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軍聞-其他(2000年8月)
回 覆 | 返 回 |
小滬尾 於 2003/02/11 18:22 | |
重要軍聞-其他(2000年8月) | |
小滬尾 於 2000/08/05 02:01 發表內容: 親愛的朋友們﹐
[中國時報]中共戰略儲油僅一周 不足攻台 謝孟儒/北京五日電 儘管解放軍信誓旦旦要做好對台灣軍 據此間「經濟參考報」披露,中共經貿委經濟研究中心日前 報導說,這份題為「我國石油進口趨勢及對策研究」的報告 據了解,中共自一九九三年起即已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九八 報告指出,由於未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僅去年一年中共就為 有關石油戰略儲備問題,早在今年三月全國人大、政協兩會 當時,一位曾在中共石化工業服務過的委員強調,美日等大
小滬尾
f兄﹐
小滬尾 還有當代戰機許多不是已經可以有相當攻擊性功能
f兄﹐
[明日報]兩岸軍方網路攻防戰互別苗頭 記者:林祝菁 |台北 報導∣08月09日 12:32
中國軍事專家指稱,由單純的電子網路防護戰走向以抗為主 報導指出,隨著解放軍指揮自動化的發展,和大量帶有電腦 在台灣方面,據了解,網路戰的攻防模擬早在兩三年前就已 軍方人士表示,8月底將舉行的網路戰內容,對戰的紅藍方 據了解,國軍已研制出2000多種電腦病毒,而且抗病能力正 近幾年來,國軍相關人士一直在呼籲提高網路戰能力,認為
這篇是小弟剛收到的詹氏防衛電子簡訊, WENDELL MINNICK JDW Correspondent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has outlined an invasion scenario in its annual defence white paper, released earlier this month. The National Defence Report 200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ce, states that the most serious threat to Taipeis security centres on Chinas Dong Feng-11 (M-11) and Dong Feng-15 (M-9) tactical missiles.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2nd Artillery Corps currently has around 400 of these weapons. The white paper cites the DF-11 and DF-15 as the weapons most likely to initiate an invasion attempt by Beijing. They can be employed for multiple-wave and multi-directional saturation attacks, it states. The worst scenario that can be expected is saturation attacks with missiles. The DF-11, with about 100 currently in PLA service, has a range of 300km and can carry either a 10kT tactical nuclear warhead or a 1,000kg conventional warhead. The DF-15, with about 300 in service, has a range of 600km and can carry either a 20kT tactical nuclear warhead or a 500kg conventional warhead. The report foresees that a saturated missile attack would be followed by an invasion force spearheaded by the 70,000-strong 31st Group Army, based in Chinas Fujian province, reinforced by some 250,000 additional troops from other regions. The PLA Navy could deploy 300-plus landing craft (including commercial fishing vessels) to transport these troops while the PLA Air Force could deploy up to 1,000 aircraft in support. The latter should also be able to transport two airborne regiments to Taiwan. However, to counter such landings, Taiwans army could deploy 10 infantry divisions, two mechanised infantry divisions, two airborne brigades and six independent armoured brigades. Taipei is supplementing this capability to meet an amphibious assault by modifying its defensive strategy to include a deterrent force capable of striking targets in China. This includes the develop- ment of long-range surface-to- surface missiles, and the recently announced plan to develop a joint-strike fighter capable of hitting targets within China.
路過兄﹐
小滬尾兄: 不知道是否是直接抄今年的國防白皮書? 此外,對陸軍的評估仍用舊單位,而非聯兵旅...
[中央社]軍中人權促進會指海軍艦艇仍存在不當管教 軍中人權促進會與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今天舉辦﹁搶救 當事人陳媽媽表示,她的兒子自七月二十一日入資江 陳員在艦上遭受威脅下,隨即寫信向母親求救,信中 黃媽媽說,搶救這個海軍新兵就像是搶救雷恩大兵, 黃媽媽表示,後來她直接打電話給陳員,陳員痛哭失 黃媽媽說,從陳員這起案例就可看出軍方﹁推諉﹂的
講到軍隊的管教問題﹐在以前﹐是太過﹐常出人命﹐現在 個人也是不喜歡用暴力管教﹐但是有些人本質就很惡劣﹐ 至于上文的“新兵做人十大守則”﹐其中寫出的兩條很對﹐ 這個海軍哭夭的﹐大概認為自己是皇親國戚﹐才會如此囂張﹐ 陸軍雖然很苦﹐被關禁閉﹐也是個憲兵操操而已﹐海軍平日
媽的......又是個白爛天兵! 回想剛進部隊時,雖然掛著少尉軍醫官階, 剛下部隊三個月沒假放,學長放假學弟留守...很正常! 本職學能不好,還要裝大條?
