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回 覆 | 返 回 |
epee 於 2002/07/12 17:57 |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 |
epee 於 2001/03/06 12:42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我看完了台灣論。 台灣論描寫的許多東西,以我一個生在五十年代的人當然是碰不到的,然而,尤其是在第十八頁及十九頁所描述的,關於日本戰敗,中國軍隊進駐那一段,真的跟我七十幾歲的老爸說的完全一樣,台灣被日本統治時還不錯,國民黨軍隊來時紀律很糟。許多我們教科書沒提到的台灣歷史可能可以從這本漫畫知道一些。 不過我並不贊同作者所講的現代台灣人。作者只不過是把現在台灣人的特質中,某些跟他所謂日本武士道精神類似的部分找到影子,似乎說的是台灣人完全繼承了日本精神中好的那一部份,也許作者希望藉此告訴日本讀者,他緬懷的精神台灣人還比較多一點。如果這樣說,日本人統治台灣,真的是天神降臨,台灣人必須感懷聖恩。 畢竟,台灣被日人統治還是個殖民地,還是個次等人民,這是台灣身處文化邊陲的宿命,只是,也許只是日本人比較重視台灣福爾摩沙的資源,值得好好開發不似其他統治者僅是掠奪而已吧。 台灣到了今天,得到了各國的重視,經濟起飛、生活富庶,也許當初日本人比較用心經營是真的,但是我們只能慶幸,台灣還好值得開發,日本人願意開發,對於一個侵略者,不能因為他曾經用心開發就忽略了他侵略的事實,文中不時傳出日本人統治優於其他統治者的聲音,真的不能令我心服,那是對於其他文化的欺凌,不能鼓勵,如同希特勒對於猶太人的凌辱,任何種族(或族群)優越感都是我不能認同的。 然而作者真的忽略了更多今日台灣發展的事實,台灣的宿命是多族群的加入,文中完全沒有提到外省族群對今日台灣的貢獻,彷彿說外省族群只是來吸取台灣土地資源的豬,這倒是完完全全的不公平,雖然說蔣介石確實獨裁、外省族群確實是最後一批進入台灣的族群,沒有參與過台灣的過去,但是同樣是在台灣生存、在台灣求發展,日據以後國民黨政權進入台灣,如果只是掠奪,台灣也不會走到今天世界各國還滿重視的。外省族群對台灣的努力當然是必須肯定、必須被重視的。這大概也是外省族群會對於台灣論如此抓狂的主因。而文中完全沒提到這一些,真是一大敗筆,今日台灣的發展並不能說完全是日本統治的功勞。然而這個敗筆如果是故意忽略,那我真是認為作者的大日本民族主義作祟,覺得大日本主義創造了台灣奇蹟。 活在此間的所有台灣人生活原本是不分族群的,只有被政治人物利用的時候才會出現裂痕,此時因為台灣論造成更大的鴻溝,更是令人難過,然而,聲援哪一方,都會造成更大的隔閡,真是兩難...... 我的結論是,這一本小林善紀的大日本民族主義,如果被利用作政治人物領土侵略的工具、被利用作媒體的聳動標題,那我們都是輸家。 沒水準 於 2001/03/06 15:58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嘿嘿 藍蟹 於 2001/03/06 19:37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To: 沒水準 真的是,唉...不是我說洩氣話... 你這一段讓我想到人家總說一句話(有點粗魯),說:『台灣人,撒尿攪砂不會合。』意思是說,台灣人好像,撒泡尿和沙子攪拌,怎麼和都和不起來。 而外省人,有個最明顯的例子,有人罵阿扁說:『李登輝花了十年把國民當分化成國新親三黨,陳水扁卻只用了四十分鐘(指核四決議)就把這三黨聚成一個在野聯盟。』其實我個人倒不認為是因為核四決議的關係,其實從李登輝這個台灣人黨主席被鬧下台後,造成他們分裂的障礙已經排除。他們自認為將被他們所謂綠色恐怖迫害而產生危機意識,而一直在尋找機會串連,進行反撲,故迅速結盟,形成外省大團結的形象。 反觀台灣人,套一句台灣俗諺:『七月半鴨子』 真不知道要到哪一天才會驚醒... Melody 於 2001/03/06 23:18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台灣論」這次風波,最令我心寒的是,明明不滿「台灣論」這本書,理應該針對台灣論或小林這個作者批判,如果是這樣的話,即使不贊同,但至少可以理解,問題是他們卻找出書中接受小林訪問的許文龍作批判,擺明著他們不將台灣人當同胞看…。 