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RK HU 於 2001/12/27 19:49
國軍改革之建議 目前我國雖維持了超過四十萬的龐大軍隊
但是當過兵的人都知道
其中存在不少問題
沒有完善的後勤,再精良的武器也沒有用
這可從二代兵力建軍後
因為裝備保養及零附件補給的問題
因此有很多裝備的妥善率都極低
若不能維持高妥善率
再好的武器也發揮不出功能
為何妥善率會這麼糟?
一方面因為目前國軍是徵兵制
以前是兩年
現在一直在縮減
士兵受入伍訓兩個月
預官受入伍訓三個月,分科一個半月
則下部隊
從新手學到能熟練該裝備
能做好該級保養(保養分五級,一般部隊從事一二級之部隊保養)
則約要2-3個月
以前重要裝備如戰車
其駕駛手要送裝甲兵學校等兵科學校受訓六週
如二級履保士則要受訓兩個月
現今改由部隊依各兵監之準則及教案自訓
那麼學到會
大概也是2-3個月
然後在過約6-8個月就要破冬了
之後呢?
就變老兵老官
沒人肯做事
ㄠ新兵來做
新兵又要從頭學
所以裝備始終都不是由熟練的人來操作保養
而沒幾個人是依照技術手冊(TM)來操作或學校教的來做
都是師父傳徒弟用自己的方法
那當然很容易把東西弄壞
而補給系統也是問題一堆
到五級的兵整中心
會發現買了一堆不容易壞不常更換的料件
常壞常要換的東西總是缺料件
常常下部隊時申請的東西
到退伍還沒下來
沒料件換
沒足夠的機油黃油做保養
裝備會好嗎?
裝備檢查做做形式
或者自掏腰胞買料件自己換
或是學長跟學弟裝檢官協商一下呼壟過去
裝備的妥善率再高,能信嗎?
電腦上線要普及還至少要十年
總是有填不完弄不清的表單
故建議:
1.維修應當委託民間,這樣不但效率高,能將維修能量儲備於民間,也能保有高妥善率,
同時零附件可委託民間製造,但品質要嚴格把關.
2.全面全軍補給電腦化,全部電腦化則能最有效率撥補所需之料件.
3.建立後勤專業人員.後勤專業人員不用歷練指揮職,考陸院海院空院等考專業而
非戰術,將優秀人材留下.
4.全面募兵制,如此才能保留經驗,增加軍隊士氣,建立專業化的軍隊.
YORK HU 於 2001/12/27 19:52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建議全面慕兵制
人數設在25萬人
其中空軍2.5萬人,海軍4.5萬人,陸軍18萬人
現今約有45萬人
其中多數為義務役
全面改募兵會支出更多的國防人事經費嗎?
我手邊沒資料
但約略算一下
義務役一個兵一個月月薪約六千出頭,義務義士官約九千多,預官約一萬六七
志願義士官約三萬多,尉級軍官四萬,校級軍官約六萬,將官十萬或更多
假設平均月薪1.2萬,一年發13.5個月
那就是約1.2萬x13.5x45萬=七百二十億(哇,養軍隊真可怕- -^)
但是吃的都國家給,加上吃,一人一天算80元
那就是80x45萬x365=約130億
合計約850億(實際更多,因為我是用錢最少的陸軍來算)
慕兵後,提高薪水,且每人只要三晚留守營區
輪流留守
其他時間正常上下班
反正留一堆人在營區也沒用
士兵要求高中畢,月薪4萬起薪;士官要求大專畢,月薪5萬起薪,皆要受專業訓半年
軍官要先到軍校受專業訓一年半,月薪6萬起薪,年終1.5個月
士官兵約佔85%,軍官15%,建立專業士官系統
則以士官兵平均薪水約4.5萬,軍官約6.5萬來算
要支出薪水(4.5萬x0.85+6.5萬x0.15)x13.5x25萬=1600億
加上伙食費
若每人每天吃100
100x365x25萬=約90億
合計支出1690億
看起來國家多支出1690-850=840億
但今天有45-25=20
讓這20萬原本要當兵現在卻不用的人到社會上去工作
設這些人每年年薪40萬
每年這些人就為製造了40萬x20萬=800億的收入
故算起來
全面慕兵還滿划得來
且募兵一次簽約六年,以後每六年得再續約
同樣的人保管同樣的裝備
當然得心應手
裝備的妥善率也會提高
不過有人會說
陸軍剩18萬不夠防守
除了撤回多數金馬守軍外
應當將定點防禦改為機動防禦
並提高部隊的機動力
全面改編為快速反應部隊
則部隊戰力將不降反升!
