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沛的民主進程
回 覆 返 回


濁水溪(轉貼)  於 2002/12/22 21:03
顛沛的民主進程

濁水溪(轉貼) 於 2001/06/16 18:55
顛沛的民主進程  


◎李敏勇

 台灣的民主化在歷經兩次總統直選與一次政黨輪替,勉強建立了粗坏形式,但本質異常脆弱。

 首度總統直選,李登輝以總統與國民黨主席身分,營運黨國體制。他長驅而入,大刀闊斧,進行「台灣化」與「民主化」,他的許多黨人同志勉為其難與他同行,但都是且打且走。

 兩位經由李登輝以「新台灣人」名稱相挺背書,分別出任民選省長和台北市長的宋楚瑜、馬英九。一已背離而去,一位尷尬以對。李登輝拉攏「外省人」的心意,付之東流。

 以李登輝在國民黨內隱忍的歷史,他顯示的是台灣人的柔軟度,他以等待達到他權力的高峰;而宋楚瑜在黨政體制陪伴李登輝,雖也曾矯飾奉承,但羽毛初豐時顯現的卻是硬搶。

 李登輝的隱忍,有其台灣人被殖民統治的性格,而宋楚瑜的硬搶,則有其據台殖民者的性格,在某種意義上,李登輝被視為雙重人格者,宋楚瑜也有其雙重人格,但宋更急躁、更露骨,赤裸裸展示其權力的刀鋒。

 若無宋楚瑜,連戰在總統敗選後,可能仍能帶領國民黨延續李登輝建構的台灣化路線,國民黨和民進黨可能會因此而成為相互輪替的台灣兩黨。李登輝也可因此實踐他下鄉傳道的許諾。

 但國民黨的台灣化,只是李登輝的作為,不是真正的體質。政黨輪替執政之民主常軌,在國民黨許多黨人的心目中,是不可思議的。李登輝在「封建的」、「中國的」屬性的國民黨人心目中,是所謂的「毀黨」、「毀國」者。

 連戰敗選,不責怪宋楚瑜,其理由在此。連戰敗選,要批鬥李登輝,其理由在此。這樣的黨,其實在本質上仍然只是殘餘的中國政權餘緒。

 暗潮洶湧,濤濤波浪,接替國民黨執政的民進黨人以及憧憬在台灣建構近代意義民主國家的政治人物,如果不更爭氣,本質脆弱的民主粗坏很容易被反撲的力量顛覆。(作者李敏勇,詩人)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