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 於 2002/06/12 09:47
中時電子報 笑死人的新聞標題• 美北京大使:不支持台灣宣佈獨立
• 民進黨4立委被指涉核四工程弊案
• 樂透頭彩續探底 又四人均分
以上是中時電子報6月12日上午9點的新聞標題
點進去一看是中央社的外電報導
這當然不是第一次
印象中只要是對台灣不利的消息
中時電子報經常會在第一時間
借用中央社的外電作最即時的報導
先不談中時修改了中央社的標題(詳見以下全文)
光是「美北京大使」這五個字
不就很清楚說明「這不是新聞」嗎?
難道美國駐中國的大使會說「支持台灣宣佈獨立 」嗎?
真是夠了
參考資料
美國駐北京大使說美不支持台灣片面宣佈獨立
【中央社/紐約十一日電】
美國駐北京大使雷德今天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美國不支持台灣片面宣佈獨立,不過根據台灣關係法,中共以三百五十枚飛彈瞄準台灣,美國就有義務幫助台灣增強自衛能力,這是有如日夜黑白那麼清晰、分明的事實。
雷德在亞洲協會午餐會上就美中關係的展望,發表專題演講並接受提問。被問到台灣關係法和美中建交三公報之間到底有何關係時,雷德說,三公報對台海問題都強調「和平解決」兩岸糾紛。
他趁機再度提醒中共,在台灣對岸佈署三百五十多枚飛彈,顯然不是追求和平的做法,中共固然不喜歡台灣關係法(TRA),該法卻明訂,只要台灣受到飛彈等威脅,就有增強防衛能力的必要,這是有如日夜黑白那麼分明的事。
他的演講談到「地區與國際問題」時,首先就重申國務卿鮑爾昨天晚上在紐約亞洲政策演說中所提,美國的台海政策沒有改變,也就是一中政策,但「一中」以三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為基礎,美國不支持台灣片面宣佈獨立,但有義務確保台灣有自衛的能力。
他說,美國呼籲台海雙方和平協商出兩岸人民都可接受的解決方案,不過中共不能用脅迫的方法,壓迫台灣就範,特別是以佈署飛彈做要脅,絕對無助改善兩岸關係。
雷德強調,兩岸關係將來如何發展,須由兩岸人民自己和平達成,他自己倒看出一個趨勢,那就是「跟錢走」(follow the money)。
他解釋說,台商已在大陸投資八百到一千億美元,三十五萬台灣人居住在上海一帶,人口才兩千三百萬的台灣,去年訪問大陸的人次就有兩百六十萬,這好像不是戰爭的預兆,而是合作、和平與繁榮共存的預兆。
來賓當中又有人問,台灣拒絕大陸八百項產品進口,大陸力爭未果,據說台北想趁兩岸都加入世貿組織的機會,「取得」(extract)與中共「國對國」的對等談判地位才肯讓步,大使有何看法?
藍德仍以一句「跟錢走」回答,接著說兩岸進入世貿組織,只會增進雙方的貿易與交流,這是世貿的條文與精神所在。
有人擔心香港主權回歸大陸後,自由度將日漸降低,雷德說人家既已成為一國,美國不便置喙,只能從旁鼓勵香港多往「一國兩制」當中爭取「兩制」所賦予的東西。
對西藏問題,雷德只能以「保持密切關注」答覆協會會員的擔憂。他說,布希總統會見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副主席胡錦濤的時候,都呼籲他們和達賴喇嘛對話,「這對中國有利。」
雷德另外強調,美國對基本人權與宗教自由相當執著,中共雖然願就這些敏感問題與美國雙邊對話,但美國不只要求對話,也要求「有結果」。
他舉了許多被中共拘押的異議人士和西藏喇嘛與尼姑,包括被判十三年徒刑的中國民主黨創黨人徐文立,作為「具體希望北京釋放」的對象。
演講到此,他還特別介紹徐文立的女兒徐瑾也在座,為營救父親奔走多年的徐瑾起立致意,獲得全場熱烈的鼓掌歡迎。
鮑爾發表亞洲政策演說盛讚台灣
【中央社/華盛頓十一日電】
美國國務卿鮑爾十日在一篇演說中,盛讚台灣是個「成功的故事」,並指出美國遵守美中三份聯合公報是以台海問題必須以和平解決為前提,而且華府「非常嚴肅」看待台灣關係法所賦予的責任。
鮑爾十日晚間在紐約亞洲學會年度晚宴發表的演說中,多次強調美國對兩岸以和平方式化解歧見的堅持。他說,兩岸間的歧見本質上是政治問題,「不能用軍事手段解決」。
這是布希政府高層第一篇專門針對亞洲發表的政策演說。國務院今天公布了演說的全文。
鮑爾說,中共在接近台灣的地區加強部署飛彈,「只會升高緊張和猜疑」,而且中共選擇用和平方式或脅迫來解決兩岸間的歧見,將會讓外界瞭解北京希望與鄰國和美國建立什麼樣的關係。
鮑爾表示,在台灣議題上「美國的立場是清楚的,而且將不會改變」。他說,華府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同時「繼續堅持北京要和平化解跟台灣的歧見」。
他接著說:「事實上,和平解決是美中美突破性公報產生的基礎,而且美國非常非常嚴肅看待我們在台灣關係法之下的責任。」
近年中共一再要求美國表明遵守三份聯合公報,並多次指責華府違背限制對台軍售的一九八二年「八一七公報」。
鮑爾這番說法,等於暗示如果北京不遵守兩國建交和簽署公報時有關和平解決台海問題的承諾,就不應指望美國停止對台出售防禦性武器,甚至不應拿三份公報來責備華府。
在這篇演說中,包括「台灣關係法」在內,鮑爾共十七次提到「台灣」。
他說:「人們談到台灣時,常說到『台灣問題』。我說台灣不是問題,而是一個成功的故事。台灣已經成為具有韌性的經濟體、活躍的民主政體和對國際社會慷慨的貢獻者。」
鮑爾鼓勵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指出兩岸關係的常數,是以不流血方式化解彼此歧見符合雙方的長期共同利益。他說:「在他們直接往來以縮小歧見時,美國祝福他們。」
他沒有提到台灣獨立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問題。
在這篇演說中,鮑爾提到「中國」的次數達三十餘次。他一方面肯定中共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效,以及美中關係在南海軍機擦撞事件過後的正面發展;一方面對中共停止武器擴散和繼續合作反恐方面表達期許。
他說,美國對中共依然涉及飛彈技術和設備的擴散「深感關切」,並指出布希總統已經表明,中共是否履行停止擴散武器的諾言,對決定美中關係的品質將有關鍵性的影響。
鮑爾也強調民主和人權的普世性,表示不同意所謂一般中國民眾不在乎人權或民主不能在中國發展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