--
YORK HU 於 2001/12/27 19:53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精簡人力不是如何ㄠ一個人幹兩個人的事,
而是如何設計編裝,使得一個班的可運用火力可以達到排級
以上的威力。毫無疑問的,這種班必須比傳統步兵排更具有
機動性,機動性所帶來的不是速度,而是載重能力,因此每
一個班都必須有自己的車輛。車上的武裝要能夠涵蓋排級火
力的範圍,因此必須有20mm機砲,.50機槍或是40榴彈機槍。
同時這個班必須比傳統的排看得更遠,更有效率,因此必須
配備良好的高倍率日,夜觀測裝備,還要有無人載具直接或
間接(即直接操控無人載具,或是間接由別人操作的無人載具)
獲得第一手情報。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步兵班不可能攜帶強大的火力,
因此真正火力的來源來自於訓練有素的重迫砲,加砲以及榴砲,
介由網路化的戰場資訊系統調配並發揚火力。
YORK HU 於 2001/12/27 20:04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政戰系統應是以前時代產物;現在除共產,極權,獨裁國家有外,民主制國家
中好像只有我們中華民國還存在.以前還有匪諜之疑慮,現在如果有人還說
軍中有匪諜,可能會被看笑話了.
政戰系統其下分成政一到政五;
政一管人事兼黨部
政二管莒光日教學
政三管監察兼張老師
政四管保防
政五管康樂 政一,政五可併到參一系統(像公司的人力資源部)
政二可併到參三系統(政戰訓練)
政三,政四業務可以移至各軍種之憲兵單位
說倒容易,要作可是很難.效力不彰的小小公家單位被立法院叮上,
還有被裁撤的可能;政戰系統人員編制大,思想型態比較保守,想將它
併到其它軍種,阻力可以想像,將會是非常非常大.
我認為軍人的忠誠度絕對必須要受到監督,但是,方式可以不同於現在
的架構. 合併到世界比較共通的軍事編制系統, 至少可簡化組織又可精簡
人事; 比如說,假說一個作戰人員平均要用0.15個政戰人員來監督其忠誠
度,和其它民主國家是不是更不符合成本效益.我們國家不會自製高精密武
器, 買起武器比人家貴;人事負擔又重.精簡組織人事,將節省下來的金錢,
購買好武器,提高訓練品質,改善軍人待遇問題不是更好.
希特勒以一個波希米亞的下士,先天就對軍人不信任,後來
的結果大家也知了.此一存廢問題爭議已久,在思想開放的現代,總政治作戰部
似乎是蔣家時代的東東,如果是養一些肥缺(不是特指此部),經費中一大半拿去
養人事, 而不提昇有形無形戰力,至為為可惜.多砸一些前在C3I 上吧...
YORK HU 於 2001/12/27 20:06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反攻時代,我陸戰隊是戰略軍種自無疑問;今日若以戰略守勢為之,亦當降格為一特殊兵種,
與陸空軍之特殊兵科合編恐也是大勢所趨.蓋技術的進步已縮小這些特殊兵科的差距.本文決非否定海軍陸戰隊之角色,因為許多特種作戰方式與技術也只有海陸最適合執行,如
搶灘,兩棲偵搜,不獨攻勢戰略有用,戰術攻勢亦不可或缺,可增加我方戰術彈性.當然我國
不敢奢望成立快速部隊去保衛南海屬島.
本人是覺得海軍陸戰隊的當前要務不是和陸軍比裝備的重,而是更新組織,裁師而成立營級
單位;發展合乎本身適用的裝備,如氣墊船與直昇機等.誤陷過去戰略軍種的迷夢,比大比重
並非未來應有的方向.至少我國落後的登陸艦隊決無法實現這種夢想.
電腦初學者 於 2001/12/28 04:19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有無考慮榮民退休給養問題
徵兵制的兵,兩年退伍後當納稅義務人
募兵制的兵,20歲當兵,工作20年後40歲(以兵來說有點老)
40歲的兵退伍無一技之長,要靠終身俸
假設平均壽命75歲,要領35年,
一份薪水養現職人員,1.75份養退休人員
這些在財政上都要考慮進去。
路過的人 於 2001/12/28 12:04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個人有些稍為不同的看法:只先就陸軍來說...
首先, 以我們目前的處境下...
在國家能負擔的條件下, 具有足夠數量及戰力的陸軍, 永遠是一個有份量的籌碼!!
而利用有效的動員體系所組成的後備兵力, 更是一個對手不可低估的變數.
一次大戰時, 德國的有效動員及大膽運用後備應召兵力...使法國大吃苦頭即是一例!!
現在的問題是: 數量看來夠, 甚至於太多, 但是戰力卻不能與數量成正比!!!
動員只重表面而忽略實質...
完全志願役能不能解決問題?
個人認為理論上雖好, 是個值得去努力的方向...
但在現今的現實狀況, 可能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達到(甚至於不可能完全達到)
第一:質與量的平衡...
陸軍到底需要多少人?
完全志願役能夠滿足這個最低人數需求嗎?
完全志願役, 同時代表所謂 Reserve Pools are limited...
戰力雖強但較經不起損耗...
量少質精是能勝過一大群烏合之眾, 不過前題是要數量到達一個最低程度才行!!
第二:人口
臺灣有2300萬人, 看來人很多...
不過與其它採平時完全志願役的大國來比, 臺灣的人口還算少的...
就算有相同比例的人願意志願從軍, 能招到的人還是較少
第三:經費
人不是機器, 可以用過就丟...
完全志願役不只是薪資要大幅度提高, 相對應配套的退休給養,
優厚的福利措施是絕不可少的...
