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回 覆 | 返 回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26 17:50 | |
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本想加入之前我的專文RAID內,不過已過了年頭,按版規規定就新開這一欄,以類同小毛兄的「幻想空間」一樣作法,同時重新正名為「這也是軍事迷的事」,以報告有關軍迷們用的上的資訊,我希望可以被接受,不然不適合就請刪了它,又請問網管大大是否可以把先前的RAID連上來,統一在這新標題上。) VirtualDub 影音應用軟體簡介 ●前言 我使用的DV擷取卡!因具有硬體的類比影像「覆疊」(Overlay)功能,所以附加有支援類比的擷取(Capture)功能,它稱這只是軟體的補助性能而已,如要以類比擷取轉成Digital Video Code,是否會「漏格」(Frame drops)是不作保証的,而更美好的事是它也支援Windows的VFW介面;也就是說任何一家的擷取卡和應用軟體,只要有支援這一VFW的功能都是可以在Windows O.S.上通用的。 在過去我使用Pentium-3(1GHz)機台來配合時,可能速度還是不夠快,就以附加的相同應用軟體來說;在作類比Video 720x480/24Bit & Audio 48KHz/16Bit 29.97fps擷取時(這就是DV Code解析格式),會漏格很嚴重。然現在改裝在Pentium-4(2.4GHz)機台後再用,其不再「漏格」了,啊!太美了,因為有些要花用萬元以上的專用類比擷取卡,還作不到這個高解析的水平。尤其是同時使用它專有的DV CODEC(COmpress/DECompress)真是個棒,就以我的NV DJ-100 DV Camaera(只有21萬色x3,還不到百萬色)為例─作DV直接擷取之品質,還不比作類比擷取的好。因為我看到的影像反原撥放時,在採類比時它較柔和、色彩更飽滿與自然,所以我很珍惜它的品質,於是決定要好好的善加以予利用。 不過用了很多套有支援VFW擷取功能的軟體,例─Premiere、Media Studio Pro、DVD WorkShop、Power VCR-II(這抓我卡上支援的VFW有問題,而且也不能作AVI[註1]格式的存檔),和本卡提供的Media Scope等應用軟體,因為使用類比訊號擷取,無配合撥放機的「裝置控制」(指一種在Windows上媒體控制的軟性操作介面)可用,故無法作批次擷取的管理、又以AVI檔儲存時只能到2GByte[註2],另4GByte的refence AVI[註3]檔也會有問題。所以採用類比擷取儲存為DV Code時,每一次最大擷取時間只能用到9分鐘大一點,以致一卷影帶擷取下來必須往往覆覆的動來動去,又會錯失百出、人無法完全離線工作,其非常的擾人又費時。 在過去的影帶都是類比的─如Beta、VHS、V8、H8等,其長時間的保存問題真是多多;如機器無法使用的問題、環境與時間的變化問題、因使用的損耗一次又一次的失真問題等。尢其是二十、十幾年前自己的、親人的婚禮、同學會、小孩成長和家庭生活等的影帶等等,如不再作個更好的保存,一旦因歲月的無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將赴諸一去這可是會叫人嘆息枉費了!為了諸多美好的歷史一刻能永久保存下來,分析目前的技術而言,最容易方便可及的,就是製成VCD或是更佳的DVD影片,於是我心想─這也是我們諸位軍事迷的事(永久好好保存影片、圖片),而我最能夠為軍事們盡點心力的就是這一方面的事了。 註1:AVI檔,是Microsoft Wondows O.S. 的一種數位化的影音檔之副檔名,它也是一種原始的數位影音檔,可以加入各家不同規格的CODEC(壓縮/解壓碼),非常有利於影片的後續生產工作─例如剪輯、轉換,因它不失真、反應處理的速度也快。它大都是一種完整的壓縮檔,所以檔案仍然很大,如是DV Code的AVI檔,每秒的容量要3.61MByte。 註2:Microsoft Wondows O.S.原始的規範中,定一個AVI檔案最大只能到2.0GByte,如以3.61MByte/Sec而言,對一個DV的AVI檔只能儲存約9分45秒的時間。 註3:4GByte的AVI檔,是另一個時期的規範,只能用在採用NTFS格式的磁碟系統上,也要看應用軟體是否支援這樣的擷取儲存。而refence AVI檔,是一種突破Microsoft Wondows最大4GByte限定的技術,這是不統一的必須由各家的專用程式來作成的,而且一個主檔會含有其它的子檔,它不是以單獨一個案存在的,如果一旦遺失了任一子檔就完了。 註4:MPEG檔,它不是很適合直接拿來作編輯工作的,因為它是一種破壞性的壓縮檔,也就是一種失真的壓縮影音檔案,因在一般的編輯應用軟體上要處理非常繁複的運算,當要來作較細膩的編合時,運算上會更形覆雜化、動作相對的會很遲緩、同時要耗時等待,而且它是可變速率的,再轉換時品質等級差異也很大,如果影片不是最終要用的,只要再經一次的轉換就會有再一次的失真。 ●VirtualDub─一套超強的免費共享軟體 幾經探詢、查訪,我被網友告知了這一套軟體─VirtualDub,因不用再花怨枉錢了實叫我內心非常的感激,所以我在學會了後並有點心得下,本善盡一下回報義務特篡寫本文以享有需求者來參考。 VirtualDub是一套具有高度使用彈性的「低階」(Off line工作)影音應用軟體,不僅可以使用它來剪接現有的影片,同時有支援VFW&IEEE-1394;,只要您擁有它就可直接與安裝在電腦中的影像擷取卡做搭配,以處理即時的影音信號不管是「類比式」的或「數位式」的擷取。 VirtualDub 雖然是一套免費的共享軟體,但在針對「低階」性的工作而言,都比Premiere、Media Studio Pro專業軟體以及各種專業擷取卡提供的功能強大。它目前最新版本是v1.51,且區分有特別支援Pentium-4先進技術的v1.51-P4版。其不但完全的符合我的類比信號擷取需求─a.支援VFW、b.可多工分段設定、c.可跨碟分配儲存、d.也可自動的對檔案命名、d.又可設定條件式的自動終止,然還有很多異想不到的功能,我將盡所知的一一報告出來。 尤其它也符合較困難的我求的需要─不需使用媒體的撥放「裝置控制」介面,就可設定「程序性的」兼「條件式的」多工分段的擷取儲存檔案。而在單一的一個AVI檔上,它竟然也可以突破大到極限,跟一個上百GByte的RAID容量一樣大小,仍然還是一個正常可用的有效檔案;這是因為,VirtualDub擁有支援OpenDML 1.02的新AVI格式技術,這可說真不簡單,因一般上萬元的軟體還是不辨的。所以啦,使用了它也就再沒有2GB、4GB的限制問題了,也沒有refernce AVI檔的繁人附屬檔。我日前試錄了一天工作的過程,連續八小時的擷取時間─使用Video 720x480/24bit,Audio 48KHz/16bit狀況下,不中斷、不漏格、一案一個檔案完成,並且應用它的Job control功能,達成人不在線上時於工作完成後自動關機,這要叫All in one,或說一指就定天下了。 這真是一個免費、大碗又好吃的軟體─在這兒我要稱它為是Super VirtualDub。另又一值得一提的事是,針對影音的擷取過程中,它也可以前置性的加掛多種的影像與聲音的軟體「過濾鏡(器)」,等別是針對傳統影帶的交錯問題,並且還可以調控CPU對Disk I/O的傳輸速度(效能),以確保擷取過程的萬無一失(不漏格,註─類比在長時間擷取下,是較會有這現象的)。也可以外掛(plug in)協力者的額外影音編碼與解碼(Encode/Decode)功能,和提供你使用frame server更直接的由高階的應用軟體在工作線上,來取得VirtualDub正在產的Data stream(資料串流);這實在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套軟體,各位軍事迷朋友們,就是你單只擁有的是單一的一張一張的軍事圖片(相片),不需增加硬體的條件下,VirtualDub也可以簡易的讓你製成影片同時配樂來欣賞,以及作永久保存的。在處理轉檔的速度上,一般性都比專業性的軟體快,當是採用支援P4版時,速度之快更是大於專業級軟體的倍數以上;相對的比較下那些賣得又貴、而本身又嗅的所謂專業級軟體應該要去死了啦!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27 17:2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VirtualDub v1.51類比信號擷取使用心得 在這套軟體上,它沒有完整的自動化安裝過程,在剛拿到的人如不去看說明文件,直接就使用是較難模透的,尤其是要作「多工分段儲存」方式時。現我就先說明一下─ ◎如何來完成VirtualDub軟體的安裝: (在PCI或AGP顯示卡上,品質級數為中、上以上的,通常會含有類比的輸入/輸出之S-端子與Com-端子,這是非常便利的也代表著你的顯示卡速度是很快的。然這兩種端子有的稱TV-out/in、S-in/out、AV-in/out,則它是兼可作內部Video輸出的。當然最高級品的是Input/Output皆有,而只可輸出的是不能作信號擷取的,也代表比較低品級。) ◎完成CaptureAVI的內部設定: 1.「AUDIO」聲音來源的檢查與設定;在目前的體電腦上音效卡是跑不掉的,應該不會缺也應該駕輕就熟,不過要作一個美好的音源擷錄,品質好壞關係是很大的,尤其是它的 2.「VIDEO」影像來源的檢查與設定;其選項很多但這你不用怕,它劃分有六個區依順序是a.鑑視諸選項、b.