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與政治 by Monkey
戲劇與政治,乍看之下似乎是兩個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然而,事實上,
戲劇的表現是一個社會的剖面,吾人往往可以從一個國家的戲劇看出其社會
的型態,可以說: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會有有什麼樣的政治,有什麼樣的政治
就會有什麼樣的戲劇!,因此,在台灣頗富盛名的傳奇人物----流氓教授
林建隆就曾經說:戲劇,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由台灣戲劇的表現,來看看台灣演藝界的興衰,並從中看
到台灣政治變遷的過程!
在過去,台灣的演藝界在國民黨包山包海的黨國體制下被納為統治機構的
一環,其所製播的戲劇節目自是含有濃厚的政治意圖,除了赤裸裸的政令宣
導外,另外便是宣揚中國傳統教忠教孝的封建愚民思想,同時更刻意地打
壓台灣本土戲劇文化,比如:為吾人所熟知的限制台語節目的播出時段與時
間,將過去廣受一般台灣社會大眾所喜歡的布袋戲,歌仔戲強迫以國語發
音等等,在這樣的環境下,一票與國民黨有良好黨政關係的藝人,也就成為了
享有壟斷性特權的御用藝人,他們之中有些是某些國民黨的黨政軍人士之
子女,有些則是透過幾近無恥的政治表態,向國民黨統治者獻媚求榮!這使他
們戒由政治力的保護,幾乎是可以無庸努力躺著賺---只要他們乖乖的配合
國民黨的政策的話!
然而那些國民黨御用藝人和國民黨的統治者在政治上的表現一樣,除了光會
搞些三流的爛戲劇,爛節目,推銷低俗膚淺的趣味外,便是一無所長,幾十年
來只是copy別人那一套,卻又學的四不像,從而受到觀眾的肯定,並進而產生
具有問鼎國際的重量性藝人!
請看看二十年前楚留香開啟港劇的流行風吧,沒多久,這些御用藝人就抄
襲港劇的拍攝手法,請港星來台演戲,還以配音來混淆觀眾,讓人有猛一看誤
以為是港劇的錯覺,這種台製港劇早已透露出了國民黨御用藝人的末日不
遠了----請問:有誰會想要去看一個學的不倫不類的台製港劇呢?
同樣的,最近幾年又出現了台製日劇,台製韓劇,用日,韓的劇本,由台灣
演員演出,比如風糜一時的流星花園即是一例,但由於劇中所起用的演員
是四位沒有特殊背景當靠山的美少年,外型俊俏清新,演技也還說的過去,雖
然搭配了其他幾位一樣具有過去國民黨御用藝人背景的演員,但是拜那四位
少年演員之賜,全劇還是成功了.這樣的情況也很類似國民黨在2000年失去
政權後,除了一方面頑固的拒絕落地生根本土化,另一方面卻又想要吸收本
土票源,而直接或間接的挖了幾位過去民進黨的政治明星,或是企圖利用台灣
的民主運動先軀之後人張博雅,其情況又是何其的類似!
台灣演藝界的興衰可說是和國民黨的統治相同的,是個具體而微的縮影----
過去靠著和國民黨勾結,以政治力壟斷台灣演藝界的御用藝人,獨享了優渥的
資源,吃香喝辣享盡榮華富貴,而不思長進,一但有外來的新事物,哪怕只是一
個在當地十分不起演的戲劇(如上舉的20年前由鄭少秋所主演的楚留香當
年在香港就只是一個二流之作!),便土崩瓦解,而不堪一擊!而其應對之道,則
也和國民黨一樣----完全是抄襲對手,或是向對手挖角,短線操作,自己欠缺
札根台灣本土進行創新的主導能力,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反而更加速了自己
的沒落!而其在面對沒落的困局,所思的對策不是痛定思痛,紮根於台灣本土,
積極培養新秀,徹底改造不合理的演藝界生態,反而是逆向而行,去擁抱中國
的戲劇與演藝人員,這就如國民黨與其所歧出的親民黨與新黨,在爭權失敗後
挾中國自重,聯共反台的情況,是如出一轍的!
遺憾的是:這樣由過去國民黨御用藝人所壟斷的台灣演藝界,其自己沒落也就
罷了,卻由於其壟斷了大部分的台灣演藝資源,形成了結構性的獨裁特權階級,
其沒落便必然導致了整個台灣演藝界的沒落,使得台灣的演藝界失去了主體
性,而成為外來藝人的殖民地----這幾年來台灣社會充斥著日,韓甚至於過去
國民黨統治期間所禁止的中國戲劇,便是如此的結果!
台灣的演藝界如果要自救,除了一方面在台灣真正落地生根之外,另外便是只
有放棄過去由國民黨御用藝人所壟斷的架媾,以更公平的胸襟開放給整個台
灣社會那些有實力的新人,靠著自己的努力與不斷競爭所形成的新陳代謝,才
能讓創意源源不絕,進而深深抓住了觀眾的心!
台灣的政治自十五年前開放黨禁報禁後至今,在激烈的競爭下,走台灣自己
的路已是時勢的必然;而演藝界既是整個大環境下的一環,又豈能自外於這
樣的趨勢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