否則誰願奉獻自己的精華歲月於軍中? 如何吸收及留下人才??
而國防經費是有限的, 能否負擔?
第四: 社會心態
無可諱言, 現今社會的一般世俗看法, 軍人的地位不是很高...
程然造成如此狀況, 軍方自己要負很大責任!!
但社會大眾典型心態: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及漠視國防也是原因...
軍職是個相對上辛苦且危險的工作...
固然高薪是個誘因, 但還有一些精神上的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如榮譽感,責任心, 受人尊重...我們社會可有此種誘因??
以美國為例, 民風尚武, 一般而言軍人滿受敬重...
結果美國的部隊還是缺員不少...
旅居美國的網友應該知道, 一打開電視, 老美的三軍加上海陸,
可是一天到晚作廣告招人耶...
連美國都如此, 而我們呢??
換另一個角度來看, 義務役一定很糟嗎?
看看冷戰時西德的例子...
有人會質疑當年西德陸軍的戰力低落嗎?
再看看瑞士...它的全民皆兵是戰力低下嗎?
出問題的,基本上不是制度本身, 而是在執行上!!
(管理,訓練...)
成功的義務役系統, 乃基於認真且嚴格的訓練, 並輔以有效確實的動員系統...
要達成這點...領導幹部要接受高度訓練,
也就是要有長期任職, 具高度素養及專精本質學能的軍官團及士官團...
而看看自己, 我們能做到多少呢?? 這就是基本問題所在!!!
就個人看法, 陸軍兵力過多是事實(糟的是戰力與數量不成正比...)
但在邁向完全專職的志願役前,
個人覺得不如先想想...如何讓現有的系統更完善!!
小滬尾 於 2001/12/28 12:11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也就是要有長期任職, 具高度素養及專精本質學能的軍官團及士官團...
而看看自己, 我們能做到多少呢?? 這就是基本問題所在!!!
日前在BBS看到一篇﹐JANE‘S駐台技記者臭幹台灣士官(NCO)制度的文章
[email protected] (王牌) 2001年 12月24日 周一 04時44分40秒 CST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2001/12/23/story/0000116997
(acetw:有夠辛辣的文章!大家都應該看一看!)
Taiwans military needs to use its NCOs
By Wendell Minnick
Recently an American technician was working on one of Taiwans US-made Patriot
surface-to-air missiles when a Taiwanese noncommissioned army officer walked
up and asked an innocent question: Would you stay if China attacked Taiwan
and help us?
The American said, Sure, but youd have to give me an M-16. And the Taiwanese
replied, Why? To defend yourself?
No, the American replied. To shoot you with.
Frustration among American technicians over the way Taiwan runs its military
is epidemic. The biggest complaint uttered by American technicians is Taiwan
s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NCO) program. In the US army the program includes
the ranks from sergeant to command sergeant major. In the navy the ranks
are petty officer to master chief petty officer. NCOs are enlisted personnel
with supervisory or technical responsibilities.
Basically, without its NCOs the US military would not function. They are
long-serving professional soldiers who act as a buffer between the academic
trained officer corps and the average green grunt. They take the impossible
orders from above and translate them into doable responses. Without a reliable
NCO program the military loses effective command and control during a crisis.
American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Taiwans de facto NCOs. They do not
serve in Taiwans military and are restricted to technical service of
US-equipment sold to Taiwan. But they increasingly take on the role of maintenance
and repair and little by little begin to give orders.
Taiwans NCOs are not given the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that appropriately
corresponds with their rank. They are not encouraged to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 when a problem arises. They cannot make everyday decisions about
operations because of fear of backlash, should the decision be the wrong
one or the one that the consensus would not have chosen.
When it comes to replacing a part, perhaps a light bulb on a control panel,
the process becomes maddening. A sergeant major has to call a captain for
permission, and then the captain calls Army headquarters to make sure a
senior officer approves it. All of this to get parts that should be on hand
for use, as these parts are expendable or within the range to keep in shop
for repair. Since they are not on hand, they must be ordered from a warehouse
that takes up to a month to deliver. The reason is the officers running
the warehouse do not like the officers in the field.
In order to fix Taiwans NCO program the military must realize that the
NCOs can make better decisions because they work with the equipment everyday.
They are not riding a desk at headquarters.
Taiwan needs to develop an NCO education system. Taiwan should not try to
develop this program exactly like the US, because it will not work, but
Taiwan can use the US example as a basis for designing a program that will
work for Taiwan.
Many of Taiwans NCOs are very professional soldiers, but their hands are
tied because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make basic decisions and they have
no authority. To make matters worse, promotions are not based on experience
or job skills. After a certain amount of time at one rank, they are automatically
promoted. The system actually encourages dysfunctional NCOs.
So what does Taiwan do when there is a war? Do US civilian technicians take
over the role of NCO? Do they turn their M-16s on the Taiwan NCOs and joyfully
pump a few rounds into them?
In a real war US technicians will more than likely jump ship, like rats
from the Titanic. Taiwans NCOs will probably hide in the closet pretending
to search for the instruction manual, and officers at headquarters will
be hiding under their desks kissing their behinds goodbye.
Wendell Minnick is Taiwan Correspondent for Janes Defense Weekly.
