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戟飛彈與探空火箭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TIGER  於 2004/08/06 21:31
天戟飛彈與探空火箭

TIGER  於 2001/11/29 23:49
天戟飛彈與探空火箭

前些日子大家探討了「探空火箭」計劃也看到了圖片,不過也使我想起了「天戟飛彈」計劃(未看到圖片),好些日子來一直再沒有這二件計劃的信息了,不夠我思索一下發現它們有二個共同的地方(1)由天弓飛彈改進而成、(2)二節式推進。

據知有報導「天戟飛彈」我們台灣有部署,小弟真想知道以下可公告的資訊(爽一下):
(1)圖片。
(2)射程,可攻擊範圍(最好有劉掌櫃的說法)。
(3)精度。
(4)彈頭威力。
(5)是否試射過,為何已報導部署。
(6)造價與目前概況。
(7)與M族的差異。



小滬尾  於 2001/11/30 00:52
Re:天戟飛彈與探空火箭

有關天戟

1。圖片﹕國防部從未證實﹐只能從弓二推想

2。射程﹕據了解是320KM左右﹐可攻擊範圍為福建及廣東部份地區﹐至于劉掌櫃的
提議﹐應該是別的彈種

3。精度﹕不是很樂觀﹐無GPS的慣導有1/1000就很偷笑﹐2/1000倒是合理﹐也就是
CEP=640米(射程的2/1000)﹐根本是不行﹐若考慮GPS協助﹐應該可達CEP=100~200米﹐
只能算是勉強﹐還有一種方式精度(註)較高﹐但射程是應在200KM左右﹐CEP=50米內
可能不是問題﹐但面臨射程有限﹐可能阻礙﹐及易被S-300PMU1攔截的缺點

4。彈頭威力﹕150KG是合理推測﹐所以威力有限

5。是否試射過﹕很難說﹐誰知道弓二A攔截的靶彈是什麼﹖﹗

6。造價及目前概況﹕不知道

7。與M族的差異﹕M族的威力比天戟大很多﹐基本精度與準度也優於天戟﹐除了某種
導航方式天戟會優於M族外﹐此外﹐M族的落地速度遠高於天戟﹐更難攔截


註﹕請大家原諒﹐這方式真的有別國幹過﹐台灣絕對能作﹐缺點已說明﹐方式先不
說﹐不然又被拿去發展某些嘴砲文章



旁聽生(轉貼)  於 2001/12/19 02:11
Re:天戟飛彈與探空火箭

12枚地對地飛彈 台灣復仇武器  文/新台灣週刊274期•陳宗逸

可搭載核生化彈頭 射程一千公里含蓋上海

 國防部雖然日前否認台灣研發代號「逖靖」中程地對地戰區導彈,但,據了解,台灣自力
發展地對地彈道飛彈,早就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眾所周知,中科院曾經在冷戰時期進行青蜂飛彈以及天馬飛彈的研發計劃。青蜂飛彈是一
種類似前蘇聯蛙7式〈Frog 7〉砲兵飛彈以及美國長矛〈Lance〉砲兵飛彈的戰區短程彈道
飛彈,而研發之初完全是為了台灣自製中程彈道飛彈的技術做儲備工作。根據西方評論界的
推測,青蜂飛彈的研發過程受到以色列大量的技術支援。青蜂飛彈之後,天馬飛彈的計劃幾
乎同時展開,原先打算用來搭配核子彈頭。長期以來,天馬飛彈的存在都沒有被證實過,但
是直到一九九九年中科院院慶,內部出版的紀念刊物才首度將天馬飛彈曝光,證實這個計劃
的存在。但是,根據中科院的「官方說法」,蔣經國在當初已經將天馬計劃主動喊停,主要
壓力則來自美國。美國方面憂慮的,倒不是飛彈本身,而是飛彈搭載的核彈頭。

 根據軍方內部人士透露,天馬飛彈計劃停擺之後,軍方並沒有繼續編列預算來維持,以往
研發階段的試製品,雖然被保留下來,但是缺乏經費維護,所以台灣地對地彈道飛彈存有相
當長時間的「空窗期」。不過,陸總部的中階軍官表示,這些「試製品」的天馬飛彈,數量
總共十二枚左右,目前以「地窖式」發射管的型態,部署在台灣中央山脈內部,預備將做為
台灣「復仇武器」的最後防線之一。

 一九九六台海危機後,軍方驚覺台灣缺乏自己的「攻擊性武力」,而以往已經有研發經驗
的天馬計劃,再度被搬上檯面。天馬計劃實際上是否有被恢復,目前不得而知,如果真的恢
復,則不可能是由天弓飛彈修改而來,而是目前深藏在中央山脈的天馬飛彈原始構型。由此
來看,日前媒體披露的「逖靖」計劃,就有相當的可信度,是由天馬飛彈而來。根據台灣軍
方的原始構想,天馬飛彈的本來面目,是提供給台灣自己發射衛星的能量儲備,整個火箭包
括二節火箭,射程可以高達一千公里以上。之後,利用這種衛星運載火箭,再修改為地對地
的中程彈道飛彈。類似的研發模式,一般相信台灣是從以色列的飛彈工業取經而來。

 因此,台灣早就已經擁有自己的地對地彈道飛彈工業,而且基礎深厚。目前具備「實戰」
能量的十二枚天馬飛彈,可以輕易的搭配核彈頭或者生物化學彈頭,一千公里左右的射程,
可以有效的打擊上海到香港等戰略目標。不只如此,中科院早在天馬飛彈的研發期間,同時
進行巡弋飛彈的研發工作。外界有傳聞巡弋飛彈的計劃代號是「天馬二型」,可見軍方是有
計劃的同時進行「復仇武器」的研發,整個模式很有二次大戰時期納粹德國同時進行V-1
與V-2飛彈計劃的味道〈V也是德文「復仇」的意思〉。



KGB  於 2001/12/19 16:36
Re:天戟飛彈與探空火箭

<<中科院早在天馬飛彈的研發期間,同時
進行巡弋飛彈的研發工作。外界有傳聞巡弋飛彈的計劃代號是「天馬二型」,可見軍方是有
計劃的同時進行「復仇武器」的研發>>

如果小弟猜的沒錯,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看,這「天馬二型」計畫應該就是將F-104改成「超音速巡弋飛彈」的計畫吧..
不過由於改裝的成本太高,以經放棄,就算有也應該是「研究」而非「研發」。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