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股陳 於 2001/03/24 21:01 台灣的產業結構嚴密分工的歷史定位,請不用國民黨官僚的眼光說台灣我們企業規模太小、不符合經濟成本。 如果是這樣,那麼諸如 HP、IBM、、等等的知名廠,凡事自己作就好,為什麼還要來台灣找零件開發。因為它們知道我們台灣是很棒的一個分工體系,就只有不用心的爛國民黨官僚體系不知道。 再大約十八年前﹕我剛退伍﹐我一個很要好的從事貿易學長跟我如是說﹐台灣真是一個很好的創業天堂.如果你知道門路﹐創業不須多大的資本.就以一個sample為例﹐只要你知道Byer在那邊、找了到五金廠、射出廠.將這一些sample交給他們.模具設計有人幫你處理、有材料供應廠、有熱處理廠、塑模設計有人代勞.有沖壓廠幫你沖製、有射出廠、有電鍍廠、有線割廠、車床加工、、、有很多你連想都沒想到的協力廠在那一邊等你. 最後你是要自己組裝﹐或是包給別人組立都可.當然最後你要PAY就對了.並且可開票. 有機會你可以到新莊的化成路﹐走一趟你就可以瞭解到台灣真正的產業結構為何﹖電子業沒有這一些國民黨看不起的傳統行業﹐玩得起來嗎﹖這一些行業的真正龍頭又是誰(那一個行業)﹖ 有很多的因素. 逼著台商不得不往中國跑! 最重要的是國民黨無心.也無能 幫助廠商是長久的因素! 下次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