影像(視訊)諸選項、c.圖場諸選項、d.濾鏡諸選項、e.頻譜諸選項、f.擷取驅動器諸選項,這些安排的順序比較不順,就依我的說明來作吧! (接下來幾天,我要連續參加好幾個禮,會延遲到下星期一)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28 09:14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C.「影像諸選項」之設定,列在這的設定項目中,在進入後所看到的進一步細目,是根據各家專有的對話框方式來呈現的,所以驅動器、廠家不同都會不一樣的。 a.Format(色彩與尺寸);即Video 的解析,因驅動器的不同呈現的也會不同,但它一定會有「色彩」要用於產製最終影片的都用全彩(目前或稱24bit,已正在邁入32bit當中)、「尺寸」長寛大小我們台灣國家用的是NTSC系統規範DVD(720x480);SVCD實為(480x480)因未標準化(中國自訂的)但可用(640x480)去轉;VCD用(352x240)。前說DV的格式皆可含概但容量很大,反正大可包小你就視需要選種產製影片的尺寸,則會較彈性的省下記憶容量。 b.Sourec(輸入來源);Video line input,在類比上大多區分有Super & Composite 兩種Video,而Super品質較佳。 在撥放輸出源中,如BETA & VHS影帶機、早期VCD機子和古老的電視機只作到Composite,而後來的S-VHS影帶、VCD、DVD與電視機的都會有Super & Composite甚至還有更好的色差端子,這些是一些常識就請自己視來源的種類來選擇與切換就是了。 c.Compression(標準CODEC);Select video compression,意在遵循該標準,而擷取時的壓縮編碼與解碼術語就稱為CODEC。 這CODEC種類太多了,主要可區分Microsoft、Apple Quick time、Intel indeo和DV擷取卡大廠如Canopus、Pinnacle等系列,其跑起來的速度各家各種CODEC差異很大,以及該CODEC可設的細項也關係著速度和品質,如屬DV級的通常是固定不能再動,而有些影像檔(如同為AVI)在你的機台上不能撥放就是無它的CODEC所至。注意,有些CODEC是要購買的同時也有作保護的、有些可以看(能夠解)但不能編(製作)尤其是能夠編碼(Encode)轉成MPEG-2的高級品,這甚至只能用它的專用程式來起用。 d.Comoression compatibility(相容CODEC);這跟標準CODEC的設法完完全全一樣的,特點以後再談。 在這節上,很值得一提的事就是Windows O.S.共享的新一代MPEG-4 Video CODEC,它是一種可調固定速率型的CODEC,以我的試驗─其在作百分百的壓縮後影像品質,不輸給MPEG-2使用8Mbps以上速率的等級(這已是MPEG-2最高級數了),以及我專買的專業級DV CODEC,而容量也再小於MPEG-2約有八分之一,且在VirtualDub上編碼速度是最快的(比較我所擁有的而言),雖然是以AVI型態作檔但在細部的編輯上,可操控的速度還是不如我特別購買的DV CODEC,但已有廠商的DV CODEC直接採用它了,因為它是AVI檔開放的型態存在的,之前說過的是可以再加入各家特有「微碼」的,只可惜目前被使用的不是怎麼廣闊,這可能是了解的End user不多而也還沒有成品的Player吧!如果是因容量的關係在單純作保存上,凡正是免費的Video CODEC你只要有在Windows的O.S內加裝MediaPlay v7.0以上軟體就可擁有了。 e.Display(顯示);這通常是不作用的,也看不到官方的文件說明。 D.「頻譜諸選項」之測試,(待續) E.「濾鏡諸選項」之設定, F.「圖場諸選項」之選擇, |
雪風 於 2003/03/28 09:24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相當用心的文章,或許我們應該有個參觀航展或軍營Open House 討論攝影器材及技術的專欄就可以將其歸納進去 |
小滬尾 於 2003/03/28 13:39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第一號軍事迷兄 小弟想買個USB的擷取卡﹐目前是希望有DVD的品質 能否給小弟推薦一下好的牌子﹐謝謝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28 17:1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老兄, >>小弟想買個USB的擷取卡﹐ 1.這意思是不是要買USB介面卡,不要含「擷取」兩字;因為它是如同RS-232一樣的產品。 >>目前是希望有DVD的品質 2.這是不是指要從USB接上的終端設備,例DV Camaera、CCD、Didital Photo Camaera 。如是單獨的一顆CCD台面表明的解析有的可能夠,但實際上是吹牛的因為它不敢真正標明每秒可達的fps(frame 的速度),因為它本身也要先轉成數位的串列信號送出,在速度處理上與價位不成比又色彩也不足頂多16bit。這種裝置在電腦上的驅動,同一部USB型印表機的驅動一樣,就是當USB介面有驅動好好的時接上它就可以被檢知,然後還要用它的專用驅動程式來抓使為完成。要價廉的又可以的買類比的CCD與擷取卡反而較真,但電腦的速度的確要很快就是了。 >>能否給小弟推薦一下好的牌子﹐謝謝 4.要在電腦上編輯,配P-3 1.0G以上機台加一套PREMIERE(這我會談到的)和VIRTUAL DUB,配CD或DVD燒錄機則萬事OK。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28 17:33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又USB的接V1.0和V2.0完全相同,同時也可透過轉接頭換成DV的接同用法,其意謂著也有DV Camaera也可以用USB來擷取啦。 修正─又USB的接V1.0→接頭。 |
貓貓 於 2003/03/28 18:21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Sony的DV是須經由IEEE1394來傳送DV信號的,而且,建議使用能即時壓縮的擷取卡!! |
rock 於 2003/03/28 18:41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問題: 什麼是 USB 和 USB 2.0? 回答: USB 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序列匯流排) 的縮寫,這是新型電腦上所使用的連接埠。目前有兩種 USB 版本:USB 1.0/1.1 和 USB 2.0。如需詳細資訊,請閱讀下面一節的詳細資料。 什麼是 USB USB 1.0/1.1 12 Mbps 的資料傳輸率 PS:請注意Mbps是bit單位....所以12Mbps / 8 = 1.5Mega Byte 每秒........ |
rock 於 2003/03/28 18:45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還有USB 2.0是微軟看到IEEE 1394規格開始熱起來.. 於是自己也拱個新規格叫USB 2.0 USB 2.0 480 Mbps 試問誰比較快...........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28 18:57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rock 兄, 多謝您的資訊,答案是IEEE-1394快,因為還有後繼的。 貓貓 小姐您好, >>建議使用能即時壓縮的擷取卡!! 由我的本文談到的CODEC,可以知道一些答案,後續的會有更詳盡的報告。 |
小毛 於 2003/03/28 19:00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千萬不要買USB 1.0的裝置,我曾試過20GB的資料傳輸,花了一整個晚上! 20GB的外接硬碟,傳到電腦上.......快瘋掉.... :( 不管USB 2.0還是 1394,最快速度都只是理想值,也就是說線材良好,未使用其他裝置(只接一個USB或是1394的裝置)的情況下所可能達到的數值,所以還是先看您的影像來源支援什麼再決定.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28 21:30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PS:請注意Mbps是bit單位....所以12Mbps / 8 = 1.5Mega Byte 每秒........ 1個BYTE是8BIT沒有錯,所以轉成串列時是這樣換算的,而實際上傳送不然,因為它還要調步和握手以及作檢查(不管是同步或非同步調整),而通常傳送一個BYTE時會加送開頭、和結尾的一個BIT同時還有CHECK SUM等,所以我說約要X10倍是跑不掉的,除非安全性都不考慮。 |
小滬尾 於 2003/03/28 21:53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謝謝第一號軍事迷兄 小弟沒有DV 只是想錄電視的一些節目來保存﹐如HBO﹐歷史頻道等 家裡的VHS已多到受不了的地步 所以打算改錄DVD或高畫質VCD 所以應該是問 那種TV拮取卡最好﹖ |
