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文譯音
回 覆 | 返 回 |
ANTI-QXZH 於 2002/10/02 19:34 | |
有關中文譯音 | |
轉貼: http://www.geocities.com/mycj3/geobook-200010.html 國音拼音的學理探討 謝朝鐘 FAX: (02)2389-2732;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72號9樓之5 許多人說國音拼音應回歸學理的探討,不要泛政治。但是誰泛政治呢?有人認為使用人數多的系統就是好的系統,這就是泛政治化。許多人認為拼音只是習慣的問題,只要習慣,用哪一套都無所謂。但畢竟語言學有一定的原理原則,違反科學的系統,無論是多少人已在使用,總不是好的系統,沒有發展的空間、也沒有推廣的必要。例如:子音依送氣的多寡可分為數種程度,例如唇音的b (例如台語「無」的子音), 舌音的p (ㄅ), ph (ㄆ);d (例如台語「字」的子音), t (ㄉ), th (ㄊ);喉音的g (例如台語「我」的子音), k (ㄍ ), kh (ㄎ);平舌音的j (ㄐ), jh (ㄑ); 捲舌音的ch (ㄓ), chh (ㄔ); 平舌音的z (ㄗ ), zh (ㄘ) 這些是不變的原理。(由於篇幅的關係,先不在此討論母音的部分)。 也許我們應該想想拼音所為何用?如果是為了與世界接軌,乾脆用英文算了。我們不應該忘記腓尼基字母因為能表達世界上各種語音而被希腊、拉丁文採用,而拉丁文更是許許多多語言的拼音基礎。今天我們談拼音,應當回歸到拉丁拼法,用語言學的角度,釐清中國人所用的各種語音,容納更多的音素於整個系統中。所謂的世界化,應當是用最多語言的拼法基礎來拼,而不是像漢語拼音一樣自創一格。 漢語拼音不但是不準,而且是北京沙文主義的表現,因為它只能拼北京話。江蘇話的v, 江西話的 ng全都不見了;更不要說是內蒙話、新疆話、貴州話、雲南話、西藏話、廣東話閩南話、客家話、海南話等等。 所謂的「漢語拼音」根本不能代表漢語。例如國語的母音並沒有短音的存在,但台語、客語就有高音與低音兩個入聲 (促音)。為了表明短音,通用拼音用聲符p, t, k等在母音後面造成阻塞,例如:jap (台語的「汁」). 這是無法取代的拼音,不可能以漢語拼音來表達。古代的華語普遍存在著這種發音,因此廣東話也有這種音。現代的國語外國人稱為滿語 (Mandarin), 根本沒有這種發音,因而所謂的「漢語拼音」根本是滿語拼音。正統的華語標不出來,古代的華語、詩歌,都無法正確地表達出來 ─ 這種情況很像簡體字不能表現中國古代文學一樣。中華民族到底是個文化悠久的民族,這種數典忘祖的拼音竟也叫作「世界標準」,真正丟老祖先的臉。 英國人道格拉斯 (Carstairs Douglas) 於1873年出版的廈門口語字典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可以說是歷史悠久,而且應用廣泛。與威妥瑪、耶魯式不同,道格拉斯雖是英國人,卻不用英語的拼法拼中文 ─ 因為他深知其不可行性。他採用的拉丁式拼法,使得昔日的教會用這套系統,教會了許多村夫村婦唸聖經。筆者並非長老會教友,但站在學術的立場,我還是要向國人推薦這一套珍貴的歷史與語言學遺產。 在國音拼音上,我們只能選擇拉丁式或條頓式兩種,否則根本不能成為一個系統。今日我們慣用的拼法,則是雜湊。例如 Taipei 如以拉丁唸法是「呆北」,以條頓讀法是「台胚」。正確的拉丁拼法應是 Thaipei, 條頓拼法是Taibei. 因此目前我們是前一字用條頓拼法,後一字用拉丁拼法 ─ 雜拼,任何民族的人都無法唸正確。如果採行拉丁系統,條頓民族只要知道拉丁語如何拼音就行了;但要拉丁民族去唸拼音極不規則的英文,就已經很難了,更不用提那些奇怪的 j, q, x 等等從來沒看過的拼法。 本文作者為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組助理教授 |
拼音家 於 2002/10/02 22:36 | |
Re:有關中文譯音 | |
應該將漢語拼音定位為外語拼音,因為全世界包括聯合國,是將其定義為外語拼音. 為和世界國際接軌,宜將漢語拼音定為外語拼音.又漢語拼音這名詞有種族歧視的政治統戰目的(北京語是漢語?,難道廣東話是胡語?),宜改改名為北京語拼音. |
首都市民 於 2002/10/04 07:49 | |
