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中的意識型態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阿加  於 2002/12/22 17:55
口號中的意識型態

版主若覺本篇不合版旨,煩請刪除。

本欄原係與外獨版子謙兄的討論。希望沒有犯了題目過大的弊病。^^

轉貼如下:

子謙兄討厭意識型態會遮蔽心靈. 因其會讓人聽不清看不清乃至想不清。

他指出,這些東西能夠快速分類簡單處理有益於情緒發洩.卻完全無法解決問題.

但個人認為,分析意識型態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特別是從社會階級的角度,可以看出當權者如何針對社會勢力分佈,而進行統治。

因此,建設性一點的作法是,分析這些意識型態如何、為什麼會蒙蔽我們的思想。而且,在進行一些分析之後,看到的社會運作的真實圖像,實在很難會任令自己的思想翱翔。

就拿積極開放、有效管理這句口號背後所代表的意識型態來看好了。

我們知道,每個階級執行其社會職能時,會養成不同的價值觀。而這句口號其實也代表著當權者對不同社會階級背後的價值觀之訴求。統治者就是在必要時,迎合我們的階級價值觀,以尋求我們的支持。

簡單說,這句口號代表當前台灣社會內部,執行社會組織任務的主要兩個階級之價值觀。前半句代表資本家,以林信義為象徵性人物,台灣資本尋找低工資的特性。後半句代表例如社會各領域的專業管理人,而象徵人物則為陳師孟。大多數平日上外獨會的上班族網友通常屬之。有效管理符合他們在處理事務時的精確與理性控制的思維。

而台灣勞工與農民的利益並未表現在這句口號中,也就是說,這句口號不是喊給他們聽的,但這句口號卻是政府兩岸經貿政策的基調。

換言之,勞工、農民並不在這句口號的考慮之內。而當勞工、農民發出不平之音時,這時就會聽到愛台灣、台灣優先的選舉型口號了。

但是,一個社會經濟的運作需要所有階級的合作。從分析這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口號可知,政府原先的政經施政並未注意到農工階級。也因此,後來會出現一堆農工抗議事件,絕非偶然。


NO:227_1
阿加  於 2002/12/22 23:34
Re:口號中的意識型態

哈哈~~

沒人進來。

這裡不是獨白。^^

歡迎大家多多發言。

阿加有錯,也煩請指正!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7&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