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阿姜 於 2003/01/12 10:12 | |
烙印 | |
日前,與幾位友人和幾位新友人在某家日本料理店吃飯,席間的主角是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先生,老先生戴了一頂黑色毛呢帽,加上他白襯衫繫的那條不是領帶亦非領巾的美國牛仔裝飾,搭配著他受到日本教育之下所散發出的剛毅樸實氣質,日、美兩股氣度的融合卻呈現出法國紳士的風雅,著實讓我眼睛一亮,「好帥的一位老先生吶」我在心裡擊掌叫好的稱讚。 當我們坐下來之後,友人劈頭就向我們介紹說「這是228死無去耶」。 老先生談了不少他在228當時和之後的點點滴滴,語氣輕鬆,態度詼諧,但輕鬆詼諧底下潛藏著刻骨銘心的畏懼,這麼多年了,他是害怕的。當他瞄到女服務生拉木門端菜進來時,「有人進來,就不要再說了」他有點惱怒的制止席間一位友人的228發言。現在已是言論自由的開放時代,但時代給他的烙印卻是深沉鮮明,偶一碰之,仍會從烙印傳出絲絲痛楚、滲出淡淡血絲。「這不是屠殺,這是凌虐」,當他以中國六四天安門來對比228事件時說了這句話。屠殺,只是一刀歸西、一槍斃命。凌虐不是。凌虐,不會讓你爽快解脫。他沒繼續說下去,只是拿筷子夾起鮪魚生魚片蘸著桌前的醬油碟子,正面蘸完,反面蘸,反覆蘸了幾回,直到深紅鮪魚染成咖啡鮪魚… 兩個小時的飯局,很快的在老先生的講古串場之下結束。相互道別之後,一位朋友在車上,說起他在地下電台親眼目睹的一個畫面,一位在基隆228存活下來的老先生,掌心掌背各有一個窟窿,那是將人當成丸子,以鐵絲穿過手掌,串成一束人肉丸子所留下的烙印。「過這麼久了,他講話亦是會挫會驚」,朋友以一點點挫、一點點驚的語氣跟我們這麼說。 回家後,我一直在想,如果說那位「228死無去耶」的老先生依然如此害怕,那麼掌心被鐵絲貫穿的老先生,在午夜夢回時分會是什麼情形?無意間看到掌心烙印心裡又有什麼情緒? 烙印,不是雷射除斑小針美容就簡單了事的刺青,不是綠軍獨派的訴諸悲情的狗血工具,亦非籃營統派的不願承認過去所做作的超脫豁達,而是烙印擁有者一輩子不能抹去的傷痕、痛楚、佈懼,和膽顫的深沉記憶。 ----------------------------------------------------------------------- 上面的文章,其實是我,左家獨代貼滴,因為,為了讓在版面上,一眼就看出作者是阿姜,所以才沒用「左家獨(轉貼)」的模式,請版主見諒∼∼ 阿姜後援會義務會員 留 |
京都的小留學生 於 2003/01/13 23:59 | |
Re:烙印 | |
我在外獨的網頁裡,也看到了這篇大作,基於論文、報告在火燒屁股,於是就拖到現在才回應了∼ 其實,在228公園沒建設之前,我真的不知道228事件是在指什麼,後來經由一大堆可靠及不可靠的消息,串成了一篇我印象中的228事件,我知道那是一場大屠殺,卻不知到有多殘忍,我知道那是一個烙印,卻不知到印得有多深!!恍然大悟,原來,228是這麼的不堪回首啊! 是不是要在那樣的年代裡,才會懂得「和平的可貴」,要在那樣的年代裡,才會知道「生命的神聖」呢?如果不是,那為什麼會有本省人、外省人、新台灣人、、等一大堆奇怪的口號呢!?我想,參與這歷史的人,提起一次痛一次吧!,而像我這種沒參與歷史的人,那些口號,對我而言,只能說是不知其所云吧! 228,在我心裡曾經是個「名詞」而已;但,現在對我而言,是個包含無數意義的「形容詞」。 「228死無去的人」,如果這句話可以由我來解釋,我會解釋成「發自內心值得尊敬的人」 如果,有任何一個人,遇到了參與這歷史的任何一位長輩,煩請告訴他,他們的歷史,深深的感動過一個女孩子,並請告訴他,他活得有多麼的偉大,多麼的令人尊敬! |
Lancu 於 2003/01/14 10:10 | |
Re:烙印 | |
阿姜原文中: ”老先生談.......「這不是屠殺,這是凌虐」..屠殺,
二二八事件,是哪一年哪一天結束的? 曾認真嚴謹地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的人,一定會知道,二二八,不是 一直到1947年3月9日之前,二二八,仍應該可以不成為二二八的. 二二八,從1947年3月9日的官對民大開殺戒之後,在哪一天結束了呢? 那些要別人”往前看”的人,最好先明確提出二二八已然結束的日期, 凌虐,是長期的,是肉體和心靈的. 老先生說的話,直中核心,只有身歷錐心刻骨的被慢慢剝肉的人, 禿鷹們還沒有滿足的笑臉,台灣的肉快被剝完了. 沒有了肉,台灣的心仍然要跳動,只要繼續跳動,肉還有再生出來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