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的嘴巴大嗎
回 覆 返 回


克拉克肯特  於 2003/02/13 21:00
阿扁的嘴巴大嗎

克拉克肯特 於 2002/05/21 02:24
阿扁的嘴巴大嗎

<聯合報>

蘇起:陳總統誤判情勢 兩岸政策令人憂

至於對大陸的誤判,蘇起指出,陳總統痛批中共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的做法,
「非常不恰當」。他說,難道未來的兩岸關係,陳總統可以不和胡錦濤「打交道」?
這種誤判情勢到極點的現象,令人擔心。


總統可以是IBM嗎?  2002/05/16 21:23

陳增芝

台灣領導人所謂的「誠意」根本不可信!這句話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16日下午
在例行記者會中,對陳水扁總統近來兩岸關係談話的最新評論。這句話透露著兩個
層面的意義,一是,北京「曾經」假設陳總統「有誠意」;二是,北京對這個「誠意」
已經定調是「錯誤期待」。這是陳總統政治性格與政治信用的悲哀。

兩岸關係複雜、險峻,中國對台灣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國內外各界心知肚明,特別
是台灣爭取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甫遭中國無情杯葛封殺之後,相信台灣內部原
本就不至於對中國會有「美麗的期待」,也不至於天真的希望北京「誠心誠意」善待
台灣。

但是,就像2年前,民進黨甫打勝總統選舉,確定執政之際,現任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
所稱,「兩岸關係,民進黨沒有犯錯的空間」。這是民進黨為釋眾疑的具體保證,於是
,2年來,國內外各界看到陸委會等各相關部會,對兩岸關係的極盡善意與「戒慎恐懼」。

陳總統從就職演說的「四不一沒有」,去年元旦祝詞的「政治統合論」,到今年元旦祝
詞的「三多三少」,基本上,還算四平八穩,善意滿滿。因此,兩岸關係儘管還是僵持
在「政治冷、經濟熱」的困境,但是,無論如何,總是一個「相對」穩定、和諧的局面。

去年年中,台灣經發會達成「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的對大陸投資政
策;年底,兩岸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再到全球性經濟不景氣,兩岸各自都有「拚經濟
優先」的現實內政壓力之下,兩岸經濟「共生結構」的相互依存關係,確實是讓兩岸政治
也必須自我節制,維持最低穩定關係的基本背景。

但是,就職將滿兩週年的陳總統,近來密集跟國內外媒體近距離接觸,其間,兩岸關係的
談話,不但引發各方矚目,甚至「驚嚇」。

陳總統忽而在金門「大膽島」,透過國內媒體高層發出邀請中國領導人「喝茶」等的善意
談話;忽而接受國際媒體專訪,「唱衰」中國接班人胡錦濤「難有作為」「無法期待」
「等頑石點頭」;指斥中國用飛彈與大炮對準台灣,是拿著槍對著我們的鼻子、掐著我
們的脖子。

陳總統透過國際媒體的「唱衰」或「指控」中國的專訪內容,理論上,兩岸現實情況確實
如此,相信國內外不會有所疑義;相關的論述內容,在台灣本土派政治人物、輿論,也從未
稍竭;陳總統的談話或可說是「真實反映」台灣部份民意。

重點是,身為一個有責任、有義務面對險峻兩岸關係的台灣總統,適合用這樣的修辭,
發表這些猶如莽撞政治狂熱者的談話嗎?

這一年來,特別是去年年底國內立委選舉之後,北京對台灣儘管仍維持「兩手策略」,
但是,軟甚於硬的態勢非常明顯,因此,無論是「新聞局局徽」「護照加註英文台灣」
「外館更名台灣」等,北京的相對理性程度,甚至讓「暴跳如雷」,指斥破壞兩岸關係
的在野黨感到孤立、尷尬。

相對的,北京今天下午高分貝指斥所謂的「誠意」根本不可信,重申「領土不可分割」
與「不放棄武力」云云,確實引發各界雖不覺突兀,但仍不禁令人繃緊神經。儘管北京
完全不提陳總統接受專訪的內容,但是,「反擊」的源頭,顯然很難說跟專訪內容沒有
關係。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在北京有沒有泱泱大國的風度,而是如果連台灣內部,特別是那些
支持民進黨,相信民進黨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兩岸關係的人士,如果也覺得看不懂陳總
統的政治邏輯何在時,確實就不能怪北京指斥「根本不可信」。

