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武進三型  於 2004/07/24 16:42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武進三型  於 2001/07/19 01:49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雖然台灣武進三型,已經使用接近20幾年,戰艦年齡快到60年,但武進三型的系統
H-930MCS,是台灣現時戰艦上最好的系統,再加上,升級對H-930MCS不是太大問題
,台灣雖然在今年獲得紀德級,但由訓練至接艦,要幾年時間,而且接艦後不一定
能發揮紀德級的戰力,所以安全起見,提升武進三型戰力是有需要.一定有人說
改良不合乎經濟效益.但改良不一定需要很多錢.只要改良重點便可.
首先提升H-930MCS(聽說有武進2000型不知是否真實),同時把其他軟,硬體改良或換新的型號.
第二,武進三型載彈量不足,只有10xSM-1,已經不能應付現在任務需求,所以增加
載彈量是必要的.但武三已經再無地方放武器.所以把直昇機庫改為,放置15枚
垂直發射箱.不單可載SM-1,而且可選擇載麻雀飛彈.
第三,近迫防衛武器,把原先的方陣快砲,改為海公羊.把40快砲改為電腦控制式
,可選擇砲彈對付不同目標.
文章內容如有問題希望大家指導,同時多發表對武進三型有關的文章或有關事情
(本人對武進三型非常喜愛,所以希望可以知道,更多深入資料)



帝國海軍  於 2001/07/19 10:0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各位好這是本人首次留言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謝謝
如武進三型兄所說則直升機如何擺?
個人以為我們可能需有如英 42 型一般有基本反潛/防空戰力的護航艦以供平時護航兼雷達哨戒之用也就是利用護航至外島機會進行雷達哨戒(現階段以武三可為此之用途但需加強雷達之功能與情資交換以及電戰之能力 )
個人以為這種任務不要用到主戰兵力在個人想法中主戰兵力應以維護聯外航道之安全為主



sohonor  於 2001/07/19 18:2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你的問題要由兩方面來談
1武進三艦是待退艦, 沒有必要再花大錢提昇性能

2武進三型系統也就是H-930MCS的確是不錯的系統(使用十餘年)
至於會不會有後續提昇型 , 等著看田單艦就知道了!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1 01:36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雖然武進三艦是待退艦, 但對於武進三型的H-930MCS來說升級不是太大問題,而且田單會用新型號的武進系統(武進2000),這樣看來先安裝在武進三型上,不是更好嗎?一方面可以升級武進三型,另一方面可當作測試新版武進系統.武器方面
只增加10多枚SM-1和海公羊,不需太多錢.而且海公羊是未來近迫武器的首選,所
以這種投資是直得.



無影  於 2001/07/21 02:42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武進三的標準飛彈雖只有10枚,但是它的彈箱都是採單層配置,且是固定式
怎麼會說沒空間呢?只要把原來標準一的單層彈箱改成雙層彈箱
不就變成20枚標準一了嗎!
或又有何原因不能放兩層?請各位先進告知!謝謝
(拜託別告訴我是重心問題,我不太信,雄二放那麼高也都是擺雙層彈箱,
就沒聽說有重心問題)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1 02:4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對不起!我不能正確回答,7艏武進三型,要增加15枚SM-1=105枚,如果我無記錯
一枚SM-1要美金30萬,3150萬美元.末計算海公羊.最後我只可補充一句,先作好
準備,比需要時才來想比較好!還有如果台灣現有艦當中選來改良,我還是選武進
,因為總體來說戰力最強(我說是系統),只是艦齡太老,問心大家都知成功級,只
能當輔助艦,當主力艦壓力太大!



sohonor  於 2001/07/21 02:58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1無影
你先去看看武三艦的標準SM-1的固定發射架底座!再議

2武三
你知道改一套VLS要花多少錢?
我對陽字號的感情不會弱於你
基於成本效益當改則改(新艦)該退即退(老陽)
如此才是正確的討論之道!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1 12:0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我不知這樣說對不對,因為雄二是放在戰艦的中央位置,所以重心穩定,但標準飛彈位置在船艦的B砲位置(原先艦砲),和船尾位置.B砲位置原本無設定乘載這麼多的重量,而且用雙層彈箱,會給戰艦控制室障礙,是放不到雙層彈箱,至於船尾
使用雙層彈箱,會使上層標準飛彈發射時不穩定,因為標準飛彈發射箱長度原本剛好,但第二層會申出船外.影響飛彈穩定性.(這種說法可能有些不對),另外我想問sohonor,武三艦的標準SM-1的固定發射架底座,有什麼問題,我不太了解.



toga  於 2001/07/21 15:02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對不起!我不能正確回答,7艏武進三型,要增加15枚SM-1=105枚,如果我無記錯
一枚SM-1要美金30萬,3150萬美元.末計算海公羊.最後我只可補充一句,先作好
準備,比需要時才來想比較好!還有如果台灣現有艦當中選來改良,我還是選武進
,因為總體來說戰力最強(我說是系統),只是艦齡太老,問心大家都知成功級,只
能當輔助艦,當主力艦壓力太大!

用武進三號硬改,壓力只會更大!!
別忘了,其動力系統的與時代脫節與潛在危險性,其桅杆的強度不夠,以致於荷蘭製的追蹤雷達得換用較原始落伍(但重量也較輕)的天線才能順利安裝。

當役齡十年不到,排水量四千餘噸的成功級都會因為八枚雄二而面臨重心不穩問題,以致於一再有換裝可自MK-13垂直發射器發射的魚叉二式SSM之建議時,
一艘整體結構已有五六十年歷史,排水量三千多噸的老船,能讓你說安裝十五枚標準便安裝十五枚標準,說安裝海公羊便安裝海公羊??

在面臨下一世代的反建飛彈飽和攻擊時,防空飛彈數量不是最大的重點,能同時導引幾枚飛彈攻擊幾個目標才是最大問題,而在這方面,紀德級基本上符合要求(同時導引十枚標準接戰十個目標),成功級、拉法葉級乃至濟陽級均有提升到此一境界的潛力與價值(田單小神盾、Arabel+Aster-15和海劍二),可是武進三級呢??無論是安裝垂直發射器,還是想辦法騰出空間安裝可以一敵多的標準飛彈火控雷達(此型雷達在神盾巡洋艦上安裝有四個,神盾驅逐艦上安裝有三個,紀德級導彈驅逐艦上則安裝有兩個,沒有它,半主動雷達導引的標準飛彈一次便只能對抗一個目標),對已經邁入遲暮之年的武進三級而言都是耗資過大、得不償失的巨大工程,無論如何不可能被海軍所接受,但沒有這些改良,增加防空飛彈數量也無太大意義,因為其還是無法自飽和攻擊的高強度戰場上倖存。



小孩  於 2001/07/21 21:1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不划算!...
改良成功級與拉法葉級比較重要!
就預算上!.....



KGB  於 2001/07/21 23:5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該退的就讓她退吧!
陽字號以服役超過五十餘年,早就超使用期限,雖然經過三次的改良,但也以到了極限.
”老漢吃春藥,吃多了可是會掛的”.



kevin  於 2001/07/22 00:19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武進三型的船真的太老舊了,不單是船體老舊不說,其中的機電設備也早就不
堪負荷了,船上一堆的先進設備,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平時的保養及維護
就已煞費苦心了,真的勉強裝上其餘的設備,平時擺著宣揚軍威,但戰時呢?
必定是一大負荷,極有可能發射了幾枚SM-1或是HF-2之後機電設備可能就掛了
,不如將這些預算留著當人事預算吧!不要讓老陽上的軍士官兵在享受不平等的待遇了,也藉此能留住好的人才發揮應有的戰力。



無影  於 2001/07/22 00:3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小弟上過武三艦卻沒注意到sm-1的基座有何問題?
可否請sohonor兄指教
謝謝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2 00:46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好!大家都說武進三型再無直得投資改良的價值,我想請問各位,台灣各型戰艦當中,最值得改良或升級.很多人士都等待田單艦的出現,但各種消息都無顯示第八
艏田單艦會有重大改良,(例如:中山科學院ACS系統<先進武器系統>),大家好像
得不到神盾,就把希望放在田單身上,再次獲得小神盾!另外我在其他文章當中,看到武進2000型(有無人士可以告訴我,真實性和更多有關武進2000的資料.)



unnamed  於 2001/07/22 06:4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台灣各型戰艦當中,最值得改良或升級.>>

拉法葉級 or 成功級



小滬尾  於 2001/07/22 06:4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老陽上面SM-1的基座有何問題的細節]種種﹐不適合在這裡討論﹗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2 23:4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為什麼(老陽上面SM-1的基座有何問題的細節]種種﹐不適合在這裡討論﹗)?
如果不在這裡討論,應該在什麼地方討論?這裡便是最好的地方,不言我們在這裡
能做什麼?當我不禮貌說,是你不知道,還是不適合在這裡討論﹗



ryan2181  於 2001/07/22 23:52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兄弟,保密防諜!!!
有些事情咱們是開欄讓大伙講些看法意見,
而真正有敏感性的東西是電郵往來討論的.
有些事情大伙都知道,但不能明說,
一但說了被有心人士利用,完了!!!



