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7、殲-8改進改型與2000年中國空軍空戰環境分析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小滬尾轉貼  於 2003/02/11 19:15
殲-7、殲-8改進改型與2000年中國空軍空戰環境分析

小滬尾轉貼  於 2000/08/28 08:27
發表內容:

轉貼一則判讀士兄提供的文章﹐可讀性高﹐雖然答案。。。﹐但分析方法值得參考﹐
在此謝謝判讀士兄﹗
殲-7、殲-8改進改型與2000年中國空軍空戰環境分析
《天龍》

寫在前面的話
  天龍﹕

  近期從網上看到不少網友對空軍裝備的不滿﹐一些人提出為何不將老式飛機
退役﹐多裝備一些先進戰機。其實是不了解中國的國情﹐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
國並不具備在國際軍火市場採購武器的便利﹐這種情況直到蘇聯解體後才發生變化。
另一方面﹐即便當時少數國家願意賣武器給中國﹐其價格也是高的出奇﹐按照當時
國家的總體方針﹐在國防開支年年遞減的情況下﹐根本無力裝備空軍。

  80年代﹐曾與法國有過採購幻影2000的接觸﹐但購買40架飛機的價格竟超過
建國35年國家對整個航空工業的投資。為了價格問題﹐胡耀邦曾親自出面與法國總
統商談﹐希望法國方面能給出個友好價格。但是法國人很現實﹐友誼歸友誼﹐生意
歸生意﹐談了兩年﹐解決不了價格問題﹐最後只好放棄。

  現在資訊比較公開﹐國防透明度也在提昇﹐對於強化全民國防意識很有好處。
但是由于不明歷史原因而責備國防工業職工、責備國防衛士﹐我覺得很不公平﹐應
當說當時的國防工業職工及國防衛士都盡了力﹐特別是國防衛士﹐他們在武器裝備
嚴重落後的情況下﹐隨時準備以生命捍衛祖國的尊嚴。

  今天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利用公開資料(殲-7II取米格-21數據﹐殲-7III取米
格-21MF數據)﹐模擬從軍事分析的角度揭示中國空軍裝備發展的過程。文中內容均
是根據當時的政治、軍事鬥爭形勢﹐中國空軍與潛在作戰對象及其裝備情況進行的
分析與推論﹐主要目的是讓大家了解軍用飛機改進改型的研究過程、研究方法或思
路﹐以及中國空軍為何要反復對殲-7、殲-8進行改進改型﹐提供軍事愛好者了解一
些軍事常識﹐並不是作戰對策分析﹐也不構成實際的決策咨詢意見。

殲-7、殲-8改進改型與2000年中國空軍空戰環境分析


  80年代初期﹐由于中國空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建國以來第一次大幅度落後于
世界水平的情況﹐使中國空軍的遠期作戰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何應付2000年
前後國際環境對中國的挑戰﹐成為中國空軍面臨的重要課題。

  擺在空軍面前的情況是﹕

1、國際環境雖然開始好轉﹐但地區性熱點依然存在﹐南亞問題、南方邊境問題、
北方邊境問題、東南沿海問題﹐均有演變為局部戰爭的可能﹔

2、新時期軍隊建設總方針已定﹐軍費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短期內軍隊的裝備也不
可能發生重大改變﹔

3、中國的軍事科學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除。



  上述三點決定了在2000年前後﹐中國軍隊必須立足現有裝備﹐隨時準備戰勝
優勢裝備之敵可能對我發動的戰爭挑舋。

  而在2000年前後﹐中國空軍可能的作戰區域﹐主要是西南邊境、南方邊境、
北部邊境﹐以及東南沿海地區﹐潛在作戰對象主要是美、蘇及週邊軍事強國和地區﹐
其主要空軍裝備為第三代作戰飛機。

  在與潛在作戰對象的空中鬥爭中﹐中國空軍殲擊機的主要作戰對手是敵方戰
鬥機﹐因此﹐應重點研究敵戰鬥機對中國空軍的威脅程度。

一、作戰前景及對現役主戰飛機的影響分析

  由于潛在作戰對手擁有的第三代戰鬥機通常擁有超視距作戰能力﹐而中國空
軍的主戰飛機殲-7、殲-8均不具備遠戰能力﹐在典型化的空戰過程中會發生一次空
戰分成兩個階段的現象﹐即﹕

  第一階段﹐敵空軍第三、第二代戰鬥機可以在我機視距外發射中距空空導彈﹐
殺傷我機﹔而我機無法殺傷敵機。

  第二階段﹐進入近距空戰﹐雙方均可以攻擊、殺傷對方。

  根據模擬空戰結果估計﹐未來空戰中有50%的戰鬥要在近距格鬥後結束﹔在格
鬥空戰中﹐機動性能佔優勢的飛機至少可以獲得2﹕1的擊落比優勢。據此﹐對空戰
不同階段的殺傷率加權為﹕

超視距殺傷率1.0﹐機動性佔優勢飛機的殺傷率0.5﹐機動性能較差的飛機殺傷率
0.25。

  在1982年的中東戰爭與英阿衝突中﹐空空導彈的殺傷率已經超過0.6。考慮到
2000年前後﹐戰鬥機干擾能力的提高﹐借用美國國防部所給出的空空導彈對採用電
子對抗的低空戰鬥機的殺傷率0.15。

  取交戰雙方參戰前飛機數量相等﹐計算雙方飛機損失變化情況(假想敵為A方﹐
中國空軍為B方)。並根據蘭切期特戰鬥動態議程攷察各種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由于
B方沒有遠距空戰能力﹐損失大於A方﹐會很快達到轉變點﹐此時﹐每輪空戰中B方參
戰飛機全部被擊落。平均擊落比為13﹕1。

  為改變這種情況﹐可採取提高B方飛機擁有數、參戰率、近距殺傷率(機動能
力)﹐採取干擾、機動等措施進一步降低對方中距導彈的殺傷能力。

  通過份析得知﹐採取提高B方飛機數量一倍、提高B方飛機參戰率一倍、提高
B方近距殺傷能力一倍、降低對方中距殺傷率50%﹐大體上可使擊落比改善一倍左右
(即由13:1平均降為6:1)。

  使B方擁有與A方相同的中距殺傷能力﹐可改善擊落比近10倍(即由原來的13:1降
為1.4:1)。



項 目
擊落比


典型條件 
13﹕1 


B方數量多一倍td>
5.5﹕1 


B方出動率高一倍td>
6﹕1 


B方近距殺傷率高一

6.6﹕1 


A方中距殺傷率降低
50%
7.6﹕1 


B方中距殺傷率與A方
相等
1.4﹕1 

 
 (上述表格的結論可以幫助分析人員估計不同因素對殲-7、殲-8改進改型的相對重
要性。)

  從上述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空軍主戰飛機殲-7、殲-8的中、遠期改進
改型目標為﹕

