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中國飛彈威脅(四)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小滬尾  於 2003/02/08 22:37
淺論中國飛彈威脅(四)

小滬尾  於 2000年05月28日 10時30分
發表內容:

導航篇﹕
ATACMS是一種短程彈道飛彈(射程小於300KM)﹐其配備軍規的GPS﹐精度達5M﹐只能由美國及經授權的國家使用。而一般民用者﹐精度只有100M﹐這使得解放軍無法使用GPS來執行如同ATACMS的精確打擊﹐就算使用中國的雙星導航也無法達成(相關請見GPS概論)。

“重大改進”篇﹕

根據99年最新的軍事宣傳﹐解放軍的彈道飛彈有三項“重大改進”﹐即終端彈頭彈體分離﹐末端制導﹐及隱蔽科技。據聲稱﹐終端彈頭彈體分離使其不易被反彈道飛彈攔截因其雷達截面積低(RCS)﹐末端制導增加精度﹐隱蔽科技更降低被發現性﹐故其認為“能在未來對台的戰爭﹐取得重大的勝利﹗”

事實上﹐這些聲稱還是口號﹐分析如下﹕

1。終端彈頭彈體分離﹕此方式曾在96台海危機被發現﹐此法的確提高被反彈道飛彈攔截的生存性。如果沒有末端制導﹐其空氣動力造型使得精度大為降低﹗

2。末端制導﹕此為提昇彈道飛彈精度之主要技術﹗主要有兩種方式﹐無線電導引及雷達導引(RADAG)。無線電導引是最簡單的方式﹐其需要外來的無線電信號﹐相關評論將在討論一欄中探討。

至于雷達導引(RADAG)﹐據信中國還不具備此技術。若配備此系統於彈道飛彈﹐兩種次系統得安裝在彈頭﹐雷達及相量推控系統。這些次系統的安裝將大幅縮減載彈量﹗請參閱附圖的ATACMS﹐其位於彈頭的慣導系統(INS)佔了不小空間。據推測﹐若M9配備雷達導引系統﹐載彈量約從500KG減至100K
G(這還是很樂觀的估計)﹐CEP可精進至50公尺(個人還是非常懷疑﹐註)﹗

但如此的彈頭當量與精度仍不足以摧毀重要軍事目標如雷達站﹐地面管制中心等。。更惶論強化工事如機堡﹗

3。隱密科技﹕一個飛行物體的隱密特性是由特殊設計的幾何外形及隱密塗料達成。以現今的技術﹐要由特殊設計的幾何外形達成隱密性必犧牲飛行物體的氣動操作靈活性。將此設計用在極音速運動的物體一定造成靈活氣動操作的困難﹐低精度的結果是可預期的﹗

有關隱形塗料在彈道飛彈的應用﹐由於隱形塗料是一種將雷達波吸收而轉換成熱能的塗料﹐無法在高溫的環境下作用﹐甚至導致毀損﹐故將隱形塗料應用在表面因高速飛行而產生高溫的彈道飛彈﹐完全是無稽之談﹗

所以﹐彈道飛彈並無宣傳中神奇﹐除了裝載核彈﹐或以集束彈頭對防空飛彈基地制壓外(精度不夠則甭談)﹐僅有心理戰的作用﹗

註﹕相量推控系統除非裝載相當程度的燃料量﹐否則無法在飛行時﹐以持續噴氣修正彈頭的方向﹐一般相量推控的飛彈﹐大多以一次噴氣的方式定出飛行方向(因為燃料有限)﹐而且這些飛彈的相量推控是用在高空的稀薄空氣環境﹐故不易受空氣動力影響﹗

反之﹐彈道飛彈越飛越低﹐大氣密度越來越大﹐受空氣動力影響極大﹐在加上M9容積有限﹐無法裝載相當程度的燃料量﹐該技術的可行性﹐很悲觀﹗


--------------------------------------------------------------------------------


小滬尾  於 2000年05月29日 03時59分
發表內容:

討論﹕
對於共軍﹐有沒有一些方法來增加彈道飛彈的精度﹐而不影響載彈量﹖或是﹐有沒有一種超級彈頭﹐使得彈道飛彈的精度不必精進﹐即可有效的癱瘓國軍﹖

答案是﹐有﹗

1。如果中國方面派遣特工人員﹐在各重要基地附近部署3個以上的電波發射裝置﹐彈道飛彈只需接收該信號﹐即可精確導引﹐CEP據信可達50公尺﹗

2。若彈道飛彈的彈頭配備EMP(電磁脈衝)彈﹐以一枚1KT當量的小型核彈道﹐若在60公里高的上空爆炸﹐在半徑75公里內的任何電子裝備將被摧毀﹗只要3枚這種彈頭﹐即可癱瘓全台國軍的電子裝備﹐使共軍完全卻得台海優勢﹐不過﹐該種EMP的應用是核武﹐技術應用非常困難﹐中國可能嬴了台灣﹐但失去整個中
國﹐所以該攻法﹐機率幾乎為0﹗

真正要擔心的﹐是另一種電磁脈衝彈﹐炸藥驅動電磁脈衝(EDEMP)彈﹐該彈頭使用傳統炸藥﹐在適當的高度爆炸﹐可癱瘓半徑2公里內的任何電子裝備﹐不過﹐由於能量不夠﹐無法完全破壞某些電子裝備﹐甚至攻方也無法確認戰果﹐不過﹐潛在威脅不容忽視﹗

如何防範﹕

1。這種電波發射裝置部署工作不是小工程﹐原則上情治單位只要能幾尾特工人員﹐共軍發動攻擊前一網打盡﹐並不難﹗

另外﹐各基地區域所屬的電偵人員﹐若截收到不明發射波﹐馬上定位﹐干擾﹐並配合相關人員破壞該裝置﹐這些都是可以達成的﹗

2。防範電磁脈衝彈攻擊的最佳方式﹐是對重要的電子裝備做好防護措施如電磁遮罩及適當接地等﹐落實這些台灣本身有能力做好的措施﹐共軍的這套戰術想不破功也難﹗


--------------------------------------------------------------------------------


VOR  於 2000年05月29日 13時26分
發表內容:

小滬尾兄﹕
我轉貼的話該用這幾篇排版後的東東吧﹖
另外想請教你﹕
台灣的天劍二的射程到底有多少﹖
(我知道AAM的射程其實要看發射及目標位置
但我還是想知道個大概)

還有你知不知道台灣的ATBM目前已發展到什麼程度﹖
(天弓新型何時會有﹖)


--------------------------------------------------------------------------------


小滬尾  於 2000年05月29日 13時55分
發表內容:

V兄﹐
若要轉貼﹐個人建議是這些重新編排過的東東﹗
目前為止﹐劍二的射程是81公里﹐增程型是92公里。
至于台灣的ATBM﹐據新聞是可攔截一個40公分彈徑﹐4馬赫落下的東東﹐所以攔截M11沒有問題﹐攔截M9不難﹗

至于未來性能如何﹐比現有的PAC2+好﹐略遜於PAC3是非常可信的分析﹗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