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toga  於 2002/07/10 07:11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表一欄開欄至今,為時已將近九月矣,已累積貼文凡112篇,人氣三千有餘,成為本版人氣指數第三的欄位; 然而日積月累, 該欄的過於冗長已讓讀欄網友紛紛罹患按死老鼠症候群, 導致怨言四起.....各位的怨嘆, 在下都聽到了, 只是網友所欲, 不在我心, 各位按滑鼠按到手指抽筋的痛苦這事的重要性, 又如何及得上在下看到該欄人氣指數不斷上升時, 那種莫名的虛榮心被滿足之快感那般重要呢??所以在該欄人氣指數尚未和F-16的全球總行銷量 (目前當在4500架左右)相當前, 同志仍須努力.......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情勢突然在一夕間逆轉, 本網崇高無上神聖至尊版主大人小滬尾一世於昨日正式訓令在下開新欄以解眾網友於倒懸, 打從國小起便服膺星宿海派主義, 永為最高領導階級的忠誠追隨者兼命令貫徹執行者 (學名: Walking Dog) 的在下於得知此一訓令後立即視人氣指數於我如浮雲, 特開此新欄以明在下忠貞不二之意………

只是如在下先前所言, 目前在下正處於油盡燈枯狀態, 新欄雖開, 卻苦無資訊可予以填塞, 因此在此還請諸位臥虎藏龍, 身懷絕技的網友們大力贊助, 莫讓新欄真的搞不出飛機...P


NO:7_6
toga  於 2002/07/10 11:18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在JSF競標案一敗塗地之後,波音公司在軍機市場上的救亡圖存之道.......
(Source : Forecast International/DMS ; issued Dec. 5, 2001)

1. 波音七三七為基礎,競標老美海軍P-3C後繼者,下一代多用途海洋巡邏機(MMA)計劃; 預定光是美國一國便有225架的訂單潛力。

2. 老美空軍亦有以兩千萬美金一架的代價將波音七六七改裝成空中加油機以取代現役KC-135R空中加油機的計劃﹔預計初期改裝架數為一百架上下,最終則有四百架上下的潛力﹔但是依照目前計劃進度來看,此一計劃大概無法在2020年之前實現。

3. 以波音七六七為基礎,研發E-3C AWACS與E-8 JSTARS的後繼者,當有80~100架市場﹔目前日本已採購四架波音七六七型空中預警機。

4. 更加積極向台灣推銷AV-8B PLUS II垂直起降戰機計劃以延續其生產線壽命。
(原文記載)
Increasing reports of Taiwans interest in ordering 60-100 AV-8B Harrier II Plus STOVL fighter aircraft also bode well for Boeing. The manufacturer will deliver the last of 74 AV-8Bs remanufactured to the Harrier II Plus standard in 2003, the same year in which it will wrap up work on five remanufactured Harrier II Plus aircraft for the Spanish Navy.

To avoid paying for a costly re-start of the AV-8B line, Taiwan would have to place an order in the very near future. It is likely that any deal with Taiwan would involve some airframe work being carried out by that countrys Aero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 (AIDC). A Taiwanese order could prolong the line, providing a window for additional international sales.

5. 最後還有F-18E/F超級塑膠蟲計劃,目前其預計基本訂單數量為USN/USMC 的550架,總價值略超過200億美金(平均一架不到四千萬美金,竟比預定出售給奧地利的F-16C Block 50〔約5500萬美金一架〕還便宜得多??令人不解。),同時積極爭取國外顧客訂單﹔除此之外,以其為基礎發展而成的電戰衍生型則預定將成為EA-6B Prowlers 的後繼者,有著約125架的訂單潛力。


NO:7_7
小滬尾  於 2002/07/10 11:19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toga兄﹐

晚上睡覺有很多“老鼠”找小弟“討命”﹐本來要在“老鼠”們受害之處立個畜魂
碑﹐無奈本站空間太慢﹐“老鼠”們還沒到畜魂碑又掛掉了

小弟只好為下一代“老鼠”們請命>_<

回到正題

談到EF-2000的CAPTOR雷達﹐或許已經是機械掃描雷達的頂峰之作﹐但對EF-2000的
整體性能是個大負數﹐在面對SU-30MK﹐MIG-29SMT等配有被動相雷者﹐幾乎是佔不
到便宜﹐光是其TWS進行視距外空戰﹐能接戰數目最多4個﹐而對方高達10個﹐近距
作戰﹐CAPTOR掃描速度太慢(與被動相雷相較)﹐甚至容易被擺脫

或許一些轉彎性能優於RAFLE﹐但RAFLE的RBE-2的快掃能力大幅彌補其劣於EF-2000的
某些機動能力

未來CAPTOR可能AMSAR取代﹐性能應該優於RBE-2﹐但個人認為經費會是個致命傷﹐
首先﹐CAPTOR本身就是一個高檔的配備﹐推測其成本約整架飛機的1/10﹐換裝AMSR時﹐
除了本身CAPTOR並未到達使用年限外﹐這種主動電掃只有更貴﹐會有原來飛機的2/10不
會令人太驚訝﹐這樣大筆錢下去(3/10的整架飛機成本)﹐只是比RAFLE還好一些的性
能﹐實在不樂觀

反關俄國﹐其被動相雷大多是從原有的機械掃描雷達改來﹐改裝成本低於換新雷達﹐
反而是最經濟的模式



NO:7_8
toga  於 2002/07/10 11:20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1. 就在下所知,CAPTOR的空對空多目標作戰性能好像還是被列為機密,當然此舉是否是為了藏拙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一具讓多國花了這麼多銀子精力搞了那麼久的新型機載雷達,若其空戰性能竟然還只是和老法私人企業自費研發的外銷用RDY雷達半斤八兩的話,主事者真的可以去跳樓以謝國人了........

2. 現在EF2000換裝主動電掃的計劃與方式,可謂是眾說紛紜,撲朔迷離的程度直可與對岸的神秘殲十相提並論﹔其中一種較可能的方法是如老美F-18E/F般,在AN/APG-73雷達上換裝新型主動陣列天線的方式(升級後的雷達被稱為AN/APG-79),對CAPTOR雷達如法炮製﹔至於真正完全應用AMSAR科技所研發的劃世代機載主動電掃(有可能配備內含主動陣列元件的智慧蒙皮,使搭載戰機具備360度全方位空域監視/目標追蹤接戰能力。),則可能最早應用在預定在2020年以後大量生產服役的FOAS計劃,或是預計由歐洲各國合研,EF2000/RAFALE/JAS-39後繼者的下一代歐洲聯合戰機計劃。


NO:7_9
小滬尾  於 2002/07/10 11:21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就在下所知,CAPTOR的空對空多目標作戰性能好像還是被列為機密,當然此舉是否
是為了藏拙就不得而知了

原則上﹐個人認為CAPTOR的相關信號處理﹐如雜訊濾除﹐地圖測繪等相關能力﹐應
該是有非常高水平的表現﹐無奈何機械掃描天線﹐使其性能大打折扣﹐就算其機構
再如何先進﹐也趕不上被動相雷的快速﹐老俄要是能有CAPTOR的相關信號處理的水
平﹐一定興高采烈地把那個機械掃描天線改成被動相列掃描天線

對了﹐toga兄以前曾提到JAS-39的主動電子掃瞄雷達引入計劃

[c.主動電子掃瞄雷達引入(2010~):易利信公司正在進行主動陣列雷達的相
關技術研發工作,並有意參與英、德、法三國合作的AMSAR機載主動陣列雷達
計畫;其目前初步的構想為一種混合機械與主動電子掃瞄的輕型機載雷達(
為了節省成本起見),在水平掃瞄部分使用主動電子掃瞄,垂直掃瞄部分則使
用機械掃瞄,水平掃瞄範圍為機鼻左右各80度(目前現今一般戰機的機械掃瞄
式脈波都卜勒雷達的水平掃瞄範圍為左右各60度。)....個人覺得,單就性能
論,這是目前世上唯一有資格作為經國號戰機上金龍五十三型輕型機載雷達後
繼者的輕型雷達發展計畫。]

垂直掃瞄部分則使用機械掃瞄有些古怪﹐一般被動相雷的移相器就可勝任愉快﹐更
何況高檔次的主動陣列單元﹖﹗歐洲人的這種搞法有些怪異



NO:7_10
toga  於 2002/07/10 11:22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老俄要是能有CAPTOR的相關信號處理的水平﹐一定興高采烈地把那個機械掃描天線改成被動相列掃描天線

A: 從和老英的軍武同好們的幾次網路交流發現, 基本上, 老英視老法RBE-2之流的被動相列雷達為高不成低不就的四不像產物, 科技成熟度不足以配合量產在即的時效性(依照某位英國網友說法, 老法在研發RBE-2時可說是吃盡苦頭, 問題叢生, 某些缺失直到最近都還未完全解決, 所以才有現在這種每隔一兩年便有一種疾風戰機構型冒出的怪像: 因為其預定要到2007年, F-3構型開始生產上線之後, RBE-2雷達方能達到原始計畫所列的性能指標....),又無足夠的未來發展潛力價值值得去耗費大筆金錢精力去研發; 所以其寧可在目前暫時使用科技已發展成熟無風險, 且費用最為低廉的機械掃瞄科技, 待主動陣列雷達元件科技的量產造價下降到合理程度之後(預定在2010年左右)再予以換裝至CAPTOR雷達上:正好來得及讓EF2000和屆時剛投入國際軍火市場的F-35爭鋒.

垂直掃瞄部分則使用機械掃瞄有些古怪﹐一般被動相雷的移相器就可勝任愉快﹐更何況高檔次的主動陣列單元﹖﹗歐洲人的這種搞法有些怪異

A:無啥特別理由, 只為省錢爾. 因此在主動陣列元件最能發揮其高靈敏, 大範圍同步多目標掃瞄的優勢之任務部份使用主動陣列元件, 較無須借重其優勢的任務部分則使用目前科技已發展成熟且價格低廉的機械掃瞄科技, 以期兼顧性能造價與發展風險.



NO:7_11
小滬尾  於 2002/07/10 11:27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toga兄

1.老兄與英國人交流的情報非常珍貴﹐看來俄國的被動相雷也會有類似問題﹐小弟會仔
細注意﹐此外﹐Nothrop-Gruman以前也有被動相雷的計劃﹐現在不見任何蹤跡﹐而
只見老美大力專注主動相雷﹐可能不只是財大氣粗的原因而已﹐應該是這方面的技
術有相當的成熟度﹐根本不稀罕被動相雷

2.
>A:無啥特別理由, 只為省錢爾. 因此在主動陣列元件最能發揮其高靈敏, 大範圍同步多目標掃瞄的優勢之任務部份使用主動陣列元件, 較無須借重其優勢的任務部分則使用目前科技已發展成熟且價格低廉的機械掃瞄科技, 以期兼顧性能造價與發展風險.

當然機械上下掃描幅度小﹐與電掃速度的差異﹐遠小於在水平掃描﹐但主動相雷的T/R單
元模組﹐本身就能執行上下左右掃描﹐不需要多此一舉利用機械上下掃描

除非該T/R單元模組是採用一種簡化設計﹐只專注在水平掃描﹐相關的電路設計可大
幅簡化﹐以上只是推測﹐個人對該技術的發展﹐非常好奇

不過這透露了一個訊息﹐歐洲的雷達技術﹐已落後美國甚多



NO:7_12
toga  於 2002/07/10 11:28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易力信集團專門為GRIPEN所“構思”的省錢取向新型雷達,並不代表歐洲雷達電子工業技止於此﹔其他歐洲研發中的主動電掃,如RBE-2改,如AMSAR主動陣列天線科技計劃,均無此等搞法﹔至於為何有如此構思,看看目前JAS-39目前的外銷國的顧客層次,相信應不難理解。

此外,瑞典目前也積極尋求加入英德法三國聯合發展的AMSAR主動陣列天線科技計劃,希望以此計畫為根基,弄出一款符合國情所需的機載主動電掃雷達,因此易利信集團所提出的主動電掃/機械掃描二合一省錢機載雷達構想,其層級應該和小毛兄在“幻想空間”一欄中所提出的一連串構思差不多:均未必會付諸實現。


NO:7_13
toga  於 2002/07/10 11:29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戰機名稱:FCK-1A/MAKO輕戰機型(雙座教練型)
製造廠商:台灣漢翔/歐洲EADS
戰機造價:2400~2600/2200~2500{單位:萬美金}
初始成軍:1992~1993/2008~2009

機身全長:14.21M/13.75M
戰機高度: 4.70M/ 4.50M
翼展寬度: 8.48M/ 8.25M
機翼面積:24.26m2/25.0m2
機身空重:6691kg/6200kg(5800kg)
全備起飛:12530kg/13000kg
空戰重量:8750kg/8850kg(8200kg)
內載燃油:2111kg/3300kg(3000kg)

固定武裝:M-61A1*1/毛瑟27mm*1
攜行砲彈數:400發/約150發
武裝攜行派龍數目:8個/7個
外掛彈量:4000kg/4500kg

最高時速:1.8Mach/1.5Mach
實用升限:16760M/15250M
最大航程:2200km/3700km
空戰推重比:1.04/1.04~1.16(0.93)
耐G限度:-3~+9G/-3~+9G
起飛跑道長:400M/<450M
降落跑道長:不詳/750M

引擎型號:F-125*2/F404系列,EJ200系列或M88系列*1
最大推力:4536kg*2/9185~10525kg*1(7650kg*1)

雷達型號:GD-53/尚未決定(可能候選:RC-400, AN/APG-67改, GRIFO等等....)
最大偵測距:148km/不詳
空對空作戰:追八打二/不詳



NO:7_14
疾風戰機後援會  於 2002/07/10 11:31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南韓於日前公佈其評估其未來戰機計畫所用的四大評估指標以及所佔比重,南韓軍事分析家批判從該評估方式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南韓政府已經準備好向老美主子輸誠,讓四大競爭者(法製RAFALE Mk2、美製F-15K、歐製EF-2000、俄製SU-35)中最“年高德劭”的F-15K從中勝出。

四大評估指標與所佔比重如下:
1. 費用(包含售價與未來操作維修與後勤支援所需的相關花費):約35%
2. 整體作戰性能:約35%
3. 和現有武器系統的兼容度:約18%
4. 技術轉移程度:約12%

若評估之後的第一名勝出者與第二名之間的得分差距在三個百分點以下的話,將匯集各部會政府官員與專家商討決定最後的勝出者,且南韓政府發言人已經允諾,“會將美韓同盟關係列為最優先考量的項目”。

一位非美波音集團的參賽集團發言人(個人認為,八成是達騷集團......)指出:“與去年初版的評估方式相較,今年的最終決定版的最大差異在於大幅降低技術轉移程度的加權得分比重(在這點上,以老法疾風和老歐EF2000做得最為慷慨大方),並顯著提高能和南韓現役機載武器搭配兼容方面的加權得分比重。”而南韓現有的機載武器系統將近100%的都是美製武器,故此舉自是獨厚老美波音集團的F-15K.......

南韓將於今年三月底宣佈F-X計畫的勝出者。


NO:7_15
疾風戰機後援會  於 2002/07/10 11:31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四大評估指標與所佔比重如下:

1. 費用(包含售價與未來操作維修與後勤支援所需的相關花費):約35%
在這方面,四大競選者可說各有所長,售價方面當以SU35最具優勢,只有其他三大競選者的1/2~2/3左右,老美F-15K的最大優勢則是在於能完全融入南韓空軍現有的美系後勤維修支援體系,無須另外花費金錢精力在另立新系上;至於歐洲參賽者雖然售價最為高昂,但身為新世代戰機,在設計開發時便特重控制操作成本以及後勤維修支援的經濟性與便利性,例如疾風戰機便號稱其後勤維修保養花費將不到F-15的1/3.........因此在這項指標上,四大競爭者的得分大概是半斤八兩,相差無幾。

2. 整體作戰性能:約35%
由於南韓的頭號對頭:北韓屬於陸強空差的局面,因此萬一戰事爆發,南韓空軍的首要任務將不是爭取空優,而是盡快的把大量炸彈/各式精準對地攻擊武器投在北韓數量驚人的裝甲部隊頭上,阻止其藉數量優勢之助侵入接近北緯38度線的南韓首府—漢城肆虐;在這樣的考量下,老歐的EF-2000空有四大競爭者中最強的BVR空戰攔截性能,但是由於其得等到2008年才能初步具備使用精準對地攻擊武器的能力,緩不濟急(F-X計畫得在2005~2006年開始交機成軍服役),故幾乎已可判定出局;而在設計之初便特重對地攻擊性能的疾風MK2與F-15K在這項指標上當雙雄並立,各有所長。(F-15K長於載彈量大、航程較遠,而疾風則長於整體設計較先進、對地攻擊作戰存活率較佳。)

3. 和現有武器系統的兼容度:約18%
毋庸置疑,在此項指標上老美F-15K勢將獨領風騷,無可匹敵;老法疾風的武器兼容性若有老闆大人宣稱得那般出色的話,在此方面當居第二,但是終究難和F-15K相提並論。

4. 技術轉移程度:約12%
在此方面以老法疾風和老歐EF2000做得最為慷慨大方,但如今其得分比重已被降至無足輕重的程度........


結論:RAFALE MK2和F-15K將成為最後勝出的兩大競爭者,然後在南韓政府一句“優先考量美韓聯盟關係”的主張下,由老不死的F-15K成為最終勝出者........


........................................................老闆,再給我一瓶陳年紹興



NO:7_16
C_C  於 2002/07/10 11:33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sorry!! 忘了是在哪一欄 ^^)
曾聽說伊朗空軍成功的把F-14 + Hawk拼在一起
真想看看那是怎麼個模樣...

可否請知情的網友貼張照片出來

^_^ 3Q ^^



NO:7_17
SK2  於 2002/07/10 11:34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Dont forget that the current American weapons in ROKAF cant be compitable with the Rafael, that means you need to buy all the same type of weapons again

NO:7_18
 於 2002/07/10 11:41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小滬尾

老美拿SLAM-ER幫F-15K綁標也是個原因吧﹖﹗
不過﹐法國也應該願意賣APACHE給韓國吧﹖﹗
平心而論﹐以南韓面臨的威脅來說﹐F-15K應付北韓應是綽綽有餘
如果南韓把日本考慮為重大的潛在假想敵﹐RAFAEL會是好的對象



小滬尾

忘了一提
日前翻了一下IAPR第二期﹐提到EF2000的CAPTOR雷達
在未來的AMSAR計劃中﹐是採取固定雷達天線電掃
而ERICSON的方案並未被提到



sohonor老美推銷F-15K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不但拿SLAM-ER幫F-15K綁標﹗我看最近出售
射程達三百公里的陸軍戰術導彈ATACMS Block I A型導彈也有關連(這東西台灣也很哈)
大家都知道F-15 的生產線將結束
如果拿到本合約則波音的F-15生產線將 神奇的 延續下去

雖然我愛疾風 , 但我願看到本案由F-15K得標
因為疾風的外銷處境越差 , 對將來的可能買主越有利
談判的籌碼更多 , 也可以ㄠ到更多的互惠條件
價錢嗎,也好商量......呵呵!!!
我愛疾風!



NO:7_19
 於 2002/07/10 12:02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小滬尾

挖到一個有關EF-2000上感測器的資料
http://www.eurofighter.pso-online.com/Eurofighter/sensors.html


ewings

考完了要放寒假了友誼讚助這篇文章,貓族的最愛∼∼∼∼∼∼∼∼∼∼在系辦電腦中發現的『震憾!F-14低空穿音速影片』
http://home.pchome.com.tw/internet/ewings/F-14trainsonic.mpeg


JP-4

Re Ewing 兄:
http://www.voodoo.cz/tomcat
有更多記錄片及TOP GUN片斷,歌曲可下載,都滿經典的。


吱吱鼠

不算內幕的內幕...
純馬路消息...聽聽就好...
IDF的雷達好像已經偷偷地換成★★★的...


ewings

那.............果然是馬路消息

雷達是有精進的案子,但是和大家想的精進恐怕不一樣
(意思是別傻了 ^_^)


吱吱鼠

我還有一堆馬路消息...
劍三是全新的彈體設計,不是我以為的只是劍一的紅外線熱影像版...
大概可以安心一些了...


吱吱鼠

總之...
雷達換成★★★,★★也能★★★...


想去台南的人

『震憾!F-14低空穿音速影片』
影片中飛機周圍的一堆煙是...(抱歉,我是軍事白痴)
PS:新一代的AAM怎麼沒有像鳳凰飛彈那樣射程長達200KM的,是怕飛彈太重戰機載不多嗎?

我的個人網站,多多光臨留言啊!
http://home.kimo.com.tw/ctsb.tw/(永保安康小站)


Skywalker-Luke

想去台南的人
那是突破音障時的所產生的現象!


toga

俄羅斯近來動作頻頻,積極爭取與巴西間的軍事航空合作交流,其最終的目的在於爭取巴西擁有60~120架戰機訂單市場潛力的2005~2010 F-5E戰機汰換案,目前俄羅斯所推出的競標機種為SU-35,依照其評估,此競標案最大的競爭對手為法國達騷集團的M2000-5MKII。

海峽兩岸未來10~15年間所可能獲得/升級改良而成的最頂級機種,將在地球的另一端一分高下....

不知道老美對這種“SU-35就在隔壁”的可能形勢做何感想??.........


toga

PS:新一代的AAM怎麼沒有像鳳凰飛彈那樣射程長達200KM的,是怕飛彈太重戰機載不多嗎?

是識別鎖定與終端動能的問題,和重量無太大關係..........

鳳凰飛彈級的長程飛彈所能對付的主要對手,是雷達截面積像山一般大,大老遠就能識別的一清二楚,且機動性極差的轟炸機群,然而對西方國家而言,此類威脅已隨著蘇聯帝國瓦解,俄羅斯趨近經濟破產而灰飛湮滅﹔至於新世紀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則主要為具備不同程度的匿蹤性或低可視度的各類新型戰機或巡航飛彈等,對於此類雷達截面積大小和鳥類乃至昆蟲相差無幾的低雷達截面積目標,就算是最尖端的戰機用主被動探測裝置,在實戰時恐怕都要到距離目標約100公里以內才能發覺其存在,60~80公里左右才能有效識別目標身分是敵是友,40~60公里左右才能有效鎖定敵機,再考慮到敵方先進機的機動能力與電子反制能力,則最好在距離30~50公里,甚至更短的距離內開火,方能確保飛彈的速度動能足夠,不致被敵機以高機動性擺脫.........因此軍事專家普遍認為,有效射程在100公里以上的AAM在現代戰機間空戰幾乎無意義可言,只會因笨重而拖累攜帶戰機的運動性﹔因此即使是目前中長程AAM的技術標竿,已知世上最先進的中長程AAM:歐洲各國共同研發的流星中長程AAM,其最大有效射程亦不過100km,約為鳳凰飛彈的六成,但其代價是值得的:飛彈重量不到鳳凰的1/3,利於大量攜帶﹔飛彈終端動能速度是AIM-120的三倍以上,號稱在距離20~80km之間世上無任何有人飛行器能有足夠的速度機動力擺脫其索命,有效攻擊範圍是AIM-120的四倍。而鳳凰飛彈雖然號稱最大射程160km,在基隆發射,可以擊落台中到彰化一帶的敵機,可是再波灣戰爭的時候,有次老美海軍的F-14在追逐全速拼命逃竄的伊拉克MIG-21時,雖然一度逼近MIG-21至四五十公里左右,卻始終無法發射鳳凰飛彈殺敵,蓋其無足夠動能速度追上全速逃竄的MIG-21也。

不過對俄羅斯而言,其潛在敵手─西方國家(特別是老美)仍有不少值得以超長程AAM伺候的高價笨重龐然大物,例如除B-2以外的重型轟炸機,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以及各式戰略/戰術運輸機等等......因此其在有效射程在100公里以上的長程乃至超長程AAM之研發上始終努力不懈,不斷推陳出新。


toga

在九O年代初的時候, 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國家所做的一系列研究所定下的新世紀初視距外中長程飛彈的技術性能要求如下:

1. 受限於敵我識別科技的發展侷限, 未來中長程飛彈的最大有效射程無需超過100公里, 但是在這個範圍內, 務必盡力使中長程AAM的終端動能速度最佳化, 使飛彈的不可逃脫射程範圍儘可能最大化; 以此理論為基礎發展而來的流星中長程空對空飛彈上裝備有固態燃料衝壓發動機以及至少11段以上的可調控油門, 故可視狀況讓飛彈在該快的時候快, 該慢的時候慢, 讓其有儘可能最大化的終端速度動能來有效殺敵.

2. 飛彈的單發重量不宜超過200公斤, 以免顯著影響攜帶戰機的機動性; 同時在飛彈彈翼的縮減與可摺疊化, 以及飛彈的外型 (例如由傳統的圓柱彈身改為三角錐型彈身設計)上多下工夫, 以利在攜彈空間有限的匿蹤戰機 (例如F-22, F-35等......) 的內載彈艙中掛載足夠的空戰火力; 以流星中長程空對空飛彈為例, 雖然其終端動能與實戰有效射程均比AIM-120高出數倍, 可是其單發重量 (介於165~180kg之間)卻並不比AIM-120 (156kg)高出多少, 且其目前也正在研究裝載於包括F-35在內的各式美系戰機上的可行性. (流星中長程空對空飛彈的製造商: MBDA集團有著在未來二十年內, 以流星取代美製AIM-120系列, 成為西方中長程空對空飛彈界新一代市場霸主的野心, 然而想要達成此一野望, 將流星順利搭載於世界軍機市場上的最大宗: 美系戰機乃必備之條件, 特別是全球市場潛力高達五六千架的F-35.)

