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坤城
回 覆 | 返 回 |
阿邦 於 2002/09/27 17:22 | |
關於李坤城 | |
關於李坤城,實在是個有趣的人物. 喜歡楊逵紀念專輯<鵝媽媽出嫁>裡的歌嗎? 他是個深愛台灣的人,他是個有心人, ^^ |
阿邦轉貼 於 2002/09/27 17:23 | |
Re:關於李坤城 | |
楊逵 鵝媽媽要出嫁 楊逵簡介 書目 錄製時間 秋天的野菊花 賣花阿婆 玫瑰 完整版 送報伕 鵝媽媽要出嫁 春光關不住 菊花開的時 壓袂扁的玫瑰 四季紅 牛犛分家 少年彼當時 看國旗風翻 豐年舞> 駛犁歌 愚公移山 <資料來源-----楊逵專輯 文案朱約信> |
阿邦轉貼 於 2002/09/27 17:25 | |
Re:關於李坤城 | |
鯨魚的歌聲 台灣首屆民選總統紀念專輯
專輯簡介 這真的是一張非常有歷史意義的專輯,不只因為是為了紀念首屆民選 南瓜妹 前言 數百年來,島上的人民第一次有權決定自己的將來,雖然這個機會等 等待新生命的誕生是最令人歡愉的,快樂的心情當然少不了音樂的伴 歌曲列表 1.自由的風放予吹 自由的風放予吹 詞/李坤城 曲/演唱/阿德 春天百花開 通人阿咾美 春天象徵土地的希望,特別是在熬過數百年嚴冬的台灣,今年的三月 總統民選代表著形式民主的完成,今後,台灣應追求更高層次的價值 阿爸的心肝寶貝 詞/林良哲 曲/演唱/陳明章 欲離開的暗瞑 予我擱看一咧 欲離開的暗瞑 予我擱吻一咧 有一工你會大漢 你會讀冊濟濟 欲離開的暗瞑 予我擱抱一咧 阿爸的心肝寶貝 抱佇永遠的心肝底 親情的異離,大概是彭明敏一生中無法劃成的圓。當理念的堅持和骨肉的 這首歌正是描述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政治的現實造成人倫間的遺憾,這 等待自由的風 詞/林良哲 曲/陳明章 演唱/陳淳杰 一蕊花 用心疼痛 土地充滿春天的花香 阮想欲種花一叢 送予住佇這的人 一蕊花 用心疼痛 土地充滿春天的花香 阮想欲打開門窗 講我心內的夢 等待,是新生命前的雀躍,一九六四年彭明敏和他的兩位學生--謝聰敏和 三十二年的時光過去了,當年教授級的囚犯成為台灣最大反對黨的總統候 天光 詞/李坤城/古秀如 曲/黃國倫 演唱/李俊廣 忍受悲傷的折磨 走找希望的光線 這首於95年11月間完成歌曲,是以施明德為創作背景,獻給過去所有為台 心內一個小願望 詞/李坤城 曲/演唱/詹宏達 過去親像媳婦命 打拼認真無彩工 心內一個小願望 自由來出航 過去先民抱美夢 做牛做馬望輕鬆 心內一個小願望 快樂來出航 經歷許多政權轉移統治的台灣,過去的命運是波折不安,然而命運非不 台灣原住民組曲 詞/李坤城 曲/朱約信 序曲:向星星許願 高高的山嶺上(有)美麗的家園 布農-和諧的夜晚 和諧的夜晚 OH A A 唱著飲酒歌 OH A A 魯凱-雲豹的故鄉 大武的山上 有百步蛇的腳印 泰雅-族人的戒律 族人的戒律 讓我們嚴肅的告訴你 排灣-我不是喜歡流浪 不是出生就喜歡 到處去流浪 出生就崇拜喜歡 親愛的祖靈 鄒-為何都要離去 特富野啊 達邦 我們在聚會所歌舞眾神 阿美-美好的豐年祭 美好的豐年祭 我們來歌頌吧 那魯灣的舞曲 盡興地跳吧 賽夏-一隻鳥在飛 一隻鳥在飛呀 飛過矮靈祭 卑南-我們都是一家人 你的家鄉在那魯灣 我的家鄉在那魯灣 為著討了生活 離開了家鄉 來到了都市啊 四界咧走闖 雅美-離鄉的拼板舟 漂洋過海來台北 是為了怕飛魚墜落 溫暖的土腳厝 都是嘛真濟 終曲:是誰在呼喚我 是誰在呼喚著 呼喚我名字 是遙遠的高中或是那溪水 如詩如痴,源自原住民特色的十一段歌詞,改編自九族傳統的音樂旋 愛行奈去 詞/古秀如 曲/林生祥 演唱/邱世芳 千里渡台 萬般艱辛 開山打林拼生死 天不負人 生根落地 百年耕種無容易 愛行奈去 愛行奈去 愛行奈去 愛行奈去 背負著「客家」這樣的字眼,彷彿注定要忍受「四海為客,無以為家 這張專輯,目前所知應該只剩「台灣ㄟ店」和嘉義的「洪雅書房」有賣。 |
