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茶糖 於 2000/09/03 01:53
發表內容: 在外獨版上又發現一篇網特說的好像頭頭是道的軍事文章
發言人:中國老兵, on Sun Sep 03/00 01:29:44 (Sub IP: 43.101)
[帖頭抗議﹕老兵寫了一篇“世界評中國和印度”﹐TNP“再次戳穿中國老兵共匪串改數字的伎倆”
出笑話。被老兵白紙黑字抓住錯誤後﹐TNP的文章內容被改﹐但用了同樣的題目改發重貼(卑鄙)。然
後﹐老兵指出TNP錯誤的文章第三次被刪。]
衛星整合後的中國軍隊投射力量
中國航行在外太空的衛星已有49顆。基本上組成了一個高中低外太空衛星天網。分
擔的任務包含資源勘探﹐戰略態勢﹐區域戰役探查和專門間諜衛星24小時監測等。
這個系統上已臻完備的衛星網和中國軍隊的陸海空武器系統整合後﹐將會象九十年
代美國衛星網整合自己的傳統軍力﹐一舉把當年勢均力敵的蘇聯軍隊衰到後邊一樣﹐
使中國軍隊的投射能力起到越級換代的垮越性飛躍﹐而進入美國無法遏制﹐世界其
他軍事集團無法匹敵﹐軍事勢力平分國際秋色的佳境。
一 中國傳統軍力的國際位置
2000年的今天﹐中國陸軍現具有世界八十年代的傳統機動能力和超越八十年代世
界同類軍隊的遠距離打擊能力。具體為﹕
陸地戰略彈核彈頭550枚﹐戰役戰術核彈頭1800枚。
投射導彈的火箭能力從3公里到18000公里﹐是除俄國外火箭運送距離最遠的國家。
投射精度﹐戰略洲際火箭8000公里以上統計誤差150公尺。戰役火箭3000公里統計誤
差50公尺﹐戰術火箭300公里以內統計誤差3-5公尺。
日本人發多少衛星到天上也是惘然,除非它占了太平洋的1/3。]
已佈署待發射的火箭有1200枚(不含彈首箭尾合一的小型導彈)。遭受第一波核打擊後
三此循環反擊﹐可在兩個陸地洲基﹐相等于中國規模的兩個假想敵國家把對方毀滅
至少五次。
中國海軍現役兵力30万人。常規和和動力驅動的導彈驅逐艦﹐巡洋艦﹐潛艇不斷在
軟硬硬件上更新換代。已形成沒有航母﹐但航母呼之欲出的齊全海上兵力投射系統。
2000年後﹐中國空軍已洗去“六七十年代 ”的形象,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一批凝聚大量高新技術的國產新一代戰机脫穎而出。近年陸續改進和研制生產了
“殲-7MG”、“殲-8?M”、FC-1、FBC-1、K-8、“運-8”等國產軍用飛机,這些飛
机也在珠海召隍7d的2次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紛紛亮相,其中改進的“殲-7MG”、
“殲-8?M”,和新研制的FC-1、LBC-1等戰机的總體性能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九十年代的空中加油技術和即將突破的預警機技術使空軍作戰距離超越1000公里的
半徑﹐規模超越100架飛機 同時作戰的瞬時指揮。
二 衛星整合後的飛躍
如此龐大的三軍體系﹐已超出人腦加計算機在地面上整合的平面能力。必須有和太
空立體整合後的中樞指揮系統﹐才能最有效地投射軍力﹐以達到在國際環境中用兵
說話的能力。
九十年代中期,中國的戰略間諜衛星的掃描寬度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也就是說,
美國三軍的動向,北約大規模的軍事移動,三大海洋上的軍事動向都在中國軍隊情
報机构和核心部門的掌握之中。
中國目前有十七顆間諜衛星。六顆戰略衛星監測全球軍隊大規模位移。剩余十一顆
衛星用于戰役區域間諜衛星。這就是說,在未來洲際戰略會戰中,中國人的信息資
源儲備已到了戰略上不可能輸的地步。這是毛周一代領導人和中國航天遙感科學家
為中國人在世界上爭得的戰略信息立足點。
全球定位系統(GPS)和衛星的天网結构關系很大。今天美國的的很多導彈的准确性