3. 採用抗干擾能力強的雙向式資料鏈飛彈中途資料更新/導引, 至於終端尋標器方面則為了確保飛彈能在日新月異的干擾科技下仍能有效運作, 順利命中正確目標, 將朝著複式尋標器(例如主動雷達尋標器 + 紅外線影像型尋標器....) 的方向發展努力......


toga

正當南韓未來戰機競標案尚處於撲朔迷離之際,一場更為壯觀的新世代戰機競標案已在東南亞的新加坡悄悄上演﹔新加坡空軍打算在未來3~6年內,耗資約七十八億兩千萬美金來採購一款新型多功能打擊戰機以取代現有的A-4SU超級天鷹式攻擊機,目前已鎖定的六名入圍者如下:

1. Su-35 made by AVPK Sukhoi, Moscow.

2. Typhoon by Eurofighter, Germany.

3. Rafale by Dassault Aviation, France.

4. F-16 Block 60 Fighting Falcon by Lockheed Martin, the United States.

5. F-18 E/F Hornet by Boeing, the US.

6. F-15E Eagle, also by Boeing.

新加坡軍方將於不久之後公佈三名進入最後決標階段的入圍者。


toga

根據國外網友提供的資訊,南韓F-X戰機案之所以延宕,是因為四大競標者所提出合約報價均超過南韓軍方的預算極限........

南韓軍方的預算上限:32.5億美元 for 40架F-X戰機與全套運作體系


蘇愷設計局報價(SU-35):33.0億美金。

〔果真是一分錢一分貨,SU-35一架只要四千萬美金的神話不攻自破)


波音集團的報價(F-15K):38.0億美金,加上機載攻擊武器後則總共為41.0億美金。

(最為“年高德邵”且在技術轉移方面上最為吝嗇的競爭者竟然在要價上還那麼不客氣??莫非真的已經因為“內定”而有恃無恐耶??)

達騷集團的報價(RAFALE):40.0億美金。

(若這是裝了M88-3以及AESA雷達之後RAFALE MK2構型的要價的話,則真能以“物超所值”來形容﹔然而若這是目前還在努力精進中的不完整版F2構型的要價的話.........還是早點收拾,打道回府吧......)


歐戰公司的報價(EF2000):42.0億美金。

(雷達構型至少到目前為止在四大競標者中最為“原始”,號稱天下無敵的主戰中長程AAM(METEOR)至少得在2010年之後才能正式展開外銷,且得等到2008年左右才能初步具備精確對地打擊能力的候選者,竟然在以“對地打擊”為主要取向的競標案中要價最高??這還真不是普通的禮義廉........)


想去台南的人

南韓應該不會買俄羅斯的武器吧?


toga

目前一般看法認為:
南韓F-X戰機計畫在老美“使用主子所御賜的貨色,不論良窳,都該眉頭都不皺一下的接受乃南韓次殖民地的天職也”式的蠻橫壓迫下,除了年齡外別無過人之處的老不死F-15K目前居於領先的地位,老法的疾風戰機則以物超所值的外銷配備(推力提升20%的M88-3引擎,走在時代尖端的RBE-2改主動陣列雷達,可提升20~25%作戰航程的適型油箱等等.....)與極其誘人的技術轉移與工業互惠條件緊追在後,至於以空優設計取向為主的EF-2000與SU-35大體而言,均屬於陪榜的角色。


YUIO

替F-15K說公道話:F-15K雖然老,但是攜彈量龐大,最適合用來轟炸北韓的地面部隊,同等級攜彈量的Su-35由於後勤問題複雜我覺得反而是不適合南韓的


toga

替F-15K說公道話:F-15K雖然老,但是攜彈量龐大,最適合用來轟炸北韓的地面部隊,同等級攜彈量的Su-35由於後勤問題複雜我覺得反而是不適合南韓的

四大競爭機種的外掛武裝攜行能力:

F-15K 打擊鷲式:11,110公斤

RAFALE F-2構型: 9,000公斤+
(在換裝推力增加20%的M88-3引擎之後的RAFALE MK2構型,載彈量可望更上一層樓,未必會讓打擊鷲專美於前。)

SU-35 超級側衛: 8,000公斤

EF-2000 Tracnh-1:7,500公斤+


吱吱鼠

請教toga兄...
現今各國主動式雷達性能諸元...  


吱吱鼠

再請教toga兄各國已經或將要服役的高偏軸纏鬥飛彈的性能...


Skywalker-Luke

但南韓有採購十餘架Mi-17做為消防直昇機的前例.......


ryan2181

那好像是抵償外債....不算採購吧??


NO:7_20
 於 2002/07/10 12:31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Skywalker-Luke

那批Mi-17是俄羅斯給南韓的抵債品?


ryan2181

不確定..要再翻資料檔案


toga

現今各國主動式雷達性能諸元...

說實在的,對於此議題,在下手上也只有斷簡殘篇的一些馬路消息.......

美國:

AN/APG-77(F-22):
其由約2000多個砷化鎵發射/接收單元所構成,每個單元的最大尖峰功率約為10W,一般持續輸出功率2至5W;若其以全力輸出的話,理論上AN/APG-77的最大輸出功率將是現有一般戰機雷達輸出功率的5至10倍左右;故其擁有極為驚人的偵測距離(據說其最大偵測距離高達460公里以上,在距離目標225至250公里處可偵知雷達截面積三平方公尺(MIG-21)大小的空中目標,在距離目標約166公里處可偵知雷達截面積一平方公尺(F-16)大小之空中目標),並能在遠較傳統機載雷達為大的角度範圍內同時接戰處理100個以上的空中目標。當其運作時,其兩千多個模組是以約每50~100個模組形成一個集合,每個集合都能獨自運作,執行不同的操作模式,因此理論上AN/APG-77可以同時進行20~40個不同工作任務(空優作戰戰,對地攻擊,電子戰等等......),“心分多用”的能耐無與倫比,且平均故障間隔時數與抗戰損能力亦遠非機械掃描雷達與被動陣列雷達所能企及(舉個例子來說:目前所有西方世界已經正式服役的機械掃描脈波都卜勒雷達中最為可靠耐操的,當屬AN/APG-67/金龍五十三型系列,平均故障間隔時數約為235小時左右;然而AN/APG-77的平均故障間隔時數則高達數千多個小時以上。)。雖然輸出功率龐大且偵測距離驚人,但是生為主動電子掃描雷達的AN/APG-77 卻有著低雷達可視度與低被偵測蓋率兩大傳統大功率戰鬥機載雷達所無的優點,並號稱現今世上無任何服役中/研發中雷達波預警系統能有效察覺AN/APG-77所散發的電磁波以提供及時預警。

多功能主動陣列雷達計畫(F-35):
尚在研發中,拜直接引用AN/APG-77發展經驗與科技,以及新的生產技術之賜,這款雷達上的發射接收單元的單位造價將由今日的數千美金大幅降價至數百美金,以確保F-35的“物美價廉”;根據國外網友與椰林風情所提供的訊息,這款雷達的將有約1000個左右的砷化鎵發射/接收單元,雷達偵測距離據說約為AN/APG-77的75%左右,並且擁有多項AN/APG-77雷達上所無的對地任務操作模式。

AN/APG-79(F-18E/F):
由AN/APG-73雷達改裝主動陣列雷達天線後升級而成,預定在2004年以後開始正式服役於F-18E/F超級塑膠蟲戰機上;其詳細性能如何在下並不清楚,但FLAK大師曾在椰林風情軍武論壇上給予其極高的評價,認為其整體技術性能等級就目前而言僅次於AN/APG-77。

AN/APG-63V2(F-15C AESA):
1990年代末期,老美的F-16 C/D BLOCK60力敗EF2000和RAFALE,獲選為阿聯的新一代長程打擊戰機之後,美國國會對這筆軍售案表示異議:其上所裝載的AN/APG-80雷達乃主動陣列雷達構型的最高檔貨色,且美國空軍在短時間內無法讓類似系統正式服役,而出售國外比自家人更好的配備乃向來不見容於“美國優先”此一國策;為了敉平這項爭議,老美空軍遂在服役於阿拉斯加空軍基地的18架F-15C上改裝此款整體性能較AN/APG-80更勝一籌的主動陣列雷達以服眾。據說其有效探測距離可達240~280公里,且能徹底監控鎖定多個空中目標,而不會因目標的高機動瞬間迴轉而脫鎖,也令“鷲之牆”更加無隙可趁。

AN/APG-80(F-16C/D BLOCK60):
除了先前典故以及有效探測距離約介於180~200公里外,在下對其詳細能耐可謂一無所知,不過身為外銷貨色的AN/APG-80,其整體性能居於老美已發展/發展中的五款戰鬥機載主動陣列雷達之末,應無疑問。


俄羅斯:
由於經費與科技之侷限,其目前以發展實用、便宜成本效益佳的被動陣列雷達科技為主要目標,機載主動陣列雷達為其中遠程目標,目前尚在實驗室原型階段,恕在下因不清其底細而無法多做評論。


歐洲:

AMSAR Project:
本計畫目前由英、德、法三國所聯合主導,與其說其為一款特定主動陣列機載雷達,不如說其為一長期主動雷達科技研究發展計劃;目前其初步目標是為歐洲三大新世代戰機在2010至2015年間開發合用的主動陣列雷達以茲和屆時來勢洶洶的F-35相抗衡,故其技術性能要求基本上和多功能主動陣列雷達計畫相當。至於中長程目標則是為老英預定於2020年代開始正式量產服役的FOAS,以及構想中應於2020至2030年代開始服役的歐洲共同發展下下世代戰機發展合用機載雷達,一些諸如全方位無死角的360度環視陣列智慧蒙皮天線、多頻譜波段(可視情況任務需要使用最佳的波段,例如各波段雷達波【X-band, Ku-band....】、毫米波、雷射等等......)陣列雷達科技等等目前難以想像的“外星”科技,均是其目前正在探討研究,屆時有可能實際應用的項目。

RBE-2主動陣列化升級改良型:
其為THALES軍用電子科技集團所獨資研發,預定最快可在2006年應用於外銷型RAFALE MK2戰機上,其研發原因不消說是為了和老美的AN/APG-63 V2、AN/APG-79與AN/APG-80打對台,以增加疾風戰機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和F-15改、F-16 Block 60、F-18E/F對壘時的勝算。其有效偵測距離據稱較原有的被動陣列構型延長15%(170km)以上,同時在系統可靠度/抗戰損能力、多目標追蹤攻擊能力、執行各項模式時的精確度與靈敏度等各方面均大為提升;就在下的個人看法而言,其整體性能與技術等級當至少與AN/APG-79相當。


日本:
其為F-2新零戰支援戰機所開發的機載主動陣列雷達系統,是目前世上最早實用化的戰鬥機載主動陣列雷達;其最大的特色在於使用新生產技術生產砷化鎵發射/接收單元,因此生產成本最初只有老美生產類似單元的一半不到,而此技術後來也被老美學去用於改進AN/APG-77的生產;至於在其整體性能技術評估方面,目前在下手頭上無任何詳細有力的數據資料可供分析,不過以其為最早發展成軍的戰鬥機載主動陣列雷達系統,而F-2本身亦非空優取向等方面來看,其整體性能與技術等級當至多與AN/APG-80相當。


toga

南韓F-X戰機競標案四大競爭者基本性能諸元彙整:

戰機型號:F-15K打擊鷲/RAFALE MK2/EF-2000颱風/SU-35超級側衛

戰機空重:≧14515公斤/≒10250公斤/ 11000公斤/≧18000公斤
內載燃油: 5952公斤/ 4600公斤/ ≧5000公斤/≒10400公斤
外掛彈量:≒11110公斤/≧9000公斤/ ≧7500公斤/ 8000公斤
全備起飛: 36740公斤/≧24000公斤/≧23500公斤/≒36500公斤
標準空戰:≒19500公斤/≒14100公斤/≒15200公斤/≒25670公斤
(60%內載燃油+八枚標準構型配備AAM+標準飛行員/機炮彈藥編制)


戰機型號:F-15K/RAFALE MK2/EF-2000/SU-35

最高時速: 2.5 M/ 1.8 M+/ 2.0 M+/2.35 M(高空)
最高時速: 不詳/ ≧750kts/ 750kts/ 750kts(低空)
超音速巡航:不詳/≧1.2M / ≒1.3M/ 1.4M
爬升速率: 不詳/ >305m/s / 不詳 / 350m/s
實用升限:19800m/18400m+/18300m+/18800m
【註一:F-15K的性能諸元取自F-15E,然而根據椰林風情軍武版前輩們所提供的消息資訊顯示,F-15K將使用兩具最大推力達32000磅左右的F-100-PW-232渦輪扇發動機,較目前F-15E所使用的兩具引擎多出約六千磅以上,因此其很多飛行性能參數為何,目前仍難判定;至於疾風戰機方面的性能諸元則取自達騷集團所公佈的RAFALE F-2構型的飛行性能諸元,然而向南韓推銷的RAFALE Mk2則預定採用推力增長幅度達20%的M88-3渦輪扇發動機,故其諸多飛行性能參數,例如海平面爬升速率、超音速巡航等當較現有的RAFALE F-2構型大有長進,應不下於EF-2000與SU-35。】


最大航程:4445km/≧3704km/ 3704km/ 3300km
【註二:在作戰航程方面,表面上SU-35的續航距離似乎為四者中最低,然而實際上,SU-35不須攜帶會嚴重影響氣動性能與武器籌載的副油箱,單憑機內燃油便能有此表現,而其他三者卻得大包小包攜帶各式適型油箱/副油箱,嚴重破壞干擾戰機的運動性能與顯著限制武裝掛載後方能有前述表現;因此在實戰狀況下,四大競標者在實用遠程作戰續航距離性能表現上當為:SU-35≧F-15E>RAFALE>EF2000】


作戰推重:≒1.48/≒1.30/1.21~1.28/ 1.13
機翼負荷:347kg/m2/306kg/m2/304kg/m2/414kg/m2
耐G限度:-3~+9G/-3.6~+9G/-3~+9G/-3~+10.0G(正常)
耐G極限:+10.5G/+11.0G/≧+12.0G/≧+10.0G(極限)
最大攻角: +29度/ +32度 /≧+33度 / +26度(一般持續可操控)
攻角極限: 不詳/ 110度/ ≧+90度 / 120度(瞬間暫時狀態)
雷達截面積:10m2+/0.1~1m2/0.1~1m2/10m2+(正面雷達截面積)

【註三:拜使用後燃推力高達32000磅以上的新型引擎之賜,F-15K標準空戰重量下的推重比仍比晚他20年出生的後生晚輩們高出一截,甚至可和F-22猛禽相媲美;故理論上老當益壯的F-15K在速度、加速性能與爬升性能等飛行性能參數的表現上在四者中仍將首屈一指;然而其氣動外型設計終究是30多年前的設計,機體的能量轉換效率不及其他三者,升力不足且飛行阻力太大,轉彎/機首變向速率等攸關纏鬥性能表現的飛行性能參數在四大參選者中仍居末位。至於在視距外空戰方面,不論是EF-2000、疾風的低可視度設計,還是SU-35使用雷達波吸收塗料以儘可能彌補大雷達截面積的先天缺陷,其正面雷達截面積均比毫無減少雷達截面措施可言的F-15K顯著為小(EF-2000、RAFALE MK2的正面雷達截面積約只有F-15K的1/10至1/100,而SU-35在使用俄製雷達波吸收塗料後,其正面雷達截面積亦有可能降至F-15的1/3至1/10之間。),這使得F-15K在講求先發制人的BVR空戰中很有可能居於不利地位;更重要的是,根據椰林風情軍武版某位前輩所提供的資訊顯示:老美並不打算出售AESA雷達給南韓次殖民地,F-15K上所安裝的,仍將是古早的AN/APG-70傳統機械掃描脈波都卜勒雷達,連配備於我國M2000-5 戰機上的RDY雷達,在資料處理性能速率方面的表現上都要比其優異甚多,更別提與配備在RAFALE Mk2上的RBE-2改AESA雷達,SU-35上的俄製新型被動電子掃描雷達乃至EF-2000戰機上的傳統戰鬥機載機械掃描雷達終極型:CAPTOR雷達相提並論了。】

【註四:目前EF-2000第一批次型所使用的EJ-200渦輪扇型發動機,在平時最大後燃推力約為9185*2公斤,在標準空戰重量下的推重比約為1.21;然而在戰時不考量引擎操作壽限的情況下,據說EJ-200的引擎最大後燃推力在程式限制解除後可提升至9695kg*2左右,因此標準空戰重量下的推重比也會略增至1.28左右。有未經確認的消息指出,EF-2000機體最大過載能力高達+15G,但是在新一代抗G衣科技尚未實用化之前,此一無與倫比的機敏性能暫時是無法完全發揮。)


toga

剛剛上了一趟EADS軍火企業集團的網戰,對其軍火產品介紹瀏覽了一番,結果在介紹EF2000的內容中,找到一筆全新,但是十分值得懷疑,有待查證確認的新資訊:

“在不開後燃器的狀況下,EF2000有可能以將近1.5Mach的速度飛行”


cobrachen

IDR在一篇講到戰機主動雷達的文章當中提到,APG-63(V)2是以APG-63(V)1或APG-63為基礎,換裝主動天線和部份單元,APG-80也是以類似的方式將APG-68換裝主動天線和其他單元之後成為新的雷達。

也就是說這兩款主動雷達還是以原先的系統為基礎,只是將天線更新為主動天線,並且改良相關的單元以控制和處理主動天線的訊號。


toga

在多年來研讀各國新世代戰機的記載文獻的過程之中,個人覺得颱風戰機一直是令在下最常感到意外且難以置信的機種,因為其有太多由歐洲戰機公司所公佈的技術性能驚人到教人感到難以置信的地步,茲列舉如下:

空戰性能/交換比:

1997年:
BAE公司宣稱在超級電腦模擬下,EF2000和SU-35之間的空戰交換比約為4.5:1

1999年:
MBDA集團宣稱使用METEOR中長程AAM之後,EF-2000在對抗SU-27系列戰機的交換比性能表現將和F-22等量齊觀,但價格卻只有後者的一半不到;其甚至近一步的宣稱:在超級電腦的模擬中,使用METEOR中長程AAM的EF-2000在對抗使用R-77M的SU-37的歷次模擬空戰對抗中,從無戰敗記錄。

2001年:
在當時的巴黎航空展中,歐洲戰機公司曾宣稱EF2000對抗MIG-29(未說明是何種型號)的空戰交換比約為8:1。


空戰飛行性能(以下均是在下所聽過最誇張,尚未確定真偽的數據):
a. 超音速巡航:將近1.5Mach........EADS網站資料
b. 最大過載性能:15G..............尖端科技
c. 瞬間最大轉彎角速率:35度/sec.......國外網友資料


匿蹤性能:號稱目前僅次於F-22,且在某些方向角度上的匿蹤表現更勝F-22。


CAPTOR雷達:
號稱有AWACS級的偵測距離,對大型空中目標的偵測距離可達320~370km,空域偵搜範圍是AN/APG-68的四倍,資訊處理速度則是RDY雷達的兩倍。

PIRATE被動紅外線影像型偵搜系統:
號稱可同時偵測200個空中目標,並鎖定其中最具威脅的一個以供HMS/ASRAAM進行攻擊。



cobrachen

>1997年:
BAE公司宣稱在超級電腦模擬下,EF2000和SU-35之間的空戰交換比約為4.5:1
>

以那個時候來看,俄國人可能裝在SU-35上的雷達和EF2000上的,的確不怎麼樣,整合電戰系統也是EF2000”理論”上表現會較佳,如果是視距外,那就要看是哪一種飛彈對上R-77,視距內,ASRAAM絕對強過R-73。


>1999年:
MBDA集團宣稱使用METEOR中長程AAM之後,EF-2000在對抗SU-27系列戰機的交換比性能表現將和F-22等量齊觀,但價格卻只有後者的一半不到;其甚至近一步的宣稱:在超級電腦的模擬中,使用METEOR中長程AAM的EF-2000在對抗使用R-77M的SU-37的歷次模擬空戰對抗中,從無戰敗記錄。
>

其實這和上面的一些參數可能很接近,以尚未服役的流星對付當時還在未定之天的R-77,不過R-77再強也不過是AIM-120的等級,因此只要流星”理論”上比AIM-120好,不可逃脫區加大,那就當然是高居優勢了。


想去台南的人

歐洲有可能賣戰機給台灣嗎?聽起來好想粉不錯用?如果歐洲肯賣EF-2000給台灣就太好了.


KGB

好像不太可能...


toga

其實這和上面的一些參數可能很接近,以尚未服役的流星對付當時還在未定之天的R-77,不過R-77再強也不過是AIM-120的等級,因此只要流星”理論”上比AIM-120好,不可逃脫區加大,那就當然是高居優勢了。

不,MBDA當時的假想敵並非是原型的R-77 AAM,在那個時候,國際軍火界有個謠傳:中俄即將合作開發一款新型沖壓發動機推進的中長程AAM,預定在2005年左右正式成軍服役。八九不離十,款新型沖壓發動機推進中長程AAM就是R-77的大幅改良型:號稱有效射程160km級的R-77M。當時,MBDA還以SU-37+R-77M為基準假想敵,繪製了一幅交換比曲線圖(刊載這幅圖樣的網頁如今已被刪除,不復見矣。),就在下印象所及,在該次模擬比試中,使用AIM-120的EF-2000遇上使用R-77M的SU-37會以1:2~1:3的交換比落敗,使用FMRAAM(當時和流星打對台,競標老英下一代中長程AAM的AIM-120沖壓發動機化大幅改良型。)的EF-2000與其交鋒則大概會以2:3~4:5小負,但是若使用驚天地泣鬼神的流星中長程AAM呢??則EF-2000將瞬間成為猛禽再世,交換比大幅提升至9:1~10:1的狂勝.......

看來論吹牛不打草稿的技巧境界,老英較本網上許多老中網友也不徨多讓......


吱吱鼠

馬路消息...
AN/APG-79的最大偵測距離約為320km左右,可同步攻擊目標數則大約是八個,如果這個馬路消息是真的話,那AN/APG-79確為目前僅次於AN/APG-77的主動式雷達...
至於高偏軸短程纏鬥飛彈的性能方面...
還望各家高手踴躍提供...



吱吱鼠

ASRAAM可以鎖定的範圍會受到機載雷達掃描角度的限制,若是使用相同機載雷達的情況之下,ASRAAM在發射前的優勢可能沒這麼大...
請教各位了...


toga

ASRAAM只能在雷達掃描的範圍內鎖定??你也太小看新世代短程空對空飛彈的能耐了吧!?

以下是ASRAAM的一些操作原理/能耐的簡要描述,事實上,西方新一代的中短程AAM,例如歐洲六國聯合研發的IRSI-T,老英的ASRAAM,老法的MICA IR,老美的AIM-9X,老以的巨蟒四型/五型,幾乎都有類似的能耐;差別主要是在對哪方面的性能領域更為看重而已.....

1. ASRAAM is the first infrared-seeking air-to-air weapon developed in the UK high incorporates software-controlled state-of-the-art technology to defeat aerial targets in extreme conditions. The missile homes onto the infrared signature of the target using complex softwar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track the target and guide the missile to the selected aim point. The missile gathers the target’s coordinates via the launch aircraft’s sensors or pilots helmet-mounted sight.

2. ASRAAM may be fired using a lock-before-launch mode or, uniquely, in lock-after-launch mode. The latter mode enables the missile to be fired at targets behind the launch aircraft and it is the only missile in the world to provide a 360 degree self-protection capability. ASRAAM is one of the first missiles to be integrated to the future Joint Strike Fighter in the UK for carriage in the internal weapons bay.


飛彈型號/有效射程/最高時速/機動性/尋標器類型/越肩射擊/定點攻擊/重量
巨蟒四型/15~20公里/3.0馬赫/優(70G)/傳統改良型/≧75度/無此性能/105kg
米卡IR/40~50公里/4.0馬赫/可(50G)/紅外線陣列/≒90度/????/110kg
ASRAAM/15~20公里/3.5~4.2M/良(>50G)/紅外線影像/≧90度/有此性能/90kg
響尾蛇X/10~15公里/3.0馬赫/優(70G)/紅外線影像/≧90度/有此性能/90kg
IRSI-T/10~15公里/3.0馬赫/極優(>70G)/紅外線影像/>90度/有此性能/90kg




cobrachen

>ASRAAM可以鎖定的範圍會受到機載雷達掃描角度的限制,若是使用相同機載雷達的情況之下,ASRAAM在發射前的優勢可能沒這麼大...
>

利用雷達去指揮尋標頭是讓尋標頭可以掃瞄的範圍不侷限於機頭的方向以及目視的距離之下,這不是說尋標頭只能從雷達拿資料,尋標頭一樣可以獨立索敵,不需要雷達的協助。


吱吱鼠

謝謝toga兄...
在不久之後將有一片天地專供toga兄發揮4500的心願...
有一處大型新機場將在2002年5月開始興建...
預計在2002年7月之後正式服役...