路過的人 於 2001/12/28 12:28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這篇文章...基本上可謂一針見血!!個人認為...
最重要的一個訊息是: 必需要發展一套適合自己狀況的系統!!
不只是編裝準則, 教育訓練, 設計研發, 後勤補保...
不要也不能一味的照抄別人的...真正適合自己現實狀況的才是最好的!!!
YORK HU 於 2001/12/28 21:34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先談後勤
我原本不想吐苦水.不過想到當兵那段期間心中一直感到很哀怨.還是忍不住
吐苦水一下.到部近一年,每週幾乎都看到阿兵哥賣力的推車,M151,M997,
M35.......到了測驗前看著各式車輛排成一排,全是美國貨將近一半
是向友軍借來的.測考官檢查過後將近一半妥善率有問題.又找人來
修........唉!這是武器外購的必然宿命嗎.相信多數的國家都是靠
外購的武器過活.不知他們又是如何呢?大學時一個裝甲科的教官說
他曾經很勇敢的在司令面前報出他麾下M41的妥善率,結果咧..長鋏
歸來乎,升無望!他的結論是這些步科的土蛋懂得後勤嗎?現在不知又
是如何?M41此等前輩就算了.可是看著新買的M997趴在那裡!心中真
是一片惻然.
想到AH-1W,OH-58D甚至AH-64,M1A2許多耗材要價極高,壽命極短,需量極高,後勤
一定要極端極端強勢.
國軍採購各項裝備必然會有庫存料件
其中有部份是戰備存量,平常是不會去動用的
其餘的料件則是平日操作訓練消耗使用
一但這一部份料件用光,那下級單位申請必定是欠撥
至於要欠撥多久,則看採購時程,國軍不可能為了一兩個單位的需求而下單採購
必需要累積到一定數量才會下單.一旦買回來這時候就會發現,所有欠撥一次
滿足而且後續的申請撥發也很快,可是只要欠撥開始(這批料件用光)那就要等了問題在於各級主官喜歡報喜不報憂,虛報裝備妥善,既然裝備是好的,那零件壞
了也當作是好的,於是零件需求量就被低估,需求量被低估的後果就是要更長的
時間才會累積足夠的需求,使得採購時程被延後而且採購量也會被低估,於是裝備
待料時間就長.裝備待料時間長,下級使用單位就會有些如六級廠的旁門左道出現
這些旁門左道雖然解決不少問題,但也使得需求量被低估的情況更為嚴重.
需求量被低估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預算被低估,
預算要成長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
還有許多問題往往日積月累,如果新上任的主官或後勤人員據實以報
那問題就來了:為何在新官上任後裝備故障率大大提升?除非背景夠硬
或是有極高階長官撐腰,否則很難去應付檢討督導......因為這
幾乎是在和整個官僚體系對抗.所以負責任的後勤軍官會讓裝備故障率
有技巧的上升,如排定時程讓該故障的裝備時間到了就故障,
好讓帳面不要偏離事實太多.這樣做也要看主官的支持和上一級後勤
單位的默許與諒解.如果碰上了不負責任的後勤軍官那就雪上加霜
還有某些單位會有較高的優先次序,一旦所剩不多,就會優先保留給
較高的優先次序的單位.
至於戰備料件何時會動用那就要看戰備狀況,以及該料件的缺乏是否已經
影響戰備程度.以前在飛指部就常有這情形,料件下來比UPS還快.
補給士不應該會不知道上面欠撥些什麼東西,難道領料時他沒有去點收
沒有去檢查是否和報表相吻合?
再講幾個後勤的故事吧。有時真希望軍中能帶進點成本會計的概念.....
