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0504 於 2001/10/12 12:48
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DF-11 射程300公裡,DF-15 射程600-900公裡,精度150米,進期的加了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提高到50米,總量在2000-3500枚。
DF-7 紅旗-2改的,射程280千米,彈頭百余公斤,6000枚以上,彈頭重150-200公斤,慣性加衛星制導,精度在100-1000米之間。
加衛士-1B(射程180千米)、衛士-2(射程360公裡),價格低,易生產,使用簡單,也可以裝衛星制導裝置。數量幾乎無限。
紅鳥-1/2/3巡航導彈射程分別600/1200/2200公裡,數量1000枚以上(主要是1/2型)3型似乎還沒有定型。慣性加衛星加地形匹配制導,以地面發射車為主要發射平台,精度10-30米
C-802L 即對陸地攻擊型,數百枚,以艦射為主。
一旦開戰,台灣人將會有機會觀賞人造流星雨的壯觀景象---如果還有這個心情的話。
小滬尾 於 2001/10/12 20:30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那個山人呢﹖
還有﹐給某位﹐最好給本人用固定網名﹐不然變成啞巴別怪我喔﹗
EVANGELION 於 2001/10/12 21:29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電漿是啥東東?!
超過5倍音速ㄉ物體都會產生這玩意ㄇ?!
小滬尾 於 2001/10/12 12:57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DF-11 射程300公裡,DF-15 射程600-900公裡,精度150米,進期的加了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提高到50米,總量在2000-3500枚
請問這位高人﹐什麼是CEP﹖
還有﹐什麼是“北鬥”啊﹖
怎麼對DF系列導航啊﹖
小滬尾 於 2001/10/12 13:01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加衛士-1B(射程180千米)、衛士-2(射程360公裡),價格低,易生產,使用簡單,也可以裝衛星制導裝置。數量幾乎無限。
WS1B資料是正確的﹐對了﹐有多準﹖
至于WS2嗎﹖給個尺寸吧﹖﹗小弟心臟還可以﹐請您嚇嚇我吧﹗
Skywalker 於 2001/10/12 13:07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這位CC怎麼錯字連篇......
denny 於 2001/10/12 14:51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山人:
趕快出來回應一下吧!我對你的文章也很感興趣!
旁觀者2 於 2001/10/12 14:58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DF-7 紅旗-2改的,射程280千米,彈頭百余公斤,6000枚以上....
你算DF-7射程和數量是用了加號還是乘號>>加衛士-1B(射程180千米)......也可以裝衛星制導裝置。數量幾乎無限。
這更恐怖 數量無限呢 用途是打到台灣海峽填起來 然後不就統一了
>>一旦開戰,台灣人將會有機會觀賞人造流星雨的壯觀景象---
我想你大概沒看過流星雨 雖然流星與沒那麼稀疏
你講的沒錯 那些會像流星一樣亂飛
而且開戰時台灣會看到一堆姦擊機 和轟五轟六像流星一樣下墜
歡迎隔岸觀賞---如果還有這個心情的話
還有 加號乘號用的時候請說明一下
ra 於 2001/10/12 18:03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C-802L 即對陸地攻擊型,數百枚,以艦射為主。
除非敝國的海軍將士有決死隊的勇氣加上如來佛祖保佑,居然靠近臺灣到可以發射牠的地方(既然如此怎麽不乾脆登陸算了),否則,哼哼.....>>價格低,易生產,使用簡單,也可以裝衛星制導裝置。數量幾乎無限
數量無限?你說的?敢問一枚火箭彈價值若干啊?加裝GPS之後呢?你們家管印刷美金的?
別胡扯了,中國已經開始攻擊了,第一批最致命的武器就是閣下唾沫橫飛的嘴,加上低能的大腦和超厚的臉皮,真正厲害><,對了,加上你那個無敵第五維空間集裝箱大炮
Skywalker 於 2001/10/12 18:27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全防昨晚開始採登錄制
那邊鬧不成就鬧到這兒來啦!
