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記協 電子報〈關於媒體批判〉一文的幾點意見
回 覆 返 回


路犁  於 2003/02/03 01:01
對 記協 電子報〈關於媒體批判〉一文的幾點意見

路犁 於 2001/10/07 01:40
對 記協 電子報〈關於媒體批判〉一文的幾點意見

以下是除了對這篇文章的一些意見之外,還包括一些相關問題討論的看法


針對turtle文中提到:『媒體本身已經夠不專業了,媒體批判如果水準更差,怎麼可能達到批判媒體的效果?我想探討的「媒體批判」社會與文化現象,並不是傳播院校內那種符合嚴謹方法論的媒體批判,而是泛指台灣社會近年來方興未艾的媒體觀察與批判風潮。』

我怎麼覺得這兩個分段的敘述,似乎有前後矛盾之處﹔我個人以為,如果探討的『不是傳播院校內那種符合嚴謹方法論的媒體批判』,那麼「媒體批判」就如同我買了一瓶過期牛奶,或在正版商店買到一片海盜版CD,不論是我對朋友抒發這件不愉快的事,或是我對商家咆嘯,抑或我向消基會申訴,重點是事實而不是水準或專業,用在泛指一般「媒體批判」道理相同。


另外turtle在回應五分珠時說: 『容我再次說明:「專業認知」並非媒體批判的必要條件,我只是強調,具有結構視野、專業認知、同理心與歷史感的媒體批判,對於媒體與新聞工作者應該會更有說服力與影響力,但絕不代表完全不懂新聞專業者的批判就不是媒體批判。』

如果這句話是出自與媒體對抗網站版主對網友的呼籲,這句話超好(記者朋友一定會這樣認為),舉例來說,立法院的表現讓他淪為路邊尿桶的命運,從一般草民到一國元首沒有一個不嗤之以鼻(當然也可以舉一般公務機關為例),但是如果立法委員諸公(或公務員),以您的方式回答您,想必您有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吧?反過來說,反李媒體(這個名詞不僅符合事時也符合專業檢驗)在批判李登輝時有做到『具有結構視野、專業認知、同理心與歷史感的』政治批判嗎?雖然李登輝的卻也很多地方值得批判。

我的意思是您的再次說明還是不適用於一般的「媒體批判」,包括對於教授級如中山大學教授陳茂雄的一般「媒體批判」也不適用,否則一般與專業就難有區隔之處。

不過如果是與記者或媒體業者進行良性對話或溝通時,我贊成您的『媒體批判不應該淪為謾罵與貼標籤、載帽子,而應該是一種與媒體專業相對應的負責任檢討與監督;媒體批判不應該只是自己發洩喊爽而已,而應該對媒體有一定的刺激與影響力。』

另外我認為,「政治正確」絕對是專業的必要條件之一,假設,如果有一位記者或專欄作者,寫一篇「海豚肉好吃」或「皇民李登輝」這類「政治不正確」的報導或文章,請問專業素養何在?

還有關於「統派媒體」,「統派媒體」並沒有什麼不對,如果有不對,在於他是否符合事實的描述,即使學術文章都有統派、獨派的論述,一般批判將「統派媒體」稱之為「統派媒體」有何不妥?

其實您這篇文中,有不少如『統獨標籤與新聞專業不但沒有必然關係』這類提法,都是一再的犯了將一般批判拉向專業批判的領域加以批判,如果您這篇文章不在一開頭就聲明『而是泛指台灣社會近年來方興未艾的媒體觀察與批判風潮』,那麼我大概不會有什麼意見。其實包括您給一些朋友們的回應,如『站在媒體外、媒體內』這樣的全面性關照,還是專業,而不是一般媒體批判。

有朋友提到『中時中南部員工被裁員而四處抗爭』,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人去提到同屬勞工階級的觀感,這裡似乎有必要稍微提一下,媒體在過去,除了污名化社會運動之外,對於勞工運動似乎也不給什麼好臉色,所以對於同為受僱者階級的媒體從業人員來說,萬一面臨到與資方進行抗爭,社會如果冷漠視之,也是媒體從業人員必須要有的體認,何況媒體從業人員遭媒體經營者(資本家)的惡意遺棄,難道比起一般勞工相同遭遇更值得社會關心嗎?我以為與其呼籲人們關心媒體從業人員被裁員的不性遭遇,根本的辦法還是必須媒體從業人員先把自己的身分拉到與一般的勞工同等的層次,組織工會,加入全國性產業工會,記者本身不要期待在這一路徑上能有別於其他產業勞工多受上天的眷顧。

關於自由市場,我以為未必有利於新聞產業的內部民主機制的建立,或有利於媒體專業的發揮,可參考《大眾媒介與社會》「大眾媒體與民主一文」,該文舉出了澳洲媒體大亨梅鐸以及其他財閥大量收購媒體後對媒體的內部控制,我認為媒體如果能夠趨向專業化,唯一途徑還是必須依賴媒體從業人員自組工會,透過與資本家不斷的抗爭、協商,再抗爭、再協商,一步一血淚的向資本家要回記者自己的專業自主權,台灣在政治民主化後,記者必須(也應當)與其他產業勞工靠近一點,一起攜手共創產業民主,不僅如此,記者還應該提供「媒體批判」者有力的批判材料,如此「媒體批判」才不至於僅僅只能就媒體實際生產者(記者)的產品進行批判,而是藉由媒體從業人員所提供的內部機制運作資料,直接對媒體資本體制進行有效批判。

關於「媒體彼此監督是最好的媒體批判方式」,我以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不可能會有一個資本家會去監督另一個資本家的內部管理機制。

原文參照 支持者  於 2001/10/05 22:54 所轉貼的有人問我關於媒體批判



路犁 於 2001/10/07 01:51
Re:對 記協 電子報〈關於媒體批判〉一文的幾點意見

其實這篇〈關於媒體批判〉,網友在10月3日就將這篇文章寄給我,當初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是相當有意見,之所以沒有在收到這篇文章當天做出批判,有幾個因素.

1.我不認為這篇文章針對本站,因為文章中提到『是泛指台灣社會近年來方興未艾的媒體 觀察與批判風潮。』,這的確是早在本站成立之前就存在的事實,如果我們自認為這項事業是屬於我們的獨門生意,那麼我們沒有道理不出面接招;問題是這並非是我們的獨門生意,有個叫「媒體觀察基金會」的組織比我們更早成立,目前也還在運作,其他在各媒體的者投書版就更早做批判媒體的單兵作戰了.

2.在時間點上恰巧碰上最何榮幸與張瑞昌記者的信因被本版網友轉載,剛好就在這幾天有幾位記者朋友到本版進行理論與抗議,為避免不必要聯想,這是我所以接到這篇網友寄來的這篇文章,沒有馬上做出必要的批判的原因.

3.是有一位朋友也認為不應該在當時(10月3日)對這篇文章表示意見,以免加深彼此無謂的對立.

以上是我言至今天才對這篇文章表示意見的原因



巴茲光年 於 2001/10/07 02:02
Re:對 記協 電子報〈關於媒體批判〉一文的幾點意見

路犁兄:

我想,您這篇討論,有必要把發言意旨的前後脈絡呈現出來。所以,私自越俎代庖,替您在這作出以下的連結,供朋友們參考。請海涵!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