1、首先解決的是增加中距攔射導彈和相應的火控系統﹐以消除與第三代戰機在中
距殺傷率上的差距﹔

2、提高飛機的機動能力﹐而瞬時機動性能比持續機動性能更為重要﹐以消除與第
三代戰機在近距殺傷率上的差距﹔

3、儘量提高飛機的參戰率(即出動率)﹐以參戰兵力的優勢﹐彌補技術上的劣勢﹐
作為改進內容主要是簡化維護、降低再次出動的準備時間﹐提高戰時飛機的出動率
和利用率。

二、對中國空軍主戰飛機的改進要求

  由于提昇我機中距殺傷率﹐對改善擊落比影響最大﹐就成為殲-7、殲-8改進
改型的重點。

1、提昇主戰飛機的中距殺傷率。提昇主戰飛機的中距殺傷率﹐必須增加中距攔射
導彈和相應的火控系統。從第三代戰機的機載火控雷達情況看﹐探測距離大體為160km至
42km﹐雷達天線尺寸分別為92cm至40cm﹐具體情況如下。


雷達型號
載 機
測距(km)
天線尺寸(cm、型式) 


APG-63 
F-15 
160
92(平板) 


APG-65 
F-18 
100
71(平板) 


APG-66 
F-16 
上視74,下視55td>
71X54(平板) 


RDM
幻影2000 
上視102,下視35td>
67(拋物面) 


VOLVO 
F-4(改) 
上視42,下視30td>
50(拋物面) 


APG-67 
F-20 
上視56,下視41td>
30X40(平板) 

 
 末來中國空軍現役主戰飛機改進的目標是﹐雷達探測距離至少應達到第三代戰機
的下限﹐即以不產生質的差距為底線﹐因此最低限度應選擇類似F-16飛機的APG-66級
別雷達﹐探測距離在74km﹐相對應的雷達天線尺寸為71cm左右。據此﹐確定選用雷
達的天線尺寸為70cm。(注﹕據說中國空軍制式軍用機載雷
達的天線尺寸大體就定在70cm)

  從中國空軍現役主戰飛機情況來看﹐殲-7II進氣道尺寸為66.3cm﹐殲-7III為
87cm﹐而且均為機頭進氣方式﹐安裝大尺寸機載雷達較為困難﹐從殲-7III的改進情
況來看﹐為安裝小型機載雷達﹐進氣道加大為87cm﹐使飛機的機動性能出現較大倒
退。只有殲-8飛機的前機身截面較大﹐安裝大型機載雷達的可能性較大﹔但必須將
進氣道改為兩側進氣。

  結論﹕增加中距攔射導彈和相應的火控系統方面的改進﹐應以殲-8飛機為主﹔
由于殲-7II不具備改裝大尺寸雷達天線的可行性﹐因此﹐其作戰性能的改進應當以
提高飛機的機動性能為主﹐並示情況換裝類擬APG-67的小型高性能雷達。size=2 color=red>(注﹕實際的改進工作基本上就是這種格局﹐殲-8II發展了遠戰能力﹔殲
-7E突出了機動性能)

2、降低敵機的中距殺傷率

  為降低敵機的中距殺傷率就要挫敗敵方導彈攻擊。為此﹐首先要獲取可靠的
導彈攻擊警報﹐然後要能及時實施有效的反導彈措施。

(1)導彈攻擊警報(略)

(2)反導彈措施(略)

3、提昇我機機動性能

  提高戰鬥機的機動性是改善飛機近距殺傷率的重要措施之一。60-70年代﹐單
位剩餘功率(SEP)值是衡量飛機機動性能的綜合指標﹔隨空空戰火力的變化﹐70年
代末開始突出戰鬥機穩定盤旋性﹔80年代﹐隨近距格鬥導彈的嶄露頭角﹐又變為
強調瞬時盤旋性能﹔預計2000年以後出現的第四代戰鬥機﹐將十分重視超音速機動
性與非常規機動性能。

  在我國經濟實力、技術水平與美、蘇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的條件下﹐過份追求
過高的機動性指標﹐不僅技術上有困難﹐而且會使飛機重量增加﹐成本效率下降﹐
機動性能反而會受到影響﹐因此應尋求最佳的成本效率。

(1)水平加速性能(略)

(2)爬升性能(略)

(3)水平機動性能

  當前﹐我軍主戰飛機與世界典型第三代戰機穩定盤旋過載性能對比情況(H=5000m﹐
M=0.9)。

F-16A為6.8g﹐殲-7II為5.1g﹐殲-7III為4.28g﹐殲-8(略)

  從上述對比情況看﹐我軍第二代戰機與世界第三代戰機在機動性能方面存在
較大的差距﹐在2000年前後的空戰中﹐近距空戰進入高度集中在中低空﹐為獲得大
轉彎角速度﹐會實施動態機動並迅速進入貼地高度﹐導彈的上射、下射能力可以彌
補某一高度上的機動性能不足。綜合以上因素﹐要求中國空軍主力飛機的改進設計
應注意提昇昇力係數﹐降低翼載﹐改進低速操作品質﹐重點提高瞬時機動性能﹔而
穩定盤旋性能﹐應力求達到與F-16A相接近的水平。

(4)垂直機動性能(略)

4、提高飛機出動率(略)

三、改進主戰飛機的技術可行性分析(略)

四、改進情況

1、殲-8II型飛機。1979年﹐軍方提出在殲8I型飛機的基礎上改成從兩側進氣﹐以
提高性能。1980年9月﹐總參謀部和國防工辦正式批准空軍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並
命名為殲8II型飛機。根據軍方的要求﹐沈飛公司在殲-8I的基礎上將進氣道改為機
身兩則﹔採用兩臺WP-13AII型發動機(發動機6600kgX2)、換裝裝新式雷達、瞄準系
統增加環式快速射擊的攻擊方式(具備近距格鬥能力和一定的離軸發射能力)﹐加
裝新研製的攔射火控計算機(可用于發射中距空空攔射導彈)、增裝自動駕駛儀、
裝備了雷達制導的中程攔射導彈和空對地火箭。使殲8II型成為中國軍方第一種具有
第三代超視距作戰能力的飛機﹐火控系統為當時國內最先進水平﹐基本上達到世界
第三代戰機水平﹐同時存在較大的改進余地﹔但由于該機的氣動外型未作大的改動﹐
發動機較原計劃還有較大差距﹐原定安裝的WP-14未能如期換裝﹐作戰推重比由原定
的1.05﹐降為0.92(F-16為1.06﹐F-15為1.13﹐幻影2000為0.85﹐F-4C為0.79)﹐因
此﹐飛行機動性能仍與第三代戰機仍有一定差距。該機1988年8月設計定型。



2、殲-7E。80年代中期﹐軍方根據現有裝備及航空工業情況提出對殲-7II進行改
進的要求﹕主要是提高飛機中低空機動格鬥能力﹐增大續航時間﹐縮短起飛滑跑距
離﹐增強火力及電子戰能力。根據軍方的要求﹐成飛公司在殲-7II的基礎上﹐將原
三角翼改為雙三角翼﹐安裝了前後緣機動襟翼﹐換裝WP-13F發動機(發動機推力6560kg)﹐
更新機載電子設備(加裝平顯瞄準系統等)﹐增加武器外掛架(共4個)﹐最大外掛能力
增至1600kg。該機87年10月立項﹐90年5月首飛﹐92年7月完成全部試飛﹐93年設計
定型。經過改進改型﹐殲-7E的性能有大幅提高﹐穩定盤旋過載提高29%﹐最大航程
增加17-44%﹐機動飛行性能已達到第三代戰機水平。如H=5000m﹐M=0.9時﹐穩定盤
旋過載﹕F-16A為6.8g﹐殲-7E為6.6g﹐與F-16A基本接近﹔由于殲-7E的翼載荷比F-16A小﹐
因此﹐瞬時盤旋性能優于F-16A﹐在近距格鬥時可以爭取到更多的導彈發射機會。