聽過M35C嗎?這又是一個勤檢建軍下一個傲人的故事。有鑑於
M35運輸卡車車齡老邁,但是數量龐大,汰換起來頗費工夫。一些
總部的天才便想來個辦法:買進新的引擎和變速箱裝在舊車身上來
個延壽計劃。蓋引擎跟變速箱是現役老M35最常停擺的因素。
這個新引擎比原裝貨大了不少,引擎室必需作一些修改,有些部位
向外突出以容納新引擎....頗有梅賽修密特博士腫泡機(BF109G6)之風。這樣延壽型的M35就叫M35C。自然,研發這玩藝兒的工程小組
受到上級東獎西獎;為國家節省了採購軍卡的國防經費。
不過,如果貴單位使用這種M35C,單任後勤官的人最好多預估備
份的傳動軸。蓋新引擎出力大幅增加,可是傳動軸還是原裝貨。估
且不論工程上潛在的問題;這個新動力系統並不能直接以野戰套件
的方式由使用單位簡單的安裝。它必需另開一條裝配線把全國各地
的M35Recall進行改裝。如果算算開裝配線,後送及重新遞交等
等的成本,不如買新車比較划算。美國現在仍大量使用M35,也
有便宜的新貨供應。把台灣越戰型的M35賣給廢鐵商直接進口
新車反而是省錢的選擇。,買軍卡的錢還不佔台美軍售的年度限額
-這一直是中國氣得跳腳的一點,直罵老美玩文字遊戲。知道嗎?連
台灣買的戰車都是商業用的,只有那門主砲算在軍售配額裡。這
只怪老共沒見識了,美國的超市就有在賣5.56口徑步槍彈。狩獵
季過後還有清倉sale。也許台灣的AH-1也算商用直升機獵鹿用
的。
所以不一定縮衣節食才是最划算的。新加坡的軍卡就是兩年一換
舊車就trade in給其他國家然後再買新車。許多美國人買車的哲學
就是這樣。要是市場看得準,真的是花小錢開新車。
YORK HU 於 2001/12/28 21:36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這也不只是軍方的問題,而是我國每個官方或半官方單位都有
類似的狀況.例如我以前還在學校實驗室的時候就保存了好幾隻已
經完全故障的電話機,因為使用年限未到,無法報廢,只能堆著.當
然可以報修,但是上級的維修效率奇差.另外我現在的工作單位也有
一大堆閒置的物料,從高檔的工作站到碳粉匣都有,有些只要稍
加整修就可以恢復,但是沒有修理的預算,於是就扔在牆角.碳粉匣
則是適用的印表機早就壞了,但是不能隨便扔掉,只好按月慢慢消
耗..... ^_^ 有一些民間的企業不控制物料,只控制預算;例如出差或採購,
撥給一定的金額,底下的人自己看著辦,同樣是電腦,可以買新的,
也可以把舊的維修升級,剩下的錢不用繳回,可以彈性應用,只要維
持堪用的設備數量在一定的水準即可,這樣當然比到處都貼標籤管
制的物料管理法來得有效率,也可以減少每年年度結算前大家做帳
消化預算的情事.
YORK HU 於 2001/12/28 21:55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國內如要實行募兵制,在政策面與技術面還要有相當大的改變,也就是需要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在這之前,或許可以以徵兵募兵雙軌制並行來
達到階段性的目的以完成全面募兵制,建立專業化的武裝部隊,不過台灣的
軍隊不夠專業,是由來已久的問題,這也是軍人社會地位低落的主要原因,
因此,造成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觀念產生,這種心理,對徵兵制來
講是一大絆腳石。因此,在改變兵制之前,還是須將軍隊體質改變,從根本
做起使民眾對軍隊有信心。
素還真 於 2001/12/28 21:59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誠如前面所提
徵兵制還是部分保留
但可能大為縮減役期
也能把女生都納入軍事及護理訓練範圍
(如不管男女,都受3個月基本射擊作戰訓練,和1個月基本依療護理訓練)
軍人地位不高的確是一大問題
但這可能跟數十年來
國軍比較保守封閉且一些軍中人權問題或軍購弊案等影響
不過畢竟有在改進
希望至少開放政策及提高薪水和上下班制能提高大家對軍隊的好感
看看吧?
大環境不容許立刻改為募兵制
但希望能慢慢朝向這方向改進
小滬尾 於 2001/12/28 22:45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YORK兄說到很多陸軍退伍朋友們心中的痛
妥善率低除了那種惡質的官場文化外﹐人員支出佔國防經費大比例﹐也是造成軍方
拖欠料件採購的原因之一﹐精實案能解決部份問題但惡質的官場文化為害最深﹐除了YORK兄所提的表面作帳外
以前還遇過一些料件被挪為他用﹐上層狗官逼下級“想辦法”﹐當然最常用的﹐就
是私購料件﹐這還不算是花錢消災﹐以後要是得罪那些豬頭督導﹐當時“想辦法”
下的私購料件又會變成另外一個罪名﹐那罪名就是私購料件
就個人以前的部隊﹐連長為了求表現﹐在上級前面都是沒問題﹐很好的狀況下﹐高
裝檢時一些私購料件是從營修費挪用﹐裝備負責人通常是升為下士﹐因為下士的薪
水比兵多﹐所以......
最後那個連長在上級的關愛眼光下屆滿調回台灣﹐下一任的接了爛攤子﹐幹得要死﹐
不過那位接任的原住民連長很有擔當﹐雖然上級狗官罵到臭頭﹐很黑﹐但還是與官
兵共同想法解決問題﹐但軍隊不能老是寄望這些人﹐問題還是在制度
士官長 於 2001/12/29 04:13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有人提到軍卡.偶就想起服役時.二戰軍卡沒車門車門是半圓形的只能走5步就不錯了
每年裝檢.只要能發動就可以.早就應該報廢.對不起時間沒到.不能報廢
有次同學聚餐聊天時.聊到比單位裝備最老歷史最久.稀有品種時
有沒有人見過最高時速60的機車.還是山葉的.偶同學在憲兵單位跟偶說.他們連上
10台機車.跑起來最快40公里.距離報廢還沒到.哇靠.還要每年裝檢.另外更扯的是
因為老機車還有.所以不換發新機車.騎野狼125.輪胎補胎內胎將近有百來個真的不誇張
因為隔壁機車行老闆都知道.看不下去免費換新的.
不過現在看到現在阿兵哥粉不錯了.坐悍馬.大軍卡.巴士.哈雷.比偶們那時好太多了
本欄文摘 於 2001/12/29 04:54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換另一個角度來看, 義務役一定很糟嗎?看看冷戰時西德的例子...