旗魚  於 2001/07/23 00:22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你說法很有道理,我向你道歉!剛才上文有些字句太無禮貌.(是你不知道,還是不適合在這裡討論!),這樣我們回到其他內容,有誰能告訴我,田單最近發展情況.



sohonor  於 2001/07/23 01:1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剛回來!
看到大家的概念都很清楚就很欣慰
無論任何改良首重成本效益,而武進三艦以遲暮之年再作大幅度改良
符不符合成本效益,答案很清楚!
Toga點出了重點!沒有完整的系統配套
(多功能相位雷達 先進戰系 適量的照射雷達)光有再多的SM-1都沒用
而陽字號的現有功能 配合十枚SM-1是經過評估符合其戰力現況的一種妥協
畢竟!實在不能於老艦做非份強求!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3 01:19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本人覺得schonor非常了解武進三型,請問可否說一些,外間無報導的內容,當然
是不影響安全的內容,同時可以詳盡說為何武三配合十枚SM-1是經過評估符合其戰力現況的一種妥協!我很好奇...




NO:354_1
fx  於 2004/07/24 16:43
.

sohonor  於 2001/07/23 01:5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全世界海軍裝有標準防空飛彈的區域防空艦
陽字號噸位最小!這樣夠不夠清楚!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3 02:0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請問武三是驅逐艦,為何說是噸位最小的區域防空艦!還有武三安裝標準一型防空飛彈箱的位置,前面雙聯裝斜角,後面三聯裝左右斜角.原因在那裡!



sohonor  於 2001/07/23 02:06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1 最小的區域防空驅逐艦
2不然哪裡還有位置擺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3 02:17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如果這樣說,就算田單(使用中山科學院ACS系統<先進武器系統>)或神盾系統,再
加上安裝垂直發射器,都不能算是區域防空艦吧!對!煩也再寫為何武三安裝標準一型防空飛彈箱的位置,前面雙聯裝斜角,後面三聯裝左右斜角.原因在那裡!




小滬尾  於 2001/07/23 02:48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武三兄
有必要繼續追問如此詳細嗎﹖^_^
不好意思﹐一些深入細節﹐本人一概砍除﹗
謝謝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3 02:52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對不起!做成你的煩惱.請問各下最近有否聽到田單的發展近況!



sohonor  於 2001/07/23 12:17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這位武三朋友你真的很盧喔^_^
田單正確的消息等造好就知道了!



小毛  於 2001/07/24 03:4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陽字號實在應該功成身退了.武進系統在可見的未來應可以考慮用來改良備役的諾克斯級(在獲得史普魯恩斯級後),或是在提升性能並縮小體積後(電子技術進步,體積可以縮小),作為導引劍二/雄二/雄三等的第二作戰系統,可以用來改良康定級/田單級/紀德級/史普魯恩斯級/原裝派里等.
簡化的武進系統應可以考慮裝配在光六或目前現役的快艇/巡邏艇.透過資料鏈導引雄二/劍二等飛彈與七六/四零快砲等.
可以考慮的改良方向為,提昇系統速度,容量,縮小體積,改用較輕的彩色液晶顯示幕.目標為縮小到每個模組約為紙箱大小,依需求擴充數量與模組.
(現在一條128MB記憶體不到台幣五百塊,1GHz的CPU台幣三四千元,只要軟體還能相容,採用新的主機板和CPU/記憶體並不會花很多錢就可以達到原本數十倍的性能表現.體積也可以大幅減少),如能做到船船有武進就好了!嘻嘻!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5 01:0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很高興還有人對武三發表文章,小毛你好.你竟然想到把武進三型系統改良或提升並縮小體積後,後安裝在康定級/田單級/成功級上,很好!因為每個人都覺得
再提升或改良武三不合經濟原則,而且大多數人只會想改良康定級/成功級的武器和部份系統,你竟然想把武進系統整套安裝在康定級/成功級上.非常好的提議
,但成本就很高.如果連同艦載武器更是大數目.我想海軍現在無這個能力.除非不買四艏紀德級和共他進口武器(魚叉飛彈).改為用本土武器(中山科學院)的雄二/三飛彈.才有經費安裝武進系統在(6)康定級/(7)成功級上.如果每艏康定級/成功級上安裝武進改良版,連同艦載武器一同改良,使用海二防空飛彈/雄風二/三飛彈.可能比買四艏紀德級好,再加上四艏田單使用中山科學院ACS系統<先進武器系統>或稱小神盾系統,到時台灣海軍應該是亞洲第二大跟日本差不多,同時可以落實本土軍工業,不靠外國



小毛  於 2001/07/25 11:48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因為交代不清造成誤解,特此說明.小弟是認為武進系統為分散式模組化設計,所以可以隨時增加機台以增加新功能.所以非常適合在原標準作戰系統外外掛精簡的模組作為第二作戰系統,負責操控非原裝配備(如成功級上的雄二,陽字號的標準一型...),如果康定決定不裝Aster15/30,要導引劍二甚至標準一/二(不知如何安裝)非靠簡化的武進系統不可(只含飛彈導引功能).不過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引用原作戰系統的雷達資料,這方面還要看中科院的整合能力而定.未來可不可以使用資料鏈的訊息,就要看武進系統如何改良了!(同樣的道理也可運用在飛彈快艇上,不需要全功能的武進系統,只裝設需要的模組就好)
商用電子技術的進步也會導致軍用電子產品的改進與降價,商規產品與規格還是有部分可以作為國防用途(幻象兩千的雷達就是一個例子),二十年前最好的軍用CPU可能也只有286等級,如今的軍用CPU應該都有686等級,價錢也較二十年前便宜.軍用與民用電子技術是相輔相成的.至於體積縮小是怎麼來的呢?二十年前可能記憶體每條只有16K的容量,要做滿整片卡才有MB的容量,如今只要一條記憶體就可以達到512MB的容量,以前晶片組整合能力不足,如今整片機版可能只要一至五顆主要晶片就可以運作,一片機版可以抵以前的五片機版.以現今的電子技術,只要軟/硬體相容沒問題的話,武進性能提升5~10倍(指運算速度與記憶容量),同時體積至少減少1/3應該沒問題.就看有沒有發揮的空間(裝在哪裡?)和改良的決心(預算?)罷了,您說呢!



小孩  於 2001/07/25 12:09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不錯唷!.....
如果台灣一級艦都能整合武進系統!
再加上link-16系統來整合!..
那麼威力會再加倍的!



toga  於 2001/07/25 12:1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1.彩色LCD顯示幕可是很貴的。

2.自製武器限於產量,價格未必比國外同級品低﹔性能略遜而售價又猶有過
之,是海軍捨繼續量產雄二,轉而積極爭取魚叉二式反艦飛彈的原因之一,至於雄三的價格則更不用說了,肯定遠勝過雄二/魚叉,至於其大小重量能否艦射則尚待觀察。

3.當年陽字級驅逐艦裝設H-930MCS是從無到有,可是目前成功級與拉法葉級艦上均有各自的作戰電腦系統(成功級:中央集權式,拉法葉級:雙權分立式),一但換裝成分散式作戰系統,原有系統要如何處理也是一大問題。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5 17:4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對,再談下去就變成搞笑版.我說的內容可能不設實際.但總比只會說別人寫得差
,自己又不寫一些好文章或內容的人好!......你說的是有道理,不可能完全放棄
,使用原有成功MK-92與康定的T-2000戰鬥系統,但也可以跟小毛說的加入部份武
進系統,使成功與康定的戰鬥系統功能提升,能應付將來的作戰需求.還有田單使
用ACS系統或小神盾系統,到時還需要紀德級嗎?武器方面,國內武器量產不足,導
致成本上升,價格和外國武器差不多,每個人都想要外國貨,需求國產武器量當然
不足,成本怎樣下降,當年買F-16(150)就把原有生產IDF(250)減產到只有(130)
,不知其他人怎樣看國產武器,但本人相信天弓不比愛國者差,雄風不比魚叉弱,
IDF不比F-16慢,多相信自家武器能力,才不會給美國牽住鼻子走下去!



ewings  於 2001/07/25 17:49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成功裡面已經有H930模組了
用來導控雄風

但是國家資源有限
與其用來搞海基戰鬥系統
不如買基德,把攢下來的錢去玩航太
能賺錢,又能報效國家



Skywalker  於 2001/07/25 18:4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要落實本土軍工業,總要引進歐美的技術吧!敝人是不懂軍用船艦的戰系,但也知H-930MCS也是美商休斯與CSIST合作研發的。目前軍備研發成本是節節昇高,若完全自製成本會相當高,而國際合作研發是目前的趨勢。
其實H-930MCS可再做改良研發,但要看未來是否有適合的船艦及武器系統可搭配,否則一切都是白談。因武進三型戰系適合在巡防艦、驅逐艦、巡邏艦等級的艦隻。



ewings  於 2001/07/25 18:5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最重要的是成本效益

IDF投入了上千億新台幣
得到了戰機
但是後面也留下一堆的工具機
現在還可以賺一點外匯

而一艘船起碼要使用三四十年
砸錢去搞戰系
效果不佳
而且台灣的電子業已經夠發達了
在產業升級的效應上也不好

最重要的是
H930MCS武進後就被冰起來了
現在再提升
以後的命運一樣是會被冰起來

光六用不到太好的戰系



WILLIAM  於 2001/07/25 19:5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嘿嘿!錦江級近海巡邏艦就沒人看得上眼...................
海軍手上12 艘500噸級錦江級近海巡邏艦,依規劃將裝備雄二反艦飛彈以加強其貧弱的火力!而首艘錦江艦即裝置武進一 Mod2 戰鬥系統,搭配雄一反艦飛彈攻擊火力尚稱完整(也是本級艦僅有的一艘)!若改裝雄二勢必更換接近武進三之戰鬥系統及對空平面搜索雷達和射控等系統!
如再加裝點防禦防空系統,搭配劍一或刺針等短程防空飛彈,基本作戰防衛能力會更趨完整!



