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淺的美麗經常是經由「拷貝」得來的
回 覆 | 返 回 |
少點政治(轉貼) 於 2002/04/21 03:13 | |
膚淺的美麗經常是經由「拷貝」得來的 | |
膚淺的美麗經常是經由「拷貝」得來的.
從一件傷風敗俗的事件中居然可以找出值得稱頌的成分,這都是中了猛男文化的毒,導致產生不健康的想法. 庸俗人的眼光只會聚焦於表面事物,我沒有看過勁報劉小姐的報導,但是看到最近大家在此 群起而攻之,不得不說幾句話... 記者是沒資格作新聞評論的...
很多年輕資淺的記者在報導新聞時往往妄自加上個人評論,而且蔚為風潮,甚至變成企業倫理,不說幾句自己看法不甘願,本人很不客氣的說 一個報導新聞不到十年的記者,算哪根蔥可以在新聞事實上加上自己不客觀幼稚膚淺沒見識的評論呢? 記者的地位相當於企業中的基層職員,學習和成長的路程都還很漫長,既不是媒體的發言人或主筆,除了報導事實外,其他的東西都不夠資格表示,"據了解""據指出"是什麼東西? 報導新聞給我們 原味的事實 就好,其他加料的東西留給您自己享用,敬謝不敏! 甚至將自己的性取向,性幻想或性癖好放入報導中大肆宣揚,不但浪費了寶貴資源甚至還污辱了衣食父母讀者的閱讀和判斷自由, 如果大頭病作祟,當可向主編要求闢一專欄讓您發揮,記者新聞報導代表該媒體觀點與立場,類此在報導中亂加評論只是凸顯該媒體的 不專業 管理鬆散 編輯作業不嚴謹 這些人該返校重修新聞採訪或是出國深造學學如何做個"安分守己"的專業記者. 記者的英文有Reporter和Correspondent二字,意義如下: Correspondent Reporter 職責中都沒有評論這項,所以請尊重專業不要做critic或columnist的事. 其實新聞記者地位並不低下,看看英美先進國家,新聞記者中年高德邵的比比皆是,當年波灣戰爭美國三大電視網的當家主播哪一個沒有跳到第一線從做馮婦在伊拉克報新聞? 最近偷拍事件TVBS一資深張姓女主播出現記者會現場,還有人大驚小怪,這在國外根本沒什了不得不得了的事,只不過台灣的主播養尊處優慣了,再採訪一下新聞就好像變成了新聞,可笑極了! 1847年設立的堪稱新聞界諾貝爾的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s中22個獎項中新聞報導就佔了14個,評論只佔2個,可見新聞記者地位受到的重視,絕非拿著人家出生入死(全球每年殉職記者都在數十人)的新聞事實,依其先入為主立場指鹿為馬,巔倒是非黑白,胡說八道一番,甚至有的還不敢具名的新聞評論者可比. 據說有一年有未得到評論獎的還抱怨說評論沒受到重視,評論算什麼呢? 國內不是有位姓社名論的人每天都在各報評論什麼什麼的嗎? 您認識有人叫社論的嗎? 這個叫社論的還不是一個人,是一堆人輪著叫這名字呢! 新聞記者這行業偉大不偉大,不是看能不能評論新聞,只看您對這偉大的行業敬不敬業.您看不起它,也就是看不起自己,別人也就不會尊敬它,就這麼簡單. 少點政治 多點水準 沒有評論 只有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