有人會質疑當年西德陸軍的戰力低落嗎?
再看看瑞士...它的全民皆兵是戰力低下嗎?
出問題的,基本上不是制度本身, 而是在執行上!!
(管理,訓練...)
只要想點小點子 義務役的戰力應會有驚人的提昇
譬如 : 只要有好的表現 就大量的頒發獎章獎狀
並邀其家人與女友來部隊接受頒獎表揚 跟部隊一齊用餐 並參觀營區......
至於那表現差的 擺爛的 ......
就皮扒緊點... 好自為之了...
應該有效~
其他...
發展全天候水上飛機(全天候水陸兩用)
(全天候水陸兩用)預警機 (全天候水陸兩用)E-8聯星(Joint Star) (全天候水陸兩用)戰鬥轟炸機 (全天候水陸兩用)運輸機 ......
可重複循環使用的長期滯空 多功能雷達之載台
(遇敵之飛彈攻擊 立刻自動解體 迅速墜落 浮在海面裝死... 再由我方人員打撈上岸 重新充氣 又再次(1Hr內)昇空執行任務...)
飛彈地窖化 機動化 ...
(飛彈攻擊的目標由空中的各式載台選定 監控 鎖定...... 地面人員只負責按鈕 運載 保養...)
建立大東部海域預備/支援/反擊的各式武力(不過夏天頻繁的颱風倒是蠻棘手的)
陸軍?
守勢防禦的台灣有需要陸嗎?
將陸軍裁併到海空軍擔任警衛 後勤支援 ......
請問各位先進 : 這麼做行得通嗎?
......待續
更正 於 2001/12/29 05:02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路過的人
換另一個角度來看, 義務役一定很糟嗎?看看冷戰時西德的例子...
有人會質疑當年西德陸軍的戰力低落嗎?
再看看瑞士...它的全民皆兵是戰力低下嗎?
出問題的,基本上不是制度本身, 而是在執行上!!
(管理,訓練...)
Good ! !
只要想點小點子 義務役的戰力應會有驚人的提昇
譬如 : 只要有好的表現 就大量的頒發獎章獎狀
並邀其家人與女友來部隊接受頒獎表揚 跟部隊一齊用餐 並參觀營區......
至於那表現差的 擺爛的 ......
就皮扒緊點... 好自為之了...
應該有效~
其他...
發展全天候水上飛機(全天候水陸兩用)
(全天候水陸兩用)預警機
(全天候水陸兩用)E-8聯星(Joint Star)
(全天候水陸兩用)戰鬥轟炸機
(全天候水陸兩用)運輸機
......
可重複循環使用的長期滯空 多功能雷達之載台
(遇敵之飛彈攻擊 立刻自動解體 迅速墜落 浮在海面裝死... 再由我方人員打撈上岸 重新充氣 又再次(1Hr內)昇空執行任務...)
飛彈地窖化 機動化 ...
(飛彈攻擊的目標由空中的各式載台選定 監控 鎖定...... 地面人員只負責按鈕 運載 保養...)
建立大東部海域預備/支援/反擊的各式武力(不過夏天頻繁的颱風倒是蠻棘手的 得再想些辦法防範才行...)
陸軍?
守勢防禦的台灣有需要陸軍嗎?
將陸軍裁併到海空軍擔任警衛 後勤支援 ......
請問各位先進 : 這麼做行得通嗎?
......待續
Lin 於 2001/12/29 08:09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講起來實行募兵制似乎是一個大家都認可的解決之道
個人卻不以為然
警察都是招募來的 但是與憲兵比起來 戰力恐是遠遠不及吧
更何況歷史上 從沒有任何有戰爭威脅的國家使用募兵制而得到成功的
連以色列也不例外 個人實在看不出任何理由 募兵制在台灣可以獲得成功正如小滬尾大哥所提的 惡質的官場文化不改 任何制度都沒用
但如果深究惡質的官場文化 那就扯到 台灣人的文化問題
個人現留學美國 認識一位USAF 少校 國家付錢給他 留職留薪在Ohio State University
唸Ph.D Concerte on Fracture Mechanics, 去年畢業後回空軍 空軍怕他跑掉
開價年薪10萬美元 他想想 接受了 沒有申請退伍
他的指導教授 50幾歲的資深教授 拿的都沒他多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空軍 更重要的是 中華民國的納稅人 願不願意付這麼多呢
美國的平均稅率 大約是 30%
今天如果中華民國的納稅人 願意付30% 的稅
我們的軍車 可能每10年就可報廢
也沒這麼多後勤補給的問題了
此外 小滬尾大哥所提的 最後那個連長在上級的關愛眼光下屆滿調回台灣﹐下一任的接了爛攤子﹐幹得要死﹐不過那位接任的原住民連長很有擔當﹐雖然上級狗官罵到臭頭﹐很黑﹐但還是與官兵共同想法解決問題﹐但軍隊不能老是寄望這些人﹐問題還是在制度
敝人並不認同 台灣現在有好多制度 別的國家都實施的好好的 移到台灣就掛了
以台灣人的聰明才智 我相信台灣人可以打敗任何制度
敝人相信只要台灣人的文化問題, I mean, for example, 喜歡取巧 鑽制度漏洞等
不解決 是沒有辦法的
還請小滬尾大哥海量 多指教
