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上的弱點
回 覆 | 返 回 |
Monkey 於 2003/02/11 19:48 | |
軍事上的弱點 | |
Monkey 於 2001/02/01 17:24 發表內容: 台灣統派常與中國唱和,認為台海一但發生戰事,台灣決對不勘一擊而慘敗,中國一定戰勝,統治台灣! 其次,由於現代化戰爭的基礎必須建立在現代化的經濟基礎上,相對而言,現代化的都會型都市建設也就免不了成為一個國家的發展骨幹!我們看看今天在經濟上已經有相當成果的一些國家:美國,日本,歐洲...等等,都無不如此!而台灣與中國在近二十年來,都市的發展更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更加精密化與複雜化!這種以都會型為國家骨幹的社會有一個相當致命的弱點----很脆弱,很容易受傷害!別的不談,光是現代化的集合式住宅,一旦被一顆炸彈轟炸後所造成的人命與財產損失,便遠遠高於過去的社會! 而且,由於現代的都會型社會,其主要的功能乃是提供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是一國武力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戰爭一但發生,必然使都市的機能遭到嚴重的破壞,而在現今環環相扣的經濟發展網路組織體中,任何一部分一但出現問題或被破壞,整體的經濟立即遭受到衝擊!這樣的弱點,是不分大國與小國的-----只要你是以現代都會型態為社會骨幹的國家,就存在這樣的弱點! 於是,在戰爭暴發時,不管是大國或小國,在其國土上都一樣沒有前後方之分!試想:在台海一但發生戰爭之際,中國固然可以發射飛彈威脅台灣造成台灣人心的恐慌,而使股市崩潰,外資外逃;但同樣的,當台灣的戰機起飛升空,對中國沿海的上海,廣州,廈門,深圳發射一枚對地飛彈時,這些外資密集的城市,又豈能不動如山,老神在在?要不然,台灣透過在金門群島上的火砲,對目前已經高樓林立的中國廈門展開無限制射擊,那麼死傷累累的慘狀,會讓外商與外資繼續在中國呆下去嗎?而中國在失去外商與外資之後,或者生產停頓後,其社會還能安定嗎?在沿海城市上千萬的盲流,又會在混亂的局面中乖乖地在各大城市的車站廣場前安安分分的等工作上門嗎? 在現代化戰爭中,軍事上的弱點,台灣與中國是站在相同的天平上!
猴兄 對於這種很難防守的攻擊﹐最好的防禦就是建立相當的攻擊力量﹐俗語說﹐最好的
小滬尾兄: 像是前天(1/31)新聞就報導了:有關愛國者飛彈的試射,台灣可能無法在本土進行,而必須移到美國試射!不但花錢頗鉅,而且在地理環境上也與台灣實際的狀況有差異!
猴兄 阿扁應該只是摘用其觀念﹐不過﹐台灣的政客與一些軍事“專家”器度太小﹐只是 小弟推薦猴兄參考該文﹐若有空可以買尖端該期 花錢在國防無非就是保護這塊土地不受傷害﹐發展任何可行手段達到此目的就是思
小滬尾兄:
大陸專家:台雄三飛彈接近中程 具戰略武器功能 北京在香港的文匯報昨天大篇幅刊登朱顯龍專訪,就台灣發展「雄風三型」飛彈發表評論。朱顯龍指出,台灣軍方近年來銳意發展超音速反艦飛彈,主要原因有四:一、美國出售先進武器給台灣有顧慮,故台灣傾力自製反艦武器;二、大陸海軍近幾年擴充較快,特別是從俄羅斯購進「基洛級」潛艇和配備 SS-N-22 反艦飛彈的現代級驅逐艦,都是一流的海戰武器,對台灣構成巨大威脅;三、台灣「境外決戰」等戰略思維的體現;四、台灣自製飛彈技術,以反艦飛彈最成熟。 朱顯龍說,從性能上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具一定攻擊和威懾力,如果能試射成功並大量部署,將增強台灣海軍的戰力,提升台灣海軍生存和攻擊能力。不過,朱顯龍強調,僅靠「雄風三型」等某些先進武器設備,仍無法達成兩岸軍力平衡目標,因為大陸尖端武器發展速度遠超過台灣。 