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獨白 評論(三)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南嘉生  於 2002/12/19 00:15
Re:獨白 評論(三)

中國人面對國家、民族

中國人面對國家、民族是很軟弱的。很多中國人平常在講起民主、自由和人權頭頭是道,他能運用任何艱深的理論來解釋世界民主人權和自由的變化,也義憤填膺的對罔顧人權的行徑大力口誅筆伐,不過若要他們將民主、人權和自由與中國的國家、民族一起討論,他們的態度就顯得很軟弱。中國人面對自己國家、民族,一如中國人對母親的依戀一般,國家民族縱有百般不是,但因為他是「母親」,所以必須被原諒,也一定要原諒。這是中國人面對國家、民族的無奈。

中國人對國家的態度是將之母親化,也將之弱化。孫隆基的「中國民族的深層結構」討論中國人在思考上的口腔期反應,寫的很清楚。中國人對自己國家民族的看待就是這樣。所以國家民族的任何對個人行為的不敬與傷害,都是可以被原諒。同時個人也不可以對國家民族有任何的報復行為,因為「兒不嫌母醜」。因此中國人不敢批評惡霸化的中國(是中國,不是中國政府),連別人批評也不准,因為這會羞辱中國,是中國不能承擔的,在這樣的想法中,中國也同時被「弱化」想像了。展現這樣的風格最早出自離騷,屈原對楚懷王的一切羞辱、不智,都予以包容、美化,他一點也不敢批評,只有不斷以自己的美化領導者,冀望有在展現抱負的一天。美人、香草,這種對統治者的態度就是中國人對國家民族的態度。在近代,許多抗議中國、反對中國的中國人,也對中國不敢批評,像許多海外中國的民運人士就只敢批評中國政府,也不敢批評中國。在台灣的許多統派人士也是這樣。因為中國就是他們的母親,他們的「美人」。

母親化、神聖化的國家是不能進步的。中國人的中國觀阻礙了中國進步。因為受過西方洗禮、高喊民主、自由的人,一旦面對中國國家、民族的利益與民主、自由的取捨,多毫無疑問的自人權中退縮,自民主、自由妥協。而且這樣的退縮和妥協的幅度是相當大,因為「母親」是神聖而不能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因而以往的一切民主、自由和人權的努力不僅可以放棄,而且必須放棄。這樣的妥協方式實際也證明這些中國人權主義者在現實世界中是一些「喊爽」的人,不可以當真,也不應該當真。

中國海外民運人士的民主、自由和人權觀,我是這樣在看待的。許多台支人在喊民主、自由和人權,我也是這樣在看待的。你看台灣許多統派學者在課堂上所講的民主、自由和人權,是理論精湛,深刻入裡。在課堂外的口號也響徹雲霄,但是面對中國,中共,甚至兩蔣,卻一點屁都不敢放,所有的民主、自由和人權都在民族、國家前卑躬屈膝。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7&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