現在的兵愈來愈不耐操確實是事實, 即使是小弟這幾梯次跟以前比大概也是大不如前, 不過這個個案詳細情形怎麼樣可能要再了解一下.
[八卦]菜鳥守則 第一條:菜鳥自覺,認清輩分,不得有故作大條,一臉欠揍之行為。
打火老兵趙鋼為台灣消防救災史作活見證 文明的發展總希望可以克服災難、減低危害,但可惜,文明的演進其實並沒有讓災難稍歇。 八掌溪事件以後,原消防署長陳弘毅請辭,(其實長官也有意撤換他),內政部長張博雅把這位因凍省被幹掉的打火老兵——趙鋼給喚了回來,找他擔任消防署長。從趙鋼的資歷加上他所做的事,化約來看,就是台灣消防救災沿革史的小縮影。 一刀切成兩半,趙鋼對於消防制度的改革可以分成兩方面:第一個部分,是在他擔任台北市消防大隊大隊長時,對於消防制度所做的實務改革;第二個部分,則是他離開台北市消防大隊後,從消防行政上,致力於把消防體系從警政系統分割出來,從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專責的消防主管單位。 建立管制系統同步掌握訊息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宋楚瑜總是在災情發生時,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資訊?到底那時省消防處的通報系統是什麼樣的一個體系?趙鋼說:「其實就是一套管制系統!」 這管制系統所運行的方法,其實說穿了,就是打一通電話,利用一條有線的專線電話連到縣市消防局的勤務中心去,趙鋼說:「這電話不是用來講話,而是一接了以後,就可以聽到救災現場,所有救難人員利用無線電通訊頻道聯絡的狀況!」 這樣一來有什麼好處呢?趙鋼比喻說,第一現場救難人員如果發現水流太急,要請求直升機支援,按照程序,是向縣市勤務中心提出申請,於此同時,省勤務中心也同步聽到了,省勤務中心在等了一下,發現縣市勤務中心延遲了沒有來提出申請,他就可以馬上問縣市:「你需不需要我來替你申請直升機?」趙鋼指出:「救災時,時間的爭取非常重要,而且在忙亂時為了避免有掛一漏萬的情形,這時候監聽與管制就派上用場了!」 事實上,省消防處勤務中心除了一位指揮官,每天都還有兩位專職的值勤員二十四小時輪值,同時監看四家電視新聞,一旦有傳真或是電話接獲初報,即便是半夜值勤員睡著了,也有響鈴裝置:「叮叮叮………」把輪值員給吵起來。 為什麼四、五年前,趙鋼會想要建立這套管制系統?他說:「二十三個縣市,如果扣除北高兩市,像澎湖、花東,有的根本幾年沒有發生過幾次高樓火災,一旦發生,位於縣市勤務中心的值勤員的反應必須非常靈敏迅速,但事實上,值勤員可能因為缺乏經驗,一下子反應不過來,這時候,省勤務中心的值勤員就可以透過管制系統,同步瞭解狀況,適時發揮提醒的作用。」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在過去,一發生災情,一切處理都祇能依靠現場救災人員的處理,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支援補救?其他人完全不清楚,處理得好與不好也完全不知道。 八掌溪事件,最不可思議的是,中央高層首長,在事發後很晚才知道,那麼省府時代,趙鋼又是如何向上級長官通報的呢?對於這一點,趙鋼坦白說,分成兩方面,一個是勤務系統的通報,一有重大災害發生,勤務中心就會把資料傳真給秘書長、副省長、省長(趙鋼接消防署長後,則改為內政部長、次長、行政院長、副院長、總統府)不管是辦公室還是家裡,都會收到這份傳真資料。 