KGB  於 2001/07/25 20:5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小弟認為光六裝防空飛彈的可能性很低,不過可能會裝上艦炮.
小弟忘記在哪裡看過報導說聯勤和中科院打算以T75型20mm機炮為基礎,發展一款光六用的匿蹤艦炮,匿蹤炮塔由中科院研製,T75型20mm機炮由聯勤負責改良.(小弟認為應屬八卦消息)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5 23:5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請問ewings?H930MCS武進後就被冰起來了是什麼意思.



KELLEY  於 2001/07/26 01:19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有報導光華六號計畫,生產一百五十噸級的匿蹤飛彈快艇,是使用武進系統改良版,模組化設計,但只選用原有系統的部份功能.以識合任務需求.
因為一百五十噸級的匿蹤飛彈快艇,艦載能力增加所以可以導引雄風二型,同時
如果雄三發展順利,可能改裝雄風三型,來對付大陸新一代驅逐艦,更可能擁有部份的防空能力,使用那類型防空武器還未有定案.



帖斯特  於 2001/07/26 01:49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這種東西要看資料練和導引雷達怎麼配合,飛彈快艇本身的雷達大約是無法
導引雄二或雄三,他只能打了就落跑,所能保護的範圍大約就是
1.雄二的射程+資料練最遠操作距離
2.導引雷達所能偵測的最遠距離
這兩者的最小值.
不過導引雷達的形式可有很多變,不一定是本島本身的岸基雷達,更可能是
機載的雷達或是無人飛機,或者電戰機,E2T之類的東西來作導引和偵查,如此
可在我們大海軍不敢靠近充滿中國飛機的台灣海峽,或東海岸距台灣兩百浬的
範圍內(如果是雄三的話),確保中國海軍軍艦不要靠近,等這些飛彈快艇都打
光了再來才有岸基雄二雄三等著,所以我認為飛彈快艇的意義除了機動部署以
補足岸基反艦的不足之外,還有著將台灣近岸防守往前推五十到一百公里的作
用在.
當然他自己的點防空系統如劍二艦射型只是基本備而不用的自衛能力而已,
不過我還有個想法,用這飛彈快艇當作海基防空系統,雄二大約500KG,而弓
一800KG,弓二大約1100KG,如果這種飛彈快艇能裝的下兩枚雄二,那他應該
也能動態的換裝一枚弓二才對,至少在風浪不大的情況下可以接受資料練的
導引發射弓二.那麼我們的空防又可以往前推個五十到一百公里了....不過
他要真的是匿蹤才好呀.........
資料練真的是蠻重要的.



小毛  於 2001/07/26 06:2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呵呵!很有趣的討論,請問有誰看過真的武進三作戰系統(小弟也沒看過)?根據小弟的推測(純想像,人在國外一本軍事書都沒帶),完整的武進三大約是二至七個操控台,外加二至六個箱子(含防空飛彈,反艦飛彈,艦砲,反潛火箭/魚雷,反潛聲納等等,加上海空搜索雷達各一),所以噸位太小的船塞不下.所以如果能縮小1/3的體積,是有可能在進口船艦的作戰室內擺進二至四個操作台的.不過只用來導引國產武器與非原裝武器實在不需要整套的武進三(指在康定上導引雄二,在紀德上導引雄三等等),小弟的點子就是從成功級來的(指原派里的作戰系統不支援雄二,所以海軍加了個導引雄二的機台).如我要導引雄二,就只裝導引雄二的模組,要再導引海劍二或散裝的標準一型(如老陽),就裝上導引海劍二或標準一的模組,這就是分散式作戰系統的優點.需要什麼就加什麼.增加模組有很多種方式,加個機台,或是加插一片或多片模組卡,端視所欲增加的系統複雜度而定.如想要增加對海攻擊的的功能,防空機台的顯示幕不一定適合對海攻擊的模組使用,所以就應該增加對海攻擊的操作機台,反之亦同.

改良自美國租借或購進的備役/退役艦並不一定會將原有的作戰系統換掉,海軍的習慣是有什麼打什麼,缺什麼就裝弄得到的.如果要增加原系統不支援的裝備,如海軍的最愛76/40砲,則武進系統的艦砲模組就派的上用場.所以小弟才會說希望到時候船船有武進,畢竟美軍的航母作戰群建軍理念與台灣海軍的理念並不相符(紀德算是少數的例外,原因是她們並不是為美國海軍設計的),以台海的戰場威脅程度來說,萬能艦實有其必要性,這也是為何大部份網友都覺得陽字號留之嫌舊,棄之可惜(後繼者除紀德外無萬能艦).

再來討論飛彈快艇,只有本身也不散發訊號才能達到真正的匿蹤,所以利用資料鏈導引是逆蹤飛彈快艇的最佳選擇.以台灣的情況來說,台海中的快艇可以考慮接收外離島與本島的岸防雷達,S-70c的中途導引,P-3C的導引(可能只有魚叉能受惠),大家日後可以觀察各式船艦上的超高頻天線的普及情況來確認台灣資料鏈整合的進度.基本上光六所需要的作戰系統甚至連搜索雷達都可以不要(有也很好),導引反艦飛彈的模組,導引艦砲的模組(兩者可以用同一個機台操作),如要導引散裝的海劍二模組(如飛彈快艇左邊兩發,右邊兩發)可能就要兩個機台了.並不會佔用很大的空間.
其實台灣現在就有射程達四十公里以上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在老陽和成功級上服役,有沒有人要討論其運用的(如反翼地效應船,反快艇,讓大家猜個謎,嘻嘻!)?




NO:354_2
fx  於 2004/07/24 16:43
.

toga  於 2001/07/26 07:4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其實台灣現在就有射程達四十公里以上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在老陽和成功級上服役,有沒有人要討論其運用的(如反翼地效應船,反快艇,讓大家猜個謎,嘻嘻!)?

所謂四十公里級指的是其防空最大射程,當其執行貼海反艦任務時,射程恐怕遠不及此(大氣濃度+發射角度問題),老美拿其攻擊兩伊海軍快艇時,有效射程都是10~20公里左右,再加上成功級艦上的防空射控系統一次只能接戰一個目標,且Mk-13單臂發射器發射速率過慢,連應付敵方空中飽和攻擊都有可能自顧不暇,在兩岸全面開戰時恐怕無啥閒情逸致兼差。(真正開戰時,老共勢必採取海空聯合攻擊,沒道理讓其快艇與翼地效應船在無海航戰機/海軍水面與水下主力艦艇的反艦飛彈/魚雷掩護之下跑到距離成功級/陽字號戰艦的10~20公里處白白受死。)



WILLIAM  於 2001/07/26 09:0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不可能裝對空雷達或是太好的光電系統..........
>>>事實上早在 80 年代初期,服役海軍兩艘滿載 240 噸級龍江.綏江級巡邏艦(排水量不到錦江級的一半),即採用武進一 H930Mod2 戰鬥系統,並配備 SPS-58C 對空搜索雷達和 HC-76 平面搜索雷達. Mk35 光電系統,後期綏江級艦更換 HR-76C5 平面搜索雷達能鎖定 40km 外雷達截面只有 1 米平方的目標,導引雄一 76mm 40mm 快砲!
以上皆為 20 年前的事了!隨著科技之日新月異想把 5~600 噸級巡邏艦,裝備成有基本防空.反艦.反潛作戰能力絕非難事!改良組套件充斥於國際軍武市場,對現海軍而言錦江級巡邏艦定位才是一件很重要的課題!



cobrachen  於 2001/07/26 10:22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以下是根據公開的資料:

武進三系統一般包括4個操作台:光電/武器,AAW/搜索/武器控制,平面搜索/武器控制與追蹤雷達/武器控制。然後再加上一個平面控制台和一個電腦控制的繪圖機。另外還接有一具電戰操作面板。