多依賴与他自己的衛星网的密度。如果沒有GIS系統相輔相成,GPS 就是一個無法
實施作戰決心的技術輔助,而不是戰略制胜的越代法寶。
GIS有什么价值呢。GIS像一個巨大無比的數据庫,把每一平方米內的土地上下七
層,從水到气到管道都制成了圖。軍隊在國土的任何一點上都可以瞬時獲得自己的
网上位置而直接從网上和衛星系統對接,從而測出打擊點的坐標。
中國政府從90年代起就把統計﹐計劃﹐地震﹐環保﹐水電﹐軍隊各口的GIS相關單位
協調起來﹐建立起了非常規模的GIS成網隊伍。中國導彈的每一次精度改進﹐都是這
一系統完善的一個反映。
一旦這一整合過程完成﹐歐盟軍事勢力將要被中國甩到後邊。
日本人力不夠﹐陸地GIS尺度沒有﹐海陸空三軍不成體系﹐基本上在人力和地理資源
上終結了大國夢。
(老兵注﹕什么樣的國土尺度的GIS才能使自己的軍隊把坐標投射到世界的角落呢。
全世界只有四個國家有這個尺度:俄國,加拿大,中國,美國。加拿大只有100
0多万人。沒有建成GIS的人力資源。 剩下的只有美中俄三家了。
中國的GPS和GIS系統發展很快。硬件問題已全部解決。GIS尚需10-1
5年左右完成 美國需要三到五年完成。在GIS與衛星網﹐軍事網整合的竟賽中﹐中
國人neng能會跑在前邊。從1998年開始,中國高校的招生量已超過美國(15
0万),今年中國是180万。十年后我們將會是300-400万之間。有一個近乎
于美國1.5-2.0倍的信息工業的人力供給規模,美國在人力資本上處于下風。
67-70年代的汽車飛机工業革命﹐本質上是人力體力的延伸,發現人多是個坏
事,网路革命,是人力腦力的延伸﹐人力資本占90%以上,固定資本下降到不到
10%。人多可能是個好事(當然不是越多越好)。這他娘的也叫反打正著毛澤東
背了二十几年生多了人的黑鍋(其實也不管他的事,人口過程是個自然經濟過程,
政策變量的作用微乎其微),中國人老為自己的姊妹們多抬不起頭來,這回保不准
又反了案。
--------------------------------------------------------------------------------
小滬尾 於 2000/09/03 02:45
發表內容:
>投射精度﹐戰略洲際火箭8000公里以上統計誤差150公尺。戰役火箭3000公里統計誤差50公尺﹐戰術火箭300公里以內統計誤差3-5公尺。
連CEP都說不上來﹐很明顯是唬爛的﹗
還有﹐所列的數據完全都是偽造的﹗
>如果沒有GIS系統相輔相成,GPS 就是一個無法
實施作戰決心的技術輔助,而不是戰略制胜的越代法寶。
很悲哀﹐GPS還是別人的﹗
因自卑而自大﹗唉﹗
--------------------------------------------------------------------------------
小滬尾 於 2000/09/03 03:09
發表內容:
有關共軍彈道飛彈的性能諸元﹕
DF2 最大射程1250公里﹐負載重量1500公斤﹐CEP﹕2﹌4千米
DF3 最大射程2800公里﹐負載重量2150公斤﹐CEP﹕1千米
DF4 最大射程7000公里﹐負載重量2200公斤﹐CEP﹕1。5千米
DF5 最大射程13000公里﹐負載重量3200公斤﹐CEP﹕500米
DF21 最大射程1800公里﹐負載重量600公斤﹐CEP﹕300﹌50
0米
DF31 最大射程8000公里﹐負載重量700公斤﹐CEP﹕300﹌50
0米
DF41 最大射程12000公里﹐負載重量1200公斤﹐CEP﹕700﹌
800米
JL1 最大射程1700公里﹐負載重量600公斤﹐CEP﹕500米
JL2 最大射程8000公里﹐負載重量700公斤﹐CEP﹕500米
DF15 最大射程600公里﹐負載重量500公斤﹐CEP﹕300﹌150
米
DF11 最大射程300公里﹐負載重量500公斤﹐CEP﹕600﹌150
米
M18 最大射程1000公里﹐負載重量400公斤﹐CEP﹕250米