另一個則是主官的通報系統,趙鋼以前幾天發生的筏子溪有民眾受困的情形為例說明道,事發時他人在嘉義,接獲勤務中心第一次通報時,台中市消防局已派員搶救;第二通電話,現場已有台中市長張溫鷹等人在指揮處理,同時也已協調空警隊的直升機出發;等到第三通電話通知趙鋼時,民眾已被救起來了,這時候,趙鋼基於此狀況與八掌溪事件類似,所以他就打電話給內政部長張博雅向她報告,趙鋼說,像該起事件已獲解決,所以他就沒有再打電話向唐飛報告,如果事情持續擴大,他除了在報告張博雅之外,還會再向唐飛報告,這即是屬於主官的通報系統。 師法日本創立專職救助隊 現在經常看到身著橘色衣服的救助隊,(現在許多民間救難人員也仿效此穿著),十三年前在台灣,就是趙鋼的創舉。所謂的救助隊,趙鋼解釋,簡單來說,就是「消防隊的霹靂小組」,挑選一些年輕力壯的消防員所組成,在火災發生時以專職救人的rescue team。 趙鋼不諱言,以前的觀念面對火災就是救火(fire fighting),祇要把火打掉就好了,但事實上,在美日歐等先進國家,面對火災,逐漸變成「救人第一、滅火其次」,基於rescue的理念,日本就把救人的消防員的服裝改良,不再穿厚厚的消防衣(避免救人時行動不方便),改成上下兩件式的橘色衣服,把大靴子改成小靴子,手套、帽子都用比較小而靈活的取代。 當時擔任台北市消防大隊長的趙鋼,因為與北海道防災會報中心的理事長熟絡,於是他利用這層關係,拜託札幌消防局幫台北消防隊代訓了四位來自台灣的種子教官,回來之後開始就在台北消防隊開班授課,成立救助隊。 挑選救助隊員,可也下了一番苦心,當時趙鋼從警校的畢業生裡,挑選體能好、會游泳的,開始做密集救生訓練,從七十五年到七十八年他離開台北市消防隊時,已經有了一百五十名救助隊員散布在台北市各個消防局裡,趙鋼形容:「當時再有重大火災發生,在火災現場祇要看到救助隊員趕到,心就安了一半了!」 實地會勘北市地址索引系統 為了要讓消防隊員可以快速又精準地救火,趙鋼說,過去消防隊員是要背消防栓位置的,什麼重慶南路博愛路口、什麼信義路和平東路口………每一個分隊要背轄區內所有消防栓的位置,所以就有背消防栓位置比賽,誰背得愈多,誰就有獎金,「但是這靠得住靠不住?」 他指出,不要說人的記憶有限,「萬一火災發生在城中區,但城中區消防隊員輪休,萬華區的來支援,萬華區的背得出來嗎?」背不出來,就祇好臨時翻一本厚厚的冊子,找出所在地消防栓的位置後才能出發,於是趙鋼建立了一套類似軍事作戰地圖的地址索引系統——甲、乙兩種防護計劃。 所謂甲種防護計劃,就是把台北市行政區平面圖拿出來,把它切成一千兩百個小塊,每一小塊按比例放大,上面標註出重要據點每幢樓的樓層、所有消防栓位置、街道上有幾英寸的大管、支管、游泳池、蓄水池的位置,一發生火警,轄區的指揮官就可以從值班台上抽起現場的圖,帶上車就走了,利用車上的時間指揮官來看圖,同時可以馬上利用無線電指揮各個消防車,哪裡有消防栓、哪部消防車占什麼位置,「不像以前,支援分隊運氣不好的話,要花十幾二十分鐘找消防栓,同時還可避免兩部消防車共撞,救火救到一半,咦!沒水了!原來另一部消防車也把水管接在這個消防栓上了。」 至於乙種防護計劃,是以個別建築物為對象,參照它的建築圖,分層把它的隔間、消防栓灑水頭的位置、安全梯、電梯一一畫出來,所以一幢大樓可能要畫到十幾張圖,圖畫得這麼細,趙鋼說,它最主要的功能在於救人,因為他們最頭疼的是,要救人時,根本搞不清楚大樓內部的隔間、人在哪個位置,常常亂闖亂撞,如果有這個圖,知道哪有灑水口,消防隊員進去後還可利用,且救到人後是否有鄰近的安全梯道可出去,但這種圖耗時耗力,在他離開台北市消防大隊時,才畫好五百幢左右的建築物。 當時電腦技術也不像現在進步,不過趙鋼還是找來電腦繪圖公司做評估,這一算下來,建立起一套系統要花三千多萬!其實,錢還不是讓趙鋼卻步的主要關鍵,最重要的是,電腦繪圖放大以後,實地堪察以後居然會有誤差,於是趙鋼祇好採取土法鍊鋼術,訓練二十個繪圖員,每天就在那裡畫圖,畫了半年,就把甲種防護計劃的圖給畫出來了,不算人力,一張圖成本才五塊錢。 