 


吱吱鼠

原來如此...
謝謝cobrachen兄...



Skywalker-Luke

閣下的新天地建構完成後,請通知敝人,謝謝!


toga

我在DISCOVERY看過NASA將F16的引擎噴嘴修改成可上下左右改變推力方向的實例 那架F16甚至可以水平左右轉向或做出類似包加契夫眼鏡蛇等特技動作 而且普惠公司就有此產品 買個兩百具給F16美國是不會同意的 我建議買個幾具回來研究 到時候自己動手修改F100的噴嘴或許會比較實際 但就怕這樣那些F100引擎就沒有保固了

A:那玩意兒的計畫英文縮寫應該叫做AVEN,是一種軸對稱向量推力技術,可以讓引擎噴嘴朝四面八方任何一個方向產生向量推力;較之F-22戰機上所用的二維向量推力(噴嘴只能朝上或朝下偏折)更加靈活多變,因此理論上也能賦予戰機更靈活機動的近戰格鬥性能;放眼世界,目前亦只有用於歐洲新一代戰機EF2000後續升級改良參考方案中的新型向量噴嘴有此境界的性能表現。然而此類型的向量推力設計並不具備匿蹤性能,對視距外空戰能力也無多大助益,至於近戰格鬥方面,西方歐美觀點向來認為高機動離軸短程AAM + 頭盔顯示器與紅外線影像型被動偵搜系統足以使向量推力所賦予戰機的超機動能力在近戰格鬥時變得難有用武之地。因此截至目前為止,老美並無正式配備使用這款向量推力噴嘴的打算,而老歐也只是把此類型計畫當做供未來EF2000外銷客戶可選用的額外配備,並未將其當作歐洲戰機的標準化裝備。

至於台灣能不能買到AVEN向量推力技術裝配在自家的F-16之上,其實是十分有可能的,一般認為,到了西元2010~2015年左右,如果老美還認為不是售台F-35時機的話,改良台灣的F-16以符合時代潮流之需乃勢在必行之舉,其中AVEN向量推力技術便是一項十分有希望的升級選項,只是屆時台灣空軍可能得有做實驗白老鼠的心理準備,蓋使用向量推力技術,不單是只裝備一具有向量推力噴嘴的引擎那麼簡單,整個飛控程式也得重新修正改寫,才能順利配合操控向量推力,但是既然老美空軍並無正式採用的意願的話,那整個計畫發展與實用化潛在的風險自然得由台灣空軍一力承擔。


看J10快進入或己經進入中國空軍的行列了,不知我國空軍會有什麼因應??買颶風己經是不可能的事,唯一可能的大概就是改良現有的F16或IDF,不過怎麼改,相信大家會很有興趣,尤其台美關係正在密月期!嘿嘿嘿......搞不好..CCCC....滿期待的說^^

A:就目前看來,能立即輕易換裝且顯著增進我方現有的F-16整體空戰性能 ,而台灣也尚未獲得的升級改裝套件,大概也只有配備於阿聯新近採購的F-16C/D BLOCK 60打擊戰機上的AN/APG-80主動陣列雷達了,但是戰鬥機用主動陣列雷達科技乃老美不輕易外傳的獨得之秘,即使在南韓的F-X未來戰機計畫,面對法國RAFALE MK2(預定配備推力較目前法海空軍所使用機型增進20%的新型引擎和改良型RBE-2主動陣列雷達。),俄羅斯SU-35(配備被動式電子掃描雷達與AL-37FU向量推力引擎。)以及歐洲EF-2000戰機(其所配備CAPTOR雷達,可說是傳統機械掃描脈波都卜勒雷達發展至極致的最終代表作。)的強力競爭,老美仍不打算在其所派出參與競爭,“年高德劭”的候選機︰F-15K上裝備主動陣列雷達,還是讓其裝載著曾參加過十多年前沙漠風暴戰役,資訊處理速度連和我方現有的M2000-5戰機上的RDY雷達相較也遠遠不及的AN/APG-70出馬去和世界各國新一代天驕競爭.......老美對南韓的軍售與扶植其自主國防工業,其態度和標準向來是較對台灣寬鬆許多,連南韓都無法立即獲得的新行頭,台灣想要在這五至十年內獲得並正式配備成軍,恐怕是更加的難如登天。



小滬尾

>老美仍不打算在其所派出參與競爭,“年高德劭”的候選機︰F-15K上裝備主動陣列雷達,還是讓其裝載著曾參加過十多年前沙漠風暴戰役,資訊處理速度連和我方現有的M2000-5戰機上的RDY雷達相較也遠遠不及的AN/APG-70出馬去和世界各國新一代天驕競爭


還真的小器的可以
目前是F-15C/D換裝ASEA的APG-63V(2)﹐連這種UPGRADE的系統也不願外銷
不過從美國的動作看來﹐被動相雷他們根本看不上眼




小滬尾

APG-63(V)2的介紹可參考
http://www.raytheon.com/es/esproducts/ses63v2/ses63v2.htm
其控制與顯示與APG-63(V)1同﹐加裝了主動電掃陣列AESA
而APG-63(V)1的介紹可參考
http://www.raytheon.com/es/esproducts/ses63v/ses63v.htm
主要是在可靠度及維修能力下功夫

如果未來F-16或IDF的雷達要升級
極可能採取AESA﹐當然﹐還是要看美國的態度
而美國的態度可能會受俄國各式被動相雷的發展及部署所影響




小滬尾

剛才翻到一個來自Boeing 的資料
F-15K配備的雷達是APG-63 (v) 1而非APG-70
http://www.boeing.com/news/releases/2000/news_release_001002o.htm





toga

剛剛上了一趟波音公司的網站,觀閱其參與南韓F-X戰機競標案的F-15K之性能諸元簡介,發現其目前所搭配的雷達並非是AN/APG-70,而是AN/APG-63V1︰

The F-15K will use the newest combat radar, the Raytheon AN/APG-63(v)1, which provides substantially better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than its predecessor, the APG-70. The AN/APG-63(v)1 incorporates all the APG-70s air-to-air and air-to-ground modes while adding new capabilities for ground moving target track, sea surface search/track, and enhanced high-resolution ground mapping.


Upgrades to that radar could include an 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or AESA, system to reduce pilot workload and enhance radar performance. An AESA is faster, smaller, lighter and more reliable than a traditional mechanically scanned radar antenna. It also can rapidly change frequency to redirect its beam, increasing its detection capabilities as well as its ability to evade det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配備主動陣列天線科技的改良型號被稱為AN/APG-63V2,目前只有老美在阿拉斯加服役的十八架F-15C有此超高檔配備;截至目前為止,老美政府尚未同意供應南韓空軍此等超高檔配套行頭,因此F-15K還是以AN/APG-63V1的配套參與競標。但是為了展現F-15K是架“希望無窮”的競標者以期獲青睞,波音公司仍將AN/APG-63V2的部份資訊記載於介紹宣傳F-15K的網頁上。

The F-15 was the first operational fighter in the world to carry AESA.

A:指得是目前服役於阿拉斯加空軍基地的18架F-15C


小滬尾

>Upgrades to that radar could include an 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一點英文小教學

could在英文雖然為can的過去式﹐有時可用來表達“可能”的意思
上面的英文陳述以現在式事實陳述為主﹐用could不是表示為can的過去式
而是代表“可能”的意思

所以﹐F-15K的APG-63(V)1可能被昇級到APG-63(V)2﹐而非F-15K一定昇級到APG-63(V)2
如果有人堅持以上面原文論述來堅持F-15K一定昇級到APG-63(V)2
這是個人的看法

toga兄﹐小弟在某站看了那個人的觀點實在搖頭﹐但又懶的去批駁﹐但擔心有些朋
友會弄混

所以寫了這個補注





Skywalker-Luke

T-38教練機升級計劃

波音公司將為美國空軍66架T-38鷹爪式教練機安裝航電升級套件,合約價值940萬美元。目前美國空軍一共操作近500架的T-38教練機,這項升級計劃將在2003年之前完成。

資料來源:2002/01/25尖端科技軍事電子報


旁觀者2

>>T-38教練機升級計劃
>>波音公司將為美國空軍66架T-38鷹爪式教練機安裝航電升級套件....

T38不知會不會打破T33的噴射教練機使用年限紀錄



ewings

至於台灣能不能買到AVEN向量推力技術裝配在自家的F-16之上,其實是十分有可能的,一般認為,到了西元2010~2015年左右,如果老美還認為不是售台F-35時機的話,改良台灣的F-16以符合時代潮流之需乃勢在必行之舉,其中AVEN向量推力技術便是一項十分有希望的升級選項,只是屆時台灣空軍可能得有做實驗白老鼠的心理準備,蓋使用向量推力技術,不單是只裝備一具有向量推力噴嘴的引擎那麼簡單,整個飛控程式也得重新修正改寫,才能順利配合操控向量推力,但是既然老美空軍並無正式採用的意願的話,那整個計畫發展與實用化潛在的風險自然得由台灣空軍一力承擔。
>>>

依據比較可靠的小道消息
推銷員曾經刺探過
不過空軍的頭頭畢竟不全是呆瓜(或者是:「向推是什麼鬼玩意兒?副官你聽過嗎?」)

放假回鄉∼∼∼∼∼∼∼∼∼∼∼∼∼
遠離網路,專心K工數還有北極熊與龍


toga

南韓昨天發出最後通牒,如果F-X計劃的四大競爭者在下個月之前無法將其報價降至南韓方面可接受的底線的話,整個計劃將無限期擱置。

上個月四大競標廠商分別向南韓提出報價單,其價格之驚人差點沒讓老韓從椅子上摔下來:

南韓預算上限:32億美金 for 40架先進打擊戰機與相關支援體系。

美國波音集團:
40架F-15K加上相關武器配備(不含AESA雷達)--> 41億美金。

法國達騷集團:
40架RAFALE MK2(可能使用AESA雷達科技與推力增進20%的M88-3引擎)--> 40億美金

歐洲戰機公司:
40架EF-2000 第一或第二批次--> 42億美金

俄羅斯MAPO:
40架SU-35(使用向量推力與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 33億美金

四大競爭者的報價均遠超過南韓預算所能負擔的上限,南韓方面因而近來一再要求競標廠商降價以符合南韓的財政負擔能力﹔然而弔詭的是,雖然這四大廠商都有志在必得的壓力與需要(在JSF戰機案敗北的波音集團,亟需為新型戰機首開外銷紀錄的MAPO,歐戰以及達騷集團。),然而“以客為尊”的精神在這場競標案中似乎並不存在,截至目前為止,四大競標商不但沒有一家降價,部分廠商甚至反其道而行:小布希總統預定於下個月訪問南韓,順便替F-15K促銷,可是促銷手法卻十分奇怪:不但絲毫為提及降價的可能,反而還打算敦促南韓增加採購數量為100架F-15K!!另外在MAPO集團/SU-35方面,根據最新國外媒體消息,其報價據說也已逼近40億美金大關。

面對這種近乎“欺人太甚”的情勢,一向作風強硬,不甘受欺的南韓終於在昨日發出最後通牒:“再不降價,大夥兒就一拍兩散!!”如果F-X計劃真的取消或大幅延後的話,洛克西德集團將是最大的贏家,因為南韓方面打算以增產KF-16的方式彌補此一空檔,而到了2010年之後,屆時正式量產外銷的F-35勢必有極大的優勢與機會席捲南韓市場。



Skywalker-Luke

洛克希德馬丁提供歐洲F-16戰機昇級套件

洛克希德馬丁1月18日獲得14億2000萬美元的合約,將提供歐洲F-16戰機使用國相關的改良套件,有助於歐洲各國戰隼戰機的使用者顯著提昇操作性能。根據合約洛馬將供應總數306套的改良套件及39套選擇性的套件,另外加上備用零件、支援裝備與修正過的技令。對象包括比利時、丹麥、荷蘭及挪威的F-16 A/B MLU戰機,葡萄牙空軍的F-16A/B也打算以自訂合約的方式採購同一套改良套件。

這項名為M3的改良套件內容包括Link 16資料鏈、聯合頭盔顯示系統(JHMCS,Joint Helmet-Mounted Cueing System)、改良的資料中央處理器及顯示器,增進全天候精準距外攻擊的能力方面,可配備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聯合距外攻擊武器(JSOW)、翼面修正彈藥撒佈器(WCMD)等精確導引武器。F-16 A/B MLU上的空用雷達、電戰系統以及導航莢艙也一併改良。

資料來源:尖端科技電子報2002.02.01[第100期]

P.S. 台灣的F-16Block20頂多「半配」而已!


小滬尾

一則非常有趣的新聞
http://www.sabcnews.com/features/arms_deal/problem.html

南非的經濟學人限武聯盟(Economists Allied for Arm Reduction) ECAAR的發言人
Terry Crawford-Browne 在2001年1月發信在媒體質疑南非政府有關JAS-39採購價格
過貴一事

根據他的資料﹐瑞典出售JAS-39給下列國家的報價如下

南非﹕28架JAS-39﹐ 150億SEK(瑞典幣﹐合14.1億USD)﹐單價為5億3570萬SEK(5000萬USD)
巴西﹕約100架JAS-39﹐ 單價為1億8000萬SEK(1692萬USD)
智利﹕約16~20架JAS-39﹐ 單價為2億8500萬SEK(2679萬USD)
菲律賓﹕約20架JAS-39﹐ 單價為2億8000萬SEK(2632萬USD)

ECAAR認為南非當了凱子﹐所以質疑南非政府﹐而該媒體請教Janes的特派員Heitman
﹐而有以下的回應

1.全套價(a package cost)飛機的單價與(fly away price )飛機的單價相差甚大
fly away是單指1架飛機而已﹐並不含附帶備份發動機﹐零件﹐不含發動機測試座
或航電測試座﹐不含特殊地勤支援裝備﹐不含飛行模擬器﹐不含飛行員﹐地勤人員﹐
技術人員訓練﹐不含提供當地工業支援20~30年的服務

而全套價則都包含﹐Heitman認為智利與菲律賓詢問的是fly away的報價﹐至於巴西
的報價太低﹐甚至不可能是fly away的報價﹐極可能是不含多功能雷達﹐導航/攻擊
系統的陽春機﹐巴西可能打算自行整合相關系統

2.即使是類似的機種﹐可能因為配備的雷達﹐導航/攻擊系統﹐發動機等的不同﹐造
成不小價差

3.Heitman認為南非應該是買全套價﹐他順便舉UAE購買的F-16 Block 60為例﹐其單
價為8000萬USD﹐該價格包含一些飛彈﹐所以單價應該為7000萬USD左右﹐相較JAS-39﹐
F-16體型較大﹐設計觀念較老舊﹐維修較難且貴﹐而且不大適合南非空軍操作惡劣
的機場環境﹐Heitman認為南非並沒當凱子




toga

toga兄
如果老兄有修正的JAS-39資料﹐能否貼在這裡以作修正
因為這裡有相關比較資料

A: 在全防網站上和某大陸網友交流之後, 得到一些可能是有關JAS-39C的新資訊, 只是內容實在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因此在確認消息無誤之前, 在下暫時不打算將其正式張貼, 以免有誤導視聽的可能............

不過還是把一些無法確認的資料先行公佈以供諸位同好們判斷其可能性吧.....

戰機機型:JAS-39A / JAS-39C
戰機空重:6622公斤/ 5700公斤(?)
內載燃油:2266公斤/ 2850公斤(?)
載彈量:3.6~4.0噸 / 5300公斤

戰機空重減低10~15%, 內載燃油卻提高25%, 外掛彈量更提高35~45%, 就在下所知道的各國所有第三, 四代戰機改良型中, 無機有此有若神助般的脫胎換骨, 因此在JAS-39C正式公諸於世前, 在下不敢妄加論斷..............


小滬尾

toga兄
小弟對JAS-39C這個數據也相當懷疑﹐請問是從那裡得來﹖
此外JAS-39A的資料應該是沒問題吧﹖




小滬尾

toga兄

這個資料老兄可能已經有了
http://paris.janes.com/aircraftdata/saab_39_02.shtml
不過﹐小弟認為可信度很高﹐其提到JAS-39C的改良皆以空電﹐控制為主﹐並未提及
機身結構改良

而個人在這個網站看到如同老兄的資料
http://www.canit.se/~griffon/aviation/gripen/basic_data.html
原則上個人並不採信﹐因為這只是一個私人愛好者的站﹐公信力有限




toga

個人認為, JAS-39如果要達成如此顯著的減重/增加內載燃油的效果的話,大概得實現向量推力無垂直尾翼化的構想之後才有可能﹔在諸多JAS-39性能升級構想計畫之中,向量推力無垂直尾翼化確實是其中的一員,然而這種劇烈改變機體氣動設計的大範圍改良能否再即將服役的JAS-39C實現??似乎是不太可能...............


SK2

Only some of the feature will be absorbed into the JAS39C:
flight refuelling probe
IRST
HMD
improved radar
improved EW


toga

1. 戰機使用Meteor中長程AAM和IRIS-T高機動離軸紅外線影像短程AAM,根據最新發布消息顯示,Meteor AAM 要到2010年以後,才能首先正式配備於英國皇家空軍的EF─2000戰機之上,因此此一JAS-39構型,當在2012至2015年左右方能成真。由於角度之故,此張預想圖看不出其機腹之下是否有半隱藏式飛彈發射器,至於兩翼下方的掛架數量則似乎和目前相同。

2. 機鼻上方“似乎”配備有IRST之類的被動偵蒐系統,座艙內部的狀況則看不出端倪。

3. 兩翼上方配備有適型油箱,外型類似RAFALE戰機所將搭配者,與戰機的氣動外型完美融合為一﹔若以體態較大的RAFALE戰機所搭配的翼上適型油箱內載燃油號稱約1250L*2來判斷的話,個人估計,其內涵燃油當在1000L*2左右。

4.“機屁股”似乎“縮水”了些,可能是配備了大小重量顯著較現有的RM-12引擎(約1050公斤重,最大後燃推力約18100Ib。)為輕小的新型引擎﹔然而在JAS-39所有可能換裝的新型引擎中(F-414:約1020公斤重,最大後燃推力約22000Ib﹔EJ-200:引擎重量介於990至1035公斤之間,最大後燃推力約為20250Ib,超推最大可達21350Ib左右﹔EJ-230:引擎重量在1035公斤以上,最大後燃推力約為23200Ib﹔M88-3:引擎重量介於920至950kg之間,最大後燃推力約為20250Ib。),似乎只有M88-3能有此表現。

5. 引擎噴嘴形式有些怪異,疑似配備軸對稱向量推力噴嘴,但是垂直尾翼仍未刪減。


toga

6. 兩翼尖端後方‘似乎’有拖曳式雷達導引AAM誘餌在拖曳之中.......


吱吱鼠

新站將暫定在奇摩家族成立...
在開站之前,我將會試貼幾篇文章在本欄以外之非專屬欄位中供大家“開火射擊”...
許多觀念也將一並提出來跟大家討論,以確保文章品質無虞...
為了隱密/匿蹤起見,新站網址將以電郵方式告知...
將引用/改編部分自toga兄或其他網友的軍事諸元資料,不知toga兄或其他網友是否同意?
引用/改編後之文章必註明出處,以確保各位之著作權...
新站的品質自然是一大重點,屆時還望諸君多多光顧...
站長為文組出身,在軍事理論基礎上較弱,希望各位能不吝予以指教...
最後希望新站能夠冠蓋雲集﹝FLAK、大俠兄、RHC、cobrachen兄等椰林風情上的一等一高手﹞,當然還有全防聯誼會的全部網友了...
謝謝大家...^________^


NO:7_21
 於 2002/07/10 14:11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toga

但用無妨,軍事武器性能諸元資料原本便不具版權性......


Skywalker-Luke

瞭解!感謝閣下!


toga

歷史重演了..........

Netherlands chooses US JSF fighter jet

THE HAGUE, Feb 8 (AFP) - 17:33 GMT - The Dutch government said on Friday it had chosen the US Joint Strike Fighter (JSF) to replace its fleet of F-16 combat jets, ANP news agency reported.

Dutch Prime Minister Wim Kok had indicated one week ago that the planned JSF would best replace the countrys 138 aging F-16s.

The advanced jet by US firm Lockheed Martin won a three-way dogfight with the Eurofighter (EADS and BAE Systems) and French company Dassaults Rafale for the contract, estimated to be worth 5.5 billion euros (4.8 billion dollars).

The Dutch government has also decided to participate in development of the JSF -- which would not be operational until about 2010 -- with an investment of 800 million euros, ANP said.

The plane had received strong backing from Dutch electronics giant Philips on the grounds that it would provide between eight and 10 billion dollars in contracts for Dutch industry.

BAE Systems has also be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 and a US Air Force decision in late October to give Lockheed the JSF contract was welcomed by British officials who said the economy stood to gain billions of dollars in sub-contracting work.

Several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are considering participation in the JSF program and become potential buyers of the aircraft, which industry analysts have said could divert resources away from competing European programmes.

The JSF,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the US and British armed forces, is envisioned as a stealthy fighter aircraft built in variants to operate from aircraft carriers, conventional airfields or in a short takeoff and vertical landing mode.

Lockheed beat US rival Boeing Corp. in October to snatch the JSF deal, the biggest military contract in history.

Up to 3,000 of the aircraft might be sold over the next 25 years -- which analysts say could be worth up to 400 billion dollars.

That would make the JSF project the largest in US defense history. It is seen as possibly the last project for a manned fighter aircraft.

The plane is intended as an eventual replacement for several combat jets that are nearing the end of their lifespan -- the US air forces F-16 Falcon and A-10 Thunderbolt, the Marine Corps AV-8B Harrier and the Navy and Marine Corps F/A-18 Hornet.

The JSF would weigh between 10,000 and 11,000 kilos (22,000 and 24,000 pounds), carry 6,000 kilos (13,000 pounds) of munitions, 6,800 kilospounds) of fuel, and have a range in excess of 1,110 kilometers (600 nautical miles).

The US air force, which plans to buy around 1,700 of the fighters, wants to use the JSF primarily in a ground-attack role.

The navy needs a stealthy, survivable fighter that can be used in first-wave strikes with its F/A-18E/F Super Hornets.

The Marines and Britain see the JSF as a versatile combat jet that can also perform short takeoff and vertical landings in confined areas.


toga

南韓F-X未來戰機採購案有可能出現戲劇性的轉折.......

South Korea to decide on Sukhoi-35

South Korea is considering a deal with Russias arms exporter Rosoboronexport that would award a license for South Korea to assemble and produce the Sukhoi-35 fighter-bomber.

The multi-purpose Sukhoi combat aircraft is being considered by Seoul in a competitive tender against rival bids from the U.S.-made F-15 aircraft and the Rafale aircraft from France, a Kremlin source said.

The tender is for a purchase of 40 aircraft. The total order is estimated to be worth about $4 billion.

The South Korean Defense Ministry has been discussing a variety of Russian arms and aerospace offers since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s visit to Seoul last February. Shortly after the visit, the two governments sign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that envisaged the supply of Russian aircraft worth an estimated $600 million to $800 million as partial repayment of Russias multi-billion dollar debt to South Korea.

The terms of the tender bid in Seoul parallel another in which Rosoboronexport is offering the Su-35 in a tender called by Brazil. The rival in that contest is the French Mirage-2000/5. The Russians recently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a Brazilian aerospace company to build the Su-35, provided it wins the tender.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is also close to a decision on whether to buy the Sukhoi-30MKI. The aircraft was flown in demonstrations at the Langkawi International Maritime and Aerospace (LIMA) exhibition last October. Also shown at the same time was the Mikoyan MiG-29.

After several years of negotiations in the early 1990s, which saw intense rivalry from Washington for Malaysia to buy the F-18 Hornet, Prime Minister Mahatir Mohammad split his airforce acquisition into two, buying 18 Mikoyan MiG-29s and an equal number of Hornets. The Malaysian Air Force has been considering a follow-up order.

Chinas air force has already contracted to buy the Su-30MKK, which is equipped with Russian avionics. The Su-30MKI model to be offered to Malaysia is equipped with Israeli and French avionics and is more suited for English-speaking pilots. This version of the aircraft has been licensed for manufacture and use in India.

Singapore is reported by Russian sources to be considering the Su-30 also. Military specialists say the Su-35 is growing more popular in Asia. The reason, they said, is that the Su-35 has a larger operating radius than the Su-30 or its Western competitors, better maneuverability in flight and greater capacity for carrying more ordinance. According to one Russian source,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much better, and the price is lower.


Skywalker-Luke

旁觀者2
波音生產的B-52都可以飛上近五十年,T-38也就不無可能了!


cobrachen

>波音生產的B-52都可以飛上近五十年,T-38也就不無可能了!

但是B-52的飛行時數和機體承受的應力要小上許多,在結構上他們的確可以存在較長的時間,反倒是發動機的狀況會比機體還讓美國空軍頭痛。


Skywalker-Luke

是P&W;廠發動機的問題?


toga

去年巴黎航空展的會場發布新聞稿, 應該是截至目前為止, 外銷型RAFALE戰機後續升級改良計畫最具權威性與可信度的相關報導........

