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flak 於 2003/01/21 14:46 | |
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自從冷戰結束後,歐美海軍都面臨無船可打的窘境。不像海軍陸戰隊有法律保護,在美國國會與審計部的大刀之下,任何一支部隊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就等著被宰。所以,美國海軍在上個世紀末提出了沿海作戰的觀念,也就是「從海上來」(From the Sea),就是海軍上陸的先聲。隨著波灣戰爭、科索夫衝突....西歐各國海軍也加入了攻打老陸的行列,頓時,陸地目標成為人人垂涎的大餅。 美國海軍部長Vern Clark 在去年發表的海軍未來願景「Sea Power 21」(http://www.chinfo.navy.mil/navpalib/cno/proceedings.html)中,將海軍兵力劃分成三個基本要素:Sea Strike、Sea Shield與Sea Basing。其中Sea Strike就是以攻陸為主要目標。本欄收集各種海軍打陸軍的新聞與評論,海軍打海軍或海軍打空軍的就不要來了。 |
flak 於 2003/01/21 14:53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李高佛的核子潛艦當年可是權傾天下,取代航艦成為海軍每年搶錢的主角。但時不我與,當蘇聯垮台,中國炸得到幾個義勇兵地窖都成問題的時候,龐大昂貴的核子彈道潛艦就成了國會大刀的目標。生命的意義在想辦法活下去,美國海軍開始將彈道潛艦轉換成飛彈潛艦,以在未來傳統戰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戰斧飛彈是另一個有趣的故事,它的特色在於射程極長,達1000浬以上,在海軍各式艦載機之上。所以它能夠進行深入敵境的戰略性攻擊任務,即便JSF服役之後,這個地位仍不會改變。原本的戰斧飛彈是可以換裝傳統彈頭,但美國海軍開新生產線生產的戰術型戰斧就只使用傳統彈頭,利用新一代科技而能作得更便宜。 (Source: US Navy; issued Jan. 17, 2003) ABOARD USS FLORIDA --- Two Tomahawk missiles were successfully launched from a missile tube of USS Florida (SSBN 728), an Ohio-class fleet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 in demonstration and validation (DEMVAL) tests earlier this week in the Gulf of Mexico off the coast of western Florida. |
flak 於 2003/01/21 14:57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最近的IDR說,法國已經批准了艦射Apache的計畫,射程將延長到1000公里以上。具有雷達/IR導引與GPS/地形導航能力。另外,好像是義大利有興趣作反艦/攻陸兩用彈,Apache也會競標。 另外,換裝噴射引擎的新一代飛魚照片也出來了,進氣道似乎是兩側,因為進氣孔蠻小的,看不太清楚。它將具有GPS導航能力,所以跟魚叉二代一樣都有攻陸能力。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21 18:11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一波三折的飛魚後繼者,法國新世代反艦飛彈計畫: 1. ANS超音速反艦飛彈計畫: 八0年代末期,法國與德國協議共同研發下一代反艦飛彈,以分別作為兩國現役飛魚與魚叉反艦飛彈的後繼者,研發計畫的名稱為ANS,是一款配備新型液態衝壓發動機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其性能指標要求奇高:最高時速2.5馬赫,最大有效射程250km級,終端掠海蛇行機動能力高達15G,但彈體重量確僅有850公斤上下(簡而言之,把比日炙飛彈更加嚴苛許多的性能要求塞在大小重量只有其1/4不到的彈體裡。);在發展當時,ANS計畫有艦射型、空射型以及直昇機發射型(大幅輕量化型,有效射程約30公里級)等衍生行提案出現,法國海軍認為,若將疾風艦載型與空射型ANS相搭配的話,將足以徹底改寫未來的海戰型態(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向老美海軍那般強大的艦載航空/預警/長程區域防空戰力的海軍而言,來自兩百公里外疾風戰機上發射,2.5馬赫級,終端攻擊時還能做15G蛇行閃躲機動的超音速掠海反艦飛彈飽和攻擊,確實是和天譴無異。);然而由於其技術性能指標要求是如此之高,導致本計畫的研發成本耗費驚人,最後使得老德感到難以承擔而抽手,史上最強的超音速掠海反艦彈計畫也因此在九0年代初期無疾而終。 2. ANNG/ANF計畫: 3. NSM匿蹤次音速反艦飛彈計畫: 4. MM40 Block III增程型飛魚次音速反艦/陸攻雙用彈: 在計畫中,增程型飛魚將以新型的渦噴發動機+火箭助推器取代現有的火箭發動機,最大有效射程也因此從現有的75km大幅增進至180km以上;改良型的彈體設計不但將飛彈的雷達截面積與紅外線信號特徵盡可能降至最低程度,同時也提供了更佳的加速性與機動性,從而顯著提升突防的成功率;新型的任務規劃軟體與導航模組,使得飛魚三的彈道飛行選擇更加複雜多變,令飛魚三能從多方向,多高度上對敵艦施以難以完全抵禦的飽和攻擊;而新式的J波段主動雷達尋標器與GPS全球定位系統,則不但賦予飛魚三型極佳的抗電子干擾能力,且能選擇鎖定海上或沿岸港口特定目標,予以精準打擊。 飛魚三的後勤維修支援,儲放與發射,將能完全沿用現有飛魚的相關系統,因此任何目前使用飛魚飛彈的國家海軍,在換裝飛魚三時幾乎不會遭遇到任何顯著困難;不過在講求和舊有系統兼容的同時,飛魚三也將考慮到和未來系統(如垂直發射)之兼容搭配。 根據目前計畫進度,飛魚三將於2004年進行首次試射,並於2006年正式進入量產成軍階段,陸續接替取代現有的飛魚家族成員。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21 18:14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來自 一擊必殺AEON環宇軍武網 的新聞消息轉譯 在下先前在本版所提供有關SCALP海軍型巡航導彈射程將超過1000公里的外電消息終於獲得進一步確認了............