DD 於 2001/03/06 23:28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沒錯.我從小到大所接觸過的外省人 cka 於 2001/03/07 00:59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但是本省人跟客家人卻是支持國親新三黨皆有 是非 於 2001/03/07 01:20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我想給個建議, 破少年 於 2001/03/07 01:43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上面那位是非老兄的建議不錯~~ 另外.前面有位老兄說外省人有9成以上都是反扁反李~ 依照台灣論裡的說法.外省族群約佔台灣總人口的16%~換句話說.約莫有14%~~本省族群也不乏14%的人反宋反外省人吧? 我覺得真正的做法不是去區分什麼本省外省.而是應該強調族群融合!前位有位老兄說他不相信族群融合~可是如果不這麼做.那有什麼辨法?如果不那麼做.只是強調族群的差異.甚至造成種族對立.那我想絕非台灣之福! SIRIUS 於 2001/03/07 02:27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族群融合誰不知道? cka 於 2001/03/07 04:58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國家認同、中華民國行政單位(籍貫)或由籍貫延伸而來的(政治化的)「族群」意識(本/外省)或是「自然的」族群意識(客家、福佬、阿美、泰雅、平埔等)...都不必然有絕對的關係。但也不是全然沒關係。 這種「既有關係卻又不是絕對的關係」有些人卻一直想把他化約為單純的定理。這是很不幸的。所謂的「族群融合」包含多種意識型態,所以我刻意跟這個名詞保持距離,該優先強調的應是「族群和平」、「相互容忍」等概念,其它如「尊重」、「接納」、「興賞」等肯定的名詞目前稍嫌太早。至於「打掉族群的界線」,這是天方月潭,少數自然族群絕對會反對到底的,因為那是「同化」。 「我們都是(新)台灣人」的意涵應是「我們都是台灣國的國民」。 我想外省人大概也不是很喜歡「外省人」這個名詞,主要是因為那個「外」。「新住民」大概也不討好,強調是「新來的住民」。「新台灣人」大概較多人喜歡,不過這樣我就是「舊台灣人」,舊台灣人不喜歡。不過這都是可以解決的。 沒水準 於 2001/03/07 09:20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呵呵呵呵 瘋狗 於 2001/03/07 14:53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haha 我又路過了 於 2001/03/07 17:31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這不就是小林善記所說的. cka 於 2001/03/07 22:26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沒水準: 是非 於 2001/03/07 23:02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我想給個建議,台灣省早已廢除, epee 於 2001/03/08 01:07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其實有個感覺我一直不想明講...... 我覺得那些被大家稱之為大中國主義者(不知道到底佔了外省族群多少比例),有個共同的心態讓我一直無法認同,甚至說很不齒。 台灣人水準低落 每次我提到老一輩的台灣人(六十歲以上)如何胼手胝足的打拼、如何日以繼夜地勤奮工作、如何度過艱苦的歲月,總有些外省族群會出現不屑的眼神,說著說著,他們會開始反擊,外省族群如何離家背井、為家為國犧牲奉獻、將青春付給國家,一副台灣人有今天都是外省族群捍衛國家的結果,沒有他們哪來的今日台灣,台灣人哪能吃得到今天的甜美果實...... 我不否認、也沒資格否認外省族群對台灣的貢獻,只是在感覺上,好像台灣人都是沒付出只有享受的,享受到了還不知感恩?