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02 | |
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這原來是NO.122_57裡的偏題討論 不過發現一件事實 當空中武力發展步向UAV化之時,陸上作戰中,步兵還是「以血肉築長城」..... 那麼,發展戰鬥機器人用以減少步兵戰損,應該是個可行的方法. 因此,來討論戰鬥機器人吧.....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07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說到戰鬥機器人,可能馬上就有人聯想到「GUNDAM」此種龐然大物, BUT,目前我們不討論這個.......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08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旁觀者2 於 2003/02/16 03:35 Re:住民地戰鬥 裝甲兵墳場? 真正住民地戰鬥 未來五十年有可能研發出來的王道武器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08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TTSO 於 2003/02/16 04:07 Re:住民地戰鬥 裝甲兵墳場? 我比較看好機動警察、攻殼裡面出現的那種四腳戰鬥機器人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09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chin 於 2003/02/16 18:19 Re:住民地戰鬥 裝甲兵墳場? 攻殼裡面出現的四腳戰鬥機器人還會爬牆、吊鋼絲... 這可不好搞 :)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09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毒蛇 於 2003/02/16 19:28 Re:住民地戰鬥 裝甲兵墳場? 機器戰警裡頭那個四腳機器人才是王道^__^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10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Ghostwolf 於 2003/02/16 21:19 Re:住民地戰鬥 裝甲兵墳場? 機器戰警裡的ED-209 機械警衛..... 兩隻腳的.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10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ILLwill 於 2003/02/16 22:11 Re:住民地戰鬥 裝甲兵墳場? 最近discovery播的那種履帶式機器人在實戰上應該可行,舊德國也在大戰末期使用類似的概念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10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SANJYSAN 於 2003/02/17 11:28 Re:住民地戰鬥 裝甲兵墳場? 多足步行機器人行進速度必然比輪型、屢帶載具慢。因為步足構型本來就不是要追求速度的,而是要追求破碎地形的機動力。多足步行機的要求不是在開闊地追趕屢帶戰車,而是在城市、小巷、森林裡能追趕步兵,這樣就夠了。所以步行機的速度需求會在40km以下,一般巡行速度在每小時10~20km以內。 一個小強步行機網站: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11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TTSO 於 2003/02/17 12:04 Re:住民地戰鬥 裝甲兵墳場? 我的構型概念跟SANJYSAN類似,不過要更小一點 |
ryan2181 於 2003/02/17 13:11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旁觀者2 於 2003/02/17 12:29 Re:住民地戰鬥 裝甲兵墳場? >>多足步行機器人行進速度必然比輪型、屢帶載具慢。 戰鬥機械人的一些基礎科技現在越來越成熟了 |
