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新式巡弋飛彈完成戰測 威脅台灣海軍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FORCE21  於 2003/02/11 19:12
解放軍新式巡弋飛彈完成戰測 威脅台灣海軍

FORCE21  於 2001/02/24 17:55
發表內容:

解放軍新式巡弋飛彈完成戰測 威脅台灣海軍

 記者陳東龍╱台北報導

根據國防部情報單位的情資顯示,解放軍新式的巡航導彈已在日前完成戰測,並精
確擊中一艘位於東海海面的靶船,情報官員指出,「完成戰測之後,便是進行初期
量產型的編配。」官員進一步表示,「如果不能在這幾年完成情報預警優勢的建立,
台海的作戰環境已經愈來愈對台灣不利了,尤其是對台灣的海軍巡防艦隊。」

海軍高層22日晚間也證實了中國完成巡航導彈戰測一事,將領表示,完成戰測所代
表的就是這種新武器已經符合戰術條件下的各項測試,而且這一次還是以水面上的
艦艇做為目標,動機相當明顯,因為「我方早已知道中國的戰術就是要『在最短的
時間內打垮國軍士氣』,而我們分析的結論之一,就是擊沉我方的大型軍艦。」

不過將領也表示,其實一艘大型的作戰艦可以挨好幾枚的傳統彈頭,再加上目前國
軍的艦艇都具備反反電子的能量,可以藉由電戰干擾及尋標干擾的「軟殺」,或是
直接以近迫武器系統的「硬殺」方式來反制,因此,解放軍的巡航導彈雖進一步威
脅台灣的大型作戰艦,但「我們還是有反制的辦法」。

事實上,台灣的情報單位之所以會掌握解放軍完成巡航導彈(台灣方面稱為巡弋飛
彈)的戰測,除了是截收到許多無線電頻譜之外,情報官員表示,美軍駐防沖繩的
EC-135戰略電子偵察機「也在許多求證的動作中間接告知台灣」。

情報官員也指出,雖然日前曾截獲解放軍一個稱為「藍海3號」的演習代號,但由於
目前許多情資仍有待判讀,因此這個代號仍僅是當成一個參考,並不能視為「情報」,
而是屬於有待進一步證實的「情資」。

官員透露,中國在研製巡航導彈方面「確實有相當令我方震撼的突破!」這位官員
甚至還說,「下一步,中國就要準備進行潛射(由潛艇發射)的測試了!」

雖然國防部及軍事情報單位並不願對中國完成巡航導彈戰測一事做正面的回應,但
國防部主司情報事務的聯二官員,在獲悉這項訊息後,相當低調的指出「對岸完成
戰測已是遲早的事,只是我們都沒想到會這麼快,看樣子,我們海軍的大型艦都要
在戰術配套上做重新檢討了。」

★★★★★★★◆★★★★★


--------------------------------------------------------------------------------


EVANGELION  於 2001/02/24 18:31
發表內容:

巡航飛彈喔!!!準確力高的飛彈!!!
據我所知!!對地飛彈大概分兩種~
一種就是剛剛提的巡航飛彈~,貼著地型飛行,很難抓到!!
另一種是以拋物線飛行,落地時可達到好幾馬赫,但是誤差大!!!而且飛的高,很容易被抓到!!!
以台灣的狀況來說,以拋物線飛行的對地飛彈威脅性比較大,因為它落地時好幾馬赫,雷達就算發現了也不一定攔截下來,而巡航飛彈是貼著地型飛,台灣海峽,跟本沒什麼屏障,而且速度也沒馬赫,就算有也沒另外一種對地飛彈快,除非是大陸那邊的潛艇或戰艦之類的,靠近台灣發射,不然從大陸那邊射過來的巡航飛彈威脅應該不大啦!!!
PS:一種貼地飛型的對地飛彈就巡航飛彈,另一種拋物線飛行的對地飛彈叫???那位高手幫個忙~謝謝


--------------------------------------------------------------------------------


吱吱鼠  於 2001/02/24 19:30
發表內容:

沿拋物線飛行的是彈道飛彈...
至於老共的短程彈道飛彈M-9、M-11均可被PAC-3愛國者三型或現有的PAC2+攔截下來,因PAC-3與PAC-2+設計之初便考量到彈道飛彈的二種迴避動作:螺旋與突降,加上精確度不高,經GPS導引卻只有誤差150M左右水準,實不足懼;所以下次再聽到PAC-3與PAC-2+不能攔截M-9、M-11的報導,可以拿出來罵一罵...