Rafale gets more juice, more boost

Dassault has brought Rafale B01 to Paris with the recently added conformal fuel tanks (CFTs), nicknamed FastBack. Of greater significance, though, the Rafale team of Dassault, Snecma and Thales is forging ahead with plans to fit increased-thrust engines and an active radar. The Snecma M88-3 will be available at the end of 2004 for the newly defined Block 05 export version of the Rafale. The Thales RBE2 radar will be modified with an active array for Block 10 in 2006.

目前已確定構想的外銷型RAFALE有兩種次型:

Block 5批次: 預定2004年開始正式銷售, 使用兩具推力增加20%, 推重比介於9.5~10:1的M88-3渦扇引擎, 最大後燃推力合計約40000磅.

Block10批次: 預定2006年開始正式銷售, 除使用M88-3引擎外, 還換裝了使用AESA天線科技的改良型RBE-2主動電子掃描雷達.


These developments are fully funded, following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French government and the Rafale team earlier this year. The range-boosting CFTs were designed to meet a United Arab Emirates requirement for enhanced strike range but may also appeal to other export prospects such as Australia or Singapore. The French services do not require them, but they will likely adopt the active radar, with its increased range, angular coverage and improved ECCM (electronic counter counter measures). The dual M88-3s are also not on the French government’s shopping list, even though they offer a 20-percent increase in wet thrust to 40,000 lb.

在已知的三項RAFALE外銷型升級計劃方案中 (AESA雷達, 適型油箱, M88-3引擎), 法國政府與軍方方面目前只有改裝AESA雷達於其本國海空軍之RAFALE戰機上的打算; 和現有的被動式構型RBE-2雷達相較之下, 改良型RBE-2主動電子掃描雷達在偵搜距離, 掃描角度, 平均故障間隔以及電子反反制等諸多方面性能表現上均有所長進.

Aviation International News has also learned that Dassault is working on a means to shroud the Rafale’s externally carried weapons, to further reduce the aircraft’s radar cross-section. This secret work (funded by the French defense ministry) is at an early stage, but a technical solution that coordinates the shroud’s ejection with the weapons release is thought to be possible. Dassault is also studying how to increase the Rafale’s maximum takeoff weight (MTOW) from 54,000 lb to 59,500 lb.

除上述改良項目外, 在法國國防部資助下, 達騷集團目前也正在進行繭包外覆式武器全隱埋艙夾之研發計畫以期進一步降低RAFALE的正面雷達截面積, 該研究計畫目前還在初期研究階段, 但據信有相當的可行性; 除此之外, 達騷公司也正在研究將RAFALE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由現有的54,000Ib (約24500KG =戰機空重約10000KG + 內載燃油4600KG + 最大外掛彈量約9500KG + 飛行員/機炮彈藥重量)增加至59,500Ib (約27000KG左右, 個人估計, 若此目標真的能夠達成的話, RAFALE戰機的空戰推重比 {在配備M88-3引擎的情況下}, 內外掛載能力與作戰航程將和F15E戰鬥轟炸機旗鼓相當乃至猶有過之, 而戰機空重卻只有其七成至七成五左右, 正面雷達截面積更只有其1/10~1/100甚至更低, 後勤維修支援所需的時間成本又只有其三成左右, 再加上走在時代尖端的各式新銳機載電子系統......真可謂是架夢幻的戰鬥轟炸機.)

So far, it has been a good year for the Rafale. In January, the long-running negotiation about who should fund exactly what parts of the aircrafts future development was finally settled. In the spring, there were new flight test achievements, including the addition of the CFTs. This month, the French navy commissions its first operational half-squadron.



toga

F-35乃洛克西德馬丁集團出品, JSF戰機計劃中擊敗波音集團X-32的最後勝出者, 其主要目的是作為老美海空軍與海軍陸戰隊以及各盟國的F-16系列, F/A-18以及AV-8B的後繼者, 預定在2008~2010年左右將在老美海空軍與海軍陸戰隊以及老英皇家海軍航空隊中正式服役, 並於2010~2012年左右正式展開外銷; 目前已有加拿大與荷蘭兩個盟國正式宣佈加入生產與使用的行列, 其全球的潛在銷售量當在五,六千架左右.

F-35有三種型號, A型為空軍型, 用於取代F-16戰隼系列, 其機身空重約為11噸左右, 並可攜帶約6800kg左右的內載燃油, 載彈量則為6300kg上下, 並能在彈艙內掛載AIM-120C AAM 與454kg級炸彈各兩枚, 在不使用副油箱狀況下的有效打擊半徑可達1100km; B型為垂直起降型, 主要用於取代AV-8B/GR-7/FSR-2之英美等國的獵鷹/海獵鷹垂直起降戰機系列, 其內外掛載能力基本上和A型相當, 但由於多了垂直起降所需的系統裝置, 其空重將較A型略大, 有效作戰航程也可能因此較短些, 不過因為垂直飛行能力所來的“理論上”高戰場存活率, 這款機型也是我空軍最哈的三代機夢中情機. C型為艦載機型, 主要用於取代老美海軍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上的F/A-18系列大黃蜂式戰鬥攻擊機, 由於增添了在航艦上起降所需的裝置以及機身結構強化, 加上老美海軍要求更為強大深遠的打擊火力與戰鬥半徑, 因此C型機的空重居三者之首, 達12噸以上, 雖然其機動飛行性能表現可能因此略遜於前兩者, 但是其內載油量卻因此可達7700kg左右, 最大載彈量則介於七至八噸間; 其可在彈艙內掛載AIM-120C AAM與907kg級炸彈各兩枚, 且在不使用副油箱狀況下的有效打擊半徑可達1300km以上.

拜承襲發展F-22所用的經驗與技術之賜, F-35大量採用了時下最先進的戰機設計(例如匿蹤外型與內載彈艙, 某位美國空軍官員曾如此描述:“如果將時下一般先進戰機的雷達截面積大小比擬成一顆籃球的話, 那我軍高貴無比, 單價高達兩億美金以上之F-22猛禽的雷達截面積則相當於一顆乒乓球, 至於經濟實惠的JSF {F-35}的雷達截面積則大概和一顆高爾夫球相當.),動力系統(總推力達39000磅的改良型F-119引擎與垂直起降系統等.)以及電子科技(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360度環場紅外線影像追蹤/飛彈預警系統, 先進頭盔顯示器{抬頭顯示器因此取消, F-35將是全球頭一架取消HUD的新世代戰機}, 超大螢幕座艙顯示科技, HOTAS + 聲控系統等等........), 可是價格卻十分“低廉”, 根據估計, 其量產型的單機價格將在五千萬美金左右, 配合上後勤維修支援體系建立後的總價則在六千六百萬美金之間. 和其他等級相當之西方世界戰機競爭者(EF-2000, RAFALE, F-15大幅改良型)的單機售價七,八千萬美金, 配合上後勤維修支援體系建立後的總價高達一億多美金相較之下, 其不但價格遠較低廉, 還擁有相當的匿蹤優勢, 故其享有巨大的外銷優勢.

若硬要要論此款戰機還有何缺憾的話, 則可能是老美設計其的主要目的是用來進行對地攻擊作戰而非空優, 其空戰機動性能在設計時只被要求不下於F-16和F/A-18即可, 一些攸關超視距空戰能力表現的性能指標(超音速巡航, 高推重比, 高加速性能, 高迴旋速率等等....)在其服役之時, 和屆時其他同期先進空優/多用途戰機(F-22A, MIG-42(?), EF-2000第三批次型, RAFALE MK2等等......) 相較之下亦遜色頗多; 其內載彈艙在設計上只能攜帶2~4枚AIM-120, 無法使用AIM-9X, 如果想有效執行空優作戰(攜帶4至6枚AIM-120, 2至4枚AIM-9X), 或是想要攜帶大型攻擊武器進行反艦/對地攻擊作戰的話, 其勢必得以大幅破壞匿蹤構型的外掛方式攜行﹔因此在高強度戰場環境下, F-35(特別是非英美用, 外銷給二三等盟國用的匿蹤降級版.)在面對敵方新世代新銳空優戰機/長程防空網的威脅時, 在執行各類任務時是否真能無往而不利仍有待觀察.


toga

1.日本三菱集團有部工作電腦遭竊,由於據稱該電腦內存放有三菱集團為日本所研議的自主次世代空優戰機計畫,因此引起日本警視聽極大的關注。

根據截至目前為止的有限資料顯示,為了因應未來空優需求,這款還處於構思階段的次世代戰機計畫將全力追求匿蹤性能與空戰飛行機動性兩者並重、皆達完美的境界,且將配備能偵搜掌握360度空域敵機與來襲飛彈的全方位相位雷達/陣列天線,並全面以OPTIC FIBRE作為戰機的飛控系統;根據某位防衛廳官員的說法,該戰機研究計畫的性能技術指標要求之高,甚至連老美目前最為先進的F-22猛禽戰機與其相較都頗有不及。

不過這款超級戰機計畫目前還處於各次系統的性能需求研議/相關科技初步研發之階段,距離原型機正式出廠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且由過去一波三折的FSX/F-2支援戰機計畫可以很明顯的知道,美方的態度觀點將會左右這款超級戰機計畫的最後命運。


2. 至於南韓的F-X未來戰機計畫方面,由於莫名所以的政治因素,明明單機價格最為低廉,“只”要八千萬美金一架的俄羅斯Su-35卻最先遭到淘汰,目前只剩下老美波音的F-15K,老法達騷的RAFALE MK2、歐洲共同的EF-2000還在決標名單之內;少了這個最為價廉物美的後顧之憂之後,這三家競爭廠商不約而同的幹了同樣一件事︰再度提高報價。

目前40架F-X戰機的各家廠商報價︰

美。波音F-15K鷹式戰機︰自原先的41億美金提高至44億美金

法。達騷疾風MK2戰機︰自原先的40億美金提高至41.7億美金

歐。歐戰EF-2K颱風戰機︰自原先的42億美金提高至45億美金

........真是吃人不吐骨,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啊.........


toga

以下是來自椰林風情軍武版,本月份AIRFORCE MONTHLY月刊針對目前在網上流傳的殲十新照所作的殲十最新性能諸元估計,由於文中有部份顯而易見的錯誤,故在下以下的內容是經過修正之後的.......

戰機機型︰J-10A(殲十A)
戰機全長:14.57m
翼展寬度: 8.78m
全備重量:19,227kg

引擎:AL-31F或WP-15*1
最大後燃推力︰26730磅

最高時速:2Mach
實用升限:18000m
耐G限度:-3~+9G
起降長度:350m

燃料:機內3,715kg,翼下2x838kg,機身1x468 kg or gal (??)
(註︰原文內所寫的單位都是加侖,可是以殲十這種中小型機身卻能有比F-15E內載+適型油箱*2還多的內載燃油酬載無異是天方夜譚,而838加侖(約為3100公升)的超大油箱也是前所未見(目前老美供F-22, F-15E等重型戰機所用的最大型副油箱好像也只有2270公升的燃料酬載),個人認為都是弄錯單位之故,而“公斤”或“公升”是較為可能的單位。不過機腹下的副油箱若只能攜帶468kg的燃料也是迷你的過分,故“加侖”也該列入考量)

航電:多模式雷達(Zhuk or PD10),FLIR,HUD,MFD(x3),HOTAS,頭盔顯示器

依照上述數據,以及由全防等先前資訊所披露殲十最大外載約6800kg左右,個人估計殲十的空重介於8500~9200kg之間。


toga

根據前文所述,在最大起飛重(19227kg)與最大外載量(6800kg)固定的情況下,J-10A的機身空重/內載燃油有著兩種可能︰8500kg/3715kg或是9200kg/3715L(約3045kg);根據前者所算出的J-10燃油係數{內載燃油重/(機身空重+內載燃油重),通常這個數據越大,越能代表此款戰機適合遠程作戰;例如空優作戰航程舉世無雙的F-22猛禽這個係數便高達0.445左右,以長程空優/打擊作戰聞名的Su-27家族這個係數也介於0.36至0.40之間,而過去老因短腿而遭人詬病的MIG-29A與經國號這個係數只有0.245至0.25左右。}約為0.304左右,已經和歐洲新世代戰機的EF-2000(0.3125)和RAFALE(0.315)相差不多,應有足夠的燃料與作戰航程與SU-27SMK/SU-30MKK相搭配於未來威脅台海上空;然而如果是後者的數據話,則J-10A的燃油係數則只有0.249左右,與經國號相差無幾,再考慮到若其採用中共國產的渦噴十五引擎的話,則在中低空作戰時勢必相當耗油,因此在兩者(殲十A與經國號)皆短腿的狀況下,未來台海若爆發空戰,目前兩岸軍武網友最為發燒狂熱的議題之一︰FCK-1 v.s J-10A 中低空大決戰的戲碼恐怕不太容易上演........


Van

WP15 is kidding.....I saw it in a cheap article only.
As well known ,J-10s engine is AL31&FWS10.;


toga

代誌大條了:日本F-2戰機機載主動陣列雷達出現缺陷,亟待大規模修正。

新聞內容重點:

1. F-2目前單價高達120億日圓(有人能把它換算成美金乎??),是目前世上最為昂貴的戰機之一。

2. 目前已有19架F-2正式出廠,卻因為雷達問題遲遲無法服役。

3. F-2的機載雷達命名為“相位之眼”(Phase-Eye),是目前唯一非美製的即將服役超先進機載主動陣列雷達;其原始設計目標是要能偵測監控100公里以外的敵機目標,可是目前實際的測試卻顯示其有效偵測距離達不到設計指標,而所偵測監控到的目標常會突然自雷達螢光幕上“消失”,簡直丟盡了號稱滴水不漏偵測能力的AESA雷達家族的臉。

4. 根據防衛聽說法,要修正此缺失,F-2的雷達將須接受一項大規模修正改善計畫。


Tokyo, March 2 Kyodo -- A new radar system outfitted in Japans state-of-the-art F-2 fighter planes has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technical glitches, a Japanese daily reported Saturday.

Nineteen F-2 fighters, launched last March, have been on trials but not able to move to practical deployment due to the trouble, the Tokyo Shimbun said. They belong to Misawa base in Aomori Prefecture.

The F-2 -- one of the most expensive fighter planes in the world at a price tag of 12 billion yen -- i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F-1 that was jointly developed by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radar system, called phased-eye radar, is supposed to detect planes up to 100 kilometers ahead and can be used to detect unauthorized foreign planes that enter Japanese airspace.

But the system suffered a series of malfunctions during trials, such as a shortened detection range and the sudden disappearance of a target plane from the radar screen, the paper said.

Citing a senior Defense Agency official, the paper said another problem had also been foun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stage, but it was fixed.

Defense Agency sources told the paper that major repairs will be needed to fix the radar problems.



RYAN2181

1. F-2目前單價高達120億日圓(有人能把它換算成美金乎??),是目前世上最為昂貴的戰機之一。

A:依昨日國內匯率換算:usd$:8915萬 (無條件進位) = 9000萬


dumdum

IDR最近報導了參加韓國的FX計畫各家參加者的現況:
1.波音的F-15K可選配裝有AESA天線的APG63v2
同時將配備ALQ-135C ECM系統可干擾在低波段的搜索雷達
F-15K與SU-30是唯二不須CFT及可達到韓國1850KM 攻擊半徑的戰機

2.Rafale已經交機10架與法國海軍 今年將再交機13架
該批型號為Rafale F1僅具有空對空性能
參加韓國FX計畫者稱為Rafale F2/block05
性能與配備與Rafale F1大致相同 但雷達多了空對面模式
一套前緣光電感測器 和搭載SCALP飛彈的能力
CFT裝有2300公升燃油 Rafale
F2配備CFT後將可達到韓國FX計畫裡1850KM Hi-Lo-Hi的要求
至於TOGA兄的夢幻情人 配備了AESA與M88-3 Rafale F3/block10
則預定將於2006年研發完成 M88-3 將有一個新的低壓壓縮段
M88-3 中60%都是屬於新的設計 由於進氣量的提昇 飛機的進氣口須要小幅的修改


adf

藏私的TOGA
怎麼不早告訴我,還有這麼一個有趣的好站。真Shit!


toga

記載一些本期全防尖端所提供報導的有關美製AN/APG-79與AN/APG-80機載AESA雷達的性能最新消息........

AN/APG-79:
號稱空對空偵測距離為現有的AN/APG-73的2~3倍, 多目標追蹤能力則是AN/APG-73的兩倍, 並且在低攔截概率性能方面有極大幅度的提昇; 其預定於2005年起開始取代AN/APG-73, 裝備於F-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上.

AN/APG-80:
空對空偵測距離號稱為將近現有的AN/APG-68 V7的兩倍, 自2002年底起正式於陸續運交給阿聯的F-16 BLOCK60打擊戰機上服役操作.



toga

IDR最近報導了參加韓國的FX計畫各家參加者的現況:
1.波音的F-15K可選配裝有AESA天線的APG63v2, 同時將配備ALQ-135C ECM系統可干擾在低波段的搜索雷達,F-15K與SU-30是唯二不須CFT及可達到韓國1850KM 攻擊半徑的戰機

a:不需要??F-15K可說是F-15E的航電軟體動力升級改良型, 機體結構本身應無太大變化, 內載燃油應該也是大同小異, 也就是5920kg左右; 14.5噸級空重的機身, 兩具32,000級推力的渦輪扇引擎, F-15K不靠適型油箱或數具大型副油箱之助怎麼可能達到此等打擊半徑?? 

1850km級打擊半逕, 重量比F-15K輕得多且省油的多的RAFALE戰機在不使用CFT的狀況下, 得以4600kg的滿載內載燃油加上攜帶四個內含燃油總量約5400kg的副油箱, 並在只攜帶八枚總重不到1000kg的MICA AAM方能達到, EF-2000戰機同樣也只能在空戰構型下, 內載5000多公斤的燃油外帶三個內含燃油總量約3280kg的副油箱方能達成; 比這兩架歐洲貨重大且費油得多, 內載燃油卻多出有限的F-15K不靠CFT或數個大型副油箱協助供油, 是不可能達到此等打擊半徑的.


2.Rafale已經交機10架與法國海軍 今年將再交機13架, 該批型號為Rafale F1僅具有空對空性能, 參加韓國FX計畫者稱為Rafale F2/block05性能與配備與Rafale F1大致相同, 但雷達多了空對面模式一套前緣光電感測器和搭載SCALP飛彈的能力,CFT裝有2300公升燃油 Rafale
F2配備CFT後將可達到韓國FX計畫裡1850KM Hi-Lo-Hi的要求,至於TOGA兄的夢幻情人 配備了AESA與M88-3 Rafale F3/block10則預定將於2006年研發完成 M88-3 將有一個新的低壓壓縮段M88-3 中60%都是屬於新的設計 由於進氣量的提昇 飛機的進氣口須要小幅的修改

A: 這個部份內容大至上和在下於先前所刊載的達騷公司新聞稿差不多, 除了M88-3引擎正式投入量產服役的時程略為不同; 南韓F-X戰機計畫的服役時間為2005~2008年, 競爭對手又都是推重比奇大無比, 並有最新空戰電子系統配套的怪物, 因此達騷公司在這次競標中自然得全力以付, 推出尚在襁褓階段Rafale F3/block10作為主打, 這在在下先前所張貼的達騷集團總裁告南韓全國軍民同胞書的新聞稿上已可明顯看出, Rafale F2/block05應該只是過渡品而已.


dumdum

>比這兩架歐洲貨重大且費油得多, 內載燃油卻多出有限的F-15K不靠CFT或數個大型副油箱協助供油, 是不可能達到此等打擊半徑的
抱歉 是小弟看錯了 原文是Without modification 小弟直接當做是without CFT
要達到1850km級打擊半逕徑 Rafales 的配備為 CFTs 兩枚SCALP + 4枚MICA 2000和3個2000公升的副油箱
>, Rafale F2/block05應該只是過渡品而已.
所以韓國FX計畫對達騷的重要性是不言可喻 必竟全球短期內要再找到有如此財力的凱子
大概也不多了 沒有新的Sales 就沒有現金 沒有現金 AESA 與M88-3的發展計劃大概就會遭到更多的延誤.


dumdum

在文中有一段講到RBE2:
Its lower range and sensitivity, compared with mechanically scanned radar or AESA were acceptable because Dassaults concept of..........
為甚麼被動陣列的距離與敏感度會小於主動或機械掃瞄雷達?
如果是敏感度低會導致偵測距離降低 那敏感度下降的理由是甚麼?
有沒有高人可以指點一下....


dumdum

平心而論,Rafales F2在國際戰機市場的競爭力可能還遠不如F-16bBlock60
比雷達 RBE2遠不如有AESA的APG-80
講推力 F110-GE-132推力高達14800KGW 以12000kg的空戰重量估計 推重比可達1.2以上 還優於Rafales F2
論其他航電F-16 Block60的FIRST不輸Rafales F2的OSF
新的整合式電戰系統IEWS改善了F-16須外掛電戰夾艙的缺點
F-16 Block60還整和了光纖拖曳式誘餌、光纖網路架構、新的電腦、LCD顯示器以及JHMCS,樣樣都不輸Rafales F2,甚至連CFT都跟Rafales F2的一樣大(1360kg)。
雖然F-16 Block60的近戰能力還不是Rafales F2的對手,但依照美軍的說法” F-22 與裝有頭盔瞄準器與高偏軸飛彈的F-5E之間的交換率為1:1” ,且F-16 Block60在享有視距外優勢,Rafales F2在空戰中可能是討不到甚麼便宜。如果客戶還覺得不夠滿意 而且對於大榔頭或鴉式部局的戰機耿耿於懷的話,那AVEN 3D噴嘴就一定可以讓出錢的大爺們滿意。裝有F110-GE129 AVEN的F-16 其持續攻角83度,瞬間攻角高達180度,也就是說還可以短暫的”倒退嚕”。號稱連F-22在狗戰中都不是其對手。
再考慮到F-16 Block60只要Rafale 6成的價格,2010年以後還有JSF出來競爭,
Rafale的外銷潛力似乎將會遜於其前輩Mirage2000。



toga

南韓F-X戰機採購案目前已經陷入一片烏煙瘴氣, 舉國沸騰之中, 根據該國媒體透露, 南韓空軍試飛員曾經於去年分別試飛/實際評估過四大參選者, 結果該評估認為老法疾風在整體作戰性能上居四者之首, F-15K卻是敬陪末座; 然而南韓政府卻在去年年底所公佈的F-X計畫最終評選方法確認版中明顯的偏袒F-15K(例如提高與美製武器兼容度的得分比重, 卻將老美向來最吝於付出的技術轉移程度之得分比重給降至無足輕重的地步, 整體戰力項目的評分範圍是從60分至100分, 而非0分至100分, 無形中”縮減”了F-15K跟其他新機種之間可能的性能差異; 除此之外, 南韓政府還對外再三宣佈會將美韓同盟關係列為軍購案的優先考量因素之一........), 國會反對黨與主流媒體民意因此均金泳三政府嚴加抨擊批判, 稱其為屈服於惡勢力的美帝走狗爪牙, 情勢越演越烈......目前騎虎難下的南韓政府一方面拼命闢謠, 宣稱對四大競標者”真正公平完善”的評估結果要到本月底才會出爐, 一方面卻又不打自招的通令南韓情治單位, 徹查究竟是誰”洩密”............. 對於對美帝狗腿至此的狗腿政府, 達騷公司目前也似乎對和其達成交易不抱任何希望, 根據達騷近期對外發布的新聞稿指出, 達騷目前頃全力推銷RAFALE的各國新世代戰機採購計畫主要有二: 2005的新加坡A-4SU取代案以及2010以後的澳洲F-111C/G汰換案.
PS:
若這兩場交易老法又再度吃虌的話.....在下,,,啊不是!!臺灣空軍就可望在2015年之前有拿喬的機會了........

在文中有一段講到RBE2:
Its lower range and sensitivity, compared with mechanically scanned radar or AESA were acceptable because Dassaults concept of..........

若閣下能將該文有關RBE-2雷達的介紹部份全篇刊出的話, 或能有助於釋疑.........
從某種角度來說, RBE-2的偵測距離較短, 其實是指相對而言, 較老的資料記載其最大探測距離為85~97km, 然而根據2000年之後的最新航空消息顯示, RBE-2的最大有效探測距離至少不會下於RDY, 也就是130~150km以上; 然而這個數據和老美空軍最大探測距離高達280~460公里的AESA怪物家族(AN/APG-63V2, AN/APG-77, AN/APG-79, AN/APG-80......), 老俄先進大型戰機上所用的三四百公里等級的被動陣列雷達, 甚至老歐的機械掃瞄雷達最終發展版:CAPTOR雷達(對一般戰機大小目標的探測距離為130~160km, 對轟炸機或運輸機等大型空中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則為320~370km左右)相較之下確實是顯得遜色不少, 其部份原因可能是在於RBE-2雷達所用的發射機的尖發射功率並不很大, 根據尖端某期雜誌的刊載, 其尖峰發射功率好像是被限制在1KW以下, 和各國新一代戰機機載雷達的4~20KW的尖峰發射功率相較之下差異頗大, 因此最大探測距離自然也有相當的差異了. 至於為何法方要如此刻意的限制雷達功率與偵測距離??多年前椰林風情某位偉大的前輩曾提出一種說法:歐戰萬一爆發時, 面對俄制戰機的進攻, 首當其衝的將是美英德等國的北約空軍, 因此CAPTOR雷達大功率, 超長偵測距離的設計將有助於在和俄制戰機交鋒時先發制人, 然而地理位置較遠的法國空軍在出擊時, 所面臨到的狀況將是北約空軍與華約空軍混戰成一團的狀況, 受限於敵我識別能力, 大功率雷達所賦與的長程視距外空戰能力在此時對其意義不大(總不能不分敵我的亂槍打鳥吧??), 因此RBE2便也無須著重大功率輸出, 而較小的輸出功率也可使敵機雷達預警器較不易偵知察覺, 對疾風戰機的電磁匿蹤性也有所助益........

