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YUIO  於 2004/08/08 00:51
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YUIO  於 2002/01/23 14:55
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過去幾篇大家爭執坦克車誰的火炮口徑比較大,誰的砲彈比較強我覺得意義不大,因為現在的坦克車都是依靠一大堆的電子儀器射擊,依靠無線電通訊聯絡,但是這些電子器材都有一個致命缺點:外露天線被砲彈擊中後就會立刻損毀,換句話說,不管M1A1的裝甲有多厚,被T-72的砲彈擊中也會暫時失去戰鬥能力,而M1A1是如何在伊拉克全殲T-72的呢?答案就是夜戰,美軍利用M1A1佔有絕對優勢的夜戰能力痛擊伊拉克的T-72(M1A1可以在惡劣天候下12000公尺外清楚觀測到目標),換言之,現在的坦克車要能打贏,不是說你用120mm炮,我就用140mm炮這麼單純,而是誰能先觀測到目標,誰先打到目標,誰的勝算就大



ryan2181  於 2002/01/23 15:12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小邱現在不在家....不然他會給閣下一個非常詳盡的說明
不過閣下說對了一半,T-72的夜戰能力的確比不上M1A1



YUIO  於 2002/01/23 16:1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事實上當時伊拉克的坦克車根本是被當靶子再打,那些T-72一開始連敵人在哪裡都不知道



GG  於 2002/01/23 17:36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還有一點伊國的T72是出口的外銷型...跟老毛子自己用的還是有差距....
老美是拿M1A1重裝甲構型(正面裝甲在沙國在加焊了衰廢釉裝甲)去K海珊....
依基本型的的M1A1正面裝甲相當於600-700MM的均質裝甲計...重裝型起碼有
1000-1200MM的防護力+上M829 KE 極嘉的穿甲能力..以1400M/SEC初速在2000M
外依然有近百萬焦耳的動能....T72被慘電是必然的...................
防護力/火力/射控系統/人員訓練/戰術的古板/後勤....T72輸的不冤枉.......
老美訓練一個熟練射手就要花2年時間.....
俄系MBT都存在一個結構上設計不良的缺點...砲塔環不夠結實+由於用了自動裝彈機
將彈藥放在砲塔環下...一旦裝甲被貫穿又誘爆砲彈...那車上人員99.999%沒有生存
機會....接這就可以看到砲塔飛到十幾層樓高....在扯個題外話...想到這里就蠻為
使用CM11/12/M60A3的國軍裝甲兵弟兄擔心..



冷眼旁觀  於 2002/01/23 18:47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想到這里就蠻為使用CM11/12/M60A3的國軍裝甲兵弟兄擔心..

別擔心,那還得共軍的主戰車能上得了岸再來說.....



GG  於 2002/01/23 18:5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倒不是怕老共那無敵的98式爬上來<-----可能要用飛的.....cccc
只要拿個66火箭/RPG-7溜到右後方對準砲塔...來個一發..就再見..



SK2  於 2002/01/23 19:0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well, same theorey to Taiwans tank, a single rocket, KO!



SK2  於 2002/01/23 19:2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Several reasons for the Iraqi T-72 lose the war:

1. Inferior equipments sold by the Soviet. The armor of the T-72M differ from the Soviet ones in lacking several quite critical layers. The Iraqis, who are not the Warsaw Pact members, they got the even more inferior ones. And no one could imagine that the BM-9 sabot round is made of STEEL! Are we in the WWII? haha

2. Lack of command ability. All Iraqi units can only be commanded by the command centre, and the command centre was commanded by Sadam......the outcome...you knows...just the same as Hilter command his units in WWII.