--------------------------------------------------------------------------------


bobo  於 2001/02/24 19:31
發表內容:

另一種拋物線飛行的對地飛彈叫“彈道導彈”。


--------------------------------------------------------------------------------


EVANGELION  於 2001/02/24 21:06
發表內容:

pac-2可以攔截彈道飛彈?!據我所知,目前最好的飛彈攔截系統攔截率也不過30%就很了不起!!


--------------------------------------------------------------------------------


FORCE21  於 2001/02/24 21:44
發表內容:

美國自己都承認海灣戰爭時PAC-2的攔截率不到9%﹐攔截象“飛毛腿”這麼落後的飛彈都這樣﹐而老共的彈道飛彈具有匿蹤設計﹐在接近目標時可以“頭體分離”﹐且可以做規避機動﹐到時候PAC-2的攔截率可想而知﹗


--------------------------------------------------------------------------------


movie888  於 2001/02/24 22:10
發表內容:

軍情局機密報告曝光╱中國戰術導彈研發現況(一)
 記者陳東龍╱台北報導

第一部份:台海高技術條件戰爭 導彈成本低效益高

中國為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致力發展高科技武器,導彈即是其重點發展項目,且在研發技術上獲得相當大的突破,奠定所謂「不對稱戰爭」的基礎,並使台灣在台澎防衛作戰面臨更嚴重的挑戰。日前,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完成一份有關中國導彈部隊近期執行建軍與研發的報告,本報獨家取得這份相當具有研判價值的報告,並節錄部分重點分述。

報告的首段,便直接指出「中國陸基導彈在一系列發展下,彈種齊全,長短程互補,飛彈技術不斷精進,精準度和導航能力也大幅提昇;而固體燃料裝填,以及多彈頭技術的發展,還有機動性的改善,都使中國的導彈更具殺傷力,對我的威脅也益形嚴重。」

依據軍事情報單位的研究,中國導彈未來發展趨勢研判應為:

一、 加裝全球定位系統,增進精度,降低圓形公算誤差。
二、 戰略導彈隱形化、小型化、燃料固體化並重視機動能力。
三、 縮短發射準備與發射時間,提高導彈生存能力。
四、 發展多彈頭技術。
五、 發展誘餌助推火箭與彈頭誘餌,加強干擾與反干擾能力。

中國不論長程或短程導彈,射程均能涵蓋全台,而陣地偽裝、設施地下化、機動性和精準度的提昇,種種的建設,已使台灣的情報搜集出現瓶頸,預警時間明顯不足,防衛作戰的困難度早已不再讓台灣居於優勢地位。尤其是近期中國在福建永安、南平擴建飛彈陣地和部署改良的M-11型飛彈,對台灣直接造成威脅,這都是台灣急於在即將展開的「華美軍售會議」中,全力爭取情報預警體系的原因。
軍情局機密報告曝光╱中國戰術導彈研發現況(二)

 記者陳東龍╱台北報導

第二部份:美軍戰略思維影響中國陸基導彈發展

中國自波斯灣戰爭後,充分領悟高科技武器在現代戰爭的重要性,為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以科技建軍、質量建軍為重要前提,採「突出重點,多研製,少裝備,不搞大批生產與大批換裝,研製重點放在尖端武器技術上。」

在此前提下,導彈即是其「兩彈一星」的重點發展項目之一,也因此建立了二砲拳頭部隊,並宣稱「戰略核武為國家安全防禦的重要力量,對外擴張與爭奪世界霸權不可少的工具。」

中國導彈在1960年代研發成功後,即進入一系列的發展,尤其是陸基導彈研製技術更是突飛猛進,為其所謂「不對稱戰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中國的威懾戰略中,導彈一直居於首要地位,而近期柯索沃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僅靠「不接觸戰」的導彈攻擊方式而結束戰事,讓中國深刻體會,強調打擊「精選目標」,以「擊其一點而癱其一片」方式,癱瘓敵人戰鬥意志之新戰爭型態的效益,更使其對導彈運用在未來戰場上的重要性深具信心。