五、對殲-7、殲-8改進改型的評價size=2>

  我們知道第三代戰機與第二代戰機相比﹐非常強調兩點﹕一是格鬥能力(即
近距纏斗能力)﹔二是遠戰能力(即超視距作戰能力)。而戰鬥機的作戰效能也完
全取決于這兩點。由于中國空軍裝備總體上劣于潛在作戰對象﹐要想戰勝敵人﹐就
必須具備一定的物質條件﹐即至少應取得一方面的優勢﹐殲-8II與殲-7E走了兩條不
同的改進路子﹐前者強調遠戰能力﹔後者追求近距格鬥能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因為在作戰飛機的主要兩種作戰能力方面﹐只要在一方面佔優勢或與敵大體相當﹐
就可以通過戰術的運用來發揮你的優勢﹐避開你的弱點﹐去戰勝裝備優勢的敵人。
但是如果兩者都不佔優勢﹐就缺乏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物質條件﹐殲-7III基
本就是屬於這種情況﹐近戰不行﹐遠戰也不行﹐與敵殲擊機對壘﹐只能被動挨打﹔
或者只能用于打擊敵運輸機、轟炸機、偵察機﹐這就違背了作為主戰飛機而加之研
製開發的初衷。

  從殲-8II的改進改型看﹐由于具備了超視距攻擊能力﹐將大幅度降低殲-8II與
敵三代戰機空戰時的擊落比﹔在近距格鬥能力方面﹐雖然殲-8II機動性能的提昇還
不盡如人意﹐但是並不表明該機不具備近距格鬥能力。從傳統空戰看﹐比較強調穩
定盤旋性能﹐主要是受當時武器性能的限制﹐攻擊機必須利用穩定盤旋性能的優勢
在敵機後方構成穩定的發射(射擊)條件﹔而現代空戰﹐由于新式格鬥導彈具有離
軸發射能力﹐因此﹐瞬時盤旋性能就顯得更為重要﹐空戰中﹐只要載機機頭與目標
線夾角減小到一定程度﹐機載導彈的導引頭能跟蹤上目標﹐就可發射導彈。

  從殲-8II的氣動外型看﹐該機採用大後掠角、小展弦比和小厚弦比的三角翼﹐
使機翼前緣向上捲起的脫體渦﹐增大了上翼面的壓力﹐減少機翼後緣向前的反壓力﹐
推遲了大迎角時的氣流分離﹐使臨界迎角和抖動迎角增大﹐並使飛機在小速度、大
迎角飛行時具有良好的俯仰安定性和操作性﹔同時使大載荷時誘導阻力大﹐飛機減
速快。這兩個特點使殲-8II在做減速盤旋時的瞬時速度比較大(具體情況就不講了﹐
給大家留點想象空間)﹐這將有利於構成具有離軸發射能力格鬥導彈的發射條件﹐
加之殲-8II本身具有一定的離軸發射近距格鬥導彈的能力﹐將彌補該機穩定盤旋性
能不佳的缺點。只有當殲-8II的離軸發射格鬥導彈用完﹐並被迫轉入用機載火炮空
戰時﹐穩定盤旋性能較優的F-16才會有較多的機會。

  外界傳聞殲-8II多次敗給殲-7II﹐我想應當是指傳統的模擬空戰訓練方式﹐
即穩定盤旋空戰(因為離軸攻擊訓練目前尚無有效的空戰結果記錄評判方式)﹐如
果轉入離軸攻擊空戰﹐殲-7II未必能佔到便宜。

  從殲-7E的改進改型來看﹐該機最突出的改進是近距格鬥能力的大幅提昇。提
高穩定盤旋角速度要受三個條件的限制﹕一是最大載荷限制﹐一般不超過8-9個g﹔
二是失速限制﹐要求儘量提高Cy﹐並儘量降低翼載荷﹔三是可用推力的限制﹐要求
儘量提昇推重比。由于殲-7E將原三角翼改為雙三角翼﹐並安裝了前後緣機動襟翼﹐
使該機的Cy大幅提昇﹔別外﹐由于換裝了WP-13F發動機(發動機推力6560kg)可用
推力增加460kg﹐這些都對穩定盤旋性能的提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由于PW-13系
列發動機中更大推重比的新機型已批量生產﹐殲-7E的機動性能還有進一步提昇的余
地﹐改進後的殲-7E在中低空穩定盤旋性能與F-16A基本相當﹐這對於持續空中格鬥
尤為重要。

  水平機動性能的另一項重要指標是瞬時盤旋性能﹐通常是以減速來達到﹐因
此不受可用推力限制﹐只受承載能力和失速限制。由于殲-7E的翼載荷小於F-16A﹐
因此﹐殲-7E在瞬時機動性上佔有優勢。如果要更詳細作出對比﹐F-16A作機動時速
度小於278km/s就不能減速﹐而殲-7E由于Cy大幅提昇﹐翼載荷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估計該機的失速表速將會比殲-7II的210-220km/s
有較大程度的放寬﹐這無疑將對提昇殲-7E的瞬時盤旋性能起到重要作用。據此推
算出其減速盤旋性能將將超過F-16A﹐這對於迅速進入發射格鬥導彈位置是必不可少
的﹐加上殲-7E配備的PL-8號具有一定的離軸發射能力﹐將使殲-7E在與F-16A的近距
格鬥中將佔有較大的優勢。

  經過上述改進﹐殲-7E與殲-8II的作戰性能有了較大的提高﹐根據蘭切期特戰
鬥動態議程分析(不考慮戰術因素)﹐在相同數量、同等條件下戰術對抗﹕殲-8II對
F-16、幻影2000的戰損率將由殲-8的13﹕1降至1.4﹕1﹔而殲-7E對F-16、幻影2000的
戰損率則由殲-7II的13﹕1降至6﹕1(殲-7E戰損率大的主要原因是不具備遠戰能力﹐
在空戰的第一階段不具有中距殺傷力)。而F-7E如果與有遠戰能力的殲-8II或蘇-27混
合編隊﹐將有助于大大降低戰損率﹐而且在我機數量提昇一倍的情況下﹐戰損率還
將下降一倍。例如我軍以殲-7E4機與殲-8II4機組成的混合編隊﹐打擊F-16A或幻影
2000的4機編隊﹐我軍的戰損率將下降為0.7﹕1。