綜合性能據說是:可同時追蹤24個目標,接戰4個。反應時間8秒。



WILLIAM  於 2001/07/26 11:1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老話重提.............
toga 兄已清楚的告訴大家 SM-1 標準一防空飛彈在必要時,將作戰模式轉為對海,即搖身一變成為超音速反艦飛彈!加上日後返國服役紀德艦上射程更遠之 SM-2 標準二防空飛彈,彈頭威力雖不及魚叉雄二(190kg高爆彈頭),但以射速快多枚的飽和攻擊之下(這也是他們做不到的),即使是現代級驅逐艦身中數箭的情況下,也大大影響其作戰和運動的能力,很難全身而退!
武進三陽字艦 10 枚 SM-1
成功級巡防艦 39 + 1 枚 SM-1
紀德級驅逐艦 52~68 枚 SM-2



cobrachen  於 2001/07/26 11:32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標準I型是半主動,對海模式也就是需要照明雷達全程照射。一次一枚而以。

標準II是中途慣性加上指揮導引,末端半主動,對海模式不清楚,但是數量也受限於照明雷達。

沒有飽和攻擊,只有多目標接戰才是評估的條件,加上標準並不能有多大的作用。



WILLIAM  於 2001/07/26 15:2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沒有飽和攻擊,只有多目標接戰才是評估的條件,加上標準並不能有多大的作用。
>>>這點美海軍是經過實戰驗證 !
1988 年美國和伊朗海上衝突中,便以一艘巡洋艦(CG-28)發射一枚魚叉與兩艘派里級巡防艦(FFG-56)發射四枚 SM-1 標準一幹掉伊朗飛彈巡邏艦,結果次音速的魚叉飛抵現場時,只見被超音速的標準一擊中逐漸下沉的伊艦,而只好從上空掠過............



cobrachen  於 2001/07/26 21:4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美國經過實戰驗證,我也沒有說標準不能這樣做。考慮到當時美軍的接戰目標是近距離下的高速快艇,沒有空中攻擊的顧慮,因此是可以在緊急的時候這樣做,然而緊急的時候並不表示是常態,如果在作火力估算的時候將緊急狀況下的也當作一般可用的,那就有不小的差距了。



小毛  於 2001/07/27 01:1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要給結論了嗎?
陽字號實在應該退役了,請勿再折磨海軍弟兄了,同樣的,在找到繼任者(如史普魯恩斯級)後,濟陽級也應該列入備役名單了,這些鍋爐船實在不應該撐到廿一世紀.
在可見的未來,完整全套的武進作戰系統並不會出現在新的軍艦上,但是武進作戰系統會以各種方式部分存活在海軍的各種大小艦艇(只要有加裝非原廠武器的需求的話).如此還是有改良的空間(指運算速度,記憶容量.此兩項直接決定反應速度與同時追蹤導引數量).

另外分散式作戰系統如果全擺在一起的話,那樣的分散式作戰系統就一點意義都沒有,只要作戰中心中彈,整艘船很可能失去作戰能力.所以從頭設計的新船較有可能將分散式作戰系統的擺設位置考量進去.只是除了勃克/光六/光五(光五還會執行嗎??),海軍還有新建造的船嗎??



unnamed  於 2001/07/27 01:42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海軍還有新建造的船嗎??>

The 8 Subs!!!



吱吱鼠  於 2001/07/27 01:4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SM-1MR
重量:495KG
最大/最小射程:24/32KM
導引:全程半主動雷達
SM-2MR
重量:621KG
最大/最小射程:64/144KM
導引:初期慣性/中途資料鍊/末端半主動照射
雖然標準系列具有反艦功能,但受其飛行路徑的限制,並不完全具備專職反艦飛彈的功能;其速度雖快,但使用此一方式反艦亦不利於高強度戰場之用...
〈注〉勃克IIA取消了魚叉飛彈發射器,可能使用戰斧反艦飛彈以替代魚叉...
還有請大家注意SM-2MR的最小射程〈大家應該知道我要說什麼〉,這也是日後紀德與勃克所面臨的一項不小的挑戰〈有了ESSM會比較輕鬆〉
順便一提〈我會去世貿中心航太展的〉



帖斯特  於 2001/07/27 02:0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SM-2MR
重量:621KG
最大/最小射程:64/144KM

這個數字令人有點遲疑,我們的弓二重1100KG,射程只比他長60KM,
但卻幾乎是他的兩倍重,如果依照等比例來看,應該弓二射程要大於250KM,
是否代表我們的弓二還有很大的改良空間?我們的防空飛彈的射程應該多長
才夠用呀?



小滬尾  於 2001/07/27 04:0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帖兄

天弓二的彈藥(90KG)應該比SM-2(35KG﹖)重2倍以上
而且﹐弓二是主動雷達﹐會比較複雜﹐重量可能會略重
此外﹐天弓二會比SM-2高很多

所以天弓二的性能並無大問題



toga  於 2001/07/27 07:37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SM-2MR的最大射程約74km左右
SM-2ER系列的最大射程才是在167~368(第四批次型,海基低層TMD)公里之間,且重量在1100~1304公斤間,和弓二相當或略重(第四批次型)



WILLIAM  於 2001/07/27 09:0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緊急的時候這樣做,然而緊急的時候並不表示是常態,如果在作火力估算的時候將緊急狀況下的也當作一般可用的,那就有不小的差距了。
>>> 這當然!不能因噎廢食.本末倒置,否則攜帶次音速的魚叉或雄二不就顯多餘了嗎!
但重點是假使雙方反艦飛彈均以射完,或我方逢敵方大量飛彈快艇突襲時,在於僅剩艦.快砲可實施反擊外, SM-1/2 不啻為一反艦.反快艇之利器,這也是現今對岸主戰艦艇做不到的!




cobrachen  於 2001/07/27 09:2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更不能這樣做。區域防空飛彈的特性之一就是會幫別人擋飛彈,如果不先以標準飛彈在較外圍的空域先對付對方的反艦飛彈,到了近距離以目前我方的點防禦飛彈的種類,可以說根本無法自保,防禦圈馬上就縮減到方陣的距離以內,這樣風險實在太大。與其如此,不如還是讓標準對付反艦飛彈,用快炮去對付打完飛彈的快艇。



小滬尾  於 2001/07/27 10:1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如果是在10KM的距離
要是遇到500TON的船如滬建級
除了用快砲外﹐倒可試試MK46



軍事迷  於 2001/07/27 10:19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用反潛魚雷對付飛彈快艇?小弟不才,請問各位網友先進們Mk-46有對艦攻擊模式嗎?之前一直都沒聽過ㄟ!



小滬尾  於 2001/07/27 11:0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哈哈哈﹗查了下資料﹗又獻醜了﹗
MK46的最低攻擊深度為20碼﹗應該不能用在反艦﹗

不才的正是本人﹗



軍事迷  於 2001/07/27 11:1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小滬尾兄!您客氣了!



WILLIAM  於 2001/07/27 13:4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若蜂擁而至的飛彈快艇實施狼群打帶跑戰術,在距離20~10km範圍內即射完反艦飛彈,迅速以 30~40 節的速度脫離,應該不至於貼近我方艦艇艦砲射程內,以成功級艦 Mk75 型單管 76mm/62 倍徑快砲為例,有效平面射程 7955m
敝人觀點,在對手進入我方艦艇搜索雷達範圍內時,應即先發制人!畢竟較小艦艇搜索及射控雷達有效距離有限,所以絕不能讓對手有先攻擊的機會!



吱吱鼠  於 2001/07/27 22:59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toga 兄:
SM-2MR
重量:621KG
最大/最小射程:64/144KM
SM-2ER
重量:1341KG
最大/最小射程:104/160KM
至少就我所知,SM-2MR的最大射程確實有144KM,紀德所用的就是這個版本,至於SM-2ER〈RIM-156B BLOCK4A〉則是低空層NAD所使用的版本;而SM-3〈RIM-156C BLOCK4C〉即是高空層NTW的攔截飛彈...
數據略有出入在所難免,我也願意接受大家有更新的數據可以提供,成為自己增長見聞的動力,先向大家致謝了...



cobrachen  於 2001/07/27 23:4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標準II Block 4A是TND的低層系統,標準III才是TND的高層。海軍並沒有NMD的計劃。




NO:354_3
fx  於 2004/07/24 16:44
.

Skywalker  於 2001/07/27 23:5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咦!開欄的“武進三型”跑那去了!



cobrachen  於 2001/07/28 00:06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
敝人觀點,在對手進入我方艦艇搜索雷達範圍內時,應即先發制人!畢竟較小艦艇搜索及射控雷達有效距離有限,所以絕不能讓對手有先攻擊的機會!
************************************************

重點就在這裡,當進入水平線以下的距離,標準才能夠作為反艦飛彈,但是會造成標準飛彈對空中目標的反應時間也被大幅壓縮,這個時候假如先對快艇發射,然後發現有空中目標時,是該放棄原先的照明,浪費這一顆飛彈呢?還是應該先對付一定會來自空中的目標呢?將防空飛彈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這應該已經脫離一個系統使用的範圍的可行性的評估,而是對整體作戰上目標的優先順序程度。尤其是當標準還需要對其他無還手之力的船提供保護傘的時候,將系統的資源轉移或是重新調整接戰優先順序是否恰當?我想這才是應該考慮的方向了。



小毛  於 2001/07/28 06:26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嘿嘿!想不到小弟隨口亂寫的猜謎遊戲竟然引起這麼大的迴響,感謝大家對此議題的關注.只是如此和武進系統也無關係了!