GG  於 2002/01/23 20:4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如果是在歐陸平原...如果純M1A1於T72的對決..可能M1A1的勝算沒那摸高...不過整體來說歐還是會壓M1A1贏T72....BM-9/11 SABOT彈徑比只有15:1遠底於M829 20:1雖然BM9/11砲口
初速高達1650M/SEC...但是動能相對掉的快+上材質不良+M1A1重裝構型只有吃憋的份...美軍有公怖曾有M1A1在500M遭連中2發2A46 125MM SABOT未擊穿M1A1的裝甲帶在M1A1受損下還能KO T72...M1A1系列在防護力上的確有過人之處....
海珊在波灣之前跟何梅尼打過8年的爛仗..打何梅尼的60年代陸軍照伊軍的指揮體系可能沒問題.反正都半斤8兩...碰上以米軍為首的90年代陸軍+絕對空優..要躲..沒地方躲...要跑
跑不贏聯軍得飛機..雖然共和衛隊有幾個打的不錯...當然下場就..........



YUIO  於 2002/01/23 20:41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我是認為就算防護力遠不如人,T-72多少也可擊傷一定比例的M1A1,但是整場戰爭的結果卻是T-72被屠殺...........如果這場戰爭是發生在白天M1A1還是會獲勝,只是結果可能就不會呈一面倒的姿態



GG  於 2002/01/23 21:57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如果是在白天.....伊軍的T72說真的更沒勝算....
不要忘了沙漠地形...一片平坦...白天只會引來盟軍
決對空優的炸射...整體大戰略的錯務...造成整個伊
軍的慘重損失...如果當初海刪在入侵科威特後在揮軍
南下...直殺沙烏地...在跟聯合國喊價....可能現在中
東情勢又是一翻不同的格局............



cobrachen  於 2002/01/23 22:1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戰車在白天一樣可以放煙霧,可以用引擎產生白煙製造遮蔽的效果,所以還是回到先前的原點:誰的觀測系統可以克服這些問題,誰就有先開火的機會。



YUIO  於 2002/01/23 22:33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我是指單純坦克之間的決戰,無空中密接支援的問題



YUIO  於 2002/01/23 22:36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施放煙霧?施放煙霧的效果不會比利用夜色掩護來的好!美軍第一裝甲師就是在夜間發動突襲,然後用先進的夜視儀把T-72吃的死死的



cobrachen  於 2002/01/23 22:43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當你可以選擇時間地點戰的時候當然可以選擇較有利的場合,但是沒有選擇的時候呢?更何況白天煙霧的效果用什麼來觀測呢?絕對不是主動紅外線的觀測設備,也不是夜間才能使用的星光觀測設備,更重要的是,這些裝備和射控系統間的聯繫。光給戰車長一具第二代的紅外線熱影像儀器也不能提高炮手在夜間的命中率,也不能給炮手更高的提早射擊的機會。

所以講來講去還是觀測儀器與射控系統的配合。夜間或是煙霧都是外界的環境。



BWS  於 2002/01/24 08:24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當初M1的雷射測距儀跟CM11等的是同級的
有效雷射測定距離只有9999公尺
而提到M1的炮手瞄準儀部分
當初由於沙漠的高溫,造成了瞄準儀的高熱
曾有看過M1系列的瞄準儀開機超過一個小時就容易當機的資料
這邊的M1泛指波灣戰爭當時
所以後期的M1A2改良版在射控觀測部分的整合
提高系統穩定度佔了相當大的因素
當然美軍也不是熱影像儀開整晚,經由聯星系統
獲得伊坦克團的位置,再去夜間獵殺當然成效好很多



冷眼旁觀  於 2002/01/24 10:44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我是指單純坦克之間的決戰,無空中密接支援的問題

YUIO兄想說的是讓M1A1與T-72以類似歐洲古代的騎士馬上比武方式來個一對一對戰嗎?
就算兩車的人員素質一樣,我個人還是押M1A1啦....



YUIO  於 2002/01/24 11:35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M1A1和T-72以1:1的數量對打我也押M1A1贏,只是T-72當時也未免太差勁了吧,被打的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SK2  於 2002/01/24 11:4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To 冷眼旁觀:

Depends on what type of T-72 you want, if you are against the basic T-72, of course the M1A1 will win, but if you are against the ATGM-capable T-72, that maybe a bit different.

To WW之父:

Any view, instead of blaming us here? If no then get away.



Skywalker-Luke  於 2002/01/24 11:59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敬告IP:61.157.11.1
有本事就討論軍武,沒本事就少講話!