TTSO 於 2003/02/17 13:37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其實人行兩足機械人比多足有優勢 那就是人類是兩足的動物 >所以人類的建築物很多都是配合這人類長方形狀來做的 兩足的戰損與平衡問題很嚴重. 多足機(4足以上的)被炸掉一隻腳都還勉強可以有作戰能力,兩足一隻腳掰了就立即喪失戰鬥能力 平衡... 走路可能還好,爬樓梯也還好,但是mount一挺.50機槍後開火後座力就會讓兩足機的平衡出現問題 而且兩足的設計高度幾乎可以確定一定比多足高,整個籌載平台一定得放在兩隻腳上面 高度高衍伸的問題就是被彈問題(除非你的兩足機可以蹲下,不過這也太難了吧..:) 沒錯啦,不考慮作佔環境的話兩足的確有很多優勢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7 13:45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多足的戰鬥機械人 讓我想到Star Wars六部曲中的第五部「帝國大反擊」中的AT-AT |
Golden L't Foot 於 2003/02/17 13:47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步行可是一門大學問,骨盆脊椎的配合,身體各部分平衡的協調,本體感覺的配合......一個有戰鬥力,能在行進間精準射擊並跟得上步兵行動的機器人,至少其下半身設計的精密度彈性與靈活柔軟度勢必得和人體幾可媲美才行,要拿機械死物做出像生物體般的靈巧,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 何況這樣做出來的工程傑作,在戰場上的實用性又能比迷你UAV/UCAV高明多少??哪怕你做出個能在樓梯走道間飛奔得像御堂巴般快的戰鬥機器人,他能比具有三度空間運動能力的迷你UAV/UCAV更加靈活有彈性乎?? |
冷眼旁觀 於 2003/02/17 14:09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戰鬥機器人...來講個非王道的.... 要製作人型戰鬥機器人還不如製作出約巴掌大,可遙控或自律,能識別敵我,能爬上牆面,還可以切換爆破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夠大量佈署的自爆機器蟲.....爬到敵人那再自爆.... 這種東西除了難看外,技術性與實用度可能要比漂亮人型機要來的好解決..... |
冷眼旁觀 於 2003/02/17 14:11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啊....少講了一樣.....造價還要夠便宜.... |
TTSO 於 2003/02/17 14:14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迷你UAV/UCAV身上沒辦法掛.50機槍...不能在彈雨中幫步兵檔子彈,更不能拿去攻堅...:) 除非你拿自殺機玩,不過IFF怎麼辦?ROE不可能允許你在沒有IFF的情況下玩自殺機 also |
TTSO 於 2003/02/17 14:17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能識別敵我 這就比任何都困難了... 辨識敵我... 而且除非人類敢把生死大權交到機器手中,否則現階段的自動武器系統都不可能在接戰的loop中沒有「人」這個開關 |
TTSO 於 2003/02/17 14:24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對了,大家不要把「戰鬥機器人」想成「戰鬥機器步兵」 我們在討論的不是步兵的替代品 而是幫步兵在高強度作戰環境上輔助作戰的工具 沒錯啦,跟UAV/UCAV最終伊定會取代有人戰機一樣 |
冷眼旁觀 於 2003/02/17 14:49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就是因為敵我識別不易,所以才仍需保有遙控的功能啊.... >>幫步兵在高強度作戰環境上輔助作戰的工具 以前國內有套日本代理遊戲,叫作什麼機甲女戰士的,裡面對於戰鬥機器人如何與有人單位搭配的設定寫的很有趣:戰鬥機器人的搜索、武器射擊、動作控制由戰鬥機器人自律運作,而敵我識別及移動路線、射擊命令及武器選擇由指揮車來決定。要是指揮車連繫中斷,戰鬥機器人則自動切換到全自動模式,以原地固守為目地來進行攻擊。 |