[美國《航空與航太技術週刊》2002年11月15日報導] 歐洲導彈設計局MBDA已開始了一個新的導彈項目,研製一種可裝備在法國與義大利聯合製造的新型[地平線級]護衛艦上的巡航導彈。此種導彈可為歐洲海軍提供強大的對陸攻擊能力,其威力可與美國海軍的“戰斧”式巡航導彈相媲美。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21 18:17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拉法葉風不滅!!?? 一擊必殺AEON環宇軍武網 繼“地平線”防空巡防艦合作 法國義大利將再合建27艘多用途巡防艦 [英國《詹氏防務週刊》2002年11月報導] 法國和義大利已簽署了一項協定,聯合為法國和義大利海軍建造27艘多用途巡防艦,總價值約150億歐元(149億美元)。這將是歐洲最大的海軍合作項目。法國需要17艘,義大利需要10艘。兩國將按比例分攤開發費用,有關工作於2004年開始進行,首艦定於2008年交付。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21 18:20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法國FMM未來通用巡防艦計畫 在陸續完成總計四艘的七千噸級地平線級防空巡防艦生產換裝工程之後,法國開始展開次世代通用巡防艦的研發生產工作;目前本計畫的縮寫代號為FMM,為求節省經費起見,這款新艦設計可能以三千五百噸級的拉法葉級巡防艦為基礎放大改良而成, 滿載排水量介於五千至六千噸級之間;法國方面目前預定生產十七艘本級艦,其中八艘為反潛型,九艘為陸攻型。 在武裝方面,目前已知可能配備於艦上的武器系統有: 1. 可以使用PELICAN家族彈底吹氣/火箭增程GPS精確導引炮彈(註一)的新型52倍徑155公厘長程打擊艦炮 2. 32管至48管的改良型多功能席瓦爾垂直發射器,可發射: 反潛型與陸攻型雖然因任務不同,而在部分武器系統的型式與數量上有所差異 (例如反潛型應該有搭載操作兩架NH90反潛直昇機的空間與能力,而陸攻型則只有一架;至於在艦炮火力方面,陸攻型使用的是威力強大的大口徑陸攻155mm炮,而反潛型用的則可能是輕小短薄,自衛用途為主的76或100mm中口徑快炮........),但基本上,兩者的雷達電子射控系統與武器系統仍將大同小異,保有極高的共通性。若一切發展順利的話,本級艦將可望自2008年起正式進入成軍服役階段,陸續接替取代兩艘分別在1974年與1977年成軍的Tourville 反潛驅逐艦,1979至1990年間陸續成軍的七艘Georges Leygues 反潛驅逐艦以及屆時殘存的數艘DEstienne Dorves級警戒護衛艦,成為法國海軍新一代的水面打擊與反潛主力。
PELICAN家族的彈頭採模組化設計, 可視情況需要換裝不同功能的彈頭, 例如: ORGE人員殺傷/物資破壞雙效群子彈 (LR型可攜帶六十三枚, VLR型可攜帶七十七枚.), BONUS頂攻式精確導引反裝甲彈 (LR型可攜帶三枚, VLR型最多可攜帶四枚.), HE或縱火式反油庫彈頭甚至戰場偵查模組等等; 在GPS與廉價慣性導引模組導引下, PELICAN的CEP可達10公尺左右.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21 18:25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英國FSC未來水面作戰艦計畫 皇家海軍計畫自2015年左右開始正式部屬本級艦,以取代現役的Type22闊劍級通用巡防艦與Type23鐵公爵級反潛巡防艦,預計總共部屬23艘。本級艦很可能採用老英目前正致力開發中的劃時代三體船設計,和同樣噸位大小,最高時速約28節的現役單體船艦相較,三體船艦理論上可使用同等動力推進達到約四十節的驚人高速,且還擁有多出約40%的甲板空間可供攜行大量武裝,並在靜音性能與節省燃油等方面的表現上亦顯著比同級單體船為優。雖然有如此諸多優點,三體船在維修上要比單體船麻煩,且能否和現有港口設施相配合亦有所疑問,因此本計畫亦有單體船設計(例如Type45改良型)作為後備方案,以防萬一三體船設計發展失敗時之需。 本級艦艇強調陸攻打擊、反艦作戰與反潛作戰方面的性能,至於防空方面則僅要求結合匿蹤設計與先進點防禦飛彈,足以自保即可;由於距離其正式建造服役的時間尚遠,目前尚難一窺其真實全貌,只能就皇家海軍的最新構思想法作一預測: a.英國的船艦製造商為本計畫提出許多不同噸位等級的方案,從排水量四五千噸的經濟方案到排水量高達一萬四千多噸的宇宙戰艦級方案皆一應俱全;根據目前所知,皇家海軍最有可能採用的是6000至8000噸級的折衷設計。 b.雖然三體船設計可使此艦理論上有40節等級的最高航速,但為求節省經費成本,該計畫將只配備提供28~30節航速的動力系統,至少暫時如此。 c.雖然三體船設計可使該艦有充足空間配備大量垂直發射器,但是為求節省經費起見,其服役初期可能暫時只攜帶64具的垂直發射器。 d.初步預定配備: @艦砲方面:155mm炮*1 @陸攻飛彈: @反艦飛彈: @防空飛彈系統: @搭載機:EH101或V-22 Osprey*2,UAV無人偵察載具。 #輕型反潛魚雷系統與近迫系統獎落誰家,仍有待進一步的消息。 