共軍的快艇上裝的是什麼武器?會影響到我軍反快艇的戰術作為.如果裝的是百公里左右的C802,則只有魚叉/雄二可用,可是打快艇會不會有殺雞用牛刀的感覺(至少也該對付江滬/旅海等大船,或市兩棲登陸艦)?如果是老舊的冥河飛彈等級的快艇,則魚叉/雄二的射程嫌遠,用了也嫌浪費(成功級只有八枚).如果遇到的是魚雷艇/砲艇,則76mm/40mm艦砲應該可以有效對抗.
小弟有些提議,為反快艇戰術而產生,歡迎網友公評:
第一,離艦隊五十公里內(標準一的制空保護半徑)反快艇應該交由艦載直昇機配備企鵝/海地獄火進行,有效射程約不到十公里.以S-70C有可能搭載二到八枚(不太可能載到十六枚).
第二,四十公里內應由155砲配合毫米波/紅外線導引砲彈執行反快艇任務.目前台灣海軍無此類配備.
第三,十公里內由各類快砲進行.也可以考慮海地獄火簡易發射架.如果MK46不適合反水面艦的話,目前有哪些艦射魚雷可以水面/水底兩用的?

其實離艦隊150~50公里處反快艇最好最划算的就是飛機/小牛飛彈/集束/油氣彈,用魚叉可能有點浪費.可是我們沒有航母,海軍也不會在戰時將兵力集結在台海.所以海軍只保留76/40快砲是目前看的到對付快艇狼群戰術的武器.

以快艇對付快艇是最好的嗎?如果是如此的話,是否我方的快艇都至少需要76快砲?以求在遠處就將敵快艇擊傷,而不是以敵57/37快砲和我方40/20快砲對K.

戰時在台海中我方可能面對的是登陸船團與快艇前導編隊.我方應該先由外離島以雷霆兩千打亂/打傷敵編隊(如果雷霆兩千的射程可以再擴充達到70~100公里的話則可以有效牽制敵登陸船隊集結位置,增加登陸難度,想像金馬澎都劃一個半徑一百公里的火力殺傷半徑圈,敵登陸船隊對應從哪裡出發,應在何處集結??),再以海鷗/光六/岸基雄二對敵大型船艦突擊.加強戰果.如果我方的快艇此時有配備艦砲/快砲的話,則應該編隊掃射敵混亂中的登陸編隊,殲敵於海峽中線外.(所以小弟認為適合台海的快艇應該要有76mm匿蹤砲/雄二/魚叉,匿蹤40/20快砲,50機槍,雙聯發刺針發射架/佈雷能力,直昇機則應能發射各型地獄火飛彈/火箭,如此方能有效牽制/殲滅敵登陸船團.漏網之魚再交由演練多時的本島反登陸部隊與空軍的炸射(如果還有的話))解決.

至於海軍的主力呢?應該還在東海與巴士海峽/南海處與敵東海艦隊/南海艦隊決戰,在太平洋上搜索敵基洛級潛艇,以確保後援能安全的到達,與對外航線的暢通.

前面幾篇對標準一反艦的討論(誰能確定到了標準二各型還能反艦??),使小弟深刻的認識到,終端主動導引對最大接敵數的貢獻(以及陣列雷達對接敵數的貢獻),另外武器如果具有多用途也可以增加使用彈性(如新的魚叉有陸攻能力,76/40快砲具有防空/制海能力,標準一具有防空/反艦能力),在萬能艦難求的情況下,使武器具有多功能未嘗不是一種新出路.(有沒有人建議讓海劍二也多個反快艇模組??嘻嘻!)

為了增加對地火力支援能力與對快艇狼群作戰的反制,使用類似雷霆兩千的艦用系統有無必要??真希望射程達百公里以上的艦砲快點生出來,屆時海軍的角色與戰術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變化!



cobrachen  於 2001/07/28 07:18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看了一下,標準其實有一款是專門艦對艦的,編號RGM-66D。飛行的模式是採取爬高後的彈道,可以達到最小7000碼,最大在35到40海浬之間的距離。韓國有買過一些。

標準II可能還是有保留反艦模式,因為最早的標準II是將標準I加上可程式化的自動駕駛系統。



Albert  於 2001/07/28 12:39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武進三型兄- 其實各位對武進三型都有很大感情但不應再浪費金錢在阿伯身上啦.

武進三型-或稱之建陽級驅逐艦是在忠義計劃(或稱PFG-1)下馬而光華計劃一點兒頭緒都沒有下, 而租借美國的DD951及DDG2都沒有正面回應下之Interim measure, 當年是硬上馬, 海軍若有其他辦法都不會在Gearing級這種二戰老船下那麼大手術(當年十分轟動, 連日本之世界艦船都專題報道), 其實復陽及武三二次改進的金錢都應該可以買到一艘像樣之二手美國船(當年海軍便是屬意DDG-2 CF Adams級).
SM-1 - 武進三型是三千噸船沒有辦法裝上MK13發射器而用箱, 缺點便是射界不良. Sohonor兄便已明言是一種妥協.
H930型性能是十分優異(因發展較晚能用上新科技)但現在能改用的只有濟陽(如果還要服役的話)或是新艦. 因改控制系統, 所費不菲. 而現在成功或康定之射控亦十分優異. 不應用大錢而改進小許. 二手FFG7大約四千萬美元左右,( Long-hull version之FFG7之公佈成本是二億美元不連LAMPS III, 軍援價是20%) 而能熱艦接受, 所費一定不過六千萬, 還可以用多二十年以上, 人員是210人而不是武進三型之275人. 人事費都省回一大筆, 還有船愈老, 維修愈貴.
小神盾 – 也是在沒有辦法下之辦法的產品, 現在軍售條件改善不要提小神盾了. 原因是成本及效能,
原來之田單是加長成功十五米, 改裝48管MK41VLS及改用MK45 Mod2 5吋炮, 改裝APRN-2相控雷達(亦是後來洛馬之SPY-1F)而成, 通常稱之PFG-2 Flight II, 當年海軍一句唔玩田單, 計算時便以經用了四億多美元, 剩下之是一座48管MK41VLS及MK45 Mod2 5吋炮, 一些鋼材及一些ACS之研究data, 海軍當時說完成田單要八九億元, 而性能成問題, 所以不玩. 下列是性能
SPY-1F,之田單, 對空上半球探知能力180Km, 對海面探知能力是48Km, 裝四十八發SM2. 每艘八億有多.
而海軍屬意之DDG-51 Flight IIA, 對空上半球探知能力320Km, 對海面探知能力是83Km, 裝九十一發飛彈(如果不玩洋上補給可以裝九十六發) 每艘十億左右. 亦是說一艘神盾控制之海面, 要用上四艘小神盾, 你想是神盾便宜還是小神盾好, 海軍用了四億多還要中止小神盾, 當然有考慮, 不是預算有問題那麼Simple, 那可是說給美國人聽的.
新田單-日本人以為是以MK41VLS代替MK13, 能改善成功加裝武器所引起rocking問題 (但不知能不能裝上四十八管或是像澳洲用三十二管), 對空雷達是SPS-49A而不是SPS49(V)5, 戰控是中山之ACS而不是MK92. Data就是那麼少.
標準飛彈對海 – 因彈頭問題, 對付飛彈艇ok, 但要用來招待二千噸以上之軍艦便有問題, 可以防身但不能全靠.



WILLIAM  於 2001/07/28 13:17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 二手FFG7大約四千萬美元左右,( Long-hull version之FFG7之公佈成本是二億美元不連LAMPS III, 軍援價是20%) 而能熱艦接受, 所費一定不過六千萬, 還可以用多二十年以上, 人員是210人而不是武進三型之275人. 人事費都省回一大筆, 還有船愈老, 維修愈貴.
>>> 這就是說,因為美國全球戰略稍有改變,與中國大陸關係呈對抗之趨勢已漸浮上檯面,得使臺灣軍購環境丕變,加上正逢美海軍有大量與臺灣同級或適合平衡臺海局勢的艦艇退役(紀德.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而海軍有廉價的既成品又能立即讓戰力大幅提升,難免對再造新艦計劃並不會太過熱衷!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8 15:0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skywalker謝謝你!問候我.我一直都在看,只是討論的範圍,離開武進應否改良的主題,本人對反艦不是專長,但非常歡迎大家在(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的欄內發表有關台灣海軍船艦,武器等內容.
這兩天,不斷看到很多文章,都是我很想知到的內容,和大家的想法,非常感謝各
位.但本人看出,台灣環境改變,使台灣較以前容易獲得先進武器.所以改良武進
三型,或把武進系統安裝在其他戰艦上機會不大,可是台灣近年發展三軍武器,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把新建的戰艦改良或增加模組化系統(H-930MCS),是比較有利,因為不斷購買美國二手貨,只是心理上滿足,大戰艦在台海戰爭時,會比中
型戰艦好嗎?除非台灣想向大海發展!大戰艦作為旗艦組成艦隊,戰力是很強,但
艦隊的其他戰艦能力不足,只會做成旗艦的負擔,現時台灣的戰艦不改良,真的是
負擔,而且大戰艦需求人員多,目前台灣精簡軍隊,再增加大型戰艦同樣做成壓力




toga  於 2001/07/29 00:0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把新建的戰艦改良或增加模組化系統(H-930MCS),是比較有利。
A:新造艦艇??閣下指得是錦江級,光六還是台北級??這些150~600噸級的小船充當反擊敵方兩棲登陸部隊的奇兵隊或可勝任,但能當捍衛海疆與海上經濟命脈的守護神嗎??

