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Imshi  於 2003/03/14 18:06
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各位大大,小弟有個想法在心中存了很久了. 現在想提出來一下聽聽各位的想法.

關於ROCAF的IDF和F16的搭配,與IDF的升級案的討論已經很多了, 但是後來好像沒有一個很好的結論. 在此,小弟不才想提出一些想法,最重要的是以需求面和空軍結構改變來討論升級方向,所以一些性能上的分析和可行性還需各位大大指正…

首先,先來討論一下IDF和F16的 主要功能和優缺點:
1.IDF:
主要功能:1.空防 2.對艦攻擊. 3.SEAD(if 箭二反幅射is possible)
優點:1.國人自製,保持國防能量 2.可搭載自製武器 3.對空性能較強(有箭二)
缺點:1.載重小(TFE1042現有軟體的推力—(9250—10000)*2 2.短腿(內載燃油太少) 3.電戰能力不足(無data link-11 16,內載電戰系統)

2.F16:
主要功能:1.空防 2.對艦攻擊.(但是能量不大) 3.對地攻擊.
優點:1.載重大 2.多功能3.現貨市場可用升級系統多 4.作戰半徑大
缺點:1.美製產品限制多 2.空戰能力不佳(by AIM-120 arrive) 3.電戰能力不足(無data link-11 16,內載電戰系統)

所以現在來分析一下這兩種飛機的功能用途和改良方向:
1基本上的任務上來說:
在空防上:IDF較強但腿短,作個敵機攔截&驅逐還可以但是長時間空防的話不行.F16的麻雀在現在台海來說已有性能不足之疑慮,但是在AIM-120C來了以後應該不差(但這又是被老美限制住了).

對艦攻擊:IDF和雄風二的搭配不錯,但是主要限制還是在載台上的限制. F16+空射魚叉的性能應該會比國產的好一點吧(這點希望大大指教)

SEAD:老美不肯賣反幅射飛彈,只能靠IDF了.但她還是…腿太短.

對地攻擊:現在空軍好像只規劃給F16吧,載重比較大.

2改良方向:
1.IDF:1.增加燃油 2.加大推力(載重可增加) 3.加強電戰能力

2.F16:1.快把AIM-120C拿回來.2.其它的在現貨市場很多了.

思考一下,在任務的型態下IDF的改良方向會越來越像F16. 覺得升級IDF不如多買一些F16.其中原因是:
1.載重要同級的話IDF會很大—BIDF? 2.雙engines會讓航程好不了多少(再加大推力的話)3.推重比好不了多少.

所以IDF要改但是我們為什麼要改? 不改的話,IDF和研發人員何去何從?所以小弟的建議是—IDF 的改良要分流—ADF(IDF-2) & AT-IDF-1並和F16作任務和角色分割:

1.ADF (IDF-2) 改裝F100-PW-220 or 220E or better engine X 1, 加大翼面積, 改良雷達, 加強電戰系統, 增加匿蹤性(這一點IDF的潛力比較大), 提升攢升性能.

換裝F100看起來像走回頭路,但是這個方案有兩個優點:1.簡化後勤2.單engine 較省油3.可獲得性高. 4.日後還可再升級

加大翼面積, 改良雷達, 加強電戰系統和增加匿蹤性是未來的方向,不用再多說了.但是要儘量貼近F16—這樣的話才有大量的改良現貨可用而且相容性較 高.(老美研發我們來用)

提升攢升性能—用來取代M2000-5啦,她的性能不錯(尤其在雷達和電戰),但總覺得只有60-2架又只能用作空防攔截.而且老法始終讓人覺得隨時會將你賣了…所以乾脆賣掉算了. 但記得賣之前要把各種資料留下來,以防老法往後賣給老共.(雖然可能性很小)

2.AT-IDF-1 使用F1042-70or F124
用來取代F5E和AT3訓練機—就是部訓機啦…可將這些舊機淘汰賣去它國

拿出去賣啦,在國際市場上堵死老韓的金鷹.

在國際市場上不會和F16對上,或許可以和外國大廠合作作外銷和用來取代F5戰機 & T-38 (但是要看老美的眼色)

3.IDF serial 載台還可用來研發,掛載各種台製武器以補老美不賣給台灣的那些武器的不足.

4.和F16作高低配—ADF作高空攔截和支援戰機角色(對艦攻擊), F16作中低空和對地&艦攻擊機.

如此一來,ROCAF--
只有兩種戰機F16 & IDF serial
兩種engine(前線F100,訓練單位和外銷F1042or 1088), 簡化後勤.
我們的飛機功能定位可以更清楚.

希望各位大大對這篇文章不吝提出批評和討論.望台灣空軍越來越好…天佑台灣…


NO:186_1
小毛  於 2003/03/14 19:1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您要不要加上以上所提項目分別為幾年計畫(預計完成日期)?如此才可以配合F-35的採購計畫來一起考量.

NO:186_2
acetw  於 2003/03/14 19:1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要大改還不如買現貨…

F/A-18E/F改起來也是花掉好幾億美元…


NO:186_3
Imshi  於 2003/03/14 19:14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Dear 小毛大大:

單純先談IDF的升級和功能而已,太多的話我也沒有那種功力...Sorry...


NO:186_4
Imshi  於 2003/03/14 19:21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Dear acetw:

買F/A-18E/F的話,那IDF和F16的角色又是什麼呢???那F18的角色是???它又是來替代那一架呢??


NO:186_5
小毛  於 2003/03/14 20:0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最好分幾個不同階段的計畫,像是五年內,十年內,廿年內三種.如此可以減少風險,像是歐洲目前的新銳戰機也都不是馬上就擁有無敵天下的能力,有不少裝備的發展時程還排到2010年之後.

IDF還是專心於防衛為主,包括空防與海防,不用期望IDF先天不良的推力與短腿能有輕鬆去上海或北京一日遊觀光的能力,只要能做到確保台灣四週一百海浬內(尤其是外離島)的空防與海防,就算是功德圓滿.也是能夠充分發揮IDF優點的地方.
要把缺點變成優點,投入的資金可能要拖垮財政數十年,但是要進一步強化優點,則可以事半功倍.

IDF先天的RCS小,所以只要加強雷達預警/紅外線預警與反制系統,不管是作在機背/派龍/垂直尾翼翼根還是任何可能的地方(就是不能作成會佔用掛彈量的筴艙),IDF就可以具有不錯的生存性.如果再配合有適當的匿蹤塗料可以達到所謂的減少十分之一RCS的效果,這樣的生存性就更高了.這些都是五年內不用投資太多錢就有可能作到的.

五年到十年的計畫,就是航電與飛彈的進一步升級,與推力提升.像是多使用COTS系統與改用較新較輕的雷達與電子裝置(如主動陣列雷達),改用改良的國產空對空飛彈,反艦飛彈,配合以上的五年計畫,這樣的IDF用到2020年都還算是不錯的防禦戰鬥機

十年到廿年的計畫,如果採購三代機進展不錯,挑幾架狀況不錯的進行研壽計畫,如果三代機採購無門,在五年到十年間就應該已經可以預知,那時候再用個十年磨一劍也還來的急.

至於要IDF越海去對岸出生入死,這個重責大任還是交給F-16比較適任.讓F-16可以安心出去一日遊應該也是相當重要的任務喔!


NO:186_6
acetw  於 2003/03/14 21:5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如果要一百海浬的海空防,那多買一點飛彈還比較實際。

不管怎麼改現有的戰機,幾乎注定成本效益上是很不划算的事。以瑞士來說吧!為了要在F/A-18C/D上加裝JHMCS和AIM-9X相關的套件,平均起來一架就花了快一千萬美元!要按照上面各位所說的改,不花個五六十億絕對行不通的,不如買新飛機。如果考慮到後勤合約,一架F/A-18E/F大約要八千萬美元(如果按老美的編制),一架F/A-22要兩億,先引進生產F/A-18E/F,每年十八架,分十年,逐步取代IDF、F-16、幻象2K,再另外外購三十架F/A-22。至於IDF,想辦法把它改成教練機比較實際…


NO:186_7
旁觀者2  於 2003/03/15 00:58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我倒是有一個奇想
如果幻象和其配屬武器能賣往印度等國 老美又同意出售F15C/D二手機
那就賣掉幻象換F15吧 這比換F18E/F 發展ADF划算 補保也簡單些
不過可能性實在不大

NO:186_8
小滬尾  於 2003/03/15 12:51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個人淺見
IDF的最主要功能有2
1。擔任防空守門機
2。擔任一些無法外購﹐必需自製的空射武器載台

於第一項﹐如同小毛兄所言﹐增加匿蹤效果為其一﹐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功能﹐就是
瞄準頭盔與高偏軸短程AAM的搭配﹐在考量萬一台灣的機場不幸被PLA癱瘓﹐短時內
修復的跑道也只能供短場起降﹐低載荷的戰機緊急升空迎戰﹐這時會很像當初北越
空軍的MIG-17﹐MIG-21迎戰美軍的F-4﹐此時短兵相接的機會遠大於視距外空戰﹐而
瞄準頭盔與高偏軸短程AAM是我軍最弱的一環﹐雖不說保證穩贏﹐但對方會很頭痛

於第二項﹐一些國外買不到的距外打擊武器﹐或是空射巡弋飛彈﹐就可交給IDF擔任
發射載台﹐這倒是國產武器無價之處


NO:186_9
布蘭妮  於 2003/03/15 13:1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首先,先來討論一下IDF和F16的 主要功能和優缺點:
1.IDF:
主要功能:1.空防 2.對艦攻擊. 3.SEAD(if 箭二反幅射is possible)
優點:1.國人自製,保持國防能量 2.可搭載自製武器 3.對空性能較強(有箭二)
缺點:1.載重小(TFE1042現有軟體的推力—(9250—10000)*2 2.短腿(內載燃油太少) 3.電戰能力不足(無data link-11 16,內載電戰系統)
1.ADF (IDF-2) 改裝F100-PW-220 or 220E or better engine X 1, 加大翼面積, 改良雷達, 加強電戰系統, 增加匿蹤性(這一點IDF的潛力比較大), 提升攢升性能.

