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該檢討了~~(搶救誤時機 林昱宏殉職)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殺手斥堠  於 2004/08/06 22:06
台灣該檢討了~~(搶救誤時機 林昱宏殉職)

殺手斥堠  於 2001/12/11 10:18
台灣該檢討了~~

摘錄自:
http://tw.news.yahoo.com/2001/12/11/society/ctnews/2897322.html

搶救誤時機 林昱宏殉職

  曾俊彰/東港報導 「希望林昱宏的個案,能成為警方的一個前車之鑑,不要再發生警察執勤時重傷,原本有機會搶救到的性命,竟因為連繫機制出問題,而致延誤搶救時機。」七日深夜警匪槍戰時中彈重傷,送醫後延至九日不治的警員林昱宏之二哥林琮益,十日上午面對新聞媒體,強忍悲痛作如上的表示。

  林琮益九日上午陪同林昱宏的妻子李玟慧,向新聞媒體說明,如果警察與救援醫院間,建立完善的連繫機制,林昱宏在送醫的過程未受到延誤,也許能保住寶貴的性命。

  李玟慧表示,三十二歲的林昱宏因公殉職之後,她和三個稚齡的女兒,生活就完全失去依靠,希望政府有關單位,除了辦理撫恤之外,能為她安排一個穩定的公家職務,讓她在未來有能力養育分別只有四歲、二歲、剛剛滿月的女兒。

  李玟慧說,林昱宏是一個溫柔、上進的好丈夫,更是孝順的兒子和最鍾愛女兒的好爸爸。由於擔任霹靂小組成員,加以大選期間的勤務更繁重,以致最近休息很少,只能犧牲睡眠偶爾回來看看她們。大女兒每每在爸爸要返回工作崗位時,抱著爸爸不放,並且大哭。如今,林昱宏再也不能和她們共享天倫了。

  林琮益表示,在醫院宣告林昱宏不治之後,警察機關的長官至今還沒有和家屬聯繫,讓他們覺得林昱宏的殉職非常不值得。

  他更不滿的指出:林昱宏在與歹徒槍戰受重傷後,同事立即就近把他送到林園的聖約瑟醫院,當時林昱宏還神智清楚。但由於傷及腹部的大動脈,嚴重出血,緊急處理後再轉送高雄長庚醫院。

  由於當時為深夜,醫院人手少,又正在緊急處理二名車禍重傷的患者,長庚拒絕再收性命十分危急的林昱宏,要求轉送其他醫院。警方才趕緊把林昱宏再轉送到國軍八○二醫院。送到時,林昱宏已經因為失血過多而休克,經過許多努力,仍無法救活他。

  林琮益和李玟慧形容醫院宣告林昱宏不治時的情形:八○二醫院的醫師哭著告訴他們:「我們已經盡力了,卻未能把林昱宏的性命保住,實在是因為送來得太慢了!要是能早一點送來,應該能救到他。非常對不起!」

台灣在不改善的話那麼我看以後台灣反恐怖的人才都會走光了~~~ 今天看到這一篇之後心情很差, 而且失望. 再加上我這兩個禮拜有一大堆有的沒的的 ISP 和考試, 所以不想打太多字....唉~~~



小滬尾  於 2001/12/11 11:50
Re:台灣該檢討了~~

很明顯的﹐落後差劣的救護管理系統是個主因

若每個醫院的當織人員將目前可執行急救的急診醫生數目在每15分鐘提供119 update資
料庫﹐由119統籌分派急救資源﹐這場不幸可免

台灣有的是資源﹐欠的是管理



帖斯特  於 2001/12/11 12:12
Re:台灣該檢討了~~

那首先要各個醫院資訊化程度很高,然後要全國的急診資源大連線,
然後跟119和所有的救護車能夠即時連線,更要有電子地圖讓救護車
能夠知道現在車上的這個傷患該送到哪個地方去,對於目的地的醫院
要能夠預先通知他們將會有怎樣的急救傷患送到.由於這是全國性的
連線,所以要由國家單位出錢來做,這樣的系統大約是一億以上的案子,
(不包含所有救護車上頭的連線硬體和軟體,也不包含現場人員所使用
的PDA,這部分也會花很多錢....你想想全國有多少救護車哪:).所以要公
開招標,建案.....弄好大約也要三四年後的事情了。
...不過說真的,這種系統不難啦,我估計大約一組六個人半年就可以
做好了:),這還是小東西,我們國家真正要資訊化,連線的地方多著哩
其實這次事情如果119能夠先打電話到高雄長庚醫院確認他們的急診室
情況,那不就可以避免了嗎?沒有資訊化沒有網路化並不代表就完全不能
避免這種事情.只是這種協調工作目前沒有專職來做的人員,沒人管的結
果就是讓人枉死了,一切原因就是『沒錢』,我們要做的東西太多了。