小毛 於 2003/03/28 21:5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上個月好像有某個名牌的DVD錄影機號稱有內建硬碟機,可以錄四個小時的電視節目喔 |
小毛 於 2003/03/28 23:27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我查到兩款DVD錄影機內建硬碟可以錄五十幾個小時節目,然後可以燒錄到DVD燒錄片上的機種,但不知道符不符合美國的規格. Panasonic DMR-HS1 or HS2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28 23:4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小滬尾 兄, 以下這一個網址看下一,2、3千元大碗好吃包你滿意。 http://patlab.digitimes.com.tw/patnews/patnews.asp?newskey=00001111 修正─NO:213_1 SVCD(它還是可變)和VCD上通常是用22KHz/16bit,→44.1KHz/16bit |
小滬尾 於 2003/03/29 01:1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謝謝第一號軍事迷兄與小毛兄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30 07:57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我本想後面點才談的,看起來網友們對可寫式的DVD似乎要熱起來了(尤其手頭很方便的),這要注意了!注意! 1.可燒錄型的DVD目前計有─DVD RAM、DVD-R/RW、DVD+R/RW,其都不能互通哦!? 2.燒錄型的CD R/RW在發展上,在百家爭鳴上研發上都很遵守成規,只區分「慢速的」1X∼4X(倍)和「高速的」4X(倍)以上者兩種,其相容性很好所以冠上的名稱CD R/RW或CD-R/RW是不作區別的。因為對燒錄型的CD-ROM DRIVER而言,在讀取上不管高速的或慢速的,在燒錄完成後都是可以讀取的(只關係到機子本身能夠讀取的快慢而已),而寫入時(燒錄)慢速型的機子的只能用1X∼4X的片子,而高速型的機子則不用區分高、慢的燒錄片子。所以囉!R/RW前的一個符號(-或+)都不被注意與區分。 3.DVD RAM是PANASONIC專有的、DVD-R/-RW是Po....家的、DVD+R/RW是四大家的再加跟進的,DVD RAM發展算是最早上市的不過僅此於它的DVD RAM DRIVER用,而DVD+R/RW或-R/RW片子在即有的家用DVD PLAYER或電腦上的DVD-ROM DRIVER上是可相容的,這要談的與呼籲注意的就是這個「相容」的問題! 4.先說個故事─+R/RW說它好、-R/RW也說它好,而「負」的因較早在公會上通過認証於是自喜的發錢請美國知名的也是公會(協會)成員,研究測試平判「正」或「負」的誰家的相容性好,結果回覆的是「正」相容最好,但這是私人發錢作研究的所以沒有被正式公布,然這家Po....公司就大張的說跟據美國知名的研究它的「負」的相容性最好,當然事發後遭到多方的恥笑,但它為了自己的成果在廣告上是不遺餘力的,因為•••這樣,而後它的DVD PLAYER機子「正、負」相容性的確作得不錯。(註;電腦上的DVD ROM DRIVER,對DVD-/+R/RW燒成的片子,要能夠讀大概要16倍者以後的才有被正視,也就是才可以讀。) 5.但在燒錄上,「正」與「負」是要特別區分的因為不能通就是不能通(目前而言),所以要特別注意。而為何會區分出這兩種呢?簡單的講,就是有鑑於CD時代都是負的技術,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格式化CD R/RW或DVD -R/RW時速度很慢,針對這個問題的大大改進所以發展出的DVD燒錄型機子或片子就稱為DVD+R/RW了。當然,和種機子和片子在的速度一直在提升中,而目前DVD RAM最快,好像是到了16倍之多。(註;CD與DVD所說的速度是不相同的,DVD的一倍約大於CD的十倍。) 6.附帶再一提的,家用DVD錄放影機內含HDD的作法,是台灣事迷們的一個建議理念,其最大的目的是要取代煩人的KALAR OK的點唱問題,也就是不用精密的昂貴的換片機構加快速度,而隨時又可以自錄與自編的增掛歌曲,且完全有各別CD片的原音伴奏和場景優點。然MIDI型雖好用便宜,但呆板、完全是電子音,又不能有真正背後人物的敎唱或合聲,這大都是它的容量問題吧!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30 12:11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1.修正─ >>當然,和種機子和片子在的速度一直在提升中 →當然,這種機子和片子(不管+或-)在速度上是一直在提升中 2.格式一片DVD R/RW以4.7GB和一倍速度為例,「負」的要花用約60分鐘甚至120分鐘以上,而「正」的只要1分鐘以內就完成了,所以說要作隨時可錄又可刪應該正視一下。當然一次就完成燒錄的,只關係到的所謂可寫之倍速,不過CD或DVD在寫入時還有打開和關閉的處理速度問題,這「正」的也是較快很多的。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30 12:21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雪風 兄: >>相當用心的文章,或許我們應該有個參觀航展或軍營Open House 討論攝影器材及技術的專欄就可以將其歸納進去 謝謝您的鼓勵,我想這個標題「這也是軍事迷的事」都能包括了,幸運的事是沒有被刪除,因為我特別強調這也是軍事迷的事,它可以像聊天室一樣PART NO1 & NEXT之規則。 |
清潔工 於 2003/03/31 01:40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To 第一號軍事迷: 軍事迷照像及錄影是極其平常的事, 所以網管絕對會遵重您的版面, 此外, 如果有人想要開個專欄討論模型(尤其是武器模型...)的各種大小問題及心得疑問,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31 13:07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接續PART NO:213_2) D.「頻譜諸選項」之測試,含有histogram和BT8X8Twealer二項。 ◎執行Capture AVI的設定與起用: 2.「Capture模式的起用」; 3.「Capture的花絮」;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3/31 16:3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修正─ >>b.BT8X8Twealer;是針對扭曲的frames作調整,這個還要增加外掛,當有外掛模組是它會告訴你缺某某檔案。 →,當無外掛模組時它會告訴你缺某某檔案。 |
老頭 於 2003/03/31 21:47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傻瓜徵求傻瓜做法: 接續小滬尾兄的話題,說的太深入,太廣,會眼花撩亂. 目標:照相終端機或攝影機-----電視-----傳到電腦-----存檔-----燒錄 這一串動作需要的設備,軟體,請深入淺出,做一番教導. |
迷路的小狗 於 2003/03/31 21:49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水櫃排水!上浮! USB 1.1/2.0可不是微軟自己搞出來的! 那IEEE 1394有多快 不過先前看規格的時候 嗚嗚嗚∼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01 00:0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迷路的小狗 兄, 多謝您提供的資訊,也多謝您的參與。 老頭 兄,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01 00:49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先貼個與其它的網友的對談,目的對MPEG-2的經歷差異。) 1.再次謝謝您的熱心指導,我將搞來試試。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02 18:21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一氣呵成,簡單講─VCD、SVCD、miniDVD、DVD的設計與製作? 0.設計製作流程!Start→(A) 1.你要擁有那些設備,這要稍再解釋一下為─在個人的電腦上自己要有那些設備! 2.你要如何準備設計與製作的應用軟體,這也要再解釋為如何準備生產加工和爾後最終輸出的軟體! B. 分立型─(那就看本專欄三不五時的漸進吧)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03 03:35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DV Backup預告!DV Camaera的應用,啊愛死妳了! 你聽過磁帶機嗎?你用過它的磁嗎? DV、DV,DV Camaera讓你再加碼,叫你愛死她了! 敬請期待••• |