不管法國空軍當時的戰術理念為何. 外銷型疾風戰機在2006年起可以換裝改良型RBE-2 AESA雷達, 而法國空軍也已經確定會在本國使用的疾風戰機上換裝AESA雷達(惟換裝時程與型號尚未確定), 因此當疾風戰機進入大量量產階段時, 該文所提到的RBE2雷達之”問題”應該不會再困擾到用戶.


dumdum

>若閣下能將該文有關RBE-2雷達的介紹部份全篇刊出的話, 或能有助於釋疑.........

According to Dassault, the passive array was chosen for the initial version because the customer wanted the ability to steer the beam instantly and there by interleave air to surface and air to air radar modes. Its lower range and sensitivity, compared with mechanically scanned radar or AESA were acceptable because Dassaults concept of discretion - a combination of passive stealth, emissions control and terrian masking - did not involve the use of the radar in the extreme range. The AESA is more important for customers which do not have air borne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aircraft in dallaults view.


dumdum

嗯 上文似乎證明Toga兄所言 RBE2便也無須著重大功率輸出, 而較小的輸出功率也可使敵機雷達預警器較不易偵知察覺, 對疾風戰機的電磁匿蹤性也有所助益........
不過原文之意似乎是被動陣列的敏感度較低...........還是小弟又看錯了?


toga

平心而論,Rafales F2在國際戰機市場的競爭力可能還遠不如F-16bBlock60
a:依照老法目前計畫, 疾風戰機在2004年才會正式向國外客戶消售, 而終極完整版的疾風F3在2006年便可登場, 所以很明顯的, 疾風F2只是兩年不到的過場角色, 且可輕易的升級成F3構型, 所以F3才是真正主角, 因此在目前的幾個競標案中, 應該以F3構型作為憑估較量的對象才合理. 至於國際戰機市場的競爭力方面, 論價格, 兩者都是單價超過八千萬美金的高檔貨, 論售後服務與技術轉移大方度, 老法肯定優於老美, 然而在政治力量因素上, 老美毫無疑問的全面壓倒老法, 這才是Rafales在國際戰機市場的競爭力遠不如F-16 Block60 的關鍵所在.


比雷達 RBE2遠不如有AESA的APG-80
a: APG-80的具體性能為何到現在還是個謎, 但是老美不太可能在這個外銷導向的產品上用上自己最為深湛的科技精華, 然而在未來和其主要打對台的, 卻是THALES集團集其所有科技精華於一生的改良型RBE-2 AESA雷達, 誰輸誰贏尚言之過早.


講推力 F110-GE-132推力高達14800KGW 以12000kg的空戰重量估計 推重比可達1.2以上 還優於Rafales F2
a:在下手頭上的資料則顯示: M88-3引擎將可於2004年進入量產服役階段, 只要客戶有錢以及需求, Rafales F2就可以用M88-3引擎.在本期全防的F-16介紹專文中提出一個重要概念, 戰機空戰飛行性能的高低好壞不單只取決於其在最理想狀況下的推重比, 還得考慮機體設計之氣動性能, 阻力, 進氣道在各種高度速度飛行下的進氣效率, 戰機引擎在各種狀況下的反應表現, 飛控系統良窳, 戰機外型匿蹤程序等諸多變數........不過就算不論其他的變因, 配備M88-3引擎的疾風戰機的空戰推重比還是比F-16 BLOCK60勝上一籌.

戰機機型:F-16 BLOCK60 / RAFALE F1 / RAFALE F2~F3
戰機空重: 9300公斤 / 10000公斤 / 10500公斤 (個人估計)
內載燃油: 3080公斤 / 4600公斤 / 4600+公斤
空戰起飛: 13500公斤 / 15500公斤 / 16000公斤
標準空戰: 12000公斤 / 13200公斤 / 13700公斤
最大推力: 14800kg*1 / 7650kg*2 / 9180kg*2
推重比~1: 1.09  / 0.985 / 1.145 (空戰起飛)
推重比~2: 1.23 / 1.160 / 1.350 (標準空戰)


論其他航電F-16 Block60的FIRST不輸Rafales F2的OSF
A:F-16 BLOCK60的紅外線追蹤系統整體性能至今不詳, 如何和OSF比較高下??


新的整合式電戰系統IEWS改善了F-16須外掛電戰夾艙的缺點,F-16 Block60還整和了光纖拖曳式誘餌、光纖網路架構、新的電腦、LCD顯示器以及JHMCS,樣樣都不輸Rafales F2,甚至連CFT都跟Rafales F2的一樣大(1360kg)。
A:但有效作戰航程/籌載量還是比RAFALE差, 這也是何以BLOCK60 未入選南韓F-X戰機競標案的主因.


雖然F-16 Block60的近戰能力還不是Rafales F2的對手,但依照美軍的說法” F-22 與裝有頭盔瞄準器與高偏軸飛彈的F-5E之間的交換率為1:1” ,且F-16 Block60在享有視距外優勢,Rafales F2在空戰中可能是討不到甚麼便宜。如果客戶還覺得不夠滿意 而且對於大榔頭或鴉式部局的戰機耿耿於懷的話,那AVEN 3D噴嘴就一定可以讓出錢的大爺們滿意。裝有F110-GE129 AVEN的F-16 其持續攻角83度,瞬間攻角高達180度,也就是說還可以短暫的”倒退嚕”。號稱連F-22在狗戰中都不是其對手。

a:美軍何時宣稱過上述說法??依照本期全防說法, 受限於基本機體氣動設計, F-16 BLOCk60基本空戰飛行性能還是與BLOCK50差不多, 疾風F1說不定都能在視距外飛行空戰上顯著佔優了, 更別說推力大幅提升之後了, 又無如疾風戰機般的低可視度設計, 目前所用中程AAM與法制武器相較下也無任何明顯優勢, 如何能說BLOCk60在BVR空戰能明顯佔優??至於在AVEN向量推力方面, 就算持續飛行攻角83度又如何??F-22的持續飛行攻角可是號稱無攻角限制的,至於瞬間攻角180度??除非你的引擎噴嘴是像獵鷹垂直起降機般放在機身兩側, 且可轉向朝著機鼻, 否則180度飛行攻角根本不可能(機屁股朝前, 機鼻朝後, 整架飛機倒過來向機屁股所指的方向前進??)


再考慮到F-16 Block60只要Rafale 6成的價格
A: 八千多萬美金v.s一億多美金, 沒差那麼多, 在效價比上疾風F3不會吃虧


2010年以後還有JSF出來競爭,
A: 目前各國所預定採購的新型機種最快也是在2005年之後成軍, 疾風F3構型在2006年就可量產外銷, 至於F-35預定正式外銷的時間, 則是在2012~2015年, 疾風F3至少有七到十年的時間致力拓展外銷商機.

Rafale的外銷潛力似乎將會遜於其前輩Mirage2000。
A: 很有可能, 但是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是出於效價比不及F-16BLOCK60


toga

According to Dassault, the passive array was chosen for the initial version because the customer wanted the ability to steer the beam instantly and there by interleave air to surface and air to air radar modes. Its lower range and sensitivity, compared with mechanically scanned radar or AESA were acceptable because Dassaults concept of discretion - a combination of passive stealth, emissions control and terrian masking - did not involve the use of the radar in the extreme range. The AESA is more important for customers which do not have air borne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aircraft in dallaults view.

簡單說來, 這段文章應該指得是在最大偵測距離與對特定雷達截面積大小空中目標的最早偵知距離, RBE-2不及時下歐美俄最頂尖的主被動與機械掃描雷達, 但是憑著號稱良好的整體匿蹤性能, 被動偵搜系統與整合式電戰系統 ( 依照老法說法, 疾風戰機上所配備的光譜整合式電戰系統, 可在不洩露己方行蹤的狀況下”察覺”距離300km外的可疑敵機, 因此就算目標遠在雷達探測距離外或是雷達不開機, 疾風還是可以對其採取適當因應)所提供的目標資訊協助, 無與倫比的地貌追衍飛行能力所提供的掩護, 加上和其可利用MIDS資料鏈和僚機, 空中預警機與地面防空網與海上防空艦交換訊息. 互通有無, 因此可在雷達不開機的狀況下有效掌握遠方敵人的動態, 甚至直接發射飛彈攻擊 (射控導引所須資料交由他人代勞).......因此達騷仍然對疾風戰機於本土防空作戰時先發制人的能力依舊信心十足; 至於AESA雷達的開發目的, 則主要是為了那些欠缺陸海空長程預警系統以及聯合網路作戰能力的顧客, 不過老法空軍目前也已經決定在其所購買的RAFALE戰機上換裝AESA雷達以因應不時之需. (在目前所出現的外銷型疾風戰機三大升級改良套件{CFT, M88-3, AESA}中, 這是老法空軍目前唯一同意換裝使用者)


Zenobia


幾件事提醒各位:

一、攻角 180 度不是不能發生,以往的戰機也可能在不可控制的情況下
進入,當然時間是很短(不然怎麼叫瞬間);我們的 TFE-1042 在飛測時
也進行過短時間的 reversed-flight 測試,以確定發動機不會因此熄火
。雖然我也沒聽說過這則新聞,但是這不是不可能。

二,沒有攻角限跟瞬間攻角大小是沒有絕對的關係的,沒有攻角限是指飛
行員操作時不需要擔心高攻角而失控,不是指他高興拉幾度的攻角都拉得
出來;不要忘記攻角的定義是指速度軸和機翼面的夾角,一架沒有攻角限
的飛機在高攻角飛行時也有可能因為速度軸的改變使其攻角不再增加。

三、尤於設計的關係, Rafale 的外型和發動機都是越往飛行包絡的右側
(高速)移動越吃香, merge 前的垂直面運動力原則上也是 Rafale 較
佳,空戰時配 M88-2 的 Rafale F2 一樣不會比 Block 60 遜色。


toga

中國時報   國際新聞   910308

南韓戰機採購案風波

 【本報訊】 南韓購買下一代戰機的最後決標日期離現在還有一個月,
但是有關採購的內幕新聞卻滿天飛,當然是不脫軍方內部歧見及供給廠的
活動,使原本單純的採購案蒙上神秘色彩。
 競標四十架戰機的外國廠商四家,供給的機種是:俄羅斯蘇愷三十二、
美國F十五、法國疾風、歐洲(英義)颱風。
 透露出來的消息是:(一)蘇愷已出局,雖然價格便宜,但不適合於南韓
武器規格,(二)最後將是F十五與疾風競爭。(三)政府有意選擇F十五。
 於是更內幕的消息便透露:政府原定的評比分數是從零到一百,而技術
移轉是從零開始的評分,可是美國波音公司是四家廠商唯一不肯技術移轉
者。一開始就零分的話,F十五肯定要出局,於是政府便修改評分辦法,
改為從六十分到一百分,這樣,即使波音公司在技術移轉這一項無分數,
但仍可從最起碼的六十分開始,這便增加了它的競爭力量。這消息揭露後
,南韓群情大譁,國會議員質詢國防部為什麼獨厚波音?
 同時揭露的消息說:在戰機性能方面,法國達梭公司的疾風有五項都是
絕佳,而波音的F十五只有兩項。
 政府當局是傾向於波音公司的,國防部的高級將領也想買F十五,但是
,空軍的少壯一代,尤其是飛行員們卻認為就戰機性能以及技術移轉當然
應買疾風。前者之所以漠視飛機性能及技術移轉,基本上是為了討好美國
,因為美韓軍事合作如此密切,當然應買美國軍機,另有一說是美國政府
已經對南韓政府施壓。
如果南韓政府有此打算,則當初就可以決定買美國貨,又何必招國際標
,這使軍方內部十分不滿,於是將這些內幕陸續透露,國會議員以此向政
府提出質詢,政府否認已作了決定,但對何以修改評分標準卻又說不出合
理的解釋,美國方面也否認曾施壓,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原定本月內到漢
城訪問,現已延期,原因是怕認為會對南韓政府施壓。


不過即使真是如此偏坦F-15K, 我還是找不到疾風戰機會敗的理由, 目前最新的南韓評估方法規定, 只有在競標者的整體作戰性能與操作性得分差距在3%以內, 才會改以考量政治因素來決定勝出者; 達騷集團在技術轉移程度(疾風戰機全套配備與搭配武器均授權南韓生產, 還可成為達騷伙伴, 共同合作生產銷往各國的法製各式軍民用機並共同分享利潤)遠超過上根本不願作技轉的波音集團, 戰機整體性能表現上又是疾風顯著佔優, 雙方的得分差距要如何落至3%內??

有一種可能:
競標結果:NO1 RAFALE F3, NO2 EF2000 Tranch II, NO3 F-15K
但是NO1與NO2的得分差距在3%內, 計畫進入第二階段, 考量韓美同盟密不可分的關係, 由位居季軍的F-15K出線, 成為南韓新領空一代的老不.......不是!!......守護神......
.............真是如此的話, 希望漢城會上演”火燒總統府”的精彩大戲........... 


dumdum

>論其他航電F-16 Block60的FIRST不輸Rafales F2的OSF
>A:F-16 BLOCK60的紅外線追蹤系統整體性能至今不詳, 如何和OSF比較高下??
FIRST 與前一代的IRST不同在其可以提供熱影像辨識目標 兼具FLIR與IRST的特性
OSF光電偵測器在搜索目標本來就會遜色於IRST 但其辨識效果較佳
兩者特性稍有不同 不過FIRST就技術上的角度來說 高於光電系統
目前下一代戰機中的F22 EF2000 JSF均選用FIRST
所以小弟認為F-16 Block60的FIRST應不輸Rafales F2的OSF

>a:美軍何時宣稱過上述說法??依照本期全防說法, 受限於基本機體氣動設計, F-16 BLOCk60基本空戰飛行性能還是與BLOCK50差不多, 疾風F1說不定都能在視距外飛行空戰上顯著佔優了, 更別說推力大幅提升之後了, 又無如疾風戰機般的低可視度設計, 目前所用中程AAM與法制武器相較下也無任何明顯優勢, 如何能說BLOCk60在BVR空戰能明顯佔優??

TOGA兄是指這句吧
但依照美軍的說法” F-22 與裝有頭盔瞄準器與高偏軸飛彈的F-5E之間的交換率為1:1”
這在JED約11~12月號看到的
BLOCk60的APG80與疾風F2的被動陣列RBE2相比 性能要高出許多
所以F-16 Block60對疾風F2在享有視距外優勢的說法應該成立
小弟前文中只拿Block60與疾風F2做比較 對於TOGA兄的疾風F3 是不敢造次的 ^_^

參加韓國FX計畫競標者不太可能是Rafale F3
因為韓國要求在2004年底開始交機(delivery) 而Rafale F3要到2006年才完成(available)
所以Rafale F3實際交機要等到在2008年 事實上為了開發Rafale F3的 Rafale International公司才於2001年成立 考慮到M88-3已機乎是全新引擎(60%為新開發)4~5年的開發時程應較為合理
此外 F2雖可升級為F3 但全球大概也沒有凱子會把耗資數千萬美方只有几年新的M88-2與被動陣列RBE2丟到垃圾桶 只為了要升級到F3 ......



toga

BLOCk60的APG80與疾風F2的被動陣列RBE2相比 性能要高出許多
所以F-16 Block60對疾風F2在享有視距外優勢的說法應該成立

A:AN/APG-80的整體性能究竟超過被動型RBE-2多少,老實說目前沒有具體資料可供證實, 但是在進入雙方中程空對空飛彈有效射程之前, 以兩者的電子射控系統能力而言大概都已有足夠的時間發現, 識別並鎖定對方, 而無論是AN/APG-80或RBE-2, 都有足夠能力追蹤識別多於本機所攜帶的AAM數多倍以上的敵方空中目標, 並將戰機上的所有中程AAM於短時間內發射出去, 對多個最具威脅性的敵方目標進行同步攻擊, 且都不易因敵機的機動造成雷達脫鎖:所以勝負的關鍵還是取決飛行員的經驗實力, 戰機的各項超視距空戰性能指標良窳, 所攜帶的主戰AAM性能高下, 以及所裝備的電戰系統能否有效甩脫敵方來襲AAM等.............在上述各項指標中, 疾風戰機F2拜先進氣動設計之賜在超視距空戰性能上佔優, 至於其他幾項則大概和F-16 BLOCK60半斤八兩, 故個人認為, 在飛行員素質相當的狀況下, RAFALE F2在和F-16 BLOCK60的BVR空戰中即使不稍勝一籌, 也不會顯著的區居下風.........

參加韓國FX計畫競標者不太可能是Rafale F3, 因為韓國要求在2004年底開始交機而Rafale F3要到2006年才完成(available), 所以Rafale F3實際交機要等到在2008年 事實上為了開發Rafale F3的 Rafale International公司才於2001年成立 考慮到M88-3已機乎是全新引擎(60%為新開發)4~5年的開發時程應較為合理.

A:Rafale International對外發布的消息清楚表示, M88-3引擎將可望在2004年正式進入量產成軍階段, 只要顧客大爺有銀子兼有需求, RAFALE F2 BLOCK5構型便可使用; 至於南韓F-X競標案方面, 由於達騷所面對的對手都是些推重比奇大無比之輩, 更是從一開始就以裝備M88-3引擎的構型作為參與競標的基準, 不然又如何能在如此強敵繯伺的情況下, 於五項性能指標上奪得絕佳的殊榮??


此外 F2雖可升級為F3 但全球大概也沒有凱子會把耗資數千萬美方只有几年新的M88-2與被動陣列RBE2丟到垃圾桶 只為了要升級到F3 ......

A:

1. 只要顧客有銀子兼有意願, F2 BLOCK5構型上就能裝M88-3, 無須經過M88-2階段, 就算真的得進行汰換工程, 眼下還有法國海空軍這個已經確認在短期內 (至少2010年之前)不打算使用M88-3引擎的大型資源回收中心在, 兩方面大可各取所需 (南韓以低價甚至免費的價格將這些年齡尚新的引擎回銷給法國海空軍充作料件, 換取疾風F3購入或升級改良計畫時可以得到相當的優惠折扣........), 皆大歡喜, 不愁會形成浪費.

2. RBE-2升級成AESA雷達, 換得也只是天線陣列單元部分, 一如美製F-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上的AN/APG-73升級成AN/APG-79, 或是諸多俄制機載雷達由機械掃描升級成被動陣列雷達的模式, 雷達系統大部分次單元還是原封不動的保留, 至於汰換下來的被動式天線陣列, 回銷給法國空軍當作備份料件 (由於預算不足, 老法海空軍的疾風戰機恐怕還得用上被動陣列構型RBE-2 雷達好一陣子........), 甚至是去用作為升級改良其他國家幻象機更早一代的RDY等法製機載機械掃描雷達, 賺取外匯.......都可以有效利用這些汰換下來的系統零件, 避免形成浪費.


toga

由於南韓政府F-X計畫偏袒波音集團F-15K的動作意向過於明顯,因此在近來反美情緒高漲的民間、媒體主流與、空軍少壯派與國會反對黨中激起了軒然大波,已經有部份激進集團份子表示,將“誓死”反對南韓政府引進F-15K這種喪權辱國的行為.......

以下是在下於國內外各大軍事與媒體網站所收集到的,南韓民間“擁法反美”風潮之諸多理由總全集........


1. 在戰機整體作戰性能表現上,疾風戰機在去年南韓空軍對四大競標者所作的評估中之五大評估指標上均獲得“絕佳”的表現,而F-15K則只有兩項---> 這一消息據信是南韓一曾參與評估計畫的空軍少將向南韓媒體披露的,但其下場是隨即被解職監禁受審(希望他不會成為南韓版尹清楓.....)


2. 在技術轉移與授權生產方面,達騷集團所開出的條件幾乎優惠到似乎南韓才是達騷集團的母國,而老美波音集團的反應則差不多是:
a. 我的字典裡沒有“技轉授權”這四個字。
b. 40架的數量實在太少了,買100架才能證明你們對山姆大叔的愛與忠貞不貳.....


3. 疾風戰機裝有內載式的OSF 影像型紅外線追蹤/雷射測距儀/電視影像三合一被動偵搜系統可用來對付匿蹤敵機,而F-15k卻無此內載同級配備。
(在去年一次實戰模擬飛行中,一架測試的疾風戰機機上的OSF系統在尚未完備的情況下【當時好像只有裝備電視影像光電追蹤器......】,便於MICA飛彈的有效射程【50~60km】之外透過一層薄雲鎖定擔任標靶的幻象機............)


4. 根據椰林風情前輩高人們的看法:在短場起降能力方面,在起飛時,F-15K憑著強大無比的推重比,起飛所需跑道長度也許還可和RAFALE與EF-2000一較高下,但是在降落時,受限於過時的機體氣動設計,F-15K所需的降落跑道長度會是歐洲新世代戰機的兩倍以上,這對實戰狀況下的前線空軍基地而言可不是件好消息。


5. 為了爭取到第一個外銷顧客,達騷公司是以類似跳樓大拍賣的優惠價格向南韓推銷疾風戰機,目前總採購量只有61架,實際正式成軍服役數量只有十餘架的疾風,其外銷給南韓的總報價竟比目前已有四國近兩千架銷售量的波音F-15還便宜2~3億美金,撇開已遭淘汰的SU-35不計,其為所有參賽者中最為低廉者;此外根據達騷集團宣稱,拜使用模組化等最新科技之賜,疾風戰機的後勤維修所需精力代價將只有F-15系列的三成不到。


6. 不久之前才結束的長野冬季奧運,美國選手曾在一次競賽中因美籍裁判的偏袒才擊敗南韓選手奪得金牌,事發之後有許多南韓激進民眾透過網路等傳媒要求其政府在F-X計畫決標時“討回公道”..........


Zenobia

>6. 不久之前才結束的長野冬季奧運

This is really funny.


toga

風雲再起: 德義龍捲風打擊戰機壽命中期提升計畫

[Report by Karl Schwarz: Tornados Get Improvements]

The German Air Force, which once was wholly oriented to the defence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gainst an attack from the east, must today cover a wider operational spectrum, from small-scale crisis operations through to full-blown conflicts. The need to move forces around in Europe and also outside has to be allowed for. Such missions require amongst other things accurate target attacks from a distance as well as improved communication options for smooth command and control remote from the homeland and interoperability with Allied air forces.

On these points the Luftwaffe (and also the naval air arm) has significant capability gaps. To rectify this situation, a mid-life update is planned for the Panavia Tornado. Even if the number of aircraft in service will decline following introduction of the multirole Eurofighter from 2010, the swing-wing aircraft is likely to remain the main offensive air platform over the next 20 years.

The first steps towards updating the performance and capability of the Tornado have already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form of the ASSTA 1 programme (Avionics System Software Tornado in ADA). Thus the Luftwaffe and Marineflieger aircraft have been fit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faster main computer that has a lot more memory capacity, a more reliable GPS/laser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and a second generation display video recording system.

Integration of the Rafael Litening laser target designator and laser-guided Paveway III bombs (an upgrade of the Mk.84 and BLU 109) was carried out last year. Two months of trials at the USAF airbase at Eglin, Florida that included seven bomb releases produced very good results.

Panavia, or rather integrated teams from the partner companies of EADS Military Aircraft and Alenia, are now working on another, even more comprehensive update programme. The acronym ASSTA 2 covers a number of individual measures aimed primarily at improving the displays in the cockpit and at enhancing the aircrafts ability to foil modern ground- and air-based anti-aircraft systems.

The Display System Upgrade is intended to adapt the pilots workstations to the more demanding set of requirements. The issue here is to present th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now availabl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crew can assimilate the operational situation at a glance. Management and use of the new, more complex weapons needs to be made easier as well.

In the front cockpit, the Repeater Projected Map Display (RPMD) is therefore to be replaced by a Pilot Head Down Display (PHDD). This will be a 12.7 x 12.7 cm LCD built by Astronautics from the USA. The navigator is also to get a colour display. The new 15.8 x 15.8 cm LCD from Astronautics is known as the Navigators Head Down Display (NHDD) and is to replace the Combined Radar and Projected Map Display (CRPMD).

These screens will offer the crew a digital map of the terrain to be overflown. It is made by Dornier and is based on the system planned for Eurofighter. Compared with the films previously used, the representation is much more detailed and flexible. The display can also show the tactical situation and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aircraft system status, which was not previously available to the pilot in the front cockpit.

Also new is a 7.6 x 7.6 cm colour Electronic Warfare Indicator for the pilot from Diehl/Thales. In addition, the weapon systems officer is to gain a programmable Control and Display Unit (CDU) from Canadian Marconi/Diehl Avionik to operate the various computers and, above all, the Tornados electronic warfare suite.

In parallel to the changes in the cockpit, the Tornado Defensive Aids Subsystem (TDASS) is being upgraded so as to improve the aircrafts self-protection capability. TDASS comprises a new radar warning receiver (RWR) and an integrated Defensive Aids Subsystem Computer (DAC). This computer co-ordinates all operations relating to self-defence, thus reducing crew workload.