言論自由是基本人權,陳總統也不會例外,但是,兩岸關係中處於弱勢的台灣,並沒有大
嘴巴的本錢,更沒有當IBM(international big mouth 國際大嘴巴)的本錢,特別是總統。


克拉克肯特

陳水扁到底唱衰或痛批胡錦濤什麼,說實在的要不是看了蘇起的發言以及陳增芝在
ettoday的評論之後,我還真記不起來到底阿扁罵了小胡哪些話,讓各媒體以及在台灣
這些不會誤判情勢的兩岸通們神經如此緊繃,深怕得罪了老共,讓我們三通也沒了,股
票又跌了,乃至於對準台灣的飛彈又多了幾顆.於是趕緊的批判的批判,封大嘴巴的封大
嘴巴.但問題是,阿扁到底是唱衰還是反映事實,增芝大姐大,你的文章已經寫的很明
白了,你到底在ㄠ什麼?

先看看到底阿扁說了什麼,這是聯合報在5/8的報導(以此報的格調,應不會對阿扁
的用字遣詞作任何修飾吧),在這篇根據路透社的專訪摘要中,陳水扁其實談了幾個議
題,包括(引用該報導的標題)

兩岸關係 先平衡再正常化
對美關係 強調不會錯估情勢
民進黨黨綱 談台灣前途決議文
國安洩密案與密帳 依國家法律獨立調查
抗旱問題 不要再有口水戰


而有關胡錦濤的部分,事實上只有一小部分,雖說一言可以喪邦,且如同增芝大姐大
所言,身為一國總統不適合發表這些猶如莽撞政治狂熱者的談話,那麼阿扁說了哪些
話呢?

<這是聯合報的前言>

陳水扁總統昨天接受路透專訪,訪談中,陳總統提及擔任總統以來對於推展兩岸及美台
關係所做的努力;對日前中共國家副主席胡錦濤訪美的談話,陳總統認為「沒有新意」,
他對胡錦濤多所評論,並認為「很難期待胡錦濤能夠做他自己」。對於國內「抗旱」,
陳總統希望不要再有口水戰,盼國人共體時艱,一起來抗旱


<這是阿扁的談話>


胡錦濤這次美國之行,並 <沒有太多的新意> ,是胡錦濤的認識美國之旅,也是一趟「認識
之行,讓全世界及美國人能夠更進一步認識胡先生,同時讓胡錦濤有機會認識什麼叫做民
主、自由、和人權的普世價值。

胡錦濤對台灣問題的談話,我 <不認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與過去幾位中共領導人幾次訪
問美國,或和美國國家領導人會晤的談話,沒有特別的突兀之處。

中共還沒有選舉,也不可能選舉,怎麼會有所謂的中共下一代的國家領導人跟接班人。
真正的民主自由國家,國家領導人應該要透過民意的決定。

胡錦濤未來縱使有機會接任中共國家領導人,以胡錦濤非常戒慎恐懼的處事態度, <很難期待>
他可以有怎麼樣的一種獨立思考判斷,能夠做他自己?特別在中共威權統治之下,再加上江
澤民可能還保有一些重要的職務,胡錦濤 <很難有自己的作為。>

胡錦濤是第一位率先支持軍方鎮壓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地方行政首長,記得胡錦濤在擔任西藏自治區書記期間,也引共軍進入西藏鎮壓,他就站在戰車前與解放軍合照,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認為有些事情當然會有改變,但以目前這樣看起來,實在也很難有過度的期待。在胡錦濤
之後,是不是兩岸關係會有不同的、新的局面?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也值得來觀察。緊張
未必見得,但會有怎樣的改變,還有待觀察。

說實在話,要是沒看到上述這段報導的話,單看陳增芝的評論還真被她下了一跳,以為阿扁真的甘冒大不諱,敢出言向未來的中共領導人嗆聲.但各位看官,比起國內媒體及在野黨領袖對陳水扁的言論來說,這樣叫唱衰嗎?這樣叫痛批嗎?阿扁講這些話,小胡沒感覺,你們倒心疼起來了

我說陳增芝小姐,怎麼您就直接拿形容詞來用,而不提阿扁在講這些話時的前因後果與分析呢?怎麼貴報記者莊雨琳在<胡錦濤vs陳水扁>一文中對胡大大稱讚卻獨獨忽略胡在六四及西藏問題上的可議之處呢?她在文章中對胡的刻意吹捧對照於他對陳的不屑一顧,究竟是意在捧胡還是志在貶陳?文章只挑自己喜歡的來罵,這不叫評論,這叫洩恨.