旁觀者2 於 2003/02/17 15:30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多足機(4足以上的)被炸掉一隻腳都還勉強可以有作戰能力,兩足一隻腳掰了就立即 >>喪失戰鬥能力平衡... 走路可能還好,爬樓梯也還好,但是mount一挺.50機槍後 >>開火後座力就會讓兩足機的平衡出現問題 機器人若運算處理夠快 伺服系統夠快夠準 感測裝置夠強 一開始到不需要設計那麼小型 那麼複雜 也不需人工智慧 機屆人也可有多種形狀 大小 以應付不同的任務 如果未來人工智慧戰場機械人出現 那將大大加強了工業革命以來的原則 |
SANJYSAN 於 2003/02/17 15:40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轉貼一下以前在FHN的討論: 八足步行機 作者 [email protected] (水丁格的貓), 看板 FHN ※ 引述《zaku (我不能死呀!)》之銘言: 不要小看無人載具防護能力,現代陸上載具最大的重量與空間 其道理很簡單,你的重量分配。1000kg的全重,武器佔多少? 先考慮武器。有了武器便可推出要搭載武器的機體大小與所需 步行機的引擎的體積與重量其實是非常小的。因為所需要推動 至於感測器,加上處理器50kg已經很夠了。 這樣的話,就是550kg。換句話說,若以1000kg為目標的話,裝 鋁:2.7g/cm^3 假設步行機為一標準長方體,長1.5m、寬高各為0.5m,則面積 正面與背面:各2500平方公分(0.25平方公尺) 假設給定450kg的裝甲重量,則以這些數據,將重量除以密度再 鋁:450*1000/2.7/35000=4.76cm 這是均等防禦的裝甲厚度,比起前推算的薄。因為寬與高是設 現在用另一種算法來計算,將重點加強,將正面裝甲設定為 正面 背面 上左右 底 總重 大家可把這個公式剪貼到記事本裡面,修改其中參數成自己想要算 以上是指定裝甲厚度時的裝甲塊重量。注意,這是用長方形的表面 而這種防護效果有多好呢?可參考以下的資料: M41全重24噸,全高2.7公尺車體為鋼裝甲焊接結構,炮塔為鑄造和 BTR-80裝甲車的戰斗全重為13.6t,乘員3人,載員7人。到1992年, 也就是說,單就裝甲厚度而言,這種一噸級步行機有相當於M41 而根據BTR-80的資料,步行機側面若使用2cm的裝甲,可保證防 而狙擊手的大口徑穿甲彈,基本上不是問題。因為那畢竟是步 |
SANJYSAN 於 2003/02/17 15:41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作者 [email protected] (山雞桑), 看板 FHN 標題 步行機與APC的比較 時間 盈月與繁星 (Wed Oct 9 02:53:17 2002) ────────────────────────────[←離開] [PgUp] [PgDn] 步行機尺寸想定: M113車體尺寸: 則: 重量之比: 體積之比: 就體積而言,步行機為M113APC的1/62 從某一方面來講,這也大略代表步行機與M113APC的被彈比率。 更極端一點的情況是,APC遇上戰車穩死無疑,任何距離都一樣。 因此,步行機是有可能在複雜地形、城市作戰裡執行貼身的反戰 步行機攀上戰車時幾乎可說是無敵的,戰車的反人員榴散彈(S-mine)
步行機: (1.5*0.5*4)+(0.5*0.5*2) = 3.5平方公尺 就表面積而言,步行機為M113APC的1/15。 此可粗略視為裝甲的比例。假若裝甲同材質厚度,則重量就只跟表 如果以這個比例直接對全重進行轉換,則相等於10t的M113APC,表面 密度之比: 步行機的密度為M113APC的6.2倍。 這代表M113APC密度只有水的一半,只要水密做的好便具有完全的涉 會有這種情況的原因是,APC需要有很多空間來來載人,所以密度就 這種特性導致的另一個情況就是,若步行機遭敵火擊中且擊穿,則 也就是說,步行機本身是用低被彈率、增加的裝甲防禦力來與遭擊 |
SANJYSAN 於 2003/02/17 15:42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作者 [email protected] (水丁格的貓), 看板 FHN 標題 Re: 正在構思40mm反裝甲武器..... 時間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Tue Oct 8 10:50:04 2002) ────────────────────────────[←離開] [PgUp] [PgDn] ※ 引述《[email protected] (說故事的人)》之銘言: : 快速移動的話,應該很快就會把電力給耗光.至於說像板上許多人幻想的質輕 4cm厚的鋼甲,其厚度相當於WW2時的四號戰車。因為保護範圍非 基本上步行機裝甲分佈概念類似於WW1~WW2之間的戰鬥艦裝甲分佈 至於動力的話,用一百馬力的汽油引擎就可以了,這可以推動4 |