因為不斷購買美國二手貨,只是心理上滿足。
A:好立論!!李傑總司令聞閣下高論,當惶愧無地﹔謝啟大之流的新黨/親民黨立委如果有知,當引閣下為第一知音。

大戰艦在台海戰爭時,會比中型戰艦好嗎?除非台灣想向大海發展!
A:台灣海軍現在就是想往遠洋發展,增強保衛海上運輸線和開闢第二戰場的能力......

大戰艦作為旗艦組成艦隊,戰力是很強,但艦隊的其他戰艦能力不足,只會做成旗艦的負擔,現時台灣的戰艦不改良,真的是負擔。
A:閣下認為海劍二點防禦飛彈系統/國產輕型相位陣列雷達,雄三反艦飛彈研發計劃,魚叉二式ASM採購計劃乃至於ARABEL/ASTER-15系統採購研議為的是什麼??

而且大戰艦需求人員多,目前台灣精簡軍隊,再增加大型戰艦同樣做成壓力
A:大戰艦未必代表人多,所需人力多寡端看戰艦應用的科技進步程度而定。
四艘紀德級所需的人力總和,可比其將要取代的七艘武進三級還少,但光是一艘紀德級的區域防空戰力,便遠勝七艘武進三級(一艘紀德級:68枚最大射程74KM的SM-2MR,可同時導引指揮十枚飛彈接戰十個空中目標﹔七艘武進三級:10枚最大射程46KM級的SM-1*7,一次只能指揮導引一枚防空飛彈*7),更別提反潛戰力的優劣,攜帶雄三ASM的潛力與可能性,乃至未來升級改良的潛力與難易度了



武進三型  於 2001/07/29 01:2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我所指的成功級/康定級,需要進一步改良,因為成功級還有需要提升的地方,例
如自衛能力不足,接戰能力太弱.康定級防空能力接近無,只有過時的海欉樹,其
他武器衡不足應付需要.兩型戰艦如不改良或提升戰力到實際需求,是旗艦的負
擔.各式各樣的武器計劃,有多少能量產,成為戰力.不是獲得外國武器,然後除消
原有的國產武器,或發展到一半因財政問題決定暫定.上文所說的武器(海劍二點防禦飛彈系統/國產輕型相位陣列雷達,雄三反艦飛彈研發計劃)有那一樣服役
中.



toga  於 2001/07/29 02:2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又有哪一樣取消??海劍二系統軍方已經言明打算先行部署於濟陽艦上,莫非閣下有更新的消息顯示:該系統已被腰斬乎??至於雄三對我國而言,本來便屬全新境界體驗,怎麼可能一蹴可及,立刻成軍??但是截至目前為止的相關消息,均顯示雄三在往成軍路上一步步邁進中,莫非閣下又有獨家消息,證明雄三計劃已經慘遭國外同級品取代??拉法葉艦遲遲不能升級,和其所牽涉的弊案醜聞脫不了關係(在此風聲鶴唳之際,有誰敢提出接受老法獅子大開口,購入阿斯特防空飛彈以進行性能提昇計劃的建議??),而至於成功級的性能提昇方面,之前Albert兄的貼文已經說明的很詳實清楚了:省錢的性能提昇,對成功級的防空所需助益不夠,戰時還是得靠旗艦罩才可能應付飽和攻擊﹔脫胎換骨的性能提昇(艦體延長15M,換裝32至48管Mk-41VLS,換裝小神盾系統等等)則又耗資驚人,花費直逼正統神盾,可是整體防空性能卻未必比紀德級高明。



小毛-科幻版  於 2001/07/29 06:4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嘿嘿,武進網友被資深網友K的好慘,小弟剛出道時也經過同樣的歷練,現在資深網友看到小弟的癡人說夢都懶的批評了.
小弟之前利用課餘構思了解決垂直發射系統不易裝載在小船上的問題,曾寄給資深網友評論,可是有如石沉大海(.....),如果聯誼會的網友有興趣的話,歡迎來信詢問(不要問小弟的E-mail,如果是聯誼會的人都知道).
另未還有新世代潛艇的設計(怎樣讓潛艇的籌載,速度倍增,參考機動戰士裡的MA,嘻嘻!).
成功級的問題即是照明雷達有限,無法同時接戰太多目標(相位陣列雷達的拿手項目),如果康定級的防空飛彈定案後,不知會如何導引?如何增加照明雷達的效率(如多裝幾具....等等),遠比艦身大改特改採用垂直發射系統來的可行性高.

小弟想到一個目前世界上沒有人作過的的事,平面陣列目標標定雷達,不具搜索功能,只具有照明導引標準飛彈的功能,也是分成四面,但面積小很多(沒道理還有裝不下的問題),搭配成功級原有的機械式海空搜索雷達使用,即使使用單臂發射架,也可以大幅提升到 同時接戰數=單臂發射架每分鐘最大發射數*飛彈飛行分鐘,也可以避免垂直發射系統對近距離目標反應慢的缺點,等到以後紀德級回國後,最大同時接敵數=兩個雙懸臂發射架每分鐘最大發射數*飛彈飛行分鐘,到時誰還需要笨重的MK-41(當然如果買MK-41目的不只是裝標準飛彈的話算是例外),這種釜底抽薪的辦法(當然如果此數字高於作戰系統的最大同時接敵數,則取兩者間的最小值為最大同時接敵數),歡迎網友吐槽!(請問這樣乘起來是幾發??成功級與紀德級分開算)



小毛  於 2001/07/29 12:25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相位陣列雷達的技術到底是難在搜索,還是難在標定導引?(還是程式/威脅分析/訊號處理?),分離成單功能的小相位陣列雷達(如純鎖敵,純照明)來補強原作戰系統的不足可行性如何?技術上有何困難(如果長白真的是台灣自己參與研發的話)?
從 E2C-2000的升級來看,雷達可以不換,但電腦加強後運算能量強化,使得原本被忽略的訊號變為可追蹤處理,使得E2C-2000的的搜索範圍增加.所以小弟強烈認為所謂的船艦作戰系統第一次升級應該做的是加強運算速度與處理能量,使其能適應可見未來的需求.第二次升級才應考慮使用新技術替代(如電子式掃描取代機械式掃描,作戰系統重寫).

同樣的,IDF的金龍雷達/成功級的雷達也許不必換,但是透過升級處理器的速度與記憶體同樣也可以達成有效範圍增加與處理能量升級(可以追蹤更多目標)
,等到各式新技術或成熟或是降價後,再考慮連雷達也一起換掉,作為第二次升級的主要項目.



Albert  於 2001/07/29 16:07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To: William兄
二手貨-沒錯, 美國每一位總統都是以打破鐵幕, 卷起竹幕為己任的. 七十年代開始聯中制俄, 到現在USSR及華沙公約都已經game over, 下一個便是古巴及PRC等. 所以臺灣之軍售條件改善不少.
海軍打史普魯恩斯級主意是必然的, 因美國可以賣紀德, 再要史普魯恩斯級便沒有太大問題. 原因是史普魯恩斯級比二手FFG7貴不了多少而火力是數倍. 因史普魯恩斯級最貴是DD997, 七四年用三億一千萬, 其它三十艘都是二億左右. 美國人如果售給你, 只會以新艦時建做費計20%同時是以as it is之情況, 不論通脹及後來加裝改良費, 熱艦及封存, 情況好與壞, 一律同價, 而史普魯恩斯級之百份二十便連買一座64管MK41VLS都不能, 如能熱艦交船比一艘二手派里也不會貴, 問題是美國肯不肯出售, 如能買到省多少, 海軍真的不能不心動.

To: 武進三型

現在的軍艦愈做愈大, 也愈做愈專, 連飛彈艇都由蘇聯之OSA級的七十噸到現在的三四百噸以上. 所以軍艦其實也是一門妥協的藝術. 不能每一艘都是萬能艦, 因太貴. 所以不單是美國是以艦隊為單位, 連澳洲都是以一艘FFG7帶ANZAC Meko200作為小型行動組, FFG7防空而ANZAC火力支援. 所以在有限金錢下不可以要求每艘都是萬能的.
買二手美國船, 不是只是心理上滿足而是最快及最便宜方法提升戰力. 改裝現有戰艦也不少錢.
1/ 成功 – 澳洲改裝FFG7級, 由MK13改三十二管MK41VLS, 改SPS49(V)2為SPS49A, 改良DE1160聲納及MK92射控, 二億五千萬澳元, 若不改MK41VLS就不能裝SM2, 戰力改良有限.
2/ 康定 – 老法報改裝Aster15是十四億美元六艘. 死末, 能力是SM1級. 不如用劍二.
3/ 濟陽 – 可以改的是將武三除役後, 將武三改到濟陽. 本來我亦贊成改濟陽. 但最近友人告之Knox是用1,200psi之High pressure boiler, 內裹溫度是520度C. 有事的話, 比DD926的事件更大鑊. 還有要再購SF-2G才能發揮, 而二手史普魯恩斯級是很便宜(如果美國人肯賣), 所以現在也贊同Sohonor兄之想法, 退役.
4/ 建陽 – 再浪費幾仟萬去改裝不如買二手派里.
5/ 光五 – 二千噸小船, 但新做一艘, 二億以上.