回到陳文,第一段先迫不及待替中共的句話做了兩段聯想,

一是,北京「曾經」假設陳總統「有誠意」;
二是,北京對這個「誠意」已經定調是「錯誤期待」

然後眉批是這是陳總統政治性格與政治信用的悲哀。

我要說,增芝大姐大,請問這兩點透露出的意義從何而來,孔泉的發言內容為何我沒看到,但有任何話語直接或間接的定了調嗎?況且北京一向對陳水扁就不甚友善,說他沒誠意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怎麼一句話就定了罪,怎麼就扯上陳水扁的政治性格與政治信用的悲哀,要說誠意全台灣都知道無論阿扁再怎麼說進好話,作秀也好,真誠也罷,總之,只要不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北京全當是個屁,但是請教增芝大姐大,在阿扁接受一個中國之前,你們也盯盯小胡,讓他先放棄武力犯台的堅持,好歹新上任前先來點誠意吧!


再來,從陳總統從就職演說的「四不一沒有」.........一直到下列這一段,


< 陳總統透過國際媒體的「唱衰」或「指控」中國的專訪內容,理論上,兩岸現實情況確實如此,相信國內外不會有所疑義;相關的論述內容,在台灣本土派政治人物、輿論,也從稍竭;陳總統的談話或可說是「真實反映」台灣部份民意。>


我說增芝大姐大,你說了好幾段的廢話,我們見不到陳總統過去做了哪些危害兩岸關係的作為,反倒是回顧了一下過去<陸委會等各相關部會,對兩岸關係的極盡善意與「戒慎恐懼」。>的態度以及你用了這幾段看似肯定,骨子裡卻是為你後來的批評鋪路的小技倆.

那麼我倒要問你,陳水扁哪裡沒誠意,何以你忙不迭的給了阿扁一個IBM的封號,卻不回頭質疑中共的話有沒有道理?如果你認同過去阿扁在兩岸關係上的力求平穩,為何卻斤斤計較於一個你口中<理論上,兩岸現實情況確實如此,相信國內外不會有所疑義>的言論,更何況,以台灣目前政治言論的辛辣程度,這種不痛不癢的談話,蘇起之流氣的跳腳我不意外,怎麼在你口中就成了<莽撞政治狂熱者的談話>呢?(老實說,這句話遠比陳水扁任何一句話還要重,那麼,你這叫什麼?)就成了北京反擊的源頭呢?孔泉有說是替小湖出氣嗎?不然,你的推論從何而來?說清楚,別跟蘇起一樣拉了屎就跑.更令人不解的是,你所謂的指控是有關於中共對台的武力威脅,你口中的唱衰,亦有評論認為是扁刻意傳達的訊息,目的是將希望寄託在即將交棒的江澤民身上,這些論述國內外皆有,怎麼竟成了<相關的論述內容,在台灣本土派政治人物、輿論,也從未稍竭>,這到底跟本土非本土有何關聯,你到底睡醒了沒有?有任何非本土的媒體敢否認這項指控嗎?東森嗎?

我同意國家元首發言應當謹慎,而阿扁確實有許多地方的言行不甚一致,但回顧你對這段專訪的評論及對照媒體對阿扁大膽宣言的冷潮熱諷!我同意兩岸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如果阿扁的嘴巴大的話,你們的還會小嗎?




大青蛇 於 2002/05/21 02:59
Re:阿扁的嘴巴大嗎

克拉克肯特兄,

好文,好文!
資訊蒐集豐富齊全,邏輯清楚,從頭到尾一路讀來不拖泥帶水!