Lin 於 2001/12/29 08:26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補充一點 敝人認為尊重制度的精神 遠比尊重制度的條文要重要的多
不幸的是 台灣人太會解釋制度的精神 所以只好遵守制度的條文
不過 沒有缺陷的條文歷史上 從沒有出現過剛到美國的時候 很納悶 這個充滿笨人及懶人的國家
如何成為第一強國
現在比較明白了 也許是美國人比較不會解釋制度的精神 與 制度的條文 吧
非常贊同 Hu 兄所言 引進有關現代化成本及管理概念的想法
敝人服役時 看到太多 不怎麼老的陸官的軍官
埋著頭朝錯的方向猛幹 實在有點給他
可憐
YORK HU 於 2001/12/29 09:21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許多當過兵的人大概都跟小弟一樣對軍中裝備的待料感到印像
深刻。許多裝備終年停擺,只要請料欠撥的憑證定期更新就好了。
真正打起仗來,恐怕得把這些裝備帖滿憑單推上戰場。小弟不禁
想到古德林當年的帆布戰車;今日咱們的憑單卡車,真能與
之古今輝映。其實咱們的補保系統設計是不錯的:跟本上就是美軍
作業規範的中譯版。美國人的規則向來是設計得連輕度智障者都
可以勝任愉快-只要凡事照規定就可以了。問題最大的癥結,在於需求預估作得
不確實。原本的制度設計這是從基層後勤(二級)跟據一些簡單的統
計參數往上報。如此不論是下一季的生產線調整或是外購才能有
所依據。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例行程序,每家7-11的店長都必
須做這樣的事。否則冰箱每個架子恐怕都得貼個待料(再加上一
些欠撥月報等等的憑單)-店長不被革職才怪。這有點跟訂貨一
樣。基層後勤官必須決定下一季的需求而定貨。如果每次都要等
到旺季(高裝檢)才七手八腳的把定單丟出去,不是缺貨就是得負出
比較高的成本。在承平時期這種預估並不是怎麼困難的事(要預估
戰損就比較有學問了)。
可是原本在美國運行順暢的制度這次又橘移淮變枳。小弟有認
識一個在總部後勤單位待過的預官,每次檢視各單位報來的預估
數據就搖頭嘆息。如果你去追蹤一下基層單位這些數據怎麼來的
那可真是有趣的事。二三級的後勤官跟本沒有人照著規範督考營
連級單位裝備使用來盒定預估參數;作這件事的往往是個被ㄠ得
三天沒睡的文書兵。他們的作法就是把前一年的抄過來;或者
一個範本全師抄。所以說國軍裝備實常待料也不儘然,有些零件
是長年堆積如山生產過剩(多餘料件又是個問題)。反正從來沒有人
認真檢討自己單位的裝備消耗狀況。
當然一竿子打翻一船後勤官也是不對的。照理認真經營的後勤
官在一片缺貨聲中仍然能笑哈哈。不過許多單位許多狀況有優先
權。在一片麋爛下整個制度早已脫軌,大家都不能幸免於難。
--
小滬尾 於 2001/12/29 10:50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Lin兄﹐您客氣了>剛到美國的時候 很納悶 這個充滿笨人及懶人的國家
>如何成為第一強國
>現在比較明白了 也許是美國人比較不會解釋制度的精神 與 制度的條文 吧
個人剛開始在美國也覺得有此疑問﹐並覺得可笑
時間一久才發現﹐這個國家就是因為很多單純的百姓﹐不像華人那樣常自認聰明絕
頂
會傻傻地作一些“聰明人”不願作的事﹐國家的堅固根基就是這樣建立的
小滬尾 於 2001/12/29 11:01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二三級的後勤官跟本沒有人照著規範督考營連級單位裝備使用來盒定預估參數;作
這件事的往往是個被ㄠ得三天沒睡的文書兵。他們的作法就是把前一年的抄過來;
或者
一個範本全師抄。這抓到了重點﹐為何沒有去照規範督考
除了後勤官混以外﹐還有就是部隊雜務太多﹐一些查核變成敷衍應付
YORK兄請加油﹐小弟發現另一位劉立群了
小毛 於 2001/12/29 12:08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部隊雜務太多怎樣解決?小弟拋磚引玉,希望網友補充,使其更加完善與實際可行.
第一:國軍專注作戰訓練,以後救災/助割就交由保警部隊(鎮暴機會越來越少),或其他相關替代役男與空中消防隊與空警隊/海鷗(現在還用高度來區分誰負責嗎?)
第二:outsourcing,減少非關作戰勤務人員與工作.部分採用自動化或外包.像是洗衣部裁撤,換裝投幣式洗衣機.由具廚師專長的替代役役男組成的國軍伙食勤務隊,負責基層部隊的伙食與伙食採買.不編制於營級以下部隊(獨立於部隊人事,不出操,但編制野戰伙食車,須配合演習/訓練下基地),可避免基層部隊軍官/士官兵剋扣伙食費,造成作戰部隊腐化(至於替代役男伙食勤務隊腐化以後再想辦法),福利社外包(可是弊端甚多)
第三:整併營區行政/經理業務,採用文職人員(需經過保防審核),讓作戰的部隊專心作戰.