According to EADS, the technology used has been designed so that it can be rapidly modified to accommodate future developments. Germany has chosen an RWR from Saab Avionics (formerly CelsiusTech) of Sweden, while Italy has selected Elettronica as its supplier.

As the Italian Air Forces Tornados have had virtually no significant updates since they entered service, they are also to be fitted with a new TACAN, a new radar altimeter and the MIL-STD 1760B data bus.

Everything together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ew weapons. These include the AGM-88 HARM PNU which, thanks to the new inertial platform and GPS receiver, should be much more accurate against ground-based air defence systems. Above all, it will be able to continue attacking even after the ground radar has been switched off.

Both the Italian and German air forces are planning to procure a genuine stand-off weapon (over 300 km). In the case of Germany this will be the Taurus, currently under development with LFK, while Italy has chosen the Franco-British Storm Shadow from MBDA. In Germany, modification to allow the firing of the new IRIS-T short-range AAM is another option.

A lot of work thus remains to be done. The estimated development cost of the ASSTA 2package is about DM 900 million (Germany and Italy combined). Contracts were signed with Germany in December 2000 and with Italy on 1 July 2001, and the first design reviews for the new functionality have already taken place.

This year the first equipment will be available for test bed checks. Flight testing is scheduled to commence in 2003. This will last for two years, as testing of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s is a highly complex area. The aim is to have the new capabilities released by January 2005, with some of the new weapons actually entering service in Italy earlier than that date.

Fitting the new components into the aircraft is extremely time-consuming. The Tornado will need to spend nearly nine months in depot maintenance and being upgraded in the factory, in the case of Germany at the EADS plant at Manching. However, it is not yet clear how many aircraft will be fitted with the new systems. A procurement decision could be prepared for in the 2003 budget review process.

An expensive performance and capability upgrade only makes sense if the airframes still have many years service left in them. Again, there is a need for action in this regard, as the first Tornados have already reached their original ceiling of 4,000 flying hours. It has therefore been agreed among the European partners to increase this to 8,000 hours.

Precisely what measures will be necessary for this is pres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a spokesman from Panavia, the airframe is in principle very robust. It will probably be sufficient to strengthen specific areas, especially in the centre fuselage, with upgrade kits. However, all the systems right through to the hydraulic lines and the wiring will need to be requalified. Testing for this is scheduled to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2002.

In the long-term it is desirable to equip the Tornado with a tactical MIDS datalink, while an upgrade of the electronic warfare suite with digital receivers or towed decoys would also be of interest. However, as always,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funding.

本升級改良計畫的方法範圍程度, 或可做為我方在替本國FCK-1經國號戰機執行聯合打擊載具升級改良計畫時的良好參考..........


toga

近來沒啥子飛機議題好搞,只好來個冷飯重炒.........

1.本貼文是針對本國空軍三代戰機計畫的可能候選機種的整體性能,依照個人的看法與觀點所做出的評比,因此文中充滿了本人觀點的傲慢與偏見,評分也是偏袒意味十足,大夥兒若有耐性看完的話,大可一笑置之,無須當真;若有不同意見,歡迎貼文批判。


2.依照個人的偏執與喜好,在下選出七種西方第三∼第四世代戰機作為ROCAF三代機計畫的可能候選者,其選出理由如下:

F-22A:
雖然空軍買得到且負擔的起此一老美天價國寶的機率可能比在下當選下屆總統的機率還低,但既然空軍有此“雄心壯志”,當將其列入評比範圍。
F-35C:
多情種子ROCAF下一個夢中情人.........希望這次的愛情長跑不會再拖上十多年。
F-15T:
整體性能裝備暫時設定為和南韓目前的F-15K構型同級再加上AN/APG-63V2 AESA雷達,南韓F-X戰機競標案的結果即將分曉,萬一波音集團失利的話,F-15的生產線就將面臨關門大吉的命運,為了繼續延續此一老鳥的命脈以多賺點銀子,波音集團勢必會全力另謀出路,而最近才剛以性能不足為由,將AV-8B採購案打回票的台灣,在其眼中應該有“再接再厲”的價值........
F-16 BLOCK60:
雖然以是年華不再的舊愛,但是只要改頭換面一番,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有機會和其他新歡們一較高下,繼續和ROCAF“長相廝守”下去.......
F-18E/F:
將其納入評比的唯一理由是:它是在下最厭憎的機種,逮找機會就想修理其一番....(已經可以直接宣告公佈第七名了)
EF-2000:
雖然就目前狀況而言,台灣獲得此一戰機的機率恐怕比在下連任三屆總統的機率還低,不過下一代戰機的評選若無此一要角的話,實在有所缺憾,故姑且還是將其納入考量的對象。
RAFALE:
嗯......有哪個不長眼的傢伙膽敢問為什麼本人要將她納入評審範圍嗎∼∼∼!!﹖﹖沒有我家的菈法兒參與,其焉有資格稱之為三代姬選美大會﹖﹖

3.由於根據目前所有的消息跡象均顯示,ROCAF三代機部署計畫要到2010年之後才會展開,因此評比的候選機機種之構型與性能都是以屆時其“應有”的能力為準;例如所有的參選機種都同樣具備AESA雷達,F-22設定為具備對地攻擊能力,EF2000以第三批次型為評比基準,而我家的菈法兒自然是以最Fashion的“F4”構型為評比基準;至於評比的項目方面則是以空軍日前所透露的對三代機之基本要求項目為準。

================================================================================================
三代機候選: F22A/F35C/F15+/F16+/F18+/EF2K/RAF
短場起降能力:80/ 100 / 60 / 70 / 80 / 80 / 80
# 評分觀點:
緊急狀況下,F-35C可以完全不用起降跑道,表現自是無可爭議的100分,F22A等四種新一代戰機的起降跑道可限制在300~400m之間,故給予80分的評價,藉由新型引擎所產生的超大推重比,F-15T於空戰起飛時所需跑道長度可能還好,但降落跑道長度據信將為其他競爭者的兩倍左右,表現最差。

三代機候選: F22A/F35C/F15+/F16+/F18+/EF2K/RAF
超音速巡航力:100/ 70 / 85 / 70 / 60 / 95 / 85
# 評分觀點:
F-22A在八成軍用推力的狀況下,便可以1.5Mach等級以上的速度進行超音速巡航,表現自是超絕群倫;在換裝EJ230引擎之後,EF2000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可望達到1.5Mach(若換裝的是EJ-270的話,其於空戰狀態下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可能足以與F-22A不相伯仲,甚至是略勝一籌。)等級,緊追於F-22A之後;換裝新型引擎的F-15T與RAFALE F3,在標準空戰構型下應該也具備1.2~1.4Mach等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F-35C與F-16BLOCK60外型設計構型便不著重高空高速空戰,縱有高推力引擎相助,其超音速巡航能力縱然是有也應該十分有限,不會超過F-15T/RAFALE F3所具備的等級;F-18E/F的外型設計既非追求高空高速空戰,推重比甚至不及F-18C/D,其表現就更不用說了。

三代機候選: F22A/F35C/F15+/F16+/F18+/EF2K/RAF
視距外攻擊力:100/ 85 / 80 / 75 / 70 / 95 / 90
# 評分觀點:
除了F-22A的強與F-18E/F的弱是毋庸置疑以外,其他戰機的評比真是十分困難,難脫個人主觀偏見影響;就本人的觀點來看,F35C的空戰性能雖然平平,但是拜超群的匿蹤性能與優異的射控電子與座艙航電狀況意識掌握設計,為其視距外攻擊力帶來不少加分;EF2000第三批次型與菈法兒F4構型在空戰飛行性能/雷達低可視度設計/武器配備(流星中長程AAM)/射控航電方面的表現均是一時之選,視距外攻擊能力應僅次於舉世無雙的F-22A;而其中又以集合西歐四國科技結晶智慧於一身的EF-2000第三批次型更具有“無限可能”,若目前西歐各國為求改良提升EF2000所研發的各類改良升級套件屆時都能順利應用於EF-2000第三批次型身上的話,則“究極完全體”EF-2000第三批次型的視距外空戰性能說不定甚至能力壓F-22A。F-15T的空戰推重比雖然大得驚人,射控航電亦足以與其他競選機種分庭亢禮,但是拜落伍的機體設計之賜,其在匿蹤與機體動能維持方面大大吃虧,也影響妨害了其視距外攻擊力的表現。

三代機候選: F22A/F35C/F15+/F16+/F18+/EF2K/RAF
大酬載量能力:100/ 75 / 95 / 80 / 85 / 85 / 95
# 評分觀點:
F-22A在內外均掛載武裝燃油的狀況下,其籌載量可高達12噸以上;F-15T與RAFALE F4的最大籌載量均可達到10~11噸級,而EF2000與F-18E/F的最大外掛籌載則介於8~9噸級之間;受限於武器內掛與垂直起降系統佔據空間重量,F-35C的籌載能力較受到限制,最大籌載量介於6~7噸之間,但對ROCAF而言也以十分足夠。

三代機候選: F22A/F35C/F15+/F16+/F18+/EF2K/RAF
長程打擊能力:100/ 75 / 90 / 70 / 60 / 80 / 85
# 評分觀點:
光是11.5 ton的內載燃油以及可攜帶多達四具的2270L油箱,已經足以說明F-22A在此一領域的無與倫比;在南韓F-X戰機競標案中,F-15K, RAFALE, EF2000均是可在配備CFT下獲得1850km打擊半徑的長程打擊戰機,但拜體大之賜,F-15T在長程打擊任務下的有效作戰航程與武裝籌載量應該還是較後兩者略勝一籌;由於垂直起降飛行系統佔據內部空間之故,F-35C的內載燃油會受到一定限制,在沒有使用CFT的狀況下,打擊作戰航程將不及前述幾種作戰機型。

三代機候選: F22A/F35C/F15+/F16+/F18+/EF2K/RAF
外型匿蹤性能:100/ 95 / 60 / 70 / 80 / 85 / 85
評分標準:           
正面最小雷達截面積:
0.001m2 --> 100
0.01 m2 --> 90
0.1 m2 --> 80
1.0 m2 --> 70
10.0 m2 --> 60


三代機候選: F22A/F35C/F15+/F16+/F18+/EF2K/RAF
評比總得分: 580/ 500/ 470/ 435/ 435/ 520/ 520


toga

小補充:三代機候選機種最新價碼一覽表

F-22A猛禽:空優構型單價兩億零六百萬多美金,增添對地打擊功能價碼另議。

F-35C小猛禽:包含完善配備支援的單價應介於六至七千萬美金之間。


F-15K鷹式:
含對地攻擊武器配備單價約一億一千兩百五十萬美金,改裝AN/APG-63V2 AESA雷達配備者價碼另議。

F-16 Block60:具備AN/APG-80 AESA雷達與完整對地打擊功能者單價約八千多萬美金。

F-18 E/F:單價約四千餘萬美金,改裝AN/APG-79 AESA雷達配備者價碼另議。

EF-2000:
第二批次構型單價約一億一千五百萬美金,改裝AESA雷達、EJ-230引擎、軸對稱向量推力、CFT、流星中長程AAM、匿蹤性能提升等升級套件者價碼另議(個人估計:加裝全數升級改良套件之“終極型”EF-2000第三批次型之單價可能高達一億五千多萬美金。);對地打擊功能得等至2008年方能開發完成。

菈法兒 F2造型:
含完善對地打擊功能,單價約一億零五百多萬美金,進行RBE-2雷達AESA化提升計畫者價碼另議。


旁觀者

自史耐馬克公司的網站上找到M88-2與M88-3引擎的基本性能諸元,供各位網上先進參考

引擎型號:M88-2/M88-3/EJ200
引擎全長:3.54m/3.62m/4.00m
引擎內徑:696mm/790mm/740mm
引擎重量:897kg/985kg/990~1035kg

引擎型號:M88-2/M88-3/EJ200
最大軍用:11250/11250/13500(單位:磅)-->承平時期
後燃推力:17000/17000/20250(單位:磅)-->承平時期
最大軍用:11250/13500/15520(單位:磅)-->戰爭時期
後燃推力:17000/20500/21370(單位:磅)-->戰爭時期
P.S:
EJ200引擎於戰時可因解除FADEC的“WAR SET”限制使推力更上一層樓的說法,只見諸於部份國外軍武網站資料,並未見諸於可靠度高的軍武文獻記載。

引擎型號:M88-2/M88-3/EJ200
核心溫度:1850K/1850K/1800K
進氣速率:65kg/s/72kg/s/???
壓縮比 :24.5:1/27:1/26:1
旁通比 :0.3:1/0.3:1/0.4:1
推重比 :8.6:1/9.4:1/8.9~9.3:1-->9.36~9.80:1(若戰時可更上一層樓說為真的話)


燃油消耗速率
M88-2:A/B SFC 1.8 kg/daN.h;Dry engine thrust SFC 0.8 kg/daN.h
M88-3:A/B SFC 1.7 kg/daN.h;Dry engine thrust SFC 0.8 kg/daN.h

EJ-200:
燃油消耗速率
最大軍用推力下...............21~23 g/kN.sec
後燃推力下...................47~49 g/kN.sec

(在下手頭上所有的三款引擎之此方面性能表現單位基準不同,而在下不懂如何換算,有待理工航太高手幫忙協助換算......)


Zenobi

>P.S:EJ200引擎於戰時可因解除FADEC的“WAR SET”限制使推力更上一
>層樓的說法,只見諸於部份國外軍武網站資料,並未見諸於可靠度高的
>軍武文獻記載。

我有在 IAPR 還是 WAP 上看過,發動機可以短暫用 105% 還是 110% N2
轉速。

>M88-2:A/B SFC 1.8 kg/daN.h;Dry engine thrust SFC 0.8 kg/daN.h
>M88-3:A/B SFC 1.7 kg/daN.h;Dry engine thrust SFC 0.8 kg/daN.h
>EJ-200:
>燃油消耗速率
>最大軍用推力下...............21~23 g/kN.sec
>後燃推力下...................47~49 g/kN.sec

1 kg/daN.h = 1 kg/kgf.h = 1 lb/lbf.h
= 1000/(9.8/1000*3600) g/kN.sec = 28.3448 g/kN.sec

所以 EJ-200 如果用 M88 數據的單位是
Mil: 0.74-0.81 kg/daN.h
Max: 1.66-1.73 kg/daN.h


toga

1. 多謝Zenobia兄的協助換算.........

2. 以下也是Snemca公司所發佈的新聞稿,可以略窺法國未來戰機軍用發動機發展之端倪...

PHT (French acronym for High Temperature Platform):
Snecma Moteurs program aimed at developing the enabling technologies needed on tomorrows high-thrust military engines. The PHT test platform is an engine core using the compressor and several subassemblies from the M88 (the Rafales powerplant). The combustor underwent conclusive tests in 2000, and the platform has now kicked off testing, reaching more than 2,000 K on May 17, 2001, under very satisfactory conditions.
(2,000 K相當於1,727℃,這與老美目前F-22戰機上所用的F-119引擎的核心溫度相當)

The next stage of the program will aim for an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more than 2,100 K.
(該計畫下一階段的目標是達到1,800~1,900℃之間的核心溫度,比起老美現役最新型的戰機軍用引擎略勝一籌,但是比起老美自八○年代末期展開,終極目標為研發推重比15~20:1一級,且燃油消耗率減少40%之戰機引擎的IHPTET計畫,以及老英的ACME計畫【目標之一是以EJ-200系列引擎為基礎,於2010年之前開發出最大推力增加35%,燃油消耗速率減低25%,重量減輕25%的次世代戰機用技術展示引擎;至於更長遠的目標則是集歐洲各國之力,共同研發出推重比16~18:1一級的下一代戰機用引擎。】,其先進程度仍是頗有不及。)


NO:7_22
 於 2002/07/10 14:49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889_ 121


疾風戰機後援會在台分會

南韓的F-X競標案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一如先前大多軍武學家的看法,是呈現老美波音F-15K打擊鷲v.s老法達騷菈法兒的局面,然而由於大東家狗改不了吃屎的爛習慣,竟然爆出了賄賂南韓空軍官員的大醜聞,目前不但已有三名南韓涉案空軍官員遭到逮捕偵訊,且整個案情還有向上發展、越演越烈之勢,也讓菈法兒勝出的機率更加渺茫........

不過大東家仍然決定堅持到底,奮力一搏,其於前天向南韓提出F-X競標案的最後報價:41億美金整,較先前報價又刪減了七千萬美金,誠可謂打落牙齦混血吞也。

而老美波音集團的反應卻是:最終報價為45.5億美金,較先前報價又提高了1.5億美金,一付不怕南韓不就範的超高姿態,七○年代的機體設計,在先前整體性能評比時的表現幾乎是倒數第一,雷達電子配備還不是最高檔的貨色的候選機種,其所開出的戰機單價價竟比九○年代設計,整體性能表現為所有競標者之冠的候選機種貴上一千一百二十五萬多美金,老美的奸商嘴臉真可謂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不過老美廠商這種窮凶惡極的超高姿態,也是南韓政府高層偏袒縱容的結果,數名參與評估F-X戰機競標案的負責官員於最近公開指控南韓政府高層向他們持續施壓,要求務必讓老美的F-15K勝出,南韓國防部長甚至還表示:“為了保持美韓同盟和諧,F-X案的勝出者只有一個:F-15K,別無其他選擇。”有這麼忠貞不二的奴才政府,波音集團的開價又焉能不一漲再漲以資報答其盛情??

這種事若是發生在台灣的話,可有好戲可瞧了............
889_ 122


天外飛仙

toga:
過於關注Rafale,以及其的發展計劃。會對其他戰机的了解有所偏差。
閣下的文章這種錯誤比比皆是。
比如將后燃燃燒室的溫度和渦輪前溫度混爲一談。
目前世界上溫度最高的渦輪前溫度還是F119約1950K,英國對此表示懷疑,認爲
是1900-1950K之間,Ej200的渦前溫度是1850k以上。注意一下EJ230等型號吧。
加力燃燒室溫度一般來説早達到2000K以上了
2000K的渦前溫度對於法國人來說還是一個夢,不妨說說法國的4代高溫單晶鎳合金的情
況怎麼樣了?他比英國要落後5-10年。燃燒理論也沒見什麼過人之処,很難想象連美國
英國都一時解決不了問題他們都攻克了。
EJ200系列的推比11-12的發動機改型進度比M88-3領先6-8年,比美國F119-PW-6xx的僅慢
2年左右。

Rafale 哪有10-11吨的外載能力?資料看錯了吧。法國佬喜歡畫餅充饑,用未來時与人家
的當前式比。
還有F22A。他的最大起飛重量是多少?給出出處。按你給出的説法算出F22的最大起飛重
量可達到37t。很遺憾這個數據我還沒找到。

附帶說一下F22的生産型機翼剛交付3月20日吧
889_ 123


toga

1. 這個欄本來就是開放給各路英雄好漢談飛機的,在下限於所學與偏好,當然只能針對自己所喜愛瞭解的部份談飛機,眾路英雄好漢既然都惜語如金,不願提供資訊心得(特別是許多“深藏不露”的大陸網友,每當台灣網友引經據典,談起俄系與中國系的各式新型軍機性能表現的時候,都表現出一付看荒天下之大謬笑話的不屑模樣,可是請他提出正確可靠資料數據的時候,卻都是欲言又止,一副“夏蟲不可語冰”、“天機不可洩漏”的神聖不可侵犯模樣,邏輯理性的討論又如何進行下去??),那也只能由它偏去了........

2. 軍用引擎技術細節部份在下本來就不是很瞭解,對於閣下的糾正,在下只能表示感謝之意.........

3. 有關F-22A的搭載能力,其內部彈艙的最大搭載量據稱是2270kg左右(大陸文獻亦有此記載),至於不考慮匿蹤性狀況下的外掛能力,兩三年前的Flight International雜誌在訪問洛克西德集團,介紹F-22A的專文時有提到F-22A的兩翼下可增加合計四具的多重掛架,每個多重掛架下均可攜帶一具2270L級大型副油箱與兩枚AIM-120C,並於附圖中展示出一幅F-22A內載六枚AIM-120C與兩枚AIM-9X,並外掛總計四具2270L副油箱以及八枚AIM-120C的最大全備起飛示意圖,所以粗略估計一下,F-22A的極限外掛能力約為12噸左右。

4. 依照近兩年以來的相關軍事文獻記載,目前疾風戰機的滿載起飛重量已經提高至24500kg左右,最大外掛重量則在9500kg以上;而根據今年巴黎航空展的新聞發佈資料顯示,在換裝推力升級的M88-3引擎之後,達騷集團目前正在致力於將外銷型疾風戰機的全備起飛重量進一步提高至27200kg以上,外掛能力提升為10~11噸級應無高估;疾風戰機開始正式外銷本來就是展望在2005年以後的軍機市場,而在下先前貼文所著眼的評估背景更是2010~2015才會開始的台灣三代機換裝案,用未來式比較本來就是理所當然。
889_ 124


ADF

據《防務日報》2002年3月18日報導:波音公司上星期駁回了關于F-15K戰斗機缺乏綜合電子戰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的說法。波音公司軍機和導彈部及前F-15K項目經理對《防務日報》記者稱,這種說法是極其荒謬的,事實上它們在綜合電子戰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方面的能力是最強的。
  這種說法源于前韓國空軍的T-50先進噴氣教練機項目經理兼FX評估小組副主席,目前他因接受法國達索公司賄賂已于本月被捕。
  波音的F-15K正在與達索公司的陣風及歐洲戰斗機臺風競爭韓國戰斗機市場。上個月韓國已經決定排除俄羅斯提供的蘇霍伊設計局的蘇-35戰斗機。
  為了駁斥對F-15K的綜合電子戰系統的指控,波音公司軍機和導彈部及前F-15K項目經理說,早在1989年該飛機達到最初的作戰能力時就已經具有綜合電子戰系統。所謂綜合電子戰系統就是能同時與其它系統運行,如飛機的雷達,而不產生干擾。F-15K項目經理說,我們的系統總是與無線電頻譜相一致的,與雷達、干擾機及雷達預警接收機不產生沖突。F-15K將比F-15E具有更好的電子戰系統,尤其是飛機上更新的ALE-47電子對抗投放系統,能夠與ALR-56雷達預警接收機更好地配合。這三個系統都是由英國的BAE系統公司制造的。他還說,目前生產的陣風和歐洲戰斗機均沒有電子戰系統。據說這些飛機有一些該方面的計劃,但具體到什么程度還不得而知。陣風估計到2007年服役的F3型能夠具備電子戰設備。同時歐洲戰斗機沒有計劃2005年前達到完整的作戰能力,包括它的完整的救生能力設備。
   F-15K具有先進的顯示器核心處理機支持任務計算機和座艙顯示器工作,還有一個可編程的武器控制系統和存儲管理系統。但F-15K沒有聲音啟動控制系統,而其它競爭者則聲稱能提供這一系統。但F-15K項目經理稱,他們沒有安裝這一系統是因為在戰場上大頻率使用無線電設備通信會對此系統產生干擾,此外,高機動飛行的限制使飛行員對這一系統的使用失去意義。(任曉華 責編吳)
889_ 125


toga

南韓F-X競標案第一階段昨日揭曉:由老美波音集團的F-15K和老法達騷集團的RAFALE勝出,且RAFALE的總積分比F-15K略勝一籌;然而由於領先程度未及3%,因此兩者均將進入第二階段的評估較量,不過此一階段的評估較量將優先考量美韓同盟關係,所以用膝蓋想也知道南韓政府高層打算讓誰出線。

南韓政府與軍方均聲稱盛讚本次評估是公正公開,清清白白且專業導向的,不過拒絕對外公開其評估依據以及各競標者的積分;而南韓反對黨,主流媒體與激進團體則視南韓政府向老美靠攏的作為有如喪權辱國,紛紛表示將以大動作抗爭手段反對到底,山雨欲來的情勢一觸即發。
889_ 126


toga

根據南韓政府發言人透露: 在F-X案第一階段的競標中, 老法達騷RAFALE的總積分領先老美波音F15K 1.1%; 老法政府與達騷集團對此表示不能接受, 除強烈要求南韓政府與軍方公布詳細的評估過程依據方式外, 並表示將在第二階段的評比中採取緊迫盯人, 全程監控的方式來掌握影響評比發展動向, 以確保法商的權益.
889_ 127


toga

最新一期的航空迷月刊:

1.不可以再小看F-18E/F超級塑膠蟲了, 因為其很有可能是2010年以後, 美國海軍航艦上的主力空優戰機!!理由: 根據現有發展情勢狀況來看, F-35B將著重於打擊任務, 其整體空戰運動飛行性能很可能還比不上F-18E/F超級塑膠蟲...............

只好祈禱F-35A和F-35C不是這個調調了......


2.首批八架的LCA正式進入量產成軍階段, 看來老印的民族自尊終究是打落牙齦混血吞, 讓這個雞肋計畫繼續推動下去...........


3.日本F-2戰機上所用的自製AESA雷達所遭遇到的問題非同小可, 飛行員們抱怨在高速高機動空戰飛行狀況下, 其在遠距離外監控搜索的目標極易 神秘脫鎖失蹤, 雷達能有效偵蒐掌握目標的實際範圍只有40km不到, 幾乎和初期型F5E/F戰機上所用的AN/APQ-153雷達之表現般的悽慘........