看來,台灣的記者寫政治評論是罔顧事實,只看三流報紙(聯合報)的二手資訊,
再加上自己的一點想像力,
這種三腳貓功夫,卻要這麼多高手大大在這裡為我們說文解字,
而且尚不能使台灣人民頓悟台灣媒體偏頗的可怕,
該說是台灣媒體太強勢打不過他們,還是該說台灣人民駑鈍呢?



楠木 於 2002/05/21 10:34
Re:阿扁的嘴巴大嗎

阿扁的嘴巴大嗎?
克拉克肯特  

陳水扁到底「唱衰」或「痛批」胡錦濤什麼,說實在的,要不是看了蘇起的發言以及陳增芝在ET today的「評論」之後,我還真記不起來到底阿扁罵了小胡哪些話?讓各媒體以及在台灣這些不會「誤判情勢」的兩岸通們神經如此緊繃。深怕得罪了老共,讓我們三通也沒了!股票又跌了!乃至於對準台灣的飛彈又多了幾顆。於是趕緊的,批判的批判、封大嘴巴的封大嘴巴。但問題是,阿扁到底是「唱衰」還是「反映事實」,增芝大姐大,你的文章已經寫的很明白了!你到底在ㄠ什麼?
先看看到底阿扁說了什麼,這是聯合報在5月8日的報導(以此報的格調,應不會對阿扁的用字遣詞作任何修飾吧?),在這篇根據路透社的專訪摘要中,陳水扁其實談了幾個議題,包括:
(引用該報導的標題)
兩岸關係 先平衡再正常化
對美關係 強調不會錯估情勢
民進黨黨綱 談台灣前途決議文
國安洩密案與密帳 依國家法律獨立調查
抗旱問題 不要再有口水戰

而有關胡錦濤的部分,事實上只有一小部分,雖說一言可以喪邦,且如同增芝大姐大所言,身為一國總統不適合「發表這些猶如莽撞政治狂熱者的談話」,那麼阿扁說了哪些話呢?
<這是聯合報的前言>
陳水扁總統昨天接受路透專訪,訪談中,陳總統提及擔任總統以來對於推展兩岸及美台關係所做的努力;對日前中共國家副主席胡錦濤訪美的談話,陳總統認為「沒有新意」,他對胡錦濤多所評論,並認為「很難期待胡錦濤能夠做他自己」。對於國內「抗旱」,陳總統希望不要再有口水戰,盼國人共體時艱,一起來抗旱。
<這是阿扁的談話>
胡錦濤這次美國之行,並 <沒有太多的新意> ,是胡錦濤的認識美國之旅,也是一趟「認識之行」,讓全世界及美國人能夠更進一步認識胡先生,同時讓胡錦濤有機會認識什麼叫做民主、自由、和人權的普世價值。
胡錦濤對台灣問題的談話,我 <不認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與過去幾位中共領導人幾次訪問美國,或和美國國家領導人會晤的談話,沒有特別的突兀之處。中共還沒有選舉,也不可能選舉,怎麼會有所謂的中共下一代的國家領導人跟接班人。真正的民主自由國家,國家領導人應該要透過民意的決定。
胡錦濤未來縱使有機會接任中共國家領導人,以胡錦濤非常戒慎恐懼的處事態度, <很難期待>他可以有怎麼樣的一種獨立思考判斷,能夠做他自己?特別在中共威權統治之下,再加上江澤民可能還保有一些重要的職務,胡錦濤 <很難有自己的作為。>
「胡錦濤是第一位率先支持軍方鎮壓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地方行政首長,記得胡錦濤在擔任西藏自治區書記期間,也引共軍進入西藏鎮壓,他就站在戰車前與解放軍合照,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認為有些事情當然會有改變,但以目前這樣看起來,實在也很難有過度的期待。在胡錦濤之後,是不是兩岸關係會有不同的、新的局面?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也值得來觀察。緊張未必見得,但會有怎樣的改變,還有待觀察。