換裝F100看起來像走回頭路,但是這個方案有兩個優點:1.簡化後勤2.單engine 較省油3.可獲得性高. 4.日後還可再升級


IDF可以考慮F404
雙發的好處是如果一個引擎壞了還有一個可以飛回來單發不行雖然耗油但安全上較有保障
至於攻擊機方面也可以考慮由AT3改良的A3現雖然只有兩架
但是聽說當初漢翔研發完測試的時候一架A3可以摧毀一個旅
美國一聽到就說不能在研發了否則後果自行負責也因為如此至今A3也還是只有兩架原型機
看來AT3可以改成攻擊機的潛力更大可以給海航做反艦攻擊之用↗


NO:186_11
acetw  於 2003/03/15 14:4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A3沒有量產是因為美國??我很懷疑這個說法…

如果真的要國產空對地武器的平台,不如引進生產別的戰機(循WAH-64的模式)(其實老美不讓外國武器掛上美製戰機是有法令限制的,倒不盡然是官方不准。只要想辦法繞過就行了)。IDF很好,但是它就不合需求。請問要一架飛不了多遠又突破不了敵方領空的戰機來投射武器幹嘛呢?多生產一些巡航飛彈比較實在。

至於如果未來有低檔防空機的需求,我也情願留下F-16,而不是IDF,畢竟它的功能已經很完善了,而且就算未來要買新飛機,大概也得留下F-16來執行偵照任務。甚至如果未來考慮部訓/教練機,我也不想拿IDF來改,拿F-16來改比較實際。

所以說,我想2020年台灣理想的戰機組成應該是:
120*F-16A/B(含RF-16)
32*F/A-22
144*F/A-18E/F(含EF-18)

從2010到2019年之間,要投資200億美元左右。


NO:186_12
ㄚ易  於 2003/03/15 16:2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但是聽說當初漢翔研發完測試的時候一架A3可以摧毀一個旅

ㄜ...連疣豬都沒這本事吧??A3何德何能把一托拉庫的空對地武器裝上去??
又一個旅是什麼旅??步兵旅??裝甲旅??還是偷渡客一個旅??


NO:186_13
曾公  於 2003/03/15 17:01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個人倒是有一種想法,再經國號上加裝適型油箱,並圖上中科院自立研發的匿蹤塗料提昇其航程和戰場存活率,另外加上頭盔瞄準器增加其纏鬥力
誠如小滬尾兄所言,再經緊急修復的跑到上,較輕的經國號能夠更快起飛迎敵,且經過增加的油量更能間巡弋領空,讓F-16 能更心無旁騖的執行報復動作

NO:186_14
acetw  於 2003/03/15 18:0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再經國號上加裝適型油箱,並圖上中科院自立研發的匿蹤塗料提昇其航程和戰場存活率,另外加上頭盔瞄準器增加其纏鬥力

20億美元先拿出來…-_-bb


NO:186_15
阿里不達  於 2003/03/15 21:1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F404與TEF1042兩者SIZE頗有差距.除非機體大幅修改.否則IDF要放進F404粉難



NO:186_16
Imshi  於 2003/03/16 18:2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看起來在五年內,台灣沒有機會得到F18或是F35之類的東西.就以這個情況來說...勢必有一個自己技術升級的計劃.想請各位討論一下,就以---ADF的升級計劃來說,改成單egine 的可行性和成本高不高呢???(像F20一樣). ADF的機體改良的可行性又如何呢???
to acetw:
---IDF可以考慮F404
雙發的好處是如果一個引擎壞了還有一個可以飛回來單發不行雖然耗油但安全上較有保障
但以現在來說,燃油就不夠了,改成更大出力的F404來說...起飛後是不是就準備要降落了??而且機身的變更是不是更大了呢???
TO 曾公:
那engine的變更來說的話...你贊成F1088,F100或是acetw的F404呢???


NO:186_17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16 18:3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F-CK-1的尺寸頂多比F-5E/F大一點點而已
想要裝新型式的發動機前
先考慮耗油量及推重比

NO:186_18
Imshi  於 2003/03/16 18:3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TO LUKE:嗯...我知道...如果用加大10-15%機翼和F100-PW-220E的話...推重比,載重增加您覺得如何呢???而且又變成單engine,油耗也比較好吧...

NO:186_19
acetw  於 2003/03/16 19:2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F404不是我說的啦!我根本就不贊成再大改IDF…

NO:186_20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16 23:4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F-CK-1機身直徑只適合TFE-1042-70或TFE-1088
要換F100-PW-229
不如買F-16 Block20

acetw
我知道這不是你提的,是布蘭妮小妹妹提的......


NO:186_21
Imshi  於 2003/03/17 01:0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IDF已無升級的必要和空間,因為不會比F16好...所以是ROCAF和IDF...我倆沒有明天???
那如果下一代的戰機買不到的時候,而且老美也不肯再賣F16時...IDF不升級又變成了是一個決策上罪惡了...台灣的下一代戰機評比我看要放在幻想空間了...哎...

NO:186_22
小滬尾  於 2003/03/17 01:1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IDF已無升級的必要和空間,因為不會比F16好...所以是ROCAF和
IDF...我倆沒有明天???

不會啊﹗之前有提到一些空戰能力提昇及特殊打擊載台﹐台灣要是玩空射巡弋飛彈﹐
不要懷疑﹐就只有IDF可發射

>那如果下一代的戰機買不到的時候,而且老美也不肯再賣F16時...IDF不升級又變成
了是一個決策上罪惡了

台灣還是很多人沒看到當時817公報下檯面的運作﹐老美不賣F16時﹐卻給了IDF﹐所
以他要是沒辦法賣一代的戰機時﹐如果不是F-35在台授權生產﹐就是ADF會出來
台灣軍備的生死的確掌握在美國人手中﹐美國人要台灣死﹐台灣早就掛了﹐不會到
現在這情況
美國人以後會不會出賣台灣﹐說不會太天真﹐說一定會算有點天真﹐因為這要從生
意的角度來看﹐萬一美國完全把台灣賣給中國﹐以目前的能力﹐還是有幾招可應付﹐
很難看而已﹐不過為了生存﹐也沒辦法﹐也不是這欄的重點


NO:186_23
acetw  於 2003/03/17 02:0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台灣要是玩空射巡弋飛彈﹐不要懷疑﹐就只有IDF可發射

引進F/A-18E/F再來加掛自製武器可能是比較實際的方法。空射巡航飛彈…唉,如果飛機的掛載量不夠大,或者沒辦法空中加油,那還是老實一點,改玩陸射或潛射(學以色列)比較實際…


NO:186_24
HOTARU  於 2003/03/17 02:2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既然老美都肯讓你改武器,為何捨現成的F-16就F-18?
白花大錢買個同等級的東西,這才是最不實際的做法.真有那筆預算,拿來提升F-16與IDF還更有數量優勢.

NO:186_25
小滬尾  於 2003/03/17 02:24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唉,如果飛機的掛載量不夠大,或者沒辦法空中加油,那還是老實一點,改玩陸射
或潛射(學以色列)比較實際…

陸射看來會是我國的主流
至于IDF的掛載量不夠大,且沒辦法空中加油﹐最可行的還是來個適形油箱﹐掛2個
800KG等級的CM的烏龜機種吧


NO:186_26
小毛  於 2003/03/17 02:44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同志請勿喪志,幻想空間大門永遠為大家開放! :P (笑)

世人何需執著於名相之爭?只要能保衛台灣的就是好的裝備,叫不叫IDF又有何關係?

政府一直喊著財政困難財政困難,任何方案應當要考量實際效益,雙發換成單發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值不值得?假如花了台幣五百億台幣來研發單發的經國號,作戰效益或許可以提高20%,但花個五十億來研發更好的電子裝備(如雷達與紅外線預警/反制,頭盔瞄準器)與匿蹤塗料,作戰效益說不定可以提升10%,值不值得為了多那百分之十多花十倍的成本?更何況單發經國號研發出來後還要重開生產線,試問又要花多少錢生產幾架?

固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資源有限的時候反而更應該思考效益的問題.如果擔心因為武器都是外購而使得國內研發能量逐漸喪失,何不鼓吹政府做一些較小但是比較容易看出成效的改進專案,台灣的強項不在飛機引擎工業,花十數年數千億資金研發發動機,可能還只能作出上幾代的發動機技術,倒是電子資訊工業基礎雄厚,可能兩三年的苦工,十幾億的資金投入,如作戰系統,電子反制,飛彈等等都可以有不錯的成果.每年的一些小進步,時機成熟時很多事情就可以水到渠成.

像是現在就應該催促政府促成F-100,M-53等發動機全部在國內維修,當發動機所有零件都可以自製的時候(可能需三到五年),不但不怕斷了後勤能量,還可承接所有東亞的F-16發動機維修業務,小賺一番,而且如果此等發動機摸熟了,日後想要獨自生產或是要獨自進行性能提升也比較有可能,即使不進行性能提升,日後要引進其他先進發動機也才不會造成太大的技術斷層.只要每年都有進步,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的.

外購固然可能會造成國內研發能量的喪失,但若主事者能堅定立場,未嘗不能在爭取外購的同時也爭取授權生產,讓錢花的更有價值,不但獲得了裝備,也獲得了部分技術,以作為日後更進一步研發的基礎.

試想,如果真的日後台灣可以爭取到F-35或是F-18 E/F亦或是F-16 Block 60等可以授權生產百台,您還會堅持一定要再將IDF改成怎樣怎樣嗎?授權生產的算不算國產?呵呵!

持續不斷小小的研發,讓台灣的強項越來越強,誰知道台灣就做不出來比以色列巨莽系列短程纏鬥飛彈更厲害的飛彈?誰知道天弓ATBM就一定比愛國者三差?說不定天弓四還有人想要排隊跟台灣買! (笑)

台灣有不少LCD產業,也有不少外銷用作軍事用途,表示台灣產品與製造實力有一定的水準,何不考慮先讓國產武器進行玻璃化人機介面?讓一些陰極射線管的顯示器先改成液晶顯示,重量說不定還可以少個一兩公斤,體積縮小後說不定還可以塞個電戰模組子系統,

天弓天劍雄風等飛彈開發出來應該都有十年以上,這十年來電子技術又進步了不少,何不花點錢想辦法讓導引或是尋標器等更小更輕更可靠更省電,或是利用每年的試射找出缺點,每年做一些改進?