ra 於 2001/10/12 18:35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不用給這個老粗啓蒙啦,它還給別人上課說M5.0以下運動物體不產生空氣電離呢?乘早讓它申請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牠的高能流體物理學呱呱叫
YORK HU 於 2001/10/12 18:36
Re:一旦開戰大陸首先使用的將是這些武器 你以為世界上的國家們在玩過家家啊,一點憂患意識都沒有!標 題: 【轉載】軍事評論:登陸過招 招招見血
發信站: 華南網木棉站 (Tue Aug 21 23:10:11 2001), 轉信
軍事評論:登陸過招 招招見血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8月19日 09:34 中國青年報
國防大學戰役教研室孟憲生
渡海攻堅,敵前登陸,前面是無遮無攔的大海,對面是嚴防死守的強敵,登陸如同
登天
在登陸作戰的發展過程中,前人總結出了許多登陸作戰的方式方法,這些方式方法
有的被延用,有的在發展過程中被擯棄。無論現在將來被延用的將主要有以下幾種。
越島進攻登陸
越島進攻就是強行超越敵外圍島嶼,快速楔入敵主島,奪佔敵主島後,不失時機地
迅速向外擴張,同時或相繼登陸突擊敵外圍諸島,以達逐島破敵速決全殲之目的。
此打法通常適宜在對據守群島之敵進攻時,該敵以主島為核心,首奪之可瓦解敵防
御體系。如1944年1月美軍在馬紹爾群島登陸作戰中,針對馬紹爾群島海域開闊、島嶼分
散的特點,繞過外圍島,首先進攻日軍防守的中心島嶼瓜加林,打擊日軍要害,以動搖
日軍全盤防御部署,爾後再向外擴張,奪佔敵外圍島。
逐島進攻登陸
逐島進攻就是先奪外圍島嶼以取得跳板,作為登陸突擊本島的前進基地,最後奪佔
主島。該打法通常適宜在對據守群島之敵進攻,敵主島部署了較多的兵力兵器,構成了
較完善的防御體系,主島與外圍島聯系較緊密,且外圍島與主島間隙較小但防御較薄弱
,便首先奪之以取得跳板。
1949年10月,在我軍對舟山群島的登陸作戰中,因限於兵力不足,難以首先直取定
海本島,故採取逐島攻擊的穩重步驟,首先攻取金塘島,取得跳板,爾後奪取本島。
舟山群島登陸戰役,是我軍於解放戰爭後期最先實施的島嶼登陸戰役之一。此次戰
役從1949年8月中旬首戰大榭島開始,至1950年5月中旬佔領舟山本島止,加上先前進行
的近1個月左右的直接登島準備,前後歷時10個月。
先癱後登
先癱後登就是綜合運用諸軍種的遠戰火力,集中突擊島上和陸上的重要目標,癱瘓
敵作戰體系,削弱敵綜合作戰能力,為爾後的作戰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諾曼底登陸戰役發起以前,盟軍首先對德國的航空工業、潛艇工業、石油工業以及
機場,進行了大規模火力突擊,使戰區內的74座橋和涵洞完全不能通行,交通系統陷於
癱瘓。德軍原計劃在盟軍登陸開始後10天內,集結25個師的兵力進行反擊,結果隻集結
了15個師,就這15個師前進的速度也非常緩慢。可以說,盟軍戰役前的火力突擊為成功
實施諾曼底登陸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
先癱瘓摧毀後突擊上陸的打法,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登陸作戰,都是帶
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做法。沒有長時間的、有效的先期火力突擊,沒有到位的火力癱瘓
,要想“過得去”、“登得上”,幾乎不可能。
先封後登
登陸作戰必須先實施封鎖,再行登陸,封不住也無法登上去。實施封鎖就是封閉敵
港口、機場,建立海空禁區。
在登陸作戰中實施封鎖主要有3種具體行動:一是制機於地,就是通過對敵機場的跑
道、機庫以及導航設施的空中突擊,達到毀敵機於地面、破壞敵機起飛降落條件的目的
。二是制艦於港,就是通過對敵港口的突擊,毀敵艦於港內,破壞敵港口設施,同時在
進出港口的主要航道上布設障礙,封閉港口,將敵艦封鎖於港內。三是海空交戰,就是
集中使用海空力量,積極創造和捕捉戰機,通過海上和空中的作戰行動,殲滅敵海空主
力。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就是一例。
當時日方參加海戰的兵力有航母8艘,各種戰艦200余艘,艦載機約700架,而美軍隻
有航母3艘,作戰艦隻23艘,艦載機和島上飛機加在一起才有354架。美軍在兵力兵器對
比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誘使日機前往中途島進行空中交戰,同時將己方艦隊隱蔽於中途
島東北200海裡待機。結果日軍大上其當,不僅將大量的戰鬥機用於中途島空戰,而且將
攻擊艦船的魚雷機改裝上炸彈,準備去轟炸中途島,當日軍發現美軍艦隊時,又急忙將
炸彈換裝魚雷,結果甲板上堆滿了掛魚雷的飛機和卸下的炸彈,給美軍提供了最佳轟炸
時機,導致日軍第一編隊4艘航母甲板上機彈連爆的慘劇。海戰中日軍損失航母4艘、巡
洋艦2艘、驅逐艦2艘,飛機332架,死亡2000多人。中途島海戰使美軍完全奪取了太平洋
戰場上的海空控制權,日軍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