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心痛個屁!
回 覆 | 返 回 |
巴茲光年 於 2001/09/04 01:41 | |
龍應台,心痛個屁! | |
位在南港路三段二五六巷內的台北古蹟八卦窯日前給地主拆除了! 據報載,七月間馬英九在南港區政說明會上,曾當場指示文化局研究如何保存,並裁定由文化局成立跨局處專案小組定期檢討。他也曾要求都市發展局將八卦窯納入緊臨的公園預定地內,沒想到就在市府各局處仍在互踢皮球及毫無效率的公文旅行中,八卦窯已於八月中旬灰飛湮滅。(2001.09.03《中國時報》「八卦窯 去匆匆 龍應台痛心」、《聯合報》「八卦窯成遺址 市長允保留 未見具體辦法」) 八卦窯作為南港的傳統地標之一,簡要的介紹和歷史沿革可以參看台北市南港區公所資訊網的「古蹟巡禮」網頁、台北市交通局的「尋幽訪勝」網頁,以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的「紅磚情」網頁。但有趣的是,台北市文化局的「文化資產」專欄,於南港古蹟卻完全付之闕如,竟無一頁介紹! 我們如果不健忘,七月中旬,在台北文化局的策劃下,台北才剛舉辦過「2001亞太文化之都」的活動。為了這個活動,咱們台北市的龍大局長,還在文化局的網站上建立了一個非常令人歎為觀止的所謂「文化議題票選」網頁(文化議題可以票選討論?),請求市民就「文化之都是否不該泛政治化」表達意願。 此外,龍大局長自年前即陸續前往台北市殘存的一百八十六個眷村勘查保存事宜,今年三月五日及三月廿一日,更先後就「四四南村」所涉及的眷村文化保存一案,前往「會勘」,並於會勘後兩星期迅即召開「古蹟審查會」,確定「不將四四南村指定為市定古蹟,但基於文化歷史的價值,建議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物,並考量眷村文化、社區居民以及信義國小等的都市發展需求,審慎檢討市府目前的規劃方案,使四四南村開展出更廣的文化包容性」。 但九月二日,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面對已經拆除的南港八卦窯,說了什麼?2001.09.03《中國時報》的陳盈珊這樣報導著: ************* 不過,龍應台也清楚,唯有完備法令與配套的獎勵措施早日出爐,加上民眾文化資產保存意識的提高,才能避免這樣的憾事一再發生。龍應台心痛表示,政府必須尊重私人開發權益,但這樣粗暴的面對地方歷史遺跡,在文化資產保存上絕對是負面教材,市府會記取教訓,積極和議會協商推動相關法規。 龍應台指出,南港因為位在城市邊緣,過去又多作為工業使用,污染嚴重,沒得到應有的重視。南港過去曾是外國洋行引進紅茶的生產基地,台北都會區的重工業也都集中在這裡,透過文化的脈絡,絕對有值得保存的文化景觀和建築構造物。但目前南港區沒有一處古蹟和歷史建築,在全市十二個行政區內算是最被忽略的。 一個「四四南村」可以兩個星期內主動敲定方案,一個「八卦窯」經市長裁示,卻公文旅行一個月無結果,還把錯推給「法令與獎勵措施」。這告訴我們什麼?這告訴我們,龍大姐是個選擇性的踢皮球高手,是個骨子裡帶著偏見的文化痞子,是個假文化之名玩政治小動作的買辦。她的「心痛」像貓哭耗子,更像屁! |
左家獨 於 2001/09/04 02:05 | |
Re:龍應台,心痛個屁! | |
巴兄: 說實在的,馬團隊一級主管以上的東東,凡是做錯事,就只會死命找理由卸責。但它們就是用這一千零一招,外加統媒的恩寵,形塑出完美的市府團隊!反正,誰叫你們台北市民是白痴!(阿撒不魯語) |
知青 於 2001/09/04 02:09 | |
Re:龍應台,心痛個屁! | |