目前,中國在獲得俄羅斯技術援助,以及竊得美國飛彈技術的有利條件下,陸基導彈的製造與發展日精月進,如東風31型導彈的完成研製即是一例;加上其衛星科技已具相當基礎,以致飛彈的精準度和導航能力不斷提昇,而固體燃料裝填,以及多彈頭技術的發展,還有機動性的改善,都使中國的導彈更具殺傷力,對我的威脅也益形嚴重。

現階段,中國各型陸基導彈發展現況分別為:

一、「東風3型」(CSS-2)長程飛彈:射程約3100公里,作戰範圍可達獨立國協、東南亞及東北亞,現部署飛彈約80枚。

二、「東風4型」(CSS-3)洲際飛彈:射程約5500公里至7000公里,作戰範圍可達獨立國協全境,西歐及非洲部份地區,現部署飛彈10枚。

三、「東風5型」(CSS-4)洲際飛彈:射程約1萬2000至1萬4500公里,作戰範圍可達獨立國協、西歐、非洲全境及美洲部份地區,現部署飛彈10枚。此外,改良型的「東風5甲」洲際飛彈判已開始量產,其不僅導引系統、推進燃料方面作了改良,並可能配備多彈頭。

四、「東風21型」(CSS-5)中程飛彈:射程約1800公里,作戰範圍可涵蓋東南亞及東北亞大部份地區,現部署飛彈16枚;另改良型「東風21甲」長程飛彈判已完成部署,此型飛彈具車載機動發射功能,主要配備核彈頭。目前中國仍積極研發配備傳統高爆彈頭之改良型「東風21」飛彈,以縮短射程(1800公里減至1650公里)、提昇精度(誤差由2630公尺縮小至200公尺以內)為修改要目,若研發成功,勢將成為繼「M族飛彈」後,另一種對台灣構成嚴重威脅之新型武器。

五、「東風15型」(CSS-6,M-9)短程戰術飛彈:射程約600公里,採機動前置部署時,射程可涵蓋台灣全島,目前正進行整合商規「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導引技術之研試,以提昇其精確度;另增程型「東風15甲」也刻正積極研發中,其射程將延長至1000至1200公里,而達到中程戰略飛彈的水準,若研發成功,對台灣威脅至為嚴重。

六、「東風11型」(CSS-7,M-11)短程戰術飛彈:射程約290公里,是唯一非中國二砲部隊使用之彈道飛彈,研判其編成方式為軍區陸軍編配1個「戰役戰術導彈旅」,部分重點集團軍也可編制一個旅,下轄4個導彈營;目前已知南京軍區第31集團軍有此型導彈旅,配備48枚飛彈。

此外,中國已研製成功更先進的東風11型改良飛彈,可配備好幾種彈頭,包括高爆彈、小型核彈,甚至竊自美國的W-88型核彈頭技術的核彈。

七、陸基巡弋飛彈:中國已針對攻陸型巡弋飛彈之總體設計、動力及導引系統與相關技術進行研究,判其第一種攻陸型巡弋飛彈將採取陸基發射,並將於2002年完成第一個作戰單位的配置,由二砲部隊首先採用。

中國為提高其核武第二攻擊能力,現除了已完成東風31型飛彈的研製外,也正致力於研發東風41型飛彈、中程巡弋飛彈。

尤其是巡弋飛彈,受波灣戰爭聯軍於伊拉克「防禦圈外」實施遠距離火力攻擊輝煌戰果之影響,中國對其研製更是不遺餘力,希望以最小成本,獲致最佳打擊效果。

1997年10月,美國國防部完成一份對中國戰略武力現代化的評估報告,報告預測在2005年之後,中國的巡弋飛彈可能精準到50%的彈著點在5-10公尺之內,它的彈道飛彈則可精準到30-45公尺之內,這不僅對敵人空軍的跑道、戰機,甚至指揮所都會造成嚴重的威脅。

軍情局機密報告曝光╱中國戰術導彈研發現況(三)

 記者陳東龍╱台北報導

第三部份:中國陸基導彈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目前陸基導彈除已研製完成「東風31型」飛彈和正在研發「東風41型」飛彈外,並加強「東風5型」洲際飛彈陣地構築、「東風21型」機動飛彈性能改良與「M族」機動飛彈部署,其各式導彈判將成為本世紀戰略打擊主力。