  然而令人憒撼的是﹐殲-8II與殲-7E的改進改型都不全面﹐殲-8強調遠戰能力
的提昇﹐但忽視了飛行機動性能的改進﹔殲-7飛機強調飛行機動性能的改進﹐卻不
重視遠戰能力的提昇﹔已至於為對付F-16和幻影2000﹐需要殲-8II與殲-7E的混合編
隊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戰效能。其實如同幻影III一樣﹐殲-7、殲-8這兩種飛機平臺
都具備向第三代戰機發展的潛力﹐如果集中力量開發﹐相信這兩種戰機都可以象幻
影2000一樣脫胎換骨地升級為第三代戰機﹐這方面對比一下幻影III與殲-7的各項指
標性能就很清楚了﹐而且殲-8II的改進潛力要遠遠超過幻影III。但殲-8的改進改型
並未達到這一目標﹐真正形成第三代戰機的殲-8III是近年才出來﹐晚了十多年。



  儘管晚了﹐但並不影響殲-8III作為第三代戰機的獨特魅力。

六、殲-8的最新改進型﹐中國自己的第三代戰機殲-8III

殲-8III飛機的特點

  殲-8III是一種多用途戰鬥機﹐機身比殲-8II縮短40cm﹐在三角形機翼前方的
進氣口上方安裝一對小前翼﹐使飛機的氣動佈局由三角翼變為三面翼。由于殲-8III的
圖象並未公開﹐其前翼的具體位置尚不清楚﹐從理論上講﹐前翼與主翼應出現部份
重疊﹐才能構成最佳的氣動上的近距耦合﹔但前翼與主翼過近也有不利的一面﹐即
當主翼放襟翼增升時﹐前翼難以配平襟翼產生的低頭力矩和昇力增量﹐因此主翼的
增升勢必受到限制。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修改部份氣動設計﹐如以色列的“勸獅”
C-2飛機在安裝小前翼後﹐為了平衡安裝前翼引起的全機重心移動﹐在其主翼半翼展
的35%處加裝了鋸齒形前緣﹐增大了外翼段面的面積和前緣後掠角﹐並在機頭兩側安
裝了小邊條﹐這些變化會使飛機的結構重略有增加﹐但飛行性能則大為改善。另一
種方式是放寬靜安定余度﹐以減輕全動式前翼的配平負擔﹐改善高機動性能﹐這一
方法既不會增加結構重量﹐又可獲得最佳昇力。但採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必
須採用先進的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有消息說殲-8III的飛控系統採用了三軸數字式
四余度電傳系統﹐飛控計算機採用容錯計算機技術﹐系統由有三部不同的32位RISC系
統架構計算機組成。由于80年代中期沈飛已在殲-8II飛機上進行了電傳系統的試飛﹐
殲-8III採用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應是可信的﹐這意味殲-8III將是中國第一種採
用主動技術控制和電傳操縱的先進飛機。

飛機的動力裝置

  殲-8III的發動機據說採用的是WP-13FII﹐與WP-13AII比﹐其推力增加約15%﹐
最大推力為78千牛(P=7960kgX2)﹐推重比約7左右。採用大推重比發動機無疑將大
大提高殲-8III飛機的作戰推重比﹐改善飛機的機動性能。

機體結構與材料

  殲-8III廣泛採用了新技術、新材料。為了減輕飛機重量﹐殲-8III大量使用
新工藝、新材料﹐機翼採用了整體複合材料技術﹐機體壽命增為6000小時。

機載設備

  殲-8III機載設備也相當先進﹐裝備了先進的彈射座椅和新型的彩色液晶顯示
系統。機載系統使用了新的信息處理技術、新一代數字計算機和軟件﹐各分系統和
武器系統等都採用了多路信息交換系統。該機還配備了先進的導航設備﹐包括衛星
導航設備、無線電導航設備、飛機參數與戰術環境顯示監控系統﹐以及被敵方雷達
照射時的告警系統等。

  在火控系統方面﹐裝有俄羅斯的“甲蟲”機載雷達或以色列的機載雷達﹐同
時裝備有由雷達、紅外搜索/跟蹤儀和激光測距裝置組成的綜合系統﹐可有效地保
證飛機對空中目標的探測、發現、截獲和自動跟蹤﹐以及確定其坐標和距離。其精
確性、抗干擾能力﹐以及與機載雷達交換信息的能力都很出色。由于這一綜合系統
的使用﹐可使飛機截獲目標的時間縮短﹐機載武器的命中率提高﹐配合頭盔瞄準具﹐
將有較強的攻擊能力。在防衛方面﹐裝有KG8605A機載主動式干擾機﹐並配有整合干
擾絲/熱焰彈形成的主被動自衛系統。

  為保證飛行安全﹐飛機上還裝有飛行狀態和過載限制器﹐這樣﹐就可保證飛
機在機動狀態時﹐飛行員也能放心大膽地實施有效的作戰行動。

殲-8III與F-16和幻影2000的比較

  從氣動佈局上看﹐F-16採用的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邊條翼技術﹐幻影2000用
的是50-60年代成熟的大後掠三角形佈局﹐兩機均是新機老佈局﹔殲-8III則選用80年
代有長足進步的鴨式佈局﹐可謂老機新佈局。三者的共同點是都能利用脫體渦產生
的有利干擾獲得高昇力。但三角翼的後掠角受總體佈局的限制﹐獲得高昇力的能力
有限﹔邊條是固定的﹐很難用他去適應所有的飛行狀態﹔殲-8III的前翼則是全動的﹐
可以在較大的範圍內控制有利干擾。實驗證明﹐在靜不安定飛機上安裝全動式前翼﹐
有助于增加昇力﹐當飛機大迎角時﹐還能提供俯仰操縱。

  通常情況下﹐近距耦合鴨式飛機的配平昇力要比常規飛機高一些﹐機動性能
也好些。除可以增加主機翼昇力外﹐還起平衡作用﹐而且在改善失速狀態和大迎角
時垂直尾翼的繞流方面﹐效果也相當明顯。典型的如以色列的幼獅C-2飛機﹐與未安
裝鴨翼的幻影V對比﹐幼獅C-2的縱、橫向操縱性能和持續轉彎性能均較好﹐在所有
使用高度﹐尤其是在低空﹐陣風效應較低﹔改善了大迎角和低速情況下的機動性。
82年黎以戰爭後﹐英國《飛行》雜誌記者採訪了以色列空軍的一位高級軍官﹐這位
軍官對“勸獅”C2的評價之高﹐超出了人們的預料。他說﹐在某此方面“勸獅”C2甚
至比F-15和F-16還要優越﹐在空戰中“幼獅”C2的擊毀率並不比F-15和F-16低。



  但必須指出的是﹐“幼獅”C2並未運用主動技術控制和電傳操縱技術。只是
簡單鴨式翼﹐而這種簡單鴨式翼由于距飛機重心距離較小﹐配平能力有限﹐對盤旋
性能的改善還是相當有限的。儘管如此﹐裝有鴨翼的“幼獅”C2的出色表現已經足
以讓人刮目相看﹔那麼運用主動控制和電傳操縱技術控制前翼的殲-8III﹐必將使飛
行機動性能的改善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從操縱系統來看﹐殲-8III配備了較先進的三軸數字式四余度電傳系統。與F-16和
幻影2000一樣﹐靜安定余度也是負值。無論何種氣動佈局的飛機﹐只要放寬靜安定
余度﹐其性能都會有所改善﹐但相對之下﹐鴨式佈局的收益要更大些。殲-8III放寬
了靜安定余度後﹐進一步降低了配平阻力﹐並提高了前翼的配平能力。由于前、後
翼面均為正昇力面﹐其昇力差不多是常規三角翼飛機的兩倍﹐機動性能也強得多﹐
這表明﹐殲-8III的氣動佈局更為先進。雖然我們無法得知殲-8III的Cy﹐也無法對
比三種機型的Cy﹐但是殲-8III氣動佈局的先進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而由此推斷出
殲-8III的Cy高于F-16A與幻影2000也並不為過。