FSC三體船設計最新構想性能諸元資料 排水量(tonnes): 尺寸(metres): 1. Integrated Full Electric Propulsion (IFEP); All machinery in located within the main hull. 2. Generators - 2 x 25MW WR21 ICR Gas Turbine Alternator system; 1 x 7MW Gas Turbine Alternator, 1 x 1MW Diesel or Gas Turbine Alternator (Harbour Duty). 3. Energy Storage: Batteries for 30 minute backup for minimum safety/combat load; 4. Propulsion Machinery: 2 x 20MW waterjets or CPPs, each by 20MW permanent magnet motors; 2 x 3.6 MW reversible and manoeuvrable waterjets, each driven by 3.6 MW permanent magnet motors. 航速: 35 knots max; 20 kts cruise. 作戰航程/持續戰力: 8200 nm @ 20 knots; 60 days. 武裝: 主炮:1 x 155mm(由老美的高性能AGS系統與老英自行研發的低成本陸基155mm/52倍徑自走炮艦載版競逐中) 陸攻飛彈:24 ~32Raytheon Tomahawk Block IV (TacTom) or MBDA SCALP Naval; 防空飛彈:32 Europaams Aster 15 反艦飛彈:8 McDonnell Douglas Harpoon Block II 近迫系統: 2 x 11 Raytheon Sea RAM. 反潛魚雷: ?? 雷達電子系統: 聲納反潛配備: Aircraft:
首號艦預定成軍時間:December 2013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21 18:26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舊瓶新酒:英皇家海軍新一代SSN—機敏級(ASTUTE) 機敏級SSN的開發目的,原來主要是為了取代自1973至1977年陸續服役的迅捷級SSN,以及頭兩艘特拉法加級SSN﹔然而由於FASM計畫的重新定義與大幅推遲,目前機敏級已經被視為取代皇家海軍旗下所有SSN(五艘迅捷級與七艘特拉法加級SSN)的唯一候選者,預定建造總數也將由原先的六艘大幅提升至九到十艘。自設計開始,機敏級即被要求能充分融入達成“Maritime Contribution to Joint Operations (MCJO)”,這包括替特遣艦隊護航、為兩棲登陸艦隊提供近接支援、擔任SSBN隨身護衛、以及和己方艦隊聯手或單獨執行反艦/反潛任務等,以成為皇家海軍在21世紀初執行國策主張時的得力助手。 機敏級SSN的主承包商為BAE Systems Marine (VSEL)股份有限 公司旗下,位於Barrow-in-Furness, England的造船廠,首號艦“機敏號”的鋼板切割工作於1999年11月開始展開,然而由於租借加拿大海軍的四艘擁護者級SS之重新啟封工作,整個造艦計畫因而遭到順延,第一件船殼組件直到2001年1月31日才正式宣告完工;就目前的造艦進度評估,首號艦將於2004年下水,2005年6月進行海測,並於2006年年底正式加入皇家海軍服役。二號艦“狙擊號”(HMS Ambush)預定於2002年底動工興建,預定2007年成軍;三號艦“狡詐號”(HMS Artful)則打算於2003年動工,預定2009年成軍;至於第二批次型的四至六號艦量產計畫也於2002年年底得到確認。 發展緣起︰ 1987年的時候,VSEL公司便受皇家海軍所託,設計一款作為特拉法加級SSN後繼者的全新SSN︰SSN-20 “W class”;其為一款總重6000噸級,使用與當時正預定建造,配備十六枚Trident D-5 SLBM的“前鋒級”SSBN同型之新型壓水式核子反應爐,並配備有飛彈垂直發射器的全新設計SSN,並打算於1990年接受訂購量產;然而由於“前鋒級”SSBN 計畫的優先度較高,以及諸多預算排擠因素的影響下,最後該計畫終究未能成真,而迅捷級與特拉法加級的役期也因而被迫由原來的20~25年大幅延長至30年左右。 到了1991年八月, VSEL提出另一套新型SSN造艦方案來取代所費不貲的W級SSN計畫,新計畫主張以現有的特拉法加級SSN為基礎,在外型設計上做出最小幅度的改良,同時搭配最時下先進尖端的潛艦用動力/電子/武器系統裝備之後作為下代SSN主力;該新艦計畫最初預定於1994年接受首批訂單,並於2001年開始陸續成軍服役。 到了1998年的時候,英國的戰略防禦計畫有了重大轉變︰現有的12艘SSN編制將減少為10艘,因此頭兩艘退役的“迅捷級”SSN將無替代者,因此取代五艘現役“迅捷級”SSN的機敏級(在1998年時正式定名)SSN第一批次將只有三艘,但是在2002年時,將會有額外兩艘用於取代早期型特拉法加級SSN的第二批次型被訂購。到了2000年八月,由於特拉法加級SSN的接替者︰FASM計畫之預定成軍時間被推遲三年(2012-->2015),而特拉法加級的三號艦卻又得在2011年時除役,因此第六艘機敏級的訂購計畫也遂告確立。 到了今年五月,FASM計畫被全盤推倒重來,計畫更名為 Maritime Underwater Future Capability,至於其量產成軍計畫則被大幅推遲至2020~2030年間展開,. 因此為了維護十艘SSN建制,第三批次的機敏級量產計畫也就勢在必行了﹔雖然尚無正式官方確認,但根據USNI Proceedings (March 2001 edition)報導︰在2001年年底的時候,英國國防部已經決定了至少三艘的第三批次型機敏級SSN量產計畫。