--------------------------------------------------------------------------------
小滬尾 於 2000/09/03 03:34
發表內容:
給親愛的台灣朋友們﹐
在這個世界上﹐要談論彈道飛彈的戰略戰術應用﹐首先要
了解彈道飛彈的威力﹐對威力的影響除了彈頭外﹐CEP
是最重要的資料﹐甚至有時比彈頭的資料還重要﹗
所以各位看到中國的大戰略家屁彈道飛彈﹐可以請問他們
什麼CEP﹖答不出來的﹐嘿嘿﹗肯定是.....
--------------------------------------------------------------------------------
小滬尾 於 2000/09/03 07:26
發表內容:
這篇文章連收錄在大便研讀講座可能還不夠格﹗
--------------------------------------------------------------------------------
阿幹 於 2000/09/03 08:25
發表內容:
陸地戰略彈核彈頭550枚﹐戰役戰術核彈頭1800枚。
========================================
哈哈~~~有絲分裂~~快嚇死我摟~~
--------------------------------------------------------------------------------
煉魔獄主 於 2000/09/03 11:57
發表內容:
親愛的小滬尾
大便也有成色軟硬不同啊!
--------------------------------------------------------------------------------
小滬尾 於 2000/09/03 12:09
發表內容:
可敬的煉兄﹐
小弟斟選大便時有個標準﹐那種遺臭千版﹐或留”芳“百壇﹐
就是說到處被人傳頌的那種﹐皆為首選!
但這鍋”大便“成色實在不怎麼好﹐不該軟的軟﹐不該硬的
硬﹐能向上提昇稱之”大便“﹖﹗難啊﹗
--------------------------------------------------------------------------------
路過的人 於 2000/09/03 12:25
發表內容:
>陸地戰略彈核彈頭550枚﹐戰役戰術核彈頭1800枚。
這點很難看出真偽...
小弟的看法是所有戰略核彈頭500枚左右,包含海基在內!
戰術核彈頭可能有那個數字...
>投射導彈的火箭能力從3公里到18000公里﹐
是除俄國外火箭運送距離最遠的國家。
精確度不夠,代表只能攻擊〝軟目標〞...
更何況目前能射到如美國等遠距目標者甚少!
>投射精度﹐戰略洲際火箭8000公里以上統計誤差150公尺。
戰役火箭3000公里統計誤差50公尺﹐
戰術火箭300公里以內統計誤差3-5公尺。
兩個字形容:吹牛!
>已佈署待發射的火箭有1200枚(不含彈首箭尾合一的小型導彈)。遭受第一波核打擊後三此循環反擊﹐
可在兩個陸地洲基﹐
相等于中國規模的兩個假想敵國家把對方毀滅至少五次。
還是那兩字...吹牛!
就算有那麼多飛彈...射程夠長的有多少!?
更不提貧弱的早期預警及指揮管制...
能有半數核武於對手第一擊下倖存已是很不錯的評估!
毀滅兩個潛在對手五次?別傻啦!
>常規和和動力驅動的導彈驅逐艦﹐巡洋艦﹐潛艇不斷在
軟硬硬件上更新換代
巡洋艦?!
--------------------------------------------------------------------------------
小滬尾 於 2000/09/09 02:29
發表內容:
標本來了﹗
衛星整合後的中國軍隊投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