GG  於 2002/01/24 12:03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能規納下列幾點..1.老毛子給了海珊次級T72/含彈藥
2.碰上專業化的美軍為首的聯軍
3.呆板的的戰術
4.喪失通.觀設備
在局部戰役中T72一樣能殺傷M1A1....



SK2  於 2002/01/24 12:0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次級T72/含彈藥
yes, their T-72 lack several layers of armor, and some layer that should have some filling were found hollow instead. And no one could think of the Soviets could supply Iraqi with the worst ammo, the APFSDS was being made of STEEL!



SK2  於 2002/01/24 16:32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穿甲彈芯顯然穿透了這輛早期型T72,看箭頭,引起內部二次爆炸。大量的T59、T69、甚至陸軍第6 裝甲師裝備的88B 在實戰中依然不堪一擊。(Kanwa 分析)。
  
  冷戰後區域衝突研究系列

  原載漢和情報評論1999 年11 月20 日專電:在指揮以及武器運用戰術方面,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雙方某些做法值得認真總結。首先戰術威懾直接上升到戰略威懾層次。車臣雖小,但是民族驍勇善戰。早在格魯吉亞內戰中,車臣遊擊隊就積極介入。積累了不少恐怖戰爭的經驗。

  戰爭開始,車臣當局正式宣佈,戰爭不僅僅局限於俄南部邊疆區。而且俄羅斯首都公共設施、各核電站都是戰爭的打擊物件。12 月14 日俄羅斯內務部、聯邦反間諜局等機構共同成立了治安管理中心。內務部特種部隊被迫大半留守首都。各地鐵車站相繼設立了抗爆能力極強的堅固型優質鋼保險庫,一旦發現不明可以物體,便可以將其儲存於其中。一直保留至今。可見,戰略心理威懾最好的戰法就是直接對對方首都予以攻擊。市民心態已經證明,心理戰爭已經成爲現代戰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武器運用方面,車臣戰爭無可爭辯地表明,在用於 非徹底破壞性 城市進攻戰鬥中,重炮、優質坦克、裝甲車輛不僅不能派上重大用場,而且在近距離範圍內,輕型反裝甲兵器對主戰坦克、裝甲車輛的殺傷能力巨大。俄軍在柏林戰役中嘗試到了坦克攻城的有效作用。而忽視了那是一場 徹底摧毀性 的攻城作戰,坦克射手可以毫無任何顧及。然而在攻打車臣首都Grozni 的戰鬥中,爲進攻北約而準備的俄式T72S、T80 BV 即使在加裝附加反應式爆炸裝甲的情況下受到近距離範圍內反坦克兵器的殺傷,損失非常慘重。在戰術上,車臣遊擊隊使用俄制RPG7 反坦克火箭筒在近距離內從不同角度同時向俄軍坦克射擊。有時一輛坦克遭到4- 6 枚火箭彈或者反坦克榴彈發射器的襲擊。被完全截肢。RPG7 也是中國軍隊的制式裝備。對動目標的有效射程300 米,靜目標500 米。破甲厚度320 毫米。然而在巷戰過程中,車臣士兵往往在150 米以內對俄軍坦克的履帶、後方發動機、炮塔與底盤銜接部等薄弱部位發動攻擊。


  作戰中,俄式坦克設計上的致命弱點暴露無疑。上述T72S、T80BV、中國制T69 系列、T80 系列的炮彈存放在乘員座椅下的圓轉盤式彈機之內,命中上述目標的坦克再度發生二次爆炸效應,整個炮塔被鍁翻,乘員無一生還。車臣戰場、波斯灣戰場上俄羅斯、中國製造的坦克殘骸只剩下底盤的風景隨處可見。正因如此,車臣戰爭後,俄羅斯、中國設計的坦克開始進行結構上的重大調整。例如烏克蘭的T72-120、中國的T98 都附加了較長的尾部裝彈吊艙,可能還設置了隔離鋼板。這樣既可以裝填較長的尾翼穿甲彈也可以有效防止二次爆炸效應。因此在本次戰爭中,俄軍不僅全部主戰坦克披挂爆炸式反應裝甲,就是BMP2 步兵戰車也臨時披挂剛剛改良的附加裝甲。而且最新投入的T90S 開始換裝了新型的Contact-5 號反應裝甲。