高等人種低聲下氣地跟低等人種享受同樣生活,低等人種還要爭功勞? 我總覺得最後一批外省族群進入台灣時,其實是可以享受比較多權利的,教育、生活都是,所以外省族群普遍以商業、軍職維生,台灣人呢?絕大多數只能從農業開始,而且是從佃農開始,所以教育程度平均較低,外省族群以商業維生的是原來就有權有勢有錢的、以軍職維生的有國家俸足以養活一家大小,比較少聽說沒錢讀書的,沒錢讀書的大概只有絕大多數的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教育程度平均值低,所以有人看不起。就連現在,還聽過有人說總統大選輸在一些鄉下無知歐巴桑身上這樣高人一等、沙文主義的聲音,連意見領袖級的前監察院長王作榮都膽敢公開地在媒體上說我們民選出來總統不算!!!這是什麼樣的階級心態???像阿扁這樣農家之子當上總統,就是很多人不甘心,像是掃地工人當了上司那麼 沒面子,不能接受。 台灣人就像是次等人民地被這樣看待著,不管現在教育多普及,台灣人多有成就。 這次台灣論事件,就是因為完全沒提到外省族群,正如同前面說的,講著講著台灣人的努力,外省族群想著,沒提到外省族群的努力不打緊,居然把下流人種講的那麼高尚,當然要抓狂。所以才會有馮護祥、謝啟大這樣的民意代表幫選民發聲討伐(為選民服務嘛,有這樣的選民當然要有這樣的民意代表)。 記得那個彩色列表機的廣告吧,那個小孩拿著爸媽的蜜月旅行照片氣呼呼的說:怎麼沒有我???!!!這回,倒像是看到了老闆看著員工旅遊照片說:怎麼沒有我???!!! 我個人認為這是大中國沙文主義,我維護許文龍,就是要抗議這一點,政客是這樣、媒體也是這樣。 阿瑛 於 2001/03/08 02:15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我是外省愚民政策成功的受害者.媽媽說我小學起便回家強迫全家講“國語話”不然罵大家不愛國.北一女更集一群不會講臺灣話的臺灣人.但是大家都是中國人!!我還在教官感召下差點入黨.直到她說黨齡久找工作較易.我才覺得怪怪的而沒有入;但我還是個傻傻的國語人. 直到大學.美麗島事件才開始令我使深思.為什么我是個臺灣人卻不會說流利的臺灣話.而以北京腔為榮?為什麼電視劇裡傻的笨的都是臺灣人而且叫阿花或阿西? 臺灣歌都很難聽且聽不到.我想找資料確發現沒什麼資料可尋.雖然大家都說臺大很自由.我是一個關在象牙塔的白痴!!! 出國以後看到太多的中國人與失落的臺灣史.我真是恨哪!發現你一直深信愛你的媽媽不但從沒愛過你.還見不得你好.整天想害你.剝削你.很報歉.我不再自作多情.現在我幾乎不同外省人打交道.我可以講流利的臺灣話高興地做臺灣人.人生苦短.說我狹隘也無傷冷屁股貼久了手也會冷. 再怎麼認真你也不被認同何不好好做個臺灣人? cka 於 2001/03/08 02:38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我沒有數據,不過我認為當初來台的中國人教育水準平均應該比大部分留在對岸的人來的好。來台的包括資本家(如上海商人)、非左派的知識份子(自由派、極右派)、大批的黨國官僚、高級軍官等相對高教育的社會階層,還有一大群教育較低或非常低的一般軍人及部分眷屬。就像台灣集中了故宮的寶藏,台灣也集中了一大部分反共的中國人,尤其是領導階級。 是非 於 2001/03/08 04:09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舊台灣人懂被當殖民地第二等國民的痛. 沒水準 於 2001/03/08 08:44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哇哈哈親愛的cka先生: cba 於 2001/03/11 07:34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誰在跟「沒水準」討論順序啊? 沒水準 於 2001/03/12 09:13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cka或cba兄 臺北市民 於 2001/03/12 12:48 Re : 台灣論沒提到外省族群 一大敗筆 沒水準一向很有水準,無庸置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