金龍雷達雖然用了不少美國的技術,但是這麼多年來也應該要摸透了,採用更新的電子與數位技術來重新改良設計,說不定在天線不換的情況下,運算速度解析度與接戰能力都還可以倍增,體積重量還可以減少個1/3,卻可能只要投入一兩年的時間與十幾億的預算來研發.您說值不值得?

有很多很多的微縮化民用科技,台灣掌握的不錯,像是手持的PDA或是GPS,如果說雄風飛彈經過重新設計電路,改用更多的整合線路,使得運算速度與搜索能力可以提升,導引與尋標器所佔的空間還可以縮小,省下來的空間不但可以拿來增加射程,也有可能可以整合進民用精確度的GPS而增加不了多少成本(台幣幾千到幾萬),反正雄風飛彈本身就同時有雷達與紅外線尋標器,GPS誤差個五十一百公尺的又有何關係?尋標器還是可以做最後的確認,而且飛行途中還有可能作更多的轉折點或是有限地貌飛行.減少飛行途中被獵殺的機會.

總之,國防的錢要花的有效益(但也不能防弊所以不興利,嘻嘻),國防自主固然重要,但也不必無限上綱,選擇台灣的長處,以小投資獲得大成就,才是上上選.澳大利亞的國力也不見得強過台灣多少,還不是有一家小公司搞出了主動陣列雷達,還贏得了日後國際Meko巡防艦的合約!台灣不必樣樣都強,但是要挑幾樣自己有優勢的方向來努力,總有一天這幾樣會強到令人無法忽視!呵呵,與網友共勉之! :P

不過,如果老是選一些混蛋無恥的政客,不知道講了這麼多會不會有人聽進去並且去做!


NO:186_27
acetw  於 2003/03/17 10:5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既然老美都肯讓你改武器,為何捨現成的F-16就F-18?
>白花大錢買個同等級的東西,這才是最不實際的做法.真有那筆預算,拿來提升F-16與IDF還更有數量優勢

一,這兩者並不是什麼”同等級”的東西。F/A-18E/F的最大掛載量雖然只比F-16多了百分之三十三,但是它可是”內建”IDECM,和需要”外掛”ALQ-184的F-16相比,實際上還是高了一級。
二,兩者的作戰半徑差不多(考慮到在台灣會改燒JP-8,F/A-18E/F的作戰半徑應該會再長一點),但是實際上,因為台灣作戰環境的關係,F-16必須全程低空飛行,所以實際上作戰半徑可能四百公里都不到。F/A-18E/F受惠於匿蹤,相對的可以以比較高的航線接近目標區(尤其是空襲杭州灣或湛江之類的任務),作戰半徑實際上長得多。
三,F/A-18E/F可行伙伴式空中加油,F-16不行。這對南海的作戰任務很重要。
四,要加裝JHMCS在F-16上是所費不貲的事,對於一架中古戰機而言,成本效益可能不划算。
五,引進F/A-18E/F可以一併引進EF-18,這對於提昇台灣的打擊戰力而言十分重要,而且這是現貨,不用花錢再改。
六,執行BARCAP任務時,十枚AMRAAM/TC-2加上AESA雷達,可以提供有效的反巡航飛彈戰力,而就台灣戰機未來的空防任務而言,反巡航飛彈可能比反戰機來得重要(要攔截飛機,交給愈來愈進步的長程防空飛彈可能比較實際)
七,F414未來極可能會提昇百分之二十五的推力,所以就運動性能而言,F/A-18E/F不見得差。主翼的摺疊機構可以取消,起落架也可以減重,以進一步提昇性能。
八,F/A-18E/F本身就是航艦用戰機,再考慮到台灣的打擊能力需求,買這個比買STOVL戰機划算。
九,就自製而言,美方不太可能釋出F-35以上的戰機給台灣,F/A-18E/F比較值得爭取。


NO:186_28
mind1984  於 2003/03/17 11:0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台灣要是玩空射巡弋飛彈﹐不要懷疑﹐就只有IDF可發射
我認為如要發射空射巡弋飛彈,
最好是把C-130改裝成發射母機,
用來發射2噸重,射程長達1500公里的巡弋飛彈,
而且一次可以攜帶10枚以上.



NO:186_29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3/17 11:0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如此可引申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在沒的選擇(F/A-22, F-35, 或RAFALE SU4短期皆無法入手)情況之下,F/A-18E/F與F-16C/D BLOCK60/62究竟何者較適用於台灣??”

NO:186_30
VOR  於 2003/03/17 11:5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有人推銷超級黃蜂,我當反派推銷 F-16 ^_^

跟台灣一樣同時飛幻象兩千及 F-16 的希臘就選擇了
F-16 Block 52+ 。他們買的 F-16 就有 JHMCS。既然有人
買價格就不會糟到無法令人接受。肥蟲能用的武器
F-16 都可以用,想裝APG-80應該也沒問題。

最重要的是,如果F/A-18E/F 跟 F-16C/D 二選一是填補
戰力的短期方案的話,買F-16C/D 無疑有絕對的後勤優勢。
即使不把 Block 20 全部提昇,該機也會跟新的 Block 有高度
的相容處,飛行員訓練的轉換也較容易。價格方面 F-16
也多半較便宜。

台灣已經有四種戰機了,如果能用 F-16 替換 F-5 簡化成
兩種絕對好處多多,再引進肥蟲會很麻煩。

什麼空中加油、電戰機都是好優點。問題是﹕老美賣不賣
這些東西﹖


NO:186_31
flak  於 2003/03/17 12:0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如果F/A-18E/F 跟 F-16C/D 二選一是填補戰力的短期方案的話,買F-16C/D 無疑有絕對的後勤優勢。
拿F-16 Block60來打超級蟲絕不遜色。
超級蟲為了航艦起降犧牲太多了,犯不著陪美國海軍花錢。

NO:186_32
VOR  於 2003/03/17 12:1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偶加減都加錯 ^_^
4-1 不等於 2

超級肥蟲號稱比原型蟲有 13%-25% smaller area of vulnerability
但它的匿蹤性真的有比 F-16 好那麼多﹖


NO:186_33
flak  於 2003/03/17 14:1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但它的匿蹤性真的有比 F-16 好那麼多﹖
空機是有,但掛上武器後?很令人懷疑

NO:186_34
acetw  於 2003/03/17 16:3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超級蟲為了航艦起降犧牲太多了,犯不著陪美國海軍花錢。

台灣不用那些東西(但還是要尾勾)

>空機是有,但掛上武器後?很令人懷疑

老美宣稱”掛上攻陸武器後,比C/D型提昇六到十倍的生存性”,至於實際上多好?不知道。不過,如果是攻擊杭州灣或湛江,可以選擇稍微偏東的航線遠離監視,加上有限的匿蹤加上距外干擾,應就足夠達成實質上的匿蹤。


NO:186_35
sohonor  於 2003/03/17 17:2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如此可引申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在沒的選擇(F/A-22, F-35, 或RAFALE SU4短期皆無法入手)情況之下,F/A-18E/F與F-16C/D BLOCK60/62究竟何者較適用於台灣??”

A:我投F-16C/D BLOCK60/62一票 !


NO:186_36
flak  於 2003/03/17 17:24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加上有限的匿蹤加上距外干擾
目前光纖拖曳誘餌的最大資助者就是美國海軍,美國空軍本來要幫B-1買玩具的,最近退出。

NO:186_37
阿里不達  於 2003/03/17 17:28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補充參考

F404的直徑與全長,分別比TFE1042約長10公分及一公尺
一具F404重約一千公斤,要比一具TFE1042約重四百公斤
兩具TFE1042的推力,要比一具F404高一些些
~
(詳細數據全部沒記清楚^_^||)


NO:186_38
acetw  於 2003/03/17 18:0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目前光纖拖曳誘餌的最大資助者就是美國海軍,美國空軍本來要幫B-1買玩具的,最近退出。

SO?需要ALE-55並不表示匿蹤對增加生存率沒用啊?就算匿蹤不足以讓對方看不見也一樣。

BTW,老美B1的改進項目已經改成如何掛一堆JASSM(據說要延長射程到超過七百公里),可見匿蹤是夠用就好,距外武器、電戰、航程、匿蹤的平衡搭配比較實際。而F/A-18E/F是可以掛SLAM-ER的…


NO:186_39
河東  於 2003/03/17 18:28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台灣如果要再買新戰机的話,如果沒有匿蹤能力的話,最好還是不要買了。
要買就買F35。因為台灣的經濟力十分有限(相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大國),
買軍火不能三五年就換一代,無終止的升級會使台灣經濟很快枯竭。

中國的軍力在未來十年將會躍進式的發展。中國軍方一直認為,以陸制空,
以海制空是代价小,成效高的方式。就是說,用長程的地空、海空飛彈來
壓制飛机,比用飛机對抗飛机更划算。現在中國布置在福建沿海的長程地
空飛彈已經能有效壓制海峽上空的台灣戰机,台灣戰机只有在東岸才是安
全空間。但如果中國海軍的神盾艦成軍,在台灣海峽的兩端布置四至八艘
神盾艦,則台灣四周都在中國長程面空飛彈控制之下,以台灣有限的電戰
能力(相對美國而言),如果沒有匿蹤戰机,台灣空軍的戰力必將大打折扣。


NO:186_40
小毛  於 2003/03/17 18:3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嗚,網路上各位大大沒有人要捧經國號的場,大家都喜新厭舊啦! :P
經國號大概只能當廢鐵買了! :P

這一欄是討論IDF性能提升與定位,現在變成在討論下一代戰鬥機要外購哪一款了! :P


NO:186_41
Imshi  於 2003/03/17 18:3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to 阿里不達大大:

要用F404的設計的話,燃油不夠的情況是不是會更嚴重呢???而且我看有下列缺點:1.獲得性比F100低. 2.修改的幅度會更大 3.重心的分配會出現問題...我看用的錢會比買正宗F-18E/F高. F404一具的推力大約是18000LB, 而一具F1042大約是9500LB上下...