說實在話,要是沒看到上述這段報導的話,單看陳增芝的評論還真被她嚇了一跳,以為阿扁真的甘冒大不諱,敢出言向未來的中共領導人嗆聲。但各位看官,比起國內媒體及在野黨領袖對陳水扁的言論來說,這樣叫「唱衰」嗎?這樣叫「痛批」嗎?阿扁講這些話,小胡沒感覺,你們倒心疼起來了!?
我說陳增芝小姐,怎麼您就直接拿「形容詞」來用,而不提阿扁在講這些話時的前因後果與分析呢?怎麼不提貴報記者莊雨琳在<胡錦濤vs.陳水扁>一文中對胡大大稱讚,卻獨獨忽略胡在「六四」及「西藏問題」上的可議之處呢?她在文章中對胡的刻意吹捧,對照於他對陳的不屑一顧,究竟是意在捧胡還是志在貶陳?
文章只挑自己喜歡的來罵,這不叫評論,這叫「洩恨」!
回到陳文,第一段先迫不及待替中共的句話做了兩段聯想:,一是,北京「曾經」假設陳總統「有誠意」;二是,北京對這個「誠意」已經定調是「錯誤期待」。然後眉批是「這是陳總統政治性格與政治信用的悲哀。」
我要說,增芝大姐大,請問這兩點「透露出的意義」從何而來?孔泉的發言內容為何我沒看到,但有任何話語直接或間接的「定了調」嗎?況且北京一向對陳水扁就不甚友善,說他「沒誠意」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怎麼一句話就「定了罪」,怎麼就扯上陳水扁的「政治性格與政治信用的悲哀」?要說「誠意」,全台灣都知道,無論阿扁再怎麼說盡好話,作秀也好,真誠也罷,總之,只要不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北京全當是個屁!但是請教增芝大姐大,在阿扁接受「一個中國」之前,你們也盯盯小胡,讓他先放棄武力犯台的堅持,好歹新上任前先來點誠意吧!
再來,從「陳總統從就職演說的『四不一沒有』…」一直到下列這一段,「陳總統透過國際媒體的『唱衰』或『指控』中國的專訪內容,理論上,兩岸現實情況確實如此,相信國內外不會有所疑義;相關的論述內容,在台灣本土派政治人物、輿論,也從稍竭;陳總統的談話或可說是『真實反映』台灣部份民意。」
我說增芝大姐大,你說了好幾段的廢話,我們見不到陳總統過去做了哪些「危害兩岸關係」的作為?反倒是回顧了一下過去「陸委會等各相關部會,對兩岸關係的極盡善意與『戒慎恐懼』。」的態度,以及你用了這幾段看似肯定,骨子裡卻是為你後來的批評鋪路的小技倆。
那麼我倒要問你,陳水扁哪裡沒誠意?何以你忙不迭的給了阿扁一個IBM的封號,卻不回頭質疑中共的話有沒有道理?
如果你認同過去阿扁在兩岸關係上的力求平穩,為何卻斤斤計較於一個你口中「理論上,兩岸現實情況確實如此,相信國內外不會有所疑義」的言論?更何況,以台灣目前政治言論的辛辣程度,這種不痛不癢的談話,蘇起之流「氣的跳腳」我不意外,怎麼在你口中就成了「莽撞政治狂熱者的談話」呢?(老實說,這句話遠比陳水扁任何一句話還要重,那麼,你在叫什麼?)就成了北京反擊的源頭呢?孔泉有說是替小胡出氣嗎?不然,你的推論從何而來?說清楚,別跟蘇起一樣拉了屎就跑。
更令人不解的是,你所謂的「指控」是有關於中共對台的武力威脅,你口中的「唱衰」,亦有評論認為是扁刻意傳達的訊息,目的是將希望寄託在即將交棒的江澤民身上。這些論述國內外皆有,怎麼竟成了「相關的論述內容,在台灣本土派政治人物、輿論,也從未稍竭…」,這到底跟「本土」、「非本土」有何關聯?你到底睡醒了沒有?有任何「非本土」的媒體敢否認這項指控嗎?東森嗎?
我同意國家元首發言應當謹慎,而阿扁確實有許多地方的言行不甚一致,但回顧你對這段專訪的評論及對照媒體對阿扁「大膽宣言」的冷潮熱諷!我同意兩岸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如果阿扁的嘴巴大的話,你們的還會小嗎?