阿邦轉貼 於 2002/09/27 17:26 | |
Re:關於李坤城 | |
金鐘獎 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 |
阿邦轉貼 於 2002/09/27 17:28 | |
Re:關於李坤城 | |
心肝寶貝 月娘光光掛天頂 嫦娥置那住 輕輕聽著喘氣聲 心肝寶貝子 鳥仔風箏 攏總會飛 到底為什麼 鳥仔有翅 風箏有線 才會天頂飛
演唱:鳳飛飛/吳倩蓮/高勝美 -------------------------------------------------------------------------------- 這首出自鳳飛飛《浮世情壞》,這首歌作詞者李坤城也是三立電視台灣台節
目【台灣最美麗的聲音】的顧問,我常看這個節目,也推薦給大家。羅大佑
的曲子真是沒話說的好,歌詞充分讓人感到母親對兒女的疼惜,而親子間的
一問一答對談也把相處時的溫馨景況描述的彷彿看到畫面一般,背景的兒童
合唱團合聲更是為這曲子催溫。專輯中還有一首『追夢人』,也是羅大佑的
詞曲,大家應該都聽過,有高勝美翻唱和吳倩蓮翻唱粵語版本。 |
阿邦轉貼 於 2002/09/27 17:30 | |
Re:關於李坤城 | |
音樂 -------------------------------------------------------------------------------- 文/陳德愉 -------------------------------------------------------------------------------- 前言: 朱約信和趙一豪兩位創作力強勢的歌手,最近分別推出新作品
|
阿邦轉貼 於 2002/09/27 17:39 | |
Re:關於李坤城 | |
台北/傳統音樂 再添三部曲 潘罡/台北報導 台灣的傳統音樂保存與發揚再添新頁。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昨天一口氣發表了三套傳統音樂有聲書,分別是江武昌和李坤城等人策劃的「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音樂工作者邱昭文與薪傳藝人邱火榮的「北管牌子音樂曲集」﹔學者林谷芳的「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各有獨到的訴求。 李坤城等人的「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蒐錄了一九一○年到一九四五年的台灣戲曲唱片精華,包括了南管、客家戲曲、北管、小曲、京調、勸世歌、笑科劇、新歌劇、文化劇、皇民化劇等等。由於許多資料是淹沒數十年之後,再度曝光,日前已引起學界的關注。這套有聲書合計十張CD,范揚坤、李坤城等人各就專業,另外集結了一本論文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台灣錄音中,有一位音樂工作者汪思明(溫紅塗)扮演了重要角色。她的女兒汪碧玉昨天也應邀到發表會場。至於邱昭文和邱火榮則著眼於傳承,以東西樂譜對照方式,提供學子鑽研台灣北管音樂的管道,當中除了音樂專輯外,還有四張影音光碟。民樂學者林谷芳規劃的「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則側重民眾欣賞的切入點,除了一本專論,另有六張CD。 對於這三套有聲書,林谷芳指出,李坤城、江武昌等人把最早期的錄音發掘出土,等於提供了許多一手資料,預料將修正以往許多台灣音樂的論述和觀點。邱昭文的「北管牌子音樂曲集」則為傳統音樂教材提供了示範。至於他的有聲書,主要回歸藝術與其關聯的「生命情境」。林谷芳表示,十幾年來,台灣強調本土音樂的傳承和發揚,當中具有一種意識形態,但無論如何,音樂終歸要回到它的藝術原點,「任何音樂,學者都可以詮釋它的偉大,把它無限上綱,但能不能說服一般民眾的耳朵呢?」林谷芳表示,樂迷可以從上述的觀點,來體驗這三套有聲書的價值。 |