SANJYSAN 於 2003/02/17 15:43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作者 [email protected] (水丁格的貓), 看板 FHN 標題 Re: [TFA]陸王機的裝甲結構 時間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Tue Oct 8 19:23:39 2002) ────────────────────────────[←離開] [PgUp] [PgDn] ※ 引述《zaku (我不能死呀!)》之銘言: 防彈效果應以裝甲外型作為重點,不要小看龜甲曲面的避彈 西方主力戰車不採龜甲構型的原因是查布漢沒法做成龜甲型 : 裝甲還是使用模組化設計可以快速更換破損地方 至於20mm穿甲彈,這個不好防,可參考A-10的鈦裝甲座艙。 http://216.239.53.100/search?q=cache:a5klJliELkkC:airkiller.myrice.com/attacker/ 至於抽換維修的功能,倒不是那麼重要。因為是無人機, 最後補充一下,不要有某種武器無敵不死的迷思。沒有不 即使是現今路上王者的M1A2,遇上攻擊直昇機(甚至是爛爛 |
SANJYSAN 於 2003/02/17 15:53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作者: SANJYSAN (山雞桑) 看板: FHN 標題: 關於戰場步行機器人 時間: Wed Mar 20 03:32:28 2002 早期戰場機器人的腳,最可能是六隻或八隻。為什麼呢?因為大 在一個二維表面上,使用支柱來支撐物體,唯一能夠構成穩定的 現在人類使用的桌椅絕大部分是四隻腳,然而四隻腳構成穩定有 仔細研究一下,可以發現其實第一個條件是第二個條件所導致。 而這個條件同時也會導致一個問題,也就是四足構形不利於載臺 至於三足則是超穩定型態,三足可以在三度空間的複雜曲面上維 那麼為何大部分哺乳類動物是四足構形呢?那是因為四足雖非穩 例如現在的柏油路對所有輪式車輛、人、以及哺乳動物而言,基
當然,六足機器人的奔馳速度會比四足機低。然而在追求奔馳速
所以步行機一般不需對抗重裝武器系統。它們的裝甲應該是能抵 換個角度來看,把星艦戰將裡面的那些步兵蟲弄矮一點,裝上重 基本上,這類步行機會是在未來低強度,複雜環境戰場對付游擊 最後,人形機不會出現在戰場,因為根本不需要。人形實際上非 |
jumbo 於 2003/02/17 17:31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人形機不會出現在戰場,因為根本不需要。 認同,還是履帶實用。技術成熟,構造簡單,維修容易,實用性高。 |
Ghostwolf 於 2003/02/17 19:51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這裡還有一項重點沒討論到, 那就是如果多腳步行機械人如果不小心翻車, 要怎樣自行校正過來? |
SANJYSAN 於 2003/02/17 20:09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如果戰車翻車,那要怎麼自行校正過來?顯然沒有戰車救濟車是不可能的。 輕型機器人則非常簡單,因為那一定是多機編隊出動。叫僚機把自己翻過來 |
flak 於 2003/02/17 21:17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DARPA最新戰鬥機器「人」:Team Retarius http://www.darpa.mil/body/NewsItems/photos/spinnerDSC01074low.gif http://www.darpa.mil/body/NewsItems/photos/retariusDSC00949low.gif |
Jamexz 於 2003/02/17 21:35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輕型機器人則非常簡單,因為那一定是多機編隊出動。叫僚機把自己翻過來就可以了。 可是這種機器人一定是打散出去支援步兵,如果要編隊行動,豈不和支援步兵的原始意圖衝突嗎? |
flak 於 2003/02/17 22:13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可是這種機器人一定是打散出去支援步兵,如果要編隊行動,豈不和支援步兵的原始意圖衝突嗎? 機器人為什麼一定是支援步兵呢? 如果它能發現敵蹤,指揮火力轟擊,則任務達成,未必要協助步兵。 |