  從飛機推重比來看﹐殲-8III是1.11﹐F-16A是1.06﹐幻影2000是0.85﹐顯然﹐
殲-8III具有較大的儲備推力﹐其推重比上的優勢已非常明確﹐已這對於提昇機動性
能將有重要的作用。

  從上述情況來看﹐儘管我們目前並不清楚殲-8III的機體結構強度有無改變﹐
飛機最大承受載荷有無提昇。但僅從構成飛機穩定盤旋性能的另外兩個重要指標Cy和
推重比﹐以及瞬時盤旋性能的另個一個重要指標Cy來看﹐在水平機動性能方面﹐殲
-8III已是佔盡了優勢。

  至於武器系統方面﹐在執行空戰時﹐殲8III最多可攜帶8枚空空導彈(4枚中距、
4枚格鬥導彈)﹐雷達採用的是以色列或俄羅斯的射控雷達﹐具有多目標攻擊能力﹐
同時還裝備有紅外跟蹤瞄準系統﹐與頭盔瞄準系統相配合﹐可“看那兒打那兒”。

空空導彈的陣容也十分強大﹐包括國產的PL-9、PL-12、AMR-1導彈﹐俄羅斯的R-77、
R-73先進空空導彈以及以色列的怪蛇IIII超級空空導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殲-8III配
備的R-73十分先進﹐與頭盔瞄準系統相配合其離軸射角可達60度﹐優異的機動性加
先進的格鬥導彈﹐即使將殲-8III冠名為近距格鬥霸主也不為過。

  從上述分析來看﹐殲-8III飛機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這種變化就如同幻影III到
幻影2000的變化一樣﹐甚至跨度還要略大一點。做為一種60年代研製的老式飛機﹐
殲-8III能有如此重大的改變﹐是非常值得稱道的。如果我們還是用殲-8的老觀念來
看待殲-8III﹐則要犯重大的錯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未來的臺海戰爭中﹐殲-8III將
是F-16A和幻影2000的制命克星或殺手。

2000年6月12日完稿

2000年6月18日定稿

附﹕

幻影III與殲-7II、殲-8主要性能對照表


項 目 
幻影III 
殲-7II 
殲-8 


翼 展

8.22td>
7.15td>
9.344td>

機 長

14.77td>
15.76td>
21.52td>

機 高

4.25td>
4.10td>
5.41td>

翼面積

34.85td>
23td>


後掠角

60度td>
57度td>


展弦比

1.94td>
2.22td>


相對厚

4.5~3.5%font>
5%td>


空 重kgtd>
6307td>
5133td>
9000td>

無外掛
起飛kg
7221td>



戰鬥起
飛kg
12000td>
color=white8003td>
16260td>

翼 載
kg
344td>
348td>


作戰推
重比
0.53td>
0.76td>
0.74td>

最大Mtd>
2.17td>
2.05td>
2.2td>

海平面
V表
1370td>
1200td>
 


巡航Vtd>
M0.9td>
 
 


升 限td>
19200td>
20000td>
 


最大航
程km
3330td>
1480td>
2250td>

發動機
(kg)
6200td>
6100td>
6000X2td>

武 器td>
30炮x2td>
30炮X2td>
30炮X2td>


&
nbsp;



--------------------------------------------------------------------------------


小滬尾  於 2000/08/28 08:41
發表內容:

先很簡單的提一下﹐原作者以幻象三的改進模式及衍生機種
如幻象2000﹐幼獅來說明J8II的改良潛力﹐這種分
析是沒錯﹐但作者忘了一個大前提﹐優秀的衍生機種也是來
自優秀的原型機種﹐如幻象三衍生幻象2000﹐MIG21
衍生J7MG﹗
而J8II﹐據88年時和平珍珠計劃﹐負責改良J8II
的美國格魯曼公司﹐認為J8II有重大的設計缺陷﹐頂多
加強航電﹐若要進一步改進﹐幾乎是要重新設計﹗

所以衍生的J8III會有多突出的性能﹐個人非常懷疑﹗


--------------------------------------------------------------------------------


小滬尾  於 2000/08/28 10:13
發表內容:

>使機翼前緣向上捲起的脫體渦﹐增大了上翼面的壓力﹐
這敘述有問題﹗
根據流體力學﹐產生渦流是代表壓力能轉換成動能的形式﹗
所以在產生渦流的區域﹐壓力一定較原來沒渦流時還低﹗不
可能有壓力加大的現象﹗甚至極有可能因急速渦流的產生壓
力驟然降低﹐使得飛機馬上失去平衡到無法控制而失速﹗

>減少機翼後緣向前的反壓力﹐推遲了大迎角時的氣流分離﹐使臨界迎角和抖動迎角增大﹐並使飛機在小速度、大迎角飛行時具有良好的俯仰安定性和操作性﹔

前面的敘述有問題﹐這段真實性堪慮﹗

還有避免大攻角的氣流分離(或稱邊界層剝離)﹐機體設計
得相當平滑﹐否則某些不連續段將造成邊界層剝離﹐進而造
成巨大壓差而失控﹗
除非J8III能改成與SU27般平滑的外型﹐否則是不
可能的﹗
如果J8III改成與SU27般平滑的外型﹐那已經是全
新的機種﹐跟J8打不上任何關係﹗


個人還是不認為﹐J8III可以成為纏鬥機種﹗



--------------------------------------------------------------------------------


小滬尾  於 2000/08/28 10:19
發表內容:

J8III再怎麼精進﹐還是遠不如SU27﹐
甚至也不如理想中的J10(如果成功的話)﹗
這款戰機並無一種無可取代的特色﹐可能除了價格較低外﹗
個人對J8相關新聞也是相當關切﹗

如果未來J8被大肆吹噓外﹐除了是沈飛要大力促銷外﹐
極可能﹐J10的發展遇到大阻礙﹗


--------------------------------------------------------------------------------


阿幹  於 2000/08/28 10:20
發表內容:

小滬尾
有些字太小了 請放大


--------------------------------------------------------------------------------


小滬尾  於 2000/08/28 10:26
發表內容:

阿幹﹐
對不起啦﹗
小弟是用人力改那個HTML﹐所以改得很爛﹗
能不能稍微麻煩一下﹐字要是太小﹐把流覽器的
Text Size設大些就可以了﹗
抱歉啦﹗

請不要扁偶﹗


--------------------------------------------------------------------------------


阿幹  於 2000/08/28 10:30
發表內容:

J8先天氣動外型設計不良
除非能弄到強力火箭引擎 當MIG-25 來玩
才有搞頭


--------------------------------------------------------------------------------


小滬尾  於 2000/08/28 10:49
發表內容:

阿幹﹐
MIG25的纏鬥性能還是不行﹗但是落跑很快﹗
適合打了就跑﹗
J8II再怎麼加強﹐老實說﹐頂多跟MIG25
差不多﹗


--------------------------------------------------------------------------------


阿幹  於 2000/08/28 11:21
發表內容:

但是落跑很快﹗適合打了就跑﹗
==============================
很適合目前解放軍的實力和戰術


--------------------------------------------------------------------------------


判讀士  於 2000/08/28 18:59
發表內容:

http://armstrong.on.net.cn/combat/combat.htm
其他的文章在此
另外想問問中共飛行員何時能做出眼鏡蛇動作?屆時就要
留神了


--------------------------------------------------------------------------------


小滬尾  於 2000/08/28 21:31
發表內容:

判讀兄﹐
中共飛行員學會了眼鏡蛇﹐最大的意義不是可用此招打遍
無敵手﹐而是對SU27操縱成熟度的的表現﹐眼鏡蛇是
一種高攻角運動﹐是空戰的一招﹐但決不是制勝的絕招﹗

老實說﹐個人並不看好有多少中共飛行員能學會眼鏡蛇﹐
頂多試飛員級者﹐對整體戰力還是沒什麼大幫助﹐本人的
看法在於俄制發動機的短壽命及需要維修頻繁﹐一個壽命
只有300小時的發動機﹐還有維修技術還是控制在別人
手裡﹐中共的SU27飛行員能有多少的訓練時間﹖實在
不樂觀﹐這也是個人認為﹐反而J7MG的飛行員技術會
比較好﹐畢竟是全國產的機種﹐後勤沒問題﹗

因應未來中國的空軍威脅﹐台灣要加強的﹐不是所謂的超
機動力﹐而是高偏軸距短程飛彈的配備及視距外攻擊的再
加強﹗


--------------------------------------------------------------------------------


阿幹  於 2000/08/29 09:03
發表內容:

小滬尾
我對判讀士所提供的資料一直很有興趣
可不可以轉碼貼上來
謝謝


--------------------------------------------------------------------------------


小滬尾  於 2000/08/29 09:22
發表內容:

阿幹﹐沒問題﹗
挑出你要的文章﹐小弟幫你貼﹗


--------------------------------------------------------------------------------


路過的人  於 2000/08/29 09:44
發表內容:

對於眼鏡蛇動作,小弟的看法與小滬尾兄一致!
現今的空戰不是古代騎士一對一的較量,
而是分隊、小隊以上的多機交戰...

眼鏡蛇只是空戰的一招,而絕不是必勝的一招!
就算成功誘騙追尾的敵機...
對於其它敵方戰機而言,卻只是一個速度緩慢的大靶子!

現代空戰不是單挑,
與隊友的默契、配合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老美海空軍近年於各空戰衝突中的表現就是個好例子。


--------------------------------------------------------------------------------


阿幹  於 2000/08/29 11:41
發表內容:

你乾脆教我如何轉成簡體字比較快
我用NE4.5版
你用何種轉碼軟體


--------------------------------------------------------------------------------


小滬尾  於 2000/08/29 13:49
發表內容:

阿幹﹐
小弟沒用過NE45﹐不知怎麼用﹐倒是用IE5看了後﹐
用View欄選Source後﹐裡面就有原碼及HTML﹐然後Copy到
南極星就可以轉了﹗
其它朋友們有什麼更好的方法還請告知﹗


--------------------------------------------------------------------------------


判讀士  於 2000/08/29 20:52
發表內容:

各位兄台,小弟的意思是當中共飛行員,都能精練戰技後,
則我方目前最值得驕傲的飛行員數值差距,將因而縮小,中共
武器裝備又外購通暢,我軍多年經營的優勢不再。仗就難打了


--------------------------------------------------------------------------------


小滬尾  於 2000/08/29 21:14
發表內容:

判讀兄﹐
>各位兄台,小弟的意思是當中共飛行員,都能精練戰技後,
則我方目前最值得驕傲的飛行員數值差距,將因而縮小,

當然﹗當然﹗


不過還是參考一些前面提的客觀因素﹐這次俄國可不會像
以前幫老共發展J6時般完全大力支持﹐雖然同意中國生
產J11﹐但是關鍵零件還是被俄國扣的死死的﹐所以﹐
在這種環境下﹐J11的妥善率是大問題﹐飛行員會有多
少的時間練習﹐真的是大問號﹗

在台灣的空防上﹐還有個優勢就是防空飛彈的密集﹐光是
許多系統同時掃描到一架敵機﹐訊號會多到敵機的預警器
處理不來﹐也就是說﹐一不小心被低功率雷達鎖住﹐很難
逃脫毒手﹗


--------------------------------------------------------------------------------


Mainlander  於 2000/08/29 23:19
發表內容:

>對於其它敵方戰機而言,卻只是一個速度緩慢的大靶子!
呵呵,顯然是個毫無概念的人


--------------------------------------------------------------------------------


小滬尾  於 2000/08/30 01:32
發表內容:

老M啊﹗
>>對於其它敵方戰機而言,卻只是一個速度緩慢的大靶子!
>呵呵,顯然是個毫無概念的人

有空大概在8月時去莫斯科看飛行表演﹐看人家的眼鏡蛇
是怎麼飛﹖﹗

或是在美國看藍天使表演﹐有項高攻角飛行﹐也看人家是
怎麼飛的﹖

不然買個錄像帶也行﹗
然後再考慮是否下此結論?!


--------------------------------------------------------------------------------


路過的人  於 2000/08/30 09:15
發表內容:

哇...有人說我毫無概念喔!
呵呵...請那位仁兄先去看看小隊戰術及空戰技巧吧!

啥叫桶滾、英美曼、破S、垂直及水平剪式運動、
高低速Yo-Yo、側轉...

啥叫雙機疏散隊型...

還以為只有眼鏡蛇運動才叫空戰技巧耶?!
呵呵呵...跑來找打的!


--------------------------------------------------------------------------------


路過的人  於 2000/08/30 09:21
發表內容:

>有關老M的留言﹐路過兄看到了會把他釘在牆上﹗
哇...
小滬尾兄您對我的個性猜得真準!
哈哈!

這次我只是〝小釘〞而已啦! 〝1 kT〞 而已...


--------------------------------------------------------------------------------


阿幹  於 2000/08/30 12:08
發表內容:

判讀士
以中共的實力和鳥力是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出售高級裝備
從美國的鉛八三和以色列的J-10就知道了

小滬尾
送他一本尖端科技看看什麼叫團隊作戰吧!!
<該段刪除﹐小滬尾註>,顯然你也是個毫無概念的人呵呵


--------------------------------------------------------------------------------


小滬尾  於 2000/08/30 12:12
發表內容:

路過兄,
>這次我只是〝小釘〞而已啦! 〝1 kT〞 而已...
看來是作活標本了﹗

就等他的說法吧﹗


--------------------------------------------------------------------------------


判讀士  於 2000/08/30 20:40
發表內容:

殲七改進相關新聞http://www.star.net.cn/military/top-news/2000-08-30a.htm


--------------------------------------------------------------------------------


Mainlander  於 2000/08/30 21:08
發表內容:

>現今的空戰不是古代騎士一對一的較量,
>而是分隊、小隊以上的多機交戰...
哈哈哈哈~
這就是妳的「概念」?
如斯之人可與談「現今的空戰」?!