大體而言,機敏級SSN可視為特拉法加級SSN的放大改良版︰外型設計與船體性能表現與特拉法加級SSN相類似,但配備有最尖端先進的電子設備與武器系統,以及和新型SSBN─前鋒級相同的Rolls Royce PWR2壓水式反應爐;其生產建造方式採用全新的模組化建構方式藉以大幅降低造價與建造時間,其整體結構將由九件壓力殼組件,11件主要裝備模組以及30餘件次要系統模組所構成。BAE Systems Marine期望︰利用嶄新的建造方式,能減少機敏級SSN 25% 的設計工時以及30%的造艦工時,具體而言,當年水下重量5208噸的特拉法加級SSN從開工至正式成軍服役約需八年光陰,如今水下重量高達7200噸級的機敏級SSN則只需六年便可。 除了省時之外,新的造艦方式還能節省相當經費,例如機敏級的壓力殼建造費用亦比小上一號不止的特拉法加級SSN壓力殼來得低廉,這使得BAE公司可以儘可能的加大加寬機敏級壓力殼;機敏級SSN最寬處直徑達11.3公尺,除了容納體型龐大的PWR2壓水式反應爐之外,還使得武裝攜帶量由特拉法加級的24枚大幅提升至38枚,在整個西方世界海軍SSN中僅次於美國海軍水下重量重達9170噸級的海狼級SSN(50枚),且與美海軍計畫於2004年開始服役的維吉尼亞級SSN不分軒輊。
機敏級SSN採用Rolls-Royce出品的 PWR2壓水式反應爐+H核心套件設計,使其在整個服役生涯過程中均無須進行昂貴、費時且危險性高的核燃料再填裝作業;一如其前輩特拉法加級SSN,其亦採用了靜音性能極佳的水噴射推進系統,但是最大輸出功率則是特拉法加級SSN(15000匹馬力)的1.8倍以上:27500匹馬力。
截至目前為止,機敏級SSN整體性能表現的詳細數字尚未公佈明朗化,但是根據BAE企業集團的宣稱,和其前輩特拉法加級SSN 相較,其有著如下的優點與改進: 作戰系統: 武器系統: 截至目前為止,機敏級SSN最可能使用搭配的主戰武器有: 一、戰斧Block III 陸攻巡航飛彈 除此之外,皇家海軍還打算引入TTWCS計畫,此為一戰斧飛彈全壽命週期階段性性能提升計畫,好讓皇家海軍旗下的戰斧巡航飛彈彈上之科技水準能與時俱進,不至落伍。 二、潛射式魚叉二型反艦飛彈
四、FOSM: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21 18:28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來自Combat Aircraft月刊的消息: 1. 戴高樂艦目前的滿載排水量為41927-ton(42,600-tonne),拜劃時代的SATRAP自動穩定系統協助之賜,其可在六級海象下進行25公噸級飛機的起降操作作業,表現比起老美九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超級空母毫不遜色;艦上的兩具蒸汽彈射裝置最快可每三十秒送一架戰機上天際。 2. 由於所屬航艦可起降操作25噸級戰機,因此艦載型疾風戰機將能充分發揮其超過九噸級(13個掛點,其中五個有油路線,最大外掛籌載9,144公斤)的外掛能力,必要狀況下可攜帶三具2000L大型油箱,兩枚SCALP-EG巡航飛彈,四枚MICA AAM自航艦上起飛。 3. 目前服役的十餘架單功能防空型F1構型疾風M艦載戰機已經有完整功能的Spectra整合式電戰系統與LINK 16資料鏈配備,飛行員們對其線傳飛控系統驚人的靈敏度更是讚譽有加,認為其是疾風戰機在執行纏鬥,低空飛行以及航艦起降任務時的一大利器。 4. 第一架F2構型(第十五架疾風艦載型)疾風將於2005年出廠,其為一架N型雙座戰機,在取消內載機砲之後(如此可省去299公斤的重量),雙座疾風N型的空重將僅比單座M型多出約150公斤。疾風F2構型將全面取代現役52架的超級軍旗艦載攻擊機,其將具有發射AASM低成本精靈導引彈械以及SCALP-EG陸攻巡航飛彈(目前法國海空軍總共訂購約五百枚的SCALP-EG,其中空軍450枚,海軍50枚。)能力,至於無導引多管火箭則將隨超級軍旗機一同淘汰;在軟體與電子系統升級方面,其將強化各感測器與資料鏈所收集之情資的資訊整合能力,並正式配備OSF被動偵搜系統,本系統為紅外線影像/光電攝影機/雷射測距儀三合一被動式偵搜裝置,具有高解析度辨識、多目標angular追蹤以及雷射測距功能,在最近一次試驗中,一架使用光電攝影機空對空模式的疾風戰機已經能在6100公尺高度,對約90公里處的一空中加油機進行持續監控追尋;OSF系統將於2004年發展完成,並裝置於一架疾風雙座N型上進行實地空對空與空對地任務測試。 5. F3構型將於2007年實用化,除空戰與對地打擊任務外,其亦能執行核子打擊或戰術偵察任務。 6. 雖然即將被疾風取代,但老法海軍仍不遺餘力地對現役52架超級軍旗機進行多階段的性能提升計畫,自1990年開始,超級軍旗機所接受的升級改裝如下: 這一連串的升級改良,於近年來幾次西方聯盟空襲行動中見到其成效,在這幾次行動中,改良型超級軍旗扔出268枚五百磅級雷導炸彈(AS-30以及GBU-12),其中73%命中,表現據稱冠絕所有西方盟國的打擊戰機。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21 18:36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一擊必殺AEON環宇軍武網 2003-01-21 [美國《每日航宇》2003年1月13日報導] 從參謀長聯席會議(JCS)獲得資金支持,美國海軍航空兵武器系統部(NAVAIR)正在制定一份2004財政年度先進概念技術驗證(ACTD)計劃,發展一種能運送30噸軍事物資的有足球場那麼長的混合飛艇。 2. 美國海軍研究處正在研製新一代多功能巡弋飛彈 美國海軍研究處正在研製新一代多功能巡弋飛彈。這種新型飛彈功能強大,價格卻比現有的“戰斧”式巡弋飛彈便宜10倍。 |