阿邦轉貼 於 2002/09/27 17:40 | |
Re:關於李坤城 | |
台灣歌謠講古(福佬) 一.自然民謠 (1)來源: a.漢人 ex.七字仔, 牛犁歌, 一隻鳥仔 原住民: Siraya之思想起 b.生活:挽茶, 童謠...... 演藝:陣頭, 歌仔, 歌仔戲......... (2)特色: a.反應生活 b.平易近人(詩樂和諧) c.含蓄溫和兮感情 d.暢樂兮 (3)選曲: 草螟仔弄雞公 蚯蚓歌 牛犁歌 江湖調 |
阿邦轉貼 於 2002/09/27 17:41 | |
Re:關於李坤城 | |
楊逵/鵝媽媽出嫁 陳明章、朱約信、吳俊霖、蕭福德、黃靜雅、陳淳杰等 by rotten 作者: rotten (鐵獅玉玲瓏) 看板: rotten Andrews Favorite -A01 合輯: 鵝媽媽出嫁 (水晶,1993) 鵝媽媽出嫁合輯是一次現場錄音(1993/09/16 台大視聽小劇場) 這場演唱會原始概念來自一群音樂人;他們閱讀了楊逵的文學作品,以歌曲表演的形式表達感想,這在台灣歷來的唱片工業中是相當獨特且饒富意義。我個人無緣在現場觀賞這場表演;一開始也不知它的創作背景。有緣買到西低之後,真的非常感動。除了開始去找尋楊逵的小說來閱讀以外,更努力的去跟朋友推薦甚至贈送這張專輯。除了欣賞專輯內精緻優美的旋律以外,他們所唱出閱讀作品後的感動,可以準確無誤傳達給我們! 記得剛入伍時偶然買到這張專輯,那時欣賞音樂的環境很艱難。每在熄燈就寢後,聽朱約信唱:一蕊玫瑰一叢花,伊根深佇底土底...真是感動的要命!聽音樂就是這樣,在正確的時候,在你身邊出現正確的音樂。部隊的記憶不是很愉快,還好有音樂可以聽,幫助我度過許多困阨的時光。就像我讀楊逵作品所感受到:不妥協,鼓起勇氣,撐下去! 從所列的演出名單也可以看出,這場演唱會幾乎包含了當時台灣地下音樂界的精英,這些人的專輯幾乎都是水晶唱片發行的。這些專輯在任何時候,都是擲地有聲,隨時經的起每個世代反覆檢驗的優秀專輯! 例如- 吳俊霖(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後來的樹枝孤鳥 以下是這場演唱會的演奏樂手及樂器: 鋼琴:林慧玲 這張專輯每首歌曲創作架構都是根據一篇楊逵的小說或散文。我沒有資格評論楊逵這麼偉大的台灣文學創作者,他的作品跟生活是我們尊敬跟嚮往的,請你有機會去借幾本楊逵的書來看看,你會很容易了解書中傳達的是甚麼。 1993我無緣到現場看,不知當時現場有沒有搭配影片或歌舞?從聽覺上說:整個過程由固定的鋼琴,提琴,吉他交互出現,搭配歌手輪流歌唱,以及穿插的介紹說明口白,順序如下面的曲目。從某個層面來說,這是張很平凡的專輯- 就是一群人彈琴唱歌,發表讀書心得。可是今天在這裡寫這些,並不是來跟大家談,這些樂手演奏技巧多麼出神入化,亦或是歌唱錄音製作技巧有多麼傑出,那跟這張鵝媽媽出嫁都沒關係。在音樂裡,述說一個一個的故事: 壓不扁的玫瑰,遠赴東京工作的送報少年,鄰居的童養媳阿玉, 如果現代搖滾樂發展了45年,過往國內外唱片數量豐富如滿天星斗; 以下是曲目及表演者 (順序應該大致跟現場吻合吧) 演出曲目: 秋天的野菊花 (詞:鄧志鴻/曲:鄧志浩/唱:陳淳杰->蕭福德->朱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