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與新聞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關魚  於 2003/01/16 14:23
歷史、小說與新聞

在現代,
紀錄即時發生的事件,
並將其用報紙、電視、雜誌等媒介留給後代的東西,
叫做「新聞」。

在古代,
紀錄天下發生的事件(尤其是政治事件),
並將其用竹刻、毛筆、鉛版寫下留給後代的東西,
叫做「歷史」。

不管在現代或古代,
從親眼目睹的事件、別人口述、相關史料及報章雜誌等資料,
揉合些許想像改編而寫成小說體的東西,
叫做「歷史小說」。

--------------------------------------------------------

新聞容易被人遺忘,
歷史書籍只會吸引少數人閱讀,
只有精彩的歷史小說,
才會成為世代民眾接觸和瞭解歷史的管道。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遠比看過三國誌的人多,多個千倍都不止,
從三國演義再改編的各種漫畫、卡通、電影和小說作品,
也比從三國誌改編的要來的多更多,
若再加上這些衍生的系列讀者,
三國誌的讀者數量,
大概排不到三國演義系列的十萬分之一。


這就是我會想寫媒家村史案系列的最大理由。


NO:278_1
代理版主  於 2003/01/16 14:27
Re:歷史、小說與新聞

關魚小姐:

請問這是新專題嗎?
否的話,本文將併入媒家村欄.


NO:278_2
關魚  於 2003/01/16 14:31
Re:歷史、小說與新聞

至於對劉羅鍋口稱奴才的感想,
每個時代都有其無法更動的歷史背景,
所以我不會強求劉羅鍋去遵守民主概念說些不符合清朝時代的對話,
也不會要求一個宋朝女人要打破「三從四德」的迷思發憤圖強去唸書當官。

NO:278_3
關魚  於 2003/01/16 14:33
Re:歷史、小說與新聞

盡忠職守的代理版主:

這是。

媒家村史案只是這個大主題的其中之一。

過完農曆年如果我有時間和再來此貼文的慾望,
會在這個主題之下討論歷史學家、小說家和新聞記者的差別。


NO:278_4
Matrix  於 2003/01/18 13:13
Re:歷史、小說與新聞

>>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遠比看過三國誌的人多,多個千倍都不止,

其實歷史也好小說也罷! 能夠流行或暢銷往往是因為政治力的介入推行或宣傳。 沒有大英

帝國龐大的帝國殖民主義有多少人會認識莎士比亞。 每個時代確實都有其無法更動的歷史

背景,問題是真相在哪裡? 這才是歷是與小說最大的差異,也是歷史學成為一門科學,而

小說不是科學。歷史小說注重的是人性的辯證而非史實的探討,有心創作的人不可不戒

慎。


NO:278_5
小台北  於 2003/01/18 19:49
Re:歷史、小說與新聞

【歷史小說注重的是人性的辯證而非史實的探討】

是哦?^^

不管了!板凳先搬進來,準備聆聽講課:-)


NO:278_6
關魚  於 2003/01/18 20:07
Re:歷史、小說與新聞

這裡頭有個很有趣的問題。

對於想要「從歷史學會教訓」的人們,
究竟是看到「人性的辯證」比較重要呢,
還是看到「史實的探討」比較重要?


NO:278_7
Lucy  於 2003/01/19 02:29
Re:歷史、小說與新聞

關魚小姐
讀你的許多文章,有些是在自言自語,或是自吹自擂,或是無病呻吟,甚或讓人不知所云,偶只有一個感想與結論:你實在有點「自戀傾向」啊,你自己說對不對?歹勢啦!
若有所冒犯的話。

NO:278_8
Matrix  於 2003/01/20 16:10
Re:歷史、小說與新聞

>> 對於想要「從歷史學會教訓」的人們,究竟是看到「人性的辯證」比較重要呢,
>> 還是看到「史實的探討」比較重要?

萬有引力定律是真相,假如牛頓沒有發現它還是存在,萬有引力定律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引發的問題才讓我們從人性裡去探討問題的癥結是人不是萬有引力。歷史的真相也一樣

歷史事件的發生我們無法改變,也不能杜撰,但引發的問題在人性可以探討,錯誤的真

相會誤導問題的探討,你說哪個重要?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7&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