NO:186_42
Imshi  於 2003/03/17 18:4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謝謝小毛大大提醒大家導回正題...現在每個人都很樂觀地在決定買F16 B60, F18-E/F或是F35甚至是F-22...但是everybody...沒有IDF 那來的F16(當然M2000-5也有功勞)...
我台灣要先有自己的升級能量和未來的規劃才有軍購的本錢.不然在內(立法院)外(老共)憂患之下,什麼都買不到...
回題...我想ROCAF未來最好不要有超過二種以上的一線戰機(後勤和$$),以此討論1.IDF的升級和F16升級...或者是M2000-5吧...2.那未來型的機種也以這個方向來討論...例如以F35取代IDF-1 or ADF, Rafal來取代F-16...
就這兩個方向...好嗎???不然離題太遠又變成大家來抬槓了..呵

NO:186_43
VOR  於 2003/03/17 19:5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下列是「VOR不負責任亂花錢計劃」的時間表 =p

2005 - 2010
•訂購F-16 換 F-5
•F-16 換裝 Link 16
•新的預警機到位後逐步提昇四架 E-2T 為 2000 標準
•開始測試 ATBM
•增購誘餌及爭取 smart ordnance
•開始研發及整合新攻擊武器
•提昇野戰防空能力
2010 - 2015
•立刻增購電戰機
•F-CK-1 C/D 開始服役,部份改成教練機。
一半做為搭配紅影的空優型,一半做為攻擊機。
•將成熟的衝壓科技運用在各種不同的飛彈上。
•訂購 Rafale 兼賣Mirage2000
•部署 ATBM 並研發下代 SAM
•進一步提昇已建構的 C4ISR 系統
•啟動新太空計劃
•新F-16 服役
•無人偵察機服役,搭配已有的 RF-16
•戰機配備適當的新大型油箱
•增購運輸機
2015 - 2020
•部份Rafale 開始服役
•Rafale 加裝資料鏈
•研發新無人機
•盡力取得加油機
•爭取 JSF
•部署新代空防系統並整合到C4ISR
2020 ~ ?
•買 JSF 取代 F-CK-1 C/D
•將剩餘的F-CK-1 C/D 改成教練攻擊機。
•將部份舊型F-16 改成偵察機搭配 UAV。
•啟動下代新太空計劃
•新無人機服役

––––
簡言之﹕做夢﹏

想做的事很多,問題是沒錢呀﹗


NO:186_44
acetw  於 2003/03/17 22:0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中國軍方一直認為,以陸制空,以海制空是代价小,成效高的方式。

這句話可以去跟在貝卡山谷被狂K的敘利亞人講去。沒有有效的空中兵力,什麼以陸制空、以海制空都注定要失敗的。就算神盾也一樣。


NO:186_45
小滬尾  於 2003/03/18 02:2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就是說,用長程的地空、海空飛彈來壓制飛机,比用飛机對抗飛机更划算。現在中
國布置在福建沿海的長程地空飛彈已經能有效壓制海峽上空的台灣戰机

那麼我國部署在西岸﹐離島的TK2﹐不就是更能有效壓制海峽上空的中國戰机﹖﹗
射程與接戰數量還比S300PMU1更大耶

>但如果中國海軍的神盾艦成軍,在台灣海峽的兩端布置四至八艘
神盾艦

真的成軍再來這唬濫好嗎﹖﹗
幫個忙﹐提昇一下自己的程度﹐好嗎﹖﹗



NO:186_46
HOTARU  於 2003/03/18 03:51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但是河東網友說的第一段卻是很中肯的,我個人也同意這段的主旨:

>台灣如果要再買新戰机的話,如果沒有匿蹤能力的話,最好還是不要買了。
>要買就買F35。因為台灣的經濟力十分有限(相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大國),
>買軍火不能三五年就換一代,無終止的升級會使台灣經濟很快枯竭。

不過,未必匿蹤性能的要求就是一切,RAFALE這種等級的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NO:186_47
布蘭妮  於 2003/03/18 11:1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其實就台灣的環境來說戰機只要有部份匿蹤能力即可最主要是戰力的提昇
因為1.沒錢買新機2.海峽兩岸各式各樣的對空雷達就算是F22也不知能匿多少蹤

NO:186_48
TG2000  於 2003/03/18 15:26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給Imshi兄:
...沒有IDF 那來的F16(當然M2000-5也有功勞)...

↑↑
個人認為IDF純粹是老美為了規避817公報限制,屬檯面下交易的產物...採購F16成功亦只是國際情勢改變加上老布希為了拼經濟的結果〈老法虎視眈眈,再不賣就沒機會了〉 ....IDF不是台灣自己搞的出來的,沒有老美暗中資助,就沒有IDF...


NO:186_49
Imshi  於 2003/03/18 18:4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TO TG2000:

我了解而且贊同你的想法和意思.但這並不表示--F16和IDF是一樣的.有些事是有做就有--像自有技術,這是你買150架F16所沒有的.沒有自我研發也沒有IDF呀...細不細呀...在未來的戰機方面,如果我們可以study 匿蹤技術,F35的獲得也比較容易...


NO:186_50
JSLIU(LIU)  於 2003/03/18 20:21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 這一欄是討論IDF性能提升與定位,現在變成在討論下一代戰鬥機要外購哪一款了! :P

因為這是軍武迷較多的討論, 討論太深會失去趣味性,
反正也快變成軍購幻想空間了.

> 個人認為IDF純粹是老美為了規避817公報限制,屬檯面下交易的產物...

IDF 沒規避什麼限制, 817公報是限制對台出售攻擊性武器, 只能出售防禦性武器,
IDF 在設計時, 美方限制其航程需與 F-5E 相當, 對地攻擊力不得超過當時的 F-16.

> IDF不是台灣自己搞的出來的,沒有老美暗中資助,就沒有IDF...
^^^^
Database 使用費以及各種器材與費用是台灣出資, 不是老美出資.
實際上是當時美國政府阻撓一些過程, 而美國的公司想賺這筆錢, 幫我們排除一些困難.


NO:186_51
阿里不達  於 2003/03/18 21:1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to 阿里不達大大:
要用F404的設計的話,燃油不夠的情況是不是會更嚴重呢???而且我看有下列缺點:1.獲得性比F100低. 2.修改的幅度會更大 3.重心的分配會出現問題...我看用的錢會比買正宗F-18E/F高. F404一具的推力大約是18000LB, 而一具F1042大約是9500LB上下...

嗚....不是我的問題變成我的問題,這是不然你要怎樣小姐的主張.....||^_^||

若IDF真要換F404,裝兩具的修改幅度,會像F-18C/D變E/F
那樣漢翔會很快樂,但軍方會很不快樂

若只使用一具F404,機身小改還可以裝得下,而IDF也能減肥200公斤,
有助提高推重比及載重,至於成本

TEF1042一粒售價台幣38,977,819元(3千8百萬台幣)
F404我不知道,不過F100-PW-220一顆是600萬美元(空軍交易時的價錢)
所以F404的價錢介於之間
另外IDF一尾的售價是台幣625,669,195元(6億2千5百萬台幣)

這樣的成本效益,我也不知道軍方是否會認為有價值....^_^||

至於燃油效率,我印象所及TEF1042是名列後茅的(所以一直依稀記著)
既然兩具TEF1042大致等於一具F404的推力,則使用一具F404的IDF油耗表現反而會改善

IDF最初的夢中情人本是渴望F404的
不過人家阿美不爽牽成~哈哈



NO:186_52
vor allem  於 2003/03/18 21:2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IDF 怎麼提昇早已有很多討論。官方的東西限於機密及
這裡網友毫無影響力,所以也沒什麼討論。
所以大家才隨便扯 ^_^

真要討論的話確實還有空間﹕第二次提昇計劃。
戰機最多用個三十年。七年的 C/D 計劃完成後還有一個
十年可以做為研究,但屆時是否還該花大錢﹖
恐怕值得商榷。

之後的改良應該會以漸進方式小部份提昇…


NO:186_53
Imshi  於 2003/03/18 21:3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to 阿里不達:

--只使用一具F404,機身小改還可以裝得下,而IDF也能減肥200公斤,有助提高推重比及載重
這樣推力又是回到了18000-20000LB...這樣的推力好像沒有提升吧...就算提升到了25% 到了25000LB,也只達到了F100-PW-220的程度而已. 而且別忘了F100還有229或更好的等級...所以我還是堅持F100...歹勢啦...又兔你一次...
上次的引用...很抱歉回錯人了...


NO:186_54
阿里不達  於 2003/03/18 21:34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補充

1.F100比F404的尺寸還大
2.F-18E/F是使用F414~
F-18E/F與F35都是卡車,平平是卡車,我覺得只要買一種就好了(你會選哪台)


NO:186_55
布蘭妮  於 2003/03/19 11:1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IDF最初的夢中情人本是渴望F404的
不過人家阿美不爽牽成~哈哈

跟瑞典的獅鷲戰機好像


NO:186_56
TG2000  於 2003/03/19 11:5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謝謝Imshi兄指教!!
...沒有老美暗中資助,就沒有IDF...

>>我所謂的〝資助〞是指技術援助...不好意思造成誤解...
漢翔與中科確實在研發IDF上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擁有IDF並不是老美賣F16的理
由....因為IDF的關鍵技術掌握在老美手中,老美不點頭,你就造不出一架完整的IDF...

>>台灣研發的各型武器往往帶有濃厚的美國味...這說明什麼??技術來源應該沒有爭議吧.....


NO:186_57
ryan2181  於 2003/03/19 12:0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IDF不是台灣自己搞的出來的,沒有老美暗中資助,就沒有IDF...

該說是默許....不過也是府(白宮)院(國務院)不同調.....


NO:186_58
Imshi  於 2003/03/19 19:3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謝謝ryan2181的指教,但是如果我們都沒有任何規劃的話,我們怎麼知道老美會不會給我們這些技術呢???下一代的戰機研發還是要靠老美.但我們要先規劃,不要亂買一通,買到連老美都在抱怨我們買武器都沒有思想.
如果我們有想法,可以作的話...再來看看有那家大公司可以遊說,以取得我們要的技術...不管外購或是自製都一樣....