相關資料:
<聯合報>
蘇起:陳總統誤判情勢 兩岸政策令人憂

至於對大陸的誤判,蘇起指出,陳總統痛批中共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的做法,「非常不恰當」。他說,難道未來的兩岸關係,陳總統可以不和胡錦濤「打交道」?這種誤判情勢到極點的現象,令人擔心。

總統可以是IBM嗎?  2002/05/16 21:23
陳增芝
台灣領導人所謂的「誠意」根本不可信!這句話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16日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中,對陳水扁總統近來兩岸關係談話的最新評論。這句話透露著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是,北京「曾經」假設陳總統「有誠意」;二是,北京對這個「誠意」已經定調是「錯誤期待」。這是陳總統政治性格與政治信用的悲哀。
兩岸關係複雜、險峻,中國對台灣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國內外各界心知肚明,特別是台灣爭取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甫遭中國無情杯葛封殺之後,相信台灣內部原本就不至於對中國會有「美麗的期待」,也不至於天真的希望北京「誠心誠意」善待台灣。
但是,就像2年前,民進黨甫打勝總統選舉,確定執政之際,現任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所稱,「兩岸關係,民進黨沒有犯錯的空間」。這是民進黨為釋眾疑的具體保證,於是,2年來,國內外各界看到陸委會等各相關部會,對兩岸關係的極盡善意與「戒慎恐懼」。
陳總統從就職演說的「四不一沒有」,去年元旦祝詞的「政治統合論」,到今年元旦祝詞的「三多三少」,基本上,還算四平八穩,善意滿滿。因此,兩岸關係儘管還是僵持在「政治冷、經濟熱」的困境,但是,無論如何,總是一個「相對」穩定、和諧的局面。
去年年中,台灣經發會達成「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的對大陸投資政策;年底,兩岸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再到全球性經濟不景氣,兩岸各自都有「拚經濟優先」的現實內政壓力之下,兩岸經濟「共生結構」的相互依存關係,確實是讓兩岸政治也必須自我節制,維持最低穩定關係的基本背景。
但是,就職將滿兩週年的陳總統,近來密集跟國內外媒體近距離接觸,其間,兩岸關係的談話,不但引發各方矚目,甚至「驚嚇」。
陳總統忽而在金門「大膽島」,透過國內媒體高層發出邀請中國領導人「喝茶」等的善意談話;忽而接受國際媒體專訪,「唱衰」中國接班人胡錦濤「難有作為」「無法期待」「等頑石點頭」;指斥中國用飛彈與大炮對準台灣,是拿著槍對著我們的鼻子、掐著我們的脖子。
陳總統透過國際媒體的「唱衰」或「指控」中國的專訪內容,理論上,兩岸現實情況確實如此,相信國內外不會有所疑義;相關的論述內容,在台灣本土派政治人物、輿論,也從未稍竭;陳總統的談話或可說是「真實反映」台灣部份民意。
重點是,身為一個有責任、有義務面對險峻兩岸關係的台灣總統,適合用這樣的修辭,發表這些猶如莽撞政治狂熱者的談話嗎?
這一年來,特別是去年年底國內立委選舉之後,北京對台灣儘管仍維持「兩手策略」,但是,軟甚於硬的態勢非常明顯,因此,無論是「新聞局局徽」「護照加註英文台灣」「外館更名台灣」等,北京的相對理性程度,甚至讓「暴跳如雷」,指斥破壞兩岸關係的在野黨感到孤立、尷尬。
相對的,北京今天下午高分貝指斥所謂的「誠意」根本不可信,重申「領土不可分割」與「不放棄武力」云云,確實引發各界雖不覺突兀,但仍不禁令人繃緊神經。儘管北京完全不提陳總統接受專訪的內容,但是,「反擊」的源頭,顯然很難說跟專訪內容沒有關係。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在北京有沒有泱泱大國的風度,而是如果連台灣內部,特別是那些支持民進黨,相信民進黨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兩岸關係的人士,如果也覺得看不懂陳總統的政治邏輯何在時,確實就不能怪北京指斥「根本不可信」。
言論自由是基本人權,陳總統也不會例外,但是,兩岸關係中處於弱勢的台灣,並沒有大嘴巴的本錢,更沒有當IBM(international big mouth 國際大嘴巴)的本錢,特別是總統。




克拉克肯特 於 2002/05/21 12:14
Re:阿扁的嘴巴大嗎

看來我的版面編輯需要加強了
被柟木兄一修改,果然順眼多了
謝啦!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