建立火場指揮與通訊代碼系統 面對火場救火,其實就像軍隊打仗一樣,趙鋼在台北市消防大隊長任內,其實在消防作戰上,做了不少改進,讓消防隊員的作戰戰術有如大躍進般地提升。 在以前,一幢大樓起火,四、五個分隊十幾輛消防車趕來,現場車多、人多、狀況混亂,每部消防車第一個反應一定是:衝到大樓正面射水!但這時有民眾在窗口呼救,怎麼辦?請雲梯車來!但消防車擋著,進不去,怎麼辦?叫消防車開走!但正在射水滅火不能停,怎麼辦?如果大樓前後各有一輛消防車,前面消防車噴水救火,火、煙往後撲,位於大樓後方的消防車不是慘了嗎? 當時趙鋼就規定,任何火災現場,一定要有火場指揮,水箱車不可以開到大樓正面,正面必須留給雲梯車以利救人,且要預留通道,轄區現場指揮官同時要分配所有支援所在的位置與任務。 這看似簡單的火場指揮觀念,但趙鋼回憶說:「費了不止半年的時間!」有的幹部初聽就說:「我打火打幾十年了,嘛足勇ㄟ!為什麼要用你這套 」以前幹部一看火災發生,就衝啊!拚命往前救火,所以觀念一下子轉不過來,趙鋼就苦口婆心,一個案例一個案例用模型、地圖講解,逐漸才打通大家的觀念。 至於通訊代碼,就更有趣了!趙鋼說,以前消防是放在警政體系之下,不管是單位、車輛都有代碼,像城中分隊一號水箱車,代碼就是「重慶四十七號之一」,由於編號是按照採購進來的時候就編,所以城中分隊的第二部水箱車,可能就變成「江蘇五十號之二」,於是乎,不管是水箱車、雲梯車還是化學車,每部車都有一個怪名稱,消防隊員以無線電通訊互通狀況,常常搞不清楚什麼是什麼。 其實,消防與特警是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的工作,警察抓犯人,避免消息走漏嫌犯逃跑,所以代號愈讓人搞不懂愈好,但是消防救災狀況必須讓所有人都清楚,才能達到分工合作搶時效的目的,於是趙鋼就打算改成易懂的代碼,還好當時前後任的台北市警察局長顏世錫、廖兆祥,都相當贊同趙鋼的觀點,所以趙鋼就依類型、數目把所有的車輛重新編碼,簡化代碼名稱,便於聯繫瞭解,等到他當省消防處長的時候,更進一步把全省各縣市所有的消防車輛重新編碼,統一規格。 推動消警分治、專責消防單位 趙鋼離開台北市消防大隊後,調升警政署消防組長,那一段經歷讓趙鋼對於消防體系與制度有更深的體會,他說,在台灣,消防最早是放在民防保安科底下,後來改放在警政體系裡頭,但從民國五十三年到八十三年,整整三十年,在警政署,「全國最高的消防首腦主管單位實際作業負責的,祇有十個人!一年經費祇有五百萬,要談改革建設有什麼可能?」「警政的目標是抓犯人,消防的目標是救災救難,兩個根本不相同的目的,需求也不同,所以要提升消防的能力,唯有讓消防從警政系統脫離出來才有可能!」 於是趙鋼開始投入消防署的催生工作,八十三年消防署成立,正式從警政系統分出來,一年預算四億,員額一百五十到一百七十八人,可以說是為台灣提升救災救難的水準,跨進了一大步!但這祇是第一步而己,因為縣市才是救災的第一線。 成立消防署之後,趙鋼擔任消防署副署長,但是這時候,台灣省要籌備成立消防處,趙鋼便兼任警務處的消防科長暨消防處籌備處長,開始往地方的消防單位挺進,令趙鋼印象深刻的是,就在省消防處籌備工作結束,正要掛牌的前一天,也就是八十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宋楚瑜竟然在省議會宣布了辭職!這一來,可把趙鋼給急壞了!他趕忙就去找宋楚瑜,因為隔天,也就是八十八年一月一日,預定是省消防處掛牌的日子,但是連省長都辭職了,省消防處還掛什麼牌? 省消防處象徵警消分治 宋楚瑜想了一想,回問趙鋼說:「省消防處還要成立嗎?中央現在都要廢省了!如果這時候成立省消防處,會不會讓中央覺得我們在抗拒,故意和他唱反調?」