ryan2181 於 2003/04/03 08:35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Q: 誰知道哪套軟體可以把數位相機的照片燒成VCD格式播放??? DVD燒燒拍出來效果不好....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03 12:02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0.是否有從本欄談到的去取得這一免費的VirtualDub軟體,它很方便的你太不認真了。 1.只要有標明可以剪輯幾乎每一套都可以,包括你問的這一套,只不過關係到它的功能 2.它通常都會有一個時間軸,這個時間軸就是要讓你來作如上談的 3.先滙入圖片(相片)、聲音、影片等於它的所謂收集夾內。 4.找到如「收放」的機能,查看內定時間是否符合不然就自訂定時間(例1Sec∼nSec)。 5.如影片的片斷一樣; 6.再就是轉換輸出,專業級的可以很方便的先預覽效果、傻瓜級的可能也可以通常是要在作成光碟映像檔前才可以,這要待它萬事俱備後才可得到(就是等待再等待)。 7.上面的這一篇「一氣呵成,簡單講─VCD、SVCD、miniDVD、DVD的設計與製作?」,點明了一切過程,如不作較特別的需求(→B過程)與品質的要求,只要擁有一套全能的傻瓜級軟體也就夠了。 8.你問的是我開本專欄的宗旨之一,先就以上的回覆你。看似幾句話可以簡單代過的,實很難迎合各方,現時機還未成熟我以後會針對VirtualDub可作的工作來詳談(這要給我時間來作),ok。 |
小毛 於 2003/04/03 13:5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Ryan兄是想要製作光碟相簿嗎?會自動換頁?自動顯示說明文字?自動播放音樂? 目前國內有一些公司推出此類產品,像是 友力資訊:DVD拍拍燒 http://www.image4u.com.tw/BIG5/SW/Detail/ulead/dps.htm 不過小毛沒用過.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03 13:59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影片的品質要好,請讀一讀吧! 真不想叫人去購買這些軟體,它實在太貴了,品質與效果要好的,我用過的由各方的機能總合來講,最滿意的是Adobe premiere V6.0或V6.5、次為Ulead MediaStudio Pro V6.0或V6.5,Ulead之系列產品我有講過的很重要的一環缺失就是時間軸的作法,拉動時影格會成黑影,這是把玩時最重要的地方,竟然是不級格用了它會叫你憤死(但較便宜)。 上提出的這兩套軟體,尚稱專業級影音編輯應用軟體,內定就可以轉換到MPEG2了,它還有開放外掛各協立廠的特有功能,如軟、硬式的MPEG轉檔(這最關鍵到影片最終的品質,價位差異很大,有的高於主軟體太多了,且還有作保護)、轉場與特效等以及串流的產生直接滙出到WEB SERVER等,算是一般小公司、個人買得起的高階產品。 然要燒錄成光碟時,Premiere V6.5直接含有一套DVDit─它較呆板,叫我較欣賞的是影片的播控開放較多、聲音可以再轉成到DOLBY SRS(肚皮收了),而MediaStudio Pro通常配合DVD WorkShop─它較人性化,播放控制我閒不足。單這兩套外加的燒錄軟體都要萬金的!(而DVDit是不提供擷取功能的,所以我叫它不全能) 當你使用它們時,它們又有轉MPEG的功能,注意先前的加工已作到的要避開再被轉換一次,因為我用的比它們的品質高得太多了,轉一次是再一次的失真這要理清楚,不然你就用AVI檔才會減少因轉換的失真。 在轉換MPEG上,除天生的品質外,還有一個關係到品質是影像和聲音的速率問題,之前我提到DVD品質的比較特別舉列以8Mbps/384kbps為準,就是強調等級相同才能作比較。VCD的影音Rate已被固化成局則不再講,而SVCD和DVD針對家用DVD Player的讀取是開放的,所以當製作影片時品質好壞它也是關鍵之一,通常區分三級(實無限制)低為影2.2Mbps/音224Kbps、中為6.0Mbps/256Kbps、高為8.0Mbps/384Kbps,其轉成的時間不變而容量大小差距不小,反正MPEG是一種失真的影音想辨法越低越好。 還原的再生上,也是重要的一環,目前最受好評的是PANASONIC的DECODE,這之前回應上也談到的,同一來源在個人的電腦上或不同的機子上看到的品質不同就是這個原因,它還關係著很多MPEG的內部micro code問題,省略的品質就差作到的就好而已啦!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03 14:29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回小毛與ryan2181, 最簡單的─製成像片光碟,但PLAYER也要支援,例上標示有PHOTO的字樣,製作過程如下─ 1.注意規格,採用720X480之SIZE、24BIT(COLORS)之JPEG圖檔,再高也沒什麼路用。 2.在一般的通用型燒錄軟上,開一個UDF/ISO規格的光碟映像資料夾,一一的把JPEG圖檔擺進去,而後燒錄完成就是所謂的像片光碟。 3.播控機能、特效完全看PLAYER的,只不過這不能配樂會較單調,但容量的運用是最省的。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03 17:3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窮人的上萬金的DVD製作應用軟體,永久免費試用法(千萬別傳回ULEAD免得它改變作法) 什麼燒、碗公燒啦、阿達不達家,都要好幾千金,再怎麼好也敵不過它的DVD WORKSHOP 燒好,只不過它賣得貴貴的,一般算是目前的各人產品上最強的,其試用版的與正試版的稍差了a.可切割的分段設定(較少)、b.選單較少背景音樂時間受限(較短)、c.活動選單時間受限(較短)、d.和只有30天的使用權等,其它的與正版的沒什麼兩樣。一般來使用足足有餘,當你裝了以後,時間一到了就無效了,解了再裝也是無效,這有兩個方法可以破,a.會違法不說、b.雖笨永遠可用,它補助你$的不足而能享用萬金級的DVD製作應用軟體─ 1.上網取得試用軟體,http://www.ulead.com.tw/dws/trial.htm。 趕快行動吧!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13 03:19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DV發展的一個信息 已經有DV CAMAERA的研發,要直接採用8吋雙層單面或雙面的DVD+R/W來錄存DV信號了,又奈米技術的成功(台灣首屈一指)容量更大大於目前,所以同時進階可切式720x480、800x600、1024x768三種解析度24bit/32bit色彩。然這也要對DV信號的擷取卡說拜拜了,因為可以直接取下放在電腦上來使用了!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15 04:3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更正─ >>要直接採用8吋→8cm(公厘)。 1.CD與DVD外型一般標準為12cm,迷你化的有8cm或作成名片卡型,其在載入片子上也區分有托盤式和吸取式兩大種。 2.托盤式者─其有一個外伸的托盤,可以很方便的來放入上述兩種大小碟片。但這因有進出離合時的門閘,如未安全的放定位就關起時,它很容易的夾擊到碟片,故也就會傷及碟片,也因此可能使該碟片報廢。吸取式者─因結構的問題在對8cm碟片檢知上不易,故大都被放棄以致不能使用它,但它無離合的門閘,也就無托盤式的缺點會因載入的不小心而損傷到碟片。 3.CD的容量─12cm者標準的為650MB,普級上有890MB者,據知仍有高達1.05GB的產品(近為標準的二倍)。DVD的容量─除了8CM與12CM外還區分有單面單層、單面雙層、雙面單層和雙面雙層等四種密度,標準的一層為4.7GB,目前最高可達17GB。 4.以一片12CM的光碟片而言,CD的儲存容量650MB,DVD單面單層的儲存容量為4.7GB,以光儲存的觀點來看,光點(Spot Size)的大小決定儲存容量的大小,也就是較小的光點才能讀寫較小的訊號點,也才能有較大的儲存容量。 5.以目前CD而言,其用紅外光780nm的號點(min pit)約0.8μm,DVD用紅光650nm的最小訊號點約為0.4μm,而HD-DVD用藍光405nm的最小訊號點約為0.2μm(200nm),至於Sub-Terabyte(次奈米級)的最小訊號點可能在100nm以下,而到Terabyte(奈米級)的最小訊號點可能需20nm以下。所以以最小訊號點的觀點來看,要想達到Terabyte的技術確是一種典型高難度的奈米科技。而Sub-Terabyte可能的儲存容量約100GB,而Terabyte可能的儲存容量將大於1TB。