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權侵蝕下 媒體應有之內涵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AIR 於 2003/04/10 10:47 | |
強權侵蝕下 媒體應有之內涵 | |
我國建全發展之應有作為 ﹕ THE BROADCAST ACT OF CANADA (Part) In section 3 : * Have to own by Canadians. * Canadian broadcasting systems (CBS) have to maintain and enhence Canada`s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sovereignty. * CBS should : --Protect,enrich an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political,social and economic fabric of Canada. --Express Canadian`s attitudes,opinions,ideas,values and artistic creatitvity in entertainment programming and analyze current events from a Canadian point of view. --Must serve all ages and genders and aboriginal culture. * Every elements of the CBS must contribute in an appropriate manner to the cre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Canadian programming and make maximum use. *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CBC) should be predominantly and distinctively Canadian. * CBC should reflect Canada and its regions to national and regional audiences. * CBC should contribute to share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
AIR 於 2003/04/10 16:24 | |
Re:強權侵蝕下 媒體應有之內涵 | |
這是我無意中得到的一份加拿大「廣電法」﹙?﹚的節錄。加拿大是一個民主國家,對媒體 會有如此具體的法令規範,我當下的感覺就是 嚇一跳。而回顧其國家之歷史、構成及緊鄰 美國的地理位置又深以為然。 在十七世紀,法國人﹙先﹚、英國人﹙後﹚進入了加拿大。曾有過一番爭戰,而後法 國人敗退,就是現在的魁北克。以主流族裔來說以英語系人口最多,依以往情境自然就是歸 英女皇領。至一八五零、六零年代初加拿大上下感到維持個別地理單位的身份,英國與美國 的優勢將永遠威脅加拿大,而於一八六七年成立聯邦政府,之後又脫離僅為國協之一員。情 況大致就是如此。 魁北克要獨立為眾所周知,原因是為了維持其與英語系有所不同,也就是distinguish的語 言、傳統習慣、社會構成的得以繼續存在。我們看看這個法案的內容及其產生的原因,其 實與魁北克的要求並無不同。好玩吧 ﹗我們再看看加拿大的原住民,由於力量太小,被擠 押的時期過早而成為邊緣族群。如意志不堅強﹙無論任何原因﹚,台灣的邊緣化是必然的, 因為“機制如此”。 |
AIR 於 2003/04/11 01:17 | |
Re:強權侵蝕下 媒體應有之內涵 | |
試著將此法案移入台灣推行,而後開始化學變化 ﹕ 罪名首先就是「違反媒體自由」,最後就是「基本教義」,打如死牢。 問題就出在「自我認同」,而這就是我國的「罩門」。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