趙鋼馬上回說:「成立消防處,這是中央的政策啊!我們是依據中央的政策而成立的!」他還補充分析說,省消防處成立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協助各縣市政府成立他們自己專責的消防局與勤務指揮中心,如果省消防處這時候喊停,縣市消防體系從警政單位獨立出來的目標,會不會因而產生影響,他非常憂慮,所以趙鋼積極主張,省消防處還是必須掛牌成立。最後,宋楚瑜也同意了趙鋼的做法,延遲了五天,省消防處最後終於在一月六日成立。 回想起三十多年的救災打火經歷,趙鋼說,不管是天災人禍,古今中外沒有一天不會發生,「但災難是可以防範的!」就是那幾分鐘,決定了一個人的生與死。 (tJ)
--------------------------------------------------------------------------------
弟在服役時一樣掛下士階卻被早報到幾天的二兵老鳥操翻, 增強技能學習效率,自有其他許多優良方法,以此作為不當 若說,扁他幾頓還算在救他!?那更滑天下之大稽. 這是年度軍中最佳笑話嗎?弟只見過遭處罰者或許暫時收斂 在下想起一件印象深刻的往事,弟快退伍時,有天來了位楞 後來那菜鳥依舊楞頭楞腦(宜蘭縣運柔道選手、空手道初段 老鳥欺負菜鳥,簡單一句話”欺善怕惡”罷了,何來一堆理 抱歉!身受其苦,口氣略衝,鑒諒.
咕嚕兄﹐ 那特老老鳥扁那菜鳥算是救他﹐要是落在其它老鳥手裡﹐ 還有一次﹐小弟同梯帶班﹐叫一個菜鳥起來站哨﹐那菜鳥 當兵可以見識到許多人的劣根性﹐咕嚕兄的精歷小弟也遇過﹐ 小弟剛下連隊時﹐是連上唯一的大學兵(其它的都去支援)﹐ 後來﹐來了比小弟更菜的﹐因為大家都一樣苦﹐又是只有被 後來﹐連上送了個天兵到小弟的據點﹐小弟並沒有操他﹐因 其實﹐主官對連隊影響甚大﹐小弟遇過那種吃人不吐骨頭﹐ 咕嚕兄的看法很對﹐勾起小弟不少回憶﹐人﹐本身就是有劣
小滬尾兄: 對了,您大概沒有安官帶哨的經驗吧? 弟也沒多少經驗,與其站安官或內哨,被一堆芝麻綠
咕嚕兄﹐ 老兄說對了﹐小弟沒有安官帶哨的經驗﹐上等兵只能帶班﹐ 曾支援海軍雷達站2週﹐他媽的爽斃了﹐吹冷氣﹐吃得好﹐ 說到站哨﹐老兄有沒有帶防毒面具站哨﹐小弟站過幾次﹐ 談到訓練﹐海軍的制度不錯﹐真的是按表操課﹐本資學能 談到訓練一事﹐有次在報上看過﹐對體位太重太輕的入伍兵﹐ 話匣子一開﹐差點停不住﹐再聊﹗
資訊戰 改變了戰術 改變
然而,新的科技也帶來新的弱點。在過 傳統的軍事戰略在應付資訊戰威脅上可能 因此,當我們討論兩岸未來可能的衝突型 由於資訊系統不斷演變得更為複雜,因此 同時,當我們處理威脅及弱點的問題時, 」常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如加密和防火牆這 資訊系統是為了使人們更有效的控制和使 準備防衛資訊戰千頭萬緒;然而只要牢記 【2000/08/23/聯合報 】
89/08/30 星期三, 1:09 AM (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二十九日電) 國軍年度三軍聯合作戰演習「漢光十六號演習」上午在衡山指揮所正式登場,陳水扁總統和副總統呂秀蓮親自視導紅藍軍對抗的兵棋推演,行政院長唐飛率領閣員共同參與,今年漢光演習主題是全民國防,演習重點在國力整合動員,著重驗證後勤資源整合和前線防衛作戰的整體配合。 陳水扁總統的車隊上午九時零九分經由位在大直的三軍大學舊址進入國軍作戰中樞衡山指揮所。副總統呂秀蓮在陳總統到達衡指所之前已先進入等待迎接陳總統,行政院長唐飛更早在八時三十分就已率領全體閣員進入衡指所,參加漢光演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