第四:將保修的業務分區分項目招標(如軍卡類,小車類,裝甲車類,飛機類,直昇機類),由得標的公司於各作戰區選定適當位置設置保修基地.基層單位填寫保修需求單,由民營保修廠拖運回廠保修.保修廠技工於動員召集時需管制.如此可以確保所有送修裝備都能修復,否則罰款.
第五:其他:鑒於營區人多開銷大,國防部應該有計畫的於每個營區各建築加裝雨水收集系統與地下水抽水機,儲備日常非飲用水供灌溉/洗衣/洗澡使用.估計可以減少水費30%.裝設太陽能熱水器,可節省電費燃料費40%.採用太陽能面板發電與電池儲備電力,可減少戰時對台電的依賴,平時可減少電費30%
第六:當陸軍時有沒有覺得掃地是最無聊的?還是搬輪胎/磚頭/石頭?正規訓練不夠落實,怕兵沒事做,所以安排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讓兵有事做!如果每個大營區每個月都舉辦一種體能戰技比賽(如一月份測五千,二月份測刺槍,三月測莒拳,四月測五項戰技,五月測手榴彈,六月測射擊.....行軍..保防..),以連為單位,優勝者可以全連獲得榮譽假一天,軍士官績效加點,或許會減少無意義的浪費時間!
啊!還沒當兵的不要罵我!嘻嘻!
電腦初學者 於 2001/12/29 17:02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YORK HU兄貼的幾篇文章似乎在那裡見過
台大耶林Military精華區
6 ◆ 組織與發展
1 ◆ 軍事組織
2 ◆ 中華民國之軍事組織
10 ◇ 一些國軍後勤弊病的討論
YORK HU 於 2001/12/29 22:47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小滬尾 於 2001/12/29 11:01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二三級的後勤官跟本沒有人照著規範督考營連級單位裝備使用來盒定預估參數;作
這件事的往往是個被ㄠ得三天沒睡的文書兵。他們的作法就是把前一年的抄過來;
或者
一個範本全師抄。
這抓到了重點﹐為何沒有去照規範督考
除了後勤官混以外﹐還有就是部隊雜務太多﹐一些查核變成敷衍應付
---> 因為小弟就是遇到類似情形,某年幫舍弟(當時服役中)作了一些報表,有些筆誤
EX: 65K2步槍 誤打56K2步槍.0.50機槍誤打 500機槍,結果沒人發現直到....
電腦初學者 於 2001/12/29 17:02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YORK HU兄貼的幾篇文章似乎在那裡見過
台大耶林Military精華區
6 ◆ 組織與發展
1 ◆ 軍事組織
2 ◆ 中華民國之軍事組織
10 ◇ 一些國軍後勤弊病的討論
->電腦初學者兄:
您一說,小弟火就上來,小弟在服役時擔任1-3哨安全士官,夜深人靜時就餚寫寫文章投稿軍方刊物然後也石沈大海,後來退伍數年後發現在網路上陸續流出過去的著作(四海一家最多),因當時小弟並不注重著作權,所以也無可奈何.現在發稿還常常被網友質疑是否盜版
原文是小弟退伍前上國防部長萬言書(因內容社涉及對當權者批判言論寫下萬言悔過書)
待修改後再POST上來
旁觀者2 於 2001/12/30 04:17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人提到軍卡.偶就想起服役時.二戰軍卡沒車門車門是半圓形的只能走5步就不錯了
>>每年裝檢.只要能發動就可以.早就應該報廢.對不起時間沒到.不能報廢
>>有次同學聚餐聊天時.聊到比單位裝備最老歷史最久.稀有品種時這些老舊武器在國外很多收藏家 一台賣個兩千美元根本不是問題
再加上最近二戰片很多 武器租售業都發了 要賣應該不是問題
搞個兩百台二戰卡車 兩百台二戰及普 五十台M24 就五百萬美金了
如果算上庫房那堆老武器槍枝 可能要還可再撈個五百萬
這些都可以國防部和商業機構來合作
基本上這些老武器擺的也是擺的 呆在庫房爛掉不如賣給有心人
我是一直很想買個二戰吉普 國內維修料件也不是問題
只能發動的堪用車六萬塊台幣 還蠻划算的
祥 於 2002/01/10 21:45
Re:國軍改革之建議 說到軍中的後勤就覺得好笑,小弟是當那種晚上牽狗在海邊散步的兵,人少勤務多,每天睡8~9個小時,不過請你分成三次睡,哨所裡只有三種人,正在站哨的人、剛下哨的人、等一下要上哨的人,每天中午之前全哨只有兩個人醒著,一個接電話,一個看海,好笑的是,我們是晝伏夜出,陸軍是聞雞起舞,但是我們的保養規定卻是完全按照陸軍的做法,每天早上晨間保養,怎麼保養?紙上保養,因此國軍改革最基本的就是要面對現實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該換就換,該改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