Re:有關中文譯音 | |
馬市府缺乏風度,扯台灣拼音後腿 ☉李建昌 行政院核定通用拼音作為台灣華語拼音標準。馬市府說「為了國際接軌,採漢語拼音」,高市府說「與國際接軌,採通用拼音」,中市府夾在「中」間,都不用。顯見正如政論家的妙諷:真是國際接個「鬼」。國際接軌是個口號,要看其實質內容。 在最近幾次市政質詢裡,馬市長給予的回答是:第一,通用與漢拼相同的路牌先做;第二,向中央積極建議採漢拼。積極建議便需要有「說帖書面文件」,說帖若合理,行政院便應考量;說帖若嚴重錯誤,行政院便不需考量。現在情況是:北市府直到今年七月十六日在立法院公聽會才提出書面文件:「本府主張採用漢語拼音之理由」,結果全部三項理由都嚴重錯誤或缺陷(自由廣場,七月二十四日),因此行政院正式核定我國採通用拼音政策後,北市府便不宜與中央唱反調,這才是民主風度。 如果馬市府認為其在立法院提出的文件,是一時疏忽弄錯了,我們也可諒解給重來機會。因為如果其主張對我國國家利益有絕大好處,那麼便應趕快重提正確文件,據理力爭,防止錯誤政策傷害國家利益。同時要提出說帖,說服台北市民。現在情況是:北市府拖延至今既未重提正確文件,也未提出書面說帖說服北市民。在這樣的情況下,馬市府仍然不顧「台灣一體」在國際上才有競爭力,一味扯台灣拼音後腿,更讓人覺得馬市府缺乏民主風度。 馬市府七月十六日立法院文件犯了什麼嚴重錯誤 呢?就是「片面扭曲聯合國文獻」來支持其國際接軌口號,並以此口號誤導媒體民眾。例如該立法院文件說:「一九七九年聯合國秘書處發出通知,自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五日起採用漢語拼音作為在各種拉丁字母文字中轉寫漢語人名和地名之標準」,以此支持北市府推銷漢語拼音地名路牌。事實上,聯合國文獻的意思是說「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漢語拼音,作為轉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語人名與地名之標準」。馬市府片面扭曲聯合國文獻,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部省略了。馬市府的「國際接軌」真是「國際接個『鬼』,接 到處在國際上打壓台灣的中共,這個鬼」。 馬市府有這種錯誤,因此馬市府又說「如有美國人要寫信寄至台灣忠孝東路,自然使用漢語拼音」(自由廣場,七月二十六日)。這分明是嚴重謬誤,美國人學過中文,學過漢拼的不到百分之一,因此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美國人要寫信到台灣時,根本看不懂「漢字」,因此也無能力從「漢字來音譯成通用或漢拼」。他看懂的是二十六個羅馬(英文)字母,他根據的是台灣對忠孝東路的羅馬字母命名,怎麼可能「自然使用漢語拼音」? 我要特別聲明:扭曲聯合國文獻是客觀錯誤,不是意識形態主觀批評。北市府不要老是用自己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認為別人是意識形態,自己卻不是。馬市長最矛盾的意識形態就是以大陸有十二億以上人口使用漢拼來批評通用,但又強烈保護只有台灣在用的注音符號與正體字。馬市長基於其意識形態支持只有台灣在用的注音符號與正體字,但是他為什麼不能稍稍尊重另一種意識形態所支持的台灣拼音呢? 如果馬市長仍然不尊重另一種意識形態,令人擔心的是已經有許多民眾提議,不需尊重馬市長意識形態,將發起廢注音符號與正體字運動,因為新加坡與整個東南亞都廢注音符號採用簡體字,而且這項運動「與台灣的國家語言主權無關」,這正是馬市府批評台灣拼音的邏輯。當另一種意識形態被馬市長意識形態所激怒時,注音符號能不滅亡嗎?這樣才能國際接軌。 最後,馬市長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他對漢語拼音一點好感都沒有,但是為了要和國際接軌,還是得用漢語拼音。這句話好像是說某個人對一個女人「一點好感都沒有」,但是為了某種好處,還是得要娶她為妻。馬市長推銷漢拼的想法,未免太工具化。古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馬市長豈可將自己一點都沒有好感的東西,強迫台灣民眾接受。(作者李建昌╱台北市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