NO:186_59
JSLIU(LIU)  於 2003/03/20 13:01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IDF 怎麼提昇早已有很多討論。官方的東西限於機密及
>這裡網友毫無影響力,所以也沒什麼討論。
>所以大家才隨便扯 ^_^

有些人並不是隨便扯, 譬如板主說的: 在台灣能空射巡弋飛彈的, 也只有 IDF.


NO:186_60
vor allem  於 2003/03/20 14:1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我今天在 BBS 連線站上看到一些頗有趣的東西,也就是由轉載孤獨俠兄於二千年在
外獨上發表的「航發中心廠前的銅像」所引發的一些台灣航太工業的爭議。文內有些
跟 flak 老大意見不同之處,也有很多人對於政府的態度不滿。

比較奇怪的是,我注意到﹕
有不少人討論到七十億的 C/D 計劃而嫌經費太少。

或許經費真的發的不夠多,但有些人的言下之意是,這七十億搞不出什麼東西來,
只能給漢翔發發薪水。這就令我感到非常疑惑。

我以為,這七年計劃應該不是完全要漢翔自己搞出一堆新東西再大改,而是修改部份設計、
並發包透過外來的技術提昇航電。換句話說,漢翔做的主要是整合及部份自行開發的研究。

那麼,七十億怎麼可能會沒用﹖翔昇計劃只是載台修改部份,武器的改良歸在其他計劃內。
據媒體當時的報導,主要項目為﹕
•戰機內燃油增加
•天劍二型飛彈改為滑軌發射
•飛行操控軟體規畫設計
•提升雷達電子反反制性能
•提升航電系統
•機體增加空中加油能力
•整合型慣性導航暨全球定位導航系統INS/GPS設計等

以 F-16 MLU 計劃為例,一九九一年的 R&D; 合約為 $331 million 美金,
也就是約一百億台幣。該計劃包括﹕
•APG-66 (V)2 radar capable to fire BVR AAM
•new Texas Instruments Modular Mission Computer
•revised cockpit (night vision goggles compatible, two MFD)
•digital TERrain PROfile Matching (TERPROM) / GPS
•improved data modem
•helmet-mounted display
•Forward-Looking Infrared (FLIR) system,
•expanding the chaff/flare dispensing system,
•improved AN/APX-111 IFF
•provision for microwave landing system.
•wide angle HUD
•Further software upgrades to support PGM and advanced AAM

F-16 MLU 的一百億當然比翔昇七十億超出很多,然而他們
改的也比較多項。例如MLU 雷達就應該會佔很多的經費,
而我們的 F-CK-1 已有 AIFF,沒要裝FLIR 。

這樣算一算,再糟也能完成一半以上的航電提昇研究吧﹖我實在不懂。


NO:186_61
vor allem  於 2003/03/20 14:3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有些觀點小的真的是受教了,特別是 Zenobia 老大的觀點。
像我這種功力不夠的人還是欠缺知識 ^^

有興趣的人可看﹕
http://bbs.openfind.com.tw/cgi-bin/x_list?BOARD=tw.bbs.rec.weapon&DISPLEN;=15&NO;=1&SORTBY;=0&VAL;=923583468&PAGE;=1


NO:186_62
mind1984  於 2003/03/20 15:1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的確很扯,光下面這一句就是大問題了,
>>研發就是砸錢,做不做得出來、有沒有市場才不管。
這樣公司不倒才有鬼!

NO:186_63
flak  於 2003/03/20 15:46
一點感想

研發從來不是,也不會是吃角子老虎遊戲。
研發成功與否,的確帶點運氣的因素,但起碼也是需要經驗與天分的撲克牌遊戲,不會是純粹機率的吃角子老虎。
即便是玩吃角子老虎,對自己的荷包稍微有點珍惜的人,也知道要挑台常常中獎的機器,而不是用玩樂透的方法去玩。這就是市場評估,這就是風險評估。
就算是玩吃角子老虎,對自己的經濟有點瞭解的人,也知道輸了多少錢之後就要認賠殺出,而不是無止盡地當火山孝子。這就是損益評估。
回到IDF,IDF在幾年前出現的?1980年左右。過了這20年,漢翔究竟跳出IDF的窠臼多少了?0還是0.1?然而,這裡頭的工程師幾乎都累積了10-20年的年資,這個企業體的人事成本不斷增加,技術成長幾乎是零,市場急速萎縮,任何有點頭腦的投資者都必須在10年前就認賠殺出,為什麼國家就不用?
NG搞了個F-20,元氣大傷,終究退出戰機市場。幸好轉投資成功,在航電領域購併整合成為美國目前最大的航電廠。這是運氣?國家的栽培?還是對投資者的資本負責?
有人會說,自製武器,才能確保後勤不依賴外人。好吧,那我們就靠65步槍建立完整的自主國防好了。沒有美國人協助發展,IDF當年根本飛不起來。伊朗當年買的美國武器,在沒有美國人的後勤協助下,照樣飛得起來。建立完整的自主工業,是19世紀的經濟思維,但現在21世紀的思維是自由市場,只要有錢,哪怕沒有武器可以買?
即便是槍桿子立國的以色列,今天仍然要底下的國防廠商自尋生路,國家可以投資一些,補貼一些,但作不出來的東西沒人要,就等著減薪裁員。今天中科院就是過得太爽,沒有現實壓力,沒有競爭,好幾年賣不出武器,中科院還是好好的,裡面的人也還是好好的,每年照常依公務員調薪,不求變化,也不需變化。有一天這種生物體被自然界淘汰究竟該怪別人不給它溫床,還是該怪自己?

中科院的出生,是因為當年國民黨要核彈,美國人不給。
中科院的成長,是因為美國人為了安慰國民黨,把飛彈戰機技術移轉過來。
中科院的沒落,是因為美國人覺得現在可以賣現貨,所以不需要再賣技術了。
中科院成也是美國人,敗也是美國人,從來就沒有成為許多人想像中的「自主」過!


NO:186_64
小滬尾  於 2003/03/20 17:3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去BBS看了一下
很誠心地說
可能有些朋友對本版有些誤會了
有的看法或許看來有些單一﹐但若有不同的看來﹐只要有理﹐除了大家受教外
交織出來的火花也是絢麗無比啊

看到Zenobia兄的SBIR﹐委實會心一笑﹐這個SBIR曾讓個人能養家活口﹐美國很多怪
異的ideas就是靠這個誕生﹐有很多誕生後夭折﹐但也很多因此鯉越龍門﹐雖說與市
場導向有些違背﹐但有股很重要的精神﹐就是提供民間有個良好參與的環境

談到之前中科院與工研院的一些問題﹐中科院個人不知﹐工研院的一些情況略有所
聞﹐朋友有時也是垢病其一些保守心態﹐其開發的技術還是參考現有市場為主﹐如
同TIGER2000的情況﹐理論上而言﹐漢翔採取比較保守實在的做法﹐提出一個我方較
能掌握的產品﹐但對經費有限的空軍而言﹐該產品或許可靠﹐但已沒有那個需求

中科院與工研院的一些問題可能是先天結構上問題使然﹐畢竟這非私人企業﹐很多
事不一定能放手幹﹐但很有趣的是﹐從那出來放手幹的人﹐通常都事業有成﹐個人
很贊成把SBIR那套用在台灣﹐只不過﹐我國一些人要有一個觀念
那就是﹐當你打算賺多少時﹐先問自己﹐自己覺得可以賠多少


NO:186_65
阿里不達  於 2003/03/20 19:41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不管中科院是否只是傀儡,技術輸入的窗口,
或百年後回首的南柯一夢
他的價值絕對無可否定

中科院的存在,是台灣畸形外交處境的產物
如果台灣將來不能掙脫這樣的宿命
中科院永遠就是台灣自保的最後防線

賺錢只是自製的附加價值,就算是火坑,錢坑也必須咬牙

觀照中科院的成就,至今不過三十年,成績也算亮眼

若將時間的架構放到一百年的時程中
把他當成小學生來期望他長大,也許就會多一點溫情
少一些苛責或悲觀,而為他的步伐感到驕傲


NO:186_66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3/20 19:56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小學生的驕傲.............

>>台灣漢翔公司表示絕對有能力承製中華民國空軍下一代戰鬥機
>>2003-03-20
>>
>>  台灣20日消息:來自中華民國軍方上曾的消息稱,漢翔公司董事長黃榮德昨天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他們絕對有能力承製中華民國空軍下一代的先進戰機,他同時強調,下一代戰機的研製仍須視空軍的需求而定。
>>  
>>  黃董事長指出,飛機的壽期平均在十五年左右,他在擔任空軍副總司令期間,空軍內部對於下一代的戰機,曾有過思考與討論。他認為,下一代的戰機,應該具備短場起降、隱形及視距外的接戰能力,而漢翔在飛機的研製上,已有經國號戰機的良好基礎,因此,研發下一代戰機,不是問題。
>>  
>>  黃董事長強調,漢翔具備了下一代全機的研製能量,包括設計到製造的整個流程,不過,未來的發展,仍須視空軍的需求而定。


NO:186_67
Zenobia  於 2003/03/20 20:5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的確很扯,光下面這一句就是大問題了,
>>>研發就是砸錢,做不做得出來、有沒有市場才不管。
>這樣公司不倒才有鬼!