為何速度緩慢就是「活靶子」?
Come on! 你倒是說說看?!

別告訴我你不知道脈衝都卜勒雷達的原理喲 ^_^


--------------------------------------------------------------------------------


Mainlander  於 2000/08/30 21:15
發表內容:

錯了還不知道錯在哪,
沒概念還真沒ㄉ徹底.


--------------------------------------------------------------------------------


小滬尾  於 2000/08/30 21:28
發表內容:

老M啊﹐
1。除非你的飛機是幾近垂直都普勒雷達的方向﹐那東東才
很難抓到你﹐順便請問﹐SU27作眼鏡蛇時﹐速度可降到
多少﹖

2。還是建議你買些錄影帶看看﹐作高攻角飛行﹐能馬上快
速變位加速﹐那幾秒就很致命﹗

3。還有﹐為什麼有些空戰﹐戰機要比飛得慢﹖


--------------------------------------------------------------------------------


路過的人  於 2000/08/30 22:43
發表內容:

給那位仁兄:
你先想想在做眼鏡蛇動作時,你的速度剩多少?
想甩掉脈衝都卜勒雷達...你以為眼鏡蛇動作一定能做到?

再說,多機近距纏鬥時呢?
你以為你永遠都能跟人〝單挑〞而已?
眼鏡蛇動作除一對一甩掉追尾對手還滿有用外...
你還有多少剩餘能量去應付其他可能威脅?
來個速度緩慢方向可預測的動作...致不致命?

二戰時老美戰機論一對一鮮有纏鬥靈活度高於日本零式者...
一樣砍得日本很慘!WHY?
小隊戰術及多項空戰技巧!
空戰不是只在一個平面上玩的!

我列的那些飛行動作,你知道怎麼飛嗎?
我看你根本沒聽過!只知道眼鏡蛇動作就來討論空戰纏鬥?
省省吧!


--------------------------------------------------------------------------------


Mainlander  於 2000/08/31 00:32
發表內容:

再說一遍,你們這些道聽途說的人根本就沒概念,
呵呵~
你先別扯些不相干的,
我就問你,你憑什麼認為速度慢就是活靶子?!
這是什麼概念?
古羅馬法諺:誰主張,誰舉證.
你倒是說說看?!
不懂就別亂掰.


--------------------------------------------------------------------------------


小滬尾  於 2000/08/31 01:31
發表內容:

老M啊﹗
速度慢不一定是活靶子﹐但做高攻角的那種的慢速度環境﹐
被其他僚機看到﹐就是活靶子﹗
想反駮別人﹐連自己的論證都沒提出來﹖﹗

看您老很不服氣的樣子﹐這樣好了﹐就空戰知識的層面,
說說您老的看法﹗

至于扯皮﹐會傷了您老在小弟心中的威名囉﹗


--------------------------------------------------------------------------------


Tsky  於 2000/08/31 04:39
發表內容:

Mainlander:
空速低是近距空戰的致命傷 所有飛行員莫不把握任何機會建立能量優勢 SU27 再優異也不過是做個大榔頭或包加契夫眼鏡蛇動作 難道還能像 AV8 那樣停懸然後做空中轉盤嗎? 問題是做完一這種接近失速動做後還不一定可以甩掉攻方掩護機 而且攻方長機做一個英麥曼後 SU27 要用什麼能量什麼動作來做180度頭尾大對掉? SU27 很優異但不是什麼神話 推重比再強建立速度也需要時間吧? 我看過 SU27 連續俯仰向的自轉 但從這個動作脫出來做側向筒滾可是需要速度的 你看過 SU27做連續大榔頭嗎?
不要以為瞬間減速就叫做隱形飛機 這麼低的速度你能持續多久? 我知道這樣的目標對機砲而言是一種美味 另外追熱飛彈不吃這一套 要讓雷達脫鎖的技巧也很多 這些動作是很普通的課目


--------------------------------------------------------------------------------


小滬尾  於 2000/08/31 05:20
發表內容:

殲七戰鬥機是我國空軍主力戰鬥機之一﹐是我國在吸收米格21
戰斗機的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為了適應現代空戰的需求﹐

殲七改進相關新聞http://www.star.net.cn/military/top-news/2000-08-30a.htm
謝謝判讀兄﹗

中國相繼發展了殲-7E和殲-7FS戰機﹐這不權改進了戰鬥機的性能﹐也為我國發展新一戰鬥機積累了寶貴經驗。
殲-7E的主要改進方面有﹕將三角翼該為雙三角翼﹐並裝有前
後緣機動襟翼﹐這一設計為國內首創﹔增加發動機推力﹐降
低油耗﹐將原噴7乙發動機換為渦噴13F發動機﹔加裝了平顯武
器瞄準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等﹔換裝了航姿系統﹐無天線羅
盤﹐信標接收機﹐無線電高度表﹐超短波電臺等﹔加掛高性能
空空導彈﹔增加武器外掛能力﹐在機翼兩端各加一個外掛點﹐
增強了空對地火力;增加了壓力加油系統﹐液壓系統採用密閉加油﹐以及對平尾和副翼載荷進行設計改進等。改進後的飛機其
低空格鬥能力﹐起降性能﹐對地火力﹐續航時間都有了顯著的
提高﹐並對未來電子戰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從殲-7E的改進改型來看﹐該機最突出的改進是近距格鬥能力
的大幅提昇。提高穩定盤旋角速度要受三個條件的限制﹕一是
最大載荷限制﹐一般不超過8-9個g﹔二是失速限制﹐要求儘量
提高Cy﹐並儘量降低翼載荷﹔三是可用推力的限制﹐要求儘量
提昇推重比。
由于殲-7E將原三角翼改為雙三角翼﹐並安裝了前後緣機動襟翼﹐使該機的Cy大幅提昇﹔別外﹐由于換裝了WP-13F發動機(發動
機推力6560kg)可用推力增加460kg﹐這些都對穩定盤旋性能的
提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由于PW-13系列發動機中更大推重
比的新機型已批量生產﹐殲-7E的機動性能還有進一步提昇的余地﹐改進後的殲-7E在中低空穩定盤旋性能與F-16A基本相當﹐
這對於持續空中格斗尤為重要。

水平機動性能的另一項重要指標是瞬時盤旋性能﹐通常是以
減速來達到﹐因此不受可用推力限制﹐只受承載能力和失速
限制。
由于殲-7E的翼載荷較小﹐因此﹐殲-7E在瞬時機動性上佔有
優勢。殲-7E由于Cy大幅提升﹐翼載荷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估計該機的失速表速將會比殲-7II的210-220km/s 有較大程
度的放寬﹐這無疑將對提昇殲-7E的瞬時盤旋性能起到重要作
用。
殲七的最新改進型就是殲-7FS﹐從外形上看﹐殲-7FS與原有
殲-7系列戰鬥機的最大區別是﹐改變了原機頭進氣方式﹐即
演變為下頜式進氣﹐這種進氣方式與美國的A-7“海盜”攻擊
機類似。這種改進有兩個優點﹕首先增加了機鼻的容積﹐便於
安裝大功率的機載雷達﹔其次﹐提高了大仰角飛行時的進氣效
率﹐從而使飛機的姿態機動能力增強。

