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社評以江澤民馬首是瞻 視李登輝如蔽履
回 覆 | 返 回 |
路犁 於 2003/01/24 20:15 | |
中晚社評以江澤民馬首是瞻 視李登輝如蔽履 | |
2003.01.24 中晚社評 〈誰還記得李六條?〉有這麼一段話: 『現實一點說,如果不是江八點,誰還會記得李六條?被歷史所揚棄的李六條本身就是一個假口號,如果不是當笑話,誰還需要記得它?』 從字裡行間可以充分顯露中晚社評寫手對李前總統的極端排斥,在愛屋及烏的心態下,李六條在社論寫手眼中不論是笑話或不需要記得他,也就沒有甚麼好奇怪的了。 不過讓人覺得奇怪的是,社論寫手似乎有意將上海經濟的崛起等同整個中國經濟的崛起,而且還提出如下怪論: 『用大前研一的話說,台灣是在逐步邊緣化,如果不能整合到大中國經濟圈裡,台灣經濟會被世界潮流所淘汰。這便是為什麼連台積電都要赴大陸投資的原因。』 大前研一的觀點並不必然是正確無誤的定理,更不是操作宇宙命運的上帝,因此,以香港為例,就輕易可以粉碎大前研一的上述預判;因為整合到大中國經濟圈裡的香港,已經逐步的被世界潮流所捨棄,原因在於因上海的崛起而邊緣化,從香港的例子中相當程度可以證明,大中國經濟圈對台灣是毒藥而非救命仙丹。 難道社論寫手是笨蛋?不是的,只不過是因為意識形態作祟下,讓他產生盲動的選擇性認同。 至於李六條是否真如社評寫手說的那麼不堪?江八點是否真的值得社評寫手這般抬舉?有請大家按所做的連結前往一探究竟,並自行評斷。
〈誰還記得李六條?〉 2003.01.24 中時晚報
從江八點對李六條至今,八年的時間飛逝。八年來的情勢變化非常大,當初台灣仍以強大的財經力量,試圖突破中國的外交封鎖,李登輝表面上要與中共談判,還派出密使赴大陸,但私下卻玩兩面手法。中國政府由懷抱希望,到看見李登輝的美國之行,才警覺上當,開始全力攻擊,甚至升高為武力威脅。然而在美國干預下,台海維持穩定。中國轉而把心力放在美國,同時全力發展經濟。而台灣則在政治角力下,不斷開展新的內部鬥爭。 無論江八點,還是李六條,在經濟情勢的大變化裡,都顯得相對微弱。講白了,經濟才是硬道理。如果中國經濟沒有崛起,台灣企業不會如此積極西進;如果中國沒有利益,全世界的投資者不會如此絡繹於途。 八年來,彼長我消,現在時間已經不在台灣這一邊,李登輝只能站在更邊緣的地方吶喊。現實一點說,如果不是江八點,誰還會記得李六條?被歷史所揚棄的李六條本身就是一個假口號,如果不是當笑話,誰還需要記得它? |
hbp 於 2003/01/25 16:09 | |
Re:中晚社評以江澤民馬首是瞻 視李登輝如蔽履 | |
若是光看文章內容的話 還真讓人以為是人民日報所發表的 一貫用來詆譭台灣的教條文章 中時報系甘為大陸如此公然不避諱地搖旗吶喊 也真是令人不齒 |
毛毛 於 2003/01/26 01:31 | |
Re:中晚社評以江澤民馬首是瞻 視李登輝如蔽履 | |
我正想要罵這篇,沒想到路黎先罵了。李六條本來就是針對江八點的回應,狗屁什麼沒有江八點,誰在乎李六條。沒有江八點,一條都不用。 中時晚報這個社論還說什麼李登輝被邊緣化,神經病,李登輝都退休了,這個報紙以為他在上海寫稿阿? 這個晚報越來越淪落,今天用內衣秀當頭版標題,大概也只能用這類情色當號昭引誘購買。 |
時也似 於 2003/01/28 02:39 | |
Re:中晚社評以江澤民馬首是瞻 視李登輝如蔽履 | |
呵呵呵... 八點、六條... 胡了嗎?就算單聽八點,也要考慮其風險如何,來作取捨。在還沒胡之前,誰管你八點、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