美國就沒倒,他就是這樣搞的;所以前面就說我們不可能抄美國的作法。


NO:186_68
Zenobia  於 2003/03/20 21:0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Flak 你講的研發已經不是我在首篇講的、以及大家都希望有的突破性、革命性
的研發,那已經是知道自己沒錢之後限制風險和成本的賭法,所以我說你倒因
為果,限制風險是因為沒錢,不是研發就要限制風險。美國錢多,風險幾乎不
用考慮,才能玩中大獎機率最低、但是大獎賠率最高的吃角子老虎。

其他的等會兒再講。


NO:186_69
Zenobia  於 2003/03/20 23:5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這裡先回小滬尾兄,因為其人在國外,對國外環境比較了解;先了解一下
國外的真相,才知道國內能不能照國外的作法。

我原來不在這裡討論,除了當時剛好沒什麼時間外(這兩天大家都人心惶
惶,才能趁機偷懶),這個問題牽涉層面廣、又常有個人因素參雜在內,
通常是講了半天也跟沒講一樣。這次在連線版貼,是看到幾位在國內這些
「圈內人」,替他們說說話。當然這些有在上站的前輩,還是年青一輩跟
你我差不多的年紀,也不太會是那種競爭力低的米蟲。

至於 SBIR ,小滬尾兄既然領過,就知道這玩意兒以美國政府角度來說,
實際上的投資報酬率有多低。而且 SBIR 要成功,除了錢之外還要再加上
兩個要素:一個充滿技術人才和設備的環境,和一個肯不計利益或代價去
追求自己夢想的社會。不然根本沒人肯報名申請、或申請的人都生不出新
點子還是一樣。

今天看到中研院或工研院跳出來的人都很有成就,是不是等於這些人學校
一畢業後就敢於自己創業呢?如果不是,他們直接進了私人企業後還會出
來嗎?真的出來後,他們會前瞻性的去追求新點子?還是直接選擇短期(
五年內)有市場的?更別提如果沒有其他人競爭,那這些人只是跟中科院
一樣壟斷而已。我自己不認為 SBIR 在臺灣會成功,因為需要成功的三者
俱缺;真的玩玩看也沒什麼不好,不做不錯,凡事總要試了才知道,只是
大家要有失敗可能性極高的心理準備,不要還沒開始做就在那裡幻想成果
豐碩。

去做點事,晚點再來偷懶講一下。


NO:186_70
flak  於 2003/03/21 00:04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所以我說你倒因為果,限制風險是因為沒錢,不是研發就要限制風險。
不懂,現實的情況就是沒錢,所以沒錢應該是所有決策的前提,所以沒錢當然是因,限制風險也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事實上,任何投資都有風險,研發「當然」應該「跟著」限制風險,而不應該獨立於風險管制體系之外。

NO:186_71
小滬尾  於 2003/03/21 01:36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而且 SBIR 要成功,除了錢之外還要再加上兩個要素:一個充滿技術人才和設備的
環境,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小弟曾看過就是靠自己的雙手﹐簡陋設備﹐及豐富的知識而起家的CASE
充滿設備的環境的看法應該是用在學校比較適合﹐或許在外﹐一般產業無一些先進
昂貴的設備﹐但從實習中得取的idea﹐卻是非常寶貴的

>和一個肯不計利益或代價去追求自己夢想的社會。不然根本沒人肯報名申請、或申
請的人都生不出新點子還是一樣。

這也是如同個人之前所說﹐想賺多少﹐得先問自己要賠多少
以目前而言﹐台灣已有不少數從美國回來﹐經歷不少SBIR情況的人員﹐這些人或多
或少都有些在台灣沒有的經驗﹐而且也受過個充滿技術人才和設備的環境的洗禮﹐
真的是可以玩玩﹐個人看法是﹐真的可以玩玩﹐台灣很多人缺的是錢﹐可能只要有
些經費﹐至少可以做出一個讓投資人有興趣的原型﹐其實台灣還有個有趣的環境就
是﹐在成本控制方面﹐作得比美國嚴格﹐在這種環境下﹐由於台灣人比較會精打細
算﹐這些受SBIR補貼的成功率可能會樂觀些



NO:186_72
Zenobia  於 2003/03/21 01:3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因為研發就是要冒險,是以成長自己能力為目的投資;冒的險越大,成長
的程度自然也越大。所以真正高成就的研發,必須是冒險程度越高越好的
。研發基本意義就是必需自找麻煩冒險,跟以獲利為出發的風險限制正好
是反方向的。要去管理風險,就是沒錢,也已經畫地自限、限制自己研發
的成果了。

當初要講這個,主要還是強調錢決定我們能冒的險,也就限制能得到的成
果,這個不管中科院裡面都是 Skunk Work 級的有效率又有能力的高手,
還是現在這樣龍蛇雜處的環境都一樣。事實上,美國這些研發環境裡也是
龍蛇雜處,不是你想的那樣大家都很精實;我在 GE R&D; 工作的朋友也常
週五提早下班,而一些小企業也是每天忙其實只是在忙 proposal 到處丟
,只是美國人有的是錢,人家大部份的蛇又比我們的蛇凶猛,更別提龍了

套句我朋友講的話,一份人家付錢給你去花錢的工作,還有什麼比這更好
的工作?研發就是這樣,灑錢養食客;沒錢而收食客時還要面試的,那個
每天不做事、老在唱歌的傢伙早被刷掉了。


NO:186_73
Zenobia  於 2003/03/21 01:5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而且 SBIR 要成功,除了錢之外還要再加上兩個要素:一個充滿技術人才和設備的
>>環境,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小弟曾看過就是靠自己的雙手﹐簡陋設備﹐及豐富的知識而起家的CASE


我說的是大環境, SBIR 自己為了控制成本通常不會搞太昂貴的設備,但
是有些計劃還是非要一些資料或設備,這種計劃有時可以有 Government
Fournished Equipment 來補助,在下就爭過一個有補助 J79 兩、三臺的
案子,這樣的事情在我國國內還不存在或很難發生,當然也就限制了一些
SBIR 的成功性或可行性。

至於說成本管理,我們確實有點優勢,但是說實在的 SBIR 大部份的成本
還是在計劃本身的風險上,能得到的便宜恐怕有限。


NO:186_74
小滬尾  於 2003/03/21 02:16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但是有些計劃還是非要一些資料或設備,這種計劃有時可以有 Government
Fournished Equipment 來補助,在下就爭過一個有補助 J79 兩、三臺的
案子

太偉大了﹐小弟所玩的﹐都是窮人玩的把戲﹐幾乎是車庫級的﹐老兄的情況﹐小弟
想都不敢想

不過﹐我們的切入角度有些不同﹐因為小弟主要是玩窮人的把戲﹐所以常想﹐要是
我有這些錢﹐在台灣﹐很多料件便宜﹐甚至還可弄到一些盜版的ANSYS﹐或其他軟體﹐
幾個朋友﹐應該可以搞得嚇嚇叫﹐這也是一點狂想

不過以前也接過其他公司委託的案子﹐有些設備﹐還真的要透過一些大學校支援﹐
而且作實驗時可以說是燒錢﹐個人目前也掌握些相關獨門功夫﹐但有人要是問小弟﹐
回台灣可以玩嗎﹖我會說﹐沒錢﹐沒設備﹐沒觀念﹐這種事我就會很悲觀﹐也可能
與老兄經營的案子類似

不過﹐也是因為小弟主要是玩窮人的把戲﹐所以比較傾向把SBIR擔任窮人爭取機會
的救星^_^


NO:186_75
Zenobia  於 2003/03/21 04:3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小弟沒那麼偉大,只是爭過,並沒有爭到,所以敝系還是只有兩臺 JT15D
和三臺 F109...~_~ 但是那個計劃還是讓一家小企業和學術單位得到了這
樣的設備,這就是美國和臺灣的差異。不能只看到美國的成果就去把方法
照抄,想著我們可以大躍進了。

換種作法嘗試看看沒有不妥,但是真考慮我們的資源和財力的話,真正要
做個產品出來,性能要超英趕美還是相當渺茫,最後又是比較貴的土雞戰
便宜又肥的洋雞的可能性大,必須要有這種體認。


NO:186_76
小滬尾  於 2003/03/21 05:3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但是那個計劃還是讓一家小企業和學術單位得到了這
樣的設備,這就是美國和臺灣的差異

的確﹐也完全能了解

>換種作法嘗試看看沒有不妥,但是真考慮我們的資源和財力的話,真正要
做個產品出來,性能要超英趕美還是相當渺茫

也應該說﹐台灣援引SBIR模式絕對是無法作出一些高層次等級的武器﹐如飛彈﹐飛機
更不要說了﹐在這方面的看法﹐個人還是只能做個聽眾

但如果是在一些小裝備上﹐提供一點經費﹐讓民間能貢獻腦力﹐總是會有些驚喜﹐
如之前報導神達的通訊設備﹐居然被CIA關心

或許有這點經費﹐一些航空愛好者可能設計出另類UAV﹐就算沒有以色列的水準﹐也可能發展出一套適合我國需求的系統﹐至少還可以協助海岸巡邏﹐或許功能有限﹐但在那種價格下卻可成便宜的好幫手


NO:186_77
Zenobia  於 2003/03/21 12:2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就是啦,真做出來 UAV 當然不能說不好,但是這種層級的技術先進程度
也不會比 Tiger-2000 高明到哪裡去,對整體國防工業的能力進步也自然
是半斤八兩。所以像 SBIR 這樣有系統的小企業研發補助,在美國以外的
其他國家幾乎都沒什麼規模或大成就的,因為大家也都缺乏美國能成功的
三要素。

了解小企業不是真的能解決問題的萬靈丹,就只有看其他選擇;所以我在
連線版舉了新加坡做例子。就現實情況來講,他們遠比美國接近我們,可
是我們沒看到他們的 DSTA 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東西;事實上他們也是除
了輕兵器外沒生出什麼自製的東西,唯一搞的自製飛機也就是像 Tiger-
2000 的 F-5S 。但是他們民眾或政府有在那邊哭夭說他們的 DSTA 爛嗎
?沒有。


NO:186_78
flak  於 2003/03/21 12:4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但是他們民眾或政府有在那邊哭夭說他們的 DSTA 爛嗎?沒有。
他們民眾甘願當冤大頭,不表示我們也要一樣。
與其舉新加坡為例子,不如舉日本。日本國防產業為了追求自主砸下的資本與時間遠超過台新兩國,轟轟烈烈搞了這幾十年,搞出「自主」國防體系了嗎?沒有,在部分領域上有卓越的成就,但還是沒有能力構築出完整的System of systems。
任何一個正常的企管顧問看到這樣的企業體都會勸日本放棄失敗的領域,集中在成功的領域上,事實上也是如此,該付錢給老美的時候,日本還是乖乖地付錢。事實上,日本這幾年的窮追猛打,也搞得經濟衰退,再也後繼無力。
很多人在鼓吹中國進化論,認為有一天中國挾著經濟成長的高速,能夠成功轉型到先進國家之列,並轉而壓垮美國。我最喜歡舉的反例就是日本,強大的生產力、低廉的價格、基礎研發的投資意願,日本當年都有,在90年代初根本沒有什麼中國威脅論,而只有日本威脅論(大家應該還記得「旭日東升」這部電影)!然而今天的日本是什麼樣子?原本應該終生雇用的公司,也向美國企業的大刀闊斧看齊,只剩下無法Fire的農民,繼續拖垮日本政府。
經濟體必須以獲利為目標,而不是滿足民眾心理或某種信仰。日本就是很好的範例,他曾經是追求自主的典範,下場也還是典範。當然後繼有人,韓國、印度、中國、新加坡、巴西....他們的下場會是什麼?不知道,但現況就是沒有自製引擎即無自製戰機可言。這跟日本、瑞典、以色列、台灣當年的情況還是一模一樣,我非常願意相信下場也是一模一樣。