flak 於 2003/01/21 19:26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真偉大,連陸軍砲都上了海軍船 不過,這類岸轟武器在這個新時代卻有不少的爭議。它們的利基點在於便宜,但缺點卻是射程相當不足。這個時代已經不是當年美軍愛荷華級可以砲轟黎巴嫩沿岸的時代,今天以色列用C4炸一棟房子都有CNN實況轉播。 所以,岸轟武器的主要利基還是在支援陸戰隊作戰,配合最近歐洲的兩棲造艦潮,市場還真不小。 (Source: Rheinmetall DeTec; issued Jan. 20, 2003) A pioneering concept recently unveiled by a consortium consisting of 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 (HDW), Krauss-Maffei Wegmann and Rheinmetall W&M; at the HDW wharf in Kiel looks set to create a whole new dimension in surface combatant firepower.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28 20:44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海底火力艦........ (Source: US 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 issued Jan. 26, 2003) ABOARD USS FLORIDA --- The waters off the coast of the Bahamas became a giant laboratory this week as 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 (NAVSEA) tested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Navy’s future guided missile submarines (SSGNs).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1/30 21:56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Raytheon Wins $224.5M Tomahawk Contract (Source: Raytheon Company; issued Jan. 29, 2003) TUCSON, Ariz. --- The U.S. Navy awarded Raytheon Company a $224.5 million modification to a previously awarded fixed price incentive contract for the production of an additional 167 Tactical Tomahawk all-up round missiles. The majority of the work will be performed in Tucson. Work is scheduled to be complete by August 2005. |
VOR 於 2003/02/07 14:58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Feb14175/index.htm NAVAIR’s Hairy Buffalo Provides Network For Sea Strike The Hairy Buffalo, NAVAIR’s Time Critical Targeting test bed, demonstrated Sponsored by NAVSEA, Commander, Naval Submarine Forces, OPNAV N61F (FORCEnet The “Giant Shadow” Limited Objective Experiment was the first in a series “The Hairy Buffalo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capabilities in linking warfighters The Giant Shadow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how a network of forces Supporting objectives included demonstrating time-critical cueing and fusion According to CDR Carvalho, the Hairy Buffalo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three Currently hosted on a modified NP-3C aircraft, the Hairy Buffalo architecture According to Carvalho, Hairy Buffalo has more capability for Time Critical Hairy Buffalo is equipped with radar, electro optic, and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Recognizing that NCW is fundamentally joint, the Hairy Buffalo supports “The Hairy Buffalo is a cost effective enabler for determining the impact
The Giant Shadow experiment confirmed that Hairy Buffalo is a superb vehicle Additional military units taking part in GIANT SHADOW included the USS FLORIDA; The Hairy Buffalo is a Time Critical Targeting, Network Centric Warfare Located in eight principal sites around the country, NAVAIR provides the -ends- |