有關中國新式陸基導彈未來發展綜合研判敘述,分別如后:

首先是,全系統加裝全球定位系統,增進精度,降低圓形公算誤差。中國利用衛星技術整合運用在其導彈上,藉加裝全球定位系統,以增進導彈命中精準度,尤其戰術導彈方面已獲有進展;而中共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底,以1年2次之快步調實施核子試爆。

絕大多數的軍事專家認為,其目的在於核子武器之小型化及精準化,也使其部署戰術核武的可能性提高,值得台灣注意。

其次,戰略導彈建設隱形化、小型化、燃料固體化並重視機動能力。

這種建設前提是,中國藉飛彈陣地設施構築加強其隱密性,而匿蹤材質的運用也正研製中,並朝彈體小型化、燃料固體化,且由「可移動式」發射載台來提升其機動性。

例如東風31型飛彈即是車載機動的洲際導彈,而其彈體也比東風5型飛彈小,並且使用固態燃料推進。

第三點,縮短發射準備與發射時間,提高導彈生存能力。這主要是中國從國際近期發生的局部戰爭中已深刻瞭解戰力保存的重要性,因此,除以機動載台、燃料固體化縮短發射準備時間外,並循外購與汲取技術自力研製途徑,建立綿密之機載與陸基早期預警網(如大型空中預警機與超視距雷達),並參考以色列模式參與西方「先制性戰略防禦計畫」(SDI),著手發展攔截飛彈,以保障其戰力生存,俾利建立其對敵反擊能力。

第四,中國已全力發展多彈頭技術,這是中國自1981年9月「長征二號」(CZ-2)運載火箭,發射「一箭三星」衛星試驗,雖未成功重返大氣層,然已顯示其發展多彈頭飛彈技術之技術。

1983年中國再以「東風5型」導彈,運載6個金屬殼誘標重返大氣層方式,試驗干擾敵方偵測與反彈道攔截。

另外,據稱東風31型飛彈也擁有多彈頭能力,而讓研發中的東風41型導彈配備獨立式多彈頭重返載具(MIRV),以及先進的突防輔助裝置等,皆足以證明,中國發展多彈頭技術與強化飛彈突防打擊能力的決心。

最後,中國發展誘餌助推火箭與彈頭誘餌,加強干擾與反干擾能力的計劃,更是列為其「十五建設」的軍隊建設重點。

中國為有效防制其攻擊導彈受敵攔截,也正積極研發誘餌,並整合至其新改良或研發的導彈上;此外,強化導彈之干擾及反干擾能力,也是其現今導彈發展中積極努力的目標。

軍情局機密報告曝光╱中國戰術導彈研發現況(四)

 記者陳東龍╱台北報導

第四部份:中國陸基導彈部署對台灣之影響

中國目前部署的戰略導彈約100枚,而M-9與M-11型戰術彈道飛彈約200餘枚;中國1992年起,陸續把M-11導彈配置在江西樂平和大隴、福建永安及東山島等地的發射基地,而近期更已有正確情報顯示中國正在福建永安、南平擴建飛彈陣地,部署改良型的M-11甲型飛彈,由於其全部署於東南沿岸的南京戰區內,所以針對性特別明顯。

依台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的內部資料顯示,中國戰術導彈對我之影響分別如后:

一、目前中國所部署的各型陸基導彈射程均能涵蓋全台,其中以石台、祁門等陣地所部署之「東風3型」長程飛彈及815導彈旅的M族飛彈對我最具威脅;由於導彈射速快,中國若對我實施飛彈攻擊,容許反應之時間極為短暫,而我目前僅有向美國採購之三套愛國者飛彈系統具反飛彈能力,反制能力不足,因此對我威脅甚大。

二、中國M族飛彈射程約為290-600公里(M-9為600公里、M-11為290公里),而台灣本島距大陸東南沿海甚近,最狹窄處僅60浬(福建海壇島至新竹),因而全島地區均在中國M族飛彈射程涵蓋範圍內,中國將可隨時發動飛彈奇襲攻擊,摧毀我指管通情中心及各軍事基地、機場、港口、雷達站等。