這是一超世紀的尖端科技,世界各國無不全力以赴的在研發,然台灣已於去年(2002)宣佈突破,同時向世界各國聲請專利,據知老美還專程到台灣來取經並要求•••嘿嘿嘿好像是要以國防尖端科技來交換。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15 21:12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已過了好多天了,也愛搞鬼的你,不知成功了沒?這幫助你一下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17 22:51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對先前 part NO:213_18 之 5.但在燒錄上,「正」與「負」是要特別區分的因為不能通就是不能通(目前而言),所以要特別注意。 再作一補述─ 在目前DVD-R/RW的技術,始終有人不服輸,因其已再發展出所謂的改進版,這叫─DVD-R/RW V2.0(真好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而同是日系大廠也乾脆生產一款DVD燒錄器,不管是「正」或「負」型之技術,來一個通吃了事。然DVD+R/RW更不是省油燈,它也再向前邁進到4倍速並上了市,同時近期中8倍的或雙層的也正集思廣益中,倒是片子好像跟不上!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19 15:47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影片的品質要好,再來一補述! MPEG2的速率除可調整外它還有所謂的「CBR(固定位元率)」和「VBR(變動位元率)」兩種─就影片的長度來作考量,一般來講都會盡量要求一部電影就能放進一片CD或DVD片子內;在這時 A.採用「CBR」的好處是可以預知做出來的檔案會佔去多少空間,因為它從頭到尾的資料流量都是固定的,其缺點是再生時處於連續動態大場景時如流量不夠,通病上是會出現「橫線」或是「馬賽克」等不良的情況,這雖可以用較高的速率來補償但相對的佔用空間就大了。然這說來跟MPEG2之ENCODE技術的好壞,也是有很緊密關係的,如有注重的就會在微碼上加強補正,但這技術很難作所以不管是軟壓或硬壓有的就會賣的很貴!這我的解釋是─我家的做得好、我家的會處理,而你不行所以我家的MPEG2 ENCODE好! B.採用「VBR」的好處是依據畫面本身的複雜度,來即時決定加減資料流量及壓縮比例,在同一速率的品質下它可以省下很多的容量空間,又可以避免複雜場景時內定速率不足夠的問題,缺點是無法準確的計算最終的檔案大小,這對於要將影片檔存放在有限的CD或DVD片子內,是個問題的大考量,因為這往往會叫你調來調去的一壓再壓,要事倍的花費很多的時間在做轉檔的工作上。 C.比較這兩種速率除了上(A)、(B)兩項優劣問題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將造成整體性的再生「品質感觀」差異;那就是撥放時的穩定性之問題。這CBR因是固定的所以不會發生,而VBR其資料流量是忽大忽小不定的,當緩衝區(BUFFER)分配不順暢時,就會產生影像的遲滯不順現象(這常讓人誤會片子或機器不良),然在智慧能力上的處理,它是否可以預先被檢知而即時補正這問題這是較難克服的。所以在綜合上在壓製MPEG2時,衡量品質只要天生的資質夠好的話(指ENCODE棒不棒)且空間足夠,大都會盡量採用較高的固定速率方式來製作DVD影片!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23 10:37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影片的品質要好,再一補述(含最後決策的恰當性)! GOP(Group Of Pictures)畫面群之了解與製作影片光碟的關係 1.MPEG檔案是一種採用交錯畫格的影片壓縮格式,在這領域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內涵─GOP;即是在這種型態的視訊影片中,必須定義到為數可觀的「關鍵畫格(Key Frames)」及「參考畫格(Reference Frames)」。這種畫格的組成稱之為「畫面群」(G O P:Group of pictures)。這正是MPEG檔為什麼會那麼有「效率」的原因。此一「效率」,即指在一個MPEG影像檔資料流中,是包括一串GOP(一群圖片)。每一個GOP都是先以一個完整的影像圖框來開始的,其稱為一個I-圖片(Ins)或I-圖框(也就是未參考其他畫格的畫格),這個開始的圖片在壓縮時只有經適度的壓縮而已,而後隨從之圖片就參考它而來,這隨從之圖片另就被稱為P-圖片(picture)或B-圖片(bmp),這P-圖片只包括與I-圖片不同之資訊,因此就可被高度的來壓縮。 2.所以較大之GOP尺寸(distanace較大),可使影像壓縮率更大些,因為影像每秒之I-圖片會更少些;因為I-圖片是在一個GOP裡唯一的完整圖像。因此比率的大小在壓製MPEG檔也會影響它的品質,所以也就要注意I與P間的關係─即a.大時壓縮比大而檔案就小,然參考點少品質就差些、b.小時壓縮比小檔案就大,然參考點多品質會好些。而規定上運算的必要GOP場必須是I/P場的整數倍,例通常慣用的I/P frames distance為3時(圖框距離),則number of frames in GOP為15 (在GOP裡圖框的數目)。另附帶一提,這I-圖片也是您唯一可以插入一個章節或暫停影像的開始點,當您在製作影片時會遇到章節的分割時,就是以它來作分離點的。 3.而MPEG檔與影像光碟是一體兩面的關係,當您透過燒錄軟體將MPEG-1轉成VCD或將MPEG-2轉成DVD時,在燒錄軟體這一方會自動地將檔案轉換成DAT檔格式(用於VCD)或VOB檔格式(用於DVD),但是燒錄軟體能夠接受MPEG檔案必須是(前有到的)a.VCD─NTSC系統用MPEG-1,Video size-352x240 colors-24bit(全彩) /rate-1.15Mbps、Audio sample- 44.1Khz/16bit & stereo bit rate-224kbps的標準格式,這是一被固化的規格較無彈性化可言,唯有在色彩看上足夠與不足夠達24bit較能區別它的品質。b.DVD─用MPEG-2,Video size-720x480 colors-24bit/rate2.2∼8.0Mbps、Audio sample-48.0Khz 16bit & stereo/rate-224∼384kbps。 註1:對DVD言其彈性非常的大,上說明的只是一個「影」與「音」都是採用MPEG-2格規壓縮的標準方便在個人電腦上方使用而言,其「影像」、「聲音」、「字幕」等還可完全的個別分離開來,尤其在聲音的上彈性更大;它可以採用MPEG、PCM、SRS、AC3或DTS等單一音效或多重音效、單一語言字幕或多語言字幕、多樣化的選單與播放控制與限制等等好繁複的,如要達到這一些水準都能製作時以目前而言其設備是很貴的,實際上在PC上的使用應用軟體也是很容易辨到的,只不過它是關係到很複雜的各方之專利與權益等問題罷了。而在VCD上也有所改進的,目前大概區分有原始的規範謂VCD V1.0和加以改進的VCD V2.0或未成熟的VCD V3.0,其在影像和聲音上改被定死無法再改變了,爾後的版本只是在控播上作加強而已,說來就是學DVD功能的選單皮毛來用罷了。 註2:再綜合一下前有提到的,順此再一次的理清─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23 12:54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補充─ B.在MPEG-2下,速率越高其影像也是越清淅,而檔案也是隨之越大;它雖可達到10Mbps,但如超出8Mbps也無法燒錄DVD。 →B.在MPEG-2下,速率越高其影像也是越清淅,然檔案也是隨之越大;它雖然是可調變速率,幾乎是無段式的,雖可達到10Mbps,但如超出2.2∼8Mbps時也無法燒錄DVD的。 修正─ F.這所指的VCD與DVD之採用的MPEG-1與MPEG-2規範,是必須符合遵循家用的VCD、DVD之播放機而言,當然它不在指定的範圍時也是可以強制來製作和強制來播放的。 |