cedric 於 2003/02/08 18:34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巡防艦越做越大... 現在都至少5000噸... 臺灣真的還想要發展2000噸的巡防艦嗎﹖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2/24 20:55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從國防譯粹上看到的一個老美海軍攻陸構想:三體式電磁炮火力艦設計 本設計為一排水量近萬噸的大型三體船設計,上面裝有兩門大型電磁推進艦炮(應該是127或155MM口徑)以及高達12,240發的電磁推進彈藥,巡航時速可達32節﹔當其到達作戰位置時,艦上的六具電磁推進發動機將所其產生的一半能量(約60百萬瓦特)改用於替兩具電磁炮充電續能,拜三體船設計的低阻力與高航速特點之賜,此時雖然艦上動力驟減一半,但是航速卻只下降5%左右,便足以讓兩具電磁炮以超高射速將艦上的一萬兩千餘發電磁推進彈藥如狂風暴雨般的投射至距離母艦五百海浬(約925公里)外的敵方陸上目標。 拜電磁炮的高速所帶來的超高破壞動能之賜,雖然口徑遠遠不及,但每發電磁推進彈藥據估計都將擁有老美以往戰鬥艦上十六吋巨炮彈藥般的威力,但在射程與射速上卻是後者的數十倍............ |
TTSO 於 2003/02/25 10:52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 艦上的六具電磁推進發動機將所其產生的一半能量(約60百萬瓦特)改用於替兩具電磁炮充電續能 這是什麼呀??? 六具渦輪扇發電機??? 我一直很不相信電磁砲在大氣圈內能有什麼用... 飛太快子彈會燒掉喔...XD |
acetw 於 2003/04/01 14:22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最近在Proceedings二月號上看到的: ERGM飛完全程43nm要60分鐘(超級龜速炮彈),炮彈/推進藥的重量分別是110/40lbs,LRLAP(AGS的炮彈)飛完63nm要10分鐘,重量260/90lbs,磁軌炮呢?飛完250nm只要6分鐘,重量44lbs,外加三加崙的電力燃料。 |
mind1984 於 2003/04/01 15:43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我一直很不相信電磁砲在大氣圈內能有什麼用... 飛太快子彈會燒掉喔...XD 就算速度不能很快, 但是電磁砲發射時的震動應該會比傳統火炮要小, 我覺得這樣就很有價值了. |
SANJYSAN 於 2003/04/01 19:09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電磁炮在大氣內還是可以用,防止燒毀的方法非常簡單:限速。 當然這樣一來,電磁炮就沒法跟雷射炮比打小鳥了,但是仍然可 以拿來打榴彈之類的曲射爆炸性支援武器。 此外,榴彈砲、加農炮之類射程已經到極限了,52倍徑155mm打40km。 這是因為膛壓推進炮的推進加速度是指數降低型,一開始時最大, 附帶一提,即使限速,也可以把射程大大提升。例如現在榴彈出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4/03 22:50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index.htm
(Source: United Defense Industries; issued Apr. 2, 2003)
Lockheed L-R Attack Projectile For DD (X) Gun System (Source: Lockheed Martin; issued Apr. 2, 2003) |
GLF 於 2003/04/07 15:29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真偉大,連陸軍砲都上了海軍船 http://61.219.142.242/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111&start;=36&show;=0 有此一偉大組合的彩照圖片........ 該不會真有一輛PZH-2000”嵌”在F124的甲板裡吧?? 指∼揮∼艇組合∼∼∼∼∼!!!???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4/11 23:47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義大利與荷蘭也聯手來參一腳了........... ”火神”127MM/155MM增程彈計劃。 Italy, Netherlands Team On Naval Artillery (Source: OTO Melara; issued April 10, 2003)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4/27 03:27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有關皇家海軍"未來洋面打擊艦"的最新發展消息........(誠徵精通日文高人翻譯, 文章只能看懂一半, 剩下一半偏偏是文章重點的感覺真討厭.......P) http://www.kojii.net/jdw/jdw030219.html ・英海軍は、2015 年以降の艦隊構成を見据えて FSC (Future Surface Comba- ・ベースライン 5 : モノハル、またはトリマランの艦を単一クラスで 現在、この中からベースライン 5 に焦点が当てられ、9,000t の艦を 18 http://www.kojii.net/jdw/jdw030416.html 英国防省は、英 BMT Defence Services 社に対して、「親子式」軍艦のコ |