殺手斥堠  於 2001/12/11 13:07
Re:台灣該檢討了~~

各位還記得上次幻象墜海, 張健翔中校也是因為救援上的瑕疵而殉職嗎? 政府似乎還在沉睡中, 其實以台灣的資源和技術這些類似的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只是看當局有沒有心去做而已....To be, ro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帖斯特  於 2001/12/11 13:38
Re:台灣該檢討了~~

資源跟技術完全不是問題,但是我強調過,我們該做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這種東西沒人注意就自然一直三不管下去.也許直到某個高官
的家人因為這種事情掛掉才會弄個急救連線系統之類的.
其實這要放在緊急醫療資源整合的角度下來看,我們遭遇重大天災人禍時,
各種醫療,食宿,疏散,即時救難等等的連線系統都是需要整合起來的,
目前的技術絕對都沒有問題,只是政府要不要花錢而已.以後我們發生類似921
或者每年的風災水災,甚至中國射發不準確的彈道飛彈掉到大都市裡頭,在在
都需要這類的緊急救難連線網,甚至更主動的,將資源使用的授權調動原則寫到
系統裡頭去,當發現天災人禍到達某一標準後可以直接自動授權到現場一線人員
去調度,否則要等那個有權的長官來授權,那可要等到他睡醒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太大,我也不認為未來幾年內可以看到有解決的趨勢.
政客都在忙別的更重要的事情了,而且我們的國防部政策又是哪個地方不死人?
這種緊急救難連線之類的東西對於經濟發展或者政局安定好像沒有什麼明顯可見
的幫助吧............在此之前,我只能說林昱宏真的是完全白死了!!



小毛  於 2001/12/12 02:00
Re:台灣該檢討了~~

台灣的救護車不是都和醫院有約定嗎?好像不會隨便轉送到別的醫院,如果要轉送的話好像還要另外收錢.另外119也都和救護車有默契,常常固定只叫某些救護車.(往好的方面想是維護服務品質,往壞的方面想....)

另外急診室來不及搶救(另有其他重大意外,人手不足)也不能全怪醫院.如果台灣的地區救護系統可以往各醫院建立各自的特色的方向發展的話或許可以減少重複投資,並保留足夠的急診人力.
聽說以前北部有個私立醫院(不知道是不是叫做振生醫院??),是槍傷權威,不論黑白兩道只要有此類的傷患,都會指定送到此醫院.同理如果在各地都有指定的醫院專門各自發展一些特色如專精外科手術,專精癌症,專精腸胃科等等等.此類醫院自然會留下足夠的人手來處理專精的意外急診.119在通知救護車時也不易發生送去不適合的醫院的問題.

此次殉職的是警員,將其護送到醫院的應該是其同事,而非119派的救護車.警察同事不可能在送醫的過程耽延.所以此事只能算是非常非常遺憾!

台灣的狀況已經算不錯了,英國的醫療品質實在很可怕,排個手術沒有一兩個月還輪不到,這就是英國式全民健保造成無效率的後果(看病完全免費).台灣應該要避免步入這樣的結果!



Kim  於 2001/12/12 20:03
Re:台灣該檢討了~~

我想這應該是制度問題吧~~
長庚醫院憑什麼拒收被槍擊的警員?
若大的醫院只能應付兩個車惑重傷的患者?
........
不可思義~~~誰要當警察?



六次郎  於 2001/12/13 14:01
Re:台灣該檢討了~~

>>李玟慧表示,三十二歲的林昱宏因公殉職之後,她和三個稚齡的女兒,生活就完全失去依靠
台灣政府有沒有替軍警及消防員買保險?
美國公司好像都有替員工買人壽及傷殘險, 讓員工再工作時, 無後顧之憂.
這些保險好像都不貴...
台灣如果還沒有的話, 這是應該要先做的...



Kim  於 2001/12/13 18:51
Re:台灣該檢討了~~

沒錯~~~~~
說起來還蠻悲哀的,成功的民主轉型,卻仍沒有建立完善的救護體系與保險機制
一個有沒有做事的政府,從這些地方就可以看清
只能夠希望民進黨接下的三年能專注在內政上
否則,外交無法突破,內政再搞不好,那真的是蠻慘的



Skywalker-Luke  於 2001/12/13 19:01
Re:台灣該檢討了~~

敝人補充一點,以直昇機執行的飛行救護體系在國內幾乎沒有,而空軍的海鷗救護隊基本上是以救援空軍的飛行員為主,民間則次之。



旁觀者2  於 2001/12/14 01:00
Re:台灣該檢討了~~

最近老美在印度洋掉了一台B-1 也是一艘艦去救
結果四人都被救了 不知該救援艦距離人員有多遠 我想不會太近



小滬尾  於 2001/12/14 11:47
Re:台灣該檢討了~~

B-1B上的人員是5小時候獲救
除了先進的追蹤定位裝置外﹐當時印度洋的溫度暖和及平靜
當然﹐救生衣自動充氣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運氣好太多了



