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中政治三角關係的前景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阿加 於 2004/08/06 21:05 | |
俄印中政治三角關係的前景 | |
阿加 於 2001/11/22 08:32 俄印中政治三角關係的前景 這小子的東西常有一些新觀點。但討厭的是,他也會在文中保留一些真正的看法。讀者則只能猜想他的真意。看看就好。 ------------------------------------------ 自美國在阿富汗進行反恐怖主義行動以來,吾人可以不同觀點審視過去若干提議或想法,其中包括前總理普利馬科夫所提,成立莫斯科--德里--北京戰略三角的必要性。該看法係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訪問德里時提出。魯教授認為,從歷史上及地緣政治組合來看,俄印中的確最素配。俄印之間在蘇聯時期關係很好,而中蘇在五O年代至六O年代初關係良好。自九O年代以來,俄中夥伴關係更能成為俄印中三角關係的主軸。 魯教授指出,今日對俄印中三角關係有各種看法與立場:一、三角關係是可能的,而且可用來與正形成的美國獨霸地位相抗衡,進而形成二極系統;二、該關係乃不可能,因為三國在經濟上(特別是中、印)及政治上,都與美國相連,都有親美潛能;第三種看法則認為,三角關係是可能的,不過是在切割下,才有可能。此指在三角關係中,排除印中關係的情形下,建構起來。此因中印關係事實上已無法解決;第四種看法為,三角關係可完全建構在雙邊互動基礎上,而且該互動的主要助力為:中印需要俄製武器,而俄羅斯則需要中、印的技術及投資;第五種看法為,三角關係是可能的,但只能建構在文明之間的非政治性互動。而該互動不針對第三國,且主要鎖定在經濟整合合作上。 隨後,魯教授提出自己對世界局勢新條件下的看法。 魯教授認為,中俄貿易在二OOO年的經貿額為八十億美元。今年更可達一百億美元,其中還不包括區域間的倒爺非官方貿易之三十至四十億美元。此外,兩國也有瓦斯、石油計畫、軍售及投資合作。此外,經濟發展擁有兩國重大政治合作的基礎:二OO一年七月十六日,兩國總統所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俄幾乎解決所有邊界問題:一九九六年成立上海五國,支持在國際組織上的互動,如聯合國。 俄印貿易在二OOO年只有十六億,至二OO五年雙邊貿易額將有五十億美元,發展前景為印度投資俄羅斯經濟,如撒哈林一號計畫及兩國軍售。軍售在俄印合作上佔有很特別的地位:印度軍隊有三分之二係配備俄製軍火,而印度也完全以外匯支付軍購價金。印度把俄視為主要先進技術的來源,特別是核子及太空領域。二OOO年十月,印俄領袖簽署戰略夥伴宣言,也為兩國奠定高層次的政治關係。今年十一月四至七日,印度總理瓦哲派訪問俄羅斯,指明兩國的長期戰略合作新領域。兩國簽署對抗國際恐怖主義的莫斯科宣言及有關戰略穩定的聲明。普丁在談判時指出,若在美國成功結束在阿富汗的行動,俄印,當然還包括中國,都是可對區域及世界局勢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家。普丁同時強調,有關這三國企圖建立新軸心以對抗其他世界集團的說法,乃是不適當的;俄印中三國的合作努力,完全是針對激進主義及恐怖主義的適當回應。 魯教授指出,印中關係乃該三角關係的最弱部份。兩國在五O至六O年代有領土爭議,兩國對達賴喇嘛的活動態度不同。但雙邊關係目前則有正面發展的情形。例如,二OOO年雙邊貿易超過二十億美元,一九九六年印中就邊界的事實控制狀態簽署軍事領域信任協議。此外,而該協議主要規定,更在一九九三年就已簽署。二OOO年五月,印度總統拿蘭羊蘭與江叔在北京舉行談判,兩國承認,現已到忘記過去並進行經濟及政治互惠合作的時候了。今年十月中,印度總理瓦先生按計畫本應訪問中國,而豬鎔基則回訪印度。但因阿富汗事件而延期。以上乃當前情況。 教授指出,九一一後的三角關係特點如下: 第二、巴基斯坦因素在這三角關係中也改變了。在九一一前,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係妨礙俄印中三角關係,特別是中印關係。然而,今日可說,中巴關係有若干的弱化情形。雖然中國外交部代表孫玉璽在二OO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記者會上宣稱,中巴有非常好的關係,並提供巴基斯坦一二OO萬美元的人道援助。但與此同時,孫先生強調,北京希望巴基斯坦穩定。魯教授說,看來,中國領導階層開始瞭解到,他與巴基斯坦的合作走太遠了。 第三、中國不再批評印度的核子計畫。不過,中國主要專家認為,簽署中印就核子問題雙邊特別協議仍屬為時過早。現只需要簽署相互拒絕向對方使用核武的協議即可。與此同時,美國解除對印度及巴基斯坦在三年前因進行核試的禁令。魯教授認為,此可視為美國間接支持印巴的核子地位,以交換他們無條件加入對抗恐怖主義的聯盟。 第四、也可以新觀點重新看待中印關係上的傳統障礙,如領土爭議及達賴的活動。在九一一之前,德里不只一次強調,他們承認中國領土完整,其中包括西藏及台灣,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印度也聲稱,一九五九年尼赫魯政府與達賴逃亡無關。不過,魯教授仍指出,中印領土爭議問題還是存在。印度有點擔憂中國穿越青海到拉薩的巨型鐵路計畫。該計畫穿越山區及其複雜度可列入金氏記錄。然而,中印也越來越常提到,有必要將雙邊關係轉變為自然的戰略夥伴。 魯教授認為,在此情形下,俄羅斯可扮演中印的和事佬角色,促進兩國盡量合作而非競爭。例如,在俄羅斯科學院的支持下,遠東所成功地讓三國學者專家在今年九月五至六日,於莫斯科舉行國際會議,倡談三角關係的問題。根據會議結果資料,再次證實三國之間達成完全諒解乃是現實的、可能的。 教授說,中俄三角關係未來並非軍事政治集團或聯盟,而比較像是一個靈活的夥伴關係。該夥伴關係的主要任務為,回應全世界挑戰,如全球恐怖主義、激進主義,並在全球化加速進程中,進行政治互動。教授說,三角關係的經濟潛力至今仍未完全發揮。中俄的合作面向可包括:農業、聯合開採西伯利亞及俄遠東的礦物、能源及森林資源;三國可合作開發太空,研擬航空、能源、機械製造計畫,並以彼此市場作為銷售對象。與印度進行電腦技術合作也有前景,印度是世界的第五大電腦大國,在印度使用網路比中俄還便宜數倍,而印度的帕拉姆--10000超級電腦(這是啥小???)在俄羅斯也運作得很好。 教授最後指出,在全球恐怖主義及激進主義威脅繼續升高的情形下,俄印中三角關係的制度化,乃是可能的。但其制度化看來將不會以孤立的方式進行,而是會與國際社會其他成員,一起發展。 小滬尾 於 2001/11/22 12:13 Re:俄印中政治三角關係的前景 俄國會想作調停中印關係的老大哥﹐只是想取得調停的利益﹐但在利益永續經營的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