NO:186_79
小滬尾  於 2003/03/21 13:0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所以我在連線版舉了新加坡做例子。就現實情況來講,他們遠比美國接近我們,可
是我們沒看到他們的 DSTA 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東西;事實上他們也是除
了輕兵器外沒生出什麼自製的東西,唯一搞的自製飛機也就是像 Tiger-
2000 的 F-5S 。但是他們民眾或政府有在那邊哭夭說他們的 DSTA 爛嗎
?沒有。


小弟想說﹐新加坡光是在輕兵器方面﹐就讓我們歷史悠久的聯勤丟臉﹐這點小弟實
在是恨鐵不成鋼

此外﹐理論上﹐新加坡航太的能力應該是不及我國﹐何以RF-5E的改裝卻交由新加坡﹐
而非中科院﹐這點個人至今還是不解﹖

對於本國的軍火工業﹐聯勤是個顯明可以更好﹐但很不長進的例子
至於中科院﹐個人還算滿意﹐但覺得還是可以更好﹐平心而論﹐就中翔2而言﹐以我
國的能力﹐應不會只有此成績

個人認為﹐這裡一些朋友的批評﹐還算是有些根據﹐而且是一直希望這些單位能更
好﹐一般唱衰﹐哭夭在本版只有被K的份﹐倒不如說﹐漏氣求進步﹐如果認為一些看
法失之偏頗﹐大家可以好好交流﹐談談﹐到底我們的國防工業要怎麼走﹖為什麼一
些類似我們的國家都可以﹐我們卻有問題﹐真的是國際環境的問題嗎﹖或許是﹐但
一些民間廠商卻有不同表現


NO:186_80
小毛  於 2003/03/21 13:23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如果一切向錢看,以獲利為目的,那台灣最適合發展的應該是軍民兩用的產業,如防毒面具,工業/醫療等級的口罩(最近很紅),防護服,防彈背心,各式軍品(盔,服,褲,靴,包,帶等),呵呵,這一些不用政府怎樣扶持,民間早已蓬勃發展,行之以年.(笑)

我跑去中科院網站看看他們都在做些什麼?

•Infrared CCD focal plane array design
這要怎樣翻譯?紅外線平面凝焦陣列設計?

•High quantum efficiency infrared detector design
超高量子效率紅外線感測元件設計?

•商用無線通訊用戶端通訊設備(含基地台、用戶台及手機)及軍用通訊系統所需各通訊頻段之射頻前端收發模組及關鍵零組件之研製。

•無線通訊各通訊頻段及軍用通訊系統各頻段所需之微波、毫米波關鍵性單晶元件及多功能組合單晶元件。

•先進複合材料之開發與應用。

•直流無刷馬達及驅動器設計、分析與測試

•滾珠螺桿設計分析及滾珠螺桿致動器測試

•橡皮油箱設計、油料儲存與管線設計規劃、油箱防爆系統設計

•膠合技術
金屬與金屬膠合技術。
金屬與蜂巢膠合技術。
金屬與複材膠合技術。

•超合金TIG銲(Super alloy TIG Weldig)

這裡面有不少都是可以促進民間產業升級的項目,如果沒有政府資助,民間企業就可能要花大錢去向美日購買技術.
看的出來中科院也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不食人間煙火!

政府如果有遠見,真的應該擇幾項策略性的技術來研發,要嘛就是老是受制於人的技術,要嘛就是五年以後民間需求會大增的技術,甚至是部份開發民用,部分開發軍用,用開發民用技術的利潤來幫忙養軍用技術,再用軍用技術來提升民用技術的開發.

我不期望什麼都會的國防產業,那太不切實際,不過如果光是在各式軍民用電子設備與微縮化技術上能夠大有斬獲的話,那也就夠了,試問現今各式軍用裝備,電子設備佔成本多少?


NO:186_81
flak  於 2003/03/21 13:3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看的出來中科院也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不食人間煙火!
咳咳,有些事情不方便說,但有些作法不但沒有幫助民間企業,反而跟民間企業鬥得兩敗俱傷,最後還是拱手給外國人。

NO:186_82
小毛  於 2003/03/21 13:56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但有些作法不但沒有幫助民間企業,反而跟民間企業鬥得兩敗俱傷,最後還是拱手給外國人

看來這是管理或是制度出了問題,並不是中科院能力出了問題.


NO:186_83
flak  於 2003/03/21 14:01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看來這是管理或是制度出了問題
這是一定的。
如果不顧自由貿易的精神,以「栽培」的方法建立自主國防,只有兩種作法,一是扶植企業,但這很容易造成政府與財閥的利益共同體,而衍生許多的政治醜聞,例如日本與南韓。所以台灣採取的是第二種:政府自己養人,結果就是公務員心態化,看年資升遷而不是能力,結果人員素質日降。真的有案子的時候,既是裁判也是選手,與民爭利有餘,專業支援不足。

NO:186_84
小毛  於 2003/03/21 15:08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真的有案子的時候,既是裁判也是選手,與民爭利有餘,專業支援不足。

管理出問題不能當作是反對投資國防科技研發的理由!

如果要擴大招商與技術轉移的話,應該要成立技術轉移單一窗口,負責推廣與合約簽訂,至於技術要不要論斤賣那可以另外討論,倒是讓研發的人專心搞研發與應用,大老闆只要管方向對不對與進度管控,另外也可以接受民間委託研發.


NO:186_85
flak  於 2003/03/21 15:4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管理出問題不能當作是反對投資國防科技研發的理由!
這不是管理的問題,而是經濟型態的問題。法人?官方機構?營利事業?
你必須先想好到底投資的對象長什麼樣子,再把錢丟進去。

這是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冷戰50年給人類的教訓,經濟型態的差異,無法以後天的道德或信仰改變其命運的差別。


NO:186_86
YUIO  於 2003/03/21 19:56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我覺得工研院的例子很值得參考,工研院原本所有的預算都是政府編列,這幾年政府喊窮,預算減半,但是工研院的手筆卻來越大,原來工研院把研發成果以工業發明專利的方式銷售給民間廠商,結果錢越賺越多,搞到現在已經算是一個年營業額1億美金的半國營企業了,預估5年後光是出售專利的收入將會超過70億台幣(2億美金)相當於現在一整年的預算...........

NO:186_87
阿里不達  於 2003/03/21 20:0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

台灣所面對的生存壓力,不是日本,新加坡等國能夠比擬
台灣被迫要跟時間賽跑,攫取的手段自然不能墨守成規
若按照理論上常態的步伐,循續發展國防工業
或等待關鍵技術必須完全自主之後,才敢奢言自製
那一切高層次的武器,根本無法在時間上滿足建軍的需要

IDF的總自製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但它齊頭式的發展,移植外來技術
卻滿足了時間上的需要,結果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能夠滿足結果的過程,
才是最適合台灣的方式

雖然低自製率依舊不免受制於人,但這不該是它專屬的原罪,
請記得整機外購是100%的受制於人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低都是跨出自製的一步

結果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能夠滿足結果的過程,才是最適合台灣的方式


NO:186_88
flak  於 2003/03/21 21:1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結果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能夠滿足結果的過程
所以這個結果是什麼呢?是滿足自製的虛榮?還是達到國防的目的?
IDF的開始並不是什麼「自製」夢想的第一步,而只是因為當年美國聯共制俄,但又不好意思一下子放棄台灣,所以在817公報的壓力下,以技轉方式讓台灣得到先進戰機。為了國防,要不要搞?當然!為了汰換老舊戰機,死也要把戰機科技拿回來。
但這是不是就表示我們就得抱著IDF跟航發不放?如果航發跟漢翔有本事把美國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能夠向上提升的話當然很好,但很現實的就是不行。美國如果再一次放棄台灣,我們還是生不出下一代戰機,只能祈禱美國心軟再轉移一次技術。
那漢翔的人怎麼辦?很簡單,留著也生不出東西的話就走吧。有一天美國再施捨技術的話,再去找回來。不然就找新的人,一堆方法可以用。別忘了,當年讓鷹翔計畫成功的那群人,也從來沒有自己發展過戰機!
在美國,也是這樣,沒拿到政府標案,大家解散回家,每年就職市場上都一堆航太資深工程師跑來跑去,從來沒聽說哪個因為被資遣過,所以打死不回母公司的。你可以說只有美國搞得起來,但我要說的是,只有美英法搞起來的才是真正的「產業」,其他國家搞出來的都是逐漸國營企業化,逐漸公務員化的夕陽產業,自製美夢的盡頭就是這樣的結果。

NO:186_89
Zenobia  於 2003/03/21 23:0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先講一下,最後一次貼的那篇沒打完,所以直接對著那篇回是斷章取義。
本來昨晚老婆、小孩先去睡了,一邊上站邊看 CNN 正快樂著,結果小孩
爬起來把我抓進去,被吵醒的老婆就把打到一半的東西一貼後關電腦了。
我晚點再把那篇補完,這期間管理員大哥要先刪也可以,但是請大家先別
急著回那篇。

另外, Flak 你自己莒光園地沒睡著被洗腦洗太多了,別當別人都沒睡著
;我什麼時候講過「國防自主」了?現在講的是國防工業的現實、能怎樣
發展、又能做出什麼東西,你那種在莒光日心得式的反「國防自主」宣傳
就不必了吧。


NO:186_90
小滬尾  於 2003/03/22 04:10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Zenobia兄﹐不急
小弟也是個有家庭的人﹐一天到晚有很多頭大的事
一切以方便為主

至于Flak兄﹐您可能有些誤會﹐他老兄應該是對組織病有些垢病
大家可否稍微輕鬆些﹐因為很多人如小弟正從各位的觀點中﹐設法找出一條路來


NO:186_91
阿里不達  於 2003/03/22 11:06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所以這個結果是什麼呢?是滿足自製的虛榮?還是達到國防的目的?