日本的F-2與印度的LCA, 都可以清楚的告訴世人們在自主國防上不自量力與率爾使用尚未研發成熟的尖端科技所會導致的惡果, 以及何以世上歐洲國家要到將近2010年左右才將戰機用AESA科技雷達部署實戰化的道理........


889_ 128


toga

在談RAFALE談了將近一百多篇,談得讓大夥兒快要抓狂起哮之後,終於有一款「新」戰機可讓大夥兒耳目一新了........


法國達騷集團與巴西Embraer飛機公司日前共同宣布,將共同研發Mirage2000-BR多用途戰機以競標巴西2010年的未來戰機競標案。


目前有關Mirage2000-BR的具體性能諸元並無詳盡的資料數字公布,只知道其將源自於目前幻象兩千家族的最新型號:Mirage2000-5 MK2,並將配備『RDY2』雷達,在和射後不理AAM相搭配之下,具有『真正的』多目標追蹤與多目標同步射擊能力..........

(多麼引人遐想的描述用語......看來RBE2的幻象兩千使用版將率先實現於Mirage2000-BR的身上........)


目前Mirage2000-BR在巴西未來戰機競標案的主要競爭對手為俄羅斯的SU-35巴西版。


PS:
在新世代的RAFALE戰機因經濟或政治角力因素而在國際軍機市場上連連碰壁,面臨滯銷的窘境時,過去同樣因價格經濟因素而在國際軍機市場上銷路不佳的老一代幻象兩千系列近幾年來卻有若時來運轉,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開出一片紅盤;其最新的Dash 5系列目前的銷路情況如下:

MIRAGE2000-5 MK1:

法蘭西:將37架M2000-C升級改良為MIRAGE2000-5F

台灣:採購60架全新MIRAGE2000-5T

卡達:採購12架全新MIRAGE2000-5 MK1


MIRAGE2000-9/-5MK2:

希臘:全新採購20架,升級改良原有戰機15架

阿聯:全新採購33架,升級改良原有戰機30架

印度:
最近兩年購進15架初期型規格的M2000-H以補充舊有機隊的折損,目前正在和法國磋商採購36架,授權生產90架MIRAGE2000-5 MK2的可行性

巴基斯坦:磋商中


MIRAGE-2000 BR:
法國與巴西合作開發,DASH 5系列的最新家族成員,其基本客戶源為巴西2010~2015年未來戰機採購案40~120架的基本訂單,老法並將MIRAGE-2000 BR全權授權給巴西的合夥集團負責生產製造/修正改良/行銷全球,簡而言之,MIRAGE-2000 BR幾乎可視為巴西自家的「國產戰機」..........


照此狀況發展下去的話,搞不好到2005至2010年年間MIRAGE2000系列戰機的總訂購量可望打破其前輩:幻象F-1 731架的紀錄。甚至朝800架的大關挑戰;對於一架非美俄系的獨力研發戰機而言,這樣的產量已經是難能可貴,足以光宗耀祖了........

(Source : Embraer ; issued April 4, 2002)

SANTIAGO DE CHILE, Chile---Embraer and French aerospace industries Dassault Aviation, Snecma Moteurs and Thales Airborne Systems, have signed today the formalization of an agreement as to join efforts and resources in the strategic, technical, industrial, logistic and commercial fields, established under the legal form of a consortium, entitled Mirage 2000 BR Consortium.

This Mirage 2000 BR Consortium is a very competitive contender in the Brazilian Air Force F-X BR Program. Aiming at fully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from the Brazilian Air Force, the companies which integrate the Consortium have studied and proposed the most appropriate changes to be implemented on the Dassault Aviation Mirage 2000-5 Mk 2, thus developing a new version of this aircraft, named Mirage 2000 BR. The Mirage2000 BR will become the newest member of the Mirage 2000 family, featuring in particular an unrivalled lethality in Air Defense operations, real multi target and multi-shoot with RDY2 radar, together with unrestricted Beyond Visual Range missiles.

The coordination of activities of the Mirage 2000 BR Consortium partner companies, in all domains, shall be incumbent upon Embraer, which will exercise the role of Consortium leader. According to the scope of the Consortium, the partners will be promoting and offering the Mirage 2000 BR in Latin America, under Embraer’s leadership, as well as jointly considering any and all opportunities that should arise worldwide.

Analysis,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activities for the Mirage 2000 BR will be jointly performed, either at Embraer’s facilities in Brazil, or in France. A final assembly line for the model is being implemented in Brazil, at Embraer’s new plant of Gavião Peixoto.

Under the agreed terms for the said Consortium, and thanks to the inexistence of restrictions to technology transfers from the French government, Brazil will be provided with full autonomy for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s well as further improvements of the Mirage 2000 BR. This national autonomy will be assured, among other aspects ­ by the transfer of the engineering software laboratories ­ including full access to the Mirage 2000 BR weapon system’s source codes ­ what will allow Embraer, upon request from the Brazilian government, to modify the aircraft systems, thereby assuring its full adaptability to additional weapon systems and equipment, eventually required during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the aircraft.

Under the technical standpoint, this autonomy for further developments has been made possible ­ among other factors ­ by the Mirage 2000 BR’s modular computer architecture

The Mirage 2000-5 Mk.2, from which the Mirage 2000 BR is derived, is an advanced, single-engine multirole combat aircraft of the ten ton class. About 600 Mirage 2000 have been ordered by eight air forces, three of them having placed a second order, and one a third order. The Mirage 2000 has logged over 700,000 flying hours.

889_ 129


Skywalker-Luke

首架颱風式IPA戰機出廠

由英國BAE系統公司製造的第一架EFA颱風式IPA戰機,最近已組裝完成出廠,預計於2002年4月14日第一次試飛,未來主要用於進行防衛輔助次系統等的測試;至於英國空軍所採購的第一架颱風式戰機計劃於2002年底運交。

資料來源:DTM軍事電子報 2002.04.05 第107期
889_ 130


toga

在戰機整體作戰性能表現上,疾風戰機在去年南韓空軍對四大競標者所作的評估中之五大評估指標上均獲得“絕佳”的表現,而F-15K則只有兩項

剛從外文網站所獲得的消息,這五項評估指標分別是:
1. Reliability..........................(可靠性)
2. General Function.....................(整體功能)
3. Supportive Combat Capability.........(戰鬥支援能力)
4. Electronic Warfare Capability........(電戰系統能力)
5. Weapons Capability...................(相關武器配備能力)

在當時南韓空軍的初步評估中:

a. RAFALE在上述五項評估指標均獲得“Excellent”的表現,表現最佳。

b. F-15K則在“可靠性”與“戰鬥支援功能”兩項指標上獲得“Excellent”的表現

c. EF-2000在“可靠性”與“整體功能”兩項指標上獲得“Excellent”的表現

d. SU-35在上述五項評估指標中的表現均被評判為“Ordinary”,處於墊底。


889_ 131


cobrachen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老美留太多手,法國和英國這兩架才剛剛服役的飛機再怎麼講可靠度累積的經驗值也不如F-15的整體成績才對。電戰系統能力看樣子老美可能是當年放棄空載自衛系統的疑毒留下來的問題。只有美國有EA-6B可以靠,其他國家多半都要靠自己衝,老美也不可能釋出最新的電戰系統,這方面落於下風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老俄到目前為止,我的印象是要整合西方航電都要靠一個主要西方國家協助,過去光是MiG-29和法國合作的各種套件型態就有四到五種之多,但是俄國和法國的一些關係似乎也不是真的很好,因為法國曾經因為打算自己大改俄國的航電系統架構以提供客戶更多的選擇而激怒俄國。俄國就說誰敢未經他們同意大改航電,就等著原廠取消一切相關支援和零件。flak是說沒有1553B,要整合西方航電根本很難,俄國很多系統又不是1553B的標準,勢必要拔掉重換。
889_ 132


flak

>電戰系統能力看樣子老美可能是當年放棄空載自衛系統的疑毒留下來的問題
F-15系列戰機都有ALQ-135電戰系統 最近一次改良加入了低頻干擾能力

個人是相當不願意看到F-15E再活下去的 唯一一種沒有前緣襟翼的古董....
889_ 133


flak

>1.不可以再小看F-18E/F超級塑膠蟲了, 因為其很有可能是2010年以後, 美國海軍航艦上的
>主力空優戰機!!理由: 根據現有發展情勢狀況來看, F-35B將著重於打擊任務, 其整體空戰
>運動飛行性能很可能還比不上F-18E/F超級塑膠蟲...............

套句美國海陸飛行員的話:『我們轉得比它快 我們爬得比它快』
假如超級蟲的空戰運動性能叫作好的話 大概沒有一種戰機敢說自己爛

JSF的空戰性能不好 是故意的 因為美國不覺得有了偏軸纏鬥飛彈 還有必要搞這種玩意
參見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MR/MR719/
不幸的 超級蟲也是仗著AIM-9X才敢大聲
889_ 134


toga

受在下個人偏見與喜好因素影響,本欄對南韓F-X未來戰機採購案的介紹報導立場過於崇法貶美,為求平衡客觀起見,茲張貼一篇由南韓軍論人士所發表,支持南韓政府採購F-15K的新聞稿以平衡本欄之偏頗立場........

OPINION FX choice was a security matter

Kim Young-hie JoongAng Ilbo


April 5, 2002

When American Boeing and French Dassault are in cutthroat competition to win the Korean Air Forces multibillion dollar next-generation fighter jet procurement order, it is fair and proper for Seoul to purchase American made aircraft, on condition of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開宗明義,本文作者認為F-15K和RAFALE是半斤八兩的競爭者,既然美韓擁有不可告人,不是,密不可分的同盟夥伴關係,選擇F-15K根本是天經地義之舉。


The Defense Ministry decided on Boeings F-15K over the French Dassaults Rafale and plans to purchase 40 planes by 2008 at an estimated total price of 4 trillion won ($3 billion). The deal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South Korea military alliance. But the decision has drawn very harsh criticism.

Dassault is demanding that the Defense Ministry disclos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its evaluation of the two competing fighters. Some civic groups are accusing the government of buckling under U.S. pressure, even though the Korean militarys preference was not the F-15K, which it said was outdated and cost more. The point of their argument is that the Korean government selected the Boeing craft despite its shortcomings.

以上是南韓F-X戰機採購案這兩禮拜來的事態發展簡介,在下過去貼文均有提及,在此不再贅述。


But comparing two planes objectively is equivalent to comparing apples and oranges. Apples cannot be a superior fruit compared with oranges and the taste of the two fruits cannot be ranked either. A 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who still pilots fighter jets, likened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planes to rating an eagle and a hawk. In short, the two are built for different purposes.

作者認為,拿RAFALE和F-15K這兩種設計目的不相同的戰機比較優劣高下,就好像比較蘋果與橘子之間的味道優劣高下一樣,根本無從比起。


Dassault likened its Rafale to a sportscar, and its rival, Boeings F-15K, as a limousine. It stressed that the Rafale would perform far better in dogfights. But a dogfight involving fighter jets chasing each other for short distances is outdated in modern warfare, which depends on integrated electronic systems. The F-15Ks alleged inferiority in dogfights is offset by its strong performance at high velocity and during vertical ascent.

支持RAFALE的人強調RAFALE的近戰格鬥能力遠勝於F-15K,但是本文作者認為,在現代化的空戰中,勝負關鍵在於整合式空用電子系統的效能,近戰格鬥根本已是過時罕見的玩意兒(ADF兄,堅決批判打倒他吧!!),而F-15K在纏鬥性能方面的劣勢,卻可以速度與爬升速率方面的優勢予以彌補。(老實說,在分別換裝推力升級17%和20%新型引擎之後的F-15K與RAFALE F2/F3,其超音速巡航性能與垂直爬升爬升率的優劣高下到目前為止並無具體數據資料可以比較,該文作者不知哪來這麼大的信心,認定F-15K穩操勝卷??)


Rafale boasts AESA electronic radar, which is called eyes of the dragonfly. But AESA is still under testing. The radar would cost $350 million in the first years after complete development. The Korean Air Force can use the F-15Ks MSA radar, which costs less than half the price of AESA, and replace it with Boeings AESA, to be developed in the future, when the price drops.

南韓版RAFALE另外一處被支持者誇稱之處,便是其有“龍之眼”美譽的AESA雷達(這再度間接證明,南韓版的Rafale將直接配備使用AESA雷達。),然而本文作者認為,目前AESA雷達的價格實在過高,正式量產第一年內的價格高達三億五千萬元(這實在太誇張了,個人認為是單位寫錯之故,應該三千五百萬美元較為合理{約和一架F-16C的造價相當,也較為符合RAFALE單價一億多美金的身價};抑或是幣制單位為韓元{有哪位網上高人知道韓元與美金間的兌換率嗎??})令人難以接受,而F-15K目前雖然配備的是較為原始老舊的機械掃描雷達,但是費用卻比老法AESA雷達的一半還少,大可先行湊合著用,等到波音集團的AESA雷達發展成熟降價之後再行換裝。


Boeing is boasting that the F-15K is superior since two pilots are required; the Rafale is operated by one. Pilots, the company says, are emotionally more at ease dividing the labor when they are not alone, thus leading them to perform better. Many pilots say they prefer having a crew member, but added that if the integrated electronic system functions to its capacity, the superiority of double seaters narrows.

(這段根本是胡說八道,追求對地打擊功能的RAFALE本來就是以雙座型為主,老法空軍所採購的234架RAFALE空軍型中,95架單座空優型,139架雙座打擊型;而老法海軍所採購的60架RAFALE海軍型中,20架單座空優型,40架雙座打擊型,南韓版RAFALE想要以雙座構型為主有何難哉??可見波音集團或是本文作者根本是睜眼說瞎話。)


Boeing pointed out that its fighter jet is outstanding in air-to-air, air-to-ground and air-to-ship attacks and that the Rafale does not have the capacity for air-to-ground and air-to-ship attacks. But arms experts said in time the Rafale would be equipped with such capacity. Rafales drawbacks could soon be remedied.

(波音集團再度睜眼說瞎話)


Comparing the two jets produces an endless list of demerits and merits. The result of the first evaluation showed less than 3 percentage points difference between scoring of the two jets.
.
The fact that the U.S. Air Force has decided to use F-15 fighter planes only until 2030 weighs heavily on my mind. Even ordinary people are reluctant to purchase cars whose production will be suspended soon, making their parts scarce. But Boeing has founded a company to provide parts and maintenance for the F-15K around the world, according to an arms expert at the Defense Ministry. Korea need not worry about obtaining parts as long as Boeing stands to profit from the lucrative business of providing components.

The Korean Air Force wants heavy fighter jets that can serve as Koreas strategic weaponry. The F-15K fits this purpose. It can hold its own against Chinas SU-27, North Koreas MiG-29 and Japans F-15J and F-2 for the next 30 years. Beijing falls within the flight range of the F-15K, which can carry out missions within a radius of 1,200 kilometers. The medium-range Rafale would not be appropriate for this purpose.

本文作者認為,有關F-15K的後勤維修補給在未來30年之內都無須煩憂,而以F-15K的整體空戰性能,在未來30年之內都能有效對抗壓倒中國的SU-27、北韓的MIG-29、日本的F-15J與F-2等主要鄰國威脅(北韓姑且不論,中國與日本還會以初期型SU-27與F-15J作為主力多久?拿自己五六年之後方能正式成軍,最為新銳的上駟去和人家在10~15年之內便會陸續退出主力地位的中下駟去比較,這種論點到還真是和當年我方某些媒體以M-48H去和對岸的八○式主力戰車比較優劣高下,認為略勝一籌而獲致我方裝甲兵享有武器系統優勢的結論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以F-15K 1200km等級的打擊半徑,不但北京當局無同等級打擊戰機可與之抗衡(........SU-30MKK不行嗎??),也是中程的RAFALE戰機所無法提供的優勢(此一結論不知從何而來,1990年代初期的原型RAFALE已經能在攜帶12枚250kg鐵炸彈,四枚米卡AAM,三具合計4300L的副油箱的狀況下獲得1062km以上的打擊半徑了,南韓版的疾風戰機在換裝更為省油的M88-3引擎,加裝可延長作戰半徑20~25%的適型油箱,以及使用有效射程可達250km級以上的SCALP-EG遠攻飛彈之後,要獲得1200km級以上的打擊半徑又有何難?)


Some analysts suggested that the launch of the F-X project should be suspended for a few years, fearing diplomatic friction with the French government if Rafale failed in the bid. This idea was as ludicrous as the contentio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have withdrawn its armed forces from Korea if Boeing had failed to win the project.

(這段才是南韓捨法就美的關鍵因素......)


Selecting a jet fighter for its F-X project is the right of Korea, a sovereign country. Long-term gains in Koreas security should be the top concern in selecting the plane.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double its efforts to secure technology transfers and an offset package from Boeing, equivalent to the amount that had been pledged by Dassault.

(不過作者在最後還是強調要向老美盡力爭取可和達騷集團所承諾給予相提並論的工業技術轉移的比率..........只是這可能嗎??經此一役,外界已經看清了南韓如同美國次等殖民地,對老美主子唯唯諾諾、鞠躬哈腰的窘態,以後還有哪個非美系的外國軍火公司會認真參與有美商參與的南韓外購武器案??不任由老美予取予求、任其魚肉,南韓政府/軍方又能怎麼樣??)
889_ 135


toga

JSF的空戰性能不好 是故意的 因為美國不覺得有了偏軸纏鬥飛彈 還有必要搞這種玩意
參見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MR/MR719/
不幸的 超級蟲也是仗著AIM-9X才敢大聲

1. 在下是沒看過航空迷月刊,不過依照椰林風情那邊諸多前輩高人的評論探討來看,該文強調的應該是視距外空戰飛行性能,而非近戰格鬥。

2. 就在下印象所及,F35戰機應該是無法以內載方式使用AIM-9X吧??還是其發展情勢又有最新演變??若是以外掛方式使用AIM-9X的話,那麼就得和其最為注重的外型匿蹤能力說再見了........
P.S:不過在老英那方面確實是有將METEOR中長程AAM加裝在皇家海軍航空隊所使用的F-35B垂直起降型戰機的消息傳出,不過個人非常好奇的是,有雙進氣道與非可折疊式彈翼設計的METEOR AAM外型尺寸應該顯著較AIM-120C為大,真能順利塞入其機腹彈倉之中嗎??若是改以翼下掛彈四枚方式的話,搞不好其正面雷達截面積比使用機腹半隱藏方式掛彈四枚的EF-2000還大得多........

3. 未來和老美AIM-9X同級乃至更高的系統似乎不在少數:俄羅斯的R-73改與R-74、老法的MICA IR 、老英的ASRAAM、歐美六國合作的IRIS-T、老以的巨蟒IV/V、南非的U-DARTER、中國的霹靂十一..............超級蟲真能單仗著AIM-9X就敢在那大聲??


889_ 136


flak

>在下是沒看過航空迷月刊,不過依照椰林風情那邊諸多前輩高人的評論探討來看,該文強
>調的應該是視距外空戰飛行性能,而非近戰格鬥。

請看文中這句:
Turn-rate requirements exert a strong influence on wing selection and size and on the overal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fighter aircraft. High turn rates can help a fighter aircraft dominate close-in air-to-air combat engagements. The RAND analysis suggests, however, that the advent of high-performance, short-range, air-to-air missiles (AIM-9X or ASRAAM) and associated targeting aids may permit some relaxation of aircraft turn-rate requirements in the interests of affordability while still retaining a level of superiority in close-in combat comparable to that which the Air Force has historically enjoyed.
889_ 137


Zenobia

1. Dragonfly 是蜻蜓啦...

2. 一美元等於 1320.5 韓元...Yahoo 查的四月五日收盤價,應該是南韓的...

3. 航空迷的講法要回椰林去問,不過不管近遠應該都不樂觀; 9X 是進得了彈
艙,問題是尋標器視野會受到限制(被 JDAM 還是裝 JDAM 的艙門擋到)。
889_ 138


toga

1. 啊.....出醜了!!多謝Zenobia兄臺的訂正與補充


2. 有關法巴合作的M2000-BR戰機所可能使用的新行頭總整理:

a. RDY-2雷達:可能採用為RBE-2所研發的科技,成為一款被動式相位陣列電子掃描雷達。

b. 其他航電電子系統升級:GPS, JTIDS資料鏈、HMD、被動式光電追蹤系統。

c. M53-PX3引擎:
由目前的M53-P2引擎升級改良而成,採用全新的FADEC系統,擁有較低的燃油消耗速率與操作費用,以及較高的作戰推力;根據法國方面的實驗顯示:採用新型引擎的幻象兩千,其作戰航程可延伸3%以上。

d. 達摩克里斯多功能攻擊夾艙:
採用模組化設計,使用波長3~5um的紅外線影像陣列感測器與新世代雷射偵測儀,能在日/夜間辨識並追蹤各類固定或移動目標,並提供光電導引武器精確導引,其有效偵測距離號稱是現有同類系統兩倍以上(≧60km)。

e. 可和巴西空軍現有武器系統相互兼容搭配,例如巨蟒V型AAM。

3. 目前幻象兩千的全球銷售量:

a. 法國:318架(108架C型、37架-5F型、23架B型、75架N型、75架D型)

b. 印度:
目前購入戰機總數64架,八○年代分兩批購入總計42架H型與7架TH型,近兩年來為補充損耗又新購入15架的T/TH型,目前正在和法方商討購入36架並在當地授權設廠生產90架-5MK2的可行性。

c. 阿聯:
目前購入戰機總數36+30架,八○年代分兩批購入總計36架初期型戰機,在1998年則再度向法方確認採購30架MIRAGE2000-5MK2/-9的長期軍購案,並將目前尚未折損的33架初期型均升級為5MK2/-9構型,並且購入使有風暴之影/SCALP-EG的衍生型,有效射程300km級以上的黑色可汗距外遠攻飛彈。

d. 台灣:
目前購入戰機總數60架,其在1992年正式確認採購購60架M2000-5 MK1,有消息指出其將陸續升級改良至-5MK2等級。

e. 希臘:
目前購入戰機總數50架,八○年代購入總計36架EG與4架BG構型,1999年再度確認全新購入10架,並將現存36架初期型戰機中的10架升級改良為-5MK2等級的訂單,並且購入使有效射程300km級以上的SCALP-EG距外遠攻飛彈。

f. 埃及:
目前購入戰機總數20架,其於1981年確認採購16架EM與4架BM構型,是幻象兩千第一個外銷客戶。

g. 祕魯:
目前購入戰機總數12架,其於八○年代購入總計10架P與2架DP構型。

h. 卡達:
目前購入戰機總數12架,其在1994年繼台灣之後確認採購購12架M2000-5 MK1,但其所購入機型具有對地打擊能力,並可使用150km級APACHE距外攻擊飛彈,比起擔任純空防任務的台灣-5 MK1而言更加多才多藝。

I. 巴基斯坦:
目前正在和法方商討購入-5MK2構型以取代老舊幻象III型的可行性。

J. 巴西:
2002年四月初正式宣佈和巴西Embraer軍機公司共同研發MIRAGE-2000BR構型,以競標巴西空軍2010~2015F-X戰機競標案,初步潛在訂單40~120架。
889_ 139


flak

>3. 航空迷的講法要回椰林去問,不過不管近遠應該都不樂觀; 9X 是進得了彈
>艙,問題是尋標器視野會受到限制(被 JDAM 還是裝 JDAM 的艙門擋到)。

&

>3. 未來和老美AIM-9X同級乃至更高的系統似乎不在少數:俄羅斯的R-73改與R-74、老法的
>MICA IR 、老英的ASRAAM、歐美六國合作的IRIS-T、老以的巨蟒IV/V、南非的U-DARTER、
>中國的霹靂十一..............超級蟲真能單仗著AIM-9X就敢在那大聲??

身為美國人最大的好處就是除了火星人之外 還不知道有誰可以怕的

JSF不強調運動性的原因 不是純粹因為IR飛彈夠了 而是當敵我雙方都有偏軸IR飛彈時 運動性在空戰中決定性就不大了 可以看RAND那篇的全文(以前我記得看過可以下載的地方 不過忘了 我之前有買一本 如果John Boyd的『能量機動性』論文是第四代戰機開宗立派的經典的話,這篇蘭德報告可以當第五代戰機的經典)

而當雙方都是IR偏軸飛彈時 誰的比較好呢?當然還是美國的

JSF將成為史上最強的短程飛彈射手 因為它具有360度全球型視野的紅外線偵測器 這些偵測器可以偵測到來襲的飛彈與飛機 也可以整合進頭盔顯示器 讓飛行員可以擁有「全球型」 「穿透」視野 這是繼二次大戰野馬戰機之後 人類戰機纏鬥設備最大的進步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如果全球型紅外線偵測器可以把目標影像提供給頭盔顯示器 那彈艙裡的AIM-9X還怕瞄不到敵機飛行員的太陽穴嗎?

