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貴實 泰雅紋面文化守護神
回 覆 返 回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1 16:00
田貴實 泰雅紋面文化守護神

http://udn.com/NEWS/CULTURE/PERFORMANCE/1068277.shtml
田貴實 泰雅紋面文化守護神

【記者曹銘宗/台北報導】

在花蓮縣秀林鄉,以個人力量收集、研究、展示泰雅紋面文化的泰雅族水泥廠工人田貴實(給米.西畔),今天將來台北市領取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舉辦的促進原住民社會發展有功獎,但田貴實昨天指出,如果政府不懂珍惜泰雅紋面文化的獨特性,幫助他改建簡陋、破舊的陳列空間,那麼他的得獎並沒有意義。

第六屆促進原住民社會發展有功團體暨人士的表揚晚會,今晚將在台北市中油大樓舉行,並邀請陳水扁總統到場致詞。田貴實說,他已寫好草稿,希望有機會念給總統聽,希望政府幫忙他蓋一間泰雅紋面館,因為「紋面不只是泰雅族面部的標記,也是台灣文化的驕傲」。

今年五十歲的田貴實,已在亞洲水泥花蓮製造廠做了二十三年的剷煤工人。十多年前,他擔任鄉民代表時,已注意到泰雅紋面逐漸消失,他妻子在葬儀社為死者化妝的工作,更使他驚覺泰雅紋面老人的凋零。有一次,他讀國中的兒子和同學吵架,被同學罵:「番仔!難怪你們祖先臉上有刺青,與流氓身上的刺青一樣。」他不滿族群文化遭扭曲,便投入研究泰雅紋面。

一九九三年,田貴實在自家設立「泰雅紋面文史工作室」,開始展示他走訪泰雅部落所採集泰雅紋面的文物及圖片,三年前也設立專屬網站,並應邀演講。田貴實指出,他這個不到三十坪、不收門票的小陳列館,至今已吸引十多萬人前來參觀。

田貴實表示,日本人在一九一三年以野蠻的理由,禁止泰雅族紋面,泰雅紋面就走向衰亡,紋面老人在十年前還有三百名,至今只剩五十名,年紀都在八十四歲以上;日據時代下令銷毀的紋面工具,今天只剩一套在他的陳列館裡。

田貴實說,與國外的紋面文化相比,泰雅紋面象徵榮譽和責任,具有獨特的意義,引起很多國外學者的研究興趣,前往他的陳列館參觀,並邀請他出國介紹泰雅紋面。

近年來,田貴實在家附近買了一小塊地,希望找到資金蓋一個泰雅紋面館,他也向原民會提案,但原民會回覆沒有經費。

田貴實指出,今年英國劍橋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克里斯多福到他的陳列館參觀時,曾說:「個人的力量很小,你卻做了很多事,政府的力量很大,有沒有為你做什麼?」

田貴實去年曾得到美國福特公司台灣地區文化資產保存獎,獎金二十萬元,但他昨天說,「如果我的館蓋不成,得什麼獎都沒有意義。」

本屆促進原住民社會發展的有功團體暨人士,共有流行歌手張惠妹在內的九人及四個團體獲獎。個人獎得主是田貴實、武山勝、陳文生、宋美華、杜文喜、吳明義、張惠妹,以及非原住民的葛應欽醫師、鄭鴻聲神父;團體獎得主是南投縣天主教山地服務研究社、台北市星亞傳播有限公司、苗栗縣泰雅北勢群文化協進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記者曹銘宗/台北報導】田貴實希望政府幫忙設立泰雅紋面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門負責人王嵩山指出,近年來很多地方的漢人、原住民文物收藏者,都有要求政府幫忙設館的願望,政府應該站在鼓勵、輔導的立場,進行了解、評估,如果設館能夠結合整個社區的發展,就值得支持。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陳建年說,他曾參觀田貴實的工作室,非常佩服田貴實以個人力量採集、推廣泰雅紋面文化,這個工作室如果再加充實,可以成為不錯的小型文物館;但田貴實希望「以自己為中心,政府出錢」的方式設館,是否可行,還需要研究評估。
【2002/11/11 聯合報】


返 回

本論壇已關閉,以下僅提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之用。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