  由此可見,在進行城市巷戰中,再現代化的坦克、裝甲武器也懼怕小型反坦克火箭筒在近距離之內的有效殺傷。

  車臣戰爭還有另一重要的教訓在於: 非徹底破壞性 城市進攻戰鬥中戰術空軍的使用作用有限而且傷亡機會增加。首先,城市遊擊隊利用建築物可以有效躲避敵戰術空軍的襲擊。爲防止殺傷己方人員,俄戰術空軍的SU25 飛行員被要求需要看清地面目標之後才可以開火,這樣飛行高度一再降低。車臣遊擊隊甚至利用被擊毀的俄羅斯坦克上裝備的12.7 毫米高射機槍對SU25 進行攻擊。SU25 裝備有厚實的裝甲,防護能力遠在中國Q5 之上。爲防止遭到擊落,SU25 又被迫不得不提升高度。並不斷釋放紅外干擾裝置。(漢和情報評論歷史回顧專稿原載1999 年11 月20 日)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568/20020124/10198325.html



BWS  於 2002/01/24 17:44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那輛戰車應該是被小牛吃掉的



冷眼旁觀  於 2002/01/24 21:35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同樣的被命中爆炸照片,M1A1最起碼五體皆在,那像T72是死無全屍....
光是比這點,兩者交戰時T72的乘組員心理壓力絕對比M1A1的乘組員來的大!!



SK2  於 2002/01/24 21:4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However, the result of the crew will be the same



冷眼旁觀  於 2002/01/24 22:07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結果都一樣?不,差的可多了.君不見M1A1是後面或後側方中彈才爆.T72是正面開花耶!!



SK2  於 2002/01/24 22:1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I mean once being pentrated, they will be the same, oh not the same, the M1 crews will go to see the God, while the T-72 will go to see Ar Lar.



冷眼旁觀  於 2002/01/24 22:24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題外話,SK2兄不能打中文嗎?



SK2  於 2002/01/24 22:27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Amm...I am lazy to learn it, sorry...
I have lessons already, but I slept for ALL lessons, because of my previous exhausting job. Therefore, I have all lessons, and learn nothing.



冷眼旁觀  於 2002/01/24 22:3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了解,其實我英文也是很爛啦....
下次有空再聊了....(要回家帶小孩了....)



軍校生      於 2002/01/25 00:06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人員素質應該也佔很重要因素
換成美軍用T72伊軍用M1
我想戰果也是一樣
當時M2的炮手用巨腹機炮 在1000M外單發狙殺伊軍(此君即為大名鼎鼎的麥克維 聯調局爆炸案的兇手)
人有多笨 武器有多笨



SK2  於 2002/01/25 09:17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Almost all M2 gunner will setup their gun to single fire or three round in order to save ammo and have more accuracy. First round for checking how far it fall infront or behind target, and three rounds of hitting it.



GG  於 2002/01/25 09:23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第一張被擊燬的M1A1依照片來看似忽是被反裝甲飛彈K到的.被擊中的不像是SOBAT的痕激..?像是由上而下打中的
第二張是砲塔彈藥倉被直接命中...仔細看可以看到正面完好...右上角可一看到彈藥倉洩
爆倉門以被炸開了..車長50機槍後面那個靠在車長倉蓋的板子...