布蘭妮 於 2003/04/23 13:18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給 第一號軍事迷 兄 你好強哦我真是太配服你了下次如果我的電腦有問題的話在問你 小毛兄上個月好像有某個名牌的DVD錄影機號稱有內建硬碟機,可以錄四個小時的電視節目喔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23 21:30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蘭妮 小姐 真謝謝您的捧場與鼓勵,其實我也算是這一領域的從事研發人員(除了自己開店外也接受ODM且;是校長兼撞鐘),在這除了想回報軍事迷朋友們與共享經驗外,然也想借用其它的觀點與交流來多多學習一下啦! 在 PART NO:213_18 談到的─ >>6.附帶再一提的,家用DVD錄放影機內含HDD的作法,是台灣事迷們的一個建議理念,其最大的目的是要取代煩人的KALAR OK的點唱問題,也就是不用精密的昂貴的換片機構加快速度,而隨時又可以自錄與自編的增掛歌曲,且完全有各別CD片的原音伴奏和場景優點。然MIDI型雖好用便宜,但呆板、完全是電子音,又不能有真正背後人物的敎唱或合聲,這大都是它的容量問題吧! 這「裝置(機器)」我有參與,目前已上市的有PH家、PIO家、PAN家還有本土較不出名的廠家同時有VCD型的出現,它的好處是很廣泛的,再下一步也會加上RAID的能力,這一來HDD也就可以很方便的由使用者自己來昇級與維謢了,敬期待吧! P.S. 上有提到的Po..家是指PIO家!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26 07:22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影片的品質要好,在「再生」時另一現象之分析 MPEG V.S. SVRT,針對NO:213欄頭之內容「註4:MPEG檔」解說之補述 SVRT:一種智慧型高速不失真影片輸出技術。它能夠節省您寶貴的製作時間─即使用MPEG或AVI格式製作剪接[註]時,不需要額外的壓縮和解壓縮,相較於將整段影片的重新壓縮和解壓縮的技術競爭,這是可以為您節省大量時間的。 但在宣導上因說明的不足或個人的認知不夠,這往往會被錯認而指為它是一種不會有失真的壓縮技術,尤其是針對MPEG是一種破壞型之形態的影音壓法,確被解釋成擁有此一技術的應用軟體,在輸出MPEG檔時就不會有失真了!這我要為大家理清一下,因為我碰過很多尤其連技術服務人員也會有這方面的誤謬! 註:「剪接」─montage;Cut of edit a film,應該叫剪了再接上的意思,不能叫「編輯」─edit、compile;editing operation。也就是說「剪接」是一個單樣化的工作,而「編輯」是一種除了剪接另副有其它的繁複工作的組合(合成)之義涵。 注意到沒,SVRT是一種較單純化的輸出技術,本身是不作壓縮工作的,因為它是將不要的去頭、去尾後再次將要的組合輸出而已。也就是採用這種技術的應用軟體,對一個已有的AVI或MPEG檔之影片片斷,單只剪除不必要的再用如同拷貝的方式重新的接續複製後再輸出的檔案。就因在這時它沒有再作壓縮轉化的工作所以是沒有失真的,就因為在這時它沒有壓縮的損耗時間所以效率高。 然當您是將AVI檔和MPEG檔混合的組合時,或想要的MPEG檔不是原來的影音速率時,也就勢必要再一次的兼作MPEG的重壓縮轉檔工作了。在這種狀況下,它的效率就不同了,而失真度就是原來百分比以下(再下一層),例以MPEG速率為比喻說明原為8Mbps轉後只能有80/100的品質、原為6Mbps轉後只能有60/100之品質而已,所以說─因MPEG是一種失真的檔案,只要有一次的縮就會有一次的失真,並不是採用SVRT技術的就不會有MPEG轉換工作的失真,這可要搞清楚啊。 特別再說明的,針對擷取時作直接性的用軟式或硬式的轉MPEG檔時,而同時以SVRT為基楚來作VCD或DVD其效率是目前最高的,但當你不能滿足時要作真正的較繁複的編輯(EDIT)工作時,直接擷取成MPEG檔的,勢必效率會更低、最終輸出失真程度會更大。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26 12:39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補增一下─ >>但當你不能滿足時要作真正的較繁複的編輯(EDIT)工作時,直接擷取成MPEG檔的,勢必效率會更低、最終輸出失真程度會更大。 接續本段後言→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26 19:07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影片的品質要好,在「再生」時另一「品質感觀」現象分析 一部影片在播放時「斷落」之「接續」控制可能發生的現象 (包含有關VCD、DVD、Audio、Data光碟燒成的要決) 這不關VCD或DVD前置加工時的優、劣形成的影質問題,而是存在於規劃製作時您可能不知(或許無經驗)的狀況下所形成的,這要談的是─一部影片在播放時「斷落」(片斷、分段也可免強稱章節)之「接續」控制可能發生的現象,這比上次講的(Part NO:213_40之C)「品質感觀」差異發生的機率是更大的! 在播放器上一般會有一個快取的緩衝區與器,如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記憶存取)或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進先出)等技術之應用,以應對MPEG資料的輸入、暫存、解調與輸出,而無論如何都會有─一個進一個出的交替法則。當在整個影片「場景」的接續(泛指章節、片斷、分段的更新變換)時,如資料不在碟片的同一區段、同一軌道以及在一慣性的接點上且檔案長短距離不等之狀況下,也會因流程的不固定、斷與段變化和大小、輸出釋放、輸入讀取與解調等之綜合工作累計的時間差加大,而產生延遲、不同步調、間斷和不完整影像(成雜訊)等狀況,或稱即時(real time)反映不足現象。 在這一現象的結果所形成畫面的暫停、不流暢、出現的雜訊,帶來的同是一種整體性「品質感觀」的問題。它同前一次說過的現象幾乎是雷同的,同樣也會讓您誤認為是碟片或機器的不良,然這個現象只要遵循一個口決─「一體成型」,就可簡單的透過規劃後來避免之的!再說明白一下,就是將整部影片採用單一的一個影音檔案之作法;那我要有段落、有章節、有選單之控播方式要怎麼辨呢?這不用擔心啦,就請看以下我的分解吧! 1.如何的來作成單一的一個影音檔之決擇? 2.那我要有段落、章節、選單(可預知想看的達快速選擇)來作控制該怎麼辨? 註1;時間軸─就同一個歷史的經過一樣,在上的每一分段就佔有一段時間的場景經過,其上基本上會有明確的時間點細分,這你可以把每一段落的開始點抄錄下來,以便在製作VCD、DVD時尋找I-圖片的等同時間點,然就可以事半功的完成VCD、DVD章節的規劃和選單內容的集錄、跳控製作了。不過各應用軟體在時間軸上功能的表現不一,您要盡可能的應用就是了。還有您雖作了「一體成形」的壓製成一個MPEG檔案,但在DVD製作上轉換成VOB檔格式時,可能還是會主動的來切割成每一個GByte為一單位容量的檔案,但它資訊是始終連慣性的所以也就不用去理會它了。 註2:分割─在軟性作為上它不一定指要分離,這是可以用記號的方式來區別之的,在這裡的用法就是不要您去作成真實分離的切割。 註3.順此補充一下,I-圖片是以完整的影像圖框作來開始的進入點(Ins),然也又被稱為GOP的內部畫面 (intra picture),所以用「I」來表示。 有經驗的您或播放機子,必要有段落的切割分離時或檢知有不即時的選控時,作為上暗、明的控制是一種上策─必要時在一個片段的開頭加入由暗漸明與在一個片段的結尾加入由明漸暗的轉場控制,是可疏散人肉眼的暫存效應和避開可能發生的雜訊哦! 另強調一下,本次的說明的作法也適用於一般的Audio或Data等各種CD、DVD錄製時的效防,即在燒錄光碟時,當非必要指定「多重區段」時,就以一次性的一個軌道的方式來燒錄作成光碟,這可以確保讀取的快速與順暢和減少間斷再搜尋的時間。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27 05:51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大好康,不要白不要!請看最軍迷最新留言關連說明!我需要啦(2003/05/01 00:00解除連結)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4/27 07:48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更正 大好康,不要白不要!請看最新留言關連說明!我需要啦(2003/05/01 00:00解除連結)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5/03 19:57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動作提示: a.起動VirtualDub程式時,為第一操作面「編輯主功能」頁。 b.於第一頁功能表列之file選項中,選擇[capture AVI],以變換至第二操作面(註:無擷取驅動器時是無法起用的)。 c.第二操作面,為「擷取主功能」頁,請於它的功能表列上操作Capture的子選項之功能來設定。 ※(接續PART NO:213_22) 1.「執行Capture前的設定」─在擷取時的配套上這是很重要的,其相關用得到的計有A.進階偏好選項之全部、B.操作資訊選項之部份─a.Autoincrement filename after capture(檔案自動命) & b.Enable multisegment capture(多工分段,可跨碟)、C.Enable Direct draw acceleration(直接繪入)等。 B.操作資訊選項─,重要者有二項,補助性有四項,共計也有六項(待續), C.直接寫入─只有一項但細目有四項(待續), 2.「Capture模式的起用」;(待續), 3.「Capture的花絮」;(待續),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5/04 12:44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對機各種影像設備(裝置)解析的一點解了─與網友的FAQ(已再次校對、整理) TV家電解析v.s塔配其它影像家電的解析說明 引言─一些友網友的問題整理應對 日前我(發問者)購買了一款MPEG卡,其擷取的驅動器(Driver)的名稱,看到的叫XX 2210 PCI Capture,它附有二套應用軟體,自家的這一套可以用來擷取AVI和MPEG,但AVI只能以內定的來使用解析320x240。另一家說明更是萬能,但是在抓取它的Driver時就會卡住不能再動,連Driver的名稱都秀不出來。 經詢問的結果是─a.剛開始說不能用的原因是對方的問題(雙方互踢皮球)、b.再問乾脆說世上沒有一款應用軟體,可以抓取各家獨有的硬式擷取驅動器、c.再追問為何某某家的應用軟體可以抓取你這個產品的,和你們代理的某某家的硬體卡呢?則一本說教不奈繁的切掉電話。 針對上談的這一款MPEG卡,實際上我個人曾用VirtualDub、Premiere為這一些問題測試過,結果是可以看到該驅動器,但是無法使用。而再使用另一家的應用軟體時,確實是可以抓來用也可以擷取AVI和MPEG,但會時好時壞就是不穩定。但它對另一代理的某某家硬卡,確實是抓的很好用的很好這不用再疑問了!上的(a)、(b)、(c)三個問點,是一個典型常見存在兩造間的服務問題,而問題的徵結在於產品的技術未成熟使然,或產品位階的定位問題上,就如我在這兒談到的有些產品就如玩具的區別一樣;它可用但就是要叫你憤怒。
