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中國飛彈威脅-首篇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小滬尾 於 2003/02/11 19:01 | |
淺論中國飛彈威脅-首篇 | |
小滬尾 於 2000年5月27日 00:00 根據中文網站上廣為流傳的主流中國文宣﹐最有效癱瘓台灣防禦系統的方式乃為大量的飛彈攻擊。這些飛彈為正在大量生產中的彈道飛彈(TBM)及巡弋飛彈(CM)。其中﹐除了M7型(由紅旗二型防空飛彈改良而成的彈道飛彈)外﹐這些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的圓週誤差率(CEP)已藉由現代導航技術之助﹐得到相當的提昇。 不過﹐在真實的世界﹐由於解放軍空軍的對地打擊能力不足﹐再加上現有的對地攻擊機很難突破台灣的防空網﹐甚至﹐單槍憑現有及未來的解放軍空軍無取得台海制空權的勝算﹐所以各式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的應用﹐對彌補解放軍空軍對地打擊能力不足及制空權的取得﹐有個相當大的幫助﹐故各式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的攻擊成功 這些攻擊策略如下﹕ 策略1。大批量彈道飛彈的攻擊 一般而言﹐此策略宣傳的成份大於認真的戰略考量﹗因為中國現有的彈道飛彈多於台灣現役的反彈道飛彈﹐大多數的中國人民(包括知識份子)認為大批量彈道飛彈的攻擊將可摧毀台灣所有的防禦系統。近日﹐中國更發表一種射程長達360KM的長程火箭(請參考神奇的中國406火箭砲一文)。由於該長程火箭“據說”可低價大批量生產﹐故大多數的中國及台灣民眾認為大批量彈道飛彈的攻擊的可能性極大﹗ 同時﹐該法也被主流中國文宣大肆宣傳﹐用來對台實施心理戰。不過﹐始於彈道飛彈先天的不精確性﹐再加上該406火箭砲實際上是不可行的﹐該法也只能用在心理戰﹐無法有效地摧毀強固的軍事設施﹗ 策略2。選擇性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的攻擊 另一種廣為宣傳的策略為選擇性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的攻擊。與彈道飛彈相較﹐巡弋飛彈有更佳精確性及不易被偵察的優點。然而﹐中國的巡弋飛彈之發展遇到精確導航技術的困難﹐其中以地貌(TERCOM)與GPS導航為主﹗ 這些技術的困難大幅限制了巡弋飛彈的打擊力﹐據研判﹐只能打擊台灣西岸沿海的目標﹐無法對內陸及東岸實施有效的打擊﹗所以﹐彈道飛彈將用來打擊內陸及東岸的目標。 由於彈道飛彈先天的不精確性﹐彈道飛彈無法執行如同巡弋飛彈般的精確攻擊!所以,地區阻絕彈頭或面攻擊彈頭如人員殺傷次彈頭﹐集束彈頭及地雷部署彈頭將被採用以彌補不足的精度﹗ 此策略尤其針對台灣的知識份子廣為宣傳﹗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