其實, 武進三型及空軍之二手F104都是八一七公報後十年之軍售黑暗期之產品, 它們在臺灣戰力最弱時支撐半邊天, 但時代巨輪亦將F104及武進三型帶下舞台. 就使它們在心中長存(或是在紀念館)因現有軍備比它們好多了.



cobrachen  於 2001/07/30 08:38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能夠用來作為目標標定,也就是終端照明用的雷達,就可以拿來作搜索。照明需要的脈衝重複率或是資料更新率等都比搜索需求的要高,所以單單拿相位陣列雷達作照明不作搜索是浪費了。既然高段的都能作,低段的等於是奉送。



DumDum  於 2001/08/02 15:0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DTM本期報導 中科院在巴黎航空展中展示箭二型海對空系統示意圖
該系統以16聯裝垂直發射系統裝置於成功級原來的76炮位上
艦橋上方以3D雷達一具取代MK92



ryan2181  於 2001/08/02 15:16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難不成中船廠房內的那堆高張力鋼板會變成這種模樣??



DumDum  於 2001/08/02 18:5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我覺得那張圖畫的相當簡略 應該只是一種提案
不過中科院不以迫切需要劍二的濟陽 或康定擔任背景
似乎表示了什麼.......



KGB  於 2001/08/03 00:3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小弟認那應該不是提案,我一直在想劍二陸、海射系統應以完成,只是沒公布罷了。
測試一種新型飛彈系統是需要載台的,中科院不以濟陽、康定級艦為載台可能是因為...
1.濟陽級是『租借』的,再加上『艦內系統』的影響!
小弟不知該怎麼說,只是覺得濟陽級不是劍二最佳的測試載台。
2.康定級是因為『老法不肯出售整合介面軟體』!(F-16的翻版)
康定級可改良的地方時在不多,匿蹤艦艇外部改良的地方也只有固定那幾個地方而以,
目前能改的只有艦內的電子系統,但又涉及系統整合的問題,如果老法不肯賣整合介
面軟體,只有『原裝貨』可選擇了。

成功級就不同了,因為她是我國與美國廠商合作發展出來的產物(以美國派里級為基礎),
想怎麼改就怎麼改,中科院對成功級內部的電子作戰系統較為熟悉,系統整合上較為容易
,所以小弟認為成功級是劍二艦射系統最佳載台。



武進三型  於 2001/08/03 02:57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我發現二個問題?為什麼劍二要安裝在76快砲的位置,這樣成功級就連艦砲都沒
有,第二為何不安裝在原先標準飛彈位置,艦上同時使用兩種防空飛彈,但射控系
統能應付嗎?而且劍二垂直發射,比標準MK13單臂來得有效率.
突然想起以前一編報導,MK13能改裝發射天弓一/二型,用作截擊大陸的中程飛彈,把成功級當為台灣海基版不知是否這原因,才保留MK13發射架.如果是這樣
成功級的前途真是一遍光明.



KGB  於 2001/08/03 12:06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閣下是否看錯了,劍二垂直發射系統是裝在成功級左邊的直升機庫上,而不是在76快砲的位置。
就戰術上來說,76快砲沒有拆的理由。

劍二不與標準整合可能是想提升成功級的抗飽和攻擊能力,而不是以防空為主。
就DTM上所報導說是以四具垂直發射系統裝載16枚劍二飛彈(一具垂直發射管可配備四枚飛彈)
,採冷射、向量推力方式攔截反艦飛彈..
劍二與標準整合那要看標準一型能不能『垂直冷射』(應該是不行),就算可以,那也會使載彈量
減少,以成功級艦艏空間好像也不能裝配太多的垂直發射管。



武進三型  於 2001/08/03 16:44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如你所說,成功級便失去一台直昇機,用作安裝劍二飛彈發射箱,不知反潛能力會
否受到影響.
其實無需要改動MK13,因為劍二安裝在艦上直升機庫上,不要浪費原有設備.
另外我有一個想法,把劍二垂直發射箱安裝在現時快砲位置,應該一邊可放三組
就有12枚劍二飛彈,二邊便有24枚,比較現有設計多出8枚飛彈.致於快砲工作便由方陣代替,同時在艦頭加安一座方陣,應可以應付需要.



KGB  於 2001/08/04 00:31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海軍如果順利引進紀德級並將成功級納入艦隊中,失去一架直升機應不會對成功級的反潛戰力構成太大的影響.

這樣雖可使劍二載彈量增加,但也失去76快砲.
76快砲主要是用來對付快艇之類的小型目標(1000噸以下的船艦都有效),雖然成功級仍有兩座40mm/L70快砲,但射程及威力都不及76快砲,所以76快砲仍有存在的必要.
在艦艏前加裝一座方陣快砲理論上是可行的,不過她的任務是什麼?
反飛彈!!
面對一般攻船飛彈尚可,但如是SS-N-22這類超音速攻船飛彈時則力有未逮.
反快艇!!
威力與射程不足,無法勝任.



旁觀者  於 2001/08/04 00:3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我認為台灣應該研發一種快砲系統
要有兩門一千一百發的高射速 及近發引信的功能
部署在各型軍艦上及做為防空砲及輕型裝甲車之主炮
至於口徑三五或四零都可以
我估計約要六百台(海軍一百 空軍防砲三百 陸軍一百五 五十台備用)
若要裝在野戰防空系統否還要多於此數
不知是否符合生產效益
至於現有L70/40mm 全移給海巡部 35則賣掉
抱歉離題了



cobrachen  於 2001/08/04 00:46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以台灣的反潛環境來說,沒有直昇機庫甚至都沒有關係。因為作戰的距離不會太遠,直昇機其實可以利用岸上的基地加以支援。沒有直昇機庫並不會造成維修或保養上的問題。近距離的作業甚至可以直接從岸上出發,已有甲板的艦艇作為加油或是武器掛載點就可以了。少一個直昇機庫的影響並不太大。




NO:354_4
fx  於 2004/07/24 16:45
.

吱吱鼠  於 2001/08/04 02:0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成功級可由劍二SAM*16VLS反掠海/高機動ASM〈裝置在原直昇機機庫之上〉,換裝國產小型主動陣列雷達或外購AN/SPY-F;雄二也可以拆掉以解決重心問題,反艦飛彈則可由MK-13負責投射魚叉BLOCKII,其他配置大體不變...
〈注〉若將劍二悉數放置於艦艏,將可能造成重心問題雪上加霜〈16枚劍二加上VLS之重量起碼有四噸以上,試問以成功級目前的情況而言是否過於沉重?〉
〈近岸防禦方面,恢復光五計畫為最佳解決方案〈預計建造16艘〉,配合光六飛彈快艇30艘組成近岸防禦主力;若預算執行困難,則可暫將錦江級提升性能〈加裝較先進的戰鬥系統、裝置劍一SAM的艦射型、增進雄二飛彈之導引能力等計畫〉期能做一個權宜性的彌補〉...
紀德服役後的升級計畫〈換裝SQS-53C主/被動可變深度聲納、加裝SM-2MR、ASROC*61VLS、裝置雄三超音速ASM艦射型、換裝ESSM等措施〉...
以上是我對於性能提升的一些看法,有錯請指正了...




吱吱鼠  於 2001/08/04 02:13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方陣有反水面模式嗎??記得好像有,不過效果不怎麼樣就是了...
做出高射速的快砲是容易的,但是快砲必須配備反應快速的射控雷達才能將性能發揮到極致〈特別是反飛彈〉...



cobrachen  於 2001/08/04 02:40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要將35快炮賣掉等於是要把天兵統毀掉,還不如把那一堆40老炮改成新的砲管以使用新的砲彈,同時納入新的射控系統之下。

將垂直發射的劍二在不拆掉Mk-13的情況下加上去,光是甲板下的空間衝突可能就會讓這個構想停擺。



旁觀者  於 2001/08/04 04:42
Re : 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中科院早有能力發展出天兵同級的系統 若大量生產後要不要天兵都無所謂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三五跟四零的設計概念不同
三五是真的去追蹤計算 再直接打下目標
四零是打面(近發引信)讓飛行體去撞
未來若要布署快炮系統 應該要有兩種
一是如cobra所言 把老40/L60 40/L70改零件後使用新跑炮彈 以對地對海攻擊為主 必要時以簡單射控對空 射速一百兩百發每分就夠了
令一種為高速快炮 單管每分鐘五百發以上 雙管一千發以上
配於軍艦 機場 指揮中心 以對飛機飛彈為主
設計概念可綜合三五和四零優點 不過在軍艦上又跟地上不同
要考慮的因素較多
我認為若要減少研發時間及經費 可鎖定以四零口徑為主
一方面數量多 一方面三五的彈藥較不易倣置 系統設控要求也高

老實說國軍裝備過於複雜 後勤問題會很大
老早該把三軍武器系統做一規劃整合
把動員庫的東西整理一下
像五七戰防炮 七五山炮 三八倍徑五吋炮早就該淘汰了
四二炮也該改成么兩洞了更不要說一堆麻膛 不堪用的M-14,M-1



ryan2181  於 2001/08/27 10:26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嗯~~在下問個很驢的問題,
是知道有不少系統商拿現有商用電腦網路系統來管理艦艇操控,
有沒有拿商規裝備
(ext: XENO P4 1.5GHZ CPU.845晶片組.1GB以上的RAM的伺服器)
拿來當戰系用的CASE??