A1: Q2: A2: A3: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5/05 02:08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對各種影像設備(裝置)解析的一點解了─與網友的FAQ(已再次校對、整理) TV家電解析v.s塔配其它影像家電的解析說明 ※(接續PART NO:213_51之A3) NTSC TV的掃描方式是由左上到右上為第一條,而一路掃到左下到右下為最後一條。掃描線訊號共有525條,其中用來顯示的有483 條。而絕大多數的放影設備,垂直解析度都是480條, 例如─ VHS、S-VHS、LD、DVD•••等等,但 VCD 除外。 以TV相關系統而言,解析度分為兩種,表示亮度的訊號 (Y / Luminance),與表示顏色的訊號 (C / Chrominance) ,要這樣分開的原因之一是最早只有黑白電視機,後來才將彩色3.58MHz的繫色訊號交錯 (Interleave) 上去。電視台廣播出來的訊號,如果是黑白電視機,收Y就可以。如果是彩色電視機,則要同時收Y、C(Y/C);這是共存的目的。將彩色的影像信號作成Y/C訊號方式的分離,還有另一個目的,因人眼對亮度變化較敏感,而對顏色變化感覺較差。 以今日只有彩色電視的環境下來看,Y/C這是非常差的做法。因為Y/C訊號很容易互相干擾,產生許多影像的瑕疵。又因為是將Y/C以同樣的訊號量 (解析度/頻寬) 來傳送或記錄是一種浪費,在這狀況下通常Y訊號量會是C的兩倍以上,就以VHS為例─能夠記錄的亮度 (Luminace) 頻寬在3MHz左右,換算成電視「水平」解析度大約240條,一般電視廣播大約330條,如用VHS錄電視節目多少有損失。 這裡要注意一下,類比的東西 (VHS、 S-VHS、LD) 並沒有真正的水平解析度可言。因這裡的解析度是用頻寬換算過來的,它代表的意義是「類似」,如果有黑白相間的垂直線條,畫面上能夠表現出幾條─VHS有240條、S-VHS有400 條、LD 有420 條。茲簡單列一下各類訊號源的亮度解析; NTSC系統 DVD LD TV VHS VCD 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認為我搞錯了,規格上不是寫著DVD為720X480、VCD為352X240?注意!電視的點長寬比(Pel Aspect Ratio)是 4:3,數位訊號水平解析度必須先乘3/4,算起來大概是DVD為540X480、VCD為264X240,那麼DVD的500、535、560條是怎麼回事?因為DVD數位轉換後的類比訊號,對一般電視而言頻寬太高,在通過Low-pass Filter之後,換算出來差不多只剩下500條。當然,這是對一般電視而言,如是高階的電視,有些會標榜它能處理到多少 MHz以上之說明者,則自不在此限。所以,較高階的DVD有535條、560條之規格,也必需配合可用的相對高階的電視機或投影機。 所以說,前諸如VHS的解析度是240x480之說這還沒完,上段說明的只是指亮度部份。顏色方面,以家用的VTR(指VHS、V8等)來看,再簡單列一下各類訊源的顏色解析 (同樣地,類比是用頻寬換算過來的) NTSC系統 DVD LD TV VHS VCD 由上兩種解析您可以發現到DVD與VCD,之水平與垂直「色度」解析都剛好是「亮度」的一半,因為Y U V是4:2:0取樣的關係。U V與顏色訊號C同義,4:2:0代表每4點Y(亮度)取1點YU(色度),與Y U V為4:1:1不同之處在於4:2:0 是Y Y取U V,4:1:1是 Y Y Y Y取U V,所以會產生以上的結果。 因此,VHS可視同Y 240X480、C 40X160的數位訊源, 這些是常見的取樣方式,還有其它奇奇怪怪的─像是Y U V9,要研究過才知道。如要問640X480會不會比320X240 好?以經驗而言,我只能說「看的出來,但不多」,而要更好的代價就是這一點「不多」。 有了以上的了解後該要會求算吧─電視的點長寬比 (Pel Aspect Ratio) 是4:3,數位訊號水平解析度必須先乘3/4,算起來大概是DVD為540X480。但像素比例是4:3,那不是應該是480X480嗎(因為480X4:480X3=DAR=4:3)? 在 TV系統中,我們說「水平解析度」,LoHR or TVL,指的是「同寬高長度,能夠顯示的水平黑白相間的條紋數」。注意是「同寬高長度」。傳統電視機的Pel Aspect Ratio 是4:3,寬度是高度的4/3倍,所以要算同寬高長度內的水平線數,720要乘3/4,變成540。同寬高長度內的水平線數對垂直線數,那就是540X480沒錯。 因為水平解析度是獨立於DAR的數據,我們主要是要算,長寬相等的正方形內,有多條水平垂直條紋,可以說水平解析度和DAR是不相干的。 那何謂「長寬相等的正方形」,意思是說假設有一台30吋的電視機(24X18),水平解析度是算18X18範圍中的線數,電視機本身的水平解析能力,要看它能處理的類比訊號的頻寬,就如同電腦 CRT 螢幕一樣,有水平頻寬多少 MHz 的規格,有的會標榜它可達到多少多少 MHz,不同廠商有不同廣告數字。有的說它的水平解析度有600條(乘上4/3,就是實際上有800條),有的說它有700條,還有的說它有800條(也許是沒有乘3/4的數字),當然也上1000條的也有。 所以算電視的解析時,如果訊號源只有425條,則電視機再好,最高也只有425條的解析度。相反的,較高階的DVD有535條、560條之規格,也必需配合可用的相對高階的電視機或投影機─效果才會出來。 |
No.1 M. E. 於 2003/05/05 02:36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訂正─ >還有的說它有800條(也許是沒有乘3/4的數字), →還有的說它有800條(也許是已乘上4/3的數字,當注意是不已含有這個值 |
No.1 M. E. 於 2003/05/05 13:51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補訂─PART NO:213_51之A1後內容;自感與「問」不很明確,特修訂之 >基本上來說VFW、WDM、OHCI(IEEE-1394)都是規範的、開性放的且是可連結的,影音驅動器。 →基本上來說─VFW(類比式)、WDM(類比式)、OHCI(IEEE-1394,數位式)都是規範上開放性的、可連結的,之標準化的影音擷取驅動器。影音擷取卡不管有無硬式壓縮功能(如MPEG卡),只要是這些標準類型的不管有無聲明,對各家的影音應用軟體如同時也有支援這些標準的話,都是應該可以通用的。故如果有不能通用的情事時,只要做個交叉試驗一下就可知道是在那一方出了問題了。另有一些較高檔的產品,它是採用跟協力廠合作的方式,使用Plug-In(插掛)方式來支援的,這指它只特定可在那一個軟體與環境下來使用,這是一種確保安全穩定的作法(負責任的也會聲明已被該應用軟體認証過),和自我的一種保護措施;這也就是我之前有提到的─「關起門來不讓人隨意來抓」之意思。 |
No.1 M. E. 於 2003/05/08 16:00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注意: 有從NO:213_49取得文件者,請看part102最新留言欄說明。
>像是Y U V9,要研究過才知道。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5/12 16:09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總 結 1.應用軟體的使用─ 從輸入(擷取)、加工(編輯、轉檔)、輸出(影碟播控、產生),目前市面銷售的都已有不錯的表現,整體功能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唯區分上它們概分有─a.全能型、b.分立型兩大型。 a.全能型;單一套,大多在加工能力上較簡易;時間軸都用單一軸方式,影音的編輯難有複雜功能的表現、影碟的製作主動化,因而限制了用法、播放的選控,較難讓人有發揮的餘地。 b.分立型;兩套以上的組合以專司所能,大多採用多軌時間軸、與多程序的時間軸方式;其細膩複雜在了解上,因功能強大要較多的時間來適應。這在影音、光碟的加工合成、播控上之發揮,因多軸的便利使能開放所能,個人的自主性就高。 故時間軸之表現,代表這類應用軟體之強、弱為最重要的一環;理想上多找幾套來比較,在了解上幫助會較大。