原來的殲-7系列戰鬥機的機載雷達只能裝在直徑狹小的進氣口
整流錐內﹐雷達掃描天線的大小受到嚴格限制(若太大會造成
進氣量減小﹐無法滿足發動機的正常工作要求)﹐所以僅裝備
小功率的測距雷達﹐如GEC-馬可尼公司的“空中巡邏兵”226
型火控雷達。
它的作用距離基本在20千米左右﹐而且只能跟蹤/攻擊單一目
標﹐無法賦予戰鬥機進行視距外空戰能力﹐從而影響作戰效
能的發揮。
殲-7FS通過上述巧妙改進之後﹐雷達艙允許裝置的雷達掃描
天線直徑超過了600毫米。完全可以選用類似于俄羅斯“甲蟲”
系列的先進火控雷達作為標準裝備。“甲蟲”雷達為多功能
脈沖多普勒雷達﹐可以制導多種導彈﹐其對雷達反射截面為
3平方米的目標的搜索/跟蹤距離﹐前半球超過70千米﹐後半
球為40千米。它還具有上視、下視能力﹐可以同時跟蹤10個
目標﹐並能引導中距空空導彈同時攻擊其中的2個目標﹐這賦
予了殲-7FS視距外空戰能力。
此外﹐為了進一步改善動力性能﹐殲-7FS換裝了渦噴-13F II
(WP-13F II)型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黎陽發動機公司在原
殲-8 II型戰鬥機上裝載的渦噴-13(WP-13)型發動機的基礎
上改進而來的。
推力進一步增加到78千牛(約8000千克)﹐這使得殲-7FS的機
動能力較原殲-7系列戰鬥機有了大幅提高。如最大爬升率從
139米/秒增加到199.8米/秒﹔在5000米高度﹐從0.6馬赫加速
到1馬赫的時間由35秒減少到28.7秒﹔起飛滑跑距離也縮短了
200米等等。
殲-7FS還將逐步改善其機載電子設備﹐計劃更換雷達冷卻系統、
電路系統、飛行參數記錄系統、武器管理系統、GPS導航系統和
多功能座艙顯示器。並準備將機翼修改為與殲-7MG相同的“雙
三角翼”﹐以進一步提高其近距格鬥時的機敏性。


--------------------------------------------------------------------------------


小滬尾  於 2000/08/31 05:28
發表內容:

簡單地談一下對上文的評論﹐是一個不錯的J7研究資料﹗
個人對老共使用雙三角翼的技術實在佩服﹐世界上運動性能
最佳的MIG21﹐應是J7E系列﹗
不過﹐對J7FS的看法有些保留﹐誠然﹐新的進氣設計可
使其裝備高性能雷達﹐使得空電戰力大幅提昇﹐但對原有運
動性能將會打折扣﹐據推估﹐成熟的機種會是折衷的J7﹐
J8混合體﹐整體評價會優於J8﹗


--------------------------------------------------------------------------------


路過的人  於 2000/08/31 08:13
發表內容:

給那位M老兄:
不是跟你說過...現代空戰不是一對一單挑嗎?!
啥叫扯些不相干的?是你吧!

先說說看你的眼鏡蛇運動要怎麼用吧!
我們慢慢來推敲!
想清楚了再來,免得被大家海扁一番釘在牆上!

學招眼鏡蛇就以為空戰及纏鬥天下無敵啦?還早啦!
你以為你在練法輪功ㄚ?!

去查查二戰當時老美如何利用P-38的優點痛擊零式?
去查查陳納德的飛虎隊如何以劣勢的P-40對抗零式?
去查查英國剛開始用噴火式對抗零式為何吃鱉?
三者的結論是一樣的!


--------------------------------------------------------------------------------


小滬尾  於 2000/12/13 03:24
發表內容:

轉貼自全防
發表主題:RE: 大陆歼-8II战机与台湾的美制F-16战机之比较
留言時間:2000/12/12 17:34:52,發言者來自:163.28.112.100
發言者稱呼:Toga
發國家或地區:ROC
留言:

1. 依照美方公佈的軍事資料,F-16正面雷達截面積約為一至二平方公尺,並非如文中所言的五平方公尺,已文中所描述的殲八雷達性能推估,則殲八得距離F-16 55~65km內才能偵測,40~50km才能TWS,即使R-77的射程長於AIM-120,但在此等狀況下,殲八充其量也只能在配備AIM-120的F-16開火時反擊,並未掌握先敵發射的優勢。

2. 文中一再強調超視距空戰時,超音速機動的重要,可是談到殲八時,豈可以其最高時速 2.2Much 這等牛頭不對馬嘴的理由,便能宣稱其超音速機動性能甚佳?試問在當今世上超視距空戰的佼佼者:F-22猛禽 (2.2Much),EF-2000 颱風式(2.0Much+),RAFALE (1.8Much),Su-27/30/35系列(2.35Much)之中,有哪架最高時速是超過其前任的?(F-15: 2.5Much,Tornado F3: 2.3Much,M-2000: 2.3Much,Mig-25: 2.8Much)視距外空戰所重視的機身性能指標,是不開耗油暴增十倍的後燃器時之飛行時速﹔於短時間內將飛彈性能發揮至極限,以及緊急逃命時所必須的飛機加速能力﹔和緊急脫離/閃避時所需的瞬間/持續迴旋角速率等等.......這三項性能指標,前兩者從未在中共所公佈的殲八飛行性能諸元中聽聞,無從和F-16比較﹔後者以其最大機身過載僅6.9g,又在歷次空中大比武中,於近戰纏鬥中屢次慘敗給殲七來判斷,想遠必不及F-16。綜合上述,在下以為:想要光以最高時速勝過F-16便證明其視距外空戰強勝之,未免言之過早。

3. 除此之外,本文並未將一項外表看來不太相關,但事實上攸關戰機視距外空戰表現的因素考量在內:人機介面。西方各國在以F-16與德國的Mig-29進行多次模擬空戰後,發現Mig-29機上的頭盔鎖定裝置搭配R-73高機動短程空對空導彈確實為革命性的空戰配備,但其糟糕至極的人機介面卻使得此革命性配備無從發揮:相較於西方戰機飛行員以抬頭顯示器鎖定敵人,一個按鈕便能使飛彈射出殺敵,Mig-29的飛行員在以頭盔顯示器鎖定敵機後,還得再低頭操作11個開關才能使飛彈射出﹔在分秒必爭的現代空戰之中,孰優孰劣不難分曉,科索夫空戰中,南斯拉夫的Mig-29被美軍F-15打得毫無還手餘地更是其明證。師承俄國雷達電子系統的殲八IIM,在此平時無傷大雅,戰時卻可能致命的缺陷上,可有長進?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