DumDum  於 2001/08/27 16:19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COST組件現在已經是主流了...
小弟在TATE與某長官聊到此方面
目前系統設計時會特別設計出一個金屬箱
具有恆溫 恆溼 穩定 耐震.........等工能
裡面的板子包括CPU則儘可能採用商規組件
由於商用電子產品進步快速 價格低廉(摩爾定律)
戰系若僅採用專門軍用組件 則不到3 5年就完全落伍了
所以在性能的考量下 即使軍規組件仍有優點 但除在必要下才會採用軍規組件



張小舜  於 2002/03/24 01:38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以下為本人之小小的一點意見
1武進三型驅逐艦及諾克斯級巡防艦應全數退役但是H930MCS戰系要拆下
2先將我國的派里級之MK13發射器改裝為MK41垂直發系統以便可以使用垂直發射之ASROC及劍二飛彈並加裝2套RAM系統以取代方陣快砲其標準飛彈轉移給紀德級使用,
後期則需改良更先進的分散式戰系(專司反潛任務)
3向美國租借派里級巡防艦並以拆下之H930MCS戰系及2套RAM系統改良
4紀德級改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及SPY-1F相位陣列雷達使其專司防空任務
5拉法葉級應改裝MK41垂直發系統及劍二飛彈



我們要消滅共匪  於 2002/03/24 02:22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個人也覺得把老舊的驅逐艦炸沉到海底當魚礁實在是有點可惜...

倒不如花點小錢把那些舊艦改成遙控無人火力發揚的載台

順便也可混亂匪軍的雷達觀測 , 掩護現役的戰艦...



武進三型    於 2002/03/24 05:09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張小舜兄

台灣現在缺乏的不是戰艦,而是金錢.你所說的都是好建意,可是樣樣都是錢!

另外紀德級是不可安裝SPY-1F相位陣列雷達,其他欄有提及,所以不再解釋!

拉法葉級應改裝MK41,應該不可能,因為一套MK41,可以買兩套劍二飛彈系統!

如果要安裝,應優先安裝在最新的田單(成功級)<因為本人想看一艘安裝武進2000,加MK41

的(田單級防空巡邏艇)>.......希望可以實現!!!!!



張小舜  於 2002/03/24 11:30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感謝武進三型兄賜教,但我想海軍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獲得八艘潛艦,而以上的各種改裝計劃則應該在獲得八艘潛艦再執行畢竟國防預算還是有限



Albert  於 2002/03/24 15:47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各位, 相信海軍是不會用大錢再改良成功的, 主因是單軸艦, 此種想法在海軍(甚至美軍本身)是十分普遍的. 當年取消小神盾, 除價錢外, 對單軸艦再加長十多公尺之不信任亦是主因. 海軍會取得二手派里取代Knox, 成海軍之workhorse, 但主力便不會了.

至於加二座海公羊, 沒有可能, 因為錢, 美國本身買RAM一發約四十五萬美元, 二十一發Ram再加發射器, 沒二千萬休想, 用四千萬同成功裝身, 現在沒有這可能.



曾公  於 2002/03/24 20:43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我有一個笨笨的建議,把武進三的改成炮艦用來對付老共的登陸艇,畢竟登陸艇又多又小,用飛彈打很不划算,再說把武進三拉去打第一線搞不好半路就掛了
而且若新造一艘炮艦又沒錢,不如用既有的艦身改裝,發揮這批老船的最後價值



Albert  於 2002/03/25 01:13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William兄,

澳洲海軍本是想用32聯MK41的, 但應己取消了改為Update ANZAC級, 應是改良FFG7二億多三億澳幣的身價嚇親的澳洲佬.

成功改MK26沒有多大意思, 只會加重十多噸dead weight. 不如加多一座射控雷達改用Sm2實在一點.

將一個直升機庫改劍二是好主意, 因一艘成功沒有兩架神鷹. 但這可是中科院的構想而不是海軍的. 如果你只得八艘成功, 你會急一點. 但如果你有十六艘的話, 我就不會太介意了, 只要每艘都比人家的好便成了. 說穿了不外乎是海軍之絕症-莫財. 有錢多都拿做多兩艘AOE或數隻MSC, 又或改好康定, 免招人話把.



我們要消滅共匪  於 2002/03/25 03:32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將一個直升機庫改劍二

個人倒有一個想法 ,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 , 沒有隨艦直昇機好像不太習慣...

不然可以請台船(個人不喜歡中船這稱號)造個高速小直昇機母艦 , 約500 ~ 1000噸 , 艦隊出航時跟隨在後...

以此類推 , 像記德或神盾這種動輒8~9千噸的大個子台灣的軍港似乎吃不消的話 , 我們也可請台船把戰艦打散成為每個1000噸左右的高速載台 , 分成 >> 1.雷達載台 2.主炮載台 3.MK-41載台 4.魚雷載台 5.聲納載台 6.直昇機載台 7.指揮載台 8.補給載台 9. ...

請大家指教



補充  於 2002/03/25 03:36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將一個直升機庫改劍二

個人倒有一個想法 ,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 , 沒有隨艦直昇機好像不太習慣...

不然可以請台船(個人不喜歡中船這稱號)造個高速小直昇機母艦 , 約500 ~ 1000噸 , 艦隊出航時跟隨在後...

以此類推 , 像記德或神盾這種動輒8~9千噸的大個子台灣的軍港似乎吃不消的話 , 我們也可請台船把戰艦打散成為每個1000噸左右的高速載台 , 分成 >> 1.雷達高速機動載台 2.主炮高速機動載台 3.MK-41高速機動載台 4.魚雷高速機動載台 5.聲納高速機動載台 6.直昇機高速機動載台 7.指揮高速機動載台 8.補給高速機動載台 9. ...

請大家指教



路過的人  於 2002/03/25 06:35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你把整艘大型船艦的作戰系統分割裝在數艘船上...
就算是技術上可行(假設彼此戰情資料聯繫沒問題)

1. 有可能其中一艘 關鍵子船 受到戰損, 其他的子船就全變成乾瞪眼的廢物...
舉例來說: 雷達高速機動載台一旦受損, 那你的MK-41高速機動載台就變成廢物
而主炮高速機動載台大不了只能Local Control

2. 海象問題: 臺灣的海域可不像日月潭般的風平浪靜...
1000噸左右的船, 海象稍大時就會吃力, 海象再大些就不能出航!!
(還得每艘都出航才能發揮整體戰力...)




我們要消滅共匪  於 2002/03/25 07:10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路過的人兄

感謝回應 ^^  

您說 :

1. 有可能其中一艘 關鍵子船 受到戰損, 其他的子船就全變成乾瞪眼的廢物...
舉例來說: 雷達高速機動載台一旦受損, 那你的MK-41高速機動載台就變成廢物
而主炮高速機動載台大不了只能Local Control

變通方法 : >> 1.那就多派幾艘雷達高速機動載台 2.再多派幾艘無人 仿 雷達高速機動載台的假船 ( 擬真的便宜貨 ) 在其附近混淆視聽... 3.... , 變通方法應該不少吧 ^^

2. 海象問題: 臺灣的海域可不像日月潭般的風平浪靜...
1000噸左右的船, 海象稍大時就會吃力, 海象再大些就不能出航!!
(還得每艘都出航才能發揮整體戰力...)

變通方法 : >> 那就在每個高速輕載台上裝幾個類似潛水艇的水櫃 , 風浪大時就進水... , 幾分鐘內1000多噸的高速輕載台就被 灌水 成數千噸的戰艦 , 或者有人會問說那些水櫃佔空間... , 那還是有變通方法啊 , 那些水櫃可設計成可伸縮摺疊或者是其他更妙的點子...

請指教 ^^



Albert  於 2002/03/25 13:45
Re:台灣應再次提升,改良武進三型

我們要消滅共匪兄,

成功是有兩個直升機庫的, 可容兩架S70C(M).

還有造船可不是小朋友玩的Lego, 可以怎拆怎加, 難聽一點就是雷達換大一號又或架高二呎都影響船之穩定性, 可不是股票, 可以分拆便分拆

小時有一位英軍朋友說, 軍事是藝術, 沒有永遠之對或錯, 就像上經濟課一樣, 各人從一些理論中也可演譯出不同之答案.
要是你不喜觀, 9000噸之全能型紀德, 可以提出用多艘中小型船, 專司防空, 反潛或制海代替也成, 請提自已之意見, 這也是自由社會之可貴.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