小邱  於 2002/01/25 18:11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應該有數輛M1A1被擊燬 有2輛是T-72從背後攻擊的功績
剩下的 怪就怪地獄火飛彈吧........
當初伊拉克那批該死的125mm砲彈 對於M1A1這種大怪獸實在是沒有什麼用
如要分析一下裝甲性能 T-72M1的防護力大約在550mm垂直鋼板厚度左右 說實在的 蘇聯的外銷品真的都不怎麼樣.....這個防護力可能得再向下修正一點...... 不過要要求什麼也不太可能 就算依照貨幣成長率 一輛T-72大約也在150-170萬美元左右....在這個條件下 似乎要它改善些什麼是非常困難的
前面所述說炮塔環不夠結實的問題 由於蘇製戰車普遍低矮 在這種狀況下 蘇聯工程師顯然沒有考慮到炮塔環會不會被擊中的問題.....再加上T-72車體前面有防彈肋條 照理說應該是不用去在意炮塔環 但是偉大的蘇聯工程師忘記了---如果真的直接就命中炮塔環該怎麼辦.....
不要說伊拉克的T-72M被120mm炮海扁 就算是當初以色列M60遇到敘利亞的T-72M 連M68 105mm炮都可以打穿T-72M的正面.....沒辦法嘛...畢竟是低於200萬美元外銷品



YUIO  於 2002/01/25 18:45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地獄火這玩意真的很可怕,就算是M1A1也照樣被打的嚴重變形



輕度對抗  於 2002/01/27 15:23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M1A1的側面和後面也是很脆弱的,世界上沒有不可能被摧毀的武器,在尾艙隔艙祇不過可以減少誘爆造成的人員傷亡而已.



旁觀者2  於 2002/01/27 15:4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那幾張照片只能說明有M-1A1被擊毀
不能證明是否為伊軍所為
波灣戰爭有傳出戰車被誤擊
還有車故障後被美軍蓄意擊毀



小邱  於 2002/01/27 17:01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嗯...沒記錯的話
誤擊的功績是4輛....2輛確定是地獄火做的 另外2輛好像是友軍的炮火(友軍的炮火一定比敵火還來的精準) 遭T-72攻擊損失2輛
其中 遭地獄火與T-72攻擊的皆無回到戰場 因為損傷太嚴重
不過乘員的損傷很輕微



輕度對抗  於 2002/01/27 17:33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美國重視乘員安全這點值得大陸設計者學習,不過大陸的新一代坦克在乘員防護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SK2  於 2002/01/28 12:2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例如烏克蘭的T72-120、中國的T98 都附加了較長的尾部裝彈吊艙,可能還設置了隔離鋼板。這樣既可以裝填較長的尾翼穿甲彈也可以有效防止二次爆炸效應

wait, is this true for PRC type-98? It really have 尾部裝彈吊艙?



旁觀者2  於 2002/01/28 13:36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wait, is this true for PRC type-98? It really have 尾部裝彈吊艙?

這的確是問題 九八的自動裝彈機能配合尾部裝彈吊艙嗎
再加上隔離鋼板??



輕度對抗  於 2002/01/28 17:59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至少從目前的資料看,大陸最新型主戰坦克,也就是大家說的98,是沒有實行尾隔艙自動裝彈的.
不過有一張未經證實的圖片説明可能有這種設計!



SK2  於 2002/01/30 22:05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輕度對抗, can you post that photo, or tell us where is that photo? thanks!



蘭陽醒獅團  於 2002/01/30 22:22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98涉水深度多大,適合登陸戰嗎?

每次看到的照片,幾乎都是63從登陸鑑出來的。 



小邱  於 2002/01/30 22:2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就算依它的體重50-55ton之間 98式並不適合登陸戰
適合的是63式 63A 99式這幾台兩棲戰車.....
就算是美軍 第一個上岸有火力的裝甲車也是LAV-25跟AAV7



SK2  於 2002/01/30 22:3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MBT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first wave of landing assult.

However, there maybe exceptional, the Russians practiced using the T-55(or OT-55) and T-72 before.

But the Type98 will absolutely not used in the first wave because its unnecessary to put such an expensive tank in the first wave.



輕度  於 2002/01/31 00:4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SK2
對不起,不可以!
但是在艦船知識網站上有署名坐海觀潮的按照片描繪的圖片.
在陸軍論壇,我看到了楔型裝甲的98一文中,
98可以潛渡,但是登陸作戰,63式兩棲戰車肯定是用於第一波攻擊的,而且,98並非是爲了可能發生的台海戰爭設計的,



小邱  於 2002/01/31 11:1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嗯....98式戰車後部的照片....
從海峽網ㄎㄧㄤ來的



殺手斥堠  於 2002/01/31 12:03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To Mr. 小邱:
請問一下那張98坦克圖, 該車後方那一大個圓筒狀的東西是啥ㄚ?? 油箱嗎??