朱顯龍認為,如果「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射程真有五百公里,並進而發展出巡弋飛彈,無疑將對大陸構成一定的軍事威脅。五百公里射程已接近中程飛彈,具有戰略武器功能,意義已大於反艦。 朱顯龍稱,台灣發展「雄風三型」飛彈,無助於改善兩岸關係,結果只引發兩岸軍備競賽,加劇兩岸軍事對抗,增加台海不穩定因素。他強調,兩岸問題的解決,不在於軍事,而在於兩岸建立互信與和平機制。 【本報台北七日電】就香港媒體指台雄風三型飛彈有戰略企圖,中國大陸將加以反制,國防部有關官員表示,眾所周知雄三飛彈係超音速反艦飛彈,與中國大陸購自俄國的三M八○E/三M八二蚊式飛彈同級,不能攻擊陸上目標,自無所謂「戰略」的層級可言。
國防部是很謙虛的﹐雄三應該是擎天載具第三代﹐加力器已整合在衝壓發動機內﹐表 還有﹐500KM的射程本身就是台灣能做的﹐950KM的都玩得出來了。
說到兩岸軍事對抗﹐如果不是某個國家猛搞飛彈﹐部署大批彈道飛彈﹐還準備不少巡 還有﹐看到最近的中國太空船的偉大發展及未來投資﹐應該拿去給慈濟看﹐是不是
看到第一篇文章,突然想到自己二年前所寫的一篇文章,貼出來參考一下。 當中共對台灣發動攻擊後,我方是否要作反擊?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所謂攻擊是最好的防禦,適度的反擊可造成敵人的損害,並可提振我方的士氣。但應用何種方式反擊敵人?這就是一個必須好好考慮的問題。 個人比較反對派遣戰機轟炸大陸本土,因為這會影響我方的空防實力,我方派去進攻的飛機必定會遭到中共戰機及防空飛彈的攔截而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失,進而減弱我方空中防禦的能力。猶記1944年年初,德軍正在為未來可能發生的西歐登陸戰做準備時,那位偉大的帝國大元帥戈林居然下令發動對英國空襲,四個月下來將原本的524架作戰飛機打到只剩下181架,然而戰果卻不盡如人意,損失很大但收穫甚微。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這些飛機,對日後諾曼第登陸時的空中防禦產生極大的影響,盟軍在空中予取予求,德軍毫無招架之力。我方應記此教訓,不可從蹈復轍。 有人認為我方應對大陸的上海及香港展開空襲,由於我方的戰機作戰範圍包含此二處,空襲當然有可能。但依照他們的說法,我方空襲大陸好像是一件piece of cake的事,飛到目標上空,丟下炸彈,然後返航,輕鬆愉快,大陸的空防都在睡覺似的,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我方常誇稱對大陸軍機的起降瞭若指掌,我想中共對我方軍機的起降應該也知之甚詳,我方想要在中共不知情的情況下攻擊大陸本土幾乎是微乎其微。尤其是攻擊上海和香港,這兩個地方離台灣均不算近,攻擊途中必定會不斷的遭遇到中共戰機的攔截,到了目標上空,又得面對防空飛彈的攻擊。以大陸承受戰爭的潛力來看,這樣的空襲對中共來說不過是小意思罷了,但對我國空中力量的損失則相當大,可謂得不償失。所以派戰機轟炸大陸本土並不是一個反擊中共的好方法。 利用地對地飛彈和攻地型的巡弋飛彈來反擊中共是比較適合的方式。在地對地飛彈方面,據聞我方曾有研發天戟和天馬等幾種地對地飛彈,不過從歷屆戰爭看來,如果不是飽和攻擊的話,地對地飛彈似乎無法對敵人造成有效的威脅,且我方地對地飛彈的精確度不是很好,恐怕效果不大。至於攻地型的巡弋飛彈則是相當不錯的武器,其精確度高,又能攜帶各種不同的彈頭,破壞性較為強大,不過我方目前並無此種武器。由於中共目前已有了攻地型的巡弋飛彈,我方最好想辦法獲得類似風暴之影的攻地型巡弋飛彈,以平衡雙方的軍力。 所以,個人認為反擊大陸應以確保本身防禦的力量不會被減弱為前提,飛彈攻擊較為適當,飛機攻擊則為不宜。
Gavin兄﹐您好﹐歡迎光臨 所以小弟認為﹐發展少量的彈道飛彈﹐相當數量的巡弋飛彈﹐及大量的距外武器﹐
Gavin 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