小滬尾  於 2001/12/14 11:57
Re:台灣該檢討了~~

cchs兄提到了重點



SK2  於 2001/12/14 18:47
Re:台灣該檢討了~~

Actually its really worth to invest on teh rescue force, becoz rescuing a man is more valuable than replacing him with another man(need to retrain skills, experiences, etc)

In order to have a high standard rescue force, ambulances should be all under a central control, with the control centre assign the nearest ambulance to the accident area. Ambulacnes should have electronic map at least, and also advanc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Give a recent example in Hong Kong. There was a recent bank robbery case in Hong Kong, one of the guard was being shot 3 times by a Type 54 gun, but under the efficient control of Hong Kong resuce system, ambulances were sent and arrived scene immediately and the guards life can be safe finally. One more thing that Hong Kong ambulance rescuers arent really high quality(because of the high workload) and the number of ambulances is quite low when compare with other big cities(7 million ppl with only around 300 ambulances), we still got quite good rescue service.

Its expensive to build up the system, but its really necessary, because the injured person skill may be unique and you may need rather long time to retrain them.

P.S. You can reply me in Chinese, I can read and speak Chinese and Cantonese, but just cant type...becoz lazy to learn



小滬尾  於 2001/12/14 21:21
Re:台灣該檢討了~~

謝謝SK2兄寶貴的意見
大致提一下

在香港﹐700萬人只有300台救護車﹐而且救護人員的素質並非很高
前幾天﹐有位警衛被54手槍打了3次﹐在有效率的救護管制系統﹐這位警衛的生命得
以保存

可見良好的救護指揮管制系統的重要﹐C4I將有限裝備的戰力大幅提昇又一明證



小毛  於 2001/12/15 19:46
Re:台灣該檢討了~~

純以人口/救護車數量比來判斷效率並不是很好的方式.尚需考量涵蓋面積,人口密度等等.
香港是都市型態的地區,或許資源較可以集中.台灣鄉村與都會醫療資源相距甚大,南北也不平均,東西更是天壤地別.加上政府重視程度不足(說好聽一點是自由競爭發展,說難聽一點是缺乏規劃)

此外已我在英國看到的例子.即使其醫療系統效率低落,但是人民守法的觀念很好.英國的道路一般都很小,但是駕駛人遠遠的聽到救護車/消防車的警笛聲,都會自動讓出一條通道出來.即使是在單線道大塞車的路段,駕駛人也會將車開上一半到人行道上,讓出空間以供緊急車輛通行.這是在台灣長大的我們很難想像的.

為了使有限資源達到最佳效果,衛生署應該鼓勵各地區各大醫院醫療中心等發展各自特色(如外科急救,內科急診,復健慢性病診療等等,也可避免惡性競爭),並鼓勵重點醫院成立急救中心,使得急救急診的力量不至於分散.並可確保醫療品質.

一點看法,歡迎批評指教.
對了,北部槍傷權威到底是不是振生醫院??(還是要到社會版問?嘻嘻!)



SK2  於 2001/12/15 21:07
Re:台灣該檢討了~~

At least something Taiwan can really do to improve the rescue(not only military, but also civilian).

Government should take response of the rescue force. Its not commerical, but the response of the government to protect their citizen. Their citizens should be protected from not only Commies attack but also heart attack.

As I have said before,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ized Rescue Command and Control Centre. It should be linked to the hospitals and rescue stations(if have enough fund, link to the ambulances as well). Ambulances or rescue helos which is the nearest to the accident scene will be sent. Actually such as command and control centre wont cost much money when compare to the human life loss if without the system.

Ambulacnes should be under central control, that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entral rescue centre. Unless other sound reason, the training and equipment should be in standard.

Well, I may take an inappropriate example of Hong Kong, thats right. We did have some luxuary things, such as the Asia most advance ambulance(Benz Van, cost around HK 800 thousand per vehicle), rescue bike(BMW R850RT, HK 14 thousand per bike) and so on. But sometimes we got some mad things, such as in early 90s when German Army just got new Benz truck for their utility vehicle, we Hong Kong got it for trash trucks! This doesnt worth...

By the way, take another example in Hong Kong how it mobilise the rescue force. There are two places, for example A and B, which has distance of about, lets say, 10km. When rescue station in A dispatched all of their ambulances, the C&C; will direct one or two ambulances from B to A place for standby. This can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scue force.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