SK2  於 2002/01/31 12:04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油箱



小邱  於 2002/01/31 12:0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 俄製戰車跟英製戰車必定配備的輔助油箱(學名:車尾攜行輔助油箱) 200公升
好處多多 除了增加續航力 沒油的時候可以裝填沙進去 頓時變成後部附加裝甲
也可以裝一些額外的零件在裡面



yuio  於 2002/01/31 12:2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坦白說我不認為坦克車車尾應該有油箱--->被砲彈或是反裝甲武器擊中,200公升的汽油會把整部坦克車炸翻(除非要裝沙)



小邱  於 2002/01/31 12:37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所以它是可拋式的^^ 戰鬥打響前就可以拋掉
戰車在長距離行駛時(就像在波灣戰爭的大沙漠) 會先使用輔助油箱的油 而在大沙漠上 自給自足是很重要的...... 還有 由於內裝柴油 燃點較高 有點像以色列在馳車1-2上使用中空裝甲內裝柴油的原理 會吸取大量穿甲與化學能量(高爆彈可能才會引燃它 不過要非常高的能量 也就是近距離接戰)



輕度對抗  於 2002/01/31 14:0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現代坦克基本都是用高燃點的柴油為燃料,



YORK  於 2002/02/01 14:20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我有個疑問就順便請教一下......

俄國戰車的砲塔容易炸飛是導因於空間不足,非得用自動裝彈機的彈鼓把彈藥集
中配置,可是同樣採用自動裝彈機的西方戰車,例如雷克勒跟日本90式,是否也面臨一
樣的問題?我記得自動裝彈機彈鼓只有一部份的彈藥,其他的塞炮塔後方與車體前方.
俄係戰車應該也是(我確定T-84是這樣分散放置),即使這樣砲彈誘爆的危機好像仍然
不能解決?



小邱  於 2002/02/01 15:36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嗯...一般來說自動裝彈機裡會放上10-20枚砲彈不等 剩下的會存於防彈艙間
之所以俄式戰車炮塔易炸飛除了彈藥集中配置外 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裝甲防火門跟宣洩艙門
尤其是後者的缺乏 常使得引爆之後的氣流就一直在艙間徘徊(後果可想而知)
90是跟雷克勒在這個部分都作的較好.....
通常塞彈藥的地方在自動裝彈機 自動裝彈機後之彈艙 還有駕駛座右側 在西方戰車中 這些地點都有良好的裝甲防火門與戰鬥艙隔開 且有宣洩艙門 往上方排出氣體 但是在俄製戰車則較為缺如 在T-72上有個更嚴重的問題 因為除了上述地點外 還有炮塔環後壁 後油箱附近等地點有砲彈.....使得其有可能被引爆的地點更多 而安全設施又沒有西方戰車好...所以........



蘭陽醒獅團  於 2002/02/03 10:28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有網友說98 可以潛渡在海中4到6米深

那進氣孔跟排氣孔都封閉,引擎如何運轉呢?



ra  於 2002/02/03 11:36
Re:其實M1A1能擊敗T-72不全然是砲彈的因素

和潛艇一樣加上一根長長的通氣管就好了,理論上通氣管足夠長的話坦克涉水深度就能達到非常大的水平,例如4號戰車特別改造型號能涉水16米,不過對於現代主戰坦克來説大涉水深度沒什麽實際意義,因爲自重太大的話泥質海底會陷進去,石質海底會卡在礁盤和岩石上,如果登陸戰中出動主戰坦克潛渡就和自殺一樣,這個能力是用來渡過流速緩慢(所以河水不會很深,深了水速就低不了)河床平坦堅硬的内陸河流,大深度大流速的江河與海洋還是要老老實實的通過浮橋渡河或者用門橋,登陸艇運送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