Jamexz 於 2003/02/17 22:29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可是大家現在討論的機器人就是要拿來支援步兵,如果要機器人獨立作戰,那不就是回到之前『識別』的問題了呢?正因為現在的敵我識別科技不夠讓機器人獨立作戰,所以才認為要把它放在支援步兵的角色。 |
ILLwill 於 2003/02/17 23:09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機器人如果想要跟生物一般靈敏,並採取二足步行,可能還是要利用人類的動作來控制,採取一種「即時模擬」的方式來行動...不過在意義上就如同裝甲防護衣了(mobile suit?)無法稱之為機器人吧... |
SANJYSAN 於 2003/02/17 23:11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個人認為,敵我識別的問題對於機器人來說並非完全無法解決。因為不會只用單一方法 來識別敵人。可以使用指定獵殺區、主被動IFF、敵方攻擊確認,以及man-in-loop的方 式來進行識別。 所謂指定獵殺區,就是限制步行機作戰範圍,如一個10*10的方格,限制己方不得進入 被動IFF,則是使用非可見的數位光學條碼帶(可以更換內容那種),放在頭盔、腰帶等 敵方攻擊確認則是當對方開火向自己攻擊時,當然便可將其視為一個威脅。槍口閃光 最後,步行機可以在VID目標後,將視訊資料用資料練傳給後方處於指揮車內的控制中 以上的識別方法可以混用,並在不同環境下發揮效果。比如老美在阿富汗要派人鑽 |
SANJYSAN 於 2003/02/17 23:21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又,以前在FHN也討論過即時指揮的方法。 也就是用大量步行機配合少數步兵,以步兵指揮機器人的方式來進行作戰。 簡單來講,流血流汗(或許應該說是流油)的工作全交給步行機器人,人類只要 以上的方法配合前面的設定獵殺區的方式,可以把步行機變成超級步兵掃蕩工 這是數位化士兵的極致,數位化到人只作為單純的觀察判斷的工具,其他的 檢而言之,人類優於其他生物的最大特點既不是他的腿、也不是他的手,是他 |
SANJYSAN 於 2003/02/17 23:38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再提幾個方案: 重量500~1000kg的自律步行機可以拿來執行空降突襲任務。比如以1000kg、 以一架可攜帶16枚Mk84的B-2為例,那就可以投擲16台步行機到敵方陣地內實 而像這一類的攻擊任務,就可以根本無視IFF的問題,看到敵人馬上消滅就好 以上的方法也有變形,例如也可以使用戰斧之類的巡航飛彈來運載投射步行 最後,如果是上述的敵後打擊任務,不打算回收步行機的話,則可以設定活 其實相關問題以前在FHN版談過很多,只是大部分的文章都沒有留下來..... 又,除了前述的攜帶武器進行攻擊的大型步行機之外,超小型的步行機,比如 |
Ghostwolf 於 2003/02/17 23:40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現在有些履帶式機械人在翻覆之後還可以繼續行駛, 那像依照昆蟲生理構造設計,重達數百公斤的多腳無人載具在翻覆之後, 如何不在外力輔助之下自動矯正過來?? 我想比履帶式,輪式機器人都難吧. 像這種機器人應該是以輔助步兵隊,特種部隊,或是裝甲部隊為主. 其功能應以偵搜, 標定目標, 並可以搭載食物,水,以及裝備來補給一小隊士兵, 翻覆後還可以行駛. 像DARPA所提出的UGCV計劃(Unmanned Ground Combat Vehicle)就是要包括以上要點, 還要能與裝甲主戰車輛偕同作戰.(UGCV屬於FCS計劃的一部分) 波音公司/卡內基美隆大學競標UGCV所提出的「Spinner」 UGCV 洛馬公司的「Retarius」UGCV圖片Flak大大已貼出, 造型有點像之前NASA在火星上使用過的輪式機器人. 最近公佈的新聞指出由波音公司/卡內基美隆提出的UGCV得標. 我是認為如果能把鋰離子電池換成燃料電池或許行程會增加很多, 不過重量.... |
SANJYSAN 於 2003/02/17 23:43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附帶一提,在以前的討論裡,大家都避免使用機器人這個名詞。 因為這很容易讓人誤解那是人形,事實上大部分的機器人都不是 人形,因為人的形狀沒什麼好處。 將來唯一會做成人形機器人的,是需要納入心理因素考量的Maid、 |