其實這是最難討論的,也許講了半天的壓縮方式,結果我們的畫質其實是一樣的─對我而言夠好、對您可能還是不滿意! 再強調一下,影碟的畫質決定在壓縮成MPEG檔的時候,這跟影碟製作軟體關係不大,因製作光碟時只是用來加入選單、播放控制,以及作成影碟映像的格式用的。而要特別注意的,有些VCD、DVD製作軟體本身也含有壓縮MPEG的功能,原有已製成的MPEG檔,只要避開二次被壓縮那就不會受其影響了! 故影碟畫質的好壞,來源以外就是轉檔的問題,MPEG的檔案是一種失真的影音(不適合用來編輯),其只關係ENCODE天生資質的優、劣外,一定不能有二次的轉成─編輯時用AVI檔案,最後輸出時只能有一次MPEG的轉檔。 較難的看來只有「編輯」之工作,要靠自己多多摸索使能精進。而有觀技術面的,大多的應用軟體會主動為您考慮的,唯較低階用法的您要建立的常識要較多。 p.s. 近來社會變動較大,盼望大家在實質上多多去參與。有關VirtualDub軟體的全程經驗談,吾會在工作之餘盡快作成單一專文,後於茶館留言欄上告示─以圖文併合方式供有需求者來下載。 |
小毛 於 2003/05/15 14:34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已經好幾天的舊聞了,不過一直沒有人貼....微軟支援DVD-R/RW規格,DVD燒錄規格是否從此大勢底定??? http://www.synnex.com.tw/asp/newsdetail.asp?topic=IF&classifyid;=01790&seqno;=14899&page;=&listtype;=2&csfilter;=&sid;=5 DVD-R/RW規格獲微軟全力支援,預期未來擴展之路將如虎添翼 一年一度的微軟視窗硬體工程會議,一直被視為未來資訊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本次會議中,DVD-R/RW規格領導廠商先鋒(Pioneer Corporation)與其他四家同為DVD論壇成員Hitachi, Ltd.、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Toshiba Corporation特別聯合組成DVD Recordable Special Interest Group,在可錄式DVD的聯展攤位中與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工程師們共同交流DVD論壇認證的可錄式DVD規格優勢。包含先鋒在內的DVD Recordable Special Interest Group,皆對微軟宣佈支援DVD-R/RW表示歡迎! DVD-R/RW規格領導廠商先鋒表示,此次的聯合展出及微軟宣佈支持再次證明DVD-R/RW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優勢。事實上,不管是導入市場時間、市佔率還是產品相容度,DVD-R/RW在資訊及消費電子產業的市場地位都相當穩固。根據TSR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DVD-R/RW規格在市場總佔有率高達62%以上;2003年預計PC使用的DVD燒錄機總量可達一千四百萬台,在薄型(Slim Type)DVD燒錄機的總量也將從2002年的215,000台成長到2003年三百萬台的數量。對於筆記型電腦(NB)及液晶桌上型電腦(LCD-PC)的使用者而言,提供整合性DVD產品,是符合市場科技影音結合的未來趨勢。 在微軟視窗硬體工程會議中,DVD Recordable Special Interest Group展示了各式DVD論壇認證的DVD相關產品,包括DVD燒錄機、DVD光碟機、DVD錄放影機、DVD攝錄機及DVD播放機等,並針對上述產品示範了相容度的測試。 根據TSR調查顯示,可錄式DVD產品在2003年到2004年的成長速度將可達到200%以上。先鋒表示,DVD Recordable Special Interest Group在微軟視窗硬體工程會議上的推廣只是一小步,今後將持續介紹並積極推動DVD論壇認證的資訊及消費電子可錄式DVD產品到全球市場。
DVD論壇為一制定、推廣可錄式DVD規格的全球性組織。截至2003年3月18日為止共有215家會員,分別來自全球電子製造商、軟體業者、可錄式媒體及其他公司。其中有17家公司為監督委員(steering committee)負責監督管理DVD論壇的各項活動。Pioneer Corporation、Hitachi, Ltd.、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Toshiba Corporation皆為DVD論壇的監督委員。 |
No1. M. E. 於 2003/05/15 21:43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在過去,windows也都已早支援panasonic之cd pd、dvd ram,結果還是cd rw的天下,這只能代表方便和技術被microsoft吸收而己,接下就是他的新o.s.的發行$$$滾滾而來。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3/05/16 00:22 | |
Re:這也是軍事迷的事 | |
針對以下報導 http://www.synnex.com.tw/asp/newsdetail.asp?topic=IF&classifyid;=01790&seqno;=14899&page;=&listtype;=2&csfilter;=&sid;=5 說明一下─ 個人認為這篇報導,是一種文宣式的刻意的模糊(因MS之W.O.S.的支援去年早就有定案),而我要指正的是它不應該用CD-R/RW的雷同標示法,以指DVD R/RW為DVD-R/RW,另又強調到Pioneer Corporation。實際上DVD R/RW區分有DVD+R/RW和DVD-R/RW兩種,而DVD+R/RW才是DVD Forum較傾往的主流(因加盟者最多)。 上之文章如是由「聯強國際」物流公司而出的話,這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它常識不足的案例─本人有經銷它的產品,當要向它進貨時一再的跟它強調,DVD之燒錄片子有「正」、「負」兩種,我要「正」的;但是就是被它的服務人員和轉技術人員答覆取笑說:「你要的是你自家的稱呼嗎?DVD燒錄片就只有DVD-R/RW而已,那有什麼正與負的,而且是Pioneer生產的最好,你那麼挑那就用Pioneer的片子就對了,同是技術人員難到報導你都不看的」。我很無奈,後只好跟有生產DVD+R/RW之原廠反應,因不能直銷給我才由他們直恰聯強高層後,聯強它才真的曉得區分DVD+R/RW和DVD-R/RW片子來賣。 這一方面的信息宣傳,說真的Pioneer很積極的,而刻意的誤導性很高,大家可以由以下的反彈便可知道,而關於可燒錄型DVD我曾於PARET-18、-19 & -39有簡要介紹和補述過,請另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DVD+R是相容性最高的格式,Pioneer卻不認同結果! Intellikey實驗室幾天前發表他們對於DVD recordable/re-writable格式相容性大戰的研究結果。Pioneer在今年7月聘請Intellikey實驗室分析各方競爭中的recordable DVD格式的表現。Intellikey實驗室在9月19日發表結果,然而Pioneer在9月20日卻發表了另一份非常不同的結果,讓大部分的使用者都很疑惑,並且懷疑這個研究的背景... 根據Intellikey實驗室所發表的結果,DVD+R格式是相容性最高的,相容性高達90%,而DVD-R格式的相容性則只有77%!而在DVD re-writable的格式方面,DVD+RW相容性達72%,而DVD-RW則只有66%。 消費者一直因為無法搞清楚到底哪種格式的相容性高,而掙扎於該購買DVD+RW/+R或DVD-R/-RW燒錄機中。這項研究提供消費者足夠的訊息來確認其所選擇的產品是可以用來紀錄自己的家居影片及備份所需的資料。為了要盡可能廣泛的測試 DVD的相容性,Intellikey實驗室不斷地增加新的DVD設備以維持全球最大的DVD測試實驗室規模。 Lars Keffer, Intellikey實驗室的負責人如此表示。 一天後,Pioneer卻發表了一份非常不同的結果(根據同一份研究)!這份報告說 DVD-R和DVD+R格式的相容性是一樣的,都是78%,然而DVD+RW 63%的相容性還是比DVD-RW的58%高! 我們與Intellikey的看法是相同的,消費者確實是因為無法搞清楚到底哪種格式燒錄出的光碟片可播放的相容性高,而掙扎於該購買DVD+RW/+R或DVD-R/-RW燒錄機中。可錄式DVD技術的性質在相容性方面實在很難有一個很清楚的結論--由Intellikey所作實驗的2種不同的結果就可以看出。消費者對於一連串數字的結果並不是很感興趣。Pioneer堅信被DVD Forum(最初將DVD帶入市場的組織)支持,將會是在可錄式DVD格式戰中勝出的壓倒性因素。 Andy Parsons, Pioneer Business Solutions Division的資深副總裁如此表示。
◎ 研究方法( Pioneer) Sunday, 22 September 2002 ----摘自www.cdrinf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