小滬尾 於 2003/04/27 04:14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toga use this tool http://babelfish.altavista.com/ select Japanese to English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4/27 04:17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Thanks..........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4/27 04:44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The English navy, staring the fleet constitution after 2015, the FSC (the Future Surface Combatant) with has decided the vision which it names, but the among those various war potential constitution plans are picked up. However, national defense supply bureau (the DPA) the counter sending, obtaining the partnership of the industry individually in the movement of the navy, when it is advancing appraisal job. The FSC is defined, the reform platform after 23 model frigates in reality retire, bury anti-submarine game and the gap regarding the presence in regard to fire support and the ocean. Furthermore, it offers also the ability of depth attack and home defense and anti- mine game.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n the ocean, at early stage after the dispute occurring, gathering necessary war potential, that it is seriously considered, sending to the locale is required. Conception of the LCS is being advanced in the American navy as the aggressive warship which specializes in coast game, but in England it passes the LCS small-sized, it disposes the soldier equipment which is modularized to the many places of the world, assuming enormous logistical support is required, negative. 4 types below exist presently, as the FSC concept which is thought. a. Base line 5: It gathers the mono hull, or the warship of the trimaran in single class, to multi uses converts the * alternative platform. b. The multi use warships which derive from 45 model missile destroyers are introduced. c. Big / small: Large-sized destroyer / cruiser and LCS/ コルベット mixed d. Mother / daughter: Combination of the large-sized mother ship + the LCS and the unmanned ヴィークル. Presently, from the among these it can apply to base line 5 the focus, conceptual decision is advanced with the direction which 18 gathers the warship of the 9,000t, but it is not the case that it is decided with that, executing appraisal job to the Main Gate approval of the FSC which is planned on end of 2008, when it has meant to select the single preferential solution, reason. In addition, also supply process from the manufacturer has become theme.