超級蟲想跟JSF玩空戰?! 哼哼 JSF可以用屁股讓它
889_ 140


Virge

超級蟲想跟JSF玩空戰?! 哼哼 JSF可以用屁股讓它

>>>不公平!!!! 它的屁股會轉彎....!!!
889_ 141


ewings

總覺得設計全球型紅外線偵測器的傢夥當初一定看過剛彈∼∼∼∼∼∼∼

小學以來的終極夢想畢竟還是在我有生之年實現了
889_ 142


小滬尾

是這篇嗎﹖
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MR/MR719/


889_ 143


flak

>是這篇嗎﹖

對的 可惜不能下載全文

John Boyd的「Energy Maneuverability」據說全文三冊書 列為美國空軍機密文件(John Boyd本人是很想公開) 其不但是Light Fighter Mafia的聖經 其影響也遍及世界各國的第四代戰機。

這篇論文最大的影響就是將戰機的空戰性能以能量觀念量化(據說是他在某大學機械系進修熱力學時想出來的)使得戰機設計者可以準確預測出戰機在不同高度與速度下的性能曲線

而個人以為 RAND這篇報告的影響在於「Affordability」 進一步將戰機的『成本』量化 可以讓決策單位預測到戰機的成本 以及該成本戰機的性能。與John Boyd相比 其量化的數據已經不只是空戰性能 還包括了空對地、匿蹤...等因素(但也因為量化的科目太複雜 所以很多是用數據模擬出來的 並不像John Boyd導公式出來得那麼漂亮) 所以也因為「成本」因素推翻了Lighter Fighter Mafia的氣動力哲學。足可成為第五代戰機的經典(如果還有其它國家要作第五代戰機的話)
889_ 144


小毛

哇!好棒喔! 球型顯示頭盔!! 下一步是不是可以變身的超時空要塞VF-11量產,再來鋼彈的全週天駕駛艙!

誰說科幻卡通是片小孩的玩意??

還剩兩科,繼續努力, 下潛......
889_ 145


小滬尾

>這篇論文最大的影響就是將戰機的空戰性能以能量觀念量化(據說是他在某大學機械系進修熱力學時想出來的)

非常有趣
看了這段﹐直覺上認為John Boyd可能在研究entropy時領悟出來的
以類似方式找出空戰性能的property



889_ 146


Zenobia

這個大肥蟲對小肥禽的狀況要扯可以扯很多,不過我會暫時對小肥禽持
保留態度; Flak 講的戰機發展趨勢是沒錯,不過這些玩意兒都還是在發
展中的東西,當小肥禽服役時其科技是否成熟穩定還是大問題。如果一切
都跟計劃一樣順利的話,那大肥蟲只有挨打的份;不過別忘記如果一切順
利的話,在小肥禽服役前美軍士兵也已經有自動醫療功能的 MIT 戰鬥服
了。

真的要論科幻的話,老美真的做蠻多怪研究的;不過截至目前為止,老
美對火星人的戰績仍舊不佳。
889_ 147


RYAN2181

一步就到超時空要塞VF-11???
幫幫忙一下
別忘超時空要塞明美.輝&早瀨時期的VF-1.....

889_ 148


Zenobia

>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如果全球型紅外線偵測器可以把目標影像提供給
> 頭盔顯示器 那彈艙裡的AIM-9X還怕瞄不到敵機飛行員的太陽穴嗎?

回家去查了一下, Flak 老大你是在哪看到這種神奇科技的啊?恕我孤
陋寡聞,我手上的資料都是說 9X 可以接受其他偵測器的 cue 後用自己
的尋標頭找到目標,然後再與其他偵測器的目標資訊進行比對以確認目標
;目前為止的試射也都是這樣的。這種 9X 自己還沒鎖定目標(雖然可能
可以從掛架接收熱影像)就依其他偵測器資訊進行「射後鎖定」的是完全
沒看過,還是 9X 什麼時候裝了無線資料鏈了?

如果沒有這種能力的話,那配 9X 的小肥禽跟配 9X 的大肥蟲比,只是
一個被咬住尾巴後可以看到是誰幹掉自己的、另一個不行而已。

對了,這串蠻長的了, TOGA 兄臺是不是可以另開新串了?

889_ 149


flak

>看了這段﹐直覺上認為John Boyd可能在研究entropy時領悟出來的

John Boyd據說(因為這個人已經死了 所以書裡都是說John Boyd的某位朋友告訴某位朋友....)是研究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不滅定律(應該沒錯吧?我的熱力學有點久了)時想出來的

能量的型態可能不斷轉換 但總量卻永遠不變 如同空戰戰機不斷交換高度與速度


889_ 150


flak

>我手上的資料都是說 9X 可以接受其他偵測器的 cue 後用自己
>的尋標頭找到目標,然後再與其他偵測器的目標資訊進行比對以確認目標
>;目前為止的試射也都是這樣的。這種 9X 自己還沒鎖定目標(雖然可能
>可以從掛架接收熱影像)就依其他偵測器資訊進行「射後鎖定」的是完全
>沒看過,還是 9X 什麼時候裝了無線資料鏈了?

美國戰機已經有了這種全球型紅外線偵測器嗎?沒有 所以當然看不到這種試射
美國戰機上已經有空對空的影像型紅外線嗎?也沒有 所以也看不到影像型紅外線把影像傳到AIM-9X
可是把影像傳到紅外線飛彈 讓紅外線飛彈可以Lock on After Launch已經是在對地反裝甲武器上常用的導引方法了 一二十年後 我想一定會出現在JSF上的

889_ 151


toga

1. RE: Zenobia兄
隨著國考與兵役期限日益逼近, 在下與本欄道別的時刻也快要到來了, 往後在下來本網發表意見的頻率與規模都會日形縮減, 所以本人不會再有於本網上再開任何新欄的打算; 至於本欄方面, 個人預定其正式結束時間為:
a. 回應數滿160篇
b. 人氣數達4500(在下長期以來的悲願......P)
C. 五月中旬之前

就看哪個條件能先達成, 本欄即宣告收工。
889_ 152


小滬尾

>John Boyd據說(因為這個人已經死了 所以書裡都是說John Boyd的某位朋友告訴某位朋友....)是研究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不滅定律(應該沒錯吧?我的熱力學有點久了)時想出來的

謝謝flak兄
純個人興趣﹐這反而與流力的total head比較近似:)
不過這個人真的是鬼才

>b. 人氣數達4500(在下長期以來的悲願......P)

toga兄
快了快了


889_ 154


toga

根據國外軍武新聞媒體的相關新聞消息綜合顯示,美國各大軍武航太工業集團對於瑞典SAAB集團與英國航太公司合作的JAS-39 GRIPEN 輕型多用途戰機,其銷售狀況與未來發展動態日形重視﹔根據媒體透露:依照目前發展狀況來看,JAS-39 GRIPEN 很有可能成為未來二十年之內,美製F-16甚至F-35在軍機外銷市場上最具威脅性的敵手。

就一般飛行品質與飛行性能諸元而言,除了飛行極速略低以及有效作戰航程/酬載量略小之外,GRIPEN和F-16C/D之間簡直無分軒致。一位老資格的美國空軍試飛員如此評論,而此一論點也獲得Flight International週刊主編(其亦為美空軍戰機飛行員出身,曾參與過越戰。)的認同,此外該主編還另外補充道:在外銷成本售價上,GRIPEN 的單價僅比中期型F-16略高半籌。 對於一架目前總產量還不到200架的新型戰機而言,相對於全球行銷量已經超過四千餘架的F-16能有此表現,可說是十分難能可貴。除此以外,由於GRIPEN 是採用新一代設計理念與科技設計製造,在研發接段又特別注重整體系統執行作戰任務時的多功能性與可靠度,後勤維修支援保養的簡便性,以及操作成本的低廉,因此雖然在表面上GRIPEN的戰鬥飛行性能與F-16C/D之間是半斤八兩,然而實際上相對於老一代的F-16C/D而言,JAS-39無論在系統全壽命週期成本效益,系統妥善率,後勤支援人力/物力/成本/時間所需,緊急反應能力,多功能作戰能力以及未來再發展潛力等帳面性能數據看不到,卻影響攸關戰機戰力發揮程度至鉅的領域上顯著佔優,因此對於JAS-39,向來以價廉物美著稱的F-16系列無法再以此方面的優勢長處見誇,也因此JAS-39成為目前F-16於國際軍火外銷市場上最為棘手的敵手之一,自九八年以來,JAS-39與F-16於國際軍火外銷市場上的幾場短兵相接中,截至目前JAS-39享有三勝(南非,捷克,匈牙利)一敗(智利)的優勢,相較於兩位老大哥─EF2000與RAFALE於外銷之路一路上被美系戰機打得滿地找牙的慘況,JAS-39的外銷成績可謂是十分傲人。

GRIPEN目前還有不少升級計畫在陸續實行中,例如座艙航電系統改良,任務電腦更新,加裝頭盔顯示器與被動式光電追蹤系統,AESA雷達研發,使用適型油箱,新型引擎換裝乃至於向量推力導入等等........部分專家認為,對於日益老舊過時的F-16以及研發與量產成本日益失控,節節高升的F-35而言,不斷精益求精的JAS-39對其外銷而言均將是有如芒刺在背般的威脅﹔不過受到瑞典禁止輸出先進武器至有爆發戰爭風險地區的中立國策影響,GRIPEN可以外銷的對象受到極大的限制,是以一名洛馬集團的高層人員於受訪時表示: 雖然JAS-39在部分地區(特別是中/東歐地區)的軍機外銷競爭上足以威脅乃至壓倒該公司所產製的F-16與F-35系列,但是其仍不足以憾動F-16與F-35在全球戰機外銷市場上獨霸之地位。

.................................................第150篇回應,本欄正式進入封欄倒數階段,狂飆吧!!人氣數!!
889_ 155


Zenobia


>美國戰機已經有了這種全球型紅外線偵測器嗎?沒有 所以當然看不到
>這種試射
>美國戰機上已經有空對空的影像型紅外線嗎?也沒有 所以也看不到影
>像型紅外線把影像傳到AIM-9X
>可是把影像傳到紅外線飛彈 讓紅外線飛彈可以Lock on After Launch
>已經是在對地反裝甲武器上常用的導引方法了 一二十年後 我想一定會
>出現在JSF上的

呵呵,這種語氣和說法確實是 Flak 老兄的慣用講法,也就是說目前公
開資料上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計劃。這樣就好,我以為我漏看了什麼資料

纏鬥下的射後鎖定遠比空對地的難達成:是否能自行尋獲目標(尤其是
紅外線偵測器提供的目標熱影像角度、與 9X 尋標器要找的熱影像是不同
角度的, ASRAAM 就是改變了瞄準的地方而導致命中率大幅下降)、敵我
識別、敵敵識別(如果有多架敵機)、是否有足夠時間完成鎖定都是問題
。就發展趨勢而言,這當然是下代纏鬥飛彈的夢想;但是就實際的技術和
成本層面來講,讓飛彈裝上資料鏈,使飛彈能持續接收發射機提供的資訊
直到自行鎖定為止可以大幅降低前面所提的困難。不過既然有了資料鏈,
那乾脆就讓發射機一直指揮導引就好了,這樣根本不用解決上面講的那些
問題。

當然資料鏈有被干擾的可能,小肥禽目前也只有六個 60x60 的紅外線
偵測器,不是真的全球型涵蓋,在視野涵蓋上仍有死角;不過如果要強化
小肥禽的纏鬥力,合理的第一步應該是資料鏈加指揮導引的實用化,射後
鎖定則是更遠程的目標。

889_ 156


Zenobia

現在已經 152 篇了,我猜 160 篇會先達到,我每次來不管有沒有新帖
都來按一下這串加人氣好了..:) 先祝您考試順利、當兵平安。
889_ 158


cobrachen

有關Boyd的兩個網站:

http://www.belisarius.com/modern_business_strategy/hammond/essential_boyd.htm

http://www.d-n-i.net/second_level/boyd_military.htm

另外第一個網站中提到有關Boyd的書:Mind of War也可以參考。上個月我買了,可是一直還沒有看就是了。


889_ 159


T.A.K.U.

To toga:
I think you ahould find someone else to keep this column going because it is a good place to talk about fighters!
889_ 160


flak

纏鬥下的射後鎖定遠比空對地的難達成:是否能自行尋獲目標(尤其是
>紅外線偵測器提供的目標熱影像角度、與 9X 尋標器要找的熱影像是不同
>角度的, ASRAAM 就是改變了瞄準的地方而導致命中率大幅下降)、敵我

ASRAAM不是改變了瞄準的地方而導致『命中率』下降 而是導致『摧毀率』下降
原設計的瞄準點是打駕駛艙 結果英國空軍要換成打引擎
偏偏打的又是雙引擎戰機 則ASRAAM的小彈頭當然不夠把敵機爆成火球

>識別、敵敵識別(如果有多架敵機)、是否有足夠時間完成鎖定都是問題
>。就發展趨勢而言,這當然是下代纏鬥飛彈的夢想;但是就實際的技術和

這就是為什麼發射前要讓飛行員取得影像辨識的原因了

>成本層面來講,讓飛彈裝上資料鏈,使飛彈能持續接收發射機提供的資訊
>直到自行鎖定為止可以大幅降低前面所提的困難。不過既然有了資料鏈,
>那乾脆就讓發射機一直指揮導引就好了,這樣根本不用解決上面講的那些
>問題。

資料鍵是很好 卻未必總是能發揮效果
資料鍵的建立需要時間 而短程空戰卻未必有那個時間能夠建立
其實已經有兩個國家的中程飛彈不裝資料鍵了 英國龍捲風F3的AMRAAM
與以色列空軍的Derby 雖然不裝資料鍵讓它們的射程縮短
但在中短距離的空戰中 卻沒有差別
889_ 161


ryan2181

toga老大:
>a. 回應數滿160篇
>b. 人氣數達4500(在下長期以來的悲願......P)

我們絕不會如此輕易的讓您達到a.就結束本欄
聯誼會說什麼都一定要閣下達成b.點

祝您考試順利成功追分、當兵平安永保安康、發展順利大慶成功。



889_ 162


SANJYSAN

To toga:

關於ROCAF三代機性能指標,超音速巡航是不重要的。因為台灣環境非常獨
特,海峽空域狹小,面對高速接近中的敵機,戰機緊急起飛後沒多少時間空
間能夠加到超音速,馬上就得發射BVR飛彈,而且還射不了幾發。基本上這也
是IDF設計時,不太重視高速能力且僅掛兩枚劍二BVR的原因。

所以超音速巡航對BVR作戰的增益在台海的環境中比重非常小。反而是SA能力
的比重最高。在這個情況下擁有全天球SA的F-35的價值極高,因為他能夠用
全天球視野來發射射後不理的AIM-9X,在極短時間內於近距離中快速接戰大
量的敵機。非常適合在老共的機海作戰中以SA與飛彈的質量優勢來壓制數量
優勢的中共空軍。

此外在這種很容易進入機海近距離混戰的條件下匿蹤考量尚屬其次,甚至可
能必須考慮犧牲匿蹤能力,使用多重掛架多掛一些AIM-9X來對抗眾多敵機。
再加上垂直起降能力的戰略與戰術優勢(這在近戰纏鬥中有不少助益,參見老
美陸戰隊的AB-8B戰術),使得F-35看起來簡直就是天生為ROCAF打造的空優戰
機。

至於EF-2000和RAFALE因為同樣的理由,分數不會比F-35高。

889_ 163


toga

一種西方目前主流的軍事觀點認為, 在未來當敵對雙方空軍飛行員素質能力大體相當, 且所駕戰機上均配備有頭盔顯示器+被動式光電偵搜系統+新世代高機動短程AAM時, 則雙方之間的纏鬥優勢勝負將主要由數量來主導, 一架F-22也未必能敵得過兩三架有高檔近戰配備的殲七同時纏身, 想要在數量屈居顯著劣勢時仍能獲得優勢交換比, 進而取得制空權, 還是得在BVR空戰科技上多下工夫。

台海上空空間狹小,反應時間短,沒錯,所以更要追求更為新潁與迅速反應的科技以提升/延長我方在視距外空戰上的優勢,例如EF-2000從地面警戒至衝上一萬多公尺高空並以1.5馬赫時速飛行的所需時間不到兩分半的緊急反應速率,與自200kt加速至1Mach所需時間小於30秒的加速能力,RAFALE同步鎖定6~8個目標並以兩秒一發的速率發射距外AAM進行同步攻擊的能力, 流星中長程AAM號稱20~80km之間為無脫逃區的高動能獵殺力,以及F-22能潛近至敵機20~30km處仍不被察覺的匿蹤力等等.........都是可在有限空間時間內繼續保有先發制人的視距外空戰優勢的技術標竿。

反觀近戰格鬥,沒錯,也許十五年之後F-35真能有全天球的劃時代空戰纏鬥科技,可是屆時共軍的各式主力戰機上也該已經具備有頭盔顯示器,前視紅外線追蹤系統,高機動離軸攻擊短程AAM等好歹能維持前半球的近戰攻擊能力,全天球空戰能力或許可使F-35在單挑或數量相當的狀況下無論敵人身在何處, 其皆有反擊不落居下風的餘地,可是當雙方處於正面交鋒,且敵機的數量又是我方三四倍,且均有上述高檔近戰配備時,F-35又如何能單靠近戰纏鬥以寡擊眾,以優勢交換比取得制空優勢??

至於垂直起降,理論上其的確是能提供不少戰術彈性與優勢,但是實際應用起來卻有不少限制與困難,以F-35C垂直起降型為例,根據現有資料,其空重將比空軍型略重,當在11~12公噸級左右,內載燃料可能比空軍型略少,但應該還是在六點五噸以上,而其引擎最大後燃推力依現有資料而言則為39,000Ib級(約17.7公噸),也就是說即使不攜帶任何外載,依照現有數據資料來看, F-35C垂直起降型僅在內載燃油滿載的情況下想要垂直起飛都已經有些 勉強了,其垂直起降能力的實用價值為何,仍有待後續發展觀察.........

889_ 164


ryan2181

TOGA老大的4500hit達成!!!
鳴砲!!
889_ 165


ryan2181

老規矩....
不合規定就砍了沒關係
不過賀禮還是要送達

889_ 166


SANJYSAN

to toga:

連射BVR飛彈、緊急加速、匿蹤潛行這些能力都很好。問題在於有沒有環境可
以讓飛行員進行這類動作。

事實上,F-22屬於侵攻型戰機,EF-2000偏向高速攔截型,在第一波緊急起飛
的時候非常有用(如果機場沒被被導彈打爛的話)。但是由於對岸的戰機太多,
必然採多機波狀攻擊,這將導致海峽與本島上空會很快形成混戰的情況。這時
很可能第二波台灣戰機一起飛便必須立即投入空戰,對付離岸數十公里,甚至
可能就在機場上空的敵機。在大多數的敵我距離都只有一二十公里的時候,BV
R能力的意義將不會很大。甚至可能連加速爬升的機會都沒有。

例如若將EF-2000部屬在新竹基地以接替M-2000的攔截任務,則爬升至一萬公尺
加到超音速時已經出海20餘公里,敵機將已近在眼前。故除了第一波起飛的戰機
以外,難以完全發揮長程飛彈的優勢。其BVR作戰距離將約在20~40km左右,而不
是能夠充分發揮meteor效益的80~100km。這時MICA或AIM-120等級的射程便已足
夠,甚至MICA的近戰能力還會獲得加分。

F-22的潛行能力極佳,理應比EF-2000更高分。但是在機場被大量敵機看住時,
就會變成視距內的空戰,甚至於跑道上滑行時就會被目視發現,此時匿蹤能力便
不能發揮其效果。

更嚴重的是於跑道受攻擊的狀況時,再好的匿蹤與高加速能力均無法彌補戰機無
法起飛的窘境。惟有具垂直起降能力的戰機,方能在此種情況下繼續作戰。因敵
軍可以用長程武器與軍機看守機場,卻無法看守所有能讓垂直起降戰機起飛的場
地。

而EF-2000的強大BVR戰力,一半以上來自於Meteor飛彈。既然如此,則不妨考慮
採購此種飛彈以裝備F-35,以加強其BVR能力(不過我認為沒有必要就是了)。事實
上,反而很可能是能夠從意料之外的地點起飛的F-35方能避開直衝機場的攻擊機群
,從遠距離發揮BVR能力。至於原本部屬在機場的F-35,則將直接從機堡前的空地起
飛執行近距離作戰。

至於F-35的垂直起飛問題則很好解決。僅裝一半內載燃油即可。反正在需要垂直起
飛的局地防空攔截任務中,續航力與制空時間均為次要考量。因為這些飛機的飛彈
將會在極短時間內消耗完畢,然後就需要降落補充飛彈了。在這類任務中,飛彈的
再補充比燃油的再補充更為重要。而F-35即使只裝一半燃油,作戰半徑與滯空時間
也遠超過IDF...

總而言之,如果台灣離大陸500km,那我就支持採用F-22或是EF-2000。但不幸的是
台灣離大陸只有200km而已,最短的新竹甚至只有90km.....

889_ 167


toga

1. 基於遵守承諾起見,這將是本人在本欄中最後一次告別發言,爾後就此消音,不過若有同好前輩願意繼續暢所欲言下去,敬請自便。

2. 有關台海反應時間的問題,由於在下並非空軍子弟出身,只能憑自己的想法粗略猜測:理論上,共機從沿海空軍基地升空,我方防空網便能有所警覺,相應數量的防空戰機也會隨之升空預備,台灣海峽的寬度由130~400km不等,共機要飛到台海中線之處,應該起碼也飛了100多公里了吧??就算以平均時速700~800kt的高速飛過這段距離,也得花上四分鐘以上的時間,此時距離台灣本土還有50~100km左右,若再考慮起飛編隊所需耗費的額外時間,則台灣方面的攔截機若有EF-2000般的緊急反應能力和加速能力,且夠警覺的話,則理論上其有充足時間在進入纏鬥狀態之前,給予來襲共機數波BVR攻擊。

3. 再者,即使交鋒雙方在交戰時的平均距離真如閣下所言,真的只有十幾至二十幾公里的話,其實也已經是在目前實戰狀況下的「超視距」空戰範圍,而非AIM-9X之流的短程AAM大顯神通的領域;在科索夫空戰中,美軍在絕對空優保障下,使用AIM-120幹下敵機的最遠距離亦不過30km左右,其他大多戰果都是在十幾至二十多公里的距離間達成;流星中長程AAM的設計目標之一,就是在此等級距離的兩三倍範圍外(40~80km)仍能達成同樣的殺敵效率以求先發制人;不過無論如何,在實戰狀況下,10~20km的範圍主要還是在BVR空戰比拼的領域。至於R-73與AIM-9X之流的短程AAM,其有效攻擊範圍當在10km以內,若求「必殺」的話,更在5km以內。

最後,先為自己終能達成長久以來的悲願喜極而泣一番∼∼∼∼(泣T_T),再感謝網上諸位長期以來的支持鼓勵,沒有網上諸位的熱情支持,在下的悲願便無從達成;因為諸位的協助愛護,使在下終能在進入人生的轉捩點前先了卻一樁心願,各位的大恩大德,在下永遠銘感五內,謝謝各位!!................................FIN
889_ 168


flak

以SANJYSAN所言 是『局地攔截機』的想法

以法國空軍為例,在911事件之後,法國多個機場開始維持七分鐘警戒任務。而擔任警戒任務的幻象F1是不攜帶機翼副油箱的。原因是該油箱只能在次音速使用。相反地,幻象兩千的機腹油箱可以達到1.6馬赫,所以就會攜帶。由此可知,進行短程攔截任務時,現代戰機的內載油量是足夠超音速攔截之用的(法國空軍進行緊急攔截任務時,是允許超過音速的)

不過若論局地攔截機的話,史上最強的是JAS-39。JAS-39不但起降性能不錯,爬升率也不低。但最讓人欽佩的還是資料鍵的能力,在跑道頭的JAS-39座艙中就可以看到頭上空戰中弟兄的雷達圖!這就是說,不但機場跑道被損毀時,JAS-39有高生存性,IADS遭到部分摧毀時,空軍中隊還可以自己指揮作戰!

雖然很多戰機也將有類似的能力,可是遵照JSF揭示的『Affordability』,為了省錢,所有不必要的成本都要刪掉的原則,JAS-39不論在購置成本或壽期成本都是最佳的。
889_ 169


flak

>在科索夫空戰中,美軍在絕對空優保障下,使用AIM-120幹下敵機的最遠距離亦不過30km左
>右,其他大多戰果都是在十幾至二十多公里的距離間達成

有一種說法是美國為了隱藏AMRAAM的實際射程,所以目前公開的實戰報導中,AMRAAM的發射距離都被縮水。
889_ 170


食言而肥馬鹿者

1.依照SAAB-BAE集團在最近所發布的宣傳稿內的宣稱:在F-18E/F與EF-2000A尚未進入大量生產服役階段之前,JAS-39的資料鏈聯合網路作戰能力乃當世無雙。

2.一位過去有駕駛JA-37十多年經驗的瑞典空軍資深飛官在接受JAS-39換裝訓練之後亦有感而發的表示:俺到現在才曉得,過去幾十載來,俺都是矇著招子飛飛機!!

3.SAAB-BAE集團專門介紹JAS-39之網站的網址:http://www.gripen.com/menu2.htm#

889_ 171


ryan2181

我們幫閣下開新欄如何?


NO:7_23
 於 2002/07/10 14:59
Re : 新世代戰機性能諸元全覽 之二~搞啥子飛機??

本篇原題始於2001/12/19,23:42 迄2002/04/12,18:01 終止 為軍版人氣大作之一

toga大作補完小組 敬上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