此外,M族飛彈精確度甚佳,誤差值僅為千分之一,如攜帶核、化彈頭,其殺傷力與所造成之心理震撼效果,更是難以估量,對我更具威脅性。

三、中國將陸基導彈陣地設施地下化,加強陣地偽裝,保留汰除陣地及利用軟式陣地做機動進駐等,均有偽裝欺敵、混淆我情報蒐集之效用,益增我偵蒐及情報獲取的困難。而其M族導彈係採機動佈署,陣地能機動變換,飛彈發射後可立即轉移陣地,戰時亦能機動移至沿海地區,不需相當完善之陣地設施即能逕行對我攻擊,其危害直接而嚴重。

四、中國以戰略導彈為基礎,發展航太工業,已具備發射偵察衛星能力,日後對我空偵之能力將更為提升,有利其蒐集我軍目標的準確性。此外,火箭技術、太空船及衛星科技水準的提升,對其洲際飛彈、巡弋飛彈精度的改善,將有極大的助益,對我影響甚鉅。

五、中國現正積極發展的巡弋飛彈,可運用不同載具行機動發射,如陣地部署在東南沿海,約4至6分鐘即可打到台灣、澎湖全島任何一點,加上巡弋飛彈彈體較小,飛行速度快,如果納入匿蹤技術,則被發現的機會相對降低。

而目前我飛彈防禦能力不足,使中國掌握了戰力優勢及戰場主動權,可主動選擇飛彈攻擊時機和方式,益增國軍防衛作戰的困難度。

在報告的結語方面,情報官員指出飛彈防禦是我們面對中國導彈威脅的必要作為,唯有飛彈防禦作為愈有效,才能迫使敵不致貿然使用,進而減輕台灣受飛彈攻擊的壓力。

報告特別以美國參議員顧問崔普列特(Willam Triplett)所說,中國攻台戰略包括:
一、 排除美國介入。
二、 精密打擊,以導彈攻擊台灣重要目標。
三、 信息戰,癱瘓台灣軍事指管通情。
四、 特種戰爭,進行突擊。

而隨著中國導彈技術的不斷精進,其導彈攻擊的威脅是日益升高。從軍事觀點看,如果不做低層飛彈防禦系統,不能有效防禦中國彈道飛彈、巡弋飛彈攻擊,對國家生存的威脅將非常大。

基於美方對台灣軍事將領的建言:「保持力量就是保持和平的最佳方法」;故而,面對中國大幅擴充的軍備和飛彈攻擊的威脅,國軍應依「早期預警、快速反應、有效反制」的戰備整備目標,儘速構建低空層反彈道飛彈系統,並自力研發中、長程導彈,建立剋制敵人之道,才能以可恃戰力,達成我「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戰略目標,確保國家安全。


--------------------------------------------------------------------------------


吱吱鼠  於 2001/02/25 23:20
發表內容:

鬼扯…
老共的彈道飛彈能夠匿蹤?先解決空氣阻力問題再說吧;話又說回來,不知道誰的那一隻眼睛看到M-9有匿蹤外型的照片,歡迎提供給大家做參考,以昭公信……
同時PAC-3不能打M-9則更是不知從何說起,PAC-3根本設定上就是用來打M-9的…
就如在下在前一篇所說的:螺旋與突降,這二種利用氣動力效應所造成的迴避動作…
又,等到老共研究出更新的迴避動作再說吧…
M-9這種小角色根本無法裝置誘餌…
了不起多一個油箱充數…
但,油箱與彈身分離的時間上,M-9遠不如精確度較之為遜的哈珊飛彈…
連摧毀一座防空陣地都須要上百顆的M-9彈道飛彈…
真不曉得屆時要打個鳥…


--------------------------------------------------------------------------------


小滬尾  於 2001/02/25 23:55
發表內容:

老共的彈道飛彈能夠匿蹤?請參考小弟拙文
http://taiwantp.hispeed.com/cgi-bin/cgiwrap/taiwantp/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
post=9


--------------------------------------------------------------------------------


EVANGELION  於 2001/03/04 18:24
發表內容:

大陸要花多少飛彈才可以摧毀台灣的一個機場或防空陣地!!!
大陸目前有幾枚飛彈??(這問題好像太敏感了一點!!)


--------------------------------------------------------------------------------


denny:)  於 2001/03/04 19:58
發表內容:

對了,鷹式第3代是不是也能反彈道飛彈呢?實用性應該好不到哪裡去吧?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