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4/27 04:50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Japanese --> English The English anti ministry ordered the research regarding the concept of the parent and child type warship vis-a-vis the English BMT Defence Services corporation. As for this, future water battle warship conception of the English navy, the FSC (the Future Surface Combatabt) those which correspond. As for the BMT corporation pushing away the QinetiQ, it is something which acquires contract, but first, washing finish of high so field it can advance the pursuit and risk of entire possibility. The FSC has planned the commission around of 2015, this year halfway national defense supply bureau (the DPA) the schedule which forms the integrated project * team of charge. At conceptual design stage, the warship about of the 9,000t which is called base line 5 becomes central existence, present moment, designates 45 model missile destroyers where construction is advanced as the base. Even in the various concepts where this is called the Mothership and Deployable Asset Package formally, is devised in for the FSC, the progressive one. Being small-sized, placing the Deployable Assets such as the water aggressive warship and various unmanned platforms which are superior in stealth characteristic in the Mother Ship, with the contents that, it carries, departs at destination from the fact that own power without making the small-sized warship it does not have to the theater, in war potential development on the ocean on of a worldwide scale it is thought the advantage.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4/27 05:46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老美海軍目前正在積極研發兩項星戰級科技:百萬瓦特級自由電子雷射與電磁炮,並希望前者能在八至十年內孕育成熟,擔任艦隊掠海巡航飛彈尋標器破壞反制(初期目標)乃至反敵方無人機/有人機/小型艦艇(稍後目標)的任務﹔後者則希望其能在四至五年內進入原型系統展示階段,並於15年之內實用化,在2018年之前部署於第二批次的升級型DDX陸攻打擊驅逐艦上,擔任將精準導引砲彈加速至七至八馬赫級衝至大氣圈外,再以近似隕星攻擊的方式重反大氣圈,於六分鐘內,以五馬赫級以上的超高速轟炸距離母艦超過兩百海浬(約三百七十公里)以外的敵境目標(註:這是老美海軍現有設計所打算達成的目標,十五年之後的量產系統的能力可能未必僅止於此。)。 http://www.kojii.net/jdw/jdw030416.html 四月十六號的珍氏軍聞有提到, 老美海軍最終的目標是開發出有效射程高達1000海浬的超長程電磁炮 布爾博士地下有知, 想來可以含笑九泉了........... |
flak 於 2003/04/29 23:42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這期IDR另一篇文章介紹了美國海軍的未來走向。 有別於空軍的Global Power,Global Reach,美國海軍也推出了新的廣告主題:Global Concept of Operations,為了達到更廣泛的全球行銷效果,美國海軍將把原有的12支「愛之船」作戰群(CVBG)擴大成為37支獨立作戰群,這包括了: 12支「愛之船」打擊群Carrier Strike Group:與CVBG類似,但包含了無人載具與更強的訊息能力 組織這麼多支獨立作戰群的目的在於維持訓練、維修的同時,還有能力在全球維持以下四個任務: |
acetw 於 2003/05/15 01:49 | |
Re:Sea Strike! 海軍攻陸專欄 | |
http://jczs.sina.com.cn/2003-05-15/126455.html 美海軍電磁軌道炮通過海上超音速發射試驗 美海軍水面戰中心(NSWC)為此次試驗設計、分析、制造了炮彈和炮彈軟殼。此 電磁軌道炮將使美海軍具備在不到6分鐘的時間內就可對370公里處的目標進行 由于電磁炮彈沒有爆炸材料,從而消除了生產、運輸、處理和存儲炸藥的需求。 美海軍制定的研制下一代綜合電力系統艦-DD(X)艦的決策大大促進了包括電磁 此次試驗是為海軍火力改革和轉變新一代艦炮海軍水面作戰艦艇的角色而發展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