀感,進而影響我國對其他外資的吸引力,造成更嚴重的經濟衰退危機。

NO:493_36
reporter  於 2003/03/31 00:12
Re:中央日報密件

編輯部
採訪中心
一、 報導本黨年底立委、縣市長提名情形,並強化民眾對國民黨為國家安定力量的認識。
二、 對扁政府執政一周年的施政缺失加強批判,以使民眾了解民進黨無法擔當治國重任。
三、 按照編輯部改版之計劃,重新調整人手,以及採訪方向。
四、 協助經理部門推動發行、廣告及專輯等業務,以為本報增添營收。

NO:493_37
reporter  於 2003/03/31 06:54
Re:中央日報密件

編輯中心
一、發揮在野媒體監督力量,在新聞處理及版面規劃方面,追求更深入、更精緻、高品質的報紙,改變過去太瑣碎,火力太分散的弊病。
二、積極規劃籌備開闢「兩岸經貿」版,為讀者及臺商提供大陸經貿訊息及產經動態。
三、配合改版,編輯人力調整因應,務求適才適所,各安其位。

NO:493_38
CHAOS  於 2003/03/31 12:10
Re:中央日報密件

to 493_16 caffen :中央日報海外版早再去年四月就停刊啦㊣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