若以IDF為例,兩者可說都達到了.....^_^||

IDF的開始並不是什麼「自製」夢想的第一步,而只是因為當年美國聯共制俄,但又不好意思一下子放棄台灣,所以在817公報的壓力下,以技轉方式讓台灣得到先進戰機。為了國防,要不要搞?當然!為了汰換老舊戰機,死也要把戰機科技拿回來。

IDF不是「自製」夢想的第一步,僅以航空事業為例,C-2及AT-3才是第一步

而且
你說的這段話,已經為自製的必然性,提供了肯定的答案,所以不管有沒有美國人
即便是偷拐搶騙,也只能義無反顧的自求多福,

因為這樣的命運選擇了台灣,而台灣卻不能選擇命運

那漢翔的人怎麼辦?很簡單,留著也生不出東西的話就走吧。有一天美國再施捨技術的話,再去找回來。不然就找新的人,一堆方法可以用。別忘了,當年讓鷹翔計畫成功的那群人,也從來沒有自己發展過戰機!

不管有沒有漢翔,肯定下次再搞飛機時還是需要外國援奧的,漢翔沒有那麼好
但也沒有那麼壞,別忘了他還是小學生,從他累積到目前的成績表現上看來
他仍是一個直得期待的小孩
如果總是拿大學生的標準來看他,並不公平

我想問題的癥結在於
台灣有無如同美國一樣的市場規模
去發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市場機制
也許低階的國防需求用品譬如軍民互轉程度大的項目可以朝此方向
但對於技術資金密集的高科技事業,以台灣這種底子薄的軍工能力
卻迫於形勢硬是要玩,經濟成分的市場誘因只是消極的滿足內需
其實也容不下太多選擇,自然只能用國營的方式快速扶植

當然,國營事業腦滿腸肥的僵化症候群,會是要面對的原罪
不過以台灣的自製環境,並不具備歐美那般的條件
因此也不宜用那樣的標準來論斷或排除其他折衷的解決之道

至於新中間路線是如何?我不知道......留給其他高明吧


NO:186_92
阿里不達  於 2003/03/22 11:3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_^||...討論好像離主題很遠了,那我趕快拉回來....

以目前IDF朝聯合反制載台的改法
根本是想做國產的F-35
可是推力沒有升級,底子還是一樣薄
卻要扛一堆東西在身上
只怕空優的本錢降低了
這攻擊機的角色扮演還是半調子

哎~~鼯鼠五技而窮


NO:186_93
flak  於 2003/03/22 12:11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別當別人都沒睡著;我什麼時候講過「國防自主」了?
之前的發言,我沒有針對任何人。而是針對「國防自主」的神主牌。
如果你本來就不贊同「國防自主」的神主牌,那很好,跟你沒有關係。但我相信很多人還是在念念不忘這個神主牌的。

NO:186_94
Imshi  於 2003/03/24 18:4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嗯...本來討論IDF升級的文章結果好像變成了中科院與國防自主的討論大會...不過在這?塈琱]有我的意見...
1.國防自主的觀念--我想國防研發能力一定要有,但是不一定樣樣都要有.我們要的是最合理解而不是最佳解.國防要升級,要自主...我想我們要有我們的強項在那?堛獄{知,集中資源往最好的方向去走.像IDF升級...我想匿蹤成F35一樣是作不到了,推力大概能夠到12000LB也是極限,我們的強項在那???在飛彈,用來作聯合載台射台灣的各種飛彈也不錯呀...但是看網友的討論通常是最佳解,又要飛彈好又要IDF超越F16 B60,F-18E/F...哎...沒有那麼多錢啦...
2.中科院的地位--我從來不覺得公家單位會有什麼好效率,但是這種國防的東西有時並不是能用效率來衡量...最重要的是在國家能忍受的範圍內...作出對好用或得不到的東西...像IDF不就是這樣...性能差強人意,但可視距外作戰;推力不足,但可掛的空戰掛載也讓人害怕;有點貴,但又不會太貴...種種...中科院也是把她弄出來了,不喜歡她...但還是要跟她說一聲謝謝啦...

NO:186_95
吱吱鼠  於 2003/03/24 18:55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性能差強人意,但可視距外作戰;推力不足,但可掛的空戰掛載也讓人害怕;有點貴,但又不會太貴...種種...中科院也是把她弄出來了,不喜歡她...但還是要跟她說一聲謝謝啦...

至多只能掛2枚中程空對空飛彈的空戰掛載叫做“讓人害怕”?
是啊。弱得讓人害怕。


NO:186_96
Imshi  於 2003/03/24 19:2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to 吱吱鼠:
至少比沒有好吧...不要有也閒沒有也閒...要不閒的話,可能閣下當美國人比較好吧...什麼都有最好的,連被恐怖攻擊的手法也是最新的...這樣就沒得閒了

NO:186_97
Zenobia  於 2003/03/25 02:14
小滬尾兄

謝謝體諒,我最近要失蹤一陣子,因為家裡有喜事要忙(不是我自己的)
。我對 Flak 沒什麼誤會,他講話就那樣子,他自己也講了,就是要砍一
下國防自主的神主牌,跟我們小時候也不知道是寫給誰看的,但是作文總
要扯到一下解救大陸同胞之類的一樣。請他少在那裡呼口號,正是希望討
論更有建設性、更能讓大家從中獲得資訊。這裡先將新加坡的例子補完,
以後有空再詳補臺灣的走法。另外這裡向開欄的 Imshi 兄道個歉,扯遠
了,我儘量舉跟航太有關的例子做彌補囉。

前面講到 DSTA 的成就看起來也不怎樣,但是他們的民眾和政府也沒哭夭
,他們自己也沒叫窮;事實上,也沒什麼好叫窮的,他們才砸了錢進 JSF
裡。他們的軍方有問題很樂於找他們幫忙解決,當然不是叫他們自己做一
臺戰機之類的,而是操作時會遇到的一些問題解決,這些東西如果找原廠
都是要大錢的;真正難的問題還是會找原廠,而且軍方也不是對 DSTA 或
SAI 做的東西都照單全收,前兩年搞了個什麼 F-16 座艙升級的就死在路
邊。

他們的作業模式能夠成功,其實很簡單,知道自己有多少錢、能做多少事
,而找最有效益的定位而已,其他的就不必幻想。像他們戰機就從來沒有
幻想要自製過, DSTA 負責的很簡單,除去與學術單位合作的國防相關基
礎科學研究外,他們的實作能力就是提昇空軍(也可以說是 SAI )廠級
維修和問題解決能力為主,加上一般原廠通常作得不好的部份,例如人機
界面和航電等的本土化(不是自製,只是讓本土人員更容易操作運用的)
。這種東西在美國其實是美國空軍自己在做的,因為找原廠價格貴,也有
人家寧可違約賠錢不來做的問題。簡單的說,政府都非付這筆錢不可,美
國空軍大,所以錢丟進空軍自己做,新加坡空軍小,就抽出來給對國防部
負責的 DSTA 。現在投錢在 F-35 上,也是為了將來有較高能力解決一些
後勤維修的問題。

也就是因為他們務實的做法,雖然沒做出什麼偉大的成就,但是他們的目
地達到了;雖然都是在做低風險的東西,還是一步一步把維修改裝能力做
出來。我們喊國防自主,然後說人家也在國防自主,好像德不孤、必有鄰
,事實上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人家沒有幻想國防自主(除了睡著作夢外
),而是實在的將有限的經費轉換成實質的能力。從 Flak 愛講的資本主
義萬歲角度來說的話,就是他們了解他們沒錢像美國一樣當開保險公司的
,但是自己做為被保險人,如果好好保養身體還是能降低保費,而且也對
自己的健康有益,何樂而不為?

了解了他們的處境和作法,我們才可以做對比看我們那些可學、那些不行
。小弟的看法以後再補,但是大家有興趣可以先思考或討論看看何者可以
參考。當然問題不會這麼簡單解決,像所謂的公務員現象就不是決定走向
可以完全解決的,但是少去無謂的幻想和期待,至少可以減輕真正做事的
人的包袱。


NO:186_98
小滬尾  於 2003/03/25 06:39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Zenobia兄﹐先說聲恭喜
感謝老兄的DSTA 的例子
小弟也希望台灣如此做﹐但感覺上我國的驗收制度可能得加強
有空再聽老兄的看法

NO:186_99
XF  於 2003/04/19 09:02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至多只能掛2枚中程空對空飛彈的空戰掛載叫做“讓人害怕”?
是啊。弱得讓人害怕。

考量到經國號的載重量.制空時間.推力,經國號可攜帶兩枚劍二已
屬不錯,再者中科院有將劍二改由滑軌式發射的方式以增掛彈(劍二
)的數量(二枚),這樣一來就和幻象二千五一樣,共可掛載四枚中程
空對空飛彈了。所以如說「弱的讓人害怕」,恐....


NO:186_100
小毛  於 2003/04/20 11:34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聽說新的YAK-130用的引擎是Progress公司的AL-222-25F,額定推力為9250lb.最大推力不詳.

直徑與TFE-1024-70接近(多一公分),但是長度短了20公分.

最新的發現是YAK-130用的引擎的直徑都跟TFE-1042接近或相同喔!
說不定IDF的新引擎要看俄羅斯了! :P (笑)

此外還有向量噴嘴型的AL-222-UVT

資料來源: Flight International 16-22 April 2002 P.43


NO:186_101
CAF  於 2003/04/21 11:07
Re:IDF性能提升與定位之討論

One of Mr Siu Mos remarks (NO:186_100) has an interesting point.
I have long considered an IDF upgrade to be in the engine area.

If RoCAF doesnt plan to increase the military thrust of the F-125 (which might be more economical than developing a new engine), a possible fit of a dual/ twin variable thrust/ geometry type can perhaps truly increase the air combat manouverability of the ChingKuo IDF.

Other related changes maybe in the area of avionics/electronics & helmet-mounted missle guidance devices -- which may stand a better chance against the Su-27s across the strait.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8&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