在台灣拆古蹟是中國人的專長,巴茲兄台,您就認了吧!本人周遊世界多國,感覺台灣一直在現代化﹝水泥化﹞,台灣簡直是泥漿中的城市,現代景觀學來說,是圈XX的地方。龍應台小姐在文學上,是中不中,西不西,她的文章,一下子西方文化,然後加點中國文化,就是看不起台灣文化,我看她認為台灣古蹟根本是低俗品,如何跟大中國比,歐美比,拆了它,才不會丟臉而已! |
巴茲光年 於 2001/09/04 04:48 | |
Re:龍應台,心痛個屁! | |
補充龍應台的兩則相關的屁話,讓大家看看她醜不拉幾、大言不慚,又愛開空頭支票的嘴臉: 一、台北市文化局的〈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中的「文化資產教育篇」。 二、龍應台在去年十二月十四日接受《文訊》訪問的一則訪問稿〈台北:一個躍昇的城市〉中指出: ******** |
巴茲光年 於 2001/09/04 05:08 | |
Re:龍應台,心痛個屁! | |
左兄: 這樣說,您把她的竹籬笆吹倒了,接著,我希望她這位遍地亂放「野火」的州官,可以及身燒到她自己的屁屁!我能做什麼?我只能替她大力地搧搧風,希望它燒得快點兒而已。 知青君: 我說她是痞子和買辦,就是指您說的意思。她的腦子裡,的確有一套異於常人的文化觀,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雜碎文化觀。她的所謂「文學」,我們也可以勉為其難地稱之為泡泡糖文學。 如您所說,要真照她這樣個搞法弄下去,台北不早晚成為泥盆,才怪!但,我們可以認了嗎?我猜,不行!我想,我們一定要把她那雙「筷子手」給揪出來!您可以一齊來幫幫忙嗎? |
左家獨 於 2001/09/05 02:34 | |
Re:龍應台,心痛個屁! | |
巴兄: 龍應台的竹籬笆,我只能拆下個幾根,讓她的醜陋得以曝露;至於你用力地搧風,我倒是樂意幫你搞邊鼓,吆喝吆喝! 前一陣龍應台出國,適逢台灣國寶級舞蹈家蔡瑞月女士八十大壽。其中總統、文建會主委都出席這一慶生會,但獨不見文化局的人。真不知道這樣一位國寶級的文化人,在滿口文化的龍應台眼中算老幾?局長出國就沒人可以代表局長、甚至是代表市長出席了嗎?這就是龍應台的文化觀!不重視本土任何文化,只會假國際化之名,遂行中國化之實而已。〔註:該活動在台北市。〕 相對於「八卦窯」這麼大的古蹟,北投還有一處「古蹟台階」,學者極力保留,但面對擁有該產業的企業主,有意予以開發,偉大的龍局長又是一陣哼哼哈哈,講一些打高空的話,完全看不出「文化局」的立場!而當時正值龍應台剛對南港「八卦窯」指示之後不久,看來那個其貌不揚的「台階」,遲早成為「八卦窯」第二。 巴兄,你講到買辦一詞,就想到龍局長在不久前,告訴大家要去認識台灣史上的兩個人,一個叫劉銘傳、一個叫李春生,並且要大家從這兩個人身上,去了解「國際化」的重要性。劉銘傳是清國派來台灣的統治階級,這點不必多說。 李春生,何許人?中時巴著龍應台的話,忙著寫了個小傳,形容李是個哲學家的模樣。但誰有看過反對進化論的思想「家」?李春生是基督教徒,並以創世紀的觀念來否認「天演論」,這在美國近代史上,亦有發生神父或牧師有同樣的舉動。這種保守派的宗教反抗科學,在人類近代史上,亦不罕見,但到了龍應台的口中,搖身一變成了思想家、哲學家之流了。而事實上,李春生是英國的買辦,跟辜振甫的家族同樣是大稻埕的富商,迎接日軍入城,他也有份! 龍應台要我們台灣人,「重新」認識歷史上的外來統治者及買辦!並了解這種人才能帶領台灣「國際化」?所謂劉銘傳與李春生者,馬英九與龍應台之謂乎? |
西門慶 於 2001/09/05 08:32 | |
Re:龍應台,心痛個屁! | |
對於龍應台的假國際化之名打壓本土化之實, 說真的, 只能慨嘆她的墮落了. |
唉 於 2001/09/05 18:31 | |
Re:龍應台,心痛個屁! | |
她把台北市立美術館搞成那樣離譜才令人難過. 歷年來的北市美術館水準都沒那樣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