SANJYSAN 於 2003/02/17 23:51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步行機器人的最佳範本: http://www2.thu.edu.tw/~biodiver/variety/spider/21-4.htm 將來會有輪型/履帶機器人,也會有步行機器人。因為步行的機動 不久前有部電影:「八腳怪」,裡面的主角就是步行機的最佳詮釋,只 |
TTSO 於 2003/02/18 00:28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http://www.ehobbyland.com/Gundam/EX/EX-11a.jpg 這是機動警察2裡面的戰鬥機器人,構型跟我概念中的單兵支援戰鬥機器人相近 如上圖的四角分配四足構型還有一項超級優勢:側走 至於行走穩定性,放心啦,不論是六足或四足,都不可能用現在很流行的昆蟲無腦行走法 各關節的動力來源則是電力驅動軸,這種戰鬥環境用液壓戰損可能性太高了,液壓的呆重也重 體積越小越好啦.... 如圖的姿態的話大小1.5x1.5x1m以內 指揮... 用RC的嘍,要自立作戰的困難度還太高,先靠RC撐比較好. 我的目標沒有很遙遠,這樣的設計在20年內應該可以達成,幫忙步兵去打住民地戰鬥 |
TTSO 於 2003/02/18 00:35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越看越發現... 我在講的是步兵大小級的單兵支援戰鬥機器人 SANJYSAN講的卻是更大一號的傢伙...:ppppp |
旁觀者2 於 2003/02/18 01:49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Spinner」prototype vehicle 是現階段最容易做的 如果能加上升降式炮塔 跑塔上再加感測器 就和我理想中的第一代戰鬥機器人差不多 |
TTSO 於 2003/02/18 02:17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我不認為大型戰鬥機器人有取代傳統履帶或是輪型車輛的可能性,因為體積大的時候作戰環境就不是住民地了...:) 發現寫錯了... 應該改為: |
SANJYSAN 於 2003/02/18 03:53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其實我前面說的1t級步行機,指的就是大型步行機。 1t~2t已經是最大型的步行機了,但是在履車裡面,最小的德國鼬鼠超輕 以前在FHN討論時,將步行機概略分成三級: 三種構型都是以蜘蛛為基礎的八足步行機。主體以頭胸腹三組構成。 又前面設定中講的長寬高是大型步行機機身軀的size,不包含步足長度。 至於旋轉砲塔是不裝的,因其重量太高也會讓系統太過複雜。在不裝旋轉砲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步行機仍然能進行有限度的行進間射擊,原因便是其八 不過步足移動時的穩定性比不上輪子/履帶,其使用的破碎地形環境更會使這 至於升降砲塔之類的效果,6/8足系步行機可以用收攏步足來達到。前文設定 又,前面的三種步行機,其武器裝備是模組化,可以隨時抽換的。即使是同一 不過RPG應該是所有步行機都會裝備的副武器,除了用以攻擊敵方的裝甲車外、 以上的步行機將視所需投入的戰場環境,以不同級、不同裝備的多機混成編組 最後,步行機可以令其自律攻擊,但並非只能如此。如果有需要的話,步兵可以 也就是說,步行機並不是一個單一功能的專用武器,而是一種泛用的作戰平台概 步行機的最大優勢是在後勤層面。 首先它不需要訓練。自律AI在發展初期可能很笨,效能不高。但是隨技術的進步可 其次,一個步兵即使20年不作戰,這20年內依然每一天都需要食宿、訓練、薪水等 接著,一個當了20年的兵年紀大了如果沒有升官,政府就得請他回家吃自己,還要 最後,步行機不需要食物,不需要水,幾乎不受天氣冷熱的影響,不會恐懼、不會 會最先採用步行機的國家非常明顯,必然是人力(命)成本最高的國家-美國。這也 附帶一提,步行機的步足控制律裡面,最簡單的是6足(兩組三角架交互替換,許多 |
ryan2181 於 2003/02/18 10:13 | |
Re:來討論戰鬥機器人 | |
>>2足的日本花了幾十年幾時億研